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 如 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铃木大拙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 如 来
  铃木大拙著
  孙富支译
  《楞伽经》处理如来自证的“圣智境界”,它是主要的大乘经典之一,对于经中所论述的如来,我们应该有所知悉。事实上,我们探究圣智境界,就知道了如来少许,因“圣智境界”构成如来的体性,假如没有圣智境界,如来就不成其为如来。再说,如来毕其一生,即在传布他的圣智境界。如来和圣智境界是同一的,我们不需特别去证明,这是《楞伽经》的圣言量所说。但只有圣智境界,不能构成如来的全部内容,如来生活在愚痴凡夫中,于圣智境界,他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引导一切众生同登佛地。《楞伽经》屡言,如来的圣智境界超越外道、二乘,但如来自受用三昧禅悦,并不是我们所期望他的,他必须从三昧定中走出来,超脱圣智境界,这意谓众生所见如来必得具有人格性。
  如同本书所说:智者见世间变迁无常,而兴大悲心,这是哲人不朽的原因。做为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当富同情心,不舍愚痴凡夫,不在理智的象牙塔中孤芳自赏。三世诸佛都具有这种情操,他们的圣智不只是理智的,而且有情感的成分,大乘和小乘之别,就在这里。《楞伽经》不断强调如来的心行不同于外道、二乘,如来的觉证除超越有无、生灭范畴外,他对众生更有慈悲心。如来的圣智具备三相:一是无所有相,即“无虚妄相”、“无影像相”:二是诸佛本愿力相;三是自觉圣智究竟之相。行菩萨道当勤修学以上三相,成就三相以后,就到达佛地了。因此,圣智可说是如来的体性,由如来本愿和不二智慧合和而成,没有本愿(如十大弘愿)浸润的圣智名为跛驴。理解以上所说的道理,则佛教精义思过半矣。
  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历来学者讨论很多,但迄今仍无定论。Tatha^gata(如来)中tatha^是“如”(thus)的意思,但问题是我们应该把它分成tatha^和gata,或分成tathu和a^gata,前者gala是“去” (gone)义;后者a^gata是一来” (come)义。中国译经家采用后者的解读法,译作如来,西藏则采用前者的解读法,译作如去。其实“如来”或“如去”,并无差别,从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谓之如来,从佛示涅槃,离开我们,谓之如去。然大乘佛教徒的主要疑问是:为什么佛要名为“如”?“如”是什么意思?这是我们希望知道的。
  “如” (tatha^)和真如(tathata^)有关,真如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真理,又和“如实” (Yatha^bhu^tam)概念有关,这是无可置疑的。如来的来去,如实观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的存在和活动,脱离来去、生灭等范畴,不可以自性限之,这就是“如”的特性。佛来去如如,无以名之,强名曰“如”。诚如《金刚经)云: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
  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
  (八千颂般若经》解释如来作“一切法真如”,充分表现般若经典的特色。《经》云:
  尔时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世尊,佛所说法微妙甚深,
  于一切法皆能随顺无所障碍;佛所说法无障碍相,与
  虚空等都无足迹:佛所说法无待对相,无第二故:佛
  所说法无与等相,无敌对故;佛所说法都无足迹,无
  生灭故;佛所说法都无生灭,一切生灭不可得故:佛
  所说法都无蹊径,一切蹊径不可得故:佛所说法都无
