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惠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的思想与文化 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 
    
      印顺导师(1906~ )的著作丰富、思想宏伟,学者往往
    迷失在其庞杂的哲理丛林之中,不得自在(注1) 。然而,印
    顺导师在晚年的一本小品作品当中,简略地自述一生中对佛
    法的基本信念;从这一自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
    思想中心:
         我在佛法的探求中,直觉得佛法常说的大悲济世
       ,六度的首重布施,物质的,精神的利济精神,与中
       国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在国难教难严重时刻,读到
       了《增壹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
       上成佛也」。回想到普陀山阅《藏》时,读到《阿含
       经》与诸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真实感,
       而不是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於信仰与理想之中,而
       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佛法(
       注2)。
    
      从引文明白地可以看出:印顺导师的思想中心,是在阐
    述「佛在
    ---------------------
    (注 1)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下文简称为
        《契理契机》)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页 1
        ,曾说:「……宏印法师……说:『我积多年的见
        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抓不住印公导师 (指印
        顺导师) 的思想核心是什麽,换句话说,他们不知
        《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麽讯息』!最近,圣严
        法师……说:『他(印顺导师)的著作太多,涉及范
        围太广,因此使得他的弟子们无以为继,也使他的
        读者们无法辩识他究竟属於那一宗派』。二位所说
        ,都是很正确的!」可见印顺导师也承认自己的著
        作庞杂、思想丰富。
    (注 2) 引见《契理契机》,页 3。
    
    90页
    
    人间」的哲理,是在弘扬「以人类为本」的佛法。用另外一
    个印顺导师所惯用的术语来说,印顺导师一生所致力的,即
    是「人间佛教」这一理念的推广。本文试图透过这一理念的
    分析,来探讨印顺导师「佛在人间」之思想的实质内涵。
    
        一、「人间佛教」的思想来源
    
    (一)《三论》与唯识
    
      印顺导师在其《游心法海六十年》 (下文简称《六十年
    》) 中,曾说:「六十六的漫长岁月,我在佛法中的进修,
    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注3)这几个「不同的阶段」是
    :(1) 「暗中摸索」,出家前,1925 (20岁)~1930 (25岁)
    。(2) 「求法阅《藏》」,出家後,1930~1938 (33岁)。
    (3) 「思想确定」,1938~1952 (47岁)。(4)(在台湾)「随
    缘教化」,1952~1964 (59岁)。(5)「独处自修」,1964~
    (注4)。
      其中,在第 (1)中,印顺导师说到了这一阶段「一开始
    ,就以《三论》、唯识法门为探究对象」(注5) 。而且还说
    到影响他一生的佛教内部问题:
         经四、五年的阅读思惟,多少有一点了解,也就
       发现了: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我的故乡,寺
       庙中的出家人(没有女众),没有讲经说法的,有的是
       为别人诵经、礼忏;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的差别。在
       家信佛的,只是求平安,求死後的幸
    ---------------------
    (注 3) 引见《游心法海六十年》(下文简称《六十年》),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页 4。
    (注 4) 详见《六十年》,页4~39。
    (注 5) 引见《六十年》,页 5。《六十年》中还说到:印
        顺导师当时所研读的《三论》、唯识法门的典籍,
        包括《成唯识论学记》、《相宗纲要》、《三论宗
        纲要》、《中论》、《三论玄义》,以及嘉祥吉藏
        对於《三论》的注疏等。 (参见《六十年》,页 4
        。)
    
    91页
    
        福。少数带发的女众,是「先天」、「无为」等道
        门,在寺庙里修行,也说他是佛教。理解到的佛法
        ,与现实佛教界差距太大,这是我学佛以来,引起
        严重关切的问题(注6)。
    
      这一影响印顺导师一生修学佛法方向的佛教内部问题是
    :出家僧人不为正法而修行,只「为别人诵经、礼忏」,「
    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差别」;而且更糟糕的是,佛门并不纯
    净,杂有「先天」、「无为」等带发修行的「道门」在内。
    另一方面,在家的信众,「只是求平安,求死後的幸福」,
    并不是为求真正的佛法。值得注意的是,印顺导师在这一时
    期之中,之所以能够观察出「现实佛教界」的这些问题来,
    是依照他所学习的《三论》和唯识法门而做出来的判断。他
    说:「当时意解到的纯正佛法,当然就是《三论》与唯识。
    」(注7)然而,在这一时期当中,「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
    ,并没有明显的萌发。
    
    (二)「人生佛教」和《阿含》、广《律》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思想之芽,萌发於第 (2)阶段
    中的「求法阅《藏》」时期。它开端於印顺导师的老师----
    太虚大师(1809~1947)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印顺导师曾
    经这样回忆著:「……二十年(1931)春天,在师长的同意下
    ,到厦门闽南佛学院求学。院长是太虚大师……虚大师的「
    人生佛教」,对我有重大的启发性。」 (注8)引文中所提到
    的「人生佛教」,在太虚大师一生所致力的三种「佛教革命
    」(注9)当中的一种。但是,即使是在一开始,印顺导
    ---------------------
    (注 6) 引见《六十年》,页 5。引文中所提到的「先天」
        、「无为」等「道门」,应指流行於民间,佛、道
        不分的民间信仰。
    (注 7) 引见《六十年》,页 5。
    (注 8) 引见《六十年》,页 6。
    (注 9) 这三种佛教革命是:教理革命、僧制革命、寺产革
        命。前一是佛教思想的改造,即试图以「人生佛教
        」取代重视死後和鬼神的传统佛教。而後二则是佛
        教教团和教团中之财产的改造。 (详见太虚大师,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收录於印顺导师编,《
        太虚大师全书》册57,页61。)
    
    92页
    
    师就没有完全接受太虚大师所提倡的这一新佛教;因为,印
    顺导师说:「虚大师所提倡的佛教改革运动,我原则上是赞
    成的,但觉得不容易成功。出家以来,多少感觉到,现实佛
    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注10)因此,印顺导师又
    说:「我不像虚大师那样,提出『教理革命』;愿意多多理
    解教理,对佛教思想起一点澄清作用。」(注11)
      既然「愿意多多理解教理」,因此印顺导师开始阅读《
    大藏经》。「从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 (1932~1936) 年底
    ……都住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的阅藏楼,足足有三年」 (注
    12) 。而印顺导师的收获是:「知道法门广大」,以及「人
    间佛教」之思想的萌芽。他回忆说:
         从所读的《大藏经》中,发见佛法的多采多姿,
       真可说「百花争放」,「千岩竟秀」!……知道法门
       广大,所以不再局限於《三论》与唯识。对於大乘佛
       法,觉得虚大师说得对,应该有「法界圆觉」一大流
       。……还有,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现
       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经,表现
       於信仰与理想之中。这对於探求佛法的未来动向,起
       著重要的作用(注13)。
    
      引文中说到了两件事:(1) 因为阅读《大藏经》的关系
    ,知道在《三论》和唯识法门之外,还有太虚大师所说的「
    法界圆觉」的一大流(注14)。 (2)因为阅《藏》时读到《阿
    含经》和各部广《律》,因此体会到其中具
    ---------------------
    (注 10) 引见《六十年》,页 7。
    (注 11) 同前注。
    (注 12) 引见前书,页 8。
    (注 13) 引见前书,页 8~9。
    (注 14) 太虚大师在其〈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当中,
        将「大乘不共法」细分为三宗:(1) 法性空慧宗,
        即印顺导师所说的《三论》;(2) 法相唯识宗,即
        印顺导师所说的唯识学;(3) 法界圆觉宗,即天台
        、贤首(华严)、禅、净、密等各宗。( 详见《太虚
        大师全书》册 2,页523~525。)其中,第(3)之「
        法界圆觉宗」,即是以「如来藏」、「佛性」等观
        念为中心的佛教。这一佛教,在印顺导师的作品当
        中,
        
    93页
        
    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无疑地,第 (2)点对於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思想的萌发,起了催化的作用。
        
    (三)日本佛教学者的治学方法
        
      1937年,正当印顺导师住在武昌佛学院时,读到了日本
    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结城令闻等人的著作,因
    而使他在「探求佛法的方法,有了新的启发」。印顺导师自
    述说:「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
    变,渐成为我探求佛法的方针……觉得惟有这样,才能使佛
    法与中国现实佛教界的距离,正确的明白出来」(注15)。这
    一方法学上的突破,乃在佛教内部事务的研究上,加入时间
    与空间变化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印顺导师开始有了下面
    这种强烈的思想倾向: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是促使纯正佛法
    变质的原因之一。这意味著:并不是後来的佛教思想就是好
    的,也不是中国的佛教就高人一等的。所以,当他自述「对
    佛法的基本信念时」(注16),曾说:
    
