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永春“小天下”闽台祖师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孙传勇 林联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永春“小天下”闽台祖师源
  孙传勇 林联勇
  众所周知,九州名山,如五台山在山西,昆仑山在青海,泰山在山东。然而,在永春县东南,也有名为“五台山”、”昆仑山”和“泰山”的山峰,使人惊喜,可谓一大奇景。其中“泰山”,位于永春县城东南郊3千米处,风景清幽,为附城一大景观,素有“小天下”的美誉,还是闽台两地共同崇祀的“显应祖师”信仰的发源地。
  永春“泰山”,其名肇自何代,已不可考。它与黄公祖师在此弘法的历史紧密相连。据古佛典记载,北宋年间,河南昔威镇的僧人黄惠胜,精通禅理,到南方来宣扬佛法,云游到永春“泰山”,见茂林繁密,奇石洞岩遍布,山环水绕,幽静清雅,欣然栖禅于此,选住岩壁间一龛形石洞静修。永春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神异法力,据说他“幼不茹荤,预知祸福”,“岁大旱,语人日:吾能致雨。相率就之。祷经罢,忽日:众可急归。未及半途,大雨滂沱”(清乾隆《永春州志)载)。由于黄惠胜有祈雨的功行,百姓呼他为“黄水车”。黄惠胜后往安溪县翠屏山修道,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圆寂于安溪大尖山。
  永春乡人听说黄惠胜“坐化成佛”,前往瞻仰,并集议在“泰山”建岩庙,取名”泰山岩”,塑佛像金身,设龛供奉,称“黄公祖师”。后来黄公祖师被敕封为“显应普济大师”,又称“泰山显应天师”,民间俗称其“显应祖师”。由于黄惠胜晚年在安溪弘法并圆寂,安溪人民也感念他的恩德,立寺祭拜,也取名“泰山寺”,明朝名绅李森(李光地六世祖)和清朝大学士李光地都曾加以扩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安溪人李序彦、李序原兄弟往台湾创业,恭迎显应祖师宝像奉祀于台北“泰山乡顶崎子脚”,庙名“顶泰山岩”,信徒日众。每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显应祖师诞日,台北顶泰山岩都会举办盛大的祭典活动,表达对祖师的追思与感怀。岩有冠头联日:“泰岳钟灵,显著祖谟朝北阙;山峰挺秀,应知师德被东瀛。”可谓是:泰山之名传宝岛,两岸共奉祖师灵。
  永春泰山岩自宋代肇建后,常有高僧住持,历千年而不衰。但其原来的土木结构,久经风雨,侵蚀多次,代有重修。文革中遭拆毁,上世纪80年代时稍加修缮。1993年春,又由海内外乡人热心劝募捐款8万元重建,于当年秋落成,古刹重焕光辉。
  2003年冬,我相约几个老友游泰山岩,驱车从县城往东南走“三郊线”,行至”花石”路标下百米处,折从水泥小路往山上盘桓约二里,停车,开始从两旁茂林遮掩的石径拾级而上,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高大的树木长在巨石上,根须盘走,又有长藤随意垂下,凭添些许幽趣。在这闽南的冬日,依然是绿意满眼,偶有枫树,不经意间的红染,反显红艳生机。这里的林区已被辟为自然保护小区。泰山岩坐南朝北,其山门位于岩之西侧。我们走入山门内一片空地,只见巨石磊磊,矗成峭壁危崖,走近面前的一方平整的石壁,赫然见石上刻一“静”字,旁边是纵向的三个小石孔。我们起了好奇之心,拾起一根枯草杆往孔内探测,不料三孔竟然凿得甚深,其中最深者超过半米,我们不禁猜测它们是如何开凿出来的,又是作何用途。问过守寺老人,方知三孔与民间传说有关,据说泰山岩兴建以后,石壁间出现三小孔,分别流出米、油、盐,可供寺内僧侣每日的用度,后来有僧人起了贪欲之念,凿深石孔希有多得,结果反使石孔失了灵性,什么东西也流不出来了。再看岩后,忽见比岩尖稍高的石壁处有一凹入的龛状洞穴,这就是当年显应祖师修行的栖身之所。泰山岩自古有“吊壁灯火出米岩”之称,即由此而来。
  遥想显应祖师在此开辟道场,苦身修心,意志坚忍,留此遗迹供后人缅怀,让游者感慨不已。岩之西侧门,上有石匾“小天下”。据说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来永春讲学,曾游于泰山岩,赞赏此处风景,在岩门上题写“小天下”三字,为古庙增辉。门联颇有气魄,内蕴玄机:“不是眼空天下小;只因位置泰山高。”永春“泰山”自不能与五岳之首泰山相比高,但这里四周平畴,一山兀起,瑞气凝聚,也使人神清气爽,心驰神往。转至正门,见上有匾日”佛地洞天”,联日:“泰峰胜境神仙地;山间秀气伴人明。”凭栏而瞰,只见脚下茂林修竹,山前阡陌纵横,田野连绵,“三郊线”和桃溪穿行而过。左近,榜德一探花山工业园区,厂房鳞栉排列,现出新时代的蓬勃气息。前眺,永春县城,高楼林立,红砖绿瓦,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正对面的双鱼山,如鱼龙翻舞,献瑞呈祥,山上屹立的永春著名标志——留安塔,正深情地守卫着桃源大地。
  欲归时,意外地在山门外石壁上发现一首题为“小天下”的诗:“心无烦恼最清静,人生之路不平净。地下石多路不平,天上无石日·月明。”虽则俚俗,却也暗藏深意,可供游者细细品味。登“揽胜亭”,正恋恋不舍,忽有一只大鸟从林间惊起,顿觉满山灵气也被搅动起来。
  (作者工作单位为永春县委办公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