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谈菩萨的“四摄”行(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理 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菩萨的“四摄”行(一)
  中国佛学院 理 净
  佛教不仅主重于理论更加主重于实践,所以学佛称为修学佛法,关键在于“修”字上,如果学而不修,那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不能成为现实。修行应当如同一个人饿了以后要吃饭一样,只有自己吃饭自己才能饱,别人是无法代替的。修行也是这样只有自己的生死自己去断,别人是不能替我们修行断烦恼了生死,甚至于佛菩萨也不能代替我们了生死。佛虽然有无量功德、无边神通但也不能代替别人了生死断烦恼,只能教导我们如何去断烦恼了生死、如何去修学佛道。佛不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而是指引我们航行的导师,所以佛只教我们怎样去修行就能断烦恼了生死得解脱,而不能替我们去了生死断烦恼。所以古人说: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但由于众生烦恼重、业障深、生死长不能自觉,所以佛叫我们要念佛、拜佛来觉醒自己,依靠佛的功德加被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此如果我们众生能够依照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就一定能够得到究竟圆满的解脱。众生由无始以来所造的业力不同,每个众生各自的业障、烦恼也不相同,所以佛说的教法也各不相同,佛才应众生根机不同而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各种不同众生的根机而去修行。虽然法门不同但得到的解脱果位是相等的。因此我们学佛的人在修学佛法时不要厚此溥彼、重此轻他,这样都会造成轻慢佛法罪。更重要的是我们修学佛法应当以自己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生活环境、条件范围来选择自己所要修学的法门,而不应刻去听别说什么好就修学什么法门,并且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那个法门,或者一个人各宗各派凡是修行的法门一个个都去修学,这也不是修学佛法的量好办法。因为我们众生生死无常生命在刹那之呼吸间,如果我们无常到来时而你却一个法门也没有学好修成,那只有再去轮回于六道生死,谁也无法帮助和代替你的苦报,到那时再明白已经太迟。所以我们今天修学佛法的人要有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不要轻宜去听信于他人和跟在别人的后边跑,今天跟他学明天跟你学,站在这山看那山高,在中国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这样会误人误己是学佛的大忌。
  我们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我们不可能一一都去修学,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说要明理,明白了学佛的道理那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条件的法门去修学。但是无论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理都是一个理,须要明白否则就是盲修瞎练。如同我们要去商场购物,必须先明白去买什么东西,那个商场最近最方便,东西又最齐全,又最价格便宜质量最好,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才能购得到好的东西。学佛也是一样要先明白佛法的意义和修行的方法,才能正确的修学佛法,这样就会事半功倍。那么我们今天学佛的人都是要成佛成菩萨的人,那什么是菩萨修学的法门呢?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菩萨修学的法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摄、六度法门。我们先说四摄:所谓四摄者,就是菩萨摄受众生,并能令众生生起亲近爱心而引导证入佛道的四种方法。叫做四摄法门,也称为四种把握法,即进入佛道的四种最有把握的法门。这四种法门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能够证入佛道的最好法门,称为“四摄”。这四摄常与六度合并而说称为“四摄六度”。
  布施:就是我们常说的施舍,用现代名词就是救济或者是扶贫的意思。当然布施虽然也有施舍的意思在内,但布施要比施舍范围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深远。一般来说施舍是有一定的贬意,只是对于一些比较贫穷或普通的人而言,如果对于那些人格高尚的人而言就不能说施舍而应当说成是布施。如希望工程叫赞肋、救灾叫赈灾,为了建设叫支援、为了社会叫奉献,为了父母长辈叫考敬、为了三宝叫供养,那么为了众生就叫做布施而不叫施舍。所以说布施者是一种由内心发出的慈悲心所反映在实际生活中的行动和行为,施舍只是从财物上去帮助了别人,而布施不仅从财物上帮助别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和心灵上帮助了别人,所以这二者之间有一些差别,佛教更注重于布施而不说施舍。另外,施舍是出于有所为的情况下,而布施是出于无所为的行为,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无论自己是否需要只要别人需要就布施给所需要的人。因此,佛教的布施要比平常说的施舍更有功德和意义。
  菩萨修布施行能够以种种钱财物质,乃至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和头目、脑髓、器官都可以布施给一切众生,满足众生的一切要求。不违背众生的意志与众生广结善缘和法缘,令众生所求如愿、满意,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这样众生就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依靠菩萨的教化去修行而获得圆满解脱。在佛教非常重视缘分,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逢,无缘对而不相识。所以说有缘才能度化众生,你与众生有缘众生才能相信你、接受你教化,如果你与众生无缘不仅众生不能接受你的教化,反而会让众生生起厌烦和愤恨的心里思想,成为吃力不讨好成为怨家对头。所以说修菩萨道与众生的善缘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天雨虽广不闰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东省不度无缘之人。也就是说如果与众生没有缘份,无论你如何神通广大也度不了众生。有佛经记载佛也有三种众生不能度,一是无缘不有度;二是定业不可转不能度;三是不能尽众生界不能度。这说明佛虽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智慧,亦不能把所有的众生统统度尽,所以说菩萨发心修布施与众生先结善缘,众生皆能慈航普渡。
  此布施有三种:一是财施,即我们所说的供养等做善事;二是法施,即我们每天的讲经说法,劝人念佛修善断恶;三是无畏施,即用个人的安危去帮助别人度过危险。因为有的人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有的人是精神上的贫穷,卸少物质的人我们可以给他布施财物以帮助度过艰难达到幸福;如果是卸少知识和佛法的人我们就应当用佛法去帮助他,使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教导人们修善断恶,积德积福,在精神上得到佛法的帮助。在这财法二施中二者是平等的,不因为你布施了钱财会功德大,也不因为你说了一句好话就功德小。所以在佛经中有“赞叹功德”之说,也就是说自己如果没有能力作善事的话,看见别人做善事只要以欢喜心赞叹也一样有功德。更何况讲经说法是把佛法弘扬给需要佛法的人,因修学佛法而断烦恼了脱生死得到究竟解脱。这是用金钱无法相比和等量对比的,佛法是无价之宝能令众生身心清净精神上的真正富有。除了以上这财法二施两种布施之外,还有一种布施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来别人的平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当然这种布施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把这种行为的意义延伸的话,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去做。只要我们有一果爱心和无私的公正心就可以做到,比如我们见到别人杀生时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放生;见到假冒商品能够极积监举;看到别人财物被盗窃时能够阻止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无畏施的范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