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扫地的证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扫地的证悟
  林聪
  周利槃特伽﹏藉“扫地”来契悟
  很多人误以为藏传佛教就叫做“密宗”,而且往往以为藏传佛教只修持很玄秘的法门,这是一个大谬。藏传佛教并不一定是“密宗”,这一点在前文中早已谈述过了。至于藏传佛教所修持的是否必是玄秘莫测的诡异法门呢?则也不一定;藏传佛教中固然有高深奥妙之法门,但也极重视一些最基本的细节。我们就来谈一谈格律派所极重视之打扫清洁功夫。
  格鲁派的修行人(尤指僧众)不论境界高低或学识地位,一律皆视日常每天之打扫为修持,力行不辍。在拉萨布达拉宫中,可以见到展示了一些秃毛扫帚,扫帚的木柄系有黄丝带,这些是历代达赖喇嘛私人用作打扫的扫帚。由此可见,即使贵为宗座,他们仍然坚持每天亲手打扫,乃至扫帚也被用得秃疏。
  打扫修持源自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时代。当时有一位僧人叫“小路”(即十六或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后世尊称为“小路尊者”),天性极为愚钝,长老教他念一句经,他背诵竟日也做不来,在记得上半句时忘了句尾,在背诵得句尾时,又忘了句头,到最后连天天在不经意中听到他背学的附近文盲也懂得背诵了,他还未背好!佛陀对他生起慈悲心,嘱他为僧人抹鞋而由众僧人同诵章句,直至他学懂了后,又嘱他每天打扫庭园。在每日工作时,佛陀以他的神通力,令到刚扫完的地方顷刻又满布落叶及垃圾等。如是者,小路天天打扫都扫不干净这小小的庭园。突然有一天,他的业障因著天天的打扫功夫而终于被净化了,他突然心生疑问:“佛陀命我打扫‘尘垢’,但到底是指外在的‘尘’还是内心‘尘’的呢?”,然后他顿然生出了证悟,随口便诵出了三偈:
  尘非土尘贪欲尘,尘名贪欲非土尘;智者永离是尘垢,是于教法不放逸。
  尘非土尘沦恚尘,尘名沦恚非土尘;智者永离是尘垢,是于教法不放逸。
  尘非土尘无明尘,尘名无明非土尘;智者永离是尘垢,是于教法不放逸。
  此偈文之意思是:佛陀教导我们去清洁的并非指外在的尘垢,而是指内心的贪欲、沦恨及无明,精进修持的智者必须永离这些贪沦痴之“尘垢”。
  在小路得此证悟后,佛陀便命他往比丘尼处开示。由于小路一向被人取笑为愚钝,这事令尼众以为佛陀随便叫一个没学问的人来教她们以敷衍她们之要求,便故意做了一个很高的法台而不设阶梯,意欲令小路出丑及知难而退。小路尊者在见到这法座时,便以神通令手臂变长,把说法台压了下来再坐上去,然后幻化多个身体在天上各方,大声宣示:“佛陀教我这一偈,我用了三个月才参透,现在我来以七日七夜为你们解述!”。七天七夜后,尊者才把偈文解释了一半,但却有一万二千人见道,多人即时证入罗汉道及大乘菩萨道等等。从此,小路尊者这位单以扫地而成悟的僧人便名声远播,最后他更成为了十六罗汉中之一员。
  这是一个佛经中记述之历史,影响至藏传佛教人士之重视基本修行,打扫时会念诵上述偈文作为一种修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