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十三宗简介(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严宗】
  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妙旨,以唐代杜顺禅师(557~640,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经系如来成道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于龙宫中见此经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或谓三十八品),流传印度民间,且作大不思议论十万偈以释其文义;复作十住毗婆沙论,以注释华严经十地品之一部分,此即华严释论之滥觞。至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顷,世亲作十地经论,解释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之释论。
  我国于东晋义熙十四年(418),由佛驮跋陀罗译出本经六十卷,即所谓旧华严经,未久,有法业讲之,并撰华严旨归二卷,是我国讲华严经之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间(508~511),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于洛阳译世亲之十地经论,僧统慧光祖述之,并开立地论宗,著有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略疏四卷,立渐、顿、圆三教判,而以华严为圆教。地论宗虽为华严之别派,然仍以十地经论为正依,未用及华严经。唐代圣历二年(699),实叉难陀再译本经为八十卷,此即新华严经;贞元年间,般若三藏译出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依用华严经,始为贤首大师法藏,法藏师事智俨,智俨师事杜顺。杜顺作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大为阐扬华严教学,受唐太宗之归敬。智俨先后习学四分律、毗昙、成实、涅槃,以读华严经有所省悟,乃作华严经搜玄记、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发挥十玄六相之奥旨,奠定华严宗成立之基础。法藏夙受则天武后崇敬,尝就华严经提出疑义;及至永隆元年(680),日照三藏来华,乃以其所进献之梵本,补原译经之脱落处;又尝参与实叉难陀之新华严经译场。著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等,并判释如来一代所说之教典为三时、五教,以华严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为别教一乘。先后讲华严经三十余遍,以前二师教学为基础,集一宗之大成,观门教相至此圆备。澄观注解新译大经,卷帙数百,世称华严疏主。其下之宗密,曾习禅学,开所谓华严禅,此为教禅一致之始。
  本宗历祖相承,以毗卢遮那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或杜顺以下至宗密五师,称五祖;此五祖加马鸣、龙树,则成七祖。宗密示寂后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一时皆衰。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五教章之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有周克复、续法等,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民初复有月霞(1861~1918)创办华严大学,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尘等均曾就读该院,而以常惺为着。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五教系依所诠法义之浅深,将如来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十宗则系依佛所说之义理区别为:(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前六宗即小乘教,七至十依序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之教旨。华严宗旨虽甚深玄妙,所说多端,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宇宙万象相即相入,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为此一物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为明此事事无碍法界之无尽缘起,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法门:(一)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盖法界即总括宇宙万有之一心,此一心即法界,故称一心法界;而此一心法界摄上述四法界。(二)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之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之原理。十玄门有新古之别,智俨、法藏所立,各称古十玄、新十玄。又藉教义、理事、解行、因果等十项要目(华严十义)来阐发诸法皆各具足此十玄门无碍涉入,成一大缘起之圆融玄妙关系。(三)六相圆融,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圆融相即无碍。华严,就经典而言,系印度佛教中期之大乘作品;就学派而言,则为中国佛教之宗派,颇能契合国人追求圆融之心态。
  朝鲜之华严宗系由与法藏同门之新罗僧义湘,禀承智俨之法而传入海东,为海东华严宗之初祖,与元晓亦共同盛弘本宗。其中,元晓著有华严经疏,义湘著有华严一乘法界图等。至高丽时代之王子义天,携其国之华严章疏来宋,投于净源门下研究宗义,归国则大弘本宗,故在朝鲜本宗之研学讲说较他宗为盛且久。
  日本于养老六年(722)十一月,即已开始书写新华严经,而于天平八年(736)七月,唐代之道璇携入华严之章疏,始传本宗。新罗僧审祥则为日本讲华严经之第一人,亦为日本华严宗之初祖。其后,传法于日僧良辨,以良辨之奏请,圣武天皇(724~749在位)敕建东大寺,成为华严之根本道场。后经实忠、等定、正进等传法至光智,光智系中兴华严宗之高僧,建尊胜院为专修华严之道场,其下分为东大寺系、高山寺系。此二系派出凝然、高辨二师,为镰仓时代之二大巨匠,同为复兴华严之大德。东大寺于明治五年(1872)九月,曾一度为净土宗所管辖,至十九年六月方独立。[华严法界观门、华严经传记、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十九、华严经疏卷一、卷二、卷三、佛祖统纪卷二十九、法界宗五祖略记、八宗纲要卷下](参阅‘十玄门’416、‘大方广佛华严经’758 、‘五教十宗’1146、‘六相圆融’1280、‘四法界’1717、‘法界缘起’3371、‘华严十义’5237)
