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淺談佛與修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根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佛』就如同道德經中勉強稱之為『道』的含義是一樣的。它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周易、藝術、醫
  學、氣功???以及宇宙中萬事萬物等各方面知識,因其包羅萬象,萬象中有它的體現,多謂『無所不在』,它既涉及這麼多的學問,那麼如何入手修行呢?
  首先我是從創主佛學的始祖(指有了文字之說的經文而言)釋迦牟尼的一生修行談起。我們先看其人其時的生活方式;他外表儒弱講話少,遇事喜歡探根摸底,究追其源,自然形成了一種定性,然而佛祖並非開始就頓悟的。我們看一看他的經歷,當他看到世間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欲究根源,不得其法;這時經過一位修行老者的指點去山上作苦修行。公元前五三六年出家,當時的苦行僧是用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方法來催殘自己的肢體作印証,釋迦牟尼經過六年時間的苦修,實踐証明此路不通,最後由於飢餓而昏倒,被人救起,後來他坐在菩提樹下發誓若不証道訣不罷休。從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証道的人並不是天生就有定性,而是經過了一個磨煉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就在釋迦牟尼佛發誓之時,定力越來越深,因他無任何妄念,內心愈來愈淨,逐漸地感覺到自己體內細微的變化,人體的筋就像四大洋,絡就像大海,毛細血管就像長江黃河,從而內心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用元神在觀察自己身體中的變化,這時他充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在認識宇宙,是因為人在整個天體中是一個小宇宙,是個自成體系的磁場,局部含有整體的信息,認識了自己,也就是逐漸認識了整個宇宙。
  所以,釋迦牟尼於公元前五三○年二月初八証道,所謂成了『佛』,是後人造就的,因人只不過是個高級動物而已,他有其局限性,首先受到肢體來的束縛,即使元神(自身的場)脫體後,還要受到地球的磁場、太陽系磁場、銀河星系場性的束縛;只有完全順應了它們,才能與之合一,而不受其束縛。其實佛者即覺也,也就是大徹大悟,但所謂的成佛後,不等於不要修行了;我認為現在人所理解的佛只是一種層次,如不向更深的層次修行,就只能離佛道越來越遠,因為如要達到全方位的平橫只能近似,不能等於,要到達某個點,只能越來越相近似,而不能等於點。如果執著於這個點,就容易產生迷信,而與佛旨相違背,因為這個點是與
  萬象相通的,証悟到一個點就與萬象相通一個點,証悟到兩個點就與萬象相通兩個點,以至於越來越近似於道,所謂一枝通百枝搖即是此理;但佛是用語言難以描述,只能意會,如用語言能表達出來的東西就已遠離其義。
  根據釋迦牟尼修行的經驗,學佛並非學形式,而是要表裡一致,順其自然地反映先天之能,使自己從後天逐步返回到先天,這不是意識上的空想,而是要像登樓梯一樣,按步就班地來,前輩有從荷花而悟道,有從石頭而悟道,但見石頭悟道之前他見荷花是悟不了道的;因為從荷花上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對於石頭可以從它的紋理經過細心的觀察,使其在意識上逐漸地淡化而產生內心深度的平衡而忘我,當靜寂生慧時能接受到宇宙的信息而頓悟。所以凡事要得出個所以然來,即不要誤入迷途,否則就不能真正懂得佛經的含義而陷入岐路;例如念佛法的(念佛經是修証的一種方式)不是機械地念或用意識去推測它的理論,而是要一心一意地念,念到哪個字,精、氣、神就滲透到哪個字,不在這個字之外,然後方能達到忘我;如果念佛時還注意其它事情,心不在焉的話,即使把所有佛經都看遍也是徒勞,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念佛時特別要注意聲音平和,或高或低易產生大陰大陽,影響入靜定力不深。再打個比方,就拿打太極拳來說吧;凡是學過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要柔、鬆、靜,那為什麼大多數人身體不能鬆下來、靜下來、柔下來呢?其原因是理論和實踐的相脫節,理論上好像理會了,並不能在運動上使肢體內外相協調,因此不是真正的懂得。再比方說,一個鉗工在做某個零件,在旁邊看的人即使看上三十年而並不動手,由他自己做時就相形見拙了,這就說明佛修証是佛理與實踐的相結合。以上所講只是佛道在各事物中體現的隱喻,千萬不要執著於某件事或從文字上去分析理解而誤入迷途。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從修到証呢?一句話,只有靜寂才能証悟,因為靜到一定程度後方可不用自己的觀點去觀察一切事物,從而出現先天之能,所以說靜中先妙理,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才能靜下來呢?那就要做到心無二用,專心致意心思所想地把自己溶身於整個宇宙中,剛開始時要注意動靜結合,性命雙修,如不通過筋絡伸長,使肌肉鬆弛下來,坐禪時由於被筋扭住和肌肉的繃緊不能放鬆,產生疼痛而不能入靜(意識支配肢體,但肢體又能影響意識),煉動功(動中求靜)通過鍛煉自己了解骨骼、肌肉的運轉規律,體會到身體各部位的自轉而又順應整體的公轉,如果不能在自然中順應自己,從而就不能使自己從佛學的道路上要求自己。
  坐禪時(靜中生動)由於動功的鍛煉伸長了筋絡,鬆弛了肌肉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靜,當靜到一定的時候,方能感到氣血在經絡裡運行;它行到哪里跟到哪里,既不助它,又不引它,只有熟悉它,才能了解它,方能調動它、運用它,此時才真正體會到蔣維喬先生的《因是子靜座法》以及《童蒙止觀》、《六妙法門》的真實含義。知道宇宙間一些萬事相通之處,由於靜寂的深入而產生慧,只有體內的靜才能觀察到自身場性的運轉,要想順應周圍的場,首先要順應自身的場,要想順應地球的場,首先要順應周圍的場,順應了地球的場,才能順應太陽系的場、銀河星系場,乃至於整個宇宙的場而與之合一。
  人的意識從出生以後就向外,與之而頂;小孩時意識上就開始與人相頂撞,如他得不到的東西,哪怕是不好的,他就越想得到,如硬給他的東西,哪怕是好的,他就越不肯要,順著他還好,不順著他就與之頂撞(一切要順著自己,為己服務)就成為反抗的條件反射,欲要修煉只有反其道而行,要自己能夠順應別人順應一切。
  平時僅在坐禪或動功的時候修行,而是從每時每刻包括行、走、坐、臥、待人接物,辦每一件事都要一心無二用,以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心態平橫為基礎(實際上就是修心法),時間一長意識上就成為順應自然的條件反射,而心胸開闊,所以一切煩惱就會離己而去;因煩惱是自找的,你不惹它,煩惱怎麼上身。
  (作者:周根寶.中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苦集滅道
下一篇:徹見如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