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贤空法师闭关七天后访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贤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5年7月14日,法门寺堂主、佛学讲师贤空法师闭关七天圆满结束。
  闭关是关门修养道德,是佛家弟子常用的一种特殊修炼方法。贤空法师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呆就是上七天八夜,不食人间烟火,仅靠12瓶矿泉水维持生活,记者带着好奇的心采访了贤空法师。
  记者:法师你现在的工作很忙,为何想到闭关?
  法师:上月初咽喉发炎,一个月多月来,时好时坏,讲完课声音就哑了。先后看过三位医生,中药、西药(含打点滴),效果都不好,所以我选择了闭门止语、断食疗法。《南海寄归传》上说:比丘有病当看医生,看过三次都不好的话,就好好忏悔业障。
  记者:闭关期间都做些什么事情?
  法师:专门修习“大悲心”和“菩提心”。每天都要读经、静坐、忏悔和经行。大悲心就是要拔一切众生苦。菩提心就想成佛,自利利他。
  记者:为什么不吃饭呢?
  法师:佛教是反对极端苦行的。佛说:无益苦行当远离。“断食疗法”在日本和台湾非常流行,能治疗各种疾病。不吃饭就是让自己这部“机器”休息一下,它常年工作,很辛苦,生病就是身体的生命钟在提醒你,我现在需要休息。
  我们知道猫和狗生病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躺在那里休息,渴了就喝点水,冷了就去晒晒太阳,过几天就好了。我们人太“倔强”,常常会带病工作,作息时间不固定,病倒了不能工作才去看医生,医生劝他休息,有的人为了工作和利益,把医生的劝告都忘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人说:他很累,什么时候能看开一点,轻松一下。一直到死,也没有多少人能实现这个愿望。人人都知神仙好,只因功名忘不了。
  180个小时就是靠这12瓶水维持生命
  记者:听说你有三次断食经验是吗?
  法师:是的。小时候听大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七天不吃就死亡。出家以后,看了《弘一大师传》,知道弘一大师出家前(李叔同)断过食,体会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宁静、安祥和悟性,然后就出家了。
  九八年在广化寺断食期间的贤空法师
  第一次断食在中国佛学院读书的时候,我们有七位同学一起断食,当时教务处不同意,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好奇心,很想体会一下断食的意境,这次是偷偷进行的,每天照常上殿、上课,渴了就暍点自来水。
  门肃法师、赵朴初院长、贤空法师在一起
  第二次是1999年,在福建佛学院任教期间断食十天,用的是胡罗卜汁断食法。
  第三次是2001年在美国,当时台湾有一位断食专家吴居士,他每年都要断食一次,因为他过去身体很不好,常常吃药,胃都吃坏了,后来有人告诉他断食疗法,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果然有效,从此他对断食深信不疑。这次我们有十几人一起断食,断食第三天,有一位同学偷吃了东西(从山上采来的菇子),导致上吐下泄,死去活来,差一点送医院去了。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断食一天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断食三天以上,要在有断食经验人的指导下进行,复食阶段更为重要,一定要安程序来,开始复食前三天只能吃米汤,第四天以后才可以吃非常稀的粥。因为肠子里几天没有东西都黏到一起了,如果一开始复就吃硬物会有生命危险的。断食有这方面失败的例子,所以在台湾接受断食疗法的病人是要与院方签合同的。
  记者:你这次闭关有什么受益?
  法师:不说话心里宁静,不吃饭身体轻松。六根好像变得聪敏起来了,听力、看力、味觉等特别敏感。这次主要是修习“菩提心”和“大悲心”,我的体会是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过去我的师父告诉我,没有菩提的人随时可就消失不见了。若菩提心发起来了,学习佛法不会退的,做事情身累心不累,没有困难也没有敌人。若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他不问到什何地方或族群,人人都会欢迎他。所以我要学习大悲心和菩提心。
  闭关七天的体会 发菩提心
  记者:学习佛法不退是什么意思?
  法师:学习佛法有三种人不退,一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也包括小乘的初果圣人,所以佛给初果圣人一个名字叫“有学”,他这生死了,来生不会糊涂,还会学习佛法的,凡夫就靠不住。第二种是发菩提的人,因为发了菩提心,这一生他会努力学习佛法,弘扬佛法,有“佛法兴亡,我的责任”的菩蕯精神。这一生学习佛法的力量还会延续下去,来生见到三宝就生大欢喜,就愿意出家弘扬佛法。第三种人是学习佛法之后得大欢喜,我们常说的“法喜充满,禅悦为食”,他得到的快乐是世间的“五欲乐”不能相比的。因为世间的乐来得很辛苦,就是得到了也不能长久,外界的环境一变就没有了。法喜是自己内心的,别人拿不去的,不因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在“文革”中,有些出家人没有还俗,藏在深山野林里,过一种原始生活,他不觉得是苦事。我认为他们都是有坚定的信仰,有菩提心、法喜禅悦或是菩萨再来。
  记者:你还希望以后有机会再闭关吗?
