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罗汉、缘觉、菩萨新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智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罗汉、缘觉、菩萨新议
  (作者:智博)
  一、释 名
  (一)【无学与阿罗汉】
  无学与“有学”对称。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道、无学地。指断尽一切烦恼,已得阿罗汉果者。若已知佛之教法,但未断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反之,已究佛之教法,无惑可断
  ,亦无可学者(即,“学”道圆满,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智慧坚固,“无学”而内修无量善解脱),则称为“无学”。声闻四向四果中,唯阿罗汉果为无学,余四向三果为有学。《俱舍论》卷二十四云:“尽智是断惑中最后解脱道,由此解脱道与诸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如是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即此,唯应作他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此义立阿罗汉名(阿罗汉又作阿罗诃等,梵 arhat,巴arahanta。有杀贼、不生、应受供养三义。按arhan一语是语根arh——义为‘堪受’或‘得作某事’——附上at而成 arhat的单数主格,依据此义,故解作‘应供’,另又有‘应作某事’的意思
  ,此‘作某事’可理解为‘内修无量善解脱’。故《俱舍论》卷二十四云:‘此唯应作他事故,诸有染者所应供故,依此义立阿罗汉名。’至于《大毗婆沙论》等谓阿罗汉有杀贼或不生等义,可能是就俗语解释而来。在印度俗语中,r通常分解为ri,故arhan得转作arihan,而arihan又可分解为二:ari有‘贼'或‘敌'之义,han有‘斩'之义。故arihan可解释为‘杀贼'。又有解arhat 为——aruhat,盖aruhat乃由语根ruh--义作‘生’--附上a,则有否定之意,亦即有‘不生’之义。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即将断无明得涅槃(离生死)、证尽智及无生智、于解脱法无学而修(阿罗汉于四谛法得“无间等(现观)”故,“无学”而修无量善解脱)、应受人天供养之阿罗汉果称为无学。
  --------------------------------------------------------------------------------
  ·附(一):《十无学支》(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十无学支,指得阿罗汉果的无学人所成就的十种无漏法。又名‘十无学法’。即(一)无学正见
  :指与无漏作意相应之慧。(二)无学正思惟:指与正见俱起之思惟。(三)无学正语:指依无漏作意所生的四种语业。(四)无学正业:指依无漏作意所生的三种身业。(五)无学正命:指远离诸邪命,如法活命。(六)无学正精进︰谓欲乐正勤,勇猛堪任。(七)无学正念:指心中明了,于诸法不忘失
  。(八)无学正定:谓心住、安住、近住等住,心无散乱。(九)无学正解脱:指离烦恼之束缚的有为解脱。(十)无学正智:指尽智及无生智。此中,知诸漏尽灭名尽智;依诸漏断尽,缘后有之无生,名无生智。凡此,前八支即八正道,加上至无学位始得的解脱与正智,合称为无学之十支。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则将此十支依止于无学之五蕴,以正语、正业、正命为无学之戒蕴;正念、正定为无学之定蕴;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无学之慧蕴;正解脱为无学之解脱蕴;正智为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参考资料]《杂阿含经》第254、761、921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九十四、卷一0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
  --------------------------------------------------------------------------------
  ·附(二):无学果和无学道
  (1)【无学果】
  即阿罗汉果。以其“学”道圆满,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智慧坚固,“无学”而内修无量善解脱,故称无学果。(参见《杂阿含经》第254经、《集异门足论》卷四)
  (2)【无学道】
  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法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智慧坚固,“无学”而内修无量善解脱(参见《杂阿含经》第254经)。即指阿罗汉果。
  [参考资料]《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九十四、卷一○一,《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等。
  --------------------------------------------------------------------------------
  (二)【缘觉】
  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巴利语pacceka-buddha。(按:注意,以下所引诸说仅作参考。)
  佛典中之一种解脱者。此种解脱者并未随佛闻法,而系独自悟道,且性好寂静孤独,不事说法教化,故又称独觉。大乘称此种解脱者,与声闻合称二乘。音译钵剌医迦佛、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辟支佛、贝支迦佛。此外,又称为缘一觉、因缘觉。
  关于独觉的种类,《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诸论分为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麟喻独觉)二种。部行独觉系因其人曾为声闻。于其时组织部党,行团体生活,故而得名。此等人在声闻修行时已得不还果,然证阿罗汉果时,即脱离佛之教导而自修自觉。一说谓其人原为须陀洹等声闻;一说谓其人先是异生(旧译为凡夫),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今自证道而得独觉之名。麟喻独觉系因独自在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而得名。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
