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宏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香港香海正觉莲社常务董事宏明
  引言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具有浩瀚的教理典籍,丰富的哲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贡献良多。佛教在宇宙的时空坐标中,虽经历了二千五百余年的漫长历程,但至今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作为东方文化园林中的一枝奇葩——佛教,不仅提供了一整套反思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哲学体系,更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套道德规范体系。在营造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世界的过程中,佛教必将扮演独特的社会角色,履行神圣的社会责任,发挥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
  和谐不是一个新创的名词和概念,在中西文化思想史上早有述说。和谐的本义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最早指的是“数的和谐”。古希腊哲学家、西方素食主义之父——毕达哥拉斯曾将“数”视为万物的本源,“数”决定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故人类必须服从“数的和谐”,也就是要服从数的关系。其二指的是音律的和谐,即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法)马泰伊著,管震湖译:《我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91-106页。]在中国,“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中国古代文化中五经之首——《易经》中记载阴阳移动与和谐共存的思想:“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洛书、韩鹏杰主编:《周易全书》(周易·系辞下·第五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80页。]“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同上,《易经·说卦传·第六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86页。]阐述了易经哲学中的大和谐精神。更有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等等几乎人人皆知的语词,其中涉及个人、家庭、经济、政治、外交等各领域。“和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并为全球所共享。
  和谐与和谐社会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质量。西方文化中社会和谐是指数的和谐与音乐的和谐两种含义向社会事务的延伸。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社会的公正,和谐的社会就是要让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到安全、健康、平等和幸福。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以后的西方思想家对公正和和谐的理解,都始终贯穿并沿着这个思路进行构想种种和谐社会的理论以及设计实现的途径。中国古代“士有所用,农有所耕,工有所务,商有所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65页。]就是社会和谐及大同社会的象征。
  当前,中国政府对内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命题和重大的战略决策,对外提出了缔造和谐世界的伟大号召。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对和谐社会的表述是:“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9月7日第九版)。]概括了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要求,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可想而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而又远大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本身亦将会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和谐文化应该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人类共同期望的理想之境。
  二、和谐社会与人间净土
  净土思想在大乘佛教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求生净土是净土信仰者的实践宗旨,往生净土是净土践行者的理想的终极归宿。在近现代,佛教在西方文化的碰撞激荡下,一批具正见,有远识的法门大德对佛教进行了契时、契机、契理的改革和创新。太虚大师主张︰“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以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是人生佛教之不共行果也。”[太虚:《人生佛教的目的》,《太虚大师全书》(第二编),台北:善导寺流通版1980,第237页。]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其后印顺导师在此基础上力倡“人间佛教”,对佛教理念的全新诠释给佛教带来了一股清流,开辟了佛教发展的新气象。
  对净土的诠释,太虚大师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说法,他说:“佛学所谓的净土,意指一种良好之社会,或优美之世界。土,谓国土,指世界而言。凡世界中的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即为净土。”[太虚:《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四编),台北:善导寺流通版1980,第425页。]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同时也把天国净土和佛国净土回归到了人间净土和心灵净土。“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同上,第427页。]在宗教实践上把在人间创造净土,人成即佛成作为最高的理想和目标,人间净土不仅是理想的未来世界,同时也是现实的心地境界。
  人间净土到底如何创造呢?太虚大师说:“净土非自然而成就的,亦非神所造成的,是由人等多数有情类起好的心,据此好心而求得明确之知识,发为正当之思想,更见诸种种合理的行为,由此行为继续不断地做出种种善的事业,其结果乃是成为良好之社会与优美之世界。”[太虚:《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四编),台北:善导寺流通版1980,第426页。]太虚大师所认为的“净土”乃是“良好之社会与优美之世界”。我们认为,最“良好”莫过于“和谐”之好,最“优美”莫过于“和平”之美。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人间净土,社会和谐则净土现前,当然这需要我们有知、情、意圆满统一的境界修养,按佛教实践论的原理,构建和实现和谐社会也有一个信、解、行、证的次第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人民论坛》(2005年第五期)。]
  总结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晶,体现人类共同的要求和美好愿望。从佛教人间净土的层面看,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四种关系,四种关系协调发展并达到和谐状态,社会即能实现和谐局面,人间亦将成净土世界。
