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李贽佛学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纪华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李贽佛学思想初探
  纪华传
  提要:
  本文探讨了李贽佛学思想特征,并力图揭示他的佛学 思想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启示。
  纪华传,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主题词:李贽佛学思想
  李贽(1527—1602)是晚明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重要 时期,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由冲突、对立走向了更深层次与更广泛层面的融合 。从总体上看,虽然中国佛教从隋唐的辉煌之后逐步走向衰微,但是在晚明却一度出现了佛 教中兴的气象:不仅晚明佛教四大高僧蘟宏、真可、德清、智旭均为法门龙 象,于佛学多有建树 ;即使在家居士如李贽、焦?、袁宏道等学者对佛教也深有研究,留下了 许多重要的佛学著 作。李贽的一生出入儒佛之间,与真可同时被称为佛教界当时的“两大教主”,对于晚 明佛教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李贽的思想变迁及佛学思想的形成
  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被称为反对儒家思想的“异端”之尤,他的佛学思想成了反对儒学文化 专制和权威主义的思想解放武器。因此,李贽佛学思想的形成,与晚明时期的思想界状况特 别是儒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晚明时期,儒学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明朝初年,由于明政府的提倡,程朱理学成了当时占 统治思想的官方哲学,明朝中叶,阳明心学兴起,与程朱理学相对抗,于民间士人中影响 甚大。考察这两派儒学思潮,虽然都吸收了佛教思想以建立其较为精致的思辩体系,并且在 表面上又排斥佛教,但是二者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又有区别。程朱理学从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 儒家伦理出发,视佛教为“异端”、“邪说”,进行了严厉的责难和猛烈的攻击。而阳明心 学虽然也辟佛,但是其精神更接近于禅宗,学者易于由此而趋于佛教,特别是心学的分化至 泰州学派,多为佛门中的居士,这为佛教自身的新生准备了外部的条件。李贽即为其中典型 的代表。
  李贽同当时其他读书人一样,自幼熟读儒家的经典,因此在李贽的思想深处,仍然受儒家思 想的影响。李贽对于孔子的道德和学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道德之重足以庇阴后人” ,“孔子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十”①,但是,由于李贽“倔强难化”不依傍他人的 个 性,所以他对于儒学思想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李贽特别不满以正统自居的朱子理学,“稍 长,复愦愦,读注不省,不能契朱夫子深心”②,由于对朱子之学的分歧从而萌生了他后 来对儒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并非一概否定孔子及传统儒学的价值,而是反对当时口是心非 的假道学。在李贽看来,“古圣之言,今人多错会”,仁义道德成了儒学末流博取功名、 谋 求富贵的手段,即“今之称学道者,徒有名而无实”③。所以,李贽运用了被朱子理学斥 之为“异端”的佛学这一思想武器,对文化专制下的儒学末流给予猛烈批判,具有解放思想 的早期启蒙主义性质。
  李贽在四十岁以后,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嘉靖四十五年(1566),李贽到了北京,补礼 部尚书,当时北京阳明之学非常流行,受李翰峰、徐鲁源等的影响,开始接受阳明心学,李 贽研究佛学,也由此开始。此后多十年的时间中,他所交游的师友多为泰州学派的人物。关 于泰州学派与阳明学派的关系,黄宗羲曾作过精辟的论断:“阳明之学,有泰州、龙溪,而 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 ,盖跻阳明而为禅矣。”④由此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发展至泰州学派,越来越接近于佛学 。李贽继承了泰州学派的传统,对各家思想保持着宽容的态度,李贽在《焚书·复邓石阳》 中讲过:“愿作圣者师圣,愿为佛者宗佛。……故敬有志于道,则在家可也,孔、孟不在家 乎?出家可也,释迦佛不出家乎?”⑤。这一思想基本反映出李贽所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 泰州学派的立场上去理解儒佛,这时期他的思想基本倾向是儒佛并存,逐渐由儒向佛转化。 
