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悲缘苦众生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蕅益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佛性之理不明,同体之谊斯晦,但知好善恶恶,罔知与乐拔苦。异类傍生,藐若草芥;囹圄罪苦,视作当然。谁知蠢蠢含生,知觉无别;贸贸恶党,人类是齐。迷性灵而有意招愆,已为可悯;因夙障而无端罹网,尤属堪哀。乃有目睹凄惶,耳聆哀叫,不惟漠不关怀,方且快称应尔。呜呼!悲名拔苦,舍此辈以何缘?慈名与乐,向善趣而奚益?《戒本经》云:“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良有以也。未探斯旨,藉口惩非,自恃暂居福报,邪慢盈怀;庆他剧受苦轮,罗刹无异。岂有稍悟常住慈心,而无同体切肤之痛者耶?
  或曰:慈悲与拔,乃果上之功能。惭愧劝惩,实因中之妙行。故尊崇贤善,名之为惭;轻拒暴恶,名之为愧。惭愧自严,方能断恶修善。慈悲利物,乃是接世度生。何得初心,藉口大圣?
  噫!误矣。夫慈悲、惭愧,同称善心。因中乃可同修,果上方能同满。若如子论,则菩萨不修四无量心,佛果不名具足惭愧,失既非细,罪乃弥天。讵知慈悲、惭愧恰恰相成,有惭愧者方有慈悲,无慈悲者即无惭愧。盖由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佛即心,是生惭愧;观生即佛,是起慈悲。尊崇本有贤善之性,随愿与一切众生性德之乐;轻拒迷真暴恶之习,随愿拔一切众生性德之苦。有一分惭愧,方有一分慈悲;有十分慈悲,方为十分惭愧。汝今见此同禀血气、同抱灵觉之流,背自真心,枉受困苦,不思拯拔,反起傲心。不惟无慈悲,正属无惭愧耳。倘悟明心性,确知生佛体同,见此未来诸佛枉堕三途八难,便当惕目伤心、胼手胝足,如饥食渴饮,欲罢不能。何忍视作泛常,反以救援为迂务耶?只恐前生之善报有限,他世之苦果无穷,既永隔于圆悲,诸佛亦难授手,今日所以笑傲苦伦者,他日复为苦伦所笑傲也。悲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