  【净土宗】
  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又称莲宗,盖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亦名莲邦。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藉弥陀本愿之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西方净土思想乃依据释迦于耆阇崛山所说之无量寿经、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祇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等三经。佛陀入灭后约九百年,天亲所造往生净土论,以及马鸣、龙树诸论师赞述以上三经之要义,弘传此宗。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经,传承完备之净土经论,使我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之进展。
  我国净土经典之传译,以支娄迦谶、竺佛朔共译般舟三昧经(179)为嚆矢。该经虽未述及弥陀净土之庄严,然仅谓依专念之法得见西方阿弥陀佛,即是说明三昧见佛法。三国时代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二卷,详述弥陀在因位发愿及极乐净土之庄严,为净土宗重要之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内容与大阿弥陀经相似)。此外,复有支谦之慧印三昧经、无量门微密持经,竺法护之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阿弥陀佛偈等。姚秦弘始三年(401),鸠摩罗什译出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略说极乐净土之庄严,为自古最盛行读诵者。其后相继有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419),刘宋宝云译新无量寿经二卷(421),■良耶舍译观无量寿经一卷(424 ),说明往生净土之行业,即应观想弥陀及观音、势至二菩萨,及极乐净土之庄严等,能除灭业障而生彼国。后世以观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部经,至此净土经典传译已臻完备。
  我国净土法门主要为弥勒净土、弥陀净土二种。弥勒净土之信仰以西晋道安为最早,著有净土论六卷,期生兜率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亦以弥勒净土为行持及依归,自此以后,由于修者少,弘扬者更少,渐形衰落,代之以弥陀信仰之隆兴,弥陀净土遂成为诸佛净土之代表。弘扬弥陀净土则以东晋慧远为最力,彼于庐山结白莲社,与众共精修念佛三昧,据般舟三昧经以期能往生见佛,为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亦为我国净土之主流。北魏宣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鸾为之注解,着往生论注,兼依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明示难、易二道,他力、自力之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阐净土立教之本义,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生净土。至唐代道绰、善导等师,承昙鸾教旨,极力强调佛之本愿力,又主倡末法思想而说时教相应之要路。道绰著有安乐集一书,论破诸师之谬解,开示末世众生之要路;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而立圣道、净土二门之教判。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楷定古今误解谬见,明示净土教义、教相;并承昙鸾、道绰,而立正行、杂行,奠定净土教义独立系统之基础。其后,有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少康大弘此宗。自昙鸾至少康,被称为‘震旦五祖’。当时长安等地各师亦各有阿弥陀经、观经等疏,净土经典之研究遂达高峰。
  唐开元初,慧日自印度归,见当时禅家视净土为引导愚心之‘方便说’,乃激烈反对,而提倡念佛往生之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净土。承远、法照、飞锡等承其说,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之禅门,极力排斥禅徒之空腹高心。于是,我国净土宗于唐代,可分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常识性论理派)、善导系统(体解信仰之佛愿派)、慈愍系统(指慧日,不舍万行之妙有派)。时禅徒有附同慧日一派之主张者,如五祖门下之宣什倡南山念佛门禅宗之一派,六祖门下之南阳慧忠倡解行兼修。至后周法眼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宋代僧俗之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天台一门亦多有奉信净土及解义者,以宋代四明知礼所撰观经疏妙宗钞最着,其约心观佛说即系台净融合论,向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禅净双修之风愈流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皆心归西方。至明代,楚山绍琦、空谷景隆、一元宗本、云栖袾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贤等,相继倡说禅净合行。尤以云栖袾宏精修念佛三昧,注解阿弥陀经,且着诸书弘扬禅净一致之旨,感化广被一般教界。天台家亦有蘧庵大佑、幽溪传灯、灵峰智旭等,各撰书光显净教。灵峰智旭倡三学一源论,以禅教律三学所归在净土法门。时居士庄广还、袁宏道等亦各撰著弘宣净土。迄清代,净土信仰多由居士提倡,彭绍升、希涑父子,编往生传及撰指赞西方。康熙、乾隆年间,实贤思齐继袾宏遗风,于杭州结莲社教化远近,尊昙鸾、道绰、善导为最初三祖,为众所钦仰。民初,除杨仁山之大力提倡,印光主张净土法门为佛出世之本怀,致力社会救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之风,政府迁台后,净土宗得在台延续发展。
