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千呼美人来照影——如何与佛菩萨相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叶柏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呼美人来照影——如何与佛菩萨相应
  热霞记录
  叶柏梁78年讲于十方禅林
  由“决定信”起修
  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不管其入门下手处如何,从宗教的信仰而言,主要有一个目的,希望能与佛菩萨相应,得其加持。或者拜佛,或者打坐,持戒修定,作般若观,无非想以此为敲门砖,进入佛菩萨的庄严殿堂。
  然而,一年、二年、三年过了,往往不觉有一点消息,佛在西天翘首不及,修久了后,世俗的烦恼未除,平添几许出世的新愁,有时那真要跟诸佛菩萨赌起气来呢?!你说用功了这么些日子,佛菩萨有没有灵感呢?是行者自己不知不觉?还是方法之误?颇值深思。能与佛菩萨相应,自然消业障,开智慧,但千万别将此事与修禅定混同,划上等号,因为人禅定不见得就是与佛菩萨相应,六道轮迥中的每一个众生,随时随地都有与之相应之机,学人不要因为自己过去的遭遇、现在的情境以及未来的憧憬而迷惑,结果自绝于诸佛。
  其实,与佛菩萨相应,就如临水现影,居家照镜一般,直截了当,单纯无杂,影入水镜,不须人以一法投影入镜,不须镜以些力摄人成影,当下成办,刹那到达。这本是世上最简易事,却戊一般学佛者的大难题,都以为我这粒头没瞌破了佛菩萨不会感动的,我这个咒子如不念百万遍、千万遍,不管用。依此,佛只好告诉我们须有多少功课数目。如此讲,并非叫大家不要勤于拜佛、持咒,而是希望在殷勤修学中先得决定信,以决定信奉持一切佛法。
  莫相形见拙
  要跟佛相应,第一先决条件得认识什么是佛,因那是我们要亲近的对象,若不明其实际,根本无从下手。然而,佛基本上无形无相,不拘任何形相,这对我们众生来讲,太不著边际;所以佛又现了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三十二相庄严身。三十二相是指佛身具备三十二种能导众生入佛道的特征与魅力。我们若先从佛这三十二相去了解他,好像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体,有与人类相同的眼耳鼻舌身,或坐或立在你身边,这样会觉得亲切些,基督宗教讲上帝依袍自己的形像创造人类,人类岂能不因己形而悟到上帝。佛现三十二相之人身,一一相皆与完具诸根的人道众生同形而殊胜之,人道众生岂能不因此而领悟己形已具佛之雏形,甚至已形何异佛形!
  王者
  佛有那一些特殊的相貌呢?我们先从脚谈起。他的脚跟“满足”,丰腴饱满,在相学上脚跟尖削、行路浮摇非善相。佛不是,他是圆弧式的,整个足非常的柔软。而且还有另一特点“足安平”,据此有人以为佛的脚是扁平足,不是的。这是说佛走路如大象稳当,纵涉溪川,也是安步从容,想想我们平常人行路逛街的酸累不适,甚至遇事匆忙而气急败坏的凌乱步伐,何谓“足根满足相”与“足安平相”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佛足尚有“足趺高好相”,一般人脚背平铺无力,佛趺则突起如丘,显露精神,如西洋艺术的石膏像。这一特征须与佛头上的肉髻“顶髻相”合论,顶髻相又称无见顶相,无人能见佛的头顶厂曾经有位无边身菩萨拿竹杖丈量佛的身高,丈六丈六地量上去,一直量到梵天还不见顶。佛的这种高大身,以“顶天立地”、“气冲牛斗”、“豪气干云”来形容皆不能譬喻其万一。此等生命志气的极致表现,在意境上为无量无边,在身形则为“顶髻相”,代表尊贵,而“足趺高好相”,则是足上之髻,与首上下呼应。
