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丛林管理>>正文内容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心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
  心宏
  壹、前言
  佛法宏传的核心,在常住三宝的建立:而僧教育的培训,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是一切法,皆需具足无量的因缘,才能圆满成就,因缘下外乎契理与契机。在末探讨契理之前,先在“契机”的因缘下,先分析了解t番,以便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应。
  一、时代因缘的掌握:未来的僧伽,将会面临一个颇具挑战性、考验性、甚致冲击性的时代。这种考验,可能连古代传统僧伽也从未遇到,可是我们即将面临到,那就是南传、北传、藏传等,三大体系所呈现不同面貌的佛法,及将统整、融合而弘扬。因此,做为僧教育培养计划之前,领导者与教育者,应该具有更宽广的心量、更高远的见识、更无穷的悲愿,共同为了利益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为长养法身慧命,为真实地离苦得乐、为正法永住世间,而来共同努力。相信发心的广狭,动机的纯与杂,将会影响一切护法安僧、弘法利生等各种事业的结果与成效。
  中国自古以来,禅宗与净土争辩相当久,最后禅净融合:现在不论在寺院或佛学院,甚至各种相开文教机构,也面临著南传与北传在教义诠释,或修持方法等,各种的论辩与融合。若视野再扩大至国际化,将面临显教与密教的沟通与融合(因为密法在台湾,乃至欧美各地都相当兴盛。)这种时势所趋,将会影响到底下所谈的,各寺院、道场乃至佛学院的教育宗旨、目标的设定,以及道风或学风所建立的方向,甚至学习课程的连贯性和前瞻性,也需慎重安排与规划。
  简要介缙三大传之特色。南传佛法,特别重视“出离心”的训练,因此在坚守戒律、重视禅定、指导禅观等方面,有其值得学习之处,最具代表性是觉音尊者著、叶均居士译的《清净道论》。北传佛法,特别重视“菩提心(大智、大悲、大愿)”的启发,因此在研究经教,讲经说法、广度群生、社会慈善等方面,有值得我们保持并再深入之处。如八大宗派的教理深入与真参实证,是值得中国僧伽再提升之处。至于藏传佛教,更重出离心、菩提心、清净心的生起:教义由小乘至大乘,而入金刚乘。因此,发菩提心、师徒相传,解行相应,次第明确,重视实证等,也有值得学习与吸收之处。例如:宗喀巴大师的室口提道次第广论》最具代表性。
  二、专业知识的训练:社会各行各业都重视“专业化的培训”,不论资讯的收集、内容的设计、实行的成效、结果的评量等,都走向专业化。因此,僧教育培养中,尤其寺院或学院中,与外界人士、机构团体接触的执事人员,或弘化人员,都应依其职务的需求,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如宗教法令、寺院经济、人事管理………等) ,否则寺院的生存或弘化的工作,都会有重重的障碍与困难。尤其办僧教育者,应该具有人文素养及教育学的理念,才能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三、多元社会的结构:未来时代,任何团体都讲究“多元化的配合” ,需要多样化人才的集体贡献,才能发挥更多的效率。同样地,寺院或学院也需要各种人才,来共同发心。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需要依学僧的性向、志愿,而因材施教。传统祖师型的佛教,给予德行感召或软化一方,都有无比的影响力,但祖师消失时,则没有更完整的组织、周详的制度来继续维持。 (当然,我们也期望代代皆出祖师,来住持正法,领导僧众,广度群生。)但是,未来一切因缘仍需靠全体佛弟子来努力创造。未来更应重视“僧团整体力量”的凝聚与发挥。佛陀在世时,也有声闻众的十大弟子,及无量的菩萨众,来共同发心完成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目前,佛教界也流行一位长者带领一群徒众的型态,但是应注意的是,当长者功德圆满舍报之后,徒众是否能依二八和敬”的原则,分层负责,各尽本份,配合妥当,让僧团的功效继续发挥。否则,开山容易,守成艰难:内部分裂并斗诤,人才流失,力量分散,不但佛门受损,众生无福:也招外道毁谤,或造成在家弟子信心动摇………等流弊。因此,僧团的精神支柱——二公口敬一 ,是依靠经法与戒律而建立,真实的道风与学风,这比有形的盖大庙、度信众、存道粮等,更为迫切与重要,祈望智者慎思矣!
