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叔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疏
  将释此经,略开四门:一、略释名题;二、辨明藏乘;三、叙述傅译;四、随文解义。
  初、略释名题者,经名有约法、约人、约事、约喻、约处之不同。今经约法立名,即是定慧二门,如幻三摩地是定门,无量印法门是慧门。幻者,如世幻师以其幻术,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如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遂成草木,即是无其实体,假因缘有,惑人眼目,故云幻化。三摩地者,是有二义:一云等持,谓息虑凝心,住缘一境,离诸邪乱,持诸功德;二云等念,谓人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今名如幻三摩地,义取等念,谓菩萨了达诸法如幻之理,而能作种种如幻之事,济度众生也。无量者,广大义;印者,楷定诸法不可改易之义;法门者,为世准则众圣所由之义。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由实相生,则能以无量行愿、无量回向、无量解脱、无量义理利益有情也。
  二、辨明藏乘者,经、律、谕三藏之中,此经是经藏所摄;约菩萨、声闻二乘之中,此经是菩萨乘摄。
  三、叙述传译者,此经先后凡有四译:二存二阙。第一译是西晋竺法护译《观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亦名《观世音受记经》;第二译是西晋聂道真译《观世音受记经》(一卷),此二译阙本。第三译是刘宋昙无竭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一卷),亦名《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或名《观世音受决经》;第四译是赵宋施护译《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三卷),此二译今存。今此所释即第四译。施护,梵云檀那波罗,是北天竺乌填曩国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三藏天息灾共来宋京,帝召见赐紫衣,敕二师阅梵夹。时帝意兴翻译,乃命中使郑守均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院,设三堂:中为译经,东序润文,西序证义。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诏从译经,赐师显教大师徽号。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等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其年七月始译《如来庄严经》,奏进之。其年十二月成都沙门光远自西天归朝,进献西天竺王子没徒曩表文及佛舍利等,师又奉诏译其表文。雍熙二年十月,太宗览新译诸经,嘉之,补朝请大夫试鸿肤少卿。后不知所终。所译《一切如来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等凡一百十五部,二百五十卷。
  四、随文解义,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中有二:初、证信序;二、发起序。初中有六:一、信成就。
  如是
  佛临涅槃时,阿难受阿劣楼驮教,问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言:“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后阿难结集,遂从佛教。言如是者,如以不变为义,是以无妄为义。有其二解:一者表法,谓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人佛之知见,故言如是,即是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为如,令自觉知证得法身为是也;二者表信,信顺之者称言如是。
  二、闻成就。
  我闻,
  我者自在之义,闻者识知之义。是有二解:一者表法,谓心自证心;二者表信,谛心信受,故言我闻。
  三、时成就。
  一时
  一时者,有其二解:一者表法,如来设教感应无差;二者表信,众生奉行因缘相契,故云一时。
  四、主成就。
  世尊
  佛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云世尊。
  五、处成就。
  在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园中,
  波罗奈者迦尸国之都邑,本是河名,去其不远建立王城,故城亦名波罗奈。仙人堕处者,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见王彩女而生欲心,退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鹿野园者,如来因地曾为鹿王,梵达多王畋猎原泽,鹿王白王,愿日轮一鹿以延性命,后有一孕鹿次当就死,鹿王愍之,自往身代。王闻叹息,悉放诸鹿,即以此林施为鹿薮,故名鹿野园。即如来初转法轮度五比丘处也。
  六、众成就,有二:初、列众,中有四:初、列声闻众。
  与大苾刍众二万人俱。
  苾刍者,此有四义:一者乞士,清净法命故;二者破烦恼,勤修圣道故;三者净持戒,尽形寿护诸律仪故;四者怖魔,必得涅槃故。天竺一言该此四义,故存本名焉。为显此法悲智双运,故云二万人俱也。
  二、列菩萨众。
  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摩诃萨,师子意菩萨摩诃萨,善住意菩萨摩诃萨,胜思惟菩萨摩诃萨,持世菩萨摩诃萨,人授菩萨摩诃萨,水天菩萨摩诃萨,宝积菩萨摩诃萨,隐密菩萨摩诃萨,贤护菩萨摩诃萨,电天菩萨摩诃萨,遍照菩萨摩诃萨,智积菩萨摩诃萨,不休息菩萨摩诃萨,不空见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等。
  菩萨摩诃萨者,具足应云“菩提萨埵摩诃萨缍”。菩提,此云觉道,萨埵,此云有情,亦云勇猛;摩诃,此云大,谓勇猛求于觉道大心有情也。文中凡列十七菩萨名,妙吉祥童真菩萨摩诃萨者,即文殊师利菩萨。言童真者,谓为法王子也。
  三、列诸天众。
  复有二万天子,所谓善道天子、安意天子等,是诸天子皆悉安住大乘法中。
  天界有情,总称天子。果报清净,所受自然,神用光洁,妙乐胜善,故名为天。安住大乘法中者,乘以运载为义,是法能运行人至于诸佛如来正真正觉之道,名为大乘。为显此法能于大乘法中得清净自在光明法乐,故云二万天子等也。
  四、列诸人众。
  并余无量百千大众
  为显斯法摄无量义,故云无量大众等也。
  二、述仪。
  咸悉恭敬围绕世尊,听受说法。
  谦退曰恭,尊德为敬。围绕者,右旋礼敬也。旋已敬礼,却坐听法也。
  二、发起序,有五:一、菩萨请问,有二:一序请仪。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胜华藏,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顶礼,前白佛言:
  从座而起者,从真际起、从法空起也;偏袒右肩者,偏以大悲利乐有情也;右膝著地者,俯顺世间也;合掌者,定以一心也;顶礼者,以智首致明行足也。
  二述请解。
  世尊!我有所问,惟愿如来应供等正觉哀愍听许,略为宣说。
  世尊威神尊严,未敢率尔发问,故先致请。致请之辞先赞圣德,如来、应供、等正觉者,十号之初三。如来者,梵云多陀阿伽陀。《智度论》卷一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稳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名多陀阿伽陀。”《成实论》云:“如来者,乘如实道成正觉,故多如来。”《转法轮论》云:“涅槃名如,知解名来,正觉涅槃,故名如来。”应供者,梵云阿罗诃,诸恶悉尽,福田清净,应受人天供养故。等正觉者,亦作正遍知,梵云三藐三佛陀,三世道同为等,知契于理为正,悟解圆明为觉也。
  二、世尊许问。
  佛言:胜华藏,如来应供等正觉随有问者即为开晓,今恣汝问,当为汝说。
  言开晓者,开示愚蒙,照明迷暗也。
  三、菩萨正问。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五神通,得如幻三摩地?得是三摩地已,诸有众生善根成熟,即以自神力如应现化,随诸众生所起信解,即为说法,而令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问意者,菩萨云何而得究竟自利利他也。自利有三:一、得不退转;二、成就神通;三、得三摩地也;利他有三,即三轮益物也。白利之中,阿,此言无;耨多罗,此言上;三藐,此言正等;三菩提,此言正觉。佛所得慧,其道正真,无所不知,名无上正等正觉也。不退有三:一者十住,唯识观成,为位不退;二者初地,得见真如,为行不退;三者八地,无功用智,为念不退。此中意在位不退也。五神通者:一、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及见世间种种形色;二、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三、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及心数种种缘念;四、宿命通,能知自他过去所有宿命及所作之事;五、神足通,能飞行远到山障无碍及能转变自身他身世间诸物,随心自在。如幻三摩地者,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任缘一境,离诸邪乱也;如幻谓于一切法通达如幻之理,复能于十方界变现如幻事业,如此经中下文所说也。利他之中,诸有众生善根成熟者,记心轮,以意业鉴机也;以自神力如应现化者,神变轮,以身业现瑞也;随诸众生所起信解即为说法者,教诚轮,以口业开示也。以此三轮化导众生令证菩提也。
