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教发展的新思路:文化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发展的新思路:文化佛教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两个层面并行发展的:一个是信仰——精神层面,一个是文化——世俗层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陆政治文化界已经基本上更正了对宗教的简单化、极端化的定性看法,突破了过去仅仅从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思考宗教的陈旧模式,从而扩大了宗教研究的视角,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宗教是文化”这个观念,“宗教是鸦片”这一观念的影响已越来越小,与之相随的则是宗教研究热开始出现。目前以“文化——学术研究”为面目的佛学正在逐步渗透到所有人文社会学科。
  针对中国社会对佛教的长期误解和变革汉传佛教民间民俗化的实际需要,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佛教是文化”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并非针对佛教内部的信仰建设,某种意义上只是为佛教赢得更为宽容的生存环境。事实也是这样:“佛教是文化”的主张在社会生活、文化学术等领域为佛教争取到了一定的合法性地位,但同时也暗中消损了佛教的宗教特性和信仰品质。
  最重要的是:担当佛教的文化功能并非要求文化佛教徒完全抛弃佛教的神圣品质去与世俗同一看齐。事实上,在神圣和世俗之间,文化佛教徒必须对日常世界保持“有距离的批判精神”。所以我们要慎重指出:“佛教是文化”口号的提出及将佛教建设成“文化型宗教”的主张,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宗教的历史—文化表现并不能等同于宗教精神本身,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形态,若想取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和信徒依赖,必须在“庶民形态”之上强化自己的学术品质和信仰品质(这就是所谓的“化世俗”和“世俗化”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杨仁山、欧阳竟无、吕澂三代人堪称学术品质与信仰品质兼具的典范。
  台湾佛教在“解严”后的迅猛发展可以给大陆佛教很好的借鉴:多头发展、山头林立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整合并进,由于多个山头并立不仅力量上分散,在思想理论上也难免有龃龉冲突之处,所以佛教思想史上圆融整合之呼声总是不绝如缕。还需要指出的是:佛法多元化的歧义纷争和言说方式的多样性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佛教的无限宽容性、讲究圆融方便固然是其优点,但流于圆融方便而不讲原则,其结果是佛法的庸俗化乃至消亡。大陆佛教界亦当致力于将信仰者由“香火佛教徒”转变成为“文化佛教徒”。除了信仰动机的功利主义外,中国佛教的另一个重大痼疾就是:民间秘密教往往附着在佛教上来蛊惑人心,文化佛教在对治浓厚民间秘密教形态的家庭教会和其他民间化修行团体(各种“不如法”的结社)方面可能更为有效。
  我们可以预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汉传佛教仍然是“庶民佛教”和“文化佛教”并存,佛教的信仰形态和社会表现形态也将一直呈现出多元性——“多元性”可以认为是汉传佛教的一个主要特色,欲图建立一个整齐划一的佛教形态是不可能的,当年欧阳竟无急于成立“中国佛教会”未果而终,就是个很好的教训。
  文化佛教徒通过对佛学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也将打破教会对佛法的垄断,并解决两千年来汉语佛法中“佛学遮蔽不彰”的问题。与教会佛教相比,文化佛教更注重佛教的文化形态和人文关怀,其信仰的反省力度和担当精神也更为尖锐执着。即使教会将来有一天会不存在,相信佛法仍将健动地激荡在汉语文化的血脉中——这是一个超越历史理性的终极判断,一旦教会教义被等同于佛教信仰本身,佛教便会难以在文化批判领域超越世俗的规范(在台湾,由“八敬法”诤议导致的对佛教教会的激烈批判,是值得汉语佛学界深刻反思的)。
  文化佛教徒与普通教徒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对社会改革有一种天命的道义感、对文化精神批判有一种本怀的担当精神——在文化佛教徒这里,佛教哲学应该成为一种批判哲学。中国赵宋以来的佛教在走向民间化的同时,其实已经沦为丧失社会批判力的中立主义与调和主义:表面上虽然强调一切平等与无分别观,却造成了佛教批判精神的失落和拯救精神的遮蔽。
  佛法的传统教义(尤指净土宗)要能在目前多元文化语境中保持自己“不共的品质”并能对文化精神有所贡献,就必须接受文化精神的批判和检验——佛法没有豁免权。人们不可避免地还会面临一个精神冲突的时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西方精神的现代性走向及其在新的语境中神(哲)学的创新言说方式,中国文化更新的希望就在于深入理解西方语义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自己。
  目前汉传佛教的主流已导向净土宗,而净土宗亦呈现出愈来愈浓重的,与民间宗教相结合的倾向,倘若没有理性化之教义及文化批判精神为补偏因素,最终难以应付现代化社会的挑战。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佛教”的标志不是佛教徒的主体在数量上全部(或大部分)转化成了文化人或专家学者。固然,目前提高汉语佛教的学术品质已是当务之急,然而更为迫切的是:佛教信仰必须重新切入汉语文化精神的主流,同时使中国的文化精神(如当代“新儒家”的视野)重新重视佛教信仰并接纳之。“文化佛教”当然要讨论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然而其前提是:佛教的当下言说不但是教会所需要的,也是汉语文化精神所需要的。
  文化佛教在二十一世纪,将在教会佛教之外得到极大发展,虽不可能取而代之,但与之鼎立并峙、互相促进却是有可能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