         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
       自童真、少壮而衰老。童真,充满了活力,(纯真)是
       可称赞的……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
       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所以我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
       情於愈後、愈圆满、愈究竟的见解。……我是中国佛
       教徒,中国佛法源於印度,适应(当时的)中国文化而
       自成体系。佛法,应求佛法的真实以为遵循,所以尊
    ---------------------
        称为「真常唯心系」,是继「性空唯名系」 (即《
        三论》和「虚妄唯心系」(即唯识学)之後的最後期
        大乘佛教。[详见力严(即印顺导师),〈法海探珍
        〉;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9)·
        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9,页27~58。又见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2版),12~15章。]
    (注 15) 引见《六十年》,页 9。
    (注 16) 印顺导师在《六十年》,页50~54当中,曾说到他
        自己「对佛法之基本信念」,共有八点。目前所引
        句子,出现在第五和第七条当中。
    
    94页
    
       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并不是说印度来
       的样样好 )。我不属於宗派徒裔,也不为民族情感所
       拘蔽(注17)。
    
      在这种「不说愈古愈真,更不同情於愈後、愈圆满、愈
    究竟的见解」,乃至「尊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
    」、「不属於宗派徒裔」、「不为民族情感所拘蔽」的体认
    之下,印顺导师所追寻的是「纯正的佛法」;而他所谓的「
    纯正佛法」,无疑地,是「人间佛教」的理念。所以,他下
    结论说:
         我的修学佛法,为了把握纯正的佛法。从流传的
       佛典中去探求,只是为了理解佛法;现解佛法的重点
       发展及方便适应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经怎样的过程,
       而到达一百八十度的转化。如从人间成佛而演进到天
       上成佛……这种转化,就是佛法在现实世间中的转化
       。泛神化(低级宗教「万物有灵论」的改装)的佛法,
       不能蒙蔽我的理智,决定要通过人间佛教史实而加以
       抉择。……确认佛法的衰落,与演化中的神化、俗化
       有关,那末应从传统束缚,神秘催眠状态中,振作起
       来,为纯正的佛法而努力(注18)!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以「人间佛
    教」做为标准,来判断佛法的「纯正」与否。而这一标准,
    除了受到他自己对佛法的认识,以及太虚大师之思想的影响
    之外,也受到日本佛教学者之治学方法的启示;这一治学方
    法的基本精神是:把佛法视为时空变化中的相关产物。
    
    (四)小结
    
      总之,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这一理念,一者来自於
    他早年对於《三论》、唯识法门的钻研心得,二者受到了太
    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之启发,三者来自於《阿含经
    》和广《律》中所含有的「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
    最後影响他的,则是以时空变化来考察佛法
    ---------------------
    (注 17) 引见《六十年》,页53。
    (注 18) 引见前书,页54。
    
    95页
    
    之流变的日本学者。
      另外,宋、明以来「出佛归儒」之新儒家学者的辟佛风
    尚,恐怕也是间接影响印顺导师的负面原因之一。有关这点
    ,可以从印顺导师所说的一段话看出来:
         二十七年(1938)冬,梁漱溟氏来山(缙云山),自
       述其学佛中止之机曰:「此时、此地、此人」。吾闻
       而思之,深觉不特梁氏之为然,宋明理学之出佛归儒
       ,亦未尝不缘此一念也。……吾心疑甚,殊不安。时
       治唯识学,探其源於《阿含经》,读得「诸佛皆出人
       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句,有所入。释尊之教,有
       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
       而特以人类为本。释尊之本教,初不与末流之圆融者
       同,动言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也,吾为之喜极而泪 (
       注19)。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共有五个思想来
    源;它们是《三论》与唯识法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阿含经》和广《律》,日本佛教学者,以及梁漱溟等「
    出佛归儒」的新儒家学者。
     
        二、「人间佛教」的提出
    
    (一)「人间佛教」乃时代风潮
    
      「人间佛教」的首次提出者,并不是印顺导师,而是《
    海潮音》杂志社、慈航法师,以及法舫法师等人(注20)。由
    於文献的收集不易,这些
    ---------------------
    (注 19) 引见《印度之佛教·序》,页1~2。
    (注 20)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绪言〉,曾说:「民国以来
        ,佛教的法师、居士,都有适应社会的感觉,或办
        慈善、教育事业等。……人间佛教的论题,民国以
        来,即逐渐被提起。民国二十三年(1934),《海潮
        音》出过人间佛教专号,当时曾博得许多人的同情
        。後来,慈航法师在星洲,办了一个佛教刊物,名
        为《人间佛教》。抗战期间,浙江缙云县也出了小
        型的《人间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师在暹罗,也
        以『人间佛教』为题来讲说。」[引见印顺导师,
        《妙云集(14)·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7 (7版),页18。]
    
    96页
    
    杂志和人士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否和印顺导师所提倡
    的一样,并不清楚。但是,既然印顺导师在他的著作当中,
    提到了这些杂志和人士(注21),可见他(它)们的主张,对於
    印顺导师,起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印顺导师第一次明确地用到「人间佛教」这一名词,是
    在1941年左右。这时,也正是印顺导师所自述的五段「修学
    历程」中的第(3)段----「思想确定」时期的开始(详前文)
    。他曾这样记载他刚开始写作的情形:「……我开始成部的
    写作,与讲说而由别人记录成书。……如三十年(1941)所写
    的〈佛在人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法海探珍〉
    ,都是阐扬佛法的人间性,反对天(神)化;探求佛法本质,
    而舍弃过了时的方便。」(注22)另外,以「人间佛教」为主
    题,而有深入分析的作品,则相继发表於1951年左右。印顺
    导师在《契理契机》中说:
         我早期的作品,多数是讲记,晚年才都是写出的
       。讲的写的,只是为了从教典自身,探求适应现代的
       佛法,也就是脱落鬼化、神(天)化,回到佛法本义,
       现实人间的佛法。我明确的讨论人间佛教,民国四十
       年(1951)曾讲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
       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 (
       注23)。
      
    (二)「人间佛教」的四个含义
    
      印顺导师并且在《契理契机》中(注24),依照〈人间佛
    教要略〉一文,而简略地归纳出「人间佛教」所应有的四个
    含义;它们是:(1) 「论题核心」,是「人,菩萨,佛----
    从人而发心修菩萨行,由菩萨行圆满而成佛」。也就是说,
    「人间佛教」的第一个要件是:从「人」 (而不
    ---------------------
    (注 21) 详前注。
    (注 22) 引见《六十年》,页12~13。
    (注 23) 引见《契理契机》,页47。
    (注 24) 详见前书,页47~49。
    
    97页
    
    是鬼怪或天神) 为出发点,向著菩萨、佛陀的境界,浩浩前
    进。 (2)「理论原则」是:「法与律合一」、「缘起与空性
    的统一」,以及「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注25)。 (3)「时代
    倾向」是「青年时代」、「处世时代」、「集体(组织)时代
    」。为了适应「青年时代」,佛教应该「重视少壮的归信」
    ,「必然的重於利他」。为了适应「处世时代」,佛教「应
    该做利益人类的事业,传播法音」。而为了适应「集体 (组
    织)时代」,「不但出家的僧伽,要更合理 (更合於佛意)化
    ,在家弟子学修菩萨行的,也应以健全的组织来从事利他而
    自利」。 (4)「修持心要」,「应以信、智、悲为心要」。
    
