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济世匡时自永恒,怡情山水非本意——读《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宇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济世匡时自永恒,怡情山水非本意——读《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
  陈宇翔
  对于楹联,我是门外汉。但是当我啜着茶,斜靠在沙发上,就着灯光翻阅着{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一书时,却不禁被那一幅幅境界优美、寓意深刻的对联所吸引,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也因双目灼热而闭上眼睛稍事休息,但那黑白分明纳文字和跌宕起伏的旋律却仍然在脑海中游移突现,总也不肯离去。良宵苦短,匆匆浏览了一遍,就见东方之既白。
  泉州宗教楹联以石、木、竹、纸为质地,以真、草、隶、篆为形式,遍布于寺庙宫观。这种发韧于骈文、沾濡于诗赋、汲取民间营养、反映时代嬗变的“楹联现象”起于何时,我们且不必去考证它。单从其或教化、或感召、或颂扬、或鞭挞的内容来分析,这里面演绎着的乃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们对自然的、宗教的、历史的、哲学的认识之过程。当人们晶读这些楹联的同时,有意无意间,在思想的密室里,现代与传统、欲望与理念产生的碰撞,会引发对人生进行一次新的思考和认定,进而完咸一次自我剖析和超越。因此,《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的编辑出版,其价值所在不言而喻。由泉州市宗教文化研究组搜集整理、郑炳山等一批老同志亲自担任顾问、柯建瑞老先生担纲主编的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其艺术感染力也不一而足。
  该书所收楹联,内容大致可划分成以下几大类:
  一、至性至理,以度人心。
  宗教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尽管宗教思想是一种虚幻的思想,但它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试看:“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铜佛寺)、“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海潮庵)、“一耳听万人至诚有感,千眼瞻六合大化无私”(龙山寺)、”告诸亿万众生无我无人何处得来实相;奚但一千手眼即心即佛茎萆可化金身”(龙山寺),这些楹联无不宣扬佛的法力无边,诱导人们皈依法门,以达到最终脱离轮回之苦,进入”涅槃寂静”之最高境界。“十千游鱼闻佛号,化为夫子;五百蝙蝠听心经,皆作圣贤”(承天寺),连游鱼蝙蝠一经沐沾法雨都可成夫子作圣贤,何况人平!于是,人们虔诚地敬神礼佛,惟其”水天更仰慈云护,陆地原依慧日光”(开元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认识水平大大提高,不再受自然力量和神秘力量的支配,宗教终将走向衰弱乃至消亡,但是,作为一种曾经存在过的文化现象,人们对藉于这现象里的客观的“美”的观照,仍然是高雅生活中的一番美的升华。
  二、情景交融,以壮观瞻。
  自古名山僧占多。泉州秀丽山水自古便被儒道释三家所看中,并相继于其间建寺庙道观以为修练弘法之地。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可改为“一方山水孕一方寺观”。庙观虽然与凡间的地理距离渐离渐远,但在信众心里它其实越来越近了。林泉成了神佛习静一方、俯察万物和凡人出世入化、净养心灵的缓;中地,使得在这里演绎的一切更加充满灵性和富含意蕴。”晴日云林添丽色,春山泉石隔尘氛”(魁星岩),既清静脱俗又飘然入世;再如“江中舟楫频来往,海上云山半有无”、“雪凝洞积,雪霁洞空,未消融,已消融,总归本来面目;云去山青,云聚山白,有色相,无色相,尽属无尚虚空”(戴云寺),既点明环境又寓以义理,读来几分哲理几分空灵几分神秘。“海阔天边,吞吐九天日月;云高有顶,平字万国山河”(香林寺),则显得气势磅礴,展示神明包容万物的气度。“净土无尘,为俗客僧家留胜地;峰峦有意,招天风海色上高台”(净峰寺)、“宿雨朝烟,桃柳一度皆佛性;燕来鸿去,乾坤万物尽禅机”(宿燕寺)、“虎山听梵,法雨重沾,灵机入证;鹿苑闻经,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崇福寺),这里人神之间的极其亲近,近到就像几个奸朋友相聚一起,只需一壶清茶,便可天南海北地聊天,话题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情趣的,人生的各种况味一时互为交糅,人与神、与自然渐渐地融为一体。
  三、崇德寄远,以彰风范。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用这句诗来赞扬历代涌现的高僧、名道和贤士,喻殊义同。这些高僧、名道和贤士历来备受人们的敬仰,人们常在与其相关的丛林胜境撰联对他们加以褒扬纪念。如赞转道和尚“老圃秋残,犹有黄花香晚节;澄潭影现,仰观皓月镇中天”(开元寺),一个高风亮节、严以持律的高僧形象凸然而出。对唐南禅宗师雪峰义存的纪德“雪后绍遗徽,觅得安心堪述祖;峰中谈妙法,拈花悟指表为师”(雪峰寺)表彰的是雪峰义存早岁出家,精研经藏,功果高深。“名区不减曹溪,兰若洞开乞地;佛国独推晋水,桑园首倡好施”(开元寺)则高度肯定唐黄守恭乐善好施,把一大片桑园舍捐与建寺的事迹。赞唐张巡”守睢阳以保江淮,论功绩不输郭李;扶唐室气昭日月,庆中兴永奠乾坤”(景村宫),读之令人肃然起敬。“通荆门制曲,谰言骂使,实严争汉鼎;淮水西和戎,遗恨朝天,空谱满江红”(通淮关岳庙)又让人们不免在对关羽的大义和岳飞的精忠赞赏之余,伴生出几缕悲思。而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就离我们更近了,其诗词歌赋、书画文章无不令人高山仰止,他对律宗的承继发扬更是无可比拟的。赵朴初在弥陀岩弘一舍利塔旁留下“千古江凶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的联句,写尽了人们对高僧的无限景仰之情。
  四、扬善警恶,以匡世风。
  无论何种宗教,积善行德都是主要宗旨之一,这对现实社会总是或多或少地起着教化之功的,佛道两教尤为如此。“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通淮关岳庙)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再看“进庙来,需自检平生作恶亏心事;归家去,要常思此日通诚俯首时”(永春城隍庙)同样异曲同工。又如”心如正,即面对刀锋斧锯全无畏;德已亏,虽筵陈醇酒牲粢总徒然”(同前)一正一邪多么分明,你该如何去做呢1正是“一贯胡为,神也不庇;毕生正派,鬼亦着惊”(尾庵)。而那些恩及百姓的,即使无官无禄,也终被百姓乃至帝王奉为神明,赞扬褒封有加。如纪林默娘(妈祖)“浯浦汇流,门迎德济,神名昭海甸,志称凡琉暹爪满诸国节遣使臣,频风诣兹祭告;湄洲降世,庙立温陵,灵誉播闽台,史载经宋元明清历朝号封天后,千秋享此馨香”(泉州天后宫)等等,就是明证。
  总之,以上只是选择全书很小一部分楹联的思想性加以简单的归纳,相信读者还能从书中品出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能欣赏到诸如“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等艺术性较强的联趣,能看到几千年来王朝兴替的蛛丝马迹和各方圣哲济世匡时的良苦用心。阅读这本书,还可以增进人们对泉州历史和泉州历代名人的了解;而张瑞图、弘一、庄俊元、于右任、梁披云、赵朴初等一些名冠古今的俊彦留下的笔迹,无论在文辞及书法艺术上都堪称上乘之作,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市宝”。
  (作者工作单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泉州市委员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