  贰、寺院的功能
  寺院一词,梵文  一、护持正法 二、安顿僧众 三、培养人才
  四、弘扬佛法 五、软化信众 六、文化事业
  七、社会慈善(至少需具备前五项)
  否则丛林早课所念“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山门清净绝非虞,檀信归依增福慧。”很容易变成型式、口号,乃至完全变质。相信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之祸”,给佛教乃至众生的冲击、杀伤力,是值得佛弟子时时警惕与改进的。因为出家的僧众进入寺院或学院中,僧团的修行,它之所以殊胜之处有三:
  1、良师的指导:有德学兼优的善知识指引。
  2、益友的切磋:有六合敬的同参道友,随时相互勉励。
  3、如法的道场:有全部的时间,可把全部的精神、体力
  ,依经法、戒律如法修学,为上求下化而牺牲奉献,
  所以清净的场所是很重要的。
  没有常住,则僧众无法身安而道隆,最后只有随业流转、随波逐流。只有良师指导,而无同参道友切磋,菩提道上艰辛长远:只有益友而无良师,则易毫无目标、事倍功半。所以良师、益友、环境三者缺一不可,而我们要建立护法安僧、续佛慧命的正法城,应努力朝寺院真实的功效去完成。良师是可以培养的,益友是可遇求的,环境是可创造的,一切事在人为,目前台湾的西莲净苑、香光尼寺………等道场,就是努力中的典范。叁、道风的奠定
  首先必需说明,道风与学风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为了便于说明而分开,其实两者互为表里,彼此互动的。道者,《大智度论》三十六卷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未得道者,亦名为道人。” 换言之,得道的标准在于断惑证真,达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各种果位。这对于当前佛教,常用学术地位取得,代替断惑证真的果位,这种评量的标准,值的深思与商确。甚至卑院中为恒顺西方教育的制度,只以考试来评定成绩,似乎也不尽圆满,因为宗教师的教育,在评量中,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应该还有“道心的增长、持戒的程度、道德的生活、待人的态度、处世的方法………等”。所以有道气、有德行的僧众,感化众生的力量,如风之靡草者,称为道风。因此,《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二石:“道风德香熏一切。” 所以,不论寺院或学院所培养的僧众,应以教育健全僧格的宗教师为目标,而其它因缘(如学术研究、弘法训练………等)只是达成此目标的方法、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底下就个人浅见,提出一些看法:
  一、健全僧格的标准:
  1、正确的知见 2、内心的净化 3、智慧的开启
  4、慈悲的流露 5、奉献的精神 6、淡泊的操守
  7、愿心的增长 8、处众的态度 9、领众的素养
  10、弘化的知能
  另外补充,慧远大师致罗什大师的书信中,提出僧格的五个条件,以供大众参考。书信中云:“夫财有五备,福二顺德) 、戒(戒德) 、博闻、辩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滞,仁者备之矣(慧远大师对罗什大师之赞叹,并引经文赞叹罗什大师为东方的护法菩萨) 。” 。
  二、道风奠定的条件:
  l道德的生活:尤其是面临现在的五浊恶世,道德的沦丧,声色的诱惑,邪见的污染………等。僧众的培养,道心的要求,乃至软化信众,皆应以道德为根本,因为宗教教育,可以弥补现代教育中,在“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的不足。可从两方面下手:
  ①人天基础的加强:《观无量寿经》云:“我今为汝广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当前许多僧众或佛弟子,常常感觉听闻许多大乘经论,但是当烦恼、习气起现行时,总是心念做不了主。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根本的仍是“人天乘”的基础不够扎实。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人道有亏,佛道亦难成。僧众教育,应该重视人与人如何相处?僧众对信众又如何相处?如何才能做到“不卑不亢”的中庸之道,这些都需要学习、磨练才能成长。我们可以从《善生经、阿含经、遗教三经、十善业道经………等,去真实学习,不要只落在文字的研究与解说,更不可轻视它们不重要,需知一位僧众在一天中能下造十恶业的话,人天皆礼敬,鬼神皆赞叹。甚至可效法莲池大师的《功过格》制定,日日反省,周周检讨。如此,断烦恼、改习气的德行教育,才能真正落实。
  ②儒佛并弘的特色:中国僧伽之所以下同于印度高僧,乃至于与南传、藏传的僧众有差异、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在隋唐之际、各宗派无论在义解或修证上,都能大放异彩,原因是先有孔孟及老庄的思想作人天乘的基础,由于平日对“克己复礼为仁,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涵养及心地工夫扎实,因此有良好的人天乘基石,直通大乘菩萨道,无论在义理的深入上,儒佛有相通之处;在实修的功夫上,儒佛能相辅而相成。因此,由汉唐乃至明末四大师(憨山 藩益、莲池、紫柏)对四书五经、世间学问,无下融会贯通。一直至清末明初,净土宗的印光祖师、律宗的弘一大师,皆是示现儒佛并弘的高僧典范。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批孔扬秦,打倒伦理道德,废除文言文改为白话文运动,佛教内面临庙产兴学的打击。所以现在当僧众要深入经藏时,古文的学习即是一大障碍(下但学院中侨生有此困难,连台湾本地的僧伽,也深感吃力) 。因此,中国僧伽的培养—,不但深入佛法内明之学外,还需兼顾契机的佛法中国化。从《四书》下手,再研读全局僧传、禅林宝训》,以及祖师语录选读,如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录》、印光祖师《文钞》分类选读。这些都是祖师们融通儒佛经论,从教理而入实修的真实法语。身为中国僧伽的我们,要发挥北传大乘佛法的精华,这些法宝更应珍惜并予与重视。而《四书》有澫益大师的《四书藕益解》,江谦居上补注。老庄思想可读明朝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憨山解》及《庄子内篇憨山注》。从这里可避免许多花在世学的时间,进而吸收祖师融会儒佛的精华,无论在内修或弘化上,皆有无边的利益。也可以避免现代僧伽、在没读北传大乘经论之前,就下太武断的批判,所造成的各种危机。
  2、戒律的严持:《首楞严经》卷十七云:“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所以德行的建立,应以“摄心为戒”为下手处。又《观经》云:“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下犯威仪。”持戒是僧众法身慧命的基石,应该
  “大小等持”。声闻戒是严以律己;菩萨戒是宽以待人
  。目前寺院及学院教育中,律学的研习与修学,有待更
  加提升与深入,至少应做到“严持重戒(四根本戒和菩
  萨的十重戒) ,善识开遮”,从受戒到学戒,从听戒、
  讲戒到诵戒和行戒。否则光有诵戒的型式,而不能通达
  “开、遮、持、犯”,则得到的利益有限而不够圆满。进而僧众在身教、言教并重下,住持正法而软化信众,也应以经法和戒律双管齐下,则能更如实地作三宝弟子。虽然北传佛法讲大乘菩萨道的随缘与圆融,但对信众“戒法”的教化,就不如南传在家弟子,对三宝的恭敬与虔诚,这是值得学习的。因为将来良好僧众的素质,也是从在家佛弟于中来,若居士的水平不提升,僧宝的教育也有相互的影响。甚至,戒法的弘扬,也能避免或降低所谓以菩萨僧团(第四宝)代替僧宝的风气。然而,学习的次第,可从太虚大师的《优婆塞戒经讲录》,进而弘一大师的《南山律在家备览》,蔼益大师的《五戒相经笺要》,进而研究八关斋戒、沙弥律仪,而后别解脱戒(比丘、比丘尼)及菩萨戒。当然,详尽的律学课程,最好请专修律宗的法师大德,共同成立“律学课程设计委员会”,透过集思广益而设定,总比个人闭门造车,来的实际可行并圆满些。