      在以上所说到的四点当中,第(1)点最足以看出「人间
    佛教」的特
    ---------------------
    (注 25) 其中,所谓「法与律合一」,印顺导师曾解释说
        :「用集团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内心的烦
        恼,是根本佛教的特色。後代学者而尊律的,但知
        过午不食,手不捉持金钱,而大都漠视僧团的真义
        。一分重禅的----近於隐遁瑜伽的,或以佛法为思
        辨的论师,都轻视律制。不知佛法的流行於世间,
        与世间悉檀的律制,有著最密切的关系。律的不得
        人重视,为佛法发达中的一大损失。所以人间佛教
        ,必须本著佛教的古义,重视法与律的合一原则。
        」[〈人间佛教绪言〉;引见《妙云集(14)·佛在
        人间》,页 106。]其次,对於「缘起与空性的统
        一」,则解释说:「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
        ;非但不相碍,而且是相依相成。世出世法的融摄
        统一,即人事以成佛道,非本此正观不可。既不偏
        此,又不偏彼,法性与法相并重,互相依成,互相
        推进,而达於现空无碍的中道。」(同前书,页108
        ~109。)又说:「缘起与性空的统一,他的出发点
        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因为
        ,如泛说一切缘起,每落於宇宙论的,容易离开众
        生为本的佛法,如泛说一切众生,即不能把握『佛
        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意。」(引见前书,
        页 109。) 而对於「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一点,印
        顺导师则解释说:「菩萨的自利,从利他中得来,
        一切与利他行相应。……大乘道的自利,不碍利他
        ,反而从利他中去完成。」(同前引。)
    
    98页
    
    色。印顺导师甚至认为,像这种「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
    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的「人间佛教」,是「古代佛教所本
    有的」,因此,把它提出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
    刮垢磨光』」(注26)。因此,我们将在下面做比较详细的分
    析:
    
        三、「人间佛教」的内容和本质
    
    (一)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所谓「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
    ,乃是把佛法的修习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 a〉凡夫菩
    萨;〈 b〉贤圣菩萨;〈 c〉佛菩萨(注27)。其中,尤以第
    〈 a〉之「凡夫菩萨」,最足以显示「人间佛教」的本质。
    印顺导师解释说:
         凡夫菩萨:十善,本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而
       著重於十善业,即以人身学菩萨道的正宗。……以人
       间凡夫的立场,发心学菩萨行,略有两点特徵:一、
       具烦恼身:凡夫是离不了烦恼的,这不能装成圣人模
       样,开口证悟,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己有
       种种烦恼,发心依佛法去调御他,降伏他。……凡依
       人身而学菩萨行,务要不夸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
       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末如
       非增上慢人(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
       二、悲心增上:初发菩萨心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
       。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於了生死
       ,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
       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姓。专重信仰,与一般神
       教相近。专重修证,必定堕落小乘。初发菩提心的,
       除正信正见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业,以护持佛法
       ,救度众生为重。经上说:「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
       是故初发心」。应以
    ---------------------
    (注 26)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99。
    (注 27) 详见前书,页100。
    
    99页
       这样的圣训,时常激励自己,向菩萨道前进(注28)。
    
      由引文可以看出,印顺导师所谓的「人间佛教」,必须
    先由「凡夫菩萨」做起,然後渐渐地进入「贤圣菩萨」乃至
    「佛菩萨」的更高境地。而所谓的「凡夫菩萨」,字面的意
    思是:以凡夫身而发心修习(以十善为主的)菩萨行。但实质
    的意思有两点:[ i]内心存有「具烦恼身」的自知之明,
    因此绝不「装成圣人模样」,绝不「装腔作势」,相反地,
    「务要不夸高大,不眩神奇」。[ii]「悲心增上」,亦即
    「以利他为重」,绝不「急於了生死」,绝不「专重信愿」
    ,绝不「专重修证」,要以「未能自度先度他」这一圣训,
    来激励自己。
    
    (二)「人间佛教」与「人天乘」的差异
    
      另外,有两点必须特别留意,才能正确无误地了解印顺
    导师所说的「人间佛教」。首先是:印顺导师以为,具有前
    文所说之意义的「人间佛教」,也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
    」所著重的(注29)。其次,这种意义的「人间佛教」,和「
    人天乘」不同。在这两点当中,若就「人间佛教」演化自太
    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而言,前文已略有论及,下面还会另
    辟篇幅详细讨论。至於「人间佛教」和「人天乘」的差别,
    印顺导师自己解释说:
         有的人因误解而生疑难:行十善,与人天乘有什
       麽差别?这二者是大大不同的。这里所说的人间佛教
       ,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
       这与人乘法,著重於偏狭的家庭,为自己的人生福报
       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注30)。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有别於一
    般所说的
    ---------------------
    (注 28) 引见前书,页102~103。
    (注 29) 〈人间佛教要略〉说:「凡夫菩萨:十善是人乘的
        正法……太虚大师宣说『人生佛教』,即著重於此
        。大师平时,坦白地说:我是凡夫而学修发菩萨心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102。)
    (注 30) 〈人间佛教要略〉;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
        》,页103~104。
    
    100页
    
    「人天乘」。( 事实上,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
    也不同於「人天乘」。) 二者之间的差异,乃在「人天乘」
    仅止於家庭生活的合於伦理、个己生命(为人、升天)的获得
    福报而已。而「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指出一条超
    越人、天的圣者之路,直向更高的「贤圣菩萨」和「佛菩萨
    」的大道走去。因此,「人间佛教」 (或「人生佛教」所标
    示的: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再到「佛菩萨」的
    「进化」过程,必须特别留意,才不会误解它(们)的本意。
    
    (三)「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差异
    
      「凡夫菩萨」的第一个特色是「具烦恼身」,因此「不
    能装成圣人」、「不夸高大,不眩神奇」、不「装腔作势」
    ,「不会标榜神奇,也不会矜夸玄妙,而从平实稳健处著手
    做起」(注31)。无疑地,这是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
    」当中,最重要,也最感人之处。事实上,这也是「人间佛
    教」有别於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的地方。印顺导师曾自
    述他的「人间佛教」,和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之间,有
    著极不相同之处:
         太虚大师在民国十四五年(1925~1926),提出了
       「人生佛教」。在抗战期间,还编成一部专书----《
       人生佛教》。大师以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
       义好。他的唱道「人生佛教」,有两个意思:一、对
       治的:因为中国的佛教末流,一向重视於----一死,
       二鬼,引出无边流弊。大师为了纠正他,所以主张不
       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对治死鬼的佛教
       ,所以以人生为名。……二、显正的:大师从佛教的
       根本去了解,时代的适应去了解,认为应重视现实的
       人生。……人生佛教是极好了,为什麽有些人要提倡
       人间佛教呢?约显正方面说,大致相近;而在对治方
       面,觉得更有极重要的理由。……佛教是宗教,有五
       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
    ---------------------
    (注 31) 最後一句引见前书,页104。
    
    101页
    
       一边,会变为著重於鬼与死亡的,近於鬼教。如著重
       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
       著重於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於神教。……所
       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於死
       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於神与永生。……所以,我
       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注32)。
    
      在这一长段的引文当中,印顺导师说到了下面几个重要
    的事情,它们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不同於「人生佛教
    」的原因,也指出了「人间佛教」之所以以「人间」为名的
    原因。因此,这段引文可以说是了解「人间佛教」最关键性
    的文字。其中说到了太虚大师之所以提倡「人生佛教」,一
    者是为以「对治」一向重视死後(往生极乐世界)与鬼神的传
    统中国佛教,二者是为了「时代的适应」。而印顺导师认为
    ,传统中国佛教所应对治的不只是死与鬼,而且必须同时对
    治佛法的「天神化」。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是「
    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分野(注33)。要说明这点,就
    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和「判教」思想。
    
        四、印顺导师的佛身观
    
    (一)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
    (注 32) 引见前书,页18~22。
    (注 33) 印顺导师在其《六十年》中曾说:「虚大师说『人
        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印度
        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性,也严重影响到
        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
        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 (
        引见《六十年》,页18~19。) 可见印顺导师之所
        以主张「人间佛教」,而对他的老师----太虚大师
        的「人生佛教」有所更改和批评,乃是有见於印度
        佛教和中国佛教的逐渐走向「天(神)化」的缘故。
        因此,「天神化」的对治与否,正是「人间佛教」
        有别於「人生佛教」之处。
    
    102页
      
      印顺导师的佛身观,可以具体而微地,从他的〈人间佛
    教绪言·人间佛教的三宝观〉一文当中的一段,看出来:
         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
       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的说:「诸佛世尊,皆出人
       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壹阿含经》)。这不但是释
       迦佛,一切都是人间成佛,而不会在天上的。又说:
       「我亦是人数」。佛是由人而成佛的,不过佛的断惑
       究竟,悲智功德一切到达无上圆满的境地而已。佛在
       人间时,一样的穿衣、吃饭、来去出入。他是世间的
       真实导师……《法句经》说:「具眼两足尊」,眼即
       知见,知见的具足圆满者,即是佛,佛在两足的人类
       中,处最可尊敬的地位。佛出人间,人间才有正法 (
       注34) 。
    
