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悟空与无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悟空与无明
  悟空,首先要明白什么“空”。
  “空”在佛教中作为一个基本的、显示其理论立场的概念,表示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并无固定的实体、自性的意思,与缘起是同义语。“空”否定事物的实体性,本身也绝不是一个实体;否定构成自我与世界的恒存的永久的实体,亦否定持这种见解的说法。《中论》名句“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这个意思。“空”是普遍于诸法之中的理则,并非是一种实际存在,它是对诸法存在状态的如实揭露和抒发。另外,“空”对一切定见、成见等予以否定,没有一种定见可称为最高真理,最高真理是绝对的、无限的,而任何定见都是相对的、有限制的。“空”是一切皆空的空理,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是寂灭相,是真如,是般若智慧所把握者。
  “悟空”,即解悟了空。是对空性的彻底悟入,用般若智慧,悟入一切皆空的诸法实相。解悟了空,意味着修行者不再为邪见引起的烦恼所束缚,所有的认识都正确了,一切生活都真实了,最终得到了解脱。但要解悟了空,必须运用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诸佛之母。离开了般若智慧,体悟一切皆空的诸法实相就无法完成。解悟了空,体悟一切皆空的诸法实相,就是通过我们的修学,证悟实相涅槃,体悟一切事物的真实的、常住不变的本性,从一切烦恼的系缚中脱却开来,灭除再生于迷妄世界的种种 业因,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境界。《中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减如涅槃。”实相涅槃并非是真实存在,仅仅是对空性的解悟,因为诸法无所为空与不空,法就是那样的存在,空与不空只是我们的观念而已。实相涅槃就在实际生活的当下,《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中论》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涅槃就是超越生活而返回生活,安住生活而超越生活。
  何为“无明”呢?《园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无明即是无知,这里的无知并非不知,只是一种对世界的世俗化的认识。也就是一种无始以来的妄执,以假为真。我们把所看见、听见、感觉到或想到的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是实有的东西来执取,从而导致了“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的滋生。这种迷妄、执着的俗识,实在是对世界虚妄性的根本无知,给众生带来了无尽的苦痛烦恼,是众生无法得到解脱的障碍。佛教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治这现实的无明,使之变为明,而得解脱。
  怎样才能破除无明呢?悟空就是破除无明的利器。悟空的过程就是我们修学的过程,即对治无明,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知即智、智慧,佛教也称为般若,这种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是观照空无自性之理的智慧。通过观照空理,转识成智,即转舍俗识,成就超越的智,双照空有,契证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戒定慧三学便是我们修学的正道,三学是浑然一体的,但戒的实践当以慧来指导,定中所体现的境界亦当由慧来完成,无慧则只能误入歧途。所以《般若经》中处处都在讲般若是诸佛之母,给予了般若至高无上的地位。《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若离开般若就无法证得无上菩提。《维摩诘经》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般若即智慧之母。《大智度论》卷十八云:“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若离开般若解脱成佛是不可能的。整个佛法的修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的过程,最终能以智慧去揭示宇宙万法的实际本性。当我们断除无明之后如实之境就显露出来。正如《圆觉经》讲得:“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中非无,乃至于醒,了无所得”。因为无明不是一种实体,而仅仅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认识观,所以破除无明的当下清净就会显现,就能觉悟诸法实相,得到大成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