  3、经论的修学:《观经》云:“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里所说的净业三福,不仅是净宗行者应具备的,他是各宗派修学的基础,故为…一世诸佛,净业正因”。其实,此净业三福即是宗喀巴大师在室口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述的“下上道、中士道及上上道”的修学次第。有此真实、深厚的基石,不论参禅、学教………等各种法门,皆能与自性相应,而有所成就。
  当然,透过戒律的严持,可达到“以法摄僧”:最后培养出“以德化众”的人天师范。否则,离开经论与戒律的修学,则道场的僧众永远不能安住,以致产生僧青年流浪,各寺院都缺人手。纵使能留住僧众,心却不在道上……念佛、念法、念僧,则住众易闯寮房、讲是非,于是斗诤、分裂即产生,最后结果是下堪想像的凄惨。至于经论修学的次第,则依各道场、寺院、学院的道风、宗旨和目标不同,而各有特色。但是期望能有中国八大宗派兴盛的景象,例如天台宗则以法华三大部为主,并修法华三昧:净土宗能在五经一论的注疏中下工夫,并有常年下断的念佛堂。各宗派都能依“教理行果、信解行证”的原则,解行相应、教证双修,建立既有学风又有道风的正法道场。否则,就会产生样样通则样样松的流弊。进而,顾及到南传、北传、藏传等三大传融合的趋势,在课程设计中略作修正与调整,否则我们所培养的僧众,在这思想复杂、资讯爆炸的时代,就可能被一位在家学密的弟子所考倒,甚至连外道的批判也无法反驳。这点,期望有志之上,深思并重视。
  4、寺院的运作:寺院一切事务的运作,下但对僧众修行来说是一种磨练,也是修福修慧的因缘。一切运作,应依经法与戒律为标准,进而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建立出有组织、有条理、有制度的管理方式,这样六合敬的僧团,一举一行都在无言的说法。否则,不但寺院事务杂乱无章,也让在家居上乃至外道,因瞧不起而批评、毁谤,甚至有许多流弊与副作用力。例如:虽然声闻戒中不提到金钱的处理,但寺院住众单金的分发,就应该无论职务大小或等级,皆应平等,这才符合佛陀一利合同均”的原则,否则,单金有高低,人心就有分别而不平,将来就会有是非、纷诤乃至斗诤出现。另外,例如法会时,消灾与超度牌位,却因人而制定“价钱”的等级,深为有智人士所垢病。当然,我肯定纯正的发心动机,为拔众生业苦而起大悲,法会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不但冥阳两利,也是上求下化菩萨道的一种方式。但是,是否领导人员或职事人员曾经深思,可能目前所求的利益、目标达成了,但对整体佛教的形像,乃至后遗症或副作用,应如何收拾残局?尚祈智者深思矣!慎重矣!毕竟一切都有因缘果报,何况功与过下能相抵也。
  5、法门的实践:清凉国师在《华严经疏钞》中提出一信、解、行、证”的修学纲领与次第。佛法之所以包含世间又超越世间,是因为它有“实证的智慧一,所以下论各宗派的修学,都应“解行相应”。清凉国师又云:一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为何有解无行,增长邪见?因为解没有消归自性,去实践一断烦恼、改习气、了生死、成佛道、度众生”的目标,因此我执、我慢日益增加,甚至研究佛法只为文字游戏,或谋生的工具而已,所以说增长邪见。为何又说有行无解,增长无明?因为若对所修持的法门,有关的理论、方法、境界、德用等正知见下清楚的话,盲修瞎练,如此以盲引众盲,相牵入火炕。例如,不论寺院或学院安排课程,不要贪多嚼不烂,除了安排“义解”的时间,也应有计划安排“实修”的时刻表,如此才能解行相应。比方说,修学天台宗,在解门上从《天台四教仪、教观纲宗、法华三大部、大智度论、中论………》等依次第研读;行门上从《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圆顿止观………》等了解后,正式诵《法华经》,拜《法华忏》并禅坐修止观,日积月累,真修实证,这样才能懂得什么叫天台啊!纵使所培养的学僧,因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同而有差异,不见得人人当生皆证法华三昧:但是,起码当烦恼起心动念时,学僧应知如何对治而提起正念吧!其它净土宗、禅宗………等各法门,也应解行相应、教证双修。否则,佛法超越世间一切的知识与学问,这样殊胜的妙法,不是佛法辜负了我们,而是我们辜负了佛法。