  万历五年(1577),在李贽51岁的时候赴云南为姚安太守,他在处理公务之余,常与当地名僧 讨论佛法,并且曾“入鸡足山阅《藏》不出”,所以姚安三年是他佛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李贽本人也说过:“五十以后,大衰欲死,因得朋友劝诲,翻阅贝经,因于生死之原窥见 斑点”,又讲“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⑥。由此可知,李贽五十岁以后,思想确发生了质 的 变化,由儒而彻底归于佛。例如在他笔下的孔子,完全是一个出世的佛化形象:“视富贵如 浮云,唯与三千七十游行四方,西至晋,南至楚,日夜皇皇以求出世知己。是虽名在家,实 终生出家者矣”⑦。虽然孔子与诸弟子游行四方,可谓积极入世以推行其理想,这与释迦 出世以求解脱迥然不同,但是由此却可以看出他以佛释儒的思想倾向。李贽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提出了融会儒学乃至三教融合的思想。李贽在《续焚书·三教归儒说》中提出:“儒、 释、道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即“然其斯于闻道以出世一也”。这里虽名曰 “归儒”,实则是以佛家的观念出发所理解的儒;他所讲的“闻道”,也非儒家、道家所讲 的道,而是佛教出世解脱之道,所以他最后又讲,“今之欲真实讲道学以求儒、道、释出之 旨,免富贵之苦者,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⑧。由此可见李贽的佛教立场非常鲜 明,他所讲的儒佛一致或三教合一,并非将佛教与儒、道等视齐观,而实质上是站在佛教的 立场上融会儒道。
  二、李贽的佛学思想
  1、“成人”即“成佛”思想
  李贽反对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说教,继承了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思 想,提出“穿衣吃饭”的“人伦物理”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理 矣”⑨。这里讲的穿衣吃饭,即包括了世间种种的事情,所以李贽又讲,“凡世间一切治 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矣。”B10这正是《法华 经 》所讲的:“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违背。”李贽对于世间事业的重视,表明了他对于 佛学的认识上也不是要追求绝对的出世,而是要落实于现实的生活,所以他进一步提出了“ 成人”即“成佛”的思想。
  李贽在《焚书·答周西
  山严
  》中说:“既成人矣,又何佛不成,而更待他人乎?天下宁有人外之佛,佛外之人乎?” B11在李贽看来“成人”与“成佛”是互不相碍的,真正的成人也 就是成佛。而成人的过程则体现在世间事情上,所以李贽又讲“佛无益于事,成佛何为乎? 事有碍于佛,佛亦不中用矣,岂不深可笑哉?”这一于世间圆成佛果的思想具有人间佛教的 初步萌芽,与太虚法师所明确提出及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例如太虚法师讲 过,“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虽然李贽所讲的“成人”, 主要是指于世间“人伦物理”中圆满人格,力图把佛学与儒学统一起来;而太虚法师的人间 佛教思想则有别于“死人的宗教”,“鬼神的宗教”,但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要把 出世的佛教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精神相结合的中国化佛教的产物。 
  在印度佛教也有这种思想的雏形。在大乘佛教中就力图圆融世俗、胜义二谛,如《中论》中 有:“涅?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亦无少分别 ”B12。但是这种世俗与胜 义、入世与出世圆融无碍的思想并未在具有浓厚出世倾向的印度形成风气。而在中国文化传 统 中的儒家思想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主张于世间完成道德人格,不离世间日用而 成贤圣。由于这一思想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重大转折,更加强调入世的精神。 物别象慧能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觅角”B13,这 一思想巳为中国佛教各宗所普遍接受。
