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如法与不如法的布施——清净或不清净的布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柏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法与不如法的布施——清净或不清净的布施
  陈柏达
  解深密经的第四卷说:如法的布施必须具备下面七种特征—
  1、施物清净—布施高尚、美好、清净、美妙的财物而非污秽卑劣的东西。
  2、戒清净—所布施的财物是凭自己的劳力、心力去赚取,或是福德所感得来的,而不是谋杀、偷盗、骗取、压榨或剥削得来的。
  3、见清净—不执着我是能施,众生是受施,财物是所施,明白假名和万法因缘性空的道理。
  4、心清净—本着平等的慈悲心和清净心去布施,而不贡高我慢,也不贪求人天福报和名闻利养。
  5、语清净—布施时,和颜悦色,言语柔软委婉。
  6、智清净—对於各种财物的利弊和众生的性向了加指掌,而且能配合众生的需要,给予最有利益的物品。
  7、垢清净—布施时没有贫爱、僧恨、愚痴、傲慢、怀疑、邪见、欺诳、嫉妬、懈怠等烦恼和缺失。
  华严经的第五十八卷记载了十种清净的布施:
  l、平等施,平等善待一切众生,而不分别计较。
  2、随意施,满足众生的需要和愿望。
  3、不乱施,使受者得到真实的利益。
  4、随宜施,明白受者的根器和性向。
  5、不住施,不贪求果报和功德。
  6、开舍施,心中没有眷恋和执著。
  7、一切施,身心清净自在,无有挂碍。
  8、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和无为等对待的名相和境界。
  9、教化众生施,直到成道也时常以布施利乐众生。
  10、三轮清净施,不执著施者、受者及所布施的财物。
  如果做到了上面这十点,就可以证得最完美的清净广大施。
  大智度论的第十一卷更描述了许多种不清净的布施:「愚痴的人布施时糊裏糊涂,没有智慧。或者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而布施,或者因为对不起别人而布施,或者为了避免嫌疑和责备而布施,或者因为害怕恶势力或报应而布施,或者为了巴结别人而布施,或者恐惧死亡而布施,或欺骗别人,为了使对方高兴所以才布施,或者以为自己很富有和尊贵而布施,或者为了争胜而布施,或者因为嫉妒而布施,或者因为骄傲而布施,或者为了名誉而布施,或者为了祝福和赞叹而布施,或为化解灾厄和祈求吉利而布施,或为了聚集群众而布施,或者轻视乞求的人地位卑贱而做了不恭敬的布施,这些都是不清净的布施。六波罗密多经的第四卷也提到了十五种不如法的假布施:
  l、为了名闻利养而布施,像生意人,不是真布施。本着大悲心,不选择怨亲和财物多少而布施,才是真布施。
  2、轻视穷苦的众生,巴结达官显贵,不是真布施。无所分别,平等布施一切众生,才是真布施。
  3、布施时希求的贪念,或者心中对钱财放舍不下,或者被官府逼迫夺取而後才行布施,或者害怕损失而才布施,都不是真正的布施。
  对於贵重的财物没有贪爱和执着,不生贡高我慢的布施才是真布施。
  4、对於布施的对象,没有恭敬心,而将自己所讨厌的财物拿来布施,不是真布施。
  如果由於自己家里贫穷没有美好的财物,而感到羞耻,因此从来郡不布施,不随分随力布施,也不随喜赞叹别人布施的行为,也是不对的。布施不应分别自己拥有多少财物,随着自己所有,有人需要,就布施给他,才是真正的布施。
  5、矜恃持戒、多闻、禅定和智慧而行布施的人,不是真正的布施。
  布施时,不因别人的贪爱、僧恨、愚痴、孤陋寡闻、破戒等行为而产生轻慢心,才是清挣的布施。
  6、为了布施,而相户嫉妒、相互竞争,或闹得全家争吵失和的,不是真正的布施。
  7、布施时讥笑对方或侮辱乞求财物的人,例如说;「你们年轻力壮,五官具全,为什么不去工作赚钱,而来找我要呢?」这种布施不清净。
  8、布施以後後侮地说:「我真愚笨!又白花了寃枉钱—」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9、希望别人的赞美或者为避免声名狼藉,而才布施的,也不是真布施。
  10、为了实现邪恶(不正当)的愿
  望而布施,不是真布施。
  11、选择时间才布施的,不是真布。
  ;施。例如说:只有在初一、初
  八、十四、十五等特殊的日子
  才布施,其他时间不布施。或
  者只选择早晨布施,中午或傍
  晚都不布施,这不是真正的布
  施。
  12、选择对象才布施,也不是真布
  施。例如:只选择贫穷的人布
  施,不布施生病的人。或者只
  布施病人,而不布施其他种人
  。布施这个人,而不布施那个
  人,不是真正的布施。
  13、选择年轻貌美、学识渊博的人
  ,才布施好东西给他。其他普
  通人或平庸之辈,就布施较差
