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知法 知幻 安隐快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云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知法 知幻 安隐快乐
  知法 知幻 安隐快乐 --- 杨云唐
  法就是真理,若用一个字表示,就是“心”,若用二个字表示,就是“缘起”。既然是缘起,就不是“人起”,亦即不是人所造成,也不是上帝所造成,人的烦恼也是缘的事,不是人的事,一切“起唯法起,灭法唯法灭”,于是所有的问题就得到答案,如此就知法、入法,大家都得解脱,也没什么可说的。
  然而法的另一面—“心”,可就复杂多了,不会愿意就此罢休,因为“他”不甘愿被“缘起”霸占了整个舞台,让他没挥洒的空间,他认为应要参加一手,发挥影响。他不知道“心、法、缘起”其实是同一的,是不二的,正如人都不了解自己一般,所以成天在算计“自己”,想看到自我能更“如意圆满”,在相互比较间,成为一个可被欣赏的角色,用世间话叫作“成功的我”。于是心便驱动著人去不断地向“前”冲,但是因“价值与观念”一直随著时间与地方而改变,这个“前”,就因人而异瑳]有绝对。
  佛陀解脱后,看到我原来不是我、众生原来不是众生,只是“心”的虚妄造作,于是把这“造作”称为“无明”。佛陀说,因为无明,心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来与“法”是不二的,若能不妄想地成天在算计“自己”,就可以不与“造作”为伍,看到原来我不是心所认同的那样,也不会总是糊涂地陷害自己,让自己陷于烦恼痛苦中却不知如何解脱。
  解脱的人是“但见于法,不见于我”,所以他一直都在随顺著法,与法同步不离。于是这里也就没有个人的生死与烦恼,虽然还是要吃饭睡觉,但是若没饭吃,或是生病了,也能安住不妄动,只依该如何处理就去好好地处理,不造作挣扎,如此便称为是涅槃。
  既然“不见于我”,那为何又说有佛、有阿罗汉呢?其实生命或万物都是“法的化身”,离法之外无有存在。从这点而说我们都是“幻人”,然而与龟毛兔角不同的是,我们有可触及的物质,这里所谓的“幻人”重点在“人是幻”,这“人”是非有而有。所以祖师才能呵佛骂祖,因为他们骂的人在他们心中根本不存在,他们在骂幻人,是我们“对号入座”地以为有某个人被骂。
  人生的追求
  在“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里,武士的人生观就是向日本天皇效忠,他们的生命价值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在杀斗中就不断地向前冲。世间人都为自己的价值活著,也都是不断地向前冲,不冲就会被淘汰,也就活不下去。人生就像那些武士骑马向前冲,在过程中,极有福报的人一路平安冲到终点,成为“成功”的典范,但一般人或因马术不好、或因路径不好、或因马不好,都有从马上摔下来的经验。这一摔再摔,人生就有很多的大小苦难。于是人就会希望有免除苦难的方法,可是只要是活著,这苦难是永远难以避免,于是人的观念就开始转了,所以才会有像日本武士类的另一种生命观出现—“活著是为轰轰烈烈的死”。
  本来人希望怎样地活,愿意怎样地死,只要他们觉得满意,这也算是无憾了。曾听一位苦命的女子说:“要是我老公一生都是虚情假意地哄我,即使我知是假,但只要他能一直到死都如此,我也愿把这当作是真的。”所以人最希望的是快乐地活著,至于是怎样的方式,即使要出卖灵魂,也可以。这世间的价值,都是以快乐为依据,于是男盗女*也可以当职业了。
  其实很多快乐的追求都是短视的。譬如为了爱情,苦苦追求时发愿说“若能在一起,粗茶淡饭也可以”,但等婚后,就转入下一个追求了,因为粗茶淡饭是会破坏快乐的。到底是“知足”才能快乐,还是“满足”才能快乐呢?或者另外还有快乐之道?由于人的个性与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有些人会讲究快乐需要有“高尚与超越”的质地,才是真实的快乐。于是另个问题是:到底是否可以不择手段只要快乐呢?还是应符合义理的尺度才是快乐?