  李贽继承了中国化佛教的这一人间佛教思想萌芽还很不成熟,把成佛体现在有益于世间事情 上,带有一种功利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但是他毕竟把成人作为佛教的根本明确提出来,在 一定程度上把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使佛教的传统与中国固有的文化 精神相结合,适应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2、李贽的宗派平等思想李贽虽然弃官削发遁入空门,但是他并没有经过剃度受戒等仪 式,所以他出家作为和尚 的资格并未被承认。因此从佛学渊源上,李贽并没有专一的宗派师承,而且以他孤傲倔强的 个性,虽广泛涉猎家各宗,但并不拘泥于旧说,而完全依据自己的理解。
  关于李贽的宗派见解问题,清代彭际清《居士传》中提出:“卓吾风骨孤峻,善触人 。其学不守绳辙,出入儒佛之间。以空宗为归”B14。后来吴虞等人均沿用此说,但 是 他们对“空宗”究竟意指为何并未做进一步解释。而江灿腾在《明清民国佛教思想史论》一 书中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李贽的思想,是“妙明真心”的“真常”思想,而非缘起性空的 “空宗”思想B15。但是在传统佛教中讲“空宗”往往总是与“有宗”相对,彭际清 所 讲“空宗”是否就是江灿腾所的龙树、提婆一系传至中国后形成的三论与天台宗?他与近人 所普遍接受的大乘佛教三系中的空宗是否存在着语境的差异,还需要做进一步梳理与考证工 作。
  如果通过李贽的佛学著作以及于云南鸡足山阅藏,晚年居芝佛院的宗教生活可以知道,他对 于佛教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佛教中的常见经典如《金刚经》、《心经》、《楞严》、《华严 》、《法华》等无不深入研究过,但是他从来没有以某派学者自居,而是直出胸臆,即“读 书须以我观之始得”。
  李贽不仅没有局限于某一学派,而且还反对佛教史上执于宗派之见的情况。在《续焚书·五 宗说》中对于禅宗各派采取了平等视之的态度:“因其支分派别,源流不绝,则名之曰宗; 因 其重明继焰,明明无尽,则称之曰灯;其实一也。”同时他又批评那种拘于宗派之见的偏蔽 :“若永嘉真觉大师与南阳忠国师,虽无暇叙其后嗣,然其见谛稳实,不谬为六祖之宗明甚 ,乃《传灯》者即己意抑而载之旁门。何其谬之甚欤?”B16由此可以明显看出李贽对 于佛教各宗各派平等的思想,这固然与晚明佛教宗派融合的时代背景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李 贽思想中的文化宽容精神。
  由于李贽对佛学的理解不依傍旧说,而别出心裁,这就造成了他对佛学的见解缺乏一贯性 和系统性。所以蘟宏对他提出过批评,“夫人具如是才气,而不以圣言为 量!”B17这 种评价确实反映出李贽佛学思想中的理论缺失,门户之争固然不可有,但宗派之根本却不可 无,不过李贽与那种拘泥于师说,陷入宗派相争的情形相比,作为纠偏补弊的对治悉檀,这 又是他思想中的可贵之处。
  3、李贽融会禅宗的净土思想
  关于李贽的净土思想,圣言法师与江灿腾都作过研究。后者认为李贽倾向于自力解脱,而不 主张“他力念佛”,是“禅者的净土观点”B18。江氏所概括的李贽倾向于自力解脱 确 实抓住了李贽土思想的主要方面,但是李贽却并不是不主张他力念佛,他的净土思想其实是 很复杂的。
  一方面李贽视念佛往生西方为真实,对弥陀净土深信不疑,所以他在《观音问》中讲,“念 佛者,念阿弥陀佛也。当时释迦金口称赞有阿弥陀佛也。当时释迦金口称赞有阿弥陀佛,在 西 方极乐国土,专一接引念佛众生。”又讲:“人人能念佛,人人得往西方”B19。但 是另一方面李贽并不停留于此,而进一步倡导“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例如他在《豫 约》中写到:“夫念佛者,欲见西方阿弥陀佛也。见阿弥陀佛了,即是生西方了,无别有西 方生也。见性者,见自性阿陀佛也,见自性弥陀了,即是成佛了,亦无别有佛可成也。” B20江灿腾得出的李贽净土思想的结论就是通过后一方面的分析而得出的。
  李贽本人究竟对于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二者态度如何?这不可能通过他的只言片语便可得出 结论。如果透过李贽对于黄安二上人的赞叹或许可以清楚他对于净土的倾向。“其师弟恐师 兄徒知皈依西方而不知自性西方也,故常述其师称赞邓豁渠之语于师兄之前;其师兄亦知师 弟之意婉也,亦信念佛即参禅,而不可以徒为念佛之讨。”B21李贽把二上人称之为 “ 真师友”,可见他是赞赏师弟引导师兄从“皈依西方”进一步到究竟的“自性西方”,正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见,李贽虽倾向于自力解脱,但绝没有否定他力解脱,而是自力与 他力的配合。
  净土宗的念佛方法有三种:即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而以念佛三昧作为此宗的要 旨。而念佛三昧又有两种,一为根本三昧,二为究竟三昧。证得一心不乱谓之根本三昧,“ 学者既证根本三昧,复进修不己,且尝预发见性之愿,然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明 自本心,见自本性,乃得谓之究竟三昧。”B22所以净土之究竟处,与禅宗并无二致 , 正如《大智度论》中讲的:“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见,如现在前”B2 3,若非证悟法身,得见自性,何以诸佛常现在前?