  三、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除了要追求多样,还必须要追求平衡,所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洛书、韩鹏杰主编:《周易全书》(周易·系辞下·第五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80页。]。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的融洽整合与同步发展,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在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求得平衡上更显重要。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作保障,更需要文化精神资源的支撑。
  在社会学中“文化”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信仰。著名宗教学家理查德·尼布尔(H。Richard Niebuhr)认为,文化是人加于自然环境的,人为的、再造的环境,它包括语言、习惯、观念、信念、风俗、社会组织、继承的人力成果、技术过程,以及价值等等。在中国,文化主要指“文治”及“教化”。《易经·贲卦》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洛书、韩鹏杰主编:《周易·贲卦·彖曰》,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148页。]佛教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大多指的是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规范等等。同时,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是主要支撑点之一,佛教可以在提供道德伦理支撑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缘起论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杂阿含经》卷十中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二六二》(卷10),T02,第0067页上。]揭示了人生现象互为依存,互为因缘的真实状况。龙树《中论》卷四中“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章,T30,第0033页中。]佛教“空”的理念并非是纯粹的虚无主义,也不是一种不可知论。缘起性空表明了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即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佛教提倡缘起中道,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的模式,提示我们克服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要保持客观性,要具有辩证和科学的态度,重视人与人之间,社群之间,不同文化和信仰的相互包容,相互了解。“今天的社群不能只是单一的传统;它乃是星球。世界日渐缩小,了解乃是和平唯一能够找到的家”。[Huston Smith著,刘安云译《人的宗教》,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第531页。]
  可以这么说,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佛教的缘起空中道的理念,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和合共存,融洽相处,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乐,营造良好的小区氛围。对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德修养,对养成感性和理性互融的基本生活态度,对增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完善,创造宽容、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等等都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慈悲济世是大乘佛教的菩萨愿行,佛教提倡布施,戒杀,放生,素食等等,含有尊重生命,关怀世界,提倡节约,注重环保的深层含义。而和谐社会不仅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也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人与自然的长期协调相处。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佛教以人为本,以众生为本的慈悲理念和简单节约的生活态度,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环保,保障人类健康,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我们带来及时的警示和无穷的启迪。
  佛法的理念倡导在诸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佛陀自言“我在僧数”[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五分律》卷第二十,T22,第0136页上。],即“佛在僧数”,佛陀也是僧团的一分子,无任何特权可言。佛教僧团提倡六和敬[语出《长阿含经》卷2(第2经)《游行经》,大正藏T01,第15页中。包括︰“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语和无诤”、“意和同悦”、“身和同住”。],布萨羯磨等等,从观念、经济、法制、言论、思想、人身权等方面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都含藏有原始而又纯真的民主理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佛教四依法中提倡依法不依人[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九,《无尽意菩萨品》,T13,p0205a。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具有法治的内在涵义,对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佛教自创教一开始就破除古印度婆罗门种姓制度,提倡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体现了公平理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佛教五戒中有不妄语戒,主张说如实语,不异语,八正道中有正语等等,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这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的合作,从而促进社会的团结,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普遍的认同。
  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稳定。佛教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对个人心理调节,意志激励以及情绪安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起到“稳压器”、“减压阀”和发挥“润滑剂”、“稀释剂”的作用,化解个人危机,调解各方矛盾,平息各类冲突,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
  结语
  佛教理智型的信仰特征、自主型的信仰动力、自律型的信仰操守、务实型的信仰践履、圆融型的信仰轨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缔造和谐世界,创造人间净土的伟大工程上,将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殊胜使命。有学者认为:在技术社会中,和谐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在人文社会中,和谐绝不是一个技术的概念。和谐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熊召政:《和谐是一种艺术》,《大地》,2005年第5-6期卷首语。]佛教在理性自觉和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将激发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与时并进,增强宗教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承担时代使命,发挥独特的社会功能,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