  四、世尊许说,有二:初、赞。
  佛告胜华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胜华藏,汝今善问如是等义,汝于过去已曾亲近俱胝那庾多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而复能为一切众生起悲愍心。
  赞有二意:一者深种善根;二者起悲愍心。不具斯二德者,不能发起此问,亦复不堪随学此法门也。俱胝,此云千万,亦名为亿;那庾多,此云十万;善根者,坚固善心深不可拔,能生余善及诸妙果,故名善根。佛为无上福田,故言于众多佛植诸善根,即是上求佛道庄严净土也。卹众生苦,悲怜哀愍,即是下化众生成熟有情也。
  二、许。
  汝应善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
  作意,谓引心趣于所缘,即是令其谛听,如理思惟也。
  五、菩萨谛听。
  于是胜华藏菩萨受教而听。
  如文可解。
  大文正宗分有三:初、教诫轮;二、神通轮;三、记心轮。初中有二:初、说法;二、举证。初中有三:一、总标。
  佛言:胜华藏!当知有一法,若菩萨摩诃萨能具足者,即得如幻三摩地。得是三摩地已,诸有众生善根成熟,即以自神力如应现化,随诸众生所起信解,说法而令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自利利他之行,虽复广大深远,若能具足一法,便可成就也。
  二、略释。
  胜华藏!所言一法者,谓无依止法。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法已,乃至遍三界中不作依止想,若内若外悉无依止,由如是故,即具正见。以正见故,得正相应及正所行,是故获得无障碍慧。慧无碍故,心亦无碍,于无碍心中即起正行。
  言无依止者,谓无著无住。遍三界中不作依止想者,不依欲界,则于六尘境无所味著;不依色、五色界,则于禅定无所味著。若内若外悉无依止者,内谓我见,外谓我所见。若谓我如是行我如是住者,则是依于我也;若于威仪中言如此行如此住者,则是依于行依于住也;若于六尘言此是色此是声等者,则是依于色声等也;乃至于诸世间事,言其名利善恶是非祸福毁誉等,则是依于名利等也;若言如是一切法空者,则是依于空也;若言诸法无依不应依止者,则是依于无依止也;乃至若言此真如此赖耶等者,则是依于真如依赖耶也。有所依则有所著,是为偏见,则有障碍,所有修行离于正道,是故《金刚般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应生无所住心”。《大般若经》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也。”若能究竟无依止者,则得五种利益:一者正见;二者得正相应及正所行;三者得无碍慧;四者得无碍心;五者起正修行。
  三、广解。
  胜华藏!云何菩萨能起正行,谓一切法悉从缘生,于缘生法中无有少法而实积聚,何以故?以彼诸缘皆不实故,是中云何有法可生。若法缘生,即是无生,是故一切法皆悉无生。菩萨若能如实了知一切法无生,即得成就诸菩萨道。所有一切众生根欲及事,能以悲心而悉随人,得深信解,了知一切法悉如幻化,乃至分别一切法皆是化事,以彼分别毕竟空故,而一切法,亦复皆空,如是知已,即得如幻三摩地。得是三摩地已,乃至能令众生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中有七:初、明无依止法,一切法悉从缘生,于缘生法中,无有少法而实积聚者,标也。所言无依止者,非谓诸法实有而不依止,以诸法缘生无有自性,生无所生,灭无所灭,以彼诸缘皆不实故。是中云何有法可生者,释也。言诸缘不实者,若法未生对何立缘,若法已生,缘义不成,故云不实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若从因缘生者,为已生故生,为未生故生。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缘。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何以故?未生诸法即是非有,无名无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非是因缘之所生故。”若法缘生即是无生者,结也。谓以诸法无生故,无所依止也,是故一切法皆悉无生者。二、释正见,菩萨若能如实了知一切法无生者,三、释正相应,以与真理相应故,即得成就诸菩萨道者,四、释正所行,所有一切众生根欲及事,能以悲心而悉随人得深信解者。五、释无碍慧,以无所依止正见无生成菩萨道故,能以慧观察发起无碍大悲,任运济度救摄众生也。根谓根性;欲谓欲乐;事谓机缘;而悉随人者,谓无有差误也;得深信解者,以慧观察无有障碍也;了知一切法悉如幻化,乃至分别一切法皆是化事,以彼分别毕竟空故,而一切法亦复皆空。如是知已,即得如幻三摩地者。六、释无碍心。了知一切法悉如幻化者,所知如幻也。乃至分别二切法皆是幻事者,能知如幻也。以彼分别毕竟空故者,释能知如幻。所以一切法亦复皆空者,释所知如幻。所以《仁王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即此义也。得是三摩地已,乃至能令众生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七、释起正行。即是三轮益物也。
  正宗分教诫轮中第二、举证,有二:一、此界,二、他方。今初。
  胜华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会中有几许菩萨摩诃萨得是如幻三摩地?佛言:胜华藏!今此会中有慈氏菩萨、妙吉祥童真菩萨等六千大士,皆已被不思铠,得是如幻三摩地法门。
  为显如幻三摩地为悲智双运之本,故举弥勒、文殊二大土以为称首。被不思议铠者,心意坚固,有大力势,能行种种难行、苦行而无所怖畏也。
  二、他方,有二:初、正举;二、格量。今初。
  胜华藏言:余世界中亦有菩萨大士得是三摩地耶?佛言:胜华藏!西方过此百千俱胝佛刹有世界名极乐,有佛号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教化众生。彼佛刹中有菩萨名观自在,复有菩萨名大势至,彼二菩萨得是三摩地,于七日中为余菩萨说是法门。诸菩萨闻已,亦得是三摩地。
  西方过此百千俱胝佛刹者,《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也。世界名极乐者,《阿弥陀经》云:“彼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
  二、格量。
  胜华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彼佛刹中所有菩萨得如幻三摩地者,应多于此,何以故?此佛刹中诸菩萨等,于慈氏菩萨、妙吉祥童真菩萨所,不能专勤请问听受如是法门,是故少有得此三摩地者。佛言:胜华藏!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佛刹中所有菩萨安住如幻三摩地者,无量无数,不可称计。
  胜华藏菩萨就此土为言,佛约彼土为答。此土菩萨不能专勤请问如是法门者,以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受,深劳倦故。极乐世界安住如幻三摩地者无量无数,《阿弥陀经》云:“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鞟致故。”
  正宗分中第二神通轮有三:初、现瑞;二、来会;三、显法。初现瑞有二:初、请现;二、瑞相。初中有二:初、正请;二、述益。今初。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其所应,现神通相,使彼佛刹二大士等来此娑婆世界,复令此会大众得见极乐世界,瞻睹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此中请佛示现神通成就二事:一令观音势至二大士得来此土;二令此会众得见弥陀如来。
  二、述益。
  所以者何?此佛刹中诸善男子、善女人若得见彼无量光如来,即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于彼佛刹,普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若彼二大士来此刹中,所有此土修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善根增长,或复于此二大士所闻说法已,即令获得如幻三摩地。
  此刹会众得见弥陀有其三益:一者发菩提心;二者往生极乐世界,三者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观音、势至来此刹者有其二益。;一者根器劣者善根增长;二者根器胜者得如幻三摩地。
  二、瑞相有三:一、佛光往照。
  尔时世尊受胜华藏菩萨摩诃萨请已,即从眉间放大光明,其光金色,于此三千大干世界普遍照耀,其中所有须弥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雪山、轮围山、大轮围山、乃至照余世界边际,一切山石丛林暗暝等处,此金色光而悉照破。世间所有日月光明广大炽盛,以佛光明所映蔽故,犹如眼光,其量微小。是时光明金色晃耀,照彻西方百千俱胝佛刹,乃至极乐世界无量光如来所。其光旋环绕佛七匝,普照耀已,于彼佛前隐而不现。
