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文 / 慧伯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国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当数佛教为数最多。我国五大宗教,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外,当数佛教历史最长。发挥积极作用,佛教理应一马当先。
  
  一、佛教信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国佛教界没有辜负朴老的遗愿,成就了一件件护国利民的大事。从佛指舍利2002年赴台供奉和2004年赴港供奉、两岸佛乐世界展演,非典之后在厦门举行两岸佛教共同祈祷国泰民安大法会,2005年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2006年百寺千僧一天内为救助印尼海啸捐款千万元,直到去年“神州和乐”东南亚巡演、“和平钟声到台湾”、北京召开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都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真的是“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特别是2006年春天,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杭州和普陀山成功举办,宣传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了世界佛教徒之间的法谊,促进了我国佛教界的自身建设。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世界佛教论坛,更呈现了中国佛教的大气象。
  2008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国家宗教事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佛教学院隆重举行。此次讲经交流会,也是大陆、港台佛弟子之间友好交流的平台。在建国以来尚属首次,意义重大,它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佛教界提高自身素质,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讲经弘法是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身心问题,佛教经典里饱含着慈悲济世,启迪智慧,净化人心的丰富理论,如契应时代需要,向大众宣讲,能促进人心和善、家庭和乐、平等互助、社会和睦;促进文明和谐、世界和平。
  2007年11月将在江苏无锡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因缘殊胜,意义更为重大。
  总之,近年来我省佛教组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在服务社会、促进和谐、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团体建设、人才培养、抵御渗透、弘扬佛教文化、对外友好交往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开展各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肯定。
  二、佛教信众对十七大关于“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精神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这是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对于我们积极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宗教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一)、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最新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修改的党章也写入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内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首次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而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写进党章,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十七大报告对宗教工作的新阐述,是对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继承和创新,是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化和发展,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宗教的积极因素,努力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这是宗教工作方面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宗教界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上来。特别是要通过学习,深刻把握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真诚拥护和自觉服从中共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总书记的讲话为宗教界指明了努力方向,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宗教界的极大鞭策鼓励。我们一定要增强爱国爱教的自觉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广泛团结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我国宗教包括佛教事业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1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我们党更加开放和自信,更多地从积极方面去看待宗教社会作用的重要体现,指明了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反映了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心声,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宗教人士的信赖,同时,对宗教未来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广大宗教人士包括我们佛教信众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我们宗教界深感既亲切、又恳切、又严肃。我粗浅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一个科学论断。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指出了宗教界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从现实的角度,肯定了宗教界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从未来的角度,指明了宗教界仍然可以、而且有必要、也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这个论断是实事求是的,与时俱进的。表明党对宗教又有新见解,而且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它具有深远的意义。二是一盏指路明灯。党对宗教问题作出新判断,提出新要求,我们深感党十分重视、信任宗教界,为宗教界提供了又一个良好的大背景、优越的大环境。我们为此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不能辜负党的信任与重托,必须更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她是我们宗教界的指路明灯,让我们方向更明了、信心更足了。三是一段崭新征程。未来,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宗教界可以大有可为,我们也乐意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深感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征途,我们也深感只有在更多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中,才会有宗教界的更大舞台,更有作为。