  其它如禅修与净土宗,也应从早晚的课诵不断,进而道场每日应有几枝香念佛或禅修,甚至不止一年一次佛七或禅七,进一步应有终年不断的念佛堂或禅堂。相信,有些道场与学院已有相当成果,但期望在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大上,更精益求精、更普及、更弘扬。
  6、工夫的内证:这里所提的是,应有实修经验的善知识引导,以师徒制方式进行,指导学僧实修的“闭关中心一。这一点,值得向藏传佛教学习,西藏僧侣真正按照次第学习者,研究完十二年的显密经论t修完四加行后,即有至少三年三个月的闭关经验,甚至有十二年至终身闭关者,因此大成就的法王、仁波切或格西、堪布,解行相应,悲智双运,教证双修,德行威化力,菩萨愿行的事业,都无有穷尽。此外,它的修法,都重视至少十几万递,百万乃至千万逼,这都有其殊胜之处。在此,至诚赞叹且随喜功德,香光尼众佛学院在行门的课程设计上,就有三天至七天的“关房禁足” ,虽然只是一个“点”,却是一大突破、一大示范。或许有人会问,师资和指导老师从那里来?从大家共同发心的培养和成就中来!闭关中心是以实证佛法为目标,念佛就以现世证“念佛三昧”为目标,参禅就以能破三关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宗旨。以净土宗为例,广钦老和尚即亲证念佛三昧的大成就者·,民国四十九年预知时至的律航法师也行般舟三昧法,现生亲证念佛三昧(详见《百日念佛自知录》乙书):当代妙莲老和尚也修过多次的般舟三昧。所以,天下有修有学,乃至有证的各宗派善知识,仍有许多,只是不为人知而已。
  总而言之,道风的奠定,可透过道德的生活,戒律的严持,经论的修学,寺务的运作,法门的实践,工夫的内证,以及无量因缘的具足,建立如法的正法城,则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正法流传,众生则有福矣!肆、学风的建立
  可依各道场的道风、宗旨、目标,而设计有详尽次第的课程内容,最好成立“课程设计委员会”,集思广益,则会事半功倍。修学的原则应以“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如此可避免宗派或门户之见,虽然一广学普赞”,却又能二门深入”,二者相辅相成,并下冲突。至于进行的方式,提出个人浅见以供参考。
  一、读诵:北传佛教的中国传统僧伽,非常重视一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它是十法行之一,它能忏除业障,积聚资粮,薰修三学,开启智慧………等无量的功德存在,甚至也是深入经藏、研究教义之前的基本工夫。儒家的教育,在小学时代也重视背诵四书五经,到大学
  (大学)才重义理讲解,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而藏傅佛教,为了学习“辩经(辩论)”的课程之前,所有的法本都要求背诵,甚至有一定的逼数,才能到滚瓜烂熟,否则辩论时根本无法引经据典来据理力争。可是现代未出家前的僧伽,受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却不太能接受这种既踏实又有其功效的优良传统方法。中国古代高僧,文化背景相似,所以很能接受,因为读诵大乘经典,是修学戒定慧三学既圆顿又直接的方法。例如提倡禅净双修的宋朝永明延寿禅师,日课一百零八事,积一生诵法华经一万三干部二部至少五、六小时,一天若一部,一年算三百部,至少需要四十三年以上) ,著《宗镜录》一百卷 ,会通各宗,以一心为宗,影响中国佛教深远。另外,唐朝怀玉法师,日课佛号五万声,一生诵阿弥陀经三十万逼,预知时至,上品上生。 常常我们会赞叹古人成就高、善根深,是因为他们的修学态度,既扎实又持之以恒。现代僧伽物质生活良好(既不用挑水,也不用砍柴) ,照道理时间应比古人多,但成就比古人差很多,下是善根福德因缘的差异,而是修行上理念、态度、方法的不同,愿有心僧伽深思矣!