  佛放光明作四种事:一者照破此界暗暝;二者映蔽日月光明;三者照彻西方乃至极乐;四者绕佛七匝隐而不现。言眉间光者,即是白毫相光,将显中道一乘之理,清明白净之行,故放眉间光也。须弥山者,此云妙高山,为此一小世界之中心。瞋邻陀山者,瞠邻陀为龙王之名,此云解脱。此龙闻法得脱龙苦,居于此山,故名目真邻陀山。雪山者,为南瞻部洲之中心,《俱舍论》卷十一云:“此瞻部洲中北向三处各有三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轮围山者,为一小世界之边际,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故名轮围。大轮围山者,为小千世界之边际也。
  二、彼此互观,有二、初、彼观此土;二、此观彼土。今初。
  是时极乐世界所有菩萨、声闻及余众生之类,乘前光明悉能见此娑婆世界,及见释迦牟尼如来。菩萨、声闻大众围绕,如观掌中庵摩勒果,皆生欢喜爱乐之心,咸作是言:南无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庵摩勒果者,《维摩经·弟子品肇注》云:“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言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者,以喻一目了然也。南无,此云敬礼。彼土会众得见此土释迦如来,欢乐敬礼也。
  二、此观彼土。
  时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会中所有诸菩萨摩诃萨、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梵王、帝释、护世四王、并余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悉能见彼极乐世界及见无量光如来。菩萨、声闻大众围绕,光明炽盛,映彻照耀遍此刹中,如明眼人于一梁手地量之中,观余面轮而不劳力,此彼互见亦复如是。时此会众得见彼佛及彼世界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功德圆满庄严事已,皆生欢喜爱乐之心,咸作是言:“南无世尊!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作是言时,会中有八万四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此善根,当得往生极乐世界。
  文中初列会众,次述所见,三见已礼敬,四会众得益。列众之中,苾刍、苾刍尼者,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者,在家二众。优婆塞,此云近事,亲近三宝而承事故;尼者,女声。梵王为大干世界主。帝释即忉利天王,为一四天下主。护世四王即东方持国天王,领乾闼婆及毗舍阁神将;南方增长天王,领鸠盘茶及薜荔神;西方广目天王,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北方多闻天王,领夜叉罗刹。居须弥山半腹,各护一洲,故名护世也。夜叉,此云勇健,飞行空中,噉伤人类也。乾闼婆为天帝释乐神。阿修罗,此云非天,果报似天而非天故。迦楼罗,此云金翅鸟。紧那罗,此云天帝释歌神。摩睺罗迦,此云蟒神。述所见中,言一搩击手地量之中者,以手度物名操,二操手者,舒散中大二指以为一折,以喻相距极近,清晰无隐也。彼土功德庄严如《阿弥陀经》中说,众会得益有二:一、发菩提心求于佛道;二、因此善根得生彼国。
  三、彼众遥礼有二:初、礼敬,二、赞扬。今初。
  尔时彼世界中所有菩萨、声闻、大众又复生希有心,合掌恭敬,遥向世尊释迦牟尼如来而伸顶礼,重作是言:南无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发是言时,彼极乐世界六种震动,所谓:震、遍震,等遍震动、遍动、等遍动,击、遍击、等遍击,涌、遍涌、等遍勇,爆、遍爆、等遍爆,吼、遍吼、等遍吼,现如是相已。
  彼土会众重复礼敬者,深仰如来大悲故也。《维摩经》云::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大地六种震动者,一名十八相动故,隐隐有声为震,摇扬不安为动,高下腾跃为击,六方勇没为涌,崩坼分列为爆,磋磕发响为吼。《胜思惟经沦》说动地有其七因:一、惊怖诸魔;二、令时众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觉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观察说法处;六、令成就者得解脱;七、令随顺问正义也。
  二、赞扬。
  时彼会中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俱白无量光如来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彼释迦牟尼如来所有名字称念中间,能令大地六种震动?彼佛告言:善男子!不但此佛刹中称扬释迦牟尼如来名字之时,有如是相,别余无量佛刹之中,亦悉称扬彼佛名字,而诸佛刹蒙光照触,彼彼皆悉六种震动。是诸刹中无量无数众生之类,若得闻是释迦牟尼如来名已,悉得善根增长,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时彼会中有四千俱胝菩萨得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已,咸起是愿:普集所有一切善根,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中,初、二大士就所见赞。言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渭如实去彼岸,正行人涅槃也。二、无量光约十方为赞,称释迦名,蒙光照触。大地震动有二种益:一者善根增长;二者得不退转。三、彼会大众得益,谓能善巧回向也。言回向者,回转所修功德善利,趣向所期也。
  二、来会,有四:初、述因缘;二、列众请;三、叙瑞相;四、明正来。今初。
  即时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前诣无量光如来所,各各头面礼彼佛足,肃恭赡仰,退住一面,俱白佛言:世尊!彼释迦牟尼如来前所放光,昔未闻见,甚为希有,何因缘故?现是光相,若无因缘,彼佛世尊不放光明,其事云何?愿佛为说。彼佛告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释迦牟尼如来所放光明,非无因缘,彼佛世尊将欲宣说菩萨安住三摩地宝最上法门,为说法故,先现是相。
  文中先问,后答。如幻三摩地能生一切功德,如摩尼宝,人道所由,名为法门。无依止法能具足正见乃至得如幻三摩地,故云安住三摩地宝法门也。二列众请,有三:初、上首众;二、菩萨众;三、声闻众。今初。
  时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复白彼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乐欲往彼娑婆世界,瞻礼亲近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听其说法,惟垂哀许。佛言:善男子!汝等可往,今正是时。汝等往故,转复发起彼佛世尊宣说法要。
  文中先请,后许。
  二、菩萨众。时二菩萨蒙佛许已,即于诸菩萨摩诃萨众中顾谓八十四俱胝菩萨言:诸善男子!我等今往娑婆世界瞻礼亲近释迦牟尼如来,听其说法,所以者何?彼佛世尊最上希有,能为难事,舍余清净严妙佛土,乐于娑婆秽恶土中,以大悲愿力教化众生,彼诸众生多起下劣信解,勇发贪、嗔、痴等诸业烦恼,而佛世尊能于其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为难事。汝等宜应随我往彼。时诸菩萨欢喜随顺。
  《大集经》云:“佛言:‘我已如是于彼三大阿僧只劫慈愍一切苦恼众生故,发大坚固勇猛之心,久修无上菩提之行。今于此盲冥世间无大尊师俭法之时,于如是等诸众生中,发心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于三乘菩提令不退转,复愿救度三恶众生,安置善道及涅槃乐。”’
  三、声闻众。
  复次会中有诸大声闻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彼释迦牟尼如来所有名字,若暂闻者尚得善利,何况亲往现前瞻礼,使瞻礼者肉眼清净,我等欲往,愿佛听许!佛言:可往,今正是时。
  菩萨广积众行,请往娑婆,为闻说法。声闻志切解脱,请往娑婆,为肉眼净,即是断见思惑也。菩萨以利他为行,故佛言,转复发起宣说法要;声闻以自利为心,故佛但言,今正是时。
  三、叙瑞相,有四:一、楼阁;二、供具;三、化佛;四、庄严。今初。
  尔时八十四侧氐菩萨并诸大声闻,恭敬围绕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诣娑婆世界。菩萨行时,如其所应,现诸色相神通事业。时八十四俱胝菩萨各各化现八十四俱胝殊妙楼阁,一一楼阁高十二由旬、广八由旬,四方四隅周遍妙好。是诸楼阁有以金、银、吠琉璃、颇胝迦、赤珠、玛瑙、琥珀等七宝合成;有以金、银所成;有以金、银、吠琉璃成;有以金、银、吠琉璃、玛瑙所成;有以金、银、吠琉璃、玛瑙、颇胝迦成;有以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琥珀、赤珠所成;有以赤旃檀香、龙实旃檀香、沈水旃檀香成;有以众妙旃檀香等所共合成;有以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拿利迦华所成;有以须摩那华、婆利师迦华、瞻波迦华、波吒罗华、阿提目多迦华成;有以驮努瑟迦华所成;有以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成;有以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噜左华、摩诃噜左华、作讫罗华、摩诃作讫罗华、苏哕毗作讫罗华、摩诃苏哕毗作讫罗华、赞捺罗华、摩诃赞捺罗华、苏哕毗赞捺罗华、赞讷卢怛摩华、萨他罗华、摩诃萨他罗华、苏哕毗萨他罗华等所共合成;有以一切妙华庄严所成;有以无数百千殊妙色相庄严所成。
