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信仰问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唐黎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信仰问题
  唐黎标
  近年来,农村信教的人数有增无减,一些寺庙、教堂盖得越来越豪华,有些农民甚至为了信教而误了农事、误了工作。如何正确引导农民的宗教信仰问题,不但关系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到乡风文明的建设,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
  农村宗教信仰盛行的原因
  第一,农民受教育文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较贫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仍然很单调乏味,有些村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这很难满足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的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一部分人感到精神空虚、寂寞。现代文明的广泛传播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的文化娱乐方式影响到农村,使得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青年人和老一辈的交流受阻,彼此不能相互理解,父母看不惯子女的生活方式,子女又嫌“老传统”。结果是许多青年人一结婚就单过,这使得“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受到很大的;中击,使得他们精神无所寄托,在闲暇时间就更加的孤独。因而农村的宗教活动,使他们找到了精神寄托的场所。
  第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虽然我国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和打工所得。但是现在的农产品又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外出打工,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口上一些工头利用法律的漏洞,使农民工的工资常常不能及时足额地拿到,这一切都使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一是农业投入的提高,特别是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农民们很难看到种粮的光明前景;二是医疗费用的增加,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使得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险,缺乏社会保障,而医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得农民的医疗费用疯狂地增加,就是一个小康之家,如果有一人得了一场大病,就会陷入绝对贫困状态,一辈子也很难翻身。
  第三,农村基层组织薄弱。现在农村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群关系的紧张所引起的。作为农村的基层组织,其根本宗旨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当人民群众感到自身或亲友的人身健康、财产得不到安全保障时,便迫切需要向一个可信赖和可依靠的组织靠拢。此时,基层组织就应当伸出温暖的手,给他们以关怀和力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然而,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解体,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许多组织名存实亡,农民自身的关联性又比较小,农民失去了可依赖的对象。近几年,一些基层组织不但不为农民谋利,反而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严重、工作作风恶劣,严重伤害了人民的感情,损害了基层组织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这样,作为农民所依赖的农村基层组织相当部分或瘫痪或解体。于是,疲惫无力、孤独无靠、强烈需求安稳或寄托的人们纷纷拥向教堂和各式教会。由于这些宗教组织都有严密的组织和正规教义、教规并定期组织宗教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教徒信仰的需要,而且通过教徒之间的相互帮助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基层组织的部分功能,满足了人们心理归属和组织依赖的需要。
  农村宗教信仰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正确引导。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宗教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农村宗教工作实践中,重点在三个主力。一是要引导广大宗教信徒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自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是引导宗教信徒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大力发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将这种阐释和发掘与弘扬祖国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要求的宗教文化;三是引导宗教界广施善德、普度众生、泽惠万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宗教徒成为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促进者。
  第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一要加大(宗教事务条例》等宗教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动宗教界人士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协助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场所内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做好农村宗教领域的安定稳定工作。在农村要重点制止和打击八种非法或违法的宗教行为:1.不经登记私设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活动的;2.逃避有关检查从事宗教活动的;3,滥建寺观教堂,私设聚会点的;4.跨地区传教或邀请境外人士传教的;5.自封传道人的;6.搞家庭宗教组织的;7.打着宗教旗号,从事骗财以及封建迷信活动的;8.借宗教之名,行邪恶之实的宗教活动处所。
  第三,重视树立社会的主导精神千口主导价值。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宣传普及,树立科学的文明风尚。重新进行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定位,关键是让农民的思想集中于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
  第四,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领导带头作用,关心农民的疾苦,处处为农民着想,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农村实用科技知识,使农民自觉地参与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生活。
  第五,创新机制。宗教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宗教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宗教工作管理机制。一是要在县、乡两级建立党政领导挂帅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议事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种宗教热点难点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方位的宗教工作领导体系和管理机制;三是要把宗教管理责任目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内容一并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政绩的重要依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