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天台宗教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宗教典
  天台宗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佛教宗教。在叙述此宗的教典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末年,北周武帝于建德六年(577)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次年,武帝死去,朝政大权便落入了外戚杨坚之手。又经过几年,杨坚消灭了北周诸藩王和地方总管的反叛势力,于大定元年(581)迫使静帝在“禅位”的名义下退位,由他继承帝位。他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定都长安,由此而成了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开皇八年(588),隋文帝派晋王杨广统率五十二万大军,水陆并进,攻打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朝。次年,攻下了陈朝的京城建康(今南京),虏获了陈后主。至此,长期分裂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国又重新获得统一。
  北周武帝在位时,曾两度灭佛。第一次在建德三年(574),“敕断佛道两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于王公”(见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八《周灭佛法集道俗议事》)。也就是说,将北周境内的佛教全部废除了。第二次在建德六年(577),当时周武帝平灭了北齐,又下令全毁齐境佛教,“见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融刮佛像,焚毁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见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拒事》)这样,北方佛教都给他毁了。独剩南方佛教因周武帝鞭长莫及,依然在发展。
  而隋文帝杨坚恰与北周武帝相反,他奉行的是崇佛政策。杨坚生于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般若尼寺,他的父亲割宅为寺,将他委托给尼姑智仙养育,一直到十三岁,方始还家。北周武帝灭佛时,智仙等尼姑就藏匿在他家里。由于他从小接受佛教的熏陶,因此当北周武帝在齐境毁佛的次年一死,掌握实权的杨坚便鼓动继位的宣帝下诏重兴佛教。及至杨坚登基做皇帝,更是大力奖掖扶持佛教。“自开皇之初,终于仁寿之末,所度僧尼二十三万人,海内诸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凡写经论四十六藏一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修治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金铜檀香夹紵牙石像等大小一十万六千五百八十躯,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四十许躯”(见唐法琳《辩正论》卷三《十代奉佛篇》)。隋文帝的佛教政策,在隋炀帝时代得到了延续。虽说隋朝是一个短促的朝代,共历二帝三十八年,但它却使遭受北周武帝毁灭性打击的佛教得以复苏和发展。南朝重义理的思辨性佛教,与北朝重净土、戒律、禅定的实践性佛教,在天下一统的环境里,得到了交融。佛教进入了自南朝梁代以后的又一个兴盛期。
  及至隋亡唐兴,由于唐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李唐帝室尊重并扶持佛教;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从印度传来的新的佛教经典及其义理,为中国原有的佛教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本土佛教人才辈出;寺院经济日见发达;佛教文化及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拥有上至王公贵戚,下至黎民百姓的众多的信仰者和支持者,佛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有各自独特的教理体系和修行方式;有对佛教各类教说及其经典性质、意义和地位的判别(判教);有传法定祖的法统;有相对固定的传法道场,并由此而形成的祖庭的中国佛教宗派,便是在上述隋唐时期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其中,创于隋朝的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创于唐朝的有: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教;此外,还有创立于西藏佛教后弘期,时间约当于北宋中叶的藏传佛教宗派。以下分别介绍各宗派的代表作,本节要介绍的是天台宗。