  于日本,源空(1133~1212)曾撰着选择本愿念佛集,书中即已拟定开宗宣言。特崇三经一论(净土三部经与净土论)与我国净土教善导之教说,故标榜‘偏依善导’之论。于难行与易行、圣道与净土、自力与他力等三种对立之中,偏取易行、净土、他力念佛等三者。承安五年(1175)源空自比睿山迁往吉水,高倡专修念佛,主张往生净土之安心(信心)、起行(以念佛为主之五正行)、作业(四修)等修行,并强调称念佛号之重要。该宗派虽然否定戒律与造寺之功德,然一般仍重视持戒之风气。该宗派流传,受到朝野贵贱之支持,因此,遭受南都(奈良)、北岭(比睿山)之压迫,源空及其门人或获罪处刑,或流放诸国。虽然,源空之教说终因广大之武士、农民阶层所拥护而积极展开教势。源空殁后,弟子分成五派:(一)辨阿之镇西流,主张诸行往生义。(二)证空之西山流,主张诸行不生义。(三)隆宽之长乐寺流,主张化生往生义。(四)长西之九品寺流,主张诸行本愿义。(五)幸西之一念义,主张一念业成义。至后世,仅存镇西流、西山流。现在则专称镇西流为净土宗。辨阿殁后,然阿继起,将镇西流广为流传,故又分出白□流、藤田流、名越流(以上关东)、三条流、一条流、小幡流(以上京都)等六流,其中以白□流最兴盛。镇西流之总本山为知恩院,大本山为增上寺。西山流自证空于西山粟生创建光明寺以来,分成四派,即西谷流、深草流、东山流、嵯峨流等。后随历代之变迁,现今之西山流分为西山禅林寺派(禅林寺)、西山光明净土宗(光明寺)、西山深草派(誓愿寺)等。
  净土宗以三经一论,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往生论,为本宗成立之重要典据。阿弥陀经描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之事相,并说明发愿往生之意义及方便,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此经经文较短,诵读容易,被列为修净土宗者定课必诵之经;无量寿经详述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时所发之四十八愿,以致果地圆满成佛,庄严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并载明三辈往生之条件;观无量寿佛经,略称观经,旨在说明欲生西方极乐国土之众生所必修之净业正因,并以十六观法谛观阿弥陀佛之身相及极乐净土相,又释九品往生之因果;往生论原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或称无量寿经论、净土论,系印度天亲所著,以五念门修行之成就令众生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阐释三经一论者,有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略释无量寿经)、往生论注(注释往生论)、道绰之安乐集(据观无量寿经述往生净土之要义)、善导之观无量寿经疏(发挥观经之玄义并释其文句)。又法事赞、往生礼赞、观念法门般舟赞,亦善导所作,定往生净土之行仪,皆本宗要籍,亦为一时之巨擘。
  本宗宗义,在以行者(修净土者)之心行业为内因,以弥陀之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国土。弥陀在因位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种大愿,除五愿属摄法身、摄净土愿外,其余四十三愿誓愿当来成佛时摄取一切有缘众生。尤其摄众生愿中之念佛往生愿,即第十八愿(大一二·二六八上):‘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正是法藏比丘之本怀,亦乃无量寿经之宗要。然欲往生净土,则须内因、外缘具足,方可得生。往生内因者,谓众生之心行业,凡欲往生净土,先须发菩提心。此心为无量寿愿王所建立,亦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从生。安乐集谓菩提乃无上佛道之名,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普备,离二乘障。次须发厌离心、欣求心。厌离此世秽土、八苦煎迫、怨憎会聚,欣求净土清净、万福庄严、寿命无尽。复发三心,即:(一) 至诚心,众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须内外相应,真实为求生彼佛净土,不可内蓄名闻利养之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烦恼具足之凡夫,无始以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出离之缘;次信法:深信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专念彼佛名号,依彼佛加被护念,定得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谓以自无始以来及今生自他所修一切世出世善根悉皆回向,愿生彼佛国土。此三心少一即不得往生。要之,净土宗之修行途径,首须集信愿行三资粮,修十善作基本,于世法无亏,复广修功德回向愿生,更慎临终一念。(参阅‘念佛’ 3208、‘兜率往生’4387、‘净土’4679)
  【天台宗】
  又作法华宗、天台法华宗、台宗、圆宗、台家。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六朝时,智顗大师栖止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世称天台大师,遂以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或台教。天台宗之僧徒,即被称为台徒;天台宗之道法,称为台道。又此宗依法华经以判一代时教,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本宗即是以天台智者大师为开祖,以法华经教旨为基础判立五时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谛圆融之理,依观心之法以期‘速疾顿成’之大乘宗派。
  智顗原师事南岳慧思(515~577),修习三种止观之法,慧思尝就北齐之慧文受‘一心三智’之旨。据摩诃止观卷一上载,慧文依大智度论修得观心之法,又揭示中论之偈以为一心三观之基础,慧思受彼观心法后,启发法华三昧,着法华经安乐行仪、随自意三昧、诸法无诤三法门等。智顗于陈天嘉元年(560)谒见慧思,受法华三昧、四安乐行,读法华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之文,豁然开悟。后赴金陵瓦官寺以法华经开题宣讲大智度论,阐释次第禅门。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隐栖十年。所著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隋初入荆州玉泉寺,讲法华玄义,说摩诃止观,故本宗虽以龙树为高祖,而以智顗为第四祖,然就思想传承之集大成而言,智顗实为本宗之开祖。其门人颇多,受法弟子有三十二人。其中,灌顶(561~632)师事智顗二十余年,颇能领持其遗教,撰有大般涅槃经玄义及疏、观心论疏等数十卷,是为第二祖。其后传承三祖智威、四祖慧威、五祖玄朗,玄朗之下有六祖湛然(711~782),夙习台学二十年,对当时华严、法相、律、禅、密等诸宗,大张天台教纲,尝蒙玄宗等三帝之敕召,屡辞而专事著作与讲法,号称本宗中兴之祖,著有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止观辅行传弘决、止观义例、金刚錍等二十余部。提倡‘非情佛性’、‘无情有性’之义,主张草木砖石亦有佛性。此外又糅合大乘起信论之说,确立宋代天台教学之基础。其弟子有道邃、行满、元皓、道暹、明旷等,道邃再传宗颖、良谞。未久,会昌法难及唐末五代之战乱,天台之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天台宗乃渐衰微。