  三、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思路和举措
  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有怎样的公众形象,这是每个关心和爱护中国佛教的人士深长思之的重要问题。佛教的公众形象,就是佛教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总体印象与评价。
  我们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佛教的特点,反思佛教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重点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僧人素质。
  去年4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佛教道风建设的决议》,提出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这是中国佛教界居安思危,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为之欢喜赞叹!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内在素质决定外在形象,素质好则形象好,反之则形象也不会好。这几年我们在抓素质提高上,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如法如律。所谓如法,就是要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契理应机地保持中国佛教传统与特色。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把中国佛教的传统与特色概括为“一种思想”和“三个传统”。“一种思想”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三个优良传统”是“农禅并重的传统”注外“学术研究的传统”和“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我们今天讲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就是要践行朴老提出的“一种思想”和“三个传统”,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佛教应有的贡献。当前,还要特别强调“以戒为师”的重要性。以戒为师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遗教,戒律是正法久住的根本,佛法慧命的归依。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学居统摄地位,又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趣入解脱。因此强调以戒为师,既是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佛教的根本和优良传统,是推进佛教自身建设的基础性环节。
  2、和睦和谐。所谓佛教的和睦和谐,大致包括四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佛教自身的和睦和谐,其次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和睦和谐。三是佛教与社会的和睦和谐,四是中国大陆佛教与海外佛教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宗教的和睦和谐。佛教自身的和睦和谐,是实现佛教与其他三个方面和睦和谐的基础。佛教的教义教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理念。如佛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缘起共生,依正不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僧团内部关系上,主张“六和敬”;在人自身的关系上主张“心净则佛土净”。要实现佛教自身和睦和谐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加强佛教人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六和”佛教僧伽队伍。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和睦和谐,就是要“多元通和”互相尊重,共致和谐。佛教与社会的和睦和谐,就佛教来说,则要做到三条:一是爱国,二是守法,三是服务社会。大陆佛教与海外佛教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佛教的和谐,则要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发扬佛教友好交流的优良传统,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佛教特殊的贡献。
  3、管理民主化。十七大报告要求“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对于中国佛教民主化管理思路,应该从佛教协会入手,到地方寺院或居士团体,形成有效管理机制,本着大众推荐,四众弟子共同参与的民主精神(佛教的民主精神叫羯磨制度,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管理佛教事务。制度化建设是佛教民主化的基础,一系列佛教管理规章制度,如千二百年前的《丛林清规》应运而生,为规范佛教事务,管理佛教事务,发挥社会民主精神,提供可操作性平台。
  (二)、重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
  1、要鼓励宗教界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宗教大都主张仁爱、慈善、和平,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和传统。如佛教倡导和谐、和平的思想,其核心理念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对缓解当今世界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道教关于和谐的思想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慈爱和同、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而常通、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致太平”的社会理想。要进一步发掘中国各宗教关于和谐的理念,使中国各宗教更加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宗教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形态,而且包含人类文化的各种类型,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教育、道德、法律、制度、习俗等。中国宗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它在心理调适、情操陶冶、道德教育、知识营养等方面,应当和能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我国宗教,特别是传统宗教包含着许多促进人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其关爱生命、自然、社会、人心、道德等内核,能够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提供丰富的文化和道德资源。