  天台宗,陈隋之际的智□实际创立,因住地(包括后来荣尊的祖庭国清寺)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又因为此宗以《法华经》为依据的根本经典,别称“法华宗”。天台宗在中唐时确立的传法系统(即祖统)为九祖:高祖龙树,二祖慧文(又称北齐尊者),三祖慧思(又称南岳尊者),四祖智□(又称智者大师),五祖灌顶(又称章安尊者),六祖智威(又称法华尊者),七祖慧威(又称天宫尊者),八祖玄朗(又称左溪尊者),九祖湛然(又称荆溪尊者)。这中间,龙树是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的南印度人,慧文是六世纪中叶人的北齐人,两人之间并无直接的师承关系,只是因为慧文的思想受启于龙树的《大智度论》,出于理论上的推溯,天台宗才尊龙树为东土高祖(即初祖)。自慧文以下的各祖之间都是师徒,他们个人的活动以及相互间的学术传承,构成了天台宗自北齐至中唐,从思想酝酿(慧文、慧思),到创立教派(智□),进而展延光大(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的历史过程。
  天台宗的主要教理有:
  一、五时八教此为天台宗的判教学说。五时,是将释迦牟尼佛一代教化分为华严时(说《华严经》)、鹿苑时(说《阿含经》)、方等时(说《维摩经》、《金光明经》、《楞伽经》等)、般若时(说《般若经》)、法华涅槃时(说《法华经》、《涅槃经》)等五个时期。八教,是将上述五时中所说的教法,按形式分为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化仪四教”,按内容分为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化法四教”。
  “五时八教”这个词是在天台宗九祖湛然的著作中才出现的,《法华经玄义释签》、《法华经文句记》、《止观辅行传弘决》中各使用过一次。但它的思想根源于智□《法华经玄义》卷十所说的“五味”、《法华经玄义》卷一和《维摩经玄疏》卷六所说的四教(顿、渐、不定、秘密)、《四教义》所说的四教(藏、通、别、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日本天台宗学者曾就“五时八教是否为天台大师智□亲自所说”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但肯定“五时八教”为天台宗的重要理论之一,乃是中日学术界的共识(详见日本岩城英规《五时八教争论考》,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1994年第二期《天台山文化专号》第二辑)。
  二、三谛圆融(又称圆融三谛)这是天台宗根据《中论》“三是偈”建立的诸法实相说(事物的本体论和真理论)。三谛,指在事物的空、假、中(中道)三种性质的基础上确立的三种真理,即空谛、假谛、中谛。这三谛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具互融的。从空谛的立场看则三谛皆空,从假谛的立场看则三谛皆假,从中谛的立场看则三谛皆中。用三谛反观事物,又形成空观、假观、中观三种观察法,而这三种观察法又是一切众生的每一念中同时具足的。这便是“一心三观”(见《法华经玄义》卷一、卷二、《摩诃止观》卷一、卷三、卷五)。
  三、一念三千这是根据《华严经》和《大智度论》中所说的十法界、《法华经》中所说的十如是、《大智度论》中所说的三种世间建立起来的学说,主要用来说明心与物之间的关系。十法界,指的是众生的十种类别,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以上称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上称为四圣)。十如是,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十个方面,即如是相(相状)、如是性(本性)、如是体(体质)、如是力(功能)、如是作(活动)、如是因(主要条件)、如是缘(辅助条件)、如是果(结果)、如是报(报应)、如是本末究竟(总体),“如是”是“就是这样”的意思,表示强调。三种世间,指的是世俗的三种世界,即五阴世间(构成众生个体的五种要素,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众生世界(众生的群体)、国土世界(众生的生存环境)。每一法界中蕴含着十法界,十法界各各互具而构成“百法界”;百法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十如是,演成“千如是”;千如是中的每一项又都离不开三种世间,从而变成“三千种世间”。这三千世间是众生的一念之中就能具足的,这便是“一念三千”(见《摩诃止观》卷五、《法华经玄义》卷二、《法华经文句》卷二)。
  天台宗的主要教典有:《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以上称为天台三大部)、《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观无量寿佛经疏》(以上称之为天台五小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乘止观法门》、《国清百录》、《止观大意》、《十不二门》、《金刚□》、《天台四教仪》、《四明十义书》等。