  是诸楼阁高八十二由旬、广八由旬者,由旬是天竺里数名。《维摩经肇注》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有以七宝合成,二宝、三宝、四宝、五宝、六宝所成。吠琉璃者,此云不远山宝。《慧琳音义》卷一云:“其宝青色。”《慧苑音义》卷上云:“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出彼,故以名之。”颇胝迦者,《慧琳音义》卷四十一云:“形如水精,有黄、紫、碧、白四色差别。”优钵罗华者,此云青莲花;钵讷摩华者,此云红莲花;俱母陀华者,此云黄莲花;奔拿利迦华者,此云白莲花,此四水生花也。须摩那华者,《慧苑音义》云此云悦意花,形色俱媚,令见者心悦。婆利师迦华者,《慧苑音义》卷上云:“此云雨时生花。”其花要至雨时方生故。瞻波迦华者,《玄应音义》卷二十一云:“金色花,树形甚高,花亦甚香,逐风弥远也。”波叱罗华者,《慧苑音义》卷下云:“其树正似此方楸树,然甚有香气,其花紫色。”阿提目多迦华者,《翻译名义集》卷三云:“形如大麻,赤华、青花,子可作油,亦能为香,或云苣藤华。”《慧琳音义》卷十二云:“花树也。”驮努瑟迦华,未详。此六陆生花也。曼陀罗华者,此云白团花,又云适意华;摩诃曼陀罗华者,此云大白团花;曼殊沙华者,此云赤团花,又云柔软华;摩诃曼殊沙华者,此云大赤团华;噜左华者,一作卢遮迦华,未详;作讫罗华,一作斫羯罗华;此云轮华,苏哕毗,此云香馥也;赞捺罗华、赞讷卢怛摩华,皆未详;萨他罗华者、紫葳华,此十七花为天花,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七中说。
  二、供具。约五尘为五,初、色尘。
  如是一一楼阁之中,皆悉出现八万四千清净光明。
  光明者,色尘也。
  二、声尘。
  复次,彼彼楼阁周匝,或有天女执众乐器,所谓:琵琶、筚篥、琴、笙、箜篌、螺鼓、小鼓、拍板等类,作众伎乐。
  伎乐者、声尘也。
  三、香尘。
  或有天女捧赤旃檀香末,或有天女捧龙实旃檀香末,或有天女捧沈水旃檀香末,或有天女捧众妙旃檀香末。
  旃檀者,香尘也。
  四、味尘。
  或有天女执优钵罗华、俱母陀华、奔那利迦华,或有天女执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或有天女执播噜沙迦华、摩诃播噜沙迦华,或有天女执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或有天女执噜左华、摩诃噜左华,或有天女执作讫罗华、摩诃作讫罗华、三满多作讫罗华、苏噜唧哕作讫罗华,或有天女执赞捺罗华、摩诃赞捺罗华、苏噜唧哕赞捺罗华,或有天女执萨他罗华、摩诃萨他罗华、苏噜唧哕萨他罗华。
  天华者,味尘也。播噜沙迦华,此云三色花,亦云紫矿花;三满多,此云普;苏噜唧哕者,此云久香也。
  五、触尘。
  或有天女捧天妙衣及妙华、妙香、涂香、末香等,随处而住。
  天衣、涂香等者,触尘也。
  三、化佛。
  而彼一一楼阁之中,各各有大妙宝庄严师子之座,化如来像安处其上,三十二相庄严具足。
  师子座者,《智度论》卷七云:“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
  四、众严。
  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真珠璎珞,其珠三色,谓青、白、赤。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殊妙宝幢,以诸金铃网覆其上,天衣垂下而为严饰。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宝瓶,盛诸妙香。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上妙宝盖,以百千种极妙彩绘而为严饰旷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多罗行树及八万四千七宝行树,一一皆以宝绳交络。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八万四千悬铃宝网,微风吹动出和雅音,如百千种妙音乐声。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化出宝池,是池纯以金沙布底,七宝阶道,琉璃水精周匝庄饰,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中出生优钵罗华、体讷摩华、俱母陀华、奔拿利迦华等,其池复有凫、雁、鸳鸯异鸟和鸣,八万四千妙宝行树周匝围绕,上以八万四千宝绳交络而为严饰。又复一一楼阁之中出大光明,广照八万四千由旬。
  众庄严具略有八种:一者璎珞;二者宝幢;三者宝瓶;四者宝盖;五者行树;六者宝网;七者宝池;八者光明也。行树中言多罗树者,《玄应音义》卷二云:“形比棕榈,极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慧苑音义》卷下云:“叶长稠密,纵多时大雨,其叶阴处乾若屋下。”又或翻为高竦树也。宝池中言八功德水者,《俱舍谕》卷十一云:“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损伤。”
  四、明正来,有二:初、示威力;二、致敬问。今初。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及彼所来诸菩萨众,以是殊妙庄严一切楼阁,一时置在一楼阁中,诸庄严事互不相碍,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到此娑婆世界,而诸菩萨以神通力故,各以所现八十四俱胝功德庄严殊妙楼阁,置于佛会,如其所应,神通威力令此娑婆世界地平如掌,而佛会中亦不迫窄,是诸楼阁出大光明,照此三千大干世界。
  示威力中略举五端:一、以一切楼阁置在一楼阁中而不相碍;二、屈伸臂顷而越百千俱胝佛土,来至此会;三、到已以一一楼阁置在佛会而不迫窄;四、令娑婆世界地平如掌;五、放光遍照娑婆世界。此皆不可思议解脱之力。《维摩经》中,维摩诘长者从东方须弥灯王佛所取三万二千师子座,一一高八万四千由旬,人其室中亦不迫迮。告舍利弗言,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能以须弥纳芥子中,乃至广说也。
  二、致敬问。
  是时彼二菩萨前诣佛所,头面礼敬,右绕三匝,退住一面,俱白佛言: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致问、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少病少恼动止轻利,安乐行不?彼二菩萨复白佛言:我等菩萨、声闻于极乐世界见佛世尊,故来瞻觐。
  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正宗分神通轮中第三显法有六:初、众疑;二、兴问;三、决疑;四、赞德;五、显相;六、得益。今初。
  时此娑婆世界佛会之中所有菩萨、声闻大众,见此世界清净严饰,及见无数广大楼阁已,咸起是念:“如来何故现是威力,而能令彼诸大菩萨来至于此?”
  释迦如来为娑婆教主,今此世界忽然清净严饰及现广大楼阁故,应是释迦如来威力,但不知其意趣所在,故云何故现是威力也。
  二、兴问。
  尔时胜华藏菩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今此娑婆世界如是严饰及现楼阁,为是如来威神力耶?为是彼二菩萨威力所变?愿佛为说。
  如是瑞相为是如来威力,为是菩萨威力?若非如来威神冥加,则无能于此,兴疑而发起问端也。
  三、决疑。
  佛告胜华藏菩萨摩诃萨言:胜华藏!此非如来威神之力,乃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威力所变,故现是相。
  为显如幻三摩地威力德用,故云如是瑞相乃是观音、势至威力所变,使众欣仰而发心也。
  四、赞德。
  胜华藏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此二大士已得不可思议愿力清净,善根洁白,乃能有是神通威力?”佛言:胜华藏!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此二大士已于俱胝百千那庾多劫积集善根,清净洁白;又复已得如幻三摩地法门,从是三摩地中,能现如是种种色相神通等事。
  誓愿之力名为愿力。离恶力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故曰清净。无漏善根光洁纯白,名曰洁白。藉资愿力,修行功德,此二相须,是故胜华藏并举二者。如来但就善根为答,从诸善根庄严佛事,是故佛云:又得如幻三摩地等,能现如是色相神通等事也。
  五、显相,有二:初、胜华藏见;二、会众同见。今初。
  复次胜华藏!且置是事,汝观东方为有何相?胜华藏承佛圣旨,即以无碍清净天眼,观见东方兢伽沙数佛刹之中,有兢伽沙数诸佛世尊,彼一一佛前皆有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各礼佛足。又闻其言: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致问世尊,少病少恼,动止轻利,安乐行不?及见无量广大楼阁妙宝严饰,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一皆见殓伽沙数佛刹之中,有豌伽沙数诸佛世尊,彼一一佛前皆有二大士,各礼佛足,又闻其言: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致问世尊,少病少恼,动止轻利,安乐行不?及见无量广大楼阁妙宝严饰。时胜华藏菩萨见是相已,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此二大士真实已得最胜如幻三摩地门,能于十方诸佛刹中悉现其身,神通威力不可思议!
