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弘法利生 佛徒有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正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法利生 佛徒有责
  ----正如法师
  “你信什么教?”
  “我信佛教!是佛教徒!”佛教徒后还加叹号,觉得特自豪。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人家问起他佛教讲些什么道理时,一问三不知,见不到叹号。这个佛教徒,便不称职了。我是律师,但不懂法律,这个律师便是不称职了。要做个名符其实的佛教徒,就应该发心懂一些佛法,当然多多益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懂一些佛法,首先自己得受用。知道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怎么作,应该如何修,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依教起修,最终实现信佛的初衷。否则,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佛教徒,是“名义佛教徒”;还说是有修行,那是盲修瞎炼。
  懂一些佛法,自己受用外,你还可以向他人介绍佛法,传播佛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得到佛法的受用,让更多的众生得到利益。“好事”要大家分享,这功德就更大。千万不可吝啬、自私自利,或怕麻烦。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就是菩萨行为。现前你便是菩萨,位极尊荣。菩萨,在哪里?菩萨就在眼前,菩萨就是你。但是,当你只自利,不发心利他时,你便为罗汉了。再下来连“自利”都办不到时,便是“凡夫”了。   
  菩萨修六度修万行,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众生,是为成佛;要想成佛,首先必须利益众生。所以,菩萨“虽知诸国土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法轮令众心喜。”(《华严经.离世间品》)
  我们学佛人,就是要向佛学习。向佛学习什么?学习度众生。我们学佛人,就是要向菩萨学习。向菩萨学习什么?学习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这是佛的工作、是菩萨的工作、是众生成佛的必修的课程。作好这个工作,成佛就有希望。课程不及格,成佛也就没有希望了。《摩诃般若经》中告诫我们:“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的异名。
  相信学佛人,都企望成佛,要成佛,都必须投身到这个“弘法利生”的“成佛”的工作。弘扬佛法的工程,是个旷日持久的伟大的工程,必须靠大家,靠每一个佛教徒。每一个佛教徒都要有这个崇高的使命。我们回首看看过去的高僧大德,为求法为弘法,生命都可以不要。这种为法献身的菩萨精神,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们想一想《西游记》里,唐僧取经是何等艰难。西游记是小说虚构的,但是唐僧玄奘法师取经的艰难,夸张一些讲确实这样,还不只81难呢!走啊,走啊走,就是走,没有车。走啊,走啊走,就是走,没有房子过夜。白天渺无人烟,夜间毛骨悚然。为什么要这样受罪,只为佛法。他真正作到了如《华严经.明法品》中所说的,“护持正法,不惜躯命。”这个大家能不能作到?但是,我们这位玄奘法师作到了。
  大家要发心学佛法,听闻佛法,这是修行,有无量无边功德。这在诸经论中都有说到。大家都知道诵经有不可思议功德。但是,我们现在对“诵经”,都误解了,流于形式上的诵经。有时还成“有口无心”、妄想纷飞。诵来诵去,我们的身口意行为还是老样子,身心没有受益,没有进步。诵经修清净心,有不可思议功德,更要进一步愿解与受持,这是重点。否则,那便是“虽多诵经,不解何益?”(《法句经》)因此,要明白诵经的目的是在于“解一法句,行可得道。”(《法句经》)在于“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一开始,就这么清楚的告诉我们。“诵经”就是读“书”,就是学“经”,学习,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在于学而致用。这才是“诵经”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则有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中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持读诵经典、广为人说佛法的人“皆得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这种人是真正荷担如来事业,是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方便品》也说:“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闻法者”,指听闻佛法的人、学习研究佛法的人,统统都可以成佛,“无一不成佛”。
  发心学习佛法,发心听闻佛法,功德无量,是我们佛教徒必修的功课,是修行。而发心传播佛法,说法利生,关系到佛教的流传,更是我们佛教徒不可推卸的使命,佛徒人人有责。对于那些学习佛法、钻究佛法、说法利生的人,大家都应该赞叹、赞助和维护,随喜功德同样殊胜。(2007年3月18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