  (一)《法华经玄义》又名《妙法莲华经玄义》、《法华玄义》,十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故又作二十卷)。隋代智□说,灌顶记。智□的生平事迹见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灌顶的生平事迹见《续高僧传》卷十九。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等。智□开讲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七卷(一作八卷)的义旨有两次:第一次是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在金陵瓦官寺,第二次是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在荆州当阳县玉泉寺。今本《法华经玄义》是根据第二次讲说的内容记录整理的,成于仁寿二年(602)。
  本书为《法华经》经题(经名)和教相(义旨)的详细解说。智□独创的释经方式为“五重玄义”,即不论是哪一部佛经,都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方面对佛经进行剖析。本书即是以“五重玄义”为轴心展开的。先为通解(又称七番共解),以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簡、观心、会异七科,总释五重玄义:后为别释,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各进行解释。其中,在第一重玄义“释名”中,对《法华经》全称中的“法”、“妙”、“莲华”、“经”等字的意义分别予以诠释。在对“妙”字的解释中,提出了“迹门十妙”和“本门十妙”。迹门十妙,指的是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利益妙。本门十妙,指的是本因妙、本果妙、本国土妙、本感应妙、本神通妙、本说法妙、本眷属妙、本涅槃妙、本寿命妙、本利益妙。在五重玄义“判教”中,先批判了“南三北七”的旧说,次立自家的“五时八教”说。所说的“南三北七”,指的是南北朝南方三师和北方七师的教相判释。南方三师的判教是:1.虎丘山笈法师的三时教,即有相、无相、常住教。2.宗爱、僧旻的四时教,即有相、无相、同皈、常住教。3.定林寺僧柔、慧次、道场寺慧观的五时教,即有相、无相、褒贬抑扬、同皈、常住教。北方七师的判教是:1.武都山刘虬的五教,即人天、有相、无相、同皈、常住教。2.菩提流支的二教,即半字、满字教。3.慧光的四宗,即因缘、假名、诳相、常宗。4.护身寺自轨的五宗,即因缘、假名、诳相、常、法界宗。5.耆阇寺安廪的六宗,即因缘、假名、诳相、常、真、圆宗。6.某禅师的两种大乘教。即有相、无相。7.菩提流支(一说鸠摩罗什)的一音教(见《法华经玄义》卷十)。这些均为珍贵的佛教史资料。
  有关《法华经玄义》的注疏有:唐代湛然《法华经玄义释签》二十卷、《法华经玄义科文》五卷、宋代法照《法华经玄义读教记》五卷、从义《法华玄义补注》三卷、善月《法华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有严《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智诠《法华经玄签证释》十卷、清代灵耀《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湛然的《法华经玄义释签》。《法华经玄义》的节略本有:明代传灯《法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智旭《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
  (二)《法华经文句》又名《妙法莲华经文句》、《法华文句》,十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故又作二十卷)。隋代智□说,灌顶记。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等。智□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开讲《法华经》的经文,时有灌顶作了记录。在相隔了四十二年之后,到了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灌顶对原先的记录作了修治,使之成书。本书在流传过程中,文句有些窜乱,及至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对照经文的次序对传本作了排比整理,传今的本子即是玄朗的整理本。其中,有数十处与隋代吉藏《法华玄论》同文,可能是灌顶或玄朗在整理时,为弥补原先未曾讲及的缺漏而补进去的。