  在佛法修行进阶的四加行位,第二个是顶位,行者入时,自然感觉行住坐卧间,身形高大,不作意观而身遍虚空,顶骨插云,气宇如王;同时行路稳健,“趾”高气昂,足趺膨饱如丘,晕晕扩散,举足不举而举。尤其顶与足上下一气呵成,这虽非佛之顶髻相及足趺高好相,却是得此二相之前方便,此时行者的心理由世俗之庸碌而精进超越,有助发无我心,不计个人生死得失而利益一切众生,慈悲喜舍的情操在生命中生发。若能如此,则是世间第一等人,才算真正入顶位,而能通于四加行中的“世第一位”。
  生命的完形
  佛的三十二相其实是人类生命解除各种身心限制与烦恼,所呈现圆满和谐的完形,其要点在力,但与由希腊雕刻为源头发展出来的西洋人体艺术比较侧重于肌肉表达的力感不同。因为佛法讲究无我,要将自我解放,在心意识与生理的松绑中,解脱“我”之蛮力,而消融于无主宰、缘生缘减循环不息的宇宙力中。在无为里,生命力展现在人体的是毫不勉强的详和充实感,全身蕴酿洋溢在一片宁静和谐的无边际能海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皆舒卷自如地流出劲道活力,这可从佛经中时常记述佛在微笑或轻移肢体间,身体全部或部份放出各色光照耀此方他方国土而知二了其影响人体由内部经脉的通畅整合起,渐次增长骨骼的丰腴饱满,像前述的“顶髻相”、“足趺高好相”、“足跟满足相”,以及“肩圆满相”、“两腋满相”皆属此。由此而达成整个体态的形势,便是“身纵广相”“身端直相”与“身如狮子相一。
  一肩圆满相”,由我们有些衣服的表现刻意采用垫肩来体会便知。“两腋满相”,并非在健身院奋力练肌而成,它是骨相充实与肌肉均匀的配合。肌肉均匀之因亦在经脉通畅而使养身的各种资粮能充分获得。至于“身纵广相一,除了身体厚实,骨骼前后左右开阔外,其意识身遍潇虚空,且气机盈盈,而使身躯自然端正,于行住坐卧间不歪斜,在动静中威德自在,罩得住场面,如狮子神形凛凛,这正符合“身端直一与“身如狮子二一相。
  再者,也因生理气机的畅顺,生命能量源源不绝以及精神透发慈悲喜舍的情操,而使得其肤质上好(“皮肤细滑相”),四肢和煦温柔,与之碰触,能令人心舒骨酥(“手足柔软相”);细看肤下青晕微微,如婴儿(“毛孔生青色相”),概观则全身皮肤泛漾在隐隐约约的光气中(“身金色相”)。由上述几项速写,我们应可得到一个认识,佛是世间第一美人。如果你一眼看到,不被迷住才怪。释迦佛在菩萨位时,有一世为樵夫,遇弗沙佛而以单脚站立经劫赞佛的故事,就是形容仗佛色相能得止得定;乃至化解身心的束缚,去掉我执。
  平淡见丰富
  佛在人间的庄严色相是勘破生命迷思与情惑,透出烦恼干扰后,人体表里就气韵、神态、骨骼、肤毛等结构所呈现最完善的典型。以坐姿来讲,像我们平常散坐或禅堂内静坐,不多久便歪斜曲折,这是元气不足,破漏身子只能勉强作意修正,苦矣!其因在众生生活习惯不正常、心理不卫生、观念偏颇、意识浮散,导致四大难调,身心失衡。佛是生命调和平衡的极致者,其心精纯,感官微妙,平常言语,一咽口水,便感觉清凉甘美,这是“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一,大家可以想像得出他嘴巴张合间,一定清香氲氲,不像我们往往须以口香糖、芳香剂来遮丑。而我现在讲了这一大段,早已口干舌燥,只好拼命喝茶了
  佛随便吃一麻一麦,甚至一些平常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一放到他嘴中,皆成妙味,所以,他比我们有福,生活比我们丰富,因为,我们一定要满汉全席式地吃才会达到些许快感,要喝热的、吃辣的才会刺激满意。前面说过佛“皮肤细滑相”,你用手一摸,必定是啊地一声舒服极了。以此上好肤质,一阵微风吹过,岂不要自自然然地全身毛孔舒张而大放光明了吗?!这才是人生一大享受,你我在小时的屋前榕下不也有过此类微风轻拂的美妙经验而几乎忘我吗?!