  法师:以后,我想在寂静处的寺院长时间的修炼,还是修“大悲心”和“菩提心”,达到“身处闹市无烦恼”时出山弘法比较好。
  戒觉法师、田青教授、圣辉法师、贤空法师、法通法师
  记者:你是什么因缘来到法门寺?
  法师:去年2月从美国回来之后,在福建佛学院教了一个学期的课,结夏安居之后,学诚大和尚让我来法门寺常住并筹办佛学院,去年11月,在这办了一个学佛班。
  贤空法师在美国法云寺佛学院
  记者:听说你在佛学院读书共有十年时间,还去美国留学三年。你觉得佛学院在佛教界扮演了什么的角色?
  法师:我是大别山里长大的,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出家之前可以说是一个半文盲。我在佛学院读十年书,觉得还不够,佛法太深太广了。要不是在佛学院学习,什么是佛法、三宝、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正知正见等都不知道。可以说是佛学院培养了我的文化和佛学。近一百来,佛教界的中流砥柱的人物都是上过佛学院的。今天放眼全国各大道场的主要法师也都是佛学院毕业的。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不学习佛法是不能自利利他的。医学院要学习五年,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当医生的,当一名医生不简单,他们是治疗身体的疾病;佛法是治疗人的心病,心病更难治,佛是大医生,佛法是药,出家人是实习的医生或护士,若不学习佛法,不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那会出大问题的。
  前国家宗教局长张声作先生来看中国佛学院的学生并与贤空法师交谈
  记者:常常听到有人说,读佛学院的人都只解说解说而已,只有住在禅堂里或深山里才是真正修行人,法师你对此有何看法?
  法师:(LL) 人的根性和悟性是不相同的。不能对那类人予以全面肯定或否定。佛教的教导修学次第是闻思修,戒定慧,信解行证。在佛学院学习还在闻思阶段,还谈不真修。好比你第一次去某大城市下火车后,想去目的地,你就要先看看地图或向人打听路如走,若你不看地图也不问人,那你往哪里去,没有方向。学习佛法就是看成佛的地图,学完了还要专心修行的。住禅堂或住山的修行者,我很敬佩他们,他们若明白成佛的路线或有高僧指点,是不会有问题的。
  记者:你的老师有数十位,令你最敬佩的有几位?
  法师:圣辉法师、学诚法师、界诠法师、妙境长老等。并不是因为他们今天所处的地位高而敬佩他们,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在学生时代我就佩服他们,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力量,那就是“佛法兴亡,我的责任”。我和学诚法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他对我关爱有加,他是看着在佛法中成长的,他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非常多。学诚法师身上有一种坚强毅力和强大的忍辱波罗密,这一点我学习一辈子恐怕也学不好。所以这次我在闭门期间摘录《本生论》中的一段话自我勉励。
  忍字头上一把刀 火来一定要避开
  “忿火能坏妙容色,虽饰庄严亦无美,纵卧安乐诸卧具,忿箭刺心而受苦。忘失成办自利益,由忿烧恼趣恶途,失坏名称及义利,犹如黑月失吉祥。虽诸亲友极爱乐,忿堕非理险恶处,心于利害失观慧,多作乖违心愚迷。由忿串习诸恶业,百年受苦于恶趣,如极损他来复雠,怨敌何有过于此。此忿为内怨,我如是知已,士夫谁能忍,令此张势力”。
  贤空法师向学诚法请教疑问
  记者:目前国内有三十多所佛学院,你觉得哪几家比较好?
  法师:办佛学院很不容昜,能办起来就是有大功德。好不好,不是短时间内看很出来的,要到二三十年以后才这知道。中国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都有5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他们的影响自然就大。
  记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佛学院最理想?
  法师:佛学院的教学计划应当在十年以上,教师队伍要稳定,并具有真才实学,信仰坚定,具有出离心、大悲心和菩提心比较好。学生在佛学修学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受到师长的言传身教,学生才会有点道气,说话做事才不会俗气。就是硕士和博士来出家,也要重头学,因为你不是佛学博士。在台湾和美国,不问你出家前是何学历,到了佛学院就是一年的小学生,照样去当净人。
  一诚老法师为贤空法师题字 佛即是心
  记者:前几年有人就提出要编纂一套佛学院教材,你对此有何看法?