  本书是对《法华经》结构和字句的详细解说。书中将全经分为二门:前十四品(始《序品》,终《安乐行品》)为迹门,是如来(释迦牟尼)应化垂迹时开方便的权门,示真实的妙理(开权显实)所说的教法。后十四品(始《从地涌出品》,终《普贤菩萨劝发品》)为本门,是如来开菩提伽耶觉悟成道的近迹,显久远以前就已成佛的本地(开迹显本)所说的教法。本、迹二门中,又各有序分、正说分、流通分三分。其中,本门正说分以第二品《方便品》为主,迹门正说分以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为主。作者独创了四种释例(又称天台四释、四释)来解说经文:1.因缘释,以四种悉檀为因缘,解释教法的兴起。这四种悉檀是:引众生乐欲的“世界悉檀”,使众生生信的“各各为人悉檀”,破除外道恶执的“对治悉檀”,使众生入于实相的“第一义悉檀”。2.约教释,将如来一代教化分为藏、通、别、圆四教,就此四教,由浅至深,解释经文。3.本迹释,从本地、垂迹二门,解释如来和弟子的事迹。4.观心释,将如来所说的法义,作为观心的对境来解释经文。另外,作者还在书中破斥了南北朝一些法师的见解,如在《序品》中,就《法华经》的科分,破斥了道凭等七师之说,就“说无量义”,破斥了道生等五师之说;在《方便品》中,就“十如实相”,破斥了光宅(法云)等四师之说;在《法师品》中,就“示真实相”,破斥了道生等十一师之说。特别是对梁代光宅寺法云的见解,论破尤多。
  有关《法华经文句》的注疏有:唐代湛然《法华经文句记》三十卷、《法华经文句科文》六卷、道暹《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十卷、智云《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二卷、《妙经文句私志记》十四卷、宋代法照《法华经文句读教记》七卷、从义《法华经文句补注》四卷、有严《法华经文句记笺难》四卷、善月《法华经文句格言》三卷、清代道霈《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其中,以湛然的《法华经文句记》为最重要。
  (三)《摩诃止观》又名《圆顿止观》,十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故又作二十卷)。隋代智□说,灌顶记。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智□自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四月二十六日起,在荆州玉泉寺开讲圆顿止观法门,每天早晚各讲一次,历时九十天,这次讲说的内容经灌顶的记录整理,便成了本书。据唐代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记载,本书原名《圆顿止观》,有三种本子流传于世。
  第一种为十卷,第二种为二十卷本,第三种为十卷本,但每卷各分上下。时人称第二种本子为广本,第三种本子为略本,其实第三种本子乃是第二种本子的再治本,湛然将第三种本子改题为《摩诃止观》,传今的即是这后一种本子。智□生前说南岳慧思所传三种止观:1.渐次止观。指初浅后深,如阶梯一样,需依次修习,最后才能达到对真理(实相)的体证的止观。2.不定止观。指修习的次第可以随机变更的止观。3.圆顿止观。指一开始便能顿悟真理(实相)的止观。《摩诃止观》所述的是圆顿止观。
  本书的书首有灌顶所写的缘起,正文由“五略”和“十广”组成。五略,指的是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即正文第一章《大意》所分的五节,这五节概述全书各章的大意。十广,指的是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即正文所分的十章。但智□只讲到第七章《正观》(内缺十境中的末三境,即上慢境、二乘境、菩萨境),第八章《果报》、第九章《起教》、第十章《旨归》没有讲,这后三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五略”中的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三节的介绍得知的。所述的七章中,第一章《大意》,概述全书的内容。第二章《释名》,解释止观的含义。第三章《体相》,解释止观的质体和性能。第四章《摄法》,说止观为统摄一切事理的法门。第五章《偏圆》,分析止观的偏浅方面和圆深方面。第六章《方便》,说修习止观之前的二十五种加行(预备阶段的修行)。第七章《正观》,详细介绍正式修习止观的方法。下分十境和十重观法,为全书的重点。所说的十境,指正修止观所观察思维的十种境界。它们是:阴界人、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增上慢、二乘、菩萨。十重观法,又称十乘观法、十种观法、十法成乘、观心十法门,指正修止观的十种方法。它们是:观不可思议境、起慈悲心(又名真正发菩提心)、巧安止观(又名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修道品(又名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无法爱(又名离法爱)。其中,“观不可思议境”又为天台宗十重观法的根本。