      从这段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是把佛陀的色身
    ,视为和人间凡人的色身完全相同。佛陀之有别於人间的凡
    人,不在肉体上的殊胜,而在心灵或精神上的高超。也就是
    说,印顺导师以为:佛陀的伟大,是在心灵或精神上,具有
    比人间的凡人更加广大的智慧和悲心,而不是在肉体上具有
    什麽超人的(天)神力。他以为历史上真实的佛陀,不是(天)
    神而是人。佛陀的色身之所以走上(天)神化,则是由於「佛
    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以致「不免渐渐的理想
    化、神化」。有关後面这点,他解释说:
         「佛」是印度迦毗罗卫的王子,经出家,修行而
       成佛,说法、入涅盘,有印度的史迹可考。《增一阿
       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
       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
       在人间,才能受持佛法,体悟真理(原注:法)而得正
       觉的自在解脱,所以说:「人身难得」。「佛出人间
       」,佛的教化,是现实人间,自觉觉他的大道,所以
       佛法是「人间佛教」,而不应该鬼化、神化的。不过
       在佛法的长期流传中,由於「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
       的永恒怀念」,不免渐渐的理想化、神化,而失去了
       「如来两足(原注:人)尊」的特
    ---------------------
    (注 3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23~24。
    
    103页
    
        色(注35)!
    
       「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一语,是印顺
    导师在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序》中的用词。他
    说:「从『佛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动力,是『佛涅
    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又说:「所以『佛涅
    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为通晓从『佛法』而『大
    乘佛法』的总线索。」又说:「『原始佛教』经『部派佛教
    』而开展为『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後期大乘』而
    演化为『秘密大乘』,推动的主力,正是『佛涅盘以後,佛
    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注36)印顺导师再三强调:「佛
    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乃是引生纯正的「 (
    原始 )佛法」,一再随著时空而变质为「部派佛法」、「初
    期大乘」、「後期大乘」,乃至「秘密大乘佛教」的根本原
    因。这一变质,一言以蔽之,即是「人间佛教」之精神的沦
    丧、佛陀天神化的日趋严重。尤其是发展到印度佛教最後期
    的「秘密大乘佛教」,其天神化的程度最为严重。印顺导师
    在其《印度之佛教·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第17章)》中曾说
    :「综观密教发展之势,即鬼神崇拜而达於究竟。」(注37)
    他甚至认为,像这样逐步走上天神化的「秘密大乘佛法」,
    乃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原因。有关这点,从其章名----〈密
    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即可看出端倪。
    
    (二)佛身流变的三阶段
    
      事实上,这一流变是渐近的。印顺导师在其〈从依机设
    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文当中,曾把印度佛教天神化的流变
    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而加以说明: (1)初期「以出家的声闻
    僧为中心」,他们的特色是「自在解脱」、「现出清净自在
    的精神」。其次才是以在家的弟子为中心,例如给孤独长者
    、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他们的特色是:
    ---------------------
    (注 35) 引见《契理契机》,页33。
    (注 36) 引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
        出版社,1989(5版),页 3,页 4,页 5。
    (注 37) 引见《印度之佛教》,页 318。
    
    104页
    
    「重布施、持戒,尽力於对国对家人应作的正事」。而最不
    重要的,是「从净居天到饿鬼、畜生」的「鬼神」,「在佛
    教中,处於不关重要的地位」。他们的特徵有二:〈 a〉「
    贪求」,「对世间的五欲,贪心最极强烈」;〈 b〉「忿怒
    」。(注38)印顺导师下结论说:「此初期的佛教,鬼神仅是
    世间悉檀,不加尊重,也不否定。神教色彩极浅,迷信的方
    便极少。内重禅慧,外重人事,初期以出家解脱为中心的佛
    教,是如此。」(注39)
      其次是第(2)期的印度佛教:在家菩萨取得了为主的地
    位,出家弟子转成为辅的状况,而鬼神的地位也相对提高了
    。印顺导师描述说:
         佛灭後五百年的佛教情况,即大乘教兴起的时代
       ……佛教的中心是演变了。处於佛教中心的佛与弟子
       ,都现为在家相。如文殊,观音、普贤、维摩诘、善
       财、常啼等菩萨,可说都是在家的。大乘归极的佛陀
       ,为毗卢遮那佛,也是有发髻,戴头冠的,身上璎珞
       庄严的在家相。……当时,出家解脱相的声闻僧 (连
       释迦佛在内 ),被移到右边去,不再代表佛法的重心
       ,而看作适应一分根性的方便了。……天(鬼畜),不
       远处於外围,地位抬高了,处在左边的地位。举例说
       :传说佛在世时有护法神----金刚力士,本是夜叉而
       已。在大乘佛教中,就尊称为菩萨化身。海龙王、紧
       那罗王、犍闼婆王、阿修罗王,称为菩萨的也不少,
       连魔王也有不可思议大菩萨(注40)。
    
      总之,第(2) 期的佛教(大乘佛教初兴时期),人间佛陀
    和出家弟子的地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家菩萨和鬼神的
    地位。印顺导师下
    ---------------------
    (注 38) 以上引号内的字句,都引自《妙云集(14)·佛在人
        间》,页39。
    (注 39) 引见前书,页40。引文中所说到的「世界悉檀」,
        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 1当中所提到的四种
        「悉檀」之一。(另外的三种「悉檀」是:各各为
        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世界悉檀」
        是佛为了度化众生,而随顺众生的见解,所方便宣
        说的道理。例如宣说有车、有人等。(详见《大正
        藏》卷25,页59,中~下。)
    (注 40)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0~41。
    
    105页
    
    结论说:「这一期的佛教……也是适应於崇奉天神的在家婆
    罗门而发扬起来。……天的倾向发达起来,天神的地位也显
    著起来。所以,这是佛教的人间化,也是天化。」(注41)
      最後是第(3)期的佛教,也说是後期的秘密大乘佛教。
    它的特色是:鬼神的地位提升到最高点,相对地,佛陀和出
    家弟子、在家菩萨的地位低落。这和第(1)期的「原始佛教
    」时期,正好倒过来。印顺导师描述说:
         第三期的佛教,一切情况,与初期佛教相比,真
       可说本末倒置。处於中台(注42)的佛菩萨相,多分是
       现的夜叉、罗刹相,奇形怪状,使人见了惊慌。有的
       是头上安头,手多,武器多,项间或悬著一颗颗贯穿
       起来的骷髅头,脚下或踏著凶恶相的鬼神。而且在极
       度凶恶----应该说「忿怒」的情况下,又男女扭成一
       堆,这称为「具贪相」。那些现在家慈和的菩萨,又
       移到外围去了。至於现出家解脱相的,最在外围,简
       直是毫无地位!这种境况,从密宗曼荼 中,可以完
       全看出。由於天神(特别是欲界的低级的)为佛教中心
       ,所以一切神教的仪式、修法,应有尽有的化为佛法
       方便(注43)。
    ---------------------
    (注 41) 引见前书,41。值得注意的是,引文中,印顺导师
        用了「佛教的人间化」一语,似乎是说第 (2)期佛
        教更接近「人间佛教」的精神了。然而,实际上正
        好相反。印顺导师在此所说的「人间化」,并不是
        「人间佛教化」;事实上,它是「(人间)世俗化」
        、「(庸)俗化」,也就是「天神化」的意思。
    (注 42) 依据秘密大乘教的世界观(曼荼 ),世界(曼荼 )
        的中心是佛陀真身(法身佛)的宝座,名为「中台」
        。
    (注 43)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2~43。事实
        上,印顺导师在其《印度之佛教》第17章第3节---
        -「秘密教之特色」当中,曾描写最後期佛教的特
        色是「淫欲为道」;他说:「密教所崇事之本尊,
        无不有明妃。『事部』则彼此相顾而悦,『行部』
        则握手,『瑜伽部』则相拥抱,『无上瑜伽』则交
        合;此固顺欲界欲事之次第而成立者。第三部虽有
        相
        