  红日在手月在足
  佛的三十二相,有些比较外显,有些比较内隐,“手足缦网相”和“干辐轮相”属于后者。“手足缦网相”是说四肢掌部气脉如丝交错,似成纹络之象,而“千辐轮相”则指能量光气之辐射状,其数上千,细密周延,在身上的每一位置皆有能量四射之感,若将之归于头、胸、腹、手、足及各处关节等部位去想像,更能说明身上能量聚散之机转如华开敷。就密宗修身而言,则指其梵穴、顶、眉间、喉、心、脐、海底七轮,七轮开为“辐轮相”之初相。“千辐轮相”其实不止于色身上,因佛的意识身遍十方虚空,所以此辐轮相亦于十方虚空的每一处一波波地放射。现在我们不妨将“手足缦网相”与“千辐轮相”并论,手足二部为例,当一个人行动时,双脚如有两个轮转开敷的太阳由底升涌,双手掌心亦复如是,则走路走而不走,作事作而不作,因在任何状况,皆没有一个我在施功使力,正与佛法讲究的无生、无作、空等理趣相应。
  释迦相法
  我们一般人喜欢谈相,其实若将佛三十二相的外形与内涵和谈论妻财子禄的世间相学如柳庄、麻衣等合参,那一定有更能令方内人和方外人深省的地方。三十二相不只佛有,大菩萨有,转轮圣王也有,历代佛教祖师也都具有奇相,只是不足三十二。如中土禅宗五祖宏忍大师具二十七相,而二祖慧可大师据“指月录”记载于长期修定中曾感神人指示他南巡参访,隔日便觉头痛如剌,形成如五峰的顶髻相,这是佛门龙象所外显的特征,如果世间人具备了类似三十二相中的几相,除了表示具备某种出色的气质才干外,时节因缘一到具相处,便能有所作为发挥光彩。
  我们要知道,佛的三十二种圆满相,现在所了解的是以佛在世间成道所具的肉身而言,其纯意识的报身(意识经升华净化所获结果)未离肉身而住在色界二种倾向清净光明的纯意识生命状态),有些相须从报身这一方面去体会,才说得通。譬如顶髻相,在肉身是顶骨隆尊,在报身则是望之弥高难究其极的“无见顶相”,而“千辐轮相”在肉身不易察觉,遍虚空的报身光轮随处绽放,凡夫更是难以想像,我们千万别只在色身上寻。
  止观只在钟情中
  总之,佛或大菩萨有如世上第一美人,千载难逢,你却遇到了,难道不天天自然思他恋他么!还要刻意念念有词说想他而觉疲累吗?佛不但具有三十二相之美,神通智慧更不在话下,就有如各位眼前摆著一粒大钻石,你一看都傻了眼了,怎么还会糊思乱想,心有旁骛呢?以观佛念佛一法而言,我们何以无法进入止观的境界,全因不是真心想佛之故。什么叫止观?大钻石光闪闪在那边,人一看(观),就楞住了(止)。
  我们修行做不到止观,为什么?你并未真正喜欢他,你还未真认识到他的好、他的妙。有位朋友打坐时,咚地脑海一下就蹦出一个清晰的影像,原来所要观想的佛反而现不出来。他跑来问我,我告诉他:你喜欢那个他,不喜欢这个他。你若真正动了心,朝朝暮暮都是他,茶里饭里都是他。只可惜此他非彼他。
  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二个人能遭遇佛法,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以无私之心帮助一切众生的菩萨道上,那真是三生有幸而要不计顺逆勤勤向崇高的真理路途迈进了。此事最圆满的完成者是佛,一种令人没有二心、死心蹋地地投奔皈依的生命极致,为什么还不能令我们念兹在兹呢?只因我们真心不在此,没有“发心”,发不了这“一见钟情”之心。对佛你只是听人说他具大能大力,等于一个权大势大的人一样,你有求于他,便带著若干礼物和深深的鞠躬来拜托。这也是一种修法,但你与佛之间永远有一条跨不过的鸿沟啊!你的礼拜愈是谨慎作意,愈是假惺惺,为了得到加持,故作虔诚敬谨状,在矫柔造作的身段与刻意营造出来的专一里,生命最真实的动机早被蒙蔽。比如某甲曾有位救命恩人,某甲很想他却又找不到他。经过了几年,有一回在车站遇到了,某甲狂奔前去,抱个满怀,千言万语,喜极而泣,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警觉周遭已围了一大群人,而某甲自己竟然跪著。遣便是虔心的礼拜,拜佛者最需要的一拜,与我们礼顶时故意用一个虔心,根本是两码子事。
  果在因里
