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苏东坡与佛教——抄经追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 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东坡与佛教——抄经追思
  [作者:达 亮]
  世人参习、摩练字法,经常出入寺院观摩碑刻,以文字工整之经卷为习字范本,并在亲友忌日抄写几卷以示孝敬,苏轼亦不例外,常为友人或亲人抄写经卷。抄读佛经,是苏轼一生从未间断的活动,他一生抄写过的佛经很多,如刘克庄云:“至坡公则手书佛经非一种。”[1]见于苏轼传世诗文者有《金刚经》、《莲华经》、《多心经》、《摩利支经》、《楞伽经》、《八师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圆觉经》、《楞严经》等。其中,《多心经》、《金刚经》、《楞伽经》更是多次抄写。《楞伽经》可以稳心,《金刚经》可以救难。苏轼不仅为他人写经,还为自己的妻妾、父母抄经,以超度他们的亡灵。抄读佛经,是苏轼一生从未间断的活动,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为母亲抄写了《楞严经》中的一段经文。在这里介绍苏轼为妻妾及自己的母亲程氏抄经事佛事迹。
  苏轼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性:北宋皇祐六年(1045)苏轼19岁时,由父母作主娶青神进士王方之女王弗(16岁)为妻,是原配,治平二年(1065)27岁病逝,抛下孤儿苏迈。她赢得了一曲《江城子》。后,续娶其堂妹王闰之(21岁)为继室,侍奉苏东坡25年,于元祐八年(1093)46岁去世,生二子苏迨、苏过。苏轼于熙宁六年(1073)38岁时,于杭州赎青楼女子王氏朝云(13岁),钱唐人。苏轼有一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首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数年后收为侍妾。元丰六年(1083),朝云生下一子苏遁,不过,未满周岁而夭折。绍圣三年(1096)朝云卒于惠州西湖,事奉苏轼23年,忠敬如一。
  在苏遁生下三天举行洗礼时,苏轼曾写诗一首,用以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2]其实,这首诗却反映了他入佛之后的平静心态。
  苏轼的继室王氏闰之好佛,在熙宁七年(1074)从苏轼,到元祐八年(1093)八月一日往生,临终遗言,让儿子苏过绘制阿弥陀佛圣像供养丛林。嗣后,他的儿子苏过曾为其亡母王氏抄写《金光明经》,以资其母之冥福。苏过问苏轼此经是真实语还是寓言,苏轼为之重述了张安道的话∶“佛乘无大小,言亦非虚实,顾我所见如何耳。万法一致也。我若有见,寓言即是实语;若无所见,实寓皆非。”[3]佛语的真实与否以至佛的有无,都在心的一念。这种非有非无的通达观念,与虔诚的迷信很不相同。再者,苏迨、苏过与其兄苏迈遵母王氏遗命,曾共画《阿弥陀佛像》。绍圣元年(1094)六月九日,将像供奉于金陵清凉寺,苏轼也礼请著名画家李龙眠为亡妻绘画佛陀及十大弟子圣像供奉于京师,并亲自作《阿弥陀佛赞》,并作《赠清凉寺和长老》,赠和长老。《阿弥陀佛赞》云:“苏轼之妻王氏,名闰之,字季章,
  年四十六。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临终之夕,遗言舍所受用,使其子迈、迨、过为画阿弥陀像。绍圣元年六月九日,像成,奉安于金陵清凉寺。”[4]《阿弥陀佛赞》详细介绍了王氏的遗命及此次施舍的经过。
  苏轼悲戚甚深,为夫人作《江城子·记梦》(《江城子》,词调名,一名《江神子》)词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5]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词的上阕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显示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上阕写现实,下阕写梦境。在《三苏全书》第一四册《苏轼文集》卷九六有苏轼所作《书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叙为追荐亡妻王弗而自写此经,时乃治平二年(1065)九月初九日,距弗之卒凡百日。[6]显示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深。
  元祐八年(1093)十一月十一日,苏轼为亡妻王氏闰之设水陆道场,追荐超度亡妻,并且撰《释伽文佛颂》,[7]及为驸马都尉张敦礼作《水陆法像赞》十六篇。苏轼在《释迦文佛颂》并引曰:“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苏轼,为亡妻同安郡王氏闰之,请奉议郎李公麟敬画释迦文佛及十大弟子。元祐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8]他在《水陆法像赞序》中说,“水陆道场随后世而增广,唯有四川保存有古法,而且各种画像及设施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风格。”因为苏轼本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他作的《水陆法像赞》就被称为“眉山水陆”。苏轼在亡妻百日设斋,又在灯下抄写《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答贤首菩萨问章》之经荐亡魂,希望她早登极乐世界。此经被主持祭事的净因大觉禅师作为珍宝保存下来,明洪武十三年(1380)被翰林学士宋濂获得,明天启元年(1621)又易主董其昌,流传至清代光绪年间时,被李乐山浦镌刻入《秦邮续帖》中,供后人观赏。
  苏轼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成为他艰难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王朝云在惠州生下一子后,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康复,于是就皈依佛门,拜泗上比丘尼义冲为师,日日诵经拜佛。“盖常从丘尼义冲,亦粗知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乃绝。”[9]“亦学佛,临去,诵《六如偈》以绝。”[9]A不久,她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34岁。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死前弥留时仍诵《金刚经·六如偈》,苏为制铭中有云:“浮图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临终前她握着苏轼的手意蕴深长地说:“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理,这其中蕴藏着她对苏轼无尽的关切和牵挂,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苏轼为其作《悼朝云并引》:“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10]“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东坡乐府》卷上),散花谓潮云,维摩乃苏轼自谓。后作《殢人娇·赠朝云》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采。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11]