  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佛教信众也是中国公民,也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在平等教育权益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出家僧人的教育权益问题。出家僧人是佛教的修道和布道专业人士,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要求,继续教育刻不容缓。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航向,说明出家僧侣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二是在家佛教信众接受佛学教育的权益。中国有一亿多佛教徒,包括出家在家两类,除出家僧侣二十余万人外,其余均为在家佛教信众,如何引导这些分布在社会各阶层的在家佛教徒,使之成为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就成了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像原中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就是以在家佛教居士的身份,成为党的亲密朋友,对社会对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发挥佛教文化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文化”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认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报告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弘扬民族文化,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丰富的人文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潮,对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有重要贡献。
  佛教的弘法活动,可以“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广大佛教徒“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佛教徒特别是出家僧侣,许多人都是饱学之士,为当代思想家哲学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央要求“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对佛教未来走向影响深远,如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化推进,提出了理论指导。
  在党中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指导下,佛教参与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发挥佛教心灵关怀的特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动为祖国分忧,为社会分忧,为提倡“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参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努力奋斗。
  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佛教大有可为。我们要坚持佛教优良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佛教积极主动,为弘扬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发展稳定寺院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佛教经济是以寺院经济为基础,是支撑三宝事业的命脉。现在中国佛教寺院的经济收入,主要在农业、旅游业、宗教产业三种类型,经营香火纸烛,宗教法事,宗教捐赠等,苦苦经营,以养寺安僧,或弘法济世。这些寺院经济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市场影响,一旦遭遇特殊情况,寺院没有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只有破产一途。如何发展稳定的寺院经济,推动佛教事业的发展,就成了当今寺院方丈们最重要的课题。
  可以说,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发展的可能性,而佛教寺院现在的责任往往负荷过重,如古寺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有效保护这些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遗迹,多成为僧人们的不堪之重;寺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出家僧人的肩上;协调佛教徒之间的关系,调动四众弟子的积极性,为出家僧人之要务;举办佛学院培养人才;开展弘法利生事业,引导在家信众;参与社会慈善及公益事业,实践慈悲济世精神;等等,都要有寺院经济作为支撑,否则只能是一句空头口号。
  在发展稳定的寺院经济上,我们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不违背佛教伦理的基础上,调动在家信徒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社会经济实体建设,形成佛教新型经济模式,为佛教利生事业,提供坚强的后盾。佛教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公益慈善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朴老的倡导下,佛教界本着“关怀社会、回报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积极从事和参与公益事业,
  工作虽然做得还不够,但是这些善举不仅彰显了佛教慈悲济的本怀,也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佛教的公众形象。
  在解读十七大关于宗教界“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时,不能片面以“经济”二字作为利用佛教搞经济开发,甚至是“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借口,因为佛教属于宗教领域,应该在宗教人文上多作贡献,而不仅仅是经济的贡献。佛教的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软实力,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
  (四)、寺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做法和构想
  “以文化弘扬佛教,以教育培养人才,以共修净化人心,以慈善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佛教为社会和谐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寺院开展慈善事业有如下优势和构想:
  1、继承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各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2、以寺院为依托,开展教育,进一步重视、培养和使用佛教人才。继承和弘扬佛教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大思想文化宣传力度。以真诚、平等、爱心、慈悲、无我利他、同体共生等思想为轴心,树立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社会公益思想,以自养的经济来源为基础,开展佛教特色、灵活机巧、形式多样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与大众广结佛缘。
  开办佛学院和居士学佛班。
  成立弘法组织,如青年学佛社、皈依共修班,慈善护生组等等。
  主导佛教文化活动如讲经说法、禅净共修、放生等。
  运用各种现代化工具和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介绍,出版结缘各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佛教文化书刊和音像制品。
  要重视发展、依靠和培养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法师和居士,他们是佛法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不断增强佛教在社会大众中的凝聚力、摄受力和感召力,让佛教成为大众心灵的加油站和栖息所。使人们了解佛教的真正精神,消除对佛教的偏见和误解,重新改变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以积极推动佛教各项慈善事业的开展,努力造就佛教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文化氛围,为社会的安定和谐服务。
  和平思想、众生平等思想、慈悲济世思想、知恩报恩思想、和合圆融思想、五戒十善等等,这些优秀思想是佛教思想的主体,是受世人欢迎的,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的。
  3、以寺院所在社区或乡村为起点,结合本寺院实际和所在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慈善服务新途径,以进一步把慈善工作发扬光大。力行种种慈善救助,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佛教慈善事业的方便。在共同的佛教信仰和利他精神的感召和凝聚力下,佛教慈善机构要把关注的目光从多投向本教团内的发心居士和志工做起,给予他们及时的经济救助和宗教情怀关爱。寒山寺慈善中心即慈善超市的运作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借鉴。
  (五)、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宗教界广泛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引导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义诊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是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发挥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有效和现实的途径。慈悲济世、扶危济困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有悠久的慈善传统,有较高的道德感召力与社会公信度。从国外经验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主要由宗教团体承担。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做好社会服务、发展公益事业的现实有效的做法,不仅为政府分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而且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近年来我国宗教界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我国宗教界在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当前佛教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建立健全出家僧侣的基本保障机制。
  十七大报告有“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表述,对促进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作为生活在寺院的出家僧侣,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应该也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医疗、教育等权益。现在佛教寺院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西北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多寺院都处在贫穷阶段,还停留在自种自收,自给自足的以原始农耕文化阶段的水平,无法起到引导四众弟子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作用。目前只有少数寺院解决了僧侣基本保障问题,而大多寺院的经济能力尚无法承担僧侣的养老、保险、医疗等基本保障,笔者真诚地希望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佛教界能集中精力,解决这一历史性的难题。
  (二)、重点谈佛教慈善的现状和问题。
  1、寒山寺常住的日常运转,都是与公益事业紧密相连的。我手头有一份《2008年上半年寒山寺慈善中心大事记》,简要记录了寒山寺慈善中心本部2008年上半年的主要慈善活动。现摘录部分:去苏州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送腊八粥,捐助慈善中心义工居士王阿毛交通意外事故,看望苏州大学学生白血病患者孟茜,捐助贵州战胜雪灾,捐助苏州福利院欢度2008年春节,为常熟市1200名慈善中心会员举行祈福消灾普佛法会,救助常熟市脑癌患者,为苏州平江区、沧浪区和金阊区学生发放学习文具用品,第一时间向苏州市宗教局和佛教协会报告捐助四川地震灾区并和常住僧众一起举行“护国息灾祈祷法会”,并决定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一所希望小学,撞响寒山寺108吨大钟、为灾区祈祷!初步统计共支出慈善款项共计100余万元。
  2、从这次四川赈灾看佛教慈善。
  据苏州市民族宗教网报道:苏州市民族宗教界向5。12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总额近280万元。截至5月19日下午5时,苏州大市范围共募集爱心捐款279。7万元。其中,佛教193。2万元、道教18。6万元、伊斯兰教0。5万元、天主教7。1万元、基督教51。5万元、少数民族4。5万元、民宗干部1。9万元、宗教界个人捐款2。4万元。
  由此可见,佛教占苏州市民族宗教界捐款总额的69。07%。
  3、佛教慈善事业的资金来源。
  佛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收入除维护本寺院僧人的自养、寺院维护和日常的宗教活动外,一般多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佛教与世俗社会的企业形态有着不同的经济自给运行方式,那就是僧人必须以自己区别于世俗人完全不同的以修持为唯一要务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并以此感化、摄收信众,接受供养,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所必需。僧人必须以戒为师,精进修持,信众如法护持、供养常住日常给用。这一良性经济运行方式必须以常住僧人依戒修持与信众如法供养之间的系链来维持。