  二、解说:研究任何一部经论在行持上要读诵—熟能生巧,在义理上请专攻此门的善知识讲解,而听闻者决定是全心投入的学习,绝下像目前许多学院,因受时间及其它因缘限制,每科大多只懂个皮毛而已,“样样通样样松”的通识教育所呈现的流弊,乃是许多师长不愿送弟子读佛学院的原因之一。例如:道宣律师在其师父下学戒律,听了三逼就通达,而其师父却要求他听三十递,结果厚积博发成一代律师。古人凡是想专攻华严,者,皆到清凉山求法,清凉国师讲《华严经》一遍需一年(天天解说) ,一生讲五十逼。想学天台者,皆到天台山求法,向智者大师学法华经,这样薰习才能日久功深。
  三、解读:训练学僧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其中包含科判的学习,注疏的研读………等,若不能解决文字的障碍。了解文字般若的妙义,就无法起观照般若的作用,进而达到实相般若的亲证。尤其是台湾各佛学院(如圆光、福严、佛光山等)皆有来自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侨生,若一开始即进入中国文言文的大乘经论,深感吃力,事倍功半。(现在连台湾本地的僧伽,若文言文不足,也深感头痛不已) 。假如能像日本对国外学生,皆要求一段时间入语言学校,并且设计一套适合侨生的“前阶段性”的学习课程,再进入正式体制,相信会更圆满些o— ,
  四、复讲:传统佛教的师资,都是从“复讲一 (又称复小座)中培养出来的。因为讲经不同世间的文字,佛经中字字是妙法,句句是甘露,是世韦从自性大光明藏中,流露出的圣言量。经文是空性的,因为是空性所以句句有无量义。比方说,金刚经或楞严经,从古自今历代高僧皆有注解,为什么呢?佛法知见如大海水、随著各人体会深浅不同,因此同一部经各有其注解,由注解中可知各人修学此经的悟处深浅不同;但不论如何注解,决定不离开这佛知佛见的大海水。因此,民国时代,谛闲法师创观宗寺时,就用复讲方式培养出许多高僧大德,如恢虚、宝静法师………等。但现在寺院、学院教育似乎不了解此方法的殊胜,并且没有给予真实的重视,相当可惜!
  五、研讨:透过读诵、解说、复讲后,应更深入学习,依一部经论的各种注疏,在分组研读后分小组、大组的研究讨论班,这样才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甚至进入如藏传佛教“辩经”方式来学习、或许中国僧伽的民族性与思惟模式,不同于印度人或西藏人,但可学习其精神而因人、因地制宜加以改良。研讨方式,可训练出对教法的深层思惟,对教义的条理组织,甚至对外道邪见的次第批判与反驳,这种集思广益、脑力激荡的学习方法,首先可补足“老师讲、学生听”单向教学的不足: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向沟通的效果:最后,透过研讨达到“见和同解”的目标,僧众知见易沟通,相处易坦诚,做事便有默契,僧团便有强大的向心力。
  六、实践:又名“检讨会”,在经论的义理研究后,僧众应依经文,会归自心,如何实践?比方说,研究完《十善业道经》或《百法明门论》,大众可坐下来相互发表、沟通并学习,如何对治自己的三毒烦恼,及除去烦恼心所或恶习气?如何增长自己的善心所?如何除去五盖、五欲?相信每一位行者,都有自己突破成功的心路历程,也有自己无法突破而失败的经验,若能以法为尊,以道为重,坦诚相待,和盘托出,在自利利他的菩提道业上,则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七、演说:前面的“复讲”是对内,温故而知新;这里的“演说”是对外,弘法又利生。寺院或学院可对外办短期的佛学讲座,或长期的讲经活动,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就如同中国《学记》云:“学然后知下足,教然后知困,是谓教学相长也。”行菩萨道,弘法利生,其实是在利他的过程中也完成自利,所谓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因此十法行中也特别重视“为他人演说”。寺院有教育信众的弘法活动,也带动了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达到净化人类的心灵,提升社会的品质等各种功效。
  八、流通:透过上述七个步骤、最后透过整理,可用印经、印讲记,乃至录音带、录影带等现代科技文明,达到佛法普及各阶层、各角落的目的。所谓“口说劝人于一世,著书劝人于百世”,佛法能突破时空的障碍,尽未来际地利益一切众生,才是诸佛出世的本怀,也是僧伽弘法的责任与使命。
  总之,学风的建立,无论任何经论,若透过读诵、解说、解读、复讲,进而研讨、实践、演说并流通,则经法、戒律、论典的修学,应一定解行相应,福慧双修,自利利他,圆满菩提。
  伍、人才的培训