  殓伽者,河名,一作恒河。恒河沙者,喻物之多。《智度论》卷七云:“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又人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皆共识知,故以为喻。以于十方如是众多佛刹之中,一时皆有观音、势至现诸神变,是故胜华藏菩萨见已赞叹云,不可思议也。
  二、众会同见。
  尔时世尊观察众会,如其所应现神通相,即时会中一切大众以佛威神力故,皆如胜华藏菩萨,亦能见彼十方世界如婉伽沙数诸佛刹土,彼彼刹中佛世尊前,皆有二大士各礼佛足,乃至见彼广大楼阁妙宝严饰。
  如其所应现神通相者,谓令十方殓伽沙数佛土乃至所有观音、势至威力变现之事,悉皆明显也。会中大众未得清净天眼,故须承佛力方得见之也。
  六、得益。
  当此众会见是相时,会中有三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众会初闻如来说法,复见观音、势至诸神变已,欣仰企求,故发无上菩提心也。
  正宗分中第三记心轮有二:初、本事;二、授记。初本事有二:初、问;二、答。今初。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此二大士于何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所发心为久近耶?其佛如来名字何等?惟愿世尊善为宣说,令余菩萨知其所修,如其所行毕竟皆得行愿圆满。佛告胜会藏菩萨言:汝应善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是时胜华藏菩萨受教而听。
  文中初正问,二许说,三谛听。正问之中,先述所问,后出所为,谓如来若能宣说此二大士发心之迹,则余菩萨得随顺修学,有所取法而速证菩提也。行愿圆满者,愿者发菩提心,行者修菩提心,行愿相资而成大事。毕竟圆满者,证菩提果也。
  二答中有七:一、时劫久远;二、佛刹庄严;三、国王请法;四、 王子得名;五、王子闻法;六、王子发愿;七、会通古今。今初。佛言:胜华藏!乃往过去阿僧只阿僧只劫前,又经广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数,过是劫已,将此三千大世界碎为微尘,一尘一劫,过是微尘劫数之前。
  阿僧只,此云无央数,以万万为亿、亿亿为兆计之,为千万亿兆也。
  二、佛刹庄严,有六:初、举刹名;二、举佛名;三、赞庄严;四、喻德广;五、显会众;六、结无尽。今初。
  时有世界,名无量功德宝庄严普现妙乐。
  二、举佛名。
  有佛出世,号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举佛名中,初举别名,后称十号以赞德也。十号之中,初三如前释。明行足者,明谓菩提行,足谓戒慧,乘戒慧足,得无上菩提,名明行足也,如《涅槃经》卷十八中说。又明谓三明,行谓三业,佛三业具足,故名明行足,如《大智度论》卷二中说。善逝如前已释。世间解者,谓佛能解世间有情非情事故。无上士者,一切众生中,佛为无上故。调御丈夫者,佛时柔软语,时以苦切语,调御可化之丈夫,使人善道故。天人师者,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应作故。佛云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世尊如前已释。
  三、赞庄严。
  彼佛刹中所有功德庄严等事,广大无量。
  功德者福利之能,庄严者严丽之相。
  四、喻德广。
  胜华藏!于汝意云何?彼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极乐世界所有功德庄严,为是多不?胜华藏言:甚多,世尊!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言:胜华藏!我以譬喻略明斯义。譬如有人取彼一毛,析为百分,将其一分于大海中取一滴水。胜华藏!于汝意云何,彼毛端水是为多耶,余大海水而为多耶?胜华藏白佛言:世尊!毛端之水极为微少,余大海水深广无量。佛言:胜华藏!汝今当知,无量光如来极乐世界所有功德庄严等事,如毛端水;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无量功德宝庄严普现妙乐世界所有功德庄严等事,如大海水。
  功德庄严广大难尽,故就极乐世界所有功德庄严,约毛端滞海,以喻显之。
  五、显众多。
  又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会中所有菩萨、声闻之众,比无量光如来会中菩萨、声闻,多百千倍,彼佛世尊随应演说三乘之法。
  庄严既广大,会众复多,众有利钝,故彼如来说三乘法。三乘者,一、声闻乘,闻佛声教,悟四谛理,证罗汉果者也;二、缘觉乘,乐独善寂,悟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者也;三、菩萨乘,三无数劫修六度行,求于佛道,度诸众生者也。
  六、结无尽。
  胜华藏!以要言之,彼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刹土之中所有功德庄严及妙乐事,假使我于豌伽沙数劫中,广以辩才,而亦不能说其边际。
  妙乐者,殊妙欢乐,谓得法益也。
  三、国王请法,有四:初、述名;二、决疑;三、说法;四、得益。今初。
  复次,胜华藏!后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法中,有王名胜威,其王于千世界中自在特尊,广大富盛,正法化世,有七万六千最上园苑,王所受用,其王诸子各有一万园林受用。
  于千世界中自在特尊者,秽土之中转轮圣王王一四天下,彼清净土轮王王于千四天下也。
  二、决疑。
  胜华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彼佛刹中有女人不?佛言:不也,善男子!彼佛刹中当无女人名字可闻,况有女人耶?其中生者皆是化生,清净洁白,咸修梵行,一切众生皆以法喜禅悦为食,不受一切粗恶段食。
  以佛言王有诸子,是故胜华藏疑云:“彼佛刹中岂有女人耶?”为决此疑,佛言:彼刹无有女人,皆是化生。断淫离欲,名为梵行;法喜者,闻法欢喜;禅悦者禅定闲寂,身心悦乐。以此二者增长善根,资益慧命,义名为食也。段食者,分分段段啮碎而食,资益身分,以香味触三者为体,即此欲界通常食物也,为示彼界离于尘欲也。
  三、说法,有二:初、标名;二、释义。今初。
  胜华藏!其王与子于八万四千俱胝岁中,尊重供养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彼佛世尊知王深心起净信已,即为宣说无量印善巧法门。
  深心者,佛果高深,以心往求,故曰深心;净信者,于实相能信忍,于净德能信乐,于善根能信欲,是名为信。明见其理,信心澄净,无有疑虑,名净信也;印者,法相楷定不易之义;无量印者,所有行愿以此法印之,悉成无量,名无量印。复次,诸法本来无有生灭,即是无量,是义真实,不动不变,名无量印法门;此法门精微适宜,故云善巧也。
  二、释义,有四:初、明无量行愿;二、明无量回向;三、明解脱无量;四、明法相无量。今初。