  业力与习性
  随著时代的发展,欲望也跟着更深更杂了,人的求不得苦也就更广泛。由于有苦,又更需要快乐来冲淡,于是人就被时代的命运挟带著,“往前冲”成为人的习惯,虽然觉得很累,可是离开这习惯,人反而惶恐不安,人类整体的脚步就越来越紧促。表面上是时代在催促著人,而事实上是人被自己的习惯催动著,其中贪爱是最明显的习惯。这是人类苦的一大因素,但满足我们的习性,则被称为快乐。
  另一大苦的因素就是业力。自己的贪爱习惯还可以被觉察,但业力就难了,因为基本上,人的很多身心反应或功能,都与先天的业力有关。业力是一种不清不楚的迷惑,譬如有些人明明不想结婚,却结婚了,而有些人很想结婚,但终生无伴。又先天的业力与此生的贪爱习惯结合,引生后天的业力,于是业力变成一个大网,层层网住人们,人只能依这网的脉络而行。好的业力与好的习惯,产生善的结果,坏的业力与坏的习惯,就让人苦不堪言,而另外好坏相间的业力与习惯,就看当事人如何发挥好的因素,止息坏的,这要赖于他的正见与心念了。
  想与正念相应,必须先学正法。佛陀曾强调说“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可是现代人多半崇拜名师,不太依据经典的原义,所以有“众生怕因果,因果怕师父,师父怕众生”的讽刺说法。虽然因众生根器,有方便的施设,但太强调方便,就悖离本初的目的了。因为信徒不明所以,师父给什么就信什么,先入为主,现代的佛教徒能“正直舍方便”,又能“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可谓是稀有了。这么多人在弘法,常是要信徒只能依止自己的说法,但却又没法引信徒入于解脱,不能只怪信徒不用功,实在是琳琅满目、各说一套的佛法,让信徒迷上加迷,这应也是佛教徒应觉醒的业力吧。
  佛教要超越自己的业习,则不能“依人不依法”,把方便当究竟。虽佛陀说过“已说的法如掌中土,未说的法如大地土”,大家都可于大海中取一瓢,可是这里两个认识必须先把握,一个是根本(有为)法,另个则是(无为)无生法;前者又名法住智,后者名涅槃智。五蕴或身心缘起的观照,是根本法,三解脱﹙空、无相、无愿)是无生法,任何佛法的修行者与弘法者,都应以此为经纬,两者相融并举,让信徒有正确理与事的依止。亦即,缘起的观照提供人在迷惑与烦恼时,得到正确的化解;而空、无相、无愿,在理的契悟上得到正确的印证。前者的渐修可为后者顿悟的基础,后者的圆熟又给前者照亮目标。
  身心缘起的观照
  每个人都有身体,这需要吃饭睡觉又会老病的身体,是我们第一个负担,但没身体就没生命,所以人都要乖乖听身体的使唤。可是事实上身体并不使唤人,人反而“师心自用”地假传圣旨,处处支使身体为自己打算,理由无他,只因我们都执著身体是我,它的一切就是我的一切。只可惜我们再如何疼爱它,它都不知道,依然会老病、会死。这是人最恐慌的事,也很不甘愿的事,但却找不到谁来理论。
  身体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是活在大地的补给中,至少每分钟要*氧气。又这大地不是只有身体存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都在与身体互动著,于是便有了“触受”,从触受便引发“想”,从想的相续,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思维模式而成为意向,依意向而发动“行”的造作,从造作的反射而有“自我”的认同,这认同就成为“识”,因识而有“心”,从心又组织能量成为“缘气”,心就*这气操控身体去接触外境。于是从身到受–想–行–识,五蕴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其过程中每蕴又互相作用,成为网状,这就是生命的内容。
