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我国傣族和布朗族僧阶名称语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无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座部佛教的僧阶名称共有七级,其中的第五、六、七等三级还有本级内职位大小的不同称谓。各级的名称如下:
  第七级 Pha       [帕]
  第六级 Tu       [都]
  第五级 Hubā      [祜巴]
  第四级 Sāmī      [沙弥]
  第三级 Sang ha lā tsa [僧伽罗阇]
  第二级 Sum det     [松迪]
  第一级 Sum det aka moli[松迪·阿伽摩梨]
  [帕]是对出家人的一个泛称。严格地说,一般是用来称呼十六、七岁以下的出家人的。对年幼的出家人通常叫做Pha noai“帕诺”;对年令大一些的,多半加上一个敬称的tsau“召”,称为“召帕”。
  “帕”这一个词的来源,和巴利语的Bhandu(落发者)或Bhadanta(可敬的人)有关。原因是傣语里的单音节词较多,早期由巴利借入的语词,在不混同的情况下,往往省略去一个或几个音节,使之适应于本族的语言特点。另外,西双版纳方言称呼释迦牟尼为Pha tsau或Pha tsau ko ta ma。尽管这个Pha的读音和写法都和称呼一般出家人的Pha一样,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来源的,称呼佛陀的Pha是Bhagavantu“世尊”的缩称,而不是Bhandu或Bhadanta的意义。为什么巴利语的双唇送气浊音和傣语的清送气音同源呢?理由也很简单,第一,傣语里没有浊送气音,当然借词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读音吸收,其次,虽然在口语里是念成清送气音,但文字上却不是用清送气音的符号来表示,而是用表巴利语双唇浊音的b加上一个框来表示的。
  出家人到了十七、八岁以后,若不还俗,受过了比丘戒,则擢升至第六级的Tu[都]。“都”这个词的来源不明。到了“都”这一阶层的比丘,就有资格当寺内的住持了。当了住持的“都”称为“都龙”Tu long,如果是“勐”这一行政区划为首寺院的“都龙”则称为Tu long meng“都龙勐”long是“大”的意思,meng“勐”则是旧日的行政区划,有大有小,大致相当于区;但也有相当于县的。如“勐海”,“勐腊”等,一般地说,是指“地方”而言。
  第五级的Hubā[祜巴],我认为它来源于巴利的upajjhāya或梵语的upādhyāya。佛经上译为“亲教师”或“和上”,《南海寄归内法传》则音译为“邬波驮耶”。这个词被傣语吸收以后,末尾的两个音节脱落了,并在u前加上了一个舌后擦音的h(国际音标作[x])。傣语德宏方言里对比丘的敬称u(长老)也有很大可能是一个来源的。
  Sāmī[沙弥]这一词则完全和巴利语一致,意为“息恶行慈”的人。但在西双版纳的僧阶中,它是高于祜巴一级的称谓。
  第三级的Sang ha lā tsa[僧伽罗阇]即巴利语的Sagharāja(僧王)。虽然在口语中gh读为kh或h;r读为l,但从文字上完全可以得到证明,它们是相同的。“僧王”这一制度,从傣族地方志上的记载看来,可能在某一时期是存在的,估计在景龙国建立以后(公元1180一1192),佛教在西双版纳地区发展到最高度的时代,也接受了这一制度,但是它的存在时期并不长,到了现在只在僧阶中保留着这个名称而已。其次,傣文地方志里,也有并不按借词原形书写的例子,而是照它的实际读音写作Sang ha lā tsa的。Sang ha lā tsa现在一般译作“桑卡拉扎”,我觉得还不如用旧译的“僧伽罗阇”或者是意译为“僧正”较恰当一些。
  第二级的Sum det[松迪]这一个词,好久以来,不论是从傣语或巴利语里,一直都没有找到它的涵义。后来由于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把这词中文字上u的特殊写法改成了一般的书写形式,再一看,却恍然大悟,它原来就是巴利语的Sumedha(善慧)。使人迷惑的原因是元音u用了傣文中的一个特殊写法,位置不在下,而写于s的右上角,其次则是,因为文字上u的写法变更,而把m移到了下边,加之傣文里表元音e的符号,习惯又是写在辅音的前边,这样一来,就被误读为Sumdet了(按傣文字母的排列次序是Sumedc,这里的dc原来是用来表浊送气音的dh的一个形式,但在口语中,却被分成了两个字母,把d拼在e前,而让c仍留在音节末尾,读为t,于是就变为Sum和det这两个音节)。
  Sumedha虽然在傣语里被误读为Sum det,但汉文的音译却又一误再误地把它译作了“松留”。这个不大恰当的译法,似乎可以考虑改译为“松迪”。要是直接地采用前人所意译的“善慧”,也许更好。
  僧阶第一级的Sum det aka moli[松迪阿伽摩梨],除了关于Sum det的译音问题在上面已经谈到外,aka是来源于巴利语的agga“最上”(傣文中的k也是重写的),moli则是巴利文的moli,意义是“鬃”或“冠”。因此,也可以考虑译为“松迪·阿伽摩梨”或“善慧最上”都较“松留·阿戛牟尼”为佳。
  由于印刷条件的关系,没能把傣文原文排印出来,对于傣语和巴利语二者间的对音关系,似乎较难说得更清楚一些,谨在此向读者致以深切的慊意。
  现佛学1962年第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