  如果你是妈妈,你的小孩在水边玩,你看到了便叫道:“小宝啊!小心啊!”你能以这种心声来念佛吗?那些父母当他们在呼唤儿女的名字时,是多么地愈叫愈舒服呢!我们能以此种呼唤来念佛吗?人们对自己的孩子不用诚而诚,对佛菩萨却往往不诚而用诚,既非真心真意,却又勉强自己千百遍念别人之名,是神经乎!无聊乎卜坦白讲,一切佛法的修行,不论依何法门、若非对佛菩萨或佛道的内涵动了真性情,都有如种子洒在岩石上或地表,不,都有如石粒播在肥沃的土坏里,没有下文。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一首偈蜕:“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就是说,你的内心具备各类的种子,无尽的可能性,喜、怒、哀、乐等作用全部在你的内心里面,一遇到外缘像阳光水份等的激发,终究要开花结果,根本不必你刻意去追求。这些生命本具的各种可能性,逢缘成长,不论好坏顺逆,终究时时在点化我们朝向觉悟之途。觉什么悟?“生命如华,本来美妙,本来无常,生无憾,死亦无憾,坦坦朗朗,烦恼尽销,遣便达到生命圆满的结果。问题是这种生命的可能性,如种子一般,你根本未发现它,真正那一念对佛无尽的真情之种未找到,萌不出来,其他抽茎、吐叶等事便甭谈了。
  相逢已足
  现在我们所谈非常严肃,从密宗来看,就是你对佛法有没有得到“根本心”?说得露骨一点,你真正想毕佛吗?你真的有此愿(动机)吗?如果答案肯定,那么又何以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的托付出去,投向他,而于生活的一切遭遇了无里碍,甚至不用一个我在过日子呢!此是入佛门的第一件事——“皈依”,也是最后一件事。禅宗的以心印心、密宗的大圆满,净土宗的念佛三昧,都未超出遣两个字。
  “皈依佛”,请赶快认清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佛菩萨,不论外表或内在,皆具令无人无尽向往的特质,不由自主地—拥抱他,依偎他。俗云见财起意,如果不觉对方好,就难以爱上他,还要天天念其名、捧其像,何苦?但话说回来,虽然念佛拜佛不具真心,能以作生意心、人云亦云心、姑且念念拜拜心、勉强心行之,终究还是有绿,有缘便是难得,最值珍惜,又何须另觅什么真心。各位!与佛有缘,不论是何道众生,不论是依何方式,不论是演何情节,即是与佛相应啊,岂有另法相应耶?!
  纵须大化中
  佛的三十二相之外,佛的十种名号,也极有助于我们真发心。这十号是·.如来、应供、正褊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号内涵根深,现在只就本次讲演的需要略说之。
  如来,这“如”字很特别、就是“好像”之意,并且是好像得恰恰好,一切都OK,没有任何问题,如…颗珠子,滚过来、滚过去都没有障碍。而且它是“自如”,本身具备一切可能性、要让它像什么它便像什么,可以说是个十足的梦幻境界,随缘示现百千亿种像。这些像“如来”,好像来了,而其实没来,“如去”,好像去了,而其实投去。整个宇宙就是个如来。一切生生不息地演化诸相,风雨雷电、花开花落皆梦幻事,以因果之流程、刹生刹灭了不可得,人活其中,人亦如幻似真,以融化身心之醉眼观无实体之轮转诸相虚虚缈缈,岂不悟无常之美、而起大感动心,托付性命于无限流变之幻化,无怨无悔,不期人生之永恒,却达生命金刚般之坚固,在来去、顺逆、得失诸境中+心无抓执;“如来”,像这个似那般皆好,“不动”而不曾是这个与那般,清净无染。佛是“如来”这种生命情境者,你向往吗?被他深深吸引吗?宇宙与人生亦同此等“如来”梦幻,你难道还同梦异想?!还不因天地梦幻之美而醉入忘我无我之境?!
  所以,当我们持咒,比如念“嗡·折隶·主隶·准提·梭哈”,为何无法得止得定?因为这些声律念者感觉不出它美之处。你呼唤它,却享受不到那种呼唤之喜乐,以致不一会儿人就觉得烦累,像恋爱中的男女轻轻呼唤对方小名,如梦如幻,似诗似歌,在海边山巅大声叫喊也可以,一叫他(她)就很舒服了。要如此念,就这样简单,你说怎么办呢?假如体会不出,可能是自己神经麻木,或早巳成了化石。
  别冷血
  请记住,菩萨是觉有情。“觉”,能够去觉查到自己的内在充满著无尽的感情,什么感情?——慈悲喜舍。也许这个感情是私情也没关系,你可以从私情去体会再透出来。不然很可怕!有人学佛自以为超越了别人,那等于骑到别人头上去了,真无情,真铁石心肠。唐朝玄沙禅师曾云“十方诸佛把汝向顶上著不敢错误著一分子”,说明了佛视众生如子之大情,日日时时奉之于头顶。我们对佛、对宇宙、对佛法是否也具同等心呢?!若不,以观佛、念佛、持咒等法,又何能心无旁骛持之,金石不移持之,乃至于“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持之,而达忘我之“舍念清净”持之,如是持之终而悟得无我呢?!