    106页
        
      在以上所说的三期佛教中,主张「人间佛教」的印顺导
    师,自然要提倡前两期(特别是第一期)的佛身观,而贬抑第
    三期的佛身观。他说:「初期佛教以声闻乘为中心,中期以
    人(天)菩萨为中心,後期以天(菩萨)为中心。……现在所提
    倡的人间佛教,我们是人,应以人为中心,应摄取印度初中
    二期佛教的人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特应从悲起智,而不取後
    期佛教的天菩萨法。」(注44)总之,印顺导师以为:由於「
    佛涅盘以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因此经过三期的流
    变,以「人间佛教」为特色的佛身观,逐渐起了本质上的改
    变。这一改变,即是平实、朴素之佛身的(天)神化。而引生
    其变质的触媒,则是重视天神祭祀的婆罗门教。纯正的佛法
    ,在流变当中,大量引进了婆罗门教的「外道」思想和仪礼
    ,以致失去了原初之「人间佛教」的色彩。印顺导师在「天
    神化」和「人间化」之间,甚至抱持著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他说:「人间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间,就是天上,此外
    没有你模棱两可的余地。」(注45)他甚至对於当代提倡「人
    间佛
    ---------------------
        视、相抱事,而行者每以悲智和合解之,然无上瑜
        伽则付之实行。……『无上瑜伽』者,以欲乐为妙
        道,既以金刚、莲华美生殖器,又以女子为明妃,
        女阴为婆伽曼陀罗,以性交为入定,以男精、女血
        为赤、白二菩提心,以精且出而久持不出所生之乐
        触为大乐。眩佛教之名,内实与御女术同。」(引
        见《印度之佛教》,页 323。)更有甚者:「凡学
        密者必先经灌顶,其中有『密灌顶』、『慧灌顶』
        ,即授此法也。其法,为弟子者,先得一清净之明
        妃,引至坛场,弟子以布遮目,以裸体明妃供养於
        师长。师偕明妃至幕後,实行和合之大定,弟子在
        外静听之。毕,上师偕明妃至幕前,以男精、女血
        (甘露)即所谓『菩提心』者,置弟子舌端。据谓弟
        子此时,触舌舌乐,及喉喉乐,能引生大乐云。」
        (引见前书,323~324。)这真是令人结舌瞠目的描
        述!在这一阵阵淫风秽雨的摧残之下,印度佛教焉
        有不灭亡的可能!
    (注 44) 引见《妙云集(14)·佛在人间》,页43。
    (注 45) 引见前书,页15。
    
    107页
    
    教」的人士,试图将异教和佛法相通的作法,抱持著批判的
    态度,认为「这对佛法的纯正化、现代化,不一定有前途,
    反而有引起印度佛教末後一著(为神教侵蚀而消灭)的隐忧。
    」(注46)就印顺导师而言,无疑地,他是一个完全不和异教
    委协、商量的佛教高僧。
    
        五、印顺导师的教判
    
    (一)〈法海探珍〉的「三系」教判
    
      要想彻底了解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除了知道他所
    主张的「佛身观」之外,还应知道他所提出来的「判教」。
    他的「判教」思想,先是在1941年,写了〈法海探珍〉一文
    ,说到了印度佛教史上的三个思想体系,并把这三个思想体
    系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三法印相匹配。他说
    :
         从凡夫立足处的无常出发,通过空无我的实践,
       踏入无生寂灭的圣境,这缘起三法印,是佛法一贯的
       坦道。佛法不能离三法印,佛教的演变,不外适应众
       生的机感,给以某一法印的特深解释罢了!不同的深
       刻发挥,不免有侧重某一法印的倾向,这使佛教分流
       出三个不同体系。这三个体系,虽然彻始彻终都存在
       ,但特别在印度三期佛教中成为次第代起的三期思潮
       的主流。就是说这三个体系,适应思想发展的程序,
       从三藏教----小乘的无常中心时代,演进到共大乘教
       ----大乘的性空时代,再演进到不共大乘----一乘的
       真常中心时代(注47)。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所说的印度佛教三体
    系,是指: (1)以「诸行无常」印为主要教义的小乘「三藏
    教」;(2)以「诸法无我」印为主要教义的「共大乘教」;(
    3)以「涅盘寂静」印为主要教义
    ---------------------
    (注 46) 引见《契理契机》,页66。
    (注 47) 〈法海探珍〉;引见张曼涛编,《大乘佛教的问题
        研究》,页32,收录在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
        丛刊》(9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108页
    
    的「不共大乘」。其中,第(1)期包含了释迦入灭之後到部
    派分裂时的佛教;而第(2)期又称为「性空中心时代」,则
    以《般若经》乃至龙树、提婆所撰写之论典为主的早期大乘
    佛教,它的主要主张是「性空」,因此和「诸法无我」印相
    对应。而最後的第(3)期,则又称为「一乘的真常中心时代
    」,它「展开了万有本真常净的实在论」,「佛性、如来藏
    、圆觉、常住真心、大般涅盘的思想,雄据了法界的最高峰
    」,「达到一切众生成佛----一乘的结论」(注48)。无疑地
    ,这一期的佛教,相对应於「涅盘寂静」印。另外,在〈法
    海探珍〉一文当中,也以「无常论」、「性空论」和「真常
    论」等三名,来分别称呼这三体系的印度佛教思想(注49)。
      事实上,第(3)阶段的佛教还可以更加详细地区分为许
    多不同的体系:首先,释迦入灭後第7~9世纪之间,「婆罗
    门教渐渐地抬头……真常论者(渐渐)代替性空大乘」。印顺
    导师称呼这种佛教为「真常唯心论」或简称为「真常论」。
    其次,「(释迦入灭後第)十世纪中,无著师资,唱道……妄
    心生灭、三乘究竟、念佛是方便」;「这都是与中期[指第
    (2)期]性空者相同」。但是「它批判一切无自性……转上
    唯心论」,则和第(2)期佛教有著根本的差异。印顺导师在
    文中则以「虚妄唯心(论)」来称呼这种佛教。第三、到了释
    迦入灭後第11世纪,「秘密佛教与真常论缔结不解缘,在真
    常本净的理论上发达起来」,「发达到几乎与印度教浑然一
    体的地步」,「念佛(天)三昧,欲为方便,印度群神无不是
    佛菩萨的化身」这即是一般佛教史中所说的「秘密大乘教」
    (注50)。总之,在第(3)期的印度佛教当中,还可以更加详
    细地分出三个阶段:〈a〉真常唯心论萌芽的时期;〈b〉虚
    妄唯识论流行的时期;〈c〉秘密大乘教(与真常唯心论密切
    结合而)流行的时期。因此,我们还必须从印顺导师的另一
    佛教史的分期当中,才能看出他对印度佛教史之全面性的观
    点。
    ---------------------
    (注 48) 引见前书,页34。
    (注 49) 参见前书,页41~44。
    (注 50) 参见前书,页34~35。
    
    109页
    
    (二)《印度之佛教》的五期教判
    
      事实上,他在《印度佛教史》中,曾把整个印度佛教的
    发展,区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是:(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
    归」;(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之大
    小兼畅」;(四)「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
    之梵佛一体」(注51)。事实上,在一般佛教史中,(一)称为
    「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亦即释迦在世时和入灭後一
    百年左右的佛教。依据印顺导师自己的说法,这一时期的佛
    教具有下面三个特色:〈 i〉「於现实人生的佛教,反侵略
    而歌颂无诤,辟四姓阶级而道平等」;〈ii〉「於未来生天
    之佛教,崇善行以代祭祀万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
    〈 iii〉「於解脱究竟之佛教,以不苦不乐为中道行;不以
    瑜伽者之狂禅为是,而以戒为足,以慧为目」 (注52)。
      其次的第(二),在一般佛教史中,则称为「部派佛教」
    ;它是真正的「小乘佛教」。部派,意味著佛教已是分裂的
    状态:位於印度西北方的上座部,乃是保守的部派;位於东
    方的大众部,则是倾向大乘佛教的部派。印顺导师解释说:
    「分化之方式不一,而实为急於己利(声闻)与重为人(菩萨)
    两大思想之激荡。」 (注53)无疑地,印顺导师以为:上座
    部偏於「己利」,而大众部则偏於「为人」。
      页第(三)「菩萨为本的大小兼畅」,则是以龙树论师为
    主的,主张「一切皆空」的「中观派」佛教。印顺导师解释
    说:
         佛元四世纪至七世纪……大乘佛教乃盛。……就
       中龙树菩萨,以南方学者而深入北方佛教之堂奥,阐
       一切法性空而三世幻有之大乘,尤为大乘不祧之宗。
       ……此第三期之佛教,说三乘共同一解脱,与根本佛
       教相契应;然佛世重声闻,今则详菩萨之利他,可曰
       :「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注54)。
    ---------------------
    (注 51) 详见《印度之佛教·序》
    (注 52) 详见前书,页 4。
    (注 53) 引见前书,页 5。
    (注 54) 引见前书,页 6。
    