  直至今天,寺院赖以存在的主要经济支柱仍然是信众供给,少数寺院也奉行农禅并重的经济自养方式。即使在部分有条件的寺院,开发了多种形式的佛教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增加门票收入,但是其中决定性的前提因素仍然是寺院必须有僧团常住,奉行汉传佛教僧装、素食和独身为特征的基本修持要求。
  资金的募捐筹集方式:慈善组织的会员费,通过书刊、网站等媒体宣传,举办企业家、会员慈善联谊会,举办梵乐慈善文艺会演,常住僧人发心,寺院内设点化缘,举办书画义卖和包爱心粽子义卖,寺院财务专款划拨等。
  4、佛教慈善事业的现状。
  首先,佛教所开展的各项公益事业中,多是在政府职能部门领导、支持和统筹之下,随顺机缘、指定、执行式的捐助情况较为常见,而僧人较少以法人的身份独立走出寺院,调查、救助,“寻声救苦”。
  其次,中国当代佛教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宣传上较少新的、更符合时代需求和公众接受的舆论向导,宣传范围有限、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缺乏灵活应机性,参与仅限于信徒,而较少社会公众大面积参与。
  再次,慈善组织仅限于较少的信徒,没有在社会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缺乏募化的激励机制和可实际操作的执能。寺院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信众供养,在自养和佛教正常活动之外的节余部分来力行慈善。寺院的没有具体稳定的事业支撑,资金再生难以保证,慈善的经济来源难以长期维系。
  最后,中国当代佛教所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以资金救助为主,而较少心理关怀、居士义工服务类项目,佛教缺乏适应现代社会的较高素质的弘法人才。
  5、佛教慈善事业的思想本质、反思和定位:慈善非等同正法。
  寺院是一处特殊的精神教化场所,是佛教慈善思想的源头。佛教的最终归结是修持、教育,是人心的教化。
  佛教慈善的本质是利他即布施的情怀。布施一般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而三种布施中,以法布施最为殊胜。
  任何宗教和社团的生存都不能离开经济的支撑,做慈善救助尤其如此。《大智度论》中讲到,佛说财法二施以法布施更为殊胜,原因包括:“财布施有量,法布施无量。财布施有尽,法布施无尽。财布施果报清净少、染污多,法布施果报染污少、清净多。做大财施要观待很多力量,法布施只要从心中流现,不必观待其它,所以,极为方便。”
  所以,慧律法师法师说:“佛教不离慈善,然慈善非等同正法,盖慈善为外在工夫,若能通达空性,无所著而行慈善,则为菩萨行径。佛为宗教家,解脱之圣者,而非慈善家。行十善为佛所嘉许,亦为修行之增上缘,但若着相行善,无法开启内在觉性,仍是人天福报,终非究竟。给予众生‘法’的喜悦和济度,便是最终极的慈善。”
  两千五百多年来,数十亿佛教徒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积极救世济苦,更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而传递慈悲与智慧,指导众生寻回本心中最纯净的真善美,也正是现代慈善事业追求的社会价值的终极目标。
  (三)、高举以戒为师的大旗,狠抓道风建设
  高举以戒为师的大旗,以信仰和道心为基石,住持正法道场,来感化摄受大众,永保正法久住世间。佛教是以正法道场的住世为存在象征,僧团是以道场为立足的根本之处。如法的道场佛、法、僧三宝缺一不可。没有道场的存在,任何佛教慈善形同虚设。
  如法如律的僧团队伍,是佛教慈善事业的基础,更是佛教的命脉所在。《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云“所谓续僧伽命脉,正法得久住,全在持戒也。”
  无论是宗教的自养还是社会慈善事业的开展,必须以经济为先决条件。而在此强调的是佛教有自己存在的命脉之所在,那就是僧团存在的生活和经济来源必须来自于信众的供养,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僧人必须以信仰和道风为基石住持寺院,以发心、修持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所开发的种种智慧方便机巧为感召、摄受力,从而凝聚信众,影响人心,以从根本上巩固和开拓佛教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道。任何涣散、懈怠、放逸和不思进取的行径对佛教的存在都将是致命威胁。
  赵朴老早就指出:“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清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因此,江苏省省佛教协会积极响应中佛协《关于加强道风建设的决议》并且制定下发《江苏省佛教协会关于加强道风建设的意见》,从今年开始把道风建设作为全省佛教工作的重点,扎实开展以学习戒律、坚定信仰,典型引路、弘扬正气,整肃僧仪、纯正道风,加强规范、提升素质的道风建设活动。“对僧不像僧、放逸混世、违反戒律、道德败坏的,应视不同情况,给予收回戒牒、迁单离寺、撤销僧籍处分,绝不姑息”。
  从宗教史上看,严肃戒律往往带来宗教发展的新局面。令人可喜的是,佛教界不少有识高僧一贯高度重视严肃戒律、加强道风建设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中佛协和省佛协的指示精神,加强道风建设、从自身建设着手,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办教的水平。一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通过民主程序,来保证全省各佛教组织,包括佛协、佛教寺院、佛学院等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班子内部要讲民主、讲大局、讲团结,形成领导合力和工作合力。二是抓好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中青年教职人员队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紧抓实,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真正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爱国爱教的高素质的中青年教职人员队伍,夯实我省佛教的基础。三是继续办好佛学院,使之真正成为培养佛教人才的重要基地。四是抓好道风建设。道风是宗教的生命。道风存则教存,道风亡则教亡。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影响日益深广、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各宗教的世俗化倾向日益严重,道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强化教育管理,有效引导广大佛教徒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修持,严守清规,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党站在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宗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佛教信众多,对外联系广,信众中企业家多,不少寺院或处风景名胜区,或是文物保护单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我们佛教界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推动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经济社会建设、协助招商引资、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弘扬佛教优秀文化、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谐佛教和和谐社会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做工作、多做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