  佛教的请客哲学
  佛的另一名字叫“善逝”,意即美妙的消逝,善哉逝者如斯,去得多么好,一切不执著,是无常的另一表达,其实也说明了他生命的无限流畅,无一处阻塞,生生不息,品澈透明。我们凡夫则是事事成碍、理理不通,身如此,心如此,遗憾委曲掺著怨恨,病痛烦恼汇集,鸟烟瘴气笼罩一身,还会可爱吗?设若遇到这种人,你会有兴趣与他相处吗?
  所以佛又名“应供”——一、佛应该给你请。二、你应该请他。何以?很简单你看到一个这么美这么棒的人,自自然然以能请他为荣,才不管口袋要掏出多少钱,没有任何顾虑,不起第二念的思考,造就是诚。而佛那么庄严,慈悲喜舍,本怀平等,乐与一切众生结缘,为了要满你的愿,当然要给你请呀!佛的功德像大地一样,能长养万物,我们播种、耕耘,即是宴请大地。种子播下去,然后大地以稻米、小麦、花果回报,这是应供第三义,因为种瓜得瓜,不虚此行。佛如大地回应所供,果不昧因,倾力回报,叫回应所供。如此大地完全无条件地接受我们的一切,我们要如何来对待大地呢?!
  佛的每一名号都在告诉我们他的真、善、美,只是我们檬懂无知,也就无可奈何,此事只用四个字便可一目了然,可惜被天下多少呆头鹅辜负了。那四个字?——一见钟情或一往情深。换成宗教用语叫“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自皈依,不是人家拉著你去喜欢他,而内心实无真意。你一看到他就好喜欢喔!整个人已经都跑到他那边去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交出去。皈依佛,即如此皈依,情不自禁,抛掉;个我。
  尊重己灵
  同时,除了皈依外在的我们所认为的佛以外,还要皈依自己的自性佛,发现自己生命像佛一样那么庄严丰富,于世上已无所求、无所怨。我们由于体会不到生命本具佛的卅二相及十名号的实际,结果对自己有许多的不满,对人生有不少的遗憾,以为若能得个什么就好了。逭在学佛者言,便想以某些途径突破肉身与意识的限制,超凡入圣。其实人除了自己,你能再得到什么?!有所求便是作贱自己,当我们每次在念佛祈求时,不也多少意味著在跟自己讲一句话“我讨厌自己”。谁是天下第一美人
  假如人发现无论活在何种情境,生命皆是无比尊贵,那么也许就能比较心平气和地过日子,放心了。这样他的身心就会自自然然、顺理成章地变化,气脉就会畅通,如果有什么好消息,不求自来。但是我们是为了气脉通或得到好消息才来接受这层道理吗?
  人的生命正是无上大宝,同时与佛一体无二,大家可以乡下母牛和小牛唾液相亲的一幕,来感受佛与我们的关系。佛的境界如何?一切众生皆在他的心中。各位修准提法的秘密就在这裏。准提法裏包含了镜坛的修法,所用之镜称准提镜。这准提镜的正面当然是镜肉,背面则缕刻或塑画准提佛母的背影。行者面对此镜,临坛一照,一切奥密就在其中现前。现在请大家依序上来照一照,姑称之为美人照镜。这一照,你发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
  此事我们还可给它一个漂亮的名词,叫「宝镜三昧」,如果再加上宗教仪轨来搞,那就更要迷一些人了。准提镜即是准提佛母,你如何进入镜中?镜子摄入你的人,还需用力或手段吗?有过程吗?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人儿早在镜中,刚才为了实习还要各位上前,其实一方小镜能照十方事物,只是你在远处、偏处不自知而已。尤其佛的那面是虚空镜,没有限量,你任何时间方位,或坐或卧皆在里面,这样一个大美人把你拥在怀中、安在心中,你做何感想?