  胜华藏!何等名为无量印善巧法门耶?谓诸菩萨摩诃萨所起诸行,未尝于限量法中而有趣求。何以故?以诸菩萨行无量布施、无量持戒、无量忍辱、无量精进、无量禅定、无量智慧,于无量生死中随人,于无量众生中慈愍,无量刹土庄严、无量声闻庄严、无量色相成就,具足无量音声及无量辩才。
  初句所起诸行,未尝于限量法中而有趣求者,愿无量也。何以故?行无量也,依愿起行故。释行无量中,初明白利行,即六度是;次明利他行中有二:一、成熟有情;二、严净佛土。成熟众生者,于无量生死中随人,于无量众生中慈愍也;严净佛土者,无量刹土庄严,即器世间庄严也。无量声闻庄严者,即众生世间庄严也;无量色相成就具足无量音声及无量辩才者,智正觉世间庄严也。
  二、明无量回向。
  胜华藏!诸菩萨乃至一发心所有善根,尚起无量广大之心,回向一切,况复积集无量行愿,普用回向一切众生,使诸众生悉证涅槃,如佛涅槃而得涅槃。善男子!此即名为无量回向。
  言回向无量者,一、所回无量;二、所向无量。所回无量中复二:一、心愿无量;二、善行无量。所向无量中复二:一者,广遍众生界故;二者,深得佛涅槃故。乃至一发心所有善根尚起无量广大之心,回向一切者,心愿无量也;况复积集无量行愿者,善行无量也。普用回向一切众生者,广遍众生界也;使诸众生悉证涅槃如佛涅槃,而得涅槃者,深得佛涅槃也。
  三、明解脱无量。
  以是回向故,即空、无相、无愿而悉无量,真如实际,法界亦复无量,解脱无生,离诸系缚。
  空、无相、无愿者,为三昧,亦名三解脱门,谓行此三法能人涅槃解脱果故。空解脱门,谓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本来自空,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如是观一切法悉皆空故,证于真如。《成唯识论》卷三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名真如。”无相解脱门者,谓一切法自性涅槃,离于因缘,如是于一切法都无想念求涅槃故,证于实际。真如法性理体兀虚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智度论》云。“法性为实,证故名际。善人法性,是为实际。”无愿解脱门者,谓一切法本来不生,离于造作,如是于一切法亦不愿求厌生死故,证于法界。《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诸法所依法故,真如、实际、法界,一体而异名。解脱无生者,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即涅槃别称。自体无累,又免羁缚,名为解脱。无生者,涅槃之理,无生无灭,名为无生。系缚即烦恼异名,烦恼羁缚身心,使不自在也。以回向无量故,解脱之行无量,而所得涅槃之果亦无量也。
  四、明法相无量。
  善男子!以要言之,无量义者,即一切法无量。何故说一切法为无量耶?以一切法无生无灭故无量。若法无量,即无生无灭,若法无生无灭,即无量,是名无量印法门。
  《无量义经》云:“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即是今经云:若法无生无灭,即无量也。又彼经云:“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趣。”即是今经云若法无量即无生无灭也。
  四、得益。
  胜华藏!尔时彼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为彼胜威王如是宣说无量印善巧法门时,其王于一切法而得觉了。
  言觉了者,舍诸迷执而得觉悟了知也。
  四王子得名有四:初、二子化生;二、胜威偈问;三、宝上偈答;四、宝严偈答。今初。
  复次胜华藏!彼胜威王于佛法中修禅定行,复于一时安处禅定。其王忽然左右二胁生二莲华,殊妙可爱,清净犹如龙实旃檀香,于其华中生二童子,跏趺而坐。
  莲华化生者有五义:一者,莲华是菩提心义,即是由菩提心生也;二者,莲华是因果微妙义,即是由妙因果生也,三者,莲华者表理,即是乘真理而生也;四者,莲华者表大悲,即是乘大悲心而生也;五者,莲华是福德义,即是具众福德而生也。
  二、胜威偈问。
  其王见已,叹未曾有,即向童子说伽陀曰:
  汝或是天或是龙,或复夜叉罗刹类,
  若人非人若神仙,汝等何名为我说。
  胜威王非不通达空性之义,但就事相因缘而为问耳。
  三、宝上偈答。
  时右胁生者童子即说伽陀答彼王曰:
  于一切法空性中,汝今问我何名字,
  然彼诸法本无名,何故以名而见问。
  法空性中无天龙,亦无夜叉罗刹类,
  人与非人若神仙,彼等一切无所有。
  宝上童子约真如门说,宝严童子约生灭门说。一切法空性者,即是真如也。言汝今问我何名字者,谓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毕竟平等,离言说相,彼一切言说皆无实故,汝今何所问耶。言然彼诸法本无名,何故以名而见问者,谓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无有变异,离名字相,以一切名字皆假名故,何故而见问耶。言法空性中无天龙乃至彼等一切无所有者,谓一切诸法从本已来不可破坏,离心缘相,以随妄念不可得故,是故彼等一切无所有也。
  四、宝严偈答。
  时左胁生者童子亦说伽陀答彼王曰:
  名与名体二皆空,能名所名俱无有,
  于一切法无名中,但以强名而表示。
  当知真实名自性,是中非见亦非闻,
  本来无灭复无生,何故以名而见闻。
  诸所作事所有名,既以假名而表示,
  是故我今亦假名,一名宝严二宝上。
  刘宋译本云:“我名为宝意,彼名为宝上。”故知前右胁童子名为宝上,即今大势至菩萨是;左胁童子名为宝严,即今观自在菩萨是。言名与名体二皆空者,名谓名之事用,名体者事用所依。刘宋译云:“名者,此二总为能名。”所名乃名所标指,如是三轮体空,即名者名,与所名皆空,此约真谛言。于一切法无名中但以强名而表示者,此约俗谛言。此三体清净之名,离迷情,绝虚妄,故云真实。无有变迁,故云自性。此乃生灭中正智所证性真如理,如是诸法理性非见非闻,不生不灭,非有非无,远离一切差别之相,但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故云但依假名而表示也。
  五、王子请法,有二:初、问;二、答。今初。
  彼二童子说伽陀已,宿善力故,得五神通,即与胜威王同诣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所。到已,头面各礼佛足,右绕三匝,退住一面,彼二童子合掌向佛,异口同音说伽陀日:
  我今当以何等物,供养正觉两足尊?
  此事愿佛开我心,令我闻已心安定。
  我今无华亦五香,复无饮食及衣服,
  诸妙供养悉皆无,将何供养最胜者?
  彼二童子已能通达法空之理,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是故请问如何供养也。
  二、答。
  尔时彼佛为二童子说伽陀曰:
  若能一发菩提心,广为众生作利乐,
  此即名为真供养,正觉三十二相者。
  若人以彼兢伽沙,是等数量诸佛刹,
  满中胜上诸妙华,供养世尊救世者;
  若人至心但合掌,发起无上菩提心,
  是心所获胜福门,倍多于前无有量。
  异此何名真供养,异此何名胜依止?