  戏论,分别言说不可得故。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尔时欲界色界天予便白佛言:大德善现是真佛予,随如来生,所以者何?大德善现诸所说法,一切皆与空相应故。尔时善现告欲色界诸天予言:汝等说我是真佛予,随如来生,云何善现随如来生?谓随如来真如生故,一切生法不可得故,所以者何?如来真如无来无去,本性不生,善现真如亦无来去,本性不生,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即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即如来真如,如是真如无真如性,亦无不真如性,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常住为相,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无变异,无分别,遍诸法转,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无所呈碍,一切法真如亦无所呈碍,若如来真如,若一切法真如,同一真如,无二无别,无造无作,如是真如常真如相,无时非真如相,以常真如相,无时非真如相,故无二无别,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于一切法,无忆念、无分别,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无别异,不可得,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如来真如不离一切法真如,一切法真如不离如来真如,如来真如常真如相,无时非真如相,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现随如来生,虽说随生而无所随生,以善现真如不异
  佛故。
  如来真如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一切法真如亦非
  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善现真如亦复如是,故说善
  现随如来生,善现真如随如来真如,如来真如随过去
  真如,过去真如随如来真如,如来真如随未来真如,
  未来真如随如来真如,如来真如随现在真如,现在真
  如随如来真如,如来真如随三世真如,=一世真如随如
  来真如,=一世真如如来真如,无二无别,一切法真如
  善现真如,亦无二无别,故说善现随如来生,一切菩
  萨摩诃萨行真如,即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真如,诸菩
  萨摩诃萨由真如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说名如来应
  正等觉,我于如是诸法真如,深生信解故,说善现随
  如来生。
  当说如是真如相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变动,如
  佛证得无上正等大菩提时等无差别,故说善现随如来
  生。
  决定如来这概念的方式之一,是求得什么是构成菩萨体性的要素,包括成佛和行菩萨道的阶段。菩萨是内在觉了的有情众生,广修菩萨大行以期证入佛果,故菩萨还不是如来,差别在一是潜在,一是现实,菩萨是潜有的佛,如来是现实上的佛。当我们知道菩萨的修行目标,我们就能忆测如来达到目标的理想生活境界。
  菩萨有那些要素?菩萨的体性是什么?根据《楞伽经》,菩萨的次第修持如下:
  l、除掉无始来的虚妄见:
  2、断分别缘,亦离妄心所取名义:
  3、《知分别的外在世界,一切皆是唯识所现:
  4、得生死、涅槃二种平等:
  5、具大悲心、善巧方便:
  6、依无功用行,行无相道,入心无相境界:
  7、住三昧境,心无烦恼,证无生法:
  8、成就智慧,恒住如如:
  9、现如来身,具十力、六通、十自在、随意变化身形
  ,游一切佛国土,令一切众生见“唯心”之理。
  上述次第圆满以后,菩萨或任何修行众生就到达如来地了。除此之外,佛身或如来身真正是什么?前章论如来三身,已有部分说明。简言之,佛在色究竟天(色界最高天)得常住法身,根据这点,只要我们生在欲界,就没有办法逃脱粗劣身的束缚,不能成就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是精神的身体,能随心所欲,或因众生的感应,变化身形,于是有报身和化身的概念。
  《楞伽经)处理如来,分为两项:一、就如来本身说,二、就如来和众生的关系说。第一项已说得很多,本书前章“论禅宗和《楞伽经》的关系”部分,可视作如来自证法的说明。以下有关如来体性的引文,只是重覆证实以前所说。
  出过诸根量 非果亦非因 如是悉皆离
  相及所相等 蕴缘与正觉 一异莫能见
  既无有见者 云何起分别 非作非非作
  非因非非因 非蕴非不蕴 亦不离余物
  非有一法体 如彼分别见 亦复非是无
  诸法性如是 待有故咸无 待无故成有
  无既不可取 有亦不应说 不了我无我
  但著于语言 彼溺于二边 自坏坏世间
  若能见此法 则离一切过 是名为正观
  不毁大导师