  ,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
  《大智度论》卷十八谓辟支佛有独觉、因缘觉二种。前者(独觉)可再分二类:(一)小辟支迦佛:本为学人,于受生七次须陀洹后生于人间,在无佛之世自证成道,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二)大辟支迦佛:于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三十一相乃至一相,常乐独处者
  ,相当于麟角喻独觉。至于因缘觉,则系由于先世福德愿行之因缘,出无佛之世,不必从他人闻法
  ,而自思惟世间无常变坏之事,生无漏道心,断诸结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者。
  另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所列三种独觉之道中,第一种相当于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
  ·附:印顺《成佛之道》第四章(摘录)
  颂文:“或不由他觉,从于远离生,名辟支迦佛,合说为二乘。”解说:三乘共法的教化主机
  ,是声闻乘。第二是缘觉乘。从证真断惑的地位来说,缘觉与声闻是一样的。但他的主要不同处:
  (一)是“不由他觉”,也就是无师自悟的传说:有一国王,游览王家花园,见香花盛开,非常欢喜。不久,一群宫女来采花,那棵绚烂的花树,一下子被折得不成样子。国王见了,深深的受到无常的感觉,就静坐思惟,由无常而悟入了缘起的寂灭,成了圣果。因为是无师自悟的,虽不能如佛那样的大转法轮,但比起声闻弟子来,要依师长教诲,到底略胜一着。所以缘觉的根性,比声闻要利一点。
  (二)不由他觉的智慧,是“由于远离”而“生”的。远离,是远离愦闹,远离人事。他在因中
  ,在证果以后,都是独往独来的,厌离人事的。他过着精严的十二头陀行,孤居独处,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他没有弟子。据说:这都出于没有佛法的时代,现乞食的出家相,但不会说法,只是现神通而已。传说中,也有大众共住的缘觉,但这本是声闻根性,缘熟了自然证阿罗汉果,不过出于无佛的时代,所以也叫做缘觉而已。
  这一类圣者,“名”曰“辟支迦佛”,译义是独觉,也作缘觉,是由于观缘起而成道的缘故。证得辟支佛果的,与声闻乘的阿罗汉果,地位相同。所以,辟支佛与声闻,常'合说为二乘'。……
  --------------------------------------------------------------------------------
  (按:注意!此处“不由他觉”不能认为缘觉的觉悟是“自作”;同时,也不能认为声闻的觉悟是“他 作”。他们只是缘起差别,并无本性差别,无自性故。所以,言“钝”、“利”者,只是权说,非究竟实义
  。同理,所谓“由于远离”也不可认为这些缘觉因为具有“恒远离自性”而觉悟,无自性故。)
  [参考资料]《俱舍论》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大智度论》卷十九;《辟支佛因缘论》;《出三藏记集》卷一。
  --------------------------------------------------------------------------------
  二、新 议
  (一)佛灭以后的许多部派学者、论师(自称得阿罗汉果而实未证得者),他们的灰身灭智“
  涅槃”观(偏执“灭”法)可能与佛在世时那些未成正果者所持的错误观点相近,而佛所说阿罗汉无学的境界并非如此(参见《杂阿含经》第254、348、349和884等经云:“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至无常”、“ 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有果有乐”、“自利利他”等)。这种错误观点即引起以后的大乘学者、论师的批判,立菩萨乘以发菩提心和修菩萨道对治(其精神与佛陀教导并无二致)。这种批判引起了小乘学者的反驳,因此,大乘的批判必然往纵深发展,以至把批判的矛头错误地偏向于阿罗汉和缘觉(认为他们的涅槃是偏“空”和“自利”,其实,在原始经典里,佛对阿罗汉的境界已经说得很明白,他们并非如大乘学者所说。他们是觉悟了的“有情”,他们自觉修行无量善解脱,自利利他是他们的觉行,无学而具菩提心故。即若《金刚经》所云:无住生心、无住布施。若复更发菩提心者,即为有学;有学者,三果圣人以下者是,于三心、四相有住着者是。),这个错误一直延续至今(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如此认为,包括中国历代祖师、大德的论著及语录均因袭了这个错误)。同时,南传佛教至今仍基本保留了上座部的一些错误观点。
  (二)菩萨修六波罗蜜,其中前五波罗蜜以第六般若(梵语prajna,巴利语 panna。又作波若
  、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
  。按,在《阿含经》中阿罗汉即为“明”、“黠慧”者。)波罗蜜为统摄(声闻乘所修之八正道亦以“正见”为统摄);般若为统摄故,其他五种修行方可成为波罗蜜(度)。即惟有智慧度故,其他五种修行方成其为度。度者,离生死而渡彼岸也。离生死者,无烦恼也。无烦恼者,无明灭也。无明灭者,明生也。明生者,如实知一切法真实也。知一切法真实者,则知“无我”、“空”,即入中道也。是故度者,分而为六,实际进修则为整体,阿罗汉如是,菩萨亦如是。如《金刚经》所说之“无住生心”菩萨(真菩萨、实义菩萨)应为已证正觉的解脱者(菩萨原意即为“觉有情”)
  ,《阿含经》所说之阿罗汉、缘觉亦必为已证正觉、得解脱之菩萨。故本不应有与阿罗汉(缘觉与阿罗汉果位同)对立之菩萨乘。以大乘之说,菩萨乘可以是证正觉的果地菩萨,也可以是未成正觉的因地菩萨;同理,阿罗汉既然是证果的圣人,其亦必有因地尚未证果的修行者(即三果以下的修行者)。阿罗汉与佛的差别可以从佛的十名号、十力、四无畏等看出,阿罗汉并无此称号和智慧力
  ,觉行尚未圆满,故须修无量善解脱方能获得觉行圆满的果位;菩萨与佛之差别亦复如是,他们也不具有佛的十名号、十力、四无畏等,觉行尚未圆满,故须修无量善解脱方能获得觉行圆满的果位。
  至于唯识学家所说的“烦恼”(即烦恼障和所知障)和阿罗汉只断“烦恼障”尚有“所知障”以及“所知障”障大菩提不障涅槃等说,应是针对“自称得阿罗汉果而实未证得者”而说,不应错指真实阿罗汉(缘觉)。
  另,阿罗汉的菩萨行可于大藏经中读到,此不赘述。又从佛陀在世时之阿罗汉所行及至今之南传佛教真实僧之所为,均可看到他们自觉修行八正道(即与大乘所宣扬的菩萨道精神一致的修行)的真实情景(关于“菩提心”与“出离心”之概念等另文讨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