  若人能发菩提心,我说名为上智者。
  《普贤行愿品》:“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干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今此颂中云,发菩提心,广为众生作利乐者,与《普贤行愿晶》中所说七种法供养等,即此一切所作皆为利益众生,以此功德与一切有情同其回向无上菩提也。
  六、王子发愿,有二:初、正发愿;二、述瑞应。初中有三:初、对佛发愿;二、正述愿辞;三、祈瑞为证。今初。
  复次胜华藏!尔时彼二童子向佛世尊复说伽陀曰:
  能仁作大师子吼,天人一切普得闻,
  我等今对世尊前,各发诚实最上头。
  能仁者,梵云牟尼,亦作寂默。《唯识论》卷十云:“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故名大牟尼。”是故亦为诸佛之通称也。
  二、正述愿辞。
  我等乃至未来际,愿我所行经多劫,
  随人生死轮回中,救度无数众生类。
  我者今者以此缘,尽未来际悉思念,
  普为利乐诸众生,于无边劫行无懈。
  我等从今日已去,永灭贪嗔痴等垢,
  十方现在佛世尊,证我所说诚无妄。
  我等今发菩提心,不乐声闻缘觉果,
  我等若有乐小心,决定当招妄语报。
  我所不乐二乘果,但以悲心为众生,
  纵经俱胝多劫中,愿我常行而不懈。
  如佛世尊所成就,如应佛刹广庄严,
  愿我当来得佛时,刹土倍多俱胝数。
  又顾当来佛刹中,无有声闻缘觉众,
  纯一菩萨所庄严,广集无量诸智众。
  愿我得是庄严已,当令众生得离垢,
  从诸佛法所出生,普使当持佛法藏。
  文凡八偈,凡有六愿。初二偈,度生无懈愿;次有一偈,永灭三毒愿;次有二偈,正求菩提愿;次有一偈,刹土庄严愿;次有一偈,纯一大乘愿;末有一偈,受持佛法愿。初度生无懈中,前一偈明悲,故言救度无数也;后一偈明慈,故言利乐诸众生也。明悲中,初二句约时长,次句约事行,次句约数广;明慈中,初二句明时长,后二句明事行。永灭三毒中,言等垢者,谓一切怪嫉等诸随烦恼也。正求菩提中,初偈明上求佛道,次偈明下化众生;是故上偈言,发菩提心,不乐小果,下偈言,不乐二乘果,谓不为自利而趣涅槃,当于无量劫修行以度众生也。刹土庄严中,言刹土倍多者,谓刹中庄严倍多也。纯一大乘中,言诸智众者,谓上根利智者,即是诸菩萨众也。受持佛法中,生在佛家,为法王子,绍继佛种,故言从佛法生,持佛法藏,即是得入法正位,乃至十地也。
  三、祈瑞为证。
  若我今时诸所说,真实无妄无别异,
  愿此大海及山川,乃至大地皆震动。
  《佛般泥洹经》卷上中说:地动有八事,一者地依水,水依风,风依空,大风起时,水扰地动;二者阿罗汉自试威神;三者有天威神意欲动地;四者菩萨处母胎时;从右胁生时;佛成道时;转法轮时;佛涅槃时,是为八。今以地动坚其誓愿,即是自试,亦是诸地动以为证明也。
  二、述瑞应。
  当发如是愿言时,大地即时皆震动,
  不鼓音乐自然鸣,出微妙音遍十方,
  天雨众华众妙香,殊丽严好极可爱,
  俱胝百千妙天衣,周遍缤纷而散布。
  尔时彼二童子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所发愿真实无虚,故有自然瑞应净妙六尘自然显现。
  初地动者,色尘净也;音乐者,声尘;众华者,味尘;妙香者,香尘;天衣者,触尘也。
  七、会通古今,有二:初、约人会通;二、约刹会通。初中又二:
  初、会通发心;二、会通修行。今初。
  胜华藏!于汝意云何?彼时胜威王者,岂异人乎?即今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是。彼时宝严童子者,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是;宝上童子者,今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是。于彼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所,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文可解。
  二、会通修行,有二:初、问;二、答。今初。
  复次,胜华藏菩萨前白佛言:世尊!此二大土甚为希有,如是名字难可得闻,而复具足甚深信解,所发菩提心无与等比。世尊!此二大士于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之后,又后供养几许诸佛?
  文中初赞,后问。言如是名字难可得闻,而复具足信解发菩提心者,谓二童子知一切法空,无有名字,非可见闻,而能不趣空寂,闻佛说已,便能发起广大菩提之心,为无等比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所有婉伽河沙尚可知其边际数量,此二大士于彼佛后,其所供养诸佛如来,我亦不能知其边际。何以故?此二大士悉已被于不思议铠,具足无量殊胜功德,是故不能知其边际。
  彼二大士发心时劫久远,已如前说。如此无量劫,于一世界已有无数诸佛出兴于世,何况十方无边世界!而二大士以普贤行愿,礼敬诸佛,广修供养,故佛言,我亦不能知其边际也。
  二、约刹会通。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彼无量功德宝庄严普现妙乐世界在何方处?佛言:善男子!今此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彼往昔时无量功德宝庄严普现妙乐世界。
  文中初问,后答。
  正宗分记心轮中第二受记有二:初、问;后、答。今初。
  胜华藏言:此二大士当于何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当得何等佛刹功德庄严?而佛寿量其数几何?复有机许菩萨之众?惟愿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广为悲愍利乐一切世间天人,宣说此二大士当成佛事,令余菩萨闻已,悉得大愿圆满。佛言:胜华藏!汝应善听,极善作意,今为汝说。是时胜华藏受教而听。
  文中初正问,后许说。所问有五:一问何时,即下佛约弥陀寿量为答也;二问所得果,即下号曰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等也;三问何刹,即下佛刹庄严及名称也;四问寿量;五问众会。佛一一答之,言令余菩萨闻已大愿圆满者。刘宋译本云:“令诸菩萨修行愿行,具足成就。”即是悉顾随学乃至菩提也。二、答有四:初、观音受记;二、势至受记;三、闻名利益;四、会众得益。初中复六:一、弥陀寿量;二、正与授记;三、刹土庄严;四、会众清净;五、寿量法住;六、刹土名称。今初。
  佛言:善男子!当知西方无量光如来寿命无量,极不可计,假使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中,亦复不能说其边际。其佛正法住世八万四千那庾多劫,佛涅槃后,以诸众生善根力故,亦得值遇余佛出世。而诸菩萨女住念佛三昧,常得见佛,中无间缺。
  《阿弥陀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是故今言不能说其边际。言亦得值遇余佛出世者,即是值遇他方佛也。言常得见佛中无间缺者,常得见阿弥陀佛。如刘宋译本云:“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
  二、正与授记。
  善男子!又复无量光如来涅槃之后,其说法处七宝庄严,妙莲华树自然涌出,微妙法音经于一夜。至明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于众宝庄严菩提树下安处其座,成等正觉。成正觉已,号曰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前言正法住世八万四千那庾多劫,今言涅槃之后树出法音者,即是正法住世时也。言经于一夜至明旦时者,则是正法灭时也。如刘宋译本所说云:“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也。”
  三、刹土庄严。
  胜华藏!彼佛刹土功德庄严等事,假使我于豌伽沙数劫中,巧以譬喻言词而亦不能说其少分。又善男子!如是佛刹功德庄严者,以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刹土功德庄严而较量者,即前百分不及一分、千分百千分亦不及一、数分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
  文中初就言说以显无尽,二就格量以显无盖。乌波泥杀昙者,此云近少。《慧琳音义》卷一云:“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
  四、会众清净。
  又彼刹中无有声闻、缘觉名字,纯一清净大菩萨众。又善男子!总以无量光如来会中一切声闻、缘觉、菩萨合集较量,而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会中,菩萨之众亦复倍多。
  彼土会众纯是利根上智,是故彼佛唯以大乘法化,不假三乘方便也。约数而言,则合集弥陀法会三乘之众,尚不能及彼土菩萨之众也。《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今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会众复过之也。
  五、寿量法住。
  其佛寿命九十六俱胝那庾多百千劫,正法住世六十俱胝劫。
  刘宋译本中无此文。
  六、刹土名称。
  胜华藏菩萨白佛言:彼佛世界岂不亦以极乐为名耶?佛言:不也,善男子!彼世界名众宝普严。
  功德庄严倍极殊胜,故其名称亦异也。
  二、势至受记,有三:一、明补处。
  彼佛如来随其所应作诸利乐,而此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于彼法中,随佛寿量住世久近,承事供养,乃至彼佛涅槃后奉持佛法,令法久住。
  此是大势至菩萨住最后身之所作为,助彼如来宣扬法化也。言奉持有,承奉受持也。
  二、正授记。
  至于最后法欲灭时,大势至菩萨于其刹中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成正觉已,号曰善住功德宝峰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言于其刹中者,即是其刹仍以众宝普严为名也。
  三、明庄严。
  其佛刹中所有功德庄严等事,菩萨大众皆悉具足。其佛寿命及正法住世,与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皆悉同等,一切圆满,不增不减。
  行愿等故,得果亦等也。
  三、闻名利益,有三:初、得不退转;二、行菩萨道;三、受菩提记。今初。