后有高丽僧谛观应吴越国忠懿王之请,携大批天台典籍至华,天台宗衰颓之机乃得扭转。十二祖义寂之门人义通亦由高丽国来师事义寂,弘扬教观,是为十三祖。其门下有四明知礼(960~1028)及慈云遵式等诸哲。知礼作指要钞、妙宗钞等,与遵式之系统同为天台山家派。义寂之另一弟子慈光志因,下传晤恩、源清、洪敏、孤山智圆(976~1022)、梵天庆昭(963~1017)等,此系统称为山外派。两派之争端,起于对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之真伪问题,由之并逐渐演成唯心论与实相论之对立论争。知礼曾针对晤恩之‘真心观’,而制‘扶宗释难’,倡导‘妄心观’之说,而后两派往复论战凡四十年,是为山家、山外之争。于山外派,庆昭之门下有咸润、继齐等人继之。山外派之学说每被斥为不纯,不久衰微。山家派四明知礼之法系则颇为兴荣,其门下之广智尚贤、神照本如、南屏梵臻等三人被称为‘四明三家’。至元代,天台之势不振。至明代,幽溪、传灯、真觉等盛弘山家正宗。至蕅益智旭(1599~1655),援引唯识、禅宗之旨,以资发挥天台教观,惟亦因倡导性相、禅净融会,而招致衰运。
  日本天台宗则以传教大师最澄为始祖,曾来唐,受法于湛然之弟子道邃、行满。返日本后,于比睿山创圆教、禅、圆戒、密教等四宗一致之旨,异于我国天台宗。又最澄之弟子圆仁,及义真之弟子圆珍亦先后来唐,分别师事宗颖、良谞学台教,复从诸师受金胎、苏悉地大法、三部之秘要及新译经轨等密法,致使天台密教教学得以普遍发展。至安然时,日本天台宗已极端密教化。最澄之弟子义真以来,天台座主统治一宗,然至圆仁、圆珍以后,法系分裂为二。圆珍之徒众脱离比睿山,住于园城寺(三井寺),称为寺门;比睿山则称为山门。山门至良源时,教学以固有之圆教为宗旨,高徒辈出,宗势大起。良源之弟子源信则鼓吹净土思想,兴起惠心流;其另一弟子觉运则立檀那流,合称为惠檀二流。总计台密系统,至后世共有十三流派。院政时期净土思想极其普遍,如良忍之融通念佛宗。镰仓时代有源空之净土宗,其弟子亲鸾复创立净土真宗。禅宗方面有荣西之临济宗、道元之曹洞宗。圆教方面有日莲之日莲宗。圆戒则有真盛主张‘戒称一致’之真盛派。上述天台宗诸宗派至平安末期以后,逐渐重视口传,故有所谓‘口传法门’产生。反之,教学方面则逐渐衰微。此外,僧兵之崛起、政权之争夺、织田信长之烧讨,皆造成比睿山之没落。直至江户时代,东睿山、日光山先后开创,乃复其旧观。又因当时幕府奖励学问,教学亦渐复兴。现有天台宗(比睿山延历寺)、天台寺门宗(园城寺)、天台真盛宗(西教寺)等宗派。
  本宗教义可略分为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一心三观、六即等科:(一)三谛圆融,本宗教义以诸法实相论为中心,诸法实相即法华经所谓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诸法实相,即十如是等。三谛者,空谛、假谛、中谛,或称真谛、俗谛、中谛,一法上之德用差别即是三谛,三谛一一皆圆融相即,是为三谛圆融,亦即空不离假中,假不缺空中,中亦然。(二)一念三千,即一念心具三千诸法。天台宗旨不论三性漏、无漏,介尔有心,其心即具足三千迷悟诸法。三千者,总摄宇宙一切之名,同时表诸法之融摄。(三)一心三观,即于一己内身之心识上,观念修习三千三谛之妙理。法界森罗诸法,皆三千三谛,三千三谛皆性具,故色心因果,总皆是一种三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同具三千诸法,然以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对初心之行者实难教化,故若欲应用此三千三谛之教理于实际,与其远择高广之境界,不如近观己心。所谓观己心者,即观介尔阴妄之一念,而日常之妄心,即第六意识之一念。观此现前阴妄一刹那心,印日夜起灭之一念心具三千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为一心三观。(四)六即,自凡夫至佛之六种阶位,有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等。(1)理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然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2)名字即,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见三谛圆融之妙理,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然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3)观行即,既知名字,即起观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4)相似即,观慧稍进,于三谛之妙境发相似解;观慧转明,登初住位,如将至火,先觉暖气。(5)分证即,观慧倍增,初破一分无明惑,见佛性理,其后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入于萨婆若(一切智)海。(6)究竟即,断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
  本宗更以五时八教判释佛陀一代圣教。五时者,将佛陀一代五十年间,应众生之根机,应病与药所说之教法,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分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仪者,佛教化众生所用之法有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化法者,佛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通、别、圆等四种。
  民国以后,天台学之复兴得力于谛闲大师(1858~1932),彼创立观宗研究社,为作育天台学者之专门学府,一时人材蔚起,有仁山、常惺、宝静、静修、倓虚、禅定、可端等诸尊宿。[佛祖统纪卷五至卷二十二、天台九祖传、天台山方外志、八宗纲要卷下、五教章通路记卷十二](参阅‘山家山外’949、‘五时八教’1132、‘台密’1624)
  【禅宗】
  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磨宗;唐中叶以降,达磨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磨宗而言。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迦叶以后,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阇夜多、婆须槃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磨,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