  一、人才的来源:我们僧教应以培养健全僧格的宗教师为目标,这在前面已提过。若能注重社会青年及精英的吸收及培训,僧教育将会事半功倍;佛门也因有源源不断的新血轮加入,佛教的一切度生事业,才不会有中空或断层的现象,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才主要的来源,可分为下列几种:1、大专青年:尤其是大专佛学社团及其他社团的精英2、教职人员:尤其是师范学院、师范大学………等,已具有教育理念的正信佛弟子。纵使下现出家相,但老师能具有佛法悲智愿行的涵养,及慈悲喜舍的情操,身教及言教可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目前,宗教教育在中华民国内,下能纳入正式的教育制度。所以软化在家弟子的义务与其影响力是下可忽视的。3、公务人员:公务人员可深入民间各种阶层。4、医护人员:对生老病死的因缘,体悟深切,易与道心相契。5、其他因缘:具正确信仰,发心纯正,品德优良,下论资质,皆可教育。
  二、培养的方式:采“分组培养”的方式,先从重质下重量的训练,渐次地达到质量并重的理想。一小组内大约五——八人,有一位依止师父,一位老戒作生活辅导老师,其他则是同参道友。透过寺院僧团中课诵、听教、学戒、研讨、执事等各种学习,以众靠众地成就自己的道业。采用小组的培养方式,使得各组,都有老戒照顾新戒,如同父母爱护子女一般,毫无私心的关照:新戒敬重老戒,如同子女恭敬长辈一般?毫无条件的孝敬,如此就能巩固僧团伦理,并代代传递道业、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免去新戒在适应出众生活的困难,也使老戒有爱护后学、栽培人才、成就他人的美德。
  三、人才的分类:整个寺院的运作,下论大至几百、几千人,小至三至五人,既然是僧团的活动,就需要各类人才来共同发心。所以,僧众在受基本的戒律及通识教育之后,绝对要依个人的性向、志愿、能力与才华等条件,作分科教育的专业训练,才能达到“人能尽其才”的功效。若用同一个标准或模式,来教育全体僧众,不但不能因材施教,甚至会抹煞人才。人才大约分为下列各项(仅供参考):
  1、真参实证型:提供其良好的环境,如念佛堂、禅堂、或闭关中心,护持其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让其以现证念佛三昧或明心见性为目标。
  2、讲经说法型:有足够的时间,成就其深入经藏,并重视解行相应,言行一致。此外,需兼学习相关的弘法知能,如:演讲术、作文学、人文科学的素养………等。最重要的是,僧团要安排一星期一至二次,对内或对外的佛学讲座,大众无论其讲的好或坏。一定要有随喜功德并成就他人的心,作基本的影响众,因为法师也是大众成就来的。
  3、办僧教育型:最适当的莫过于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而出家者,若没有的话,僧众则要学习传统与现代相关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教材设计………等,专业的知识与技术训练,使得僧教育能掌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达到契理契机的圆满教育。
  4、统理大众型:培养具慈悲心、平等心,深信因果,且成就大众道业而无私心的僧众。要能熟悉宗教法令,与相关政府机构接洽:明了土地产权之间题,以保障寺院或学院的硬体设备:善用经济处理之道,使寺院当用则用,当省则省,道粮无后顾之忧。进而,明了社会的脉动,成立“资讯小组”,以便佛教寺院能应合瞬息万变的世界。
  5、义理研究型:培养喜好深入经藏的人才,并对经典作重新整理编成有组织、系统的佛学教科书,不但对僧教育的学习教材,统整规划;甚至,也为忙碌的在家信众,编一套既精简又有次第的学习课程,并且为下同阶层的人,如国小、国中、大专、社会青年,依藏经而分类整理,编成适合学习的教材。这一点,是当前佛教界非常欠缺的。这类型的僧众,就需要为众生而学,学佛教文学,各类语言(英文、日文……等),乃至于翻译工作,文化事业的出版。语言下是每一位出家众都必需修学的,但若需要以语言来吸收资讯或弘扬佛法(英语、日语、台语、客家语……等) ,以完成自己的菩萨道,这种发心是值得随喜赞叹,并鼓励支持的。千万不要总以传统的观念——“这跟了生死无关!”而抹煞他人的发心,毕竟菩萨道的悲愿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