  法师:佛学院的教材多是采用原始经律论,佛学造诣不深再加上文化又不高的人学习和讲授都感觉到有困难。我刚出家的时候在佛学院听课就是听不懂,真是听天书一样。编纂一套理想的佛学院教材很不容昜,谁来负责编很关键,若是学习佛法四十年以上的老法师来编和一般学者来编是不同的。佛教的理论不同世间的学问,三法印是佛法的总纲,任何人是不能否定和歪曲的,世间的学问,今天可以这样说,明天又可以那说。佛法的理论千万年不会变的,只有够量法师并具有正知正见才能胜任编纂教材的工作。总之,佛学院的法师每天都要学习,达到能读原经原论的水平,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去修学,届时他就不会觉得原经论的教材不好了。
  贤空法师、界诠法师、学诚法师
  记者:听说你对四念处、止观(静坐)和《瑜伽师地论》很有研究,能否谈谈它们的重要性?
  法师:佛在入灭前,阿难向佛提出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佛灭度后比丘们(佛的出家弟子)依何而住?佛说:“依四念处而住”。有人认为四念处是小乘人修习的,其实大乘也有四念处,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就有四念处,连菩萨都要修四念处,何况我们初发心的凡夫呢。
  止观法门在隋唐朝时期,智者大师和他的弟子们专门提倡弘扬止观法门,天台宗道场的禅堂就叫“观堂”。止观法门也是佛教授的法门,佛在世时,弟子们听佛讲经之后,就去经行(散步)宴坐(静坐),思惟佛陀说法的义理,悟性好的,不长时间就得圣道了,得初果、二果乃至证得阿罗汉。我去美国就是学习止观法门,止就是定,观就是慧。修定之前必须要严持戒律,修止要学习方法,修观要学习经教;懒散的人是不愿意修止观的,持戒觉得很辛苦,静坐怕腿痛腰痛,学习经教头痛,是不能修止观的。
  茗山长老、贤空法师
  《瑜伽师地论》也是玄奘法师翻译,全文一百卷。这部论是一部佛学大辞典,是一部佛法概论,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对涅槃缘起、生死缘起、五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戒定慧、三十七品、六波罗密、大小二乘的义理广说细说。这么好的论为何没有很多人去学习弘扬呢?我看主要原因是没有宣讲这部大论,我们一般人都怕多,听说一百卷就怯懦了,就是十卷的《摄大乘论》和二十四卷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一般人都不肯学。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上百次引用《瑜伽师地论》的原文,特别是在菩萨地中引用最多,看来宗大师对《瑜伽师地论》是有深入学习的。另外一个原因,一般人认为《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思想,学习唯识的人才去学习,其实《瑜伽师地论》除了少部分是唯识思想之外,绝大部分的思想都是各宗所共的。中国佛学院过去有开《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现在好像没有开了。浙江的智敏法师、已故的江西体光老法师对《瑜伽师地论》非常好乐,过去正果老法师对《瑜伽师地论》也很喜欢。
  在妙境长老往生前三年,我去美国追随妙境长老学习止观和《瑜伽师地论》,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修学佛法五十多年没有中断,并且他又是一位非常聪明,言传身教影响我最深的一位老法师。他生前,每年都去台湾讲经,在他的弟子中,妙境长老就菩蕯再来。妙境老法师是黑龙江人,他四八年去香,七三年去美国。他对大陆的佛教非常关心,他希望我回中国后,一定要宣扬《瑜伽师地论》,我不会忘记这件事的,我们今年夏安居之后将开一个小班就是要学习这部论。
  贤空法师和妙境长老在一起
  记者:法门寺佛学院的理念是什么?
  法师:法门寺佛学院在学诚大和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本着悲智愿行的院训,八宗并弘、显密兼融的原则办学。培养具有正知正见、有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之僧材,绍隆佛种,续佛慧命。
  贤空法师在美国白宫前
  记者:在法门寺办佛学院有哪些优势?
  法师:法门寺过去是皇家寺院,今天是国际名寺。这对我们办佛学院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我们,这就是法门寺办佛学院的优势吧。
  法门寺佛学院师生
  采访贤空法师我们整整花了四个小时,并不觉得辛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从他身上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佛法兴亡,我的责任”。如果每个佛教徒都有这种精神,佛法在中国一定再度辉煌。
  我们也衷心地祝愿法门寺佛学院办出规模和档次来,为西北佛教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们用国家宗教局长叶小文先的话结束本文。“中国的佛教真是伟大啊,伟大的国家必护持伟大的佛教,伟大的佛教必利乐伟大的国家,我们要赞叹,大中国有佛!”
  (图文/毓宁 光德)
  贤空法师简历
  1970年 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1990年 出家于福建省莆田市广化寺
  1993年 福建佛学院毕业
  1997年 中国佛学院毕业
  1997年 福建佛学院教务主任
  1998年 福建省佛教协会理事
  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专业毕业
  2000年 创办福建省莆田市首家心理咨询机构—莆田市心理咨询中心(无偿服务)
  2004年 美国法云寺佛学院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2004年 10月来法门寺至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