  五蕴的循环作用一直因外境与心而相续进行,在相续造作中,人的习惯便养成了,再加上念头的相续,形成一种操控的力量,一直左右著人,这便是“业力”。大部分的人表面是被心支使,其实是受著习惯与业力支配著,所以人控制不了他的心,当业习炽盛时,整个心是迷惑糊涂的,于是就有人以为这世界有魔或上帝,在后面控制人。
  佛陀看到这后面业习的控制力,不是人的“本有”,也就是说本就“不是我的”,因此说那是可以超越与净化的。但先决条件是人要觉察那的确不是“我的”,才不会与之紧紧相应,听命于它们。再则是要看到业习是由五蕴的不明而滋生—由受而养习性,由妄想再加上行的脱序与识的认同,而成业力。然后业习令五蕴的妄功用继续滋长业习,因此说五蕴的本身也不是自己如此的,纯粹是条件使然,这就是佛法的“无我”。当人看到自己的烦恼苦是如此“无我”,觉醒到“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时,这不断想冲想追求的心才会歇息,歇息后业习才渐失去持续力,苦才得忘怀,而得自在。
  业力与习性相对于无明与贪爱,无明使人迷惑故看不到业力,贪爱与习性互相助长,所以佛法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而有生命”,我们也可说“业力为父,习性母,而有苦的命运”,这无明与业习把单纯的五蕴世界染上色彩,让人生多了很多“意义”,使人要为这些意义奔忙。佛法指出人生苦的原因,要彻底离苦,必须把根源净化,否则有如上游的淤积到下游,只有积重难返。这也是为何人间越来越多苦难的原因。维摩诘以“空其室”,迎接来问病的人,也意指净化才是除病之方。
  选择的背后
  若我们能看到五蕴的真相,发觉五蕴只是客观的缘起,进而能“不对号入座”,就不会于五蕴起“有我”想。但是问题来了,离开五蕴也没有另外的我,在找不到我之下,所以人还是宁愿把五蕴当我,才觉得不落空茫。人都想离苦,但在离苦的方法中,我们只选择世间的方法,这也是为何我们听了缘起无我后,还是不能解脱的原因,关键就在我们都想依现实的价值,让这个我“真实地活著”。人若不是真的要彻底离苦,遇到问题的选择常是短视而近利,或苦中作乐的。譬如有位母亲抱著死去的幼儿见耶稣,结果幼儿复活了,但同样的例子,佛陀只说服母亲接受事实,于是基督教说上帝才是真理。人常是只求眼前苦的解决,没看到最后终不免一死的事实,试问那复活的幼儿,而今安在?没法再继续的真理是真理还是神话?人为了“活著”,种种迷惑的选择与期待的希望,常却带来更多的迷惑不安,便离不开业习的力量,所以永难解脱烦恼苦。易言之,只要认为五蕴是我,人的苦是不可能彻底免
  然而现实上,我们的确有很多的选择与希望,如何选择才不与迷惑相应呢?当然,人要正确选择,而且要积极努力实践选择的要求,譬如有病就该就医,没工作就努力去找,只是别离开现实而抱着太过分的希望,引发更深的无明爱染。虽然有梦是美的,但陶醉在梦里,这是痴人说梦,是无明贪爱,只会造成更深的习性,传染更多的业力。若解决一个苦,却繁衍更深的迷,一时的快乐,是抵消不了生生世世的流转的。所以祖师说“若还不当下肯定,沦落百千万劫继续颠倒。”在苦难中,对真理的正念不可因一时的糊涂妄想,种下更难收拾的迷惑。
  有人认为既然因缘是一切发生的原因,则今天我会如此选择,也是前面因缘已注定的,就像人被业力支配一样。这种宿命论当然不是佛法所要的,但如何破解这种论述,却不能只说佛法不是宿命论就能令他们满意的。这种问题其实也是唯识学被的争议的地方。唯识的种子说,认为修行是把杂染种子转成清净种子,当所有种子清净就成佛了。但问题是为何在杂染中会有清净的想法?亦即,为何人今天的选择不是全由以前因缘业习造成?又若清净种子是本有,那应该众生皆可成佛﹙唯识不赞同这说法),又者清净是否也会被染污?若不会,那杂染种子何以却可转成清净种子?