    110页
    
      释迦入灭後第七世纪至千年之间,大乘佛教又分出了「
    虚妄唯识学」和「真常唯心论」。这即是第(四)期的佛教--
    --「倾向如来的菩萨分流」。而分流出来的原因,依印顺导
    师的说法,乃在「如来倾向之潜流」,亦即「如来」的梵天
    化、神化。他指出,「如来」一词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外
    道神我的异名」,亦即「如如不动而为流转、解脱之当体」
    。另一则是「佛陀之异名」,「即证如如之法性而来成正觉
    者;如法相而解者;如法相而说者」。在这第四期的佛教中
    ,这两种意义的「如来」被混淆了,以致佛陀被神格化了(
    注55)。所以,他说:
         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
       来性真常不变,即清净本具之心体。……此真常净心
       ,易与婆罗门之梵我相杂,而其时又适为婆罗门----
       印度教复兴,梵我论大成之世,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
       (注56)。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以为:这一期的佛教
    ,特别是「真常唯心论」,受到婆罗门教之「神我」(梵我)
    的影响,以致佛陀和婆罗门教的「梵天」渐渐同化、合一。
    无疑地,这是他所最为反对的。
      最後第(五)期的印度大乘佛教是「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
    」,那即是促使印度佛教走向衰亡之路的秘密大乘教。印顺
    导师说:
         (释迦入灭後)千年以降,佛教自各地萎缩而局促
       於摩竭陀以东。以如来不可思议之三密为重点;立本
       於神秘、唯心、顿入之行解、为一切学派、内外思想
       之综合,为一切秘密、迷信之综合。唱一切有情成佛
       ,不复如大乘初兴之重於利他,而求即心即身之成佛
       。奄奄六百年,受异教者之压迫而衰灭(注57)。
    
    (三)「三系」和五期教判的比较
    
      以上五期的印度佛教,其实可以和前面提到的「三系」
    或「三论」相
    ---------------------
    (注55)详见前书,页6。
    (注56)引见前书,页5~6。
    (注57)引见前书,页7。
    
    111页
    
    匹配。印顺导师在其《契理契机》当中(注58),就曾制作了
    一个表格,来说明这两种「判教」之间的关系:
    
      (五期) (三期) (四期) (三期)
    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
             ├─────佛法───────佛法
    菩萨倾向之声闻分流┘
    
    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性空唯名论─初期大乘佛教┐
                          │
            ┌ 虚妄唯识论┐ ├大乘佛
            │ ├後期大乘佛教┘
  法
    如来倾向之菩萨分流─真常唯心论┘
    
    如来为本之天佛一如──────秘密大乘佛法─秘密大乘
                            佛法
    
      总之,尽管有「三系」(三论)、「五期」,甚至其他「
    判教」的不同,但是,印顺导师有一不变的理念是:後期大
    乘佛教,特别是表格中的「真常唯心论」和「如来为本之天
    佛一如」(秘密大乘佛法),乃是受到印度婆罗门教深重影响
    的佛教;因此也是婆罗门教化(梵化、天化、神化)的佛教。
    而在印顺导师的眼里,佛教的衰亡,正是由於这一婆罗门教
    化的结果。他在「五期」判教的最後曾说:「印度佛教凡经
    五期之演变,若取喻人之一生,则如诞生、童年、小壮、渐
    衰而老死也。」(注59)他曾沉痛地说:
         夫人之所求者,现实人间乐,未来(人)天上乐,
       究竟解脱乐三者而已。其即人事以向天道,以天道明
       人事者,神教也。即解脱以入世利生,依人间悲济之
       行以向解脱者,佛教也。解脱思想兴则神教衰,天神
       崇拜盛则佛教衰,此必然之理也。……佛教以反《吠
       陀》之精神,代婆罗门教而兴。……惜佛教徒未能
       ---------------------
    (注 58) 参见《契理契机》,页 9。
    (注 59) 引见《印度之佛教》,页 7。
    
    112页
    
       坚定其素志,一转为忽此土而重他方,薄人间而尊天
       上,轻为他而重利己。融摄神教之一切,彼神教以之
       而极盛者,佛教以之而衰灭,(婆罗门教演化所成之)
       印度教又起而代之矣!(注60)
    
      由此可见印顺导师的「判教」确实认为:後期佛教较前
    期佛教含有更多不纯正的「外道」素质在内,因此必须加以
    批判、扬弃。他在〈法海探珍〉中也明白地抱著相同的态度
    ,并据而批判中国佛教。因为在印顺导师的看法里,中国佛
    教受到这一「外道」化之印度佛教的深重影响。他说:
    
         後期佛教是衰老,一直向灭亡前进。它的经验丰
       富、哲理的思辨,中期也有不及它的地方。它的惰性
       渐深,暮气沉沉,专为子女玉帛打算,口口声声说为
       人。……现阶段的中国佛教,不但理论是後期的大乘
       ,唯心的、他力的、速成的行践,也都是後期佛教的
       本色。我们如果要复兴中国佛教,使佛教的救世成为
       现实,非推动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不可(注61)。
    
    ---------------------
    (注 60) 引见前书,页8~9。引文中所提到的《吠陀》,共
        有四种,是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
    (注 61) 引见《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页56~57。引文中
        所谓「中期的少壮青年的佛教」,指的是「性空唯
        名论」。印顺导师曾在〈法海探珍〉中说:「探求
        三大思想系的教典,性空论到底是正确而深刻的。
        」(引见《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页45页。)又说
        :「初期似乎是多说三法印;後期多说一实相印。
        唯有在中期佛教中,才能一以贯之,没有离一实相
        的三法印,也没有离三法印的一实相。」(引见前
        书,页48。)可见印顺导师在「三系」当中,特别
        赞美第二系的「性空唯名论」。事实上,他在《中
        观今论·自序》中,一开头即说:「在师友中,我
        是被看作研究《三论》或空宗的(即第三系的「性
        空唯名论」)。我曾在〈为性空者辨〉中说到:我
        不能属於空宗的任何学派,但对於空宗的根本大义
        ,确有广泛的同情!」[引见《妙云集 (9)·中观
        今论》,页 1。]可见印顺导师虽然否定他是「性
        空唯名论」的信徒,但承认他对「性空唯名论」有
        著深厚的感情。
    
    113页
    
      总之,印顺导师从「三系」(三论)、「五期」等判教当
    中,说明印度佛教越是後期越是走向婆罗门教的「梵化」、
    「天化」、「神化」的衰亡之路上去。而中国佛教由於受到
    後期佛教(真常唯心论)的深重影响,因此也是一个天神化的
    宗教,充满了後期佛教迷信、衰败的「老态」。他并在这一
    点上,指出他和太虚大师的不同之处;他说:
    
         宣扬「人间佛教」,当然是受了太虚大师的影响
       ,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一)……虚大师……以为…
       …应「依著人乘正行,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乃可进
       趣大乘」。这是能适应现代根机,但末法时期,应该
       依人乘而趣大乘行,没有经说的依据,不易为一般信
       徒所接受。反而有的正在宣扬:称名念佛,是末法时
       期的唯一法门呢!所以我要从佛教思想的演化中,探
       求人间佛教的依据。(二)大师的思想,核心还是中国
       佛教传统的。台、贤、禅、净……的思想,依印度佛
       教思想史来看,是属於「後期大乘」的。这一思想在
       中国,我在〈谈入世与佛学〉中,列举三义:〈一〉
       「理论的特色是至圆」;〈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
       」;〈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在信心深切的修
       学者,没有不是急求成就的。「一生取办」,「三生
       圆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地成佛」,或
       「临终往生净土」,就大大的传扬起来。真正大乘精
       神,如弥勒的「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从
       广修利他的菩萨行中去成佛的法门,在「至圆」、「
       至简」、「至顿」的传统思想下,是不可能发扬的 (
       注62)。
    
      引文中印顺导师说到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1)太虚大师
    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有可能走回传统中国佛教中「称名
    念佛」的净土老信仰去。 (2)太虚大师的思想,仍以传统中
    国佛教中的天台、华严、禅、净各宗的信仰为主。 (3)中国
    佛教的特色有三:〈 a〉理论「至圆」;〈 b〉(修行)方法
    「至简」;〈 c〉修证(的道理)「至顿」。这意
    ---------------------
    (注 62) 引见《契理契机》,页43~45。
    