  李贽的净土思想正是融会了禅宗的净土思想,而非禅者的净土思想。从李贽“念佛即参禅” 的净土思想可以看出他平等融会禅净的态度,在李贽看来,禅净二宗虽次第有别,但究竟处 却是相通的。
  三、李贽佛学思想之贡献
  由于李贽出入儒佛的独特经历,他的佛学思想不仅对于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 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
  第一,对晚明佛教的影响。李贽晚年居住在龙潭湖芝佛院,经常讲解佛法,教诫僧众,还 曾经和真可同时在南京设坛开讲佛法。蘟宏曾评价他说,“其所立遗约训悔 徒众者,皆教以 苦行清修,深居而简出,为僧者当法也。”B24出家人中,如深有、黄安二上人等都 与 他有密切的来往,并深受他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贽对晚明居士佛教的兴起起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李贽常常通过书信与在家信众及知识分子讲解佛法,所以在他的影响下, 其好友焦? 曾著有《楞伽精解评林》、《法华精解评林》等多部著作;他的弟子袁宏道的《西方合论》 后来编入《净土十要》,于净土宗影响甚大。他们作为在家居土,由于都受过良好的文化教 育,他们对于佛教的研究,客观上促进了晚明佛教的复兴。
  第二,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李贽的佛教思想,无论是融会儒、道,还是宗派融合,都表现 出晚明佛教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承流派平等相视、兼容并蓄的特点,这既是受中国文化 传统中“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宽容精神的影响,同时也是佛教平等圆融精神的体现 。如果借用明清之际大儒黄宗羲对儒学的评述,“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 百家”。则也可以说,佛法亦非一家之私,佛法之血路,亦散殊于百家。佛教 谟胫泄逃? 的文化经过长期对立、吸收、融会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中,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中国文化融为一 体。从李贽为代表的晚明居士佛教的兴起,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并非单线的,特别是 从晚明之后逐渐在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股佛教潜流,如方以智《东西均》与天台思想有密切 的 关系;傅山好庄列之学而精研《楞伽》;船山作为启蒙思想的哲学代表却发挥法相之学,撰 《相宗络索》,可以说佛教在更深层次上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对佛教现代化的启示。从总体上看,李贽的佛学思想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世间与出世间的统一。李贽肯定了日常生活中“人伦物理”的合理性,把佛教出世成佛 的理想建立在现实人生的基础之上,对于人间佛教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又要 警惕佛教世俗化的负面效应。(2)佛教宗派的融会。晚明时期佛教各宗之间以及宗派内部竟 争激烈,李贽对于禅宗内部派系之争的反对以及禅净平等的主张,正是力图纠正这一流弊, 这也是中国化佛教从宗派分化走向融合与会归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当代佛教内部各大语 系、各宗派平等共处,具有积极的意义。(3)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逐步形 成的“三教合一”思想至晚明时期达到了高峰。明太祖的《三教论》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看 待三家思想,阳明心学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统摄佛道,晚明四大老则立足于佛教融会儒道,即 使是流传于民间的宗教信仰,也是孜孜于三教合一的理论建构。李贽作为出入儒佛的知识分 子,他提出的三教融合的思想,是对这一思潮的丰富和深化,体现了一种宗教文化的宽容精 神。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必须以宽广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加强 与世界各大宗教、各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才能避免固步自封,从而实现佛教的现代化。(责任编辑:秦人)
  [HT6K]①李贽《焚书·与焦弱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页。 ②《焚书·卓吾论略》,第84页。③《焚书·与庄纯夫》第45页。④黄宗羲《明儒 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⑤《焚书·复邓石阳》第11页。⑥李贽《续焚书·圣教小引》,中华书局1975年版 第66页。⑦《焚书·书黄安二上人手册》第132页。⑧《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第75页。⑨《焚书·答邓石阳》第4页。
  B10《焚书·答邓明府》第39页。
  [HT6K]B11《焚书·答周西
  山严 糂F〗》第2页。 B12龙树《中论》观涅?品二十五。B13《坛经》般若品第二, 此四句偈,在敦煌本《坛经》中为:“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B14《碯续藏经》一四九册,新文丰出版公司 ,1977年版,《居士传》第961页。
  B15B18 江灿腾《明清民国佛教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9至第218页、第 219至第222页。
  B16《续焚书·五宗说》第74页。B17B24释〗蘟 宏《竹窗随笔》转引自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二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61页、第162页。
  B19《焚书·观音问》第172页。B20《焚书·豫 约》第184页。B21《焚书·为黄安二上人三首》第81页。B22黄忏华《 佛教各宗大意》,福建莆田广化寺印,第549页。B23龙树《大智度论》卷七,释初 品中佛世界愿。 
  (上接第59页)
  B28B29B30B31《大正藏》第48卷第376页中、第376页下、376页下、376页 下。
  B32
  《续高僧传》卷11《慧览传》,《大正藏》第50卷第399页上。
  B33B34
  《高僧传》卷12《僧隐传》,《大正藏》第50卷第401页中。
  B35《高僧传》卷11《释法绪传》,《大正藏》第50卷396页下。
  B36《续高僧传》卷16《释僧副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0页下。
  B37《续高僧传》卷16《释法常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6页中。
  B38《续高僧传》卷16《释智远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6页上。
  B39《续高僧传》卷17《慧命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1页中。
  B40《续高僧传》卷17《释慧思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3下—564页上。
  B41《摄山栖霞寺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册第4076—4077页,中华书 局1958年12月版。
  B42B43详见《大正藏》第15卷第333—342页、第337—338页上。
  B44《十四科颂》,《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第450页下。
  B45见《楞伽师资记》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8页上。
  B46《高僧传》卷11《释慧明传》,《大正藏》第50卷第400页中。
  B47《高僧传》卷12《释弘明传》,《大正藏》第50卷第408页上。
  B48《续高僧传》卷17《释慧实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9页上。
  B49《续高僧传》卷16《僧实传》,《大正藏》第50卷第557页下—558页上。
  B50《续高僧传》卷17《慧思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下。
  B51《续高僧传》卷20《习禅篇后论》,《大正藏》第50卷第596页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