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经名称的通别和分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经名称的通别和分类
  宽昌法师
  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经常有通别的区分。义相上的共通就是通;各有别异则是别。刘宋慧观大师在他的“五时教中”,立有三乘别教和三乘通教之名;隋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为了破除大乘和小乘的迷执时,分为通论和别论;隋智顗大师在《维摩经文疏》中认为空假中“三观”分为通相和别相;在解释经典名称时也有“通名”和“别名”的差别。
  就以每一部经典名称方面通名和别名的区别来看,“经”是所有经典的通用名称,不是单指某一部经,通名为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经典各有名称,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就是各别经典的别有名称,不是通用名称,是别名。
  经的梵语为修多罗,翻译为契经。佛陀演说的教理,本称为法(达磨),后世以经典为教理的纲要书,而称为经。修多罗原为婆罗门教的用语,后来为佛教所采纳,逐渐演变,取其“连缀文义不散”的意思,而指冗长的经典内容。
  根据《瑜伽师地论》、《大乘法苑义林章》等经论所举义理,修多罗原意为“线”、“条”、“丝”等,引申其义为“贯穿摄持”。众生由于在教法的摄持下,不会散流到恶趣;义理由于教法的贯穿,不会散失隐没。称圣教为契经的意思是,经典从上可以契合十方诸佛所说义理,从下可以契合一切听经众生的根机。
  换句话说,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线,线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来随机说法,后由结集者把他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现在。如线贯华一样不散,所以名为经。
  又据《杂阿毗昙心论》所说,经有出生、泉涌、显示、绳墨、结鬘五种含义。出生是说在经中能够生出很多义理;泉涌是说经内的义理义味无尽;显示是说经内能够显示出各种修行的法门;绳墨是说经有辨别邪正的作用;结鬘是说经能够贯穿诸法。
  根据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所说:自意义而言,契经指经典结集时的“贯穿摄持”义;自体裁而言,契经指经典结集后,其中的“长行”部分;自内容而言,契经指杂阿含经(相当于南传佛教的相应部)的长行部分。
  就广义而言,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均可称为经;就狭义来说,单指佛典中通常所称的经藏部分。经内所阐扬诠释教法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经典。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从三藏中又分出十二种不同的名称,通称为“三藏十二部经”,总称为一切经,别则称为十二部经,并非指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经的名称了。
  十二部经,又名为“十二分教”和“十二分经”。
  第一契经(修多罗),又名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说,即一般所说的经。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比较长,所以称为长行。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
  第二应颂(祇夜),与契经相应,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中所说的教法,所以亦可称为“重颂”。 以偈颂体裁重颂前面经中长行部分的义理,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句为一颂,内容不定。
  第三记别(和伽罗那),又名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未来所作的证言。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记成佛时名号的记别,是经中佛为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为缘觉授后世当得道之记、为声闻人授今后世得道之记,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的经典内容。
  第四讽颂(伽陀),又名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说。与应颂不同,应颂是重述长行经文的义理,讽颂则以颂文直接颂出教义,如《法句经》,不依长行,直接以偈颂显示诸法。
  第五自说(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如《阿弥陀经》是无人发问佛陀自己宣说的经典。
  第六因缘(尼陀那),佛陀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诸经序品,是述说见佛闻法,或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所在的经文。
  第七譬喻(阿波陀那),是佛陀在经律中以种种譬喻说法,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第八本事(伊帝曰多伽),是记载本生谭以外的佛陀与弟子前生的行谊,为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如经中讲菩萨声闻弟子等过去世的行业事历,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
  第九本生(阇陀伽),是记载佛陀自身过去世修行的种种大悲行,为经中叙述佛陀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的经文。
  第十方广(毗佛略),是佛陀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的经文。为一切大乘经的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辩诸法甚深真理的经。
  第十一希法(阿浮陀达磨),又名未曾有法。是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如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事的经文。
  第十二论议(优波提舍),佛陀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其义,论议抉择诸法体性的经文。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的别事而立名。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的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