    114页
    
    味著中国佛教的信徒们,寄望以极少的修行功德,获得至高
    无上的道理和果位。无疑地,那是一种「小因证大果」的幻
    想,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作为。这正和印顺导师所提倡:以
    平实的修行法门,从「凡夫菩萨」一步一步修起的「人间佛
    教」,有著截然不同的本质。
      印顺导师对於中国佛教的批判,仅从上面这些分析,并
    无法看出全貌,还应从其他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他
    对净土宗的批评,最能看出他对中国佛教的意见,也最能看
    出他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特色。因此,下面将以剩余的
    篇幅,来探究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
    
        六、特论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
    
      印顺导师在《六十年》中曾说:「另一部《净土新论》
    ,是依太虚大师所说:『净为三乘共庇』,说明佛法中的不
    同净土。在『往生净土』以外,还有『人间净土』与『创造
    净土』。这对只要一句弥陀圣号的行者,似乎也引起了反感
    !」(注63)在这段短短的引文,说到了三件重要的事情:(1
    ) 印顺导师《净土新论》一书中的净土新思想,受到了太虚
    大师之「净(土)为三乘共庇」这一说法的影响;(2) 《净土
    新论》中的新净土思想是:在「往生净土」之外,还有「人
    间净土」和「创造净土」;前者是传统中国佛教所理解的净
    土宗思想,而後两者则是印顺导师所开展出来的新净土思想
    。(3) 印顺导师所开展出来的净土新思想,受到了中国佛教
    传统净土宗人士的反感。其中,由於篇幅的关系,第 (1)本
    文不打算讨论,第(3)笔者已有专文讨论 (注64)。因此,本
    文只想处理第 (2)点。
      第(2) 点中的「往生净土」,无疑地是指传统中国佛教
    所发展出来的净土宗。第 (2)点还说到了「人间净土」和「
    创造净土」,它们的意
    ---------------------
    (注 63) 引见《六十年》,页19~20。
    (注 64) 详见杨惠南,〈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
        争〉,刊於《当代》31~32期,台北:《当代》杂
        志社,1988年11、12月。另外,江灿滕先生也有一
        篇论文,讨论到相同的事件:〈台湾当代净土思想
        的新动向〉,刊於《当代》28期,1988年8月。
    
    115页
    
    义是什麽呢?无疑地,那是指弥勒净土、阿囗佛国、药师净
    土等其他和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无关的净土;其中,尤以弥勒
    净土最为重要。有关这点,可以从下面这段《净土新论》中
    的引文看出来: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共认的
       。……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有
       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求生
       兜率净土,目的在亲近弥勒,将来好随同弥勒一同来
       净化的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为兜
       率天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著重於实现
       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这如《弥勒下生经》所说
       (注65)。
    
    (一)各类净土的比较
    
      事实上,印顺导师在其《净土新论》当中,把大乘经所
    提到的净土,一一加以描述、比较,并且平等地看待所有的
    净土,包括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东方阿囗佛的阿囗佛
    国和药师如来的琉璃光净土,及以未来现实世界(娑婆世界)
    的弥勒人间净土。例如,当他比较东方阿囗佛国和西方极乐
    世界时,即说:「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囗
    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注66)又说:
         所以、这一东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
       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但现在的念佛者,
       丢下阿囗佛的一边,著重到西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
       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惟有「以无
       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理性的彻悟,即不
       能实现果德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
       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意的,不免与一般神教的
       唯重信仰一样了(注67)。
    
      这意味著位於东方的阿囗佛净土,代表著因位时的修行
    ;因此也
    ---------------------
    (注 65) 引见印顺导师,《妙云集(17)·净土与禅》,台北
        :正闻出版社,1987(7版),页16。
    (注 66) 引见前书,页28。
    (注 67) 引见前书,页29。
    
    116页
    
    最适合还在因位之众生的修习。相反地,位於西方的弥陀净
    土,由於是果位的代表,反而不应成为因位众生所迷信的地
    方。这一说法,显然和一般以弥陀净土为信仰中心的净土宗
    人不同。因此,印顺导师受到净土宗人的批评是必然的。
      再如,在比较西方净土和弥勒净土的不同时,印顺导师
    说:
         西方净土,代表著佛果的究竟的清净庄严,弥勒
       净土代表著在五浊恶世来实现理想的净土。也可以说
       :西方净土是他方净土,容易被误会作逃避现实;而
       弥勒净土是即此世界而为净土(注68)。
    
      无疑地,把弥陀净土看成是「逃避现实」,这也是传统
    的中国净土宗信徒,所无法接受的观点。而在比较弥陀净土
    和位於东方的药师如来净土时,印顺导师也批评说:「中国
    人有一特殊意识,即东方是象徵著生长的地方,是代表生机
    的,故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佛在西方,西方
    是代表秋天的,属於萧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徵。……故西方
    净土为人死後所生处。这样、东方药师佛,成了现生的消灾
    延寿;西方的阿弥陀净土,即成了死後的往生。……所以西
    方净土盛行以後,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是学死。到此、阿
    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可说变了质。」(注69)
      在比较了这几种不同性质的净土之後,印顺导师总结地
    说:
         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也即是重佛德而忽略了菩
       萨的智证大行(阿囗佛国净土);又忽略了现实人间净
       土(弥勒净土)的信行;这已经是偏颇的发展了。等到
       与药师净土对论,弥陀净土,也即被误会作「等死」
       「逃生」,这那里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注70)!
    
    (二)「易行道」和「难行道」的比较
    
    ---------------------
    (注 68) 引见前书,页30~31。
    (注 69) 引见前书,页32。
    (注 70) 引见前书,页32~33。
    
    117页
    
      印顺导师不但在比较各种净土时,藉机批判中国传统的
    弥陀净土信仰者,而且还从这些弥陀净土之信仰者的修行方
    式,来加以批判。导师以为:这些弥陀净土的信仰者,所采
    取的修行方法,正是龙树菩萨在其《十住毗婆沙论》中所批
    判的「易行道」(注71)。他认为净土宗人,歪曲了「易行道
    」一词的原义,以为那是一种容易成佛的法门;而实际上,
    以念佛为主的「易行道」,反而是一种不容易成佛的法门。
    他说:
         礼佛、念佛、赞佛、随喜、回向、劝请,特别是
       口头称名,这比起舍身舍心去为人为法,忍苦忍难的
       菩萨行,当然是容易得多,这是易行道的本义。通常
       以为由於弥陀的慈悲愿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横出三
       界,名易行道,这并非经论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
       净土中,容易修行,没有障碍,这确是经论所说的。
       但易行道是难於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注72)
    
      总之,印顺导师透过各类净土的比较,以及「易行道」
    和「难行道」的比较,得到下面的结论:成立於中国的阿弥
    陀佛净土信仰,是
    ---------------------
    (注 71)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卷5~6中,曾把修行
        分成两种: (1)「易行道」,那是一种「以信方便
        易行」,「念是十方诸佛名称」,「於诸佛所忏悔
        、劝请、随喜、回向」的修行方式。由於这种修行
        方式,像「水道乘船则乐」,因此称为「易行道」
        。像这样的「易行道」,乃是「 弱怯劣,无有大
        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乃是「怯弱下劣之言,
        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2)「难行道」这是一种「
        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乃至「勤行精
        进」的修行方式。就像「陆地步行则苦」一样,所
        以是「难行道」。 (以上详见《大正藏》卷26,页
        41,上~45,上。) 无疑地,在这两种修行方式当
        中,龙树菩萨是赞叹「难行道」而贬抑「易行道」
        的。这才是这两种修行方式的原义。
    (注72) 《净土新论》;引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70。另外,印顺导师在〈念佛浅说〉当中,也有
        类似的主张。[详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92~93。]
    
    118页
    
    一不重现世、人间,相反地,重视死後「往生(极乐世界)」
    的信仰。而在修行上,则是「易行道」,信徒们错误地以为
    少量的因地修行,即可获得殊胜的果地功德;那是一种投机
    取巧的心理。而且,由於弥陀净土属於果地净土,殊胜至极
    、圆满无缺,因此也容易染上神教偏重信仰而不重智证的色
    彩(注73)。
    