  这方镜以立体言,则为摩尼珠。有些佛菩萨像的额上或他处安立此物,象征大圆镜智,含摄无量无边法界。古人服饰有以镜珠镶帽,大家不妨试戴,极易体验十方景物映在我们芥子许身那如梦如幻的妙受,令人迷悟无我,因一切入一,一已不存。所以圆镜代表「空」,又因含容万物,名之「慈悲」,含容万物而历历分明,称为「觉照」。拜佛法门
  现在我们在佛前这么一拜,「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今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这个偈子或许可更动它一个字。「能礼所礼性空寂」,这是说虽有一个你及一个被你所礼敬的佛或菩萨在前面,但你不执着他,也不执着自己,你们两个都不实在。你不要执着有一个我,如果执着有一个我,便有另一个他。佛镜一照,你已入镜,没有一个你,佛镜映你,佛化为你,没有一尊佛。人儿啊!你老早在佛心中,这肉体、这自我,松掉了、清淡了,镜花水月了无痕。「感应道交难思议」,你的生命在不执着的消融中与佛菩萨交感合一,我非我、你非你,我是你、你是我,甚至没有你,没有我。「我今影现如来前」,在此暂改为「我今影现如来中」,然後「头面接足皈命礼」。头面接足,不是你的头面去接触佛的玉足,而是二人同一身,接合一起。这样才是圆满的拜佛法门。
  这面镜子在佛法来讲就是无尽,没有一个限量。「唯摩诘经」中有所谓「尽无尽法门」,道家谓之无极与太极。无极即无尽,镜体廓然无边,镜质寂兮寥兮,曰无尽。一切众生、山河大地全现在镜里,没有遗漏,日太极、太尽,一切都尽,没有他达不到的,仁尽义尽,无所亏欠。所以,就这么一弹指,你安稳地坐在镜中,镜背的准提佛母背影,已成你的背部,请问当前是谁?你不早是那密法行者朝思暮盼的本尊吗?三十二相圆满,十号庄严,不历阶梯,顿然证得。同时,一切众生亦同入镜中,你是佛、是众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梦禅
  现在大家请看手上「指月录」南泉禅师一段。
  隆大夫向师道,笔法师也甚奇怪,解这天地与我同根,苒物与我一体。师指庭前杜丹花曰:「大夫,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有位陆大夫问南泉禅师後秦的僧肇法师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实在是讲得太奇怪了,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南泉禅师随手指庭院中的牡丹花说:「大夫啊!你现在看到的这株牡丹花,就像在你的梦中一样。」这个回答和「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有何关连?首先各位把眼睛闭着,然後张开,你眼睛有如镜子,如果你不去抓执那如同镜台的身体的话。说眼睛如镜,更正确的讲应是意识如镜、心如镜,可惜我们因四大之不调,障於色身的粗重感而难以证入。这面心镜映现万物,见山即山,见水即水,无一自我之实体,一切现象之生灭如梦如幻,所以僧肇法师才有「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之说。南泉禅师以诗人的口吻名之日:「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中相似」。梦中即你中,不在你之外。并且,梦中即镜影历历,来去了不可得,无执而得之,无失而执之,生生灭灭,流转无碍。
  此面心镜,镜肉虚,镜台亦虚。色身粗重者,若能认识、感觉所见一切只是镜花水月,色身必能转为清淡,呼吸自然调得悠长,由此渐进,能得幻身成就、梦成就。做观想者,千万别只观一个实在的我坐在镜子里面,那样不如法,而要人镜两飘缈,有如云窦重显桦师所言「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也就是「纵然化身百千亿,不曾一身到繁华」,这是如来如去、似来似的「善逝」解脱之道。常言道「人生如梦」,只此一句便是无上大法,可惜我们往往执「心经」色即是空之类的语词为玄妙难测,而陷於思惟的迷障里。镜坛的修法,重点在令行者实证梦幻之人生,而非视宗教化之镜器为神奇而於现实之执著外更增执心,以为只要把佛菩萨想得很清楚、眼、耳、鼻等一丝不拘现於镜中便成,这样便不懂镜子之所以为镜子,此一道理南泉禅师一语道破。也有人以为禅宗既是无相法门,根本没有实际的修法,其实「人生如梦」正是禅的下手处啊!身印即心印
  继续请大家看仰山禅师的公案作进一步解说,有些地方为了省时,不一句一句解释:
  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韶州怀化业氏子。年九岁於黄州和安丰,投通禅师出家。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师不徙,跪父母前,誓求正法,以答劬劳。父母许之。再诣通处,而披剃。未登具,即进方初谒耽源,巳悟系旨。後麦鸿山,递升堂奥。