  大慧问,如来的体性为何?佛答说:如来和佛者,觉二无我,除二种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诸佛体性,声闻、缘觉得此法已,亦名如来,佛以是义,但说一乘法。障碍自证法的二种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由不正当的欲望引起,所知障是智识的障碍:二种死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色身一期之生命,变易生死是微细意识之念念生灭,乃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二烦恼是根本烦恼和枝末烦恼,根本烦恼由无明引生,枝末烦恼由根本烦恼引生。
  如来宣说佛教的真义,《楞伽经》的重要敦义之一,即坚持这真义和言说间有所区别。从大乘佛教对语言使用的态度说,第一义当然和言说不同,言说绝对无法完全表达第一义,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语言的表达总会有不足处。当然,人际间的沟通,我们必须使用言说,但言说只是指示工具,不是第一义本身。依经文所载,我们要因语言灯,入离言说自证境界,若执著灯就是一切物,那是很愚蠢的。《楞伽经》肯定说:“若随言取义,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又“凡愚不能了,随言而取义,譬如蚕处茧,妄想自缠缚。”经文中大慧渴切问佛有关第一义和言说的关系,大慧相信这关系厘清后,他和众菩萨就能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楞伽经》宗趣法相(siddha^nta)和言说法相(desana&)的关系是世人所熟知的。宗趣法相是自所证得的最殊胜相,离抄言说分别,趣佛无漏的自觉境界,人臻此境,能降服邪魔外道,生智慧光。言说法相是说九部种种敦法,离一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应机说法,令得解脱。
  宗趣与言说 自证及敬法 若能善知见
  不随他妄解 如愚所分别 非是真实相
  彼岂不求度 无法而可得 观察诸有为
  生灭等相续 增长于二见 颠倒无所知
  涅槃离心意 唯此一法实 观世悉虚妄
  如幻梦芭蕉 无有贪瞠痴 亦复无有人
  从爱生诸阴 有皆如幻梦
  在以后经文有几乎相同的语句,重述宗趣法相和言说法相的区分。言说法相敦示凡夫,宗趣法相为实修行者。世尊从成最正觉,不说一字,这是意指宗趣法相。
  佛的一乘法,前面已提过,这里再解说一下。所谓一乘法,即不论三乘中那一乘,都能见自证法,同登涅槃岸。因为是一佛乘,所以一切佛、如来、阿罗汉同一体性,平等平等。大乘经典常喻三世诸佛有无量数,各佛有其所居的净上,遍满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楞伽经》虽然没有明文,说无量数佛都是一佛,但如此推论是合理的,佛在时空中显现,化身无数,超越我们有量心所能思量。这是我们追求平等(sanata^)概念时,自然获得的结论。
  尔时大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以何密
  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走过去一切诸佛?及说百
  千本生之事,我于尔时作预生王、大象、鹦鹉、月光
  、妙眼、如是等?”
  佛言:“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依四平等秘密意故,于
  大众中作如是言,我于昔时作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
  佛、迦叶佛。云何为四?所谓宇平等、语平等、身平
  等、法平等。
  云何字平等?谓我名佛,一切如来亦名为佛,佛名无
  别,是谓字等。
  云何语平等?谓我作六十四种梵音声语,一切如来亦
  作此语,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不增不减,无有差别,
  是名语等。
  云何身平等?谓我与诸佛法身、色相、及随形好,等
  无差别,除为调伏种种众生,现随类身,是谓身等。
  云何法平等?谓我与诸佛皆同证得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走谓法等。”
  一切如来在圣智证法是一,这容易了解,但他们如何在他们的身形是一?这是《楞伽经》的一个重要敦说。本住法和如来藏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法性的观念和如来藏合一,在《楞伽经》中街未明显完成,它们和法身的关系也不明确,我们不能于此说:佛法身定存于我们每一人中,我们是法身的显现,是故我们即身是佛,最后心、佛与众生同一体性。《楞伽经》不是本阐明确定学理的有系统论文,它是座含藏各种金属的矿苗,但只是矿沙,仍然需要分析和综合。《楞伽经》充满各种有提示性的思想,这些必是那时大乘佛教思想家心中正酝酿的东西,大乘佛教的中观和瑜伽二大学派,于此是发展和分异的初期阶段。