  的东西,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14、布施时,一定要求对方唱歌、
  跳舞、说笑话、要把戏、表演
  怪招,才愿意布施的,也不是
  真布施。
  15、贪求三界的果报,或者说「我
  刚才已经布施过,不应该再布
  施了!」
  对於布施产生厌倦和退怯的心
  ,这种布施不完美,也不能够
  成就无上的智·慧。
  大宝积经的第一百二十卷记载了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这些布施都带有贪爱和烦恼的污染,所以又叫做「三十二种爱染的布施」:
  1、心怀邪见而布施,不是清净施。
  2、为了报恩而布施,不是清净施。
  3、没有悲憨的布施,不是清净施。
  4、为了色欲或物质享受而布施,
  不是清净施。
  5、扔到火中的布施,不是清净施。
  6、丢到水中的布施,不是清净施。
  7、因恐怖而布施,不是清净施。
  8、布施盗贼和败家子的,不是清
  净施。
  (不得已才布施的,不是清净
  施。)
  9、布施有毒或有不良副作用的物
  品,不是清净施。
  10、布施刀剑、木杖等武器,不是
  清净施。
  11、布施杀害动物的器具,不是清
  净施。
  12、为了摄受别人而布施,不是清
  净施。
  13、为了受到称赞和美誉而布施,
  不是清净施。
  14、为了妓或玩乐而布施,不是
  清净施。
  15、因为占卜、看相问神而布施,
  不是清净施。
  16、为了锦上添花而布施,不是清
  净施。
  17、结交朋友而布施,不是清净施。
  18、有鸟兽来庭院、农田和菜园吃
  东西,而心不欢喜的,不是清
  净施。
  19、为了学习技艺而布施,不是清
  净施。
  20、因为疾病而布施医生,不是清
  净施。
  21、先打駡而後才布施钱财,不是
  清净施。
  22、如果布施时,心中怀疑:「我
  这次布施是有福报或没有福报
  ?」,就不是清净施。
  23、布施以後,心中满怀热恼、悔
  恨或贪恋,都不是清净施。
  24、布施时,如果说:「接受财物
  的人将来都要为我做牛做马!
  」也不是清净施。
  25、如果年轻时,没有清净的信心
  ,後来因为遭受疾病的折磨、
  或者临死时,病若昵身,看见
  阴差现前,或者亲属哭泣,而
  才布施财物,便不是清净施。
  26、布施时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很
  慷慨,不是清净施。
  27、由於嫉妒而才布施的,不是清
  净施。
  28、羡慕名门望族、为了攀求婚姻
  ,而赠送金银、财宝和衣服,
  不是清净施。
  29、为了追求异性或其他不纯正的
  因缘而布施,不是清净施。
  30、贪求来世福报而才布施,不是
  清净施。
  31、见到穷人,丝毫没有同情心,
  而只拿钱财去赠送富贵人家,
  不是清净施。
  32、布施时,贪图荣华富贵,企求
  今生发福和来生的果报,都不
  是清净施。
  大宝积经的第四十一卷又记载了四十种清挣的布施:
  1、不以不正当的方式去求财而行
  布施。
  2、不逼迫众生而行布施。
  3、不因恐怖而行布施。
  4、布施时,邀请别人一起来参加
  或随喜。
  5、不看脸色而行布施。
  6、对於众生没有分别心而行布施。
  7、没有贪爱心而行布施。
  8、不起瞋恚而行布施。
  9、不因希求更好的境界而行布施。
  10、对於众生起福田想,不生轻蔑
  而行布施。
  11、不为布施而造作恶业。
  12、不以邪意而行布施。
  13、以信解心而行布施。
  14、无有厌倦而行布施。
  15、不为表现而行布施。
  16、勇猛精进而行布施。
  17、无有变悔而行布施。
  18、不偏敬持戒者而行布施。
  19、不轻鄙犯戒者而行布施。
  20、不希求果报而行布施。
  21、不呰毁受者而行布施。
  22、不以背面(趾高气扬)而行布
  施。
  23、以清净心而行布施。
  24、不因愤怒而行布施。
  25、不因嫉妒而行布施。
  26、不怀怨恨而行布施。
  27、以殷重心而行布施。
  28、布施时,亲手把财物持交受者。
  29、布施要守信用,不可许多与少。
  30、不贪求来生的享受而行布施。
  31、时常布施而不间断。
  32、不为了使别人顺从自己而行布
  施。
  33、布施时,不厚此薄彼。
  34、无他缘施—不因外在条件和因
  、缘而行布施。
  35、无微劣施—不以微少和拙劣的
  物品而行布施。
  36、不希求财物、美色和物质享受
  而行布施。
  37、不求生天界而行布施。
  38、不回向小乘果位而行布施。
  39、不因智者所讥诃的缘故而行布
  施。
  40、将材施的福德回向无上的佛道。
  摘自《中国佛教》第28卷第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