  当然,我们都知道是因人想离苦,所以会选择修行,但同样问题是,修好的是否又会转坏?若会,那苦难怎能够彻底解脱?或者说是有些人能一直修上去,有些人不能?那么多数人一定认为我是属于不能修上去的,修行对我言是找不到终结的选择,看来我还是另谋他方,管它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最好选择,就不会只想依止佛法以求解脱了。于是在不认为能解脱之下,学佛只是种点福报,随兴就好。以上这想法虽不被佛教认同,但很多潜藏佛弟子内心的却是如此,所以修行时不会想认真投入。
  人今天的选择是不是全由以前因缘业习造成?其实正确的说法是“一切都由缘起造成”,包括你现在的选择。但与宿命论不同的是,法是没时间的,或说是包括一刹那前的,而宿命论是前世的决定。既然在缘起法中,没有人的自我成分,那么佛教说的“发心”又要摆在哪里呢?我们还要不要发心修行呢?若不修行,烦恼业苦如何解脱?这是开悟的重要关键,若你能彻底认同“缘起无我”,则发心修行也是法的展现,不是“我的”。亦即从无始以来,从来未曾有过“我”,也没“我的”烦恼业苦,哪需要“你”多管闲事?若能彻底认同如此地与“我”不相干,则当下本自解脱。这解脱是无始以来一直如此的,所以称为“如如”或“法身”。因此圆觉经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法是不生灭的)。于妄想境(我的分别心所造)不加了知(不对号入座),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法里没有我的造作角色)。’只是这句话对讲究修行的人而言,认为是“不敢依从”了。
  又者染与净不是对立的问题,这里不管是怎样的选择,都是虚幻的。选择修行或选择轮回,不但选择是幻,连修行与轮回都是幻,所以清净与染污也是幻,也就没有一法真的转成另一法,也没成佛与不成佛,没众生与人我。而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这个真理,等看到后也不立有没看到。只因我们无法在如幻的苦难中安住,所以要*修行来让我们看到一切如幻。因此彻底解脱烦恼苦的方法,就是看清那些是如梦如幻,重点并不在能解决它们多少,也不在因选择而会得到什么果位,所以菩萨们尽管知道众生度不尽,还是选择要度如幻的众生。学佛就是在我们未证得一切是幻之前,也只能认真选择,做该做的,以求心不落空,但在正见上当知所有的有为修行,必须通向无为。学了了义佛法的人,他在选择的同时,更不忘正念无生,所以事情结果将会如何,他都会藉此来肯定“空、无相、无愿”的解脱,了知这里只有法的化现,人生不在自我的存在与成就,而在不无明迷惑。
  放之自然
  五蕴都有本来的作用,只因在与外境交流中,建立关系,而有了攀缘的习性,再加上“生无慧目”,从反射间起了错误分别,把自他染上色彩,而不知原本世界是无色的,有如天空本无色、非明暗,朝辉夕彩都不是天空本色。
  妄想攀缘的色彩丰富了人的识心,变成生命的一部分。问题是“色彩”由缘起而有,也因缘起而无常,所以是“起唯法起,灭法唯法灭”,都不是人可操控,但人在苦中的习惯反应总是“挣扎”,这有如困兽之斗,越缠越紧。为何会越缠越紧呢?因为在“缘起本无生”中,人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妄染了色彩,在缘起苦境遇中了一支箭,因挣扎故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本来单纯的事件,最后归罪于命运的坎坷。
  心本像虚空本没有冷热,但若一直加材烧,空气就烧得很闷热。又当材抽掉时,空气就降温,于是人遇苦时,只关心把那“木材”抽掉,没看到这背后虚空的无生义,这种经验让人忘记虚空是本没有冷热的,亦即忘记心本来是无关生灭的,但这染色的妄念让人以为心会烦恼,其实心是不会烦恼的,只因那习气引发的妄想在蒙蔽心,而业力再加上第二支箭,才催迫了烦恼的滋长。
  永嘉见到六祖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答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悟说“体本无生,了即无速。”从六祖处永嘉见到无生,悟到生死不相干的本然。我们在烦恼苦时,也可以自问“何不体取无生,了无苦乎?”然后自答“体本无生,了即无苦。”生死苦是第一支箭,不知无生糊涂挣扎是第二支箭,所以人生变成苦的舞台。若要了苦,固然在世间法要抽掉“木材”,更要在出世间法知道“体本无生”,能够“放之自然,体无去住”。懂得随顺“缘起无生”,才不会白白受苦,却未悟得生命真相。若体悟了虚空无生,此心本非生死,面对一切苦难,自然能“无所受而受”,则业习就不会牵动虚妄的识心去催迫生命的轮回。