  6、慈善服务型:《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就有以医行菩萨道的孟曰眼长者”,不但用医药医治众生的身病,也用佛法来医治众生的心病。民国时代,伐虚法师在其《影尘回忆录》乙书中记载,他为僧团成立一个医疗专柜,以应不时之需。当然,现代医学发达,医院林立,下是要出家人本末倒置去行医,但在僧团中有几位,懂得医药保健的基本知识,可应急处理突发状况:甚至可避免受伤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因为性别的下同,少掉许多不便之处。此外,也为住众给予健全的劳保医疗制度,使僧众身安而后道隆。
  7、社会弘化型:培养能推广佛法教育的人才,具有领导统御、企业管理、组织运作、制度建立……等能力。从寺院对外的软化为重心,建立青年会、军公教学佛会、儿童佛学班、信徒讲习会,乃至助念团之成立……等等,希望佛法能普及,利益广大的众生,所以,这类僧众便需要学习心理学,领导统御、企业管理、文书处理、电脑作业……等相关学问,以完成他弘法利生的事业。以上只是简单分类,当然细分还有许多,但期望各种不同类型的僧众,都应成立“各种设计委员会”,使其发挥下列功能:
  ①资讯收集 ②内容设计 ③督导执行④结果评量
  ⑤检讨改进 ⑥建立制度 ⑦出外考察 ⑧文化交流僧团是整体的,而非个人的:它是建立在六和敬上,只要僧众发起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所贡献的一切皆是为护法安僧、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而努力,这一切皆是菩萨道。僧团的运作是需具足无量的因缘,如同一个闹钟内,每一零件都重要,少一个都无法运转:僧团也是如此。
  陆、生涯的规划
  出家的僧众,随著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同,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良师、益友及如法的道场,应该先有
  “自我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要等人家来教育我,而要随时掌握周围的人事因缘,来完成自我教育的菩提道业。然而,站在寺院领导或学院教育者的立场,应该尽心尽力的提供一切硬体的建立,软体的筹备,以及生涯的规划。关于生涯的规划,可分为下列各期:(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一、基础教育期:大约五年,以符合佛制五夏学戒。而学习的重点在:
  1、戒律典范的修学 2、出众生活的适应
  3、僧众威仪的训练 4、真实道心的培养
  5、烦恼习气的调伏 6、常住执事的参与
  7、奉献常住的理念 8、福德智慧的积聚
  二、通职教育期:大约三年。学习重点在:
  1、正知正见的确立 2、基本佛学的学习
  3、各宗教义的理解 4、悲智双运的培养
  5、领众素质的磨练 6、修持法门的抉择
  三、专宗教育期:至少五年。学习重点在:
  1、专宗经论的研读 2、修持法门的实践
  3、解行相应的调配 4、广大悲愿的生起
  5、性向志愿的确认 6、一门深入的笃行
  以上三阶段,最适合由寺院采师徒制且分组培养,若僧众透过研戒、学教后,选择参禅、念佛或止观,作为终身安身立命之依止,则可进入尽形寿真参实证的修学,若在专宗教育期圆成后,僧众依个人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则可进入下一阶段性的教育。
  四、博学教育期:至少十年,学习重点在:
  1、人才分类的培养 2、广学多闻的训练
  3、相关知能的吸收 4、学以致用的考评
  5、各类委员的成立 6、出外参学的鼓励
  7、文化交流的刺激 8、在职进修的充实
  五、精纯教育期:至少十年,学习重点在:
  1、学有专精的发挥 2、各类人才的配合
  3、智慧经验的传递 4、后来人才的提携
  5、僧团力量的统整 6、护法安僧的落实
  7、弘法利生的开展 8、续佛慧命的圆成
  以上二阶段,最适合由学院采学院制的训练,并且寺院应有“僧伽参学教育基金”的设置,以利僧众出外广学多闻的参学后,回寺院常住作终身的奉献,或者在教界各层面、各角落实践上求下化的菩萨道。柒、结 论
  僧教育的培养,是百年树人的大计:寺院道风与学风的建立,也是千秋万世的,这些都需要真实发菩提心的僧众,共同发心,且不为己利,只为常住、为佛教为众生默默地奉献,集众志成城的大悲愿心与无量因缘,才能圆满达成。使得僧团整体,对内能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安,往生得自在:对外能净化人心、弘扬正法、广度群迷、同登觉岸,则正法能久住,众生能得度矣!
  摘自《僧伽》第4卷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