  一切如来在法身上是一,但不同种类的众生见佛不同,他们以他们的形像想见崇拜的对象。如来具有许多同义名号,我们不可能全部列举。智者深明此理,愚者闻之不能解了。《楞伽经》云: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意,我说如来非走无法,
  亦非摄取不生不灭,亦不待缘,亦非无义。我说无生
  即是如来意生法身别异之名,一切外道、声闻、独觉
  、七地菩萨不了其义。
  大慧,譬如帝释、地及虚空,乃至手足,随一 一物各
  有多名,非以名多而有多体,亦非无体。
  大慈,我亦如是,于此娑婆世界,有三阿僧只百千名
  号,诸凡愚人虽闻虽说,而不知是如来异名。
  其中或有知如来者,知无师者,知导师者,知胜导者
  ,知普导者,知是佛者,知牛王者,知梵王者,知昆
  纽者,知自在者,知是胜者,知迦昆罗者,知真实边
  者,知无尽者,知瑞相者,知如风者,知如火者,知
  俱昆罗者,知如月者,知如日者,知如王者,知如仙
  者,知戌迦者,知因陀罗者,知明星者,知大力者,
  知如水者,知无灭者,知无生者,知性空者,知真如
  者,知是谛者,知实性者,知实际者,知法界者,知
  涅槃者,知常住者,知平等者,知无二者,知无相者
  ,知寂灭者,知具相者,知因缘者,知佛性者,知教
  导者,知解脱者,知道路者,知一切智者,知最胜者
  ,知意成身者。
  如是等满足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不增不减,于此及余
  诸世界中有能知我,如水中月,不入不出。但诸凡愚
  心没二边,不能解了。
  然亦尊重承事供养,而不善解名字句义,执著言教,
  昧于真实,谓无生无灭是无体性,不知是佛差别名号  。
  如来拥有无数多的名号,众生知道这些名号,但未必意识到这无数多的名号指称一如来。一如来可有无数多的名号,这说法流行于一切大乘佛教中,使得佛教脱离了泛神论的倾向,同时也使我们有佛的化身观念。佛教三身理论并不神秘,如果佛具悲情弘愿,他见著了众生飘零凄怆,慈悲心使他不容己分身无数,接近那些受苦的众生。受苦的众生依其心中所忆念见佛,有种种差别,其实这是众生分别心所见,佛本身如如不动,无所谓分身不分身,化身是众生方面的创造,不是如来所流出。佛经把如来的活动喻如月映万川,月亮可分身无数多个,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映现出月亮。如来分身无数,这是由于佛心中本愿呈现和作用,虽是无功用行,没有作意,但看起来却都合乎目的性!这是《楞伽经》所要传达我们的主要消息之一。现在我们知道化身和佛的本愿关系密切,这本愿是精神上回应众生所受的苦痛。众生开始意识到自我的矛盾冲突时,他们内心就唤起一种强烈渴求,冀望得到统一或和谐境界,依所采的观点不同,我们可名之为解脱、觉悟、或救赎。众生内心所唤起的这种强烈渴求,是由困顿生活中发,不得安慰,不会止息,若法身具有内在的深情,他就不会安于三昧定境,他必须走出大莲花宝座。这走出来,用大乘佛教的术语说,就是佛的本愿。《楞伽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它没有忘记要处理这个主题,但这部经专注在说明如来的圣境所行境界,忽略了缕述如来的本愿,这是作者的重大疏失。
  简言之,本愿观念的整个意义如下:“菩萨摩诃萨虽亦得此圣智境界,以怜愍众生故,本愿所持故,不证寂灭门及三昧乐。”《楞伽经》常暗示到菩萨的十大弘愿,这是在初行菩萨道许下的,它们虽然主要是关系到菩萨,而不是如来,但它们至少原则上也和如来的生活不可分。汉译《无量寿经》之一提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阿闷佛国经》有阿閦佛的本愿,《地藏经》提到地藏王的十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经)提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愿,八法华经》中(普门品)有观世音菩萨的本愿,等等,这些都是本愿观念的许多不同发展。
  至于佛的加持力和威神力问题,我在本书前面(即页二O二-二O三)已大致处理过,于此不再繁引。
  《狮子吼》第30卷第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论如幻
下一篇:论如来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