  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所传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俨、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头山之故,世称牛头禅;以‘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蕲州(湖北)黄梅山,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门下俊秀辈出,有玉泉神秀、大鉴慧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资州智侁等。
  五祖之门人中,以神秀为第一上首,称‘秀上座’。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锡,故亦称‘北秀’,门下俊秀辈出,被尊为北宗禅之祖。北宗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一百年,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传四、五世即告断绝。此外,嵩山慧安开出‘老安禅’,资州智侁开出‘南侁禅’。大鉴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钵,继为第六祖。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慧能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南岳怀让从六祖蒙受心印,住般若寺,接化达三十年,嗣法弟子有九人,以马祖道一居首座。马祖于江西龚公山举扬禅法,机锋峻烈,开喝棒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主张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身心活动皆为佛性,而有‘见性是佛’、‘性在作用’之说。马祖门下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章敬怀晖、大珠慧海为着。
  自怀海于百丈山创建禅刹、订立清规之后,禅宗始脱离禅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之下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希运之下有临济义玄。义玄设立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接化徒众,机锋峻严,门徒众多,蔚成临济宗,此时已是晚唐。及至宋代,又自临济义玄,经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沼,七传至石霜楚圆,门下黄龙慧南、杨岐方会复各衍出黄龙、杨岐二派,而与曹洞、云门等宗并立。沩山灵祐独栖潭州(湖南),参学者多达一千五百人,门下以仰山慧寂为最著名,此系即称沩仰宗。
  青原行思之下有石头希迁,撰‘参同契’,与马祖并称当世二大龙象,门下有药山惟俨、丹霞天然、天皇道悟。药山一系出云岩昙晟、洞山良价、云居道膺、曹山本寂等,遂成曹洞宗。天皇道悟三传至雪峰义存,振锡于福州雪峰山,法嗣五十余人,其中,云门文偃发挥独妙之宗致,形成云门宗;另有玄沙师备,下传罗汉桂琛、法眼文益。文益住金陵清凉寺,开法眼宗,此系统有天台德韶、永明延寿、永安道原等高僧辈出。其中,德韶被称智顗再来;延寿撰有宗镜录,重视教学;道原著景德传灯录,明示达磨禅之系谱。
  除上举各宗派外,据圭峰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所载,唐代之禅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念佛门禅)、惠稠、求那、天台等诸派;宗密之圆觉经疏抄又举出北宗禅、智侁禅、老安禅、南岳禅、牛头禅、南山念佛门禅、荷泽禅等七宗;宗密之拾遗门又另作分类,计有牛头宗、北宗、南宗、荷泽宗、洪州宗等五家。宗密所谓之‘五家’、‘七宗’自不同于后代禅宗所称之五家七宗,此因宗密所处之时代,及其自身属于荷泽宗,故所见禅宗教派亦不同于后世之禅宗史料。
  要之,达磨至慧能,其间二百五十年,本宗所举扬之禅风独树一格,祖师语录常引经据典,提示整体佛法,不堕于宗派之对立,可称为禅宗之成立时期。南岳、青原以至唐末五代,其间二百五十年,南宗禅一枝独秀,于思想层面而言,摒除语言文字之葛藤,建立‘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之精神;于实际生活上,建立以僧堂为中心之禅院规制;于禅法之弘传、演布方面,更以灵活生动之机法接引学人,以棒喝拂拳之机用宣扬宗风。久之,乃渐成五家之分立。此一时期,可称为禅宗之发达时期。两宋三百二十年,临济宗复衍出黄龙、杨岐二派,而成为我国禅宗之‘五家七宗’。其中,黄龙派后来由荣西传至日本;杨岐派自杨岐方会后,陆续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扬禅旨,蔚为禅之主流。又曹洞宗系统之宏智正觉与临济宗系统之大慧宗杲各倡默照禅、看话禅。于此一时期,诸教融合导致三教一致、教禅调合、禅净双修之倾向,本宗渐失其独立性格,是为禅宗之守成时期。元明乃至清乾隆之世,其间四百五十年,为禅宗之衰颓期。其间虽有海云印简、万松行秀、破庵祖先、无准师范等一代宗师相继崛起,然就一宗之大势而言,毕竟已呈儒释调合、教禅一致之定局。近代禅宗大师首推虚云和尚(1839~1958),于其百二十高寿中,一生弘法不懈,广建丛林,竭力振兴禅宗,维系六祖以来之法脉;传世着述有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
  韩国禅宗素有‘九山禅门’之称,其开宗立派者大多于唐代时来华习禅,归国后大演教化,久之门庭繁茂,蔚成宗派。此九派之成立如下:(一)新罗善德王时(我国唐太宗时),法朗来唐,师事四祖道信,遂传其法于海东。惠恭王之时,神行来唐,参谒志空,得证心印,返国后于丹城断俗寺弘传北宗禅;神行之下,经遵范、惠隐,至智侁之时,受景文王之皈依,开创曦阳山派。(二)宣德王五年(784),鸡林道义来唐,受传于马祖门下之西堂智藏及百丈怀海,习南顿之旨,在唐三十七年,归国后传法弘化,门下颇盛,立迦智山派。(三)与道义同时游学于唐之洪陟,嗣法西堂,归国后栖止南岳,于兴德王三年(828)创建实相寺,大振宗风,门下多达千余人,是为实相山派。(四)与道义同时期来唐者另有真鉴慧沼,受马祖门下之沧州神鉴印可,归国后创建双溪寺;神武王元年(839),寂忍惠哲亦来唐习西堂之法,返国后于武州桐里山大安寺弘法度众。慧沼、惠哲所传之法系即称桐里山派。(五)文圣王七年(845),无染亦来唐得宝彻之心印,归国后大弘禅法,得宪安王、景文王之皈依,创立圣住山派。 (六)兴德王六年,通晓梵日亦来唐,从马祖之门人盐官齐安习禅,得其印可,返国后于天台山中开阇崛山派。梵日之门人朗空亦来唐,参学于青原行思系统下之石霜庆诸座下,归国后住于南山实际寺阐扬禅旨;此乃青原之法统最早传至韩国者。(七)双峰道允来唐,受传于马祖之门人南泉普愿,得其心法,与梵日同年归国弘化;其后道允之门人澄观折中亦来唐,参谒普愿,归国后住师子山兴宁禅院。道允与折中之法统即称为师子山派。(八)景文王之时,了悟顺之来唐,参学于仰山慧寂座下,归国后住于瑞云寺弘布禅法;宪德王十六年(824),圆鉴玄昱来唐,就章敬怀晖受马祖之禅,归国后备受闵哀、神武、文圣、宪安四王之礼遇,其法嗣审希创立凤林寺,开凤林山一派。 (九)于新罗朝末期,庆猷、迥微相继来唐,得云居道膺之心要,归国后大力弘布,此即曹洞禅初传于海东者。至高丽朝,更有利严、丽严、庆甫、兢让、璨幽等诸师继之宣演玄旨。其中,利严曾来唐依止于道膺座下,得其心传,归国后太祖以师礼事之,后于海洲构建须弥山广照寺,是为须弥山派之始。以上九山总称曹溪宗。由于太祖之崇佛,及其后之定宗、光宗、文宗、宣宗、神宗等之相继护持,禅宗遂得隆盛一时;然至忠烈王以后,国势渐弱,禅风亦随之衰颓不振。