  耽源谓师曰: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佃户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役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敌,次第传授,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逐将其本遏与师。师揍得,一览,便将火烧邯。耽源一日问:前来诸相,甚宜秘惜。师曰:当时看了,人使烧——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惟先师及诸祖师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何得焚之:师曰:慧寂一览,巳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然虽如此,於子即得,後人信之不及。师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源曰:然。
  耽源上堂。师出众作此〇相以手拓呈了,邱又手主。源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师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师使礼拜。
  仰山禅师是中国禅宗五宗七派最早的漏仰宗的开祖,与他的老师漏山齐名。他在亲近觞山之前曾受耽源的法。耽源和尚有一回传给他载有禅法奥密的九十七个圆相法本,仰山当场翻了一下,看了看。隔了一阵子,耽源和尚找他说:「那天我交给你那本九十七个圆相的无上秘本,你有没有保管好?」仰山说:「喔,那本我看完就把他烧掉了。」耽源说:「逭本书的九十七个圆相的秘密,是祖师传下来的,经由我的老师忠国师,传到我手上,平常人不懂,你怎么一下子把他毁了?」仰山回说:「学佛要认得宗旨,善於随机应用,不可执著定法。」耽源说:「虽然如此,在你则可,在他人还是须要有迹可寻。」仰山说:「我马上就抄一本出来。」事後耽源看了新本,果然没有一处遗漏偏差。
  有一天,耽源上堂开示,仰山走出来,用手划了一个圈,端著呈给耽源,然後合掌站立。耽源看了便「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双手握拳成十字形。这一幕,彼此的动作乾净俐落,我们当时若在场,必为两位祖师的威仪风采倾倒,仰山接着走上前三步,一、二、三,作女人与人答礼的动作,然後耽源点头首肯,仰山便礼拜了退下。
  这一段,我们或可这样理解。起先的圆相如镜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但说没有又好像有,因为这么一照,照这边就现这个东西,照那边就现那个东西。我人生命的那一面心镜或识镜,一动念便现境象,由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切境界源源而来。仰山画个圈好比在无极中生太极,圆镜现前,若以虚线表达更为理想。然後,一—二—三,好像变魔术般,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生态化焉。仰山作女人拜,象征女性生育之用,由此演出漏仰宗归纳演绎宇宙人生的九十七种情境,类似「易经」的卦象。
  然而遣层道理,耽源与仰山为何不乾脆言明,反而演起哑剧来呢?逭不是在故弄玄虚吗?非也。这一切只是应景而生,师徒二人在不思索中,随兴呈现生命本地风光,身段有板有眼,无一造作,尽兴舒发,等於密宗的手印身印,即事即理,淋漓尽致,畅快畅快。读公案的人?切莫忘记品尝禅师言行中那股气韵和魅力,而由事证理。再说,禅师的风采又从何而来呢?悟得此身如梦如幻了无牵挂,心坦坦,意荡荡,生命不拘一格,正好随缘现一切身,扮演各式角色,身身即真即实,处处猛着精彩。这是禅之「春光外泄」啊!照妖镜与紧箍帽
  觞仰宗的圆相,在证悟者为照天照地的宝镜,开车族手上的方向盘;在凡夫为孙悟空的紧箍帽,画地自限的圈圈。有位居士颇有修持,一回在修法中,忽然肚子大痛一下,受不了,整个人从蒲团上跌下来,就在那一刻,他看到有个着道士装红色围兜的人在奋力作法,桌上一稻草人,躺在棺材中,棺材盖正要盖上,却压到稻草人的肚子。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他觉照到这个境界,你知道他同时看到什么吗?——对方无故摔倒下去,而自己却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旁边的人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对方倒下并非他采取报复手段,这一切只在他的一念觉照力。这t觉照如同明镜,那道士所祭符咒有如雷射光气,一枪打来,一遇便反射回去,自作自受。此事又如人处於零的状况,多少力来,便多少力迥旋回去。多少人间的磨难,皆因当事人一念迷惑而起,刹那间的警觉,正如大日照破乌云,禅门最贵此一只眼,它乃人人生命本具的妙用,我们何时识得呢?