  父苏洵在世曾作《极乐院造六菩萨记》,来追念自己的骨肉之亲。而苏轼受父母影响,在父母的忌日,苏轼都有佛事活动。元丰四年(1081)四月八日,母程氏忌日,苏轼饭僧于安国寺,作《应梦罗汉记》。为纪念父亲苏洵而抄写佛经,是与弟苏辙同时进行的。苏轼抄写的是《圆觉经》,苏辙抄写的是《维摩经》。元丰七年(1084)的四月二十五日,父洵忌日,苏轼也曾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赠圆通禅院长老可仙。元祐六年(1091),苏轼守杭,应圆照(元照)律师之劝,为亡母程氏舍遗留簪珥于净慈寺,命工胡锡画阿弥陀佛像,作《阿弥陀佛颂》,以荐父母冥福。苏轼在《阿弥陀佛颂》序中说:“钱塘圆照律师,普劝道俗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遗留簪珥,命工胡锡采画佛像,以荐父母冥福。”“愿我先父母,与一切众生。在处为西方,所遇皆极乐。”[12]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为母亲程氏抄写《楞严经》中之《圆通偈》(《东坡文集》卷六十九),以荐母亲冥福。苏轼在《跋所书圜通偈》中亦有详细记述“轼迁岭海七年,每遇私忌,斋僧供佛,多不能如旧。今者北归,舟行豫章、彭蠡之间,遇先妣成国太夫人程氏忌日,复以阻风滞留,斋荐尤不严,且敬写《楞严经》中文殊师利法王所说《圜通偈》一篇,伸追往之怀,行当过庐山,以施山中有道者。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八日书。”这一年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八日,也是程母氏的忌日。苏轼在母亲忌日以抄经荐母冥母,这是他孝道与笃信佛教的的使然。
  “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13]八月三日,按照朝云的心愿,苏轼把她安葬惠州丰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葬之惠州栖禅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亭。”[13]A“潮云葬丰湖上栖禅寺松林中。前瞻大圣塔,日闻钟梵。墓得如此,不负其宿性。”[14]朝云安息之所是一个僻静的地方,黄昏时分可以听到阵阵松涛和禅寺的钟声。“而既葬三日,风雨之余,灵迹五踪,道路皆见”,“伏愿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法界。湖山安吉,坟墓记坚。”[15]附近寺院的僧人筹款在墓上修了一座“六如亭”,用以纪念朝云。亭柱上镌刻苏轼亲自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副亭联不仅折射出苏轼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他对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
  苏轼谙熟又倾心于经典,可从上述抄经及祭奠亲友等行为领略一二。再者,他抄经一是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同时,也有改善个人境遇的良好愿望。
  注释:
  [1]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零四《跋墨林方氏贴·书多心经贴》。
  [2]《苏轼诗集》卷四十七,《洗儿戏作》,第2535页。
  [3]《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八,苏轼[三],《书金光明经后》,第5553页。
  [4]《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八,苏轼[三],《阿弥陀佛赞》,第5714页。
  [5]《大学语文》,《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52版,第221页。
  [6]《苏轼年谱》后记·二,第1445页。
  [7]《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八,苏轼[三],《释伽文佛颂》,第5712页。
  [8]《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八,苏轼[三],《释伽文佛颂》,第5712页。
  [9]《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九,苏轼[四],《朝云墓志铭》,第6430页。
  [9]A《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七,苏轼[二],《与李端叔二首》,第5406页。
  [10] 《苏轼诗集》卷四十,第2202~2203页。
  [11]《全宋词》,第215页。
  [12]《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八,苏轼[三],《阿弥陀佛颂》,第5670页。
  [13]《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九,苏轼[四],《惠州荐朝云疏》,第6529页。
  [13]A《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七,苏轼[二],《与李端叔二首》,第5406页。
  [14]《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六《章(“上次下呆”之字)传》附苏轼与(“上次下呆”之字)第四简。
  [15]《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九,苏轼[四],《惠州荐朝云疏》,第6529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