    (三)「创造净土」和「人间净土」
    
      既然中国的弥陀净土信仰,有著这许多缺陷,那麽,印
    顺导师所赞扬的净土信仰,又是什麽呢?无疑地,那是前文
    所提及的「创造净土」和「人间净土」。所谓「创造净土」
    ,意味著净土可以被众生和佛、菩萨所共同创造。而其创造
    的方式和过程是:净土中的佛,在菩萨的修行因位而未成佛
    时,摄化一些和他意愿、思想相同的众生,来到净土中 (注
    意:此时净土尚未成熟 ),共同改造净土中的恶劣环境,使
    它成为真正的净土。印顺导师解释说:
         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的净土,是菩萨行因时,
       摄化一分同行同愿者共同所创造的,依此摄受一分众
       生,使众生也参加到净土中来。这是净土施教的真正
       意义,也是净土的特色所在,如弥陀净土、阿囗净土
       等 (注74)
    
      依此,印顺导师总结地说:「总之,说到净土,即是诸
    佛、菩萨
    ---------------------
    (注 73) 事实上,印顺导师在《净土新论》中曾说:「仔细
        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
        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
        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 [引见《妙云集 (
        17)·净土与禅》,页22。] 另外,印顺导师在其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
        社,1989 ( 5版 ),页803~804,除了再度指出弥
        陀信仰与太阳崇拜有关之外,还更进一步指出它和
        波斯的一种拜火、拜太阳的宗教----琐罗斯德教 (
        Zoroaster)的「无限光明神----Ormazd----有关。
    (注 74) 《净土新论》;引见《妙云集(17)·净土与禅》,
        页36~37。
    
    119页
    
    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助成的。在佛土与众生土间,不能忽略
    菩萨与佛共同创造净土,相助摄化众生的意义。」(注75)在
    这样的体认之下,印顺导师特别强调大乘经论当中所说到的
    「庄严净土」或「庄严国土」。他并以这一观点,再度批评
    中国的净土行者,背离了大乘经论所教示的这一道理。他说
    :
         中国净土宗,发展得非常特别。但知发愿往生,
       求生净土。而净土从何而来,一向少加留意。一般都
       以为,有阿弥陀佛,有佛就有净土,而不知阿弥陀佛
       ,并不是发愿往生而得净土的。大乘经中,处处都说
       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修无量功德,去庄
       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现在只听说往生净土
       ,而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注76)!
    
      总之,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以为净土是由佛、菩萨和
    众生三者所共同创造(庄严)的。被创造出来之後,供人「往
    生」的净土(如弥陀净土),是为适合修习「易行道」的「 
    弱怯劣,无有大心」的众生,而方便设立的,并不是佛法的
    正常大道。依据这一体认,印顺导师批评了中国的净土行者
    ,不忠实而过分高抬了弥陀净土的地位,以致相对地,忘失
    了佛法中设立净土的本意。也依据相同的这一体认,印顺导
    师赞叹那些重视因位(如阿囗国净土)、重视人间 (如弥勒净
    土 )、重视「庄严国土」的净土思想。他曾总结地这样说:
    「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而但知求生净土,是把净
    土看成神教的天国了。了知净土所来,实行发愿庄严净土,
    这才是大乘佛法的正道。」(注77)
      透过了对於净土思想的分析,无疑地,我们对於印顺导
    师的「人间佛教」,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那就是:做为众
    生之一环的「人」,必须试著去和佛、菩萨,共同在「人间
    」创造新的净土。相反地,不是在「往生」到他方的世界去
    「逃避」现实世界(五浊恶
    ---------------------
    (注 75) 引见前书,页37。
    (注 76) 引见前书,页38。
    (注 77) 引见前书,页41。
    
    120页
    
    世)的烦恼或不幸。这才是附合「人间佛教」的净土观。
    
        七、结论
    
      印顺导师曾被誉为明末以来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具有思想
    内涵的高僧(注78),然而,他的许多见解,并没有受到当代
    中国佛教界的应有重视和尊敬。一些不属於佛教界的新儒家
    学者,例如杜维明先生,甚至为他不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而大抱不平(注79)。事实上,印顺导师的思想,受到误解和
    批评的,恐怕比受到谅解(不要说了解)和赞美的,来得还要
    多。在中国大陆,他所提出来的印度佛教「三系」(三论)的
    判教,不但受到默如等法师的批评,甚至还受到他所尊敬的
    老师----太虚大师的质疑(注80)。而在台湾,他的《净士新
    论》一书,更引起某些传统净土信仰者的大力反弹;他们一
    方面展开焚烧《净土新论》的作为,二方面诬告印顺导师「
    为匪宣传」(注81)。至於不曾形诸文字和行动的各种批评,
    至今依然不时传之於耳。
      事实上,从古至今,举凡新思想的开创者,大都曾经遭
    到来自传统而又保守之人士的莫名批评和攻忤。其中,较为
    当代佛教徒所熟知的例子,即是印顺导师所敬爱的老师----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由於提倡「人生佛教」,而且又倡言僧
    制、寺产的革命,因而遭到来自传统
    ---------------------
    (注 78) 圣严法师,〈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四位思想家〉,
        曾把印顺导师视为明末以来中国佛教界的四大思想
        家之一,而和 益智旭、太虚、欧阳竟无等三人并
        列。(参见,印顺导师编,《法海微波》,台北:
        正闻出版社,1987,页319~3223。)
    (注 79) 详见杜维明,〈 苦参·传心与弘法----禅宗在北美
        发皇的内因〉,刊於《当代》26期,1988年6月。
    (注 80) 这些批评文章大都收录在张曼涛编,《大乘佛教的
        问题研究》。而印顺导师的回辩,则一部分收录在
        同书,一部分收录在《妙云集(20),无诤之辩》当
        中。
    (注 81) 详见印顺导师,〈平凡的一生〉;收录在《妙云集
        (23)·华雨香云》,页53~91。另外,一个简略
        的描述和分析,请参见(注64)所引两篇论文。
    
    121页
    
    中国佛教各方势力的批评和阻扰(注82)。
      而在古代,相似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南北朝时,来自
    印度的禅宗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就曾传闻被他的思想
    上的敌人----菩提流支所毒杀(注83)。竺道生倡言「一切众
    生皆可成佛」而被摈出僧团,以致流落江苏虎丘山,为石头
    说法,则是另外一个众人皆知的佛教小掌故(注84)。另外,
    天台宗的慧思(智 大师的师父),也曾被他思想上的敌人,
    诬告图谋反叛陈主(注85)。至於唐朝时,南禅的开创者----
    惠能禅师,受到北禅不肖子弟的一再追杀而大难不死,则因
    随著禅宗的广大流传,已经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奇人奇事了
    (注86)!
      这些斑斑史迹,有些固然可能经过後代信徒渲染的结果
    (例如菩提达摩、竺道生和惠能的事迹),然而却透露出某些
    宝贵的讯息,那就是:宗教思想上的开创者,往往比那些维
    持传统信仰的人士,来得步履艰辛。印顺导师曾自嘲是一个
    在「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注87),从这一自嘲当中所散发
    出来的辛酸和不屈不挠的坚忍情愫,多少印证了笔者在上面
    所细数的残酷史实。
    ---------------------
    (注 82) 详见《妙云集(13)·太虚大师年谱》;又见太虚大
        师,〈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收录在印顺导师编
        ,《太虚大师全书》,册57。另外,一个简略的说
        明,请参见杨惠南,〈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
        教」〉,刊於《谛观》62期,台北:《谛观》杂志
        社,1990年7 月。
    (注 83) 详见《景德传灯录(卷 3)·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传
        》;《大正藏》卷51,页220,上。
    (注 84) 详见慧皎,《高僧传(卷 7)·竺道生传》;《大正
        藏》卷50, 页366,下~367,上。
    (注 85) 详见道宣,《续高僧传(卷17)·释慧思传》;《大
        正藏》卷50,页 563,中~下。
    (注 86) 详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卷48,页
        349 ,中~下,页 356,上。
    (注 87) 详见印顺导师,〈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刊於《
        当代》30期,1988年10月。
    
    122页
    
      无疑地,印顺导师并不会寂寞,他在冰雪大地上所撒下
    的种子,也必有发芽的一天。这证诸菩提达摩、竺道生、慧
    思,乃至惠能的思想,在受到无情的批判之後,仍然成为後
    代盛极一时的主流思想,即可肯定这一断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