  有关《摩诃止观》的注疏有:唐代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摩诃止观科文》五卷、佚名《摩诃止观科节》一卷、道邃《摩诃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宋代从义《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法照《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有严《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遵式《摩诃止观义题》一卷、处元《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清代受登《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等。其中,以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为最重要。其他研究性著作有:唐代湛然《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意》一卷等。其节本有:唐代梁肃《删定止观》三卷。
  (四)《金光明经玄义》又名《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二卷。隋代智□说,灌顶记。约成于隋开皇三年(583)至开皇十七年(597)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等。本书为《金光明经》经名和义旨的详细解说。《金光明经》的译本共有五种:北凉昙无谶译的四卷本、陈代真谛译的七卷本(已佚,仅有经序及正文第一卷见存于日本《圣语藏》之中)、北周阇那崛多译的五卷本(已佚)、隋代宝贵合前三本而成的八卷本、唐代义净译的十卷本。本书所解说的对象是北凉昙无谶的译本。全书分为五章:1.《释名》、2.《出体》、3.《明宗》、4.《论用》、5.《教相》。合称“五重玄义”。其中,《释名》章占四分之三篇幅。该章分为通别、翻译、譬喻、附文、当体五节,用三道(惑、业、苦道)、三识(庵摩罗识、阿梨耶识、阿陀罗识)、三佛性(正因、了因、缘因佛性)、三般若(实相、观照、文字般若)、三菩提(实相、实智、方便菩提)、三大乘(理、随、得乘)、三身(法、报、应身)、三涅槃(性净、圆净、方便净涅槃)、三宝(佛、法、僧宝)、三德(法身、般若、解脱)等“十种三法”(略称十法),来说明因果的始终。以无明为本,其序为从“三道”到“三德”,称为“顺说”;以法性为本,其序为从“三德”到“三道”,称为“逆说”。
  《金光明经玄义》自唐末五代之后,传有两种本子。一种为广本,即在《释名》章“当体”一节之后,有“十法观心”之文(即观心释,又称观行释),认为从“三道”至“三德”的十种三法存在于众生的心行之中。一念之心,具显金光明法性。而略本则无之。宋代天台宗因争论广本和略本的真伪,分裂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家派以知礼为代表,认为广本为智□的真作;山外派以志因、晤恩、源清、洪敏、庆昭、智圆等为代表,认为广本为伪作,略本为真作。有关《金光明经玄义》广、略两本真伪之争的实质,是主张“妄心观”还是主张“真心观”。山家派主张“妄心观”,认为观心的目的是为了将“凡心”转变成“理心”,故观察的对象应当是日常起灭的刹那心,即无明妄心。山外派主张”真心观”,认为只有理解圆融三谛的妙理(妙解),才能产生一心三观的妙行,故观察的对象不是“妄心”,而是能灵知自性的“真心”(即理心)。由于山外派数传后绝嗣,后世流传的天台宗均出自山家派,故传今的《金光明经玄义》也是广本。
  有关《金光明经玄义》的注疏有:宋代知礼《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六卷、智圆《金光明经玄义表微记》一卷等。
  (五)《金光明经文句》又名《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六卷。隋代智□说,灌顶记。约成于隋开皇三年(583)至开皇十七年(597)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等。
  本书是对北凉昙无谶译的《金光明经》四卷的结构和字句的详细解说。书中将《金光明经》大别为三分:第一品《序品》至第二品《寿量品》中“天龙集信相菩萨室”的一品半为序分(又称序段)。第二品《寿量品》中自“尔时四佛告说”以下至第五品《空品》的三品半为正说分(又称正说段)。第六品《四天王品》至第十八品《赞佛品》的十三品为流通分(略称流通段)。并且重点解释了前二分。内容叙及金光明忏悔法(略称金光明忏法)、二空(人空、法空)观、四教(藏、通、别、圆)说等。
  有关《金光明经文句》的注疏有:宋代知礼《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从义《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明得《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