  复次佛告胜华藏菩萨诃萨言:汝今当知,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善住功德宝峰王如来,如是名字,若善男子、善女人暂得闻者,是人当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得此二大士当来成佛名字暂经于耳,便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以得决定成就菩萨种性故也。
  二、行菩萨道。
  又胜华藏!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过去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及彼未来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善住功德宝峰王如来名字之者,随彼聚落族氏之中,一切女人皆转女身而成男子,四十俱胝劫中背于生死,转生当得清净出家,常得见佛;闻法,承事僧伽,世世所生具宿命智,及得总持无碍辩才,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得闻此三如来名字者得六种利益:一者,转女成男;二者,背于生死;三者,清净出家;四者,敬信三宝;五者,智慧辩才;六者,得不退转。言背于生死,谓除灭五盖,恒修觉意,故不受三恶趣生也。刘宋译本云:“却四十亿劫生死之罪。”总持者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有四种:一、法总持,于佛教法闻持不忘故;二、义总持,于法义理总持不失故;三、咒总持,持咒神验以除众生灾患故;四、忍总持,忍持实相故。无碍辩者,谓说法无滞也。有四种:一、法无碍辩,于教法无滞故;二、义无碍辩,谓义理无滞故;三、辞无碍辩,于诸言辞通达自在故;四、乐说无碍辩,为诸众生乐说自在故。言得不退转者,以得清净信故也。
  三、得菩提记。
  尔时世尊作是说时,会中有九十六俱胝天人异口同音,作如是言:南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及未来世普明高显吉祥峰王如来!善住功德宝峰王如来!普集一切诸佛一切善利,我皆随喜,我等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时诸佛咸为记言:汝等当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诸菩萨由闻名故,发起三大法行:一者,归敬诸佛;二者,随喜功德;三者,发菩提心。由此三行,佛为授记也。授记有二种:一者,无余记,谓成佛名号国土等了了说之也;二者,有余记,谓善根相续当至菩提也。今此得不退转记者,有余记也。又授记有四种:一者,未发心授记,谓有众生虽往来五道,而诸根猛利,好乐大法,种性具足,佛与授记也;二者,已发心授记,谓有众生久植德本,修习善行,勤心精进,诸根明利,是人适发心已,即住不退转地,佛为授记;三者,隐覆授记,谓有菩萨勤行精进,求诸善法,恐自满足,故佛与授记,令他人闻,不令当人知也;四者,现前授记,谓有菩萨功德智慧悉已具足,佛于一切大众现前为之授记也。今所授记,即是发心授记也。
  四、会众得益。
  尔时会中有七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十四那庾多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苾刍无复诸漏,心得解脱。
  得无生法忍者,得初地。《智度论》卷五十云:“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者,得须陀洹果。知有为法悉皆无常而不取著,名为远尘;内离见惑,名为离垢;明见四谛,名法眼净。无复诸漏心得解脱者,得阿罗汉果。知三界法悉无定性,不生贪取,除爱染故名无诸漏;得无学智,名心解脱也。
  大文第三流通分有五:初、十方佛赞;二、受持得福;三、发愿宏经;四、现证菩提;五、会众奉行。今初。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如其所应,现诸色相神通事已,一切众会皆悉得见。是时十方无量阿僧只诸佛世尊见如是相,及闻宣说彼二菩萨当成佛事已,咸共赞言:希有世尊!释迦牟尼如来能善护念是二菩萨,我等诸佛亦共称赞。
  言如其所应现诸色相神通事者,即是令众会悉皆见闻十方诸佛称扬赞叹也。刘宋译本云:“悉见十方世尊皆为授记。”善护念者,即是加与之义。谓加与二力:一者加其智慧力,令成就佛法;二加其教化众生力。言我等诸佛亦共称赞者,言赞叹释迦如来能为难事,将欲显示此经功德广大,利益弘深,故十方佛赞也。《阿弥陀经》云:“彼诸佛等亦赞叹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今说此经亦犹是也。
  二、受持得福,有二:初、置答以显;二、格量以显。今初。
  复次胜华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佛所宣说如是甚深微妙经典,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读诵为他广说者,得几所福?佛言:止止。善男子,勿致斯问,何以故?诸有劣信解者,于佛所说如是深经不能生信,故我不说。
  此经广明彼二大士三轮教化,普利群生,乃至善巧发心,自致成佛,皆是如幻三昧威力。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演说,则是随顺修学如幻三昧,故其福德亦无有量。而劣信解者不能信受,谓云何但由斯一法,便获尔所功德胜利?恐其疑毁,故不说也。
  二、格量以显,有二:初问,后答。今初。
  胜华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会中亦有广大具深信解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惟愿如来略为宣说受持功德与后末世一切众生作大照明。佛言:胜华藏!谛听谛听,今为汝说。时胜华藏受教而听。
  现在会中具信解者,若能得闻受持是经功德,则能发起菩提之心,誓愿于后末世传布流通利益众生,故云与后世作大照明也。
  二、答。
  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有大势力,福德具足,悉能了知众生界分,作如是言:如佛所说世界无边,众生无尽,我能于彼一切众生顶肩荷负,经无量无边俱胝劫数,复能以其饮食衣服一切乐具,周遍供给一切众生。胜华藏,于汝意云何?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胜华藏白佛言:甚多,世尊!若有人经一弹指间,于一众生起慈心者,得福尚多,况如是耶?佛言:胜华藏!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深经自能生信,劝令他信者,其所得福倍多于彼。又若有人于此深经能受持读诵为他广说者,当知是人以菩提心而为依止。
  若人经无量劫以无边财物给施无数众生,所得福德,尚不能及于此深经自信劝他令信,何况如法修行耶!以彼财施,但依慈心;于经信解,乃至演说,依于菩提心而行法施故。又《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有五胜利:一者,法施兼利白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也。”
  三信愿宏经,有四:初、胜华藏;二、诸菩萨;三、诸天众;四、佛印许。今初。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如是深经,若佛现在,若涅槃后,我当受持读诵,为他广说,宣通流布,使不断绝。
  受持经教有十法行: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施他;四者谛听;五者转读;六者受持;七者演说;八者讽诵;九者思惟;十者修习。此中略说其四:即受持、转读、讽诵、演说,义摄余六也。
  二、诸菩萨。
  胜华藏菩萨发是言时,会中有九十六俱胝菩萨异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于佛所说契经,亦当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契经者,梵云素咀缆。契有二义,谓契理故,合机故。
  三、诸天众。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帝释天主、护世四王及余无数诸天子众,各以天曼陀罗华散于佛上,及以天华散诸菩萨,复作百千俱胝种天妙音乐而为供养。又发是言:一切众生得闻如是甚深正法,光明普照,得大善利。我等于此法门咸当受持,宣通流布。
  诸天众以天华、音乐而为供养,复赞叹发愿。言光明普照者,能破众生愚迷故;得大善利者,能令众生得菩提道,善妙利益故。
  四、佛印许。
  佛言: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汝所说,今此正法不可思议。若人曾于十千佛所深种善根,是人方得此经堕手,况复有能受持读诵生信解耶!
  如来印可诸众所发善愿。善根不具,尚不能得见闻斯经,何况如法奉行耶!以示正法难闻,应当尊重也。复次,得遇斯经则是深种善根,若能受持读诵而生信解,则令善根倍复增广,应生庆幸,勉力奉行也。
  四、现证菩提。
  复次,佛告胜华藏菩萨诃萨言:今此正法若得闻者,随彼方处一切女人转成男子,唯除二种,谓悭、嫉者。即时会中有一女人,名曰离尘,心生信解,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内心已灭怪嫉,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我发心真实无妄,当得成佛,及如佛所言,闻此法时,随处即得转女人相,是事实者,愿我转身得成男子!尔时彼女发如是言已,即得转成男子之身,时佛为授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得成佛,号除一切烦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言转女成男者,《转女身经》中,佛以增一至十法答离女身之法。初云:“若女人成就一法,得离女身,速成男子。何谓为一?所谓深心求于菩提。”又云:“若有女人能如实观女人身过,生厌离心,速离女身,疾成男子。女人身过者,所谓欲、嗔、痴心并余烦恼。”今经云,若能闻法转女成男者,即是闻此经者定能深心求于菩提也。悭嫉者,谓虽发心已而不能观女人身过,生厌离也。离尘女能灭悭嫉,复能发心,是故即得转女成男。而佛为之现前授无余记也。
  五、会众奉行。
  佛说此经已,胜华藏等诸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众,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一切大会,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疏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