  日本禅宗之流传,始于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之入唐求法。天平八年(732),我国之道璇东渡日本,弘传北宗禅;嵯峨天皇在位时,派遣专使招请义空赴日弘传南宗禅,开日本禅宗之风。文治三年(1187),明庵荣西来宋,师事虚庵怀敞,将黄龙一脉之法传入日本,开日本临济宗之端。贞应二年(1223),永平道元来宋,得天童如净之印可返日,为日本曹洞宗之祖。其门下之彻通义价、寒岩义尹尝两度来宋,归国后大弘法道,其后别开寒岩派(亦称法皇派)。嘉祯元年(1235),圆尔辨圆来宋,至径山参谒无准师范,得传心印,归国后于京都创建东福寺,弘法布化。宽元四年(1246),我国之兰溪道隆东渡日本,为建长寺初祖,关东禅风因之大振。文永四年(1267),南浦绍明来宋,得虚堂智愚之法而归。文永六年,我国之大休正念赴日,住建长、圆觉等寺,颇受朝野之归崇。其后我国又有一山一宁、西涧子昙、东里弘会、远溪祖雄、灵山道隐等诸师相继东赴日本弘传大法,各揭禅风,大振法道,蔚成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盛况,包括千光派(荣西)、道元派(道元)、圣一派(圆尔)、法灯派(觉心)、大觉派(道隆)、兀庵派(普宁)、大休派(正念)、法海派(静照)、无学派(祖元)、一山派(一山一宁)、大应派(南浦绍明)、西涧派(西涧子昙)、镜堂派(镜堂觉圆)、佛慧派(灵山道隐)、东明派(东明慧日)、清拙派(清拙正澄)、明极派(明极楚俊)、愚中派(愚中周及)、竺仙派(竺仙梵仙)、别传派(别传明胤)、古先派(古先印元)、大拙派(大拙祖能)、中岩派(中岩圆月)、东陵派(东陵永玙)。其中,除道元、东明、东陵三流属曹洞禅,其余二十一流均属临济禅。又二十一流中,荣西一派(千光派)传承黄龙之法脉,其他皆继燃杨岐之法灯。另于承应三年(1654),我国之隐元隆琦亦东渡日本,开黄檗一宗,迄今犹与临济、曹洞成鼎足之势。
  盖‘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于释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至释尊时,始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印度佛教之禅观思想乃渐次发达,并产生无数之禅经。随佛典之传译,自汉末,禅法已传入中国,惟最初均为小乘系统之禅观思想。东晋鸠摩罗什以后,介绍各种禅法,尤以念佛法门为要。至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列举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禅之说,乃激发当时讲究禅法者另辟途径,如后世所说之五类禅,即是依于楞伽经四种禅之说而来;又肇启中国禅宗之菩提达磨,虽即禅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中之达磨多罗禅师,然其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即是基于楞伽经所说者。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称为楞伽师,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论影响,提倡一行三昧之说,至六祖慧能方以金刚般若经为正宗;盖彼时楞伽经已偏重文句疏解,不免名相支离之故。至中唐以后,盛行拳拳棒喝之机法,禅之意义扩大,不必静坐敛心才是禅,即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平常动作亦可称之为禅。
  要之,本宗与其他诸宗之相异处,在于不立正依之经典,即使引用经典亦为一时之方便施设,最主要者莫过于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为在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形下,外加学问修证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规之创设。尊宿、大众于一定之规矩下,定时起卧、打坐;尊宿为大众开示诸佛列祖之机缘以提撕之。又阅读经典虽非要务,然仍以楞伽、维摩、金刚般若、首楞严等诸经为众经之核心。古来尊宿亦6 遗有语录,成为后世禅徒习禅悟道之重要参考资料。[禅门师资承袭图、祖堂集卷十七、卷二十、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禅门宝藏录卷上、卷中、八宗纲要卷下、朝鲜禅教考、日本禅宗史要、禅学思想史、日本佛教要览](参阅‘五家七宗’1128)
  【法相宗】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本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入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十一论为所依,又特以解深密经及成唯识论为凭据,以成一宗之旨。
  关于本宗之传承,于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印度有弥勒出世,说瑜伽师地论;无著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不久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唐代玄奘入印,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其中,神昉着唯识文义记;玄应着唯识开发;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著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迹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著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迹。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民国以后,欧阳竟无(1872~1944)大倡本宗,创办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分本宗为无著法相学与世亲唯识学。太虚与之论诤最多。此外,熊十力(1882~1968)着新唯识论,印顺尝与 之论诤。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本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乃一切万有之总称。一切万有悉皆保持其自性,常不改变,是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故能成为轨范标准,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是为轨生物解。