  (六)《观音玄义》又名《观音经玄义》、《普门品玄义》、《观音玄》,二卷。隋代智□说,灌顶记。约作于隋开皇十四年(594)至大业十三年(617)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等。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以第二品《方便品》、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和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最重要。本书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品名和大旨的详细解说,也是现存最古的《普门品》注释。书中采用《法华经玄义》所立的五重玄义来释经,而以“释名”为重点(分人法、慈悲、福慧、真应、药珠、冥显、权实、本迹、缘了、智断十义)。其特色在于阐述了天台宗的“性具”说。认为十界(六凡四圣)众生都具备三千迷悟之法。佛陀断尽修恶而唯存性恶,一阐提断尽修善而唯存性善。性善、性恶,永不丧失。佛不断性恶,故能受慈善根力的薰习,下至阿鼻地狱教化众生;一阐提不断性善,故能遇缘而得发善。宋代天台宗人强调的“性恶”说就是以此为依据展开的。但由于《智者大师别传》、《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等未曾著录《观音玄义》、《观音义疏》、《观无量寿佛经疏》,而《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在内容上是以《法华玄义》为指导展开的,并采用与隋代吉藏“十双”(即前面讲到的人法、慈悲、福慧等十义)相似的解释法,故近世也有人怀疑这两书可能是灌顶之作。
  有关《观音玄义》的注疏有:宋代知礼《观音玄义记》四卷。
  (七)《观音义疏》又名《观音经义疏》、《普门品义疏》,二卷。隋代智□说,灌顶记。约成于隋开皇十四年(594)至大业十三年(617)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等。
  本书是对《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字句的详细解说。书中用四教、三观等教法,破斥“他师”、“旧解”等诸说,从口机感应、意机感应、身机感应等方面,阐明了观世音菩萨闻音救苦的功德。它与《观音玄义》同为天台宗性恶学说的重要典据。
  有关《观音义疏》的注疏有:宋代知礼《观音义疏记》四卷。
  (八)《观无量寿佛经疏》又名《观无量寿经疏》、《观经疏》,一卷。隋代智□述。撰时不详。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等。
  本书为刘宋畺良耶舍翻译的《观无量寿佛经》一卷的注释。书中初立五重玄义,以阐释经名;次判《观经》以心观为宗,以实相为体,以生善灭恶为用,属菩萨藏中的顿教;后随文作释,并以日想、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宝楼、华座、像、真身、观音、势至、普、杂想、上辈、中辈、下辈等十六种观法(十六观)为定善。本书在唐宋时代流通甚广,讲说者甚多。但近代有些学者从内容上考证,怀疑它为后人的伪作,理由是智□释经,是按名、体、宗、用、教相(五重玄义)的次第展开的,而本书则是先“宗”后“体”,另外,在随文解释中,有摘自北周慧远《观无量寿佛经疏》的内容。
  有关《观无量寿佛经疏》的注疏有:唐代法聪《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宋代知礼《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
  (九)《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坐禅法要》、《童蒙止观》、《小止观》,一卷。隋代智□撰。约成于隋开皇十四年(594)至开皇十七年(597)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版李安《童蒙止观校释》本等。智□有关“止观”的著作凡有四种:一是讲圆顿止观的《摩诃止观》,灌顶记为十卷;二是讲渐次止观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法慎记为三十卷,灌顶再治时作十卷;三是讲不定止观的《六妙门》,一卷,为智□应陈代尚书令毛喜之请而出;四是讲小止观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智□为俗兄陈鍼所撰。
  本书为节略《摩诃止观》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内容而成。全书分为十章:《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又名方便行)、《正修》(又名正修行)、《善发》(又名善根发)、《觉魔》(又名觉知魔事)、《治病》、《证果》。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在《摩诃止观》中为第六章《方便》,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为第六章《方便》,主要论述在修习止观之前应修持的二十五种方便法门。内容包括: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诃五欲(色、声、香、味、触)、弃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调五事(食、睡眠、身、息、心)、具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分明);第六章至第九章在《摩诃止观》中为第七章《止观》,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为第七章《修证》,主要论述正式修习止观的各种方法。