  身来身去本三昧
  我们的身体或五蕴,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单纯存在,可是人的生老病死等基本问题都是出在身体上,所以我们都以健康为人生最先要求,却忘了苦是因无明与业习把单纯的五蕴世界染上色彩。
  我们想自在,多一直在身上著眼,常想控制身来达到快乐,这最多得个好身体,却难逃无常的事实。另有些人为使烦恼不起,用打坐来控制身体,训练此心入于定境,乃至每天满满的功课,想要改变身心的现状。当初马祖在打坐,怀让就在旁磨砖说要作镜子,马祖笑之,怀让就反说“你这样控制身体,那能成佛?”并说牛车不走是打牛,不是打车。
  神秀平常教的修行是“住心观静,常坐不卧”,六祖便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指出一般修行人都是依著次第,制身而修,若身不调,则功课不得长进,但身有何错?为何要“不倒单”般的制身以求明心?六祖主张修行重在明白自性,“不立菩提涅槃、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应用随作。”身体没有错,饥则食,困则眠,醒则动,都不离自性,所以说“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此“金刚三昧”是诸法寂灭,没有增减,也没次第,不必跟身体与五蕴过不去,可是人都在色身下手。当初佛陀一麻一麦的苦行,最后自己发觉这是“非道”。
  当然不是说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是错的,问题是“未明根本”,则难免盲修瞎练。可是我们的业习障住了自性,要如何能不训练身心而得见性呢?前提就是认清“本自清净,何惹尘埃”,不要被妄心的栽赃,“自心取自心”﹙取妄念为自心﹚,而自认是生死凡夫,不断加上第二支箭,然后再想要拔除。有了这“不生不灭”的正见,则“应用随作”都能不离正道。先知道“心地法门”后,你要怎么修都可以。
  解脱人,他懂得“空”,能够“无住”,因此当习性与妄念踩空时,就怎么也起不了作用了。此时无明与业习并不是从原来的有,变成没有了,而是从原以为的实有,回复到妄有,佛法称之为水中月、镜中像。因为无明与业习本来非有,解脱后也不应以为从此“消失”,而是转成如幻的“圣道位”。亦即烦恼经过如此的“空慧正见”转成智慧,习性转成愿力,业力转成方便。譬如地藏菩萨就是有念苦的习性,所以发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弥勒菩萨好与众生同在,发“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方便,故意看不空烦恼,以留惑润生。所以没有如幻的烦恼苦,也就没有如幻的修行,及如幻的成佛与证果。
  我们常会想解脱,但把解脱想成是完全“诸事顺遂,六时吉祥”,所以一遇到事就以为这是烦恼,不是菩提,也就一直无法安住在“本自清净”的金刚三昧。妄心的躁动引发无明业习,一面放火,一面想灭火,因而造成工夫用不上力。其实解脱不是要到达“完全怎么样”的境界,不见得就会诸事顺遂,只是平常地面对五蕴与外境的缘起变化,不妄生意义与成就的攀缘,平常“随缘消旧业,不再惹新殃”,绝没有“表相”上的标准,否则佛陀就不会讨不到饭吃了。
  从本来无我也无得失看,我们本都与解脱同在,身来身去本三昧,满目青山皆菩提,只是这样的平常不是我们要的,我们想像中解脱是身心泰然,安乐无疆,是有所得的境界,因为总是不满足,也就不能安隐,即使解脱出现在眼前,也不相识,常与它背道而驰。所谓“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解脱不必等未来,实在是菩提与解脱都是现成的,在现实中一点也不少,不增不减。人最后的大安心,必须建立在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