一切诸法,即森罗万象,在瑜伽论归纳为六六○法,世亲更于百法明门论中立百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此等五位百法,皆不离识,即唯识所现。(三)种子现行,百法中,除无为法之六法外,其余之因缘所生有为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能生起色法、心法等万千诸法之功能,犹如草木之种子。(四)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皆由识所变现,色境、声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现实我实法之影像。又诸识之转变有因能变、果能变二种。因能变唯在第八识,对此而立阿赖耶缘起之名。(五)四分,即:(1)相分,一切所缘境。(2)见分,诸识之能缘作用。(3)自证分,证知见分之作用。(4)证自证分,更确认自证分之作用。(六)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1)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时,唯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称为性境。(2)由于能缘之心妄想分别所变现之境界,称为独影境。(3)境相兼带本质,即主观之心缘客观之境,虽有所依之本质,而非为彼境之自相,称为带质境。(七)三性,一切诸法之体性相状,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八)五性各别,一切有情本具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
  本宗复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以判释释尊一代所说之教法。三时即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前二时为方便未了义教,止于偏有偏空,第三时说超越诸法最深远不可思议中道真实义之最极圆满教,为了义教。(参阅‘三性’563、‘五姓’1107、‘唯识’4424)
  【律宗】
  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以弘通戒律之大乘宗派。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其宗旨系奉持四分律之净戒,而以一乘圆顿之妙理为旨归。
  佛陀入灭后,弟子优婆离尊者结集律法,分八十次诵出,是即八十诵律,其后将之传于五大尊者。其中,优婆鞠多复有五弟子,各就其根性于八十诵律中采集相近者各成一部,此即五部律。五部律中之昙无德部以随说随止而为一分,前后四度说竟,故称四分律。一般所说之律宗,即指弘传四分律之四分律宗,以昙无德为开祖,由唐代道宣(596~667)集其大成。除四分律外,传入我国者尚有萨婆多部之十诵律、大众部之摩诃僧祇律、弥沙塞部之五分律,迦叶遗部则仅传戒本,广律则始终未译就。盖佛教传入我国后,初译皆小乘经典,至鸠摩罗什始渐出大乘经论,并于姚秦弘始六年(404)与弗若多罗三藏共译萨婆多部之十诵律,事半未就;得昙摩流支及卑摩罗叉续成之,共六十一卷,为我国有广律之始。弘始十二年(410),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将昙无德部之四分律分五次译出,共六十卷。至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由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摩诃僧祇律,得四十卷。刘宋景平元年(423),罽宾佛陀什和智胜共译弥沙塞部之五分律,亦成三十卷。由之,五部律中,于刘宋前传来我国者即有三部。当时诸律虽均在我国弘扬,然光大而昌行于后代者,则唯四分律。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昙摩迦罗(梵Dharmaka^la )至洛阳,以我国僧众仅剃除须发、身着缦衣,而无律法之行持,乃誓弘律法,至魏少帝嘉平二年(250),方译出僧祇戒本一卷,敦请十位梵僧立羯磨法,首开以十大僧传戒本之先例,此即我国传授戒法之始。元魏孝文帝(471~499)时,有法聪者,原习僧祇律,其后精研四分律,并极力弘扬,然仅限于口授,而未有文字著作等之流传。至道覆律师方才造疏释文,唯亦不过以问答方式以资抉择而已。慧光律师以后始有章疏,而开启四分律藏疏释之风。其时,以慧光略疏四卷、智首大疏二十卷、法砺中疏十卷,号称三要疏,三要疏为时人所习用,因之四分律宗之历祖相承亦于焉产生,计有九祖:(一)法正尊者,即四分律主。(二)法时尊者,为我国四分律宗之初祖。(三)法聪尊者,为四分律第二祖。(四) 道覆律师,作疏问答立义。(五)慧光律师,作四分章疏。(六)道云律师。(七)道照律师。(八)智首律师,作广疏二十卷。(九)道宣律师,作四分律行事钞。
  自第六祖道云起,开始分出流派,其门下有洪遵、道洪。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569~635)。法砺居于相州,着四分律疏十卷,其系统称‘相部宗’。法砺再传道成,道成传满意与怀素。满意居西塔,弘扬法砺之‘相部律’;怀素居东塔,弘扬‘东塔律’。又第七祖道照传智首,智首传道宣,道宣久居终南山,而蔚成南山律宗。道宣虽为第九祖,然后来律宗兴盛流衍,道宣遂被尊为南山律宗第一祖。道宣精通戒仪,博通法华、涅槃、楞伽、胜鬘等诸经之旨,著述极多,而以行事钞、戒疏、业疏、拾毗尼义钞、比丘尼钞等,被后世尊为南山律宗五大部,四分律亦由之而大成,而与相部律、东塔律成鼎足之势。又与道宣同门之道世著有‘四分毗尼讨要’一书,奉持其学说之人,称寪‘要家’;对此,奉持道宣四分律行事钞之人,则称为‘钞家’。
  怀素曾撰四分律开宗记,以破法砺之十六大义。法砺所著之四分律疏称为‘旧疏’,对此,怀素之开宗记则称为‘新疏’。满意之门人定宾亦作破迷执记一卷,以反驳怀素之说。满意又授法大亮,大亮传昙一。昙一宣讲四分律凡三十五钵,兼弘相部律及南山律,复于道宣之行事钞,撰作发正记,以阐扬其义理,使南山律宗大显于后世,荆溪湛然、清凉澄观皆曾从其门习律。我国初传律法,系四律杂弘,无一中心准则,至道宣继承智首之系统,专弘四分律,树立佛徒之生活规范,四分律乃成我国律法之中心。而道宣所著之行事钞,后人为之作注解者竟达一百余家之多。 于唐代时,律宗三家论诤不绝,其教义根本相异处在‘戒体’。戒体者,受戒法时受者所发得,而领纳于心中之法体。四分律宗本依成实论,故以戒体为非色非心之不相应行法,法砺之相部宗依此说,提倡‘非色非心法戒体论’;怀素之东塔宗以戒体为无表色,依俱舍论等而提倡‘色法戒体论’;道宣之南山宗系依准成实论而立,故亦提倡‘非色非心法戒体论’,唯道宣以唯识宗义解释四分,主张四分律本位虽系小乘,然与萨婆多律等不同,分通大乘,前二宗则皆主张四分律唯是小乘。相部、东塔二宗于唐后即日渐衰微,此后,所谓律宗实即指南山律宗。
  道宣弟子甚多,有周、大慈、文纲、名恪、秀、灵□、融济及新罗之智仁等数十百人。文纲有弘景、崇业、道岸等弟子。弘景门人有一行、鉴真,鉴真尝习南山钞于融济,习智首疏于义威、智全,开元年间(713~741),日僧荣睿、普照等来华,请鉴真东渡,历十一年始达日本,弘传律法,被尊为日本律宗之祖。道宣门下众多弟子中,以周律师(或谓秀律师)为南山律第二祖,其后相承之诸祖为道恒、省躬、惠正、法宝、元表、守言、元解、法荣、处恒、择悟、允堪、择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如莲、行居、真照等。历代诸祖皆致力造立章疏,广为传布。其中第十三祖台州允堪律师(1005~1061)曾就道宣之十部著作撰著会正记等之记解,世称‘十部记主’;第十五祖杭州元照律师(1048~1116)参究天台、净土之学,作三大律部之记解,而成为一代律学名著,即资持记、行宗记、济缘记等。