  真面目只这是
  以前上课曾讲过洞山禅师过水睹影而悟道的偈子,现在为了我们今天这段「镜花缘」,姑从另一角度释之。
  师辞云岩,岩曰:甚么处去?师曰:虽离和尚,未卜所止。岩曰:莫湖南去?师曰厂无。曰:莫归鄙去?师曰:无。曰:早晚邯回。师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曰:自此一别,难得相见。师曰:难得不相见。临行又问:百年後忽有人间,还邈得师真否?如何只对?岩良久曰:只这是。师乃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後因遇水睹影,大悟前旨。
  洞山禅师在云岩禅师处参学一阵後,尚未悟道。有天他辞别灵岩,云岩问他要去那裏,他说:「我在这裏参学这么久悟不了道所以要离开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要到那裏去。」云岩说:「那你是否要到湖南去呢?」洞山说:「不是。」云岩说:「那你是要回家了?」学道要不成只好败兴而归了吧!洞山说:不是。」为何不是,因为无家处处家,这应是道人的行履。而云岩好慈悲就跟他说:「你想要回来就回来嘛!我的门一直为你开。」洞山却回说:「待和尚有住处即来。:垣话并不一定指云岩当时只有粗陋石室可住,否则洞山未免太势利眼了,而是说悟了道的人,还有来有去吗?甚至还有住处吗?你若希望我回来,便是执着来去相,执著来去相即等於有个住处,你既然有个住处,那我只好随顺有个回来相。你若不执著,无所住,没有所谓来,没有所谓去,那我又有什么离开不离开、回来不回来的呢?因此当云岩又说:「今天一别,日後要再相见可能难了。」洞山便回说:「不是不曾一刻相离吗?」两人的对话裏,云岩处处流露为人师者自然关怀之情,而洞山企盼禅道,抛不掉机锋转语,虽满口玄理,心却不安。
  然後洞山还是不死心,临走时又问:「以後如果有人问我师父您的实际境界,我应该怎么回答?」洞山的意思是我未得到你的真传,我想知道佛法真正的旨意。这时云岩故意不讲话,良久,停了好一阵子。这便是禅师的教育法,有时话讲得太快就没意思了。像我刚才就太急燥,一定要大家上前照镜,结果好多位都不好意思上来。如果改为自己先很神秘地照一下,然後用一块红布盖起,大概事後就有人来偷偷的照照了,这样效果反而更好。
  云岩沉默一阵才缓缓地说:「就是这样,就是这个。」什么样?那一个?——现在站在你眼前的啊!洞山这一下似懂非懂,云岩看他在当下承担现前生命便是无上大宝一事上,进退失据,便故意更增他的疑惑,说:「你要承担这件事千万不可草率啊!」为何云岩要这么说?因为他已坦白告诉洞山什么是他的真实面貌——「祗这是」,明明摆在你眼前,偏偏腼碘不敢相认。他知道方法不宜再逼,倒不如以退为进,让洞山更踌躇,更进退两难,以待来机。也就是,跟他说这个、这个,上前来、上前来,往往令对方信不及而退却;反过来,以模棱两可的言语,制造不确定的气氛,好像不希望他就这样相信眼前这个,反而可能让对方,不舍得退,而生信心,勇敢向前。这是云岩的高明处,也是洞山的福气处。
  後来洞山因过水睹物,大悟前旨,不经意间看到水中的自己就悟了。悟到什么?——「只这是」。这便是云岩的真实面貌,也是洞山的真实面貌。此种自肯绝非理上的思惟,而是千真万确的鲜活体验。所以说,请各位上来佛前照镜,你说我已经知道,理上很清楚:人影在镜中,镜背是准提佛母的背影,合起来,我即佛母,佛母即我。这么知,便是不知。俗云「百闻不如一见」,岂是徒言。
  三藏换得半首诗
  洞山顿悟的那一刻,肯定了自己的生命,心无所得,不再向外驰求,但绝非抓着一个自我呜高。我们要留意那种人浮飘在水的流动、消融在水的透明,如梦如幻般的体验,这才是洞山开悟之机。可惜我们临水见影,水都随人而硬化僵化了。
  各位,诸佛菩萨只是一面虚空镜,你在虚空镜中,如一片流云;同时你也是一面虚空镜,山河大地宇宙万象在虚空镜中,似浮泡起灭。人啊!若从有,三十二相庄严,十号功德巍巍;若就空,生也缈缈,死也缈缈,来去两蒙蒙,恰是杜牧的「南朝三百八十寺(相庄严),多少楼台烟雨中(体虚寂二半首唐诗,诸君何必他求。
  摘自《十方》10卷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