内容包括:正修二种(于坐中修、历缘对境修)、善根发相二种(外善根发相、内善根发相)、觉知魔事四种(烦恼、阴入界、死、鬼神)、明治病法二意(病发相、治病方法);第十章在《摩诃止观》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没有相应的章节。本书为修持止观的入门书,流行颇广。日本《大藏经索引·收录典籍解题》说:“此天台《小止观》被认为是佛教史上最初而最恳切地集大成的坐禅仪,其后在佛教史上出现的坐禅仪类,无一例外地皆承袭依用此天台《小止观》而来。这是特别要注目的。”
  (十)《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原题“陈慧思说”。慧思的生平事迹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据北宋遵式说,它是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日僧寂照来华时,从日本重新传入中国的。但据近世有些学者考证,它是用《大乘起信论》的思想建构的,怀疑系他人所作。
  本书分为《止观依止》、《止观境界》、《止观体状》、《止观断得》、《止观作用》五节,以如来藏缘起为基础,以心意识中真妄和合的本识为中心,阐述了大乘止观法门,尤以性具染净两种性质的“性具”说引人注目。
  有关《大乘止观法门》的注疏有:宋代了然《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遵式《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四卷等。
  (十一)《国清百录》四卷。隋代灌顶纂,成于隋大业元年(605)。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本书为天台宗早期文献的汇编。全书共收文书一百零四件,始《立制法》,终《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内容包括:智□所撰的制法、礼法、训示、书答、发愿文和遗书,陈隋两朝皇室以及臣僚僧俗致智□(包括他的弟子)的敕文书疏,以及为智□和他所建的玉泉寺所撰的碑文等。
  (十二)《止观大意》又名《摩诃止观大意》、《圆顿止观大意》,一卷。唐代湛然撰。约成于唐天宝七年(748)至建中三年(782)之间。湛然的生平事迹见北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六。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本书为作者应李华之请而作,它与作者的《止观义例》二卷,同为论述智□《摩诃止观》的大意与纲要的著作。《止观义例》用所传部别例、所依正教例、文义消释例、大章总别例、解行相资例、心境释疑例、喻疑显正例等七例概括《摩诃止观》中的要旨。而本书则先叙祖承,次叙教观。撮取《摩诃止观》中的五略十广、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等纲目而加以解说。所说的四种三昧,指的是:1.常坐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正坐,专念法界,相续不断。2.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身常旋行不息,口常唱阿弥陀佛,心常念阿弥陀佛。3.半行半坐三昧。或依《大方等陀罗尼经》,以七日为一期,持咒旋绕一百二十匝(周),却坐思惟,更起更坐,周而复始。或依《法华经》,以三七日(即二十一日)为一期,或行或坐,读诵《法华经》,行仪包括:严清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4.非行非坐三昧。也称随自意三昧。指在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修习止观。不拘泥于身体行仪上的行、住、坐、卧以及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的一种。本书为研究天台宗止观学说的入门书。
  (十三)《十不二门》又名《法华十妙不二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法华玄记十不二门》等,一卷。唐代湛然撰。约成于唐天宝七年(748)至建中三年(782)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本书为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中有关“本迹十妙”一节的单行本。《法华玄义释签》是智□《法华经玄义》的注释书,《法华经玄义》在解释《法华经》全名《妙法莲华经》中的“妙”字时提出了“迹门十妙”和“本门十妙”的说法,本书即是对它们的讲解。书中从色心不二、内外不二、修性不二、因果不二、染净不二、依正不二、自他不二、三业(佛陀的三业与众生的三业)不二、权实不二、受润不二等十门,论述了构成每一门的对立项(色与心、内与外、修与性、因与果等等)相互圆融,一体不分的关系(不二法门)。