  唐末五代,教难与兵火不断,律宗与其他诸宗顿衰。至宋代,允堪与元照之记解先后流传宇内,律宗复兴。然允堪之‘会正记’与元照之‘资持记’均为道宣四分律行事钞之记解,而两书所作之解释往往各异,遂使南山宗分裂成会正、资持二宗。元、明两代,律宗之传承虽未中断,然以典籍散佚之故,复见衰颓之象。明末清初,金陵(南京)古心律师登五台山,感得文殊于云端授戒,返归金陵灵谷寺后即开戒说法,重兴律宗,其法嗣三昧律师寂光于金陵东南之宝华山开辟道场,主持戒席先后达百余坛,是为宝华山第一代,弟子以香雪、见月为着。见月承嗣宝华山之法席,香雪至常州天宁寺,均大弘律宗。其后见月传定庵、定庵传松隐,松隐传闵缘,闵缘传珍辉,珍辉传文海,文海传理筠,相继领导宝华山之一派。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文海奉诏入京(北京),住持大法源寺,旋即奉命开三坛大戒,时四方之乞戒者达一千八百余人。至太平天国之乱起,宝华山首当其冲,破坏甚钜,乱后重建,每年戒坛仍常开,然南山一脉曾一度失其三大部。至清末,由徐蔚如从日本请归,重刊于天津刻经处,但错误特多,弘一大师乃发誓愿,以毕生精力研究戒法,护持南山律宗,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使南山律又大放厥光。
  于韩国,研习律学、奉持律法之风气亦甚早,唐贞观十一年(637)慈藏来华,止于终南山云际寺,数年后归国,即于通度寺兴筑戒坛,大建律法。另据唐代法宝律师之批文所载,道宣曾撰拾毗尼义钞一文,其稿初成,即为一新罗僧所窃,凡有二百余年中土不见此文,直至会昌五年(845)始自新罗国得之。又于李穑所撰通度寺释迦如来舍利记一文中有‘南山宗通度寺’之语。此外,于道宣众多门人中,智仁即为新罗国人。据上述记载,足见律宗于唐代即已传入朝鲜,然至高丽太祖十八年(935)始于开城兴建开国寺,以为南山宗之本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高丽文宗之王子义天来华,从元照习律,归国后数度开讲行事钞。至高丽朝末年,律宗之流传皆为单独一宗之行,至朝鲜太宗七年(1407),南山与总持(真言)二宗合称为总南宗,世宗六年(1424)时又废诸宗之别,仅余禅教二宗,而将总南宗摄于禅宗,其后律学乃渐次衰微。宪宗在位年间(1835~1849),律僧大隐朗晤被世人誉为‘道宣再来’,与弟子草衣共为朝鲜最后之律学名师。
  日本之律宗,主要传自我国南山宗之鉴真和尚(688~763)。鉴真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至日本弘法,在东大寺创设戒坛院,传授戒法。自唐招提寺设戒律研究道场以来,日本律宗即渐兴起;关东药师寺、筑紫观音寺等,亦相继设置戒坛,日本之僧尼多在以上三寺受具足戒。然未几,律宗之流传,由突然勃兴之势,顿转衰微,乃至徒有其名。其后,律宗兴盛之阶段为:(一)镰仓时代,俊艿依北京(今之京都)律,觉盛、睿尊等依南都(今之奈良)律,致力于复兴律宗之活动。(二)江户时代,有真言律宗、天台安乐律、净土律等宗之弘扬,使戒律再兴。(三)明治时代,因受西化运动之影响,而有废佛毁释之举,云照等乃力倡复兴戒律。时至今日,有以唐招提寺为本山之律宗,及以西大寺为本山之律宗等派别。
  律宗所依用之经典,不若其他各宗之采用经藏或论藏,而以戒律典籍为主要依据,如四分律、梵网经等,此外亦依准南山律师撰录所载之大小经律论,如法华经、瑜伽师地论、成实论等,以为立教之大旨。其旨归所趋,乃在于‘一乘圆顿’,而致力阐扬‘大小相融’、‘三学相即’等圆极之妙理。
  本宗之戒律理论可大别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一)戒法,指佛陀所制之教法,即律藏之内容。(二)戒体,指由戒所得的防非止恶之体性,即受戒发誓时,受者内心所生防非止恶之力量。(四)戒行,指随顺戒体而如法发动身口意三业之行为。(五)戒相,指持戒之妙德表现于外而可为持戒轨范者。戒乃一切善法之大本,同时亦为了悟宇宙真理之妙行;戒行为真理之具体表现,行戒则为最确实无谬之修道方法。佛教各宗派虽皆有修持法门,然以律仪之繁文发展与各种教团之递嬗,本为教徒所须共守之律则即演成一专门教仪知识,独立成一专门宗派。四分律之弘扬本不始于道宣,而道宣于四分律之流布实有其功,除上文所述者,道宣复创立化制二教。化教者,即经论所诠之定慧二门,如四阿含等之一切大小权实之教,皆属逗机益物之教法;制教者,即律教所诠之戒学法门,系如来为防止弟子之过患所设之教法。道宣复融通大小二乘,以大乘之义解释小乘律典,成立佛陀教义之整体观;此外又综结诸戒为法、体、行、相等四科。
  道宣之著作除五大部外,另有戒本羯磨注解及小部律章、诸文部帖等,皆为律学之重要典籍。其大纲不出止作二持,略表如左。
  道宣之本意,即以止作二持别摄律学,而广摄一切佛法。盖止持者,指五篇七聚之止恶门,即僧尼二部之戒本;作持者,指持戒、说戒等之修善门,即二十犍度所揭示者。两者总摄佛陀所说之一切诸戒。于止持门中,僧之二百五十戒与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并称为二具足戒。二具足戒各含广
  、中、略等三重之意义,就比丘戒而言,广则无量,中则指三千威仪、六万细行,略则指二百五十戒。就比丘尼戒而言,广亦无量,中则指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略则指三百四十八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时,并得如是无量无边等戒,故称具足戒。其余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等亦一一摄于具足戒。要之,以渐诱机根为传授戒仪之方便,故分为五种受戒之别,即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八戒则为在'家众所授之暂时出家戒。
  又律宗之戒学概属大乘之义,其种类可分通戒、别戒二类。通戒即摄律仪戒(断诸恶)、摄善法戒(修诸善)、摄众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等三聚净戒;别戒为三千威仪乃至五百大戒等戒,别戒中每一戒,乃至一切诸行,均具足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摄尽万行,总括众德,定慧二学亦摄在其中而互相融即,此即律宗大乘一实圆顿之妙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一、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三、律宗琼鉴章卷六、传律图源解集卷上、释氏稽古略卷三、百丈清规证义记卷七下南山律宗条、宋高僧传卷十四至卷十六、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卷五十三、律苑僧宝传卷四至卷十五、朝鲜佛教通史中编、下编、李朝佛教、我宗に于ける南山律宗(奥平法海,宗教界第七之十二)](参阅‘四分律’1665、‘戒’2896、‘东塔宗’3306、‘南山宗’3736、‘相部宗’3908、‘道宣’5636、‘鉴真’690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