  有关《十不二门》的注疏见存的有四、五十种,其中大半为日本僧人所作,中国僧人所著的有:唐代道邃《十不二门义》一卷、宋代源清《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宗翌《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二卷、仁岳《十不二门文心解》一卷、处谦《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了然《十不二门枢要》二卷、可度《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四卷等。
  (十四)《金刚□》又名《金刚□论》、《金□》,一卷。唐代湛然撰。约成于唐天宝七年(748)至建中三年(782)之间。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本书相传是针对华严宗澄观的异义而作的。书中用自设宾主的方法,论述了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以及众生心性的“真如”(又称佛性)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真如具有“不变”和“随缘”两种性质,就它的体性而言,是不变的,就它的势用而言,是“随缘”的。不仅有情感的生命体有佛性,即使是无情感的自然物,如草木砖石也有佛性。这就是有名的“无情有性”说,也是天台宗的佛性论。
  有关《金刚□》的注疏有:唐代明旷《金刚□论私记》二卷、宋代仁岳《金刚□科》一卷、智圆《金刚□科》一卷、《金刚□显性录》四卷、可观《金刚□论义》一卷、善月《金刚□论义解》一卷、时举《金刚□论释文》三卷等。
  (十五)《天台四教仪》又名《四教仪》,一卷。高丽谛观撰。约成于北宋建隆元年(960)至开宝二年(969)之间。谛观的生平事迹见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十。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初,隋代智□应晋王杨广之请而作《维摩经玄义》。《维摩经玄义》有广、略两本。略本为六卷,流传至今。广本的卷数不详,它的前半部分曾分别以《四教义》六卷、《四悉檀》二卷(已佚)、《三观义》二卷刊行于世。唐代,天台宗人曾对《四教义》加以节略,而成《天台八教大意》一卷。《天台八教大意》的作者,历来相传是灌顶。但据卷末的题记,当是灌顶的弟子、天童寺明旷。及至北宋之初,谛观应吴越王钱俶之请,携带天台宗教典从高丽来到中国,投于义寂(此据北宋赞宁《宋高僧传》,而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则作羲寂)门下,十年后示寂。同门在他的故箧中发现了他生前撰著的一部书,这便是《天台四教仪》(为区别智□的《四教义》,故在书名中用“仪”字)。
  本书系删补《天台八教大意》而成,书中对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和化法四教(藏、通、别、圆)的大纲,以及所涉的名词概念作了解释,它是了解天台宗判教学说的入门书,在宋元明清时代和日本极为流行。
  有关《天台四教仪》的注疏今存的有六、七十种,其中多数是日本僧人所作,属中国僧人撰作的有:宋代从义《四教仪集解》三卷、元代元粹《四教仪备释》二卷、蒙润《四教仪集注》三卷、《四教仪集注科》一卷、清代灵耀《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性权《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等。明代智旭鉴于《天台四教仪》内容较为简略,另作《教观纲宗》一卷加以补充。
  (十六)《四明十义书》又名《十义书》,二卷。北宋知礼撰。约成于北宋景德四年(1007)至大中祥符五年(1012)之间。知礼的生平事迹见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八。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本书为北宋咸平三年(1000)至景德三年(1006)七年间,天台宗山家派和山外派就《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中“十法观心”说的真伪展开的五次大争论中,双方往返书信及所述观点的记叙。作者站在山家派的立场上,以不解能观之法、不识所观之心、不分内外二境、不辨事理二造、不晓观法之功、不体心法之难、不知观心之位、不会观心之意、不善销文、不闲究理等“十义”,对山外派观点进行了批驳,阐明了自己对观境真伪问题的看法。书中引证了今已失传的山外派庆昭的《辨讹书》(与智圆合著)、《答疑书》、《五义书》、《释难书》以及知礼的《问难书》、《诘难书》、《释难抉宗》、《覆问书》等。它与山家派继忠编集的《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一卷,同为宋初天台宗的重要文献。
  有关《四明十义书》的注疏有:宋代继忠《四明十义书科》一卷、日僧光谦《四明十义录》二卷、《四明十义讲要》一卷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