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说决定毗尼经略疏(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叔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说决定毗尼经略疏
  将释此经,四门分别:一明教兴,二辨教摄,三定宗趣,四释本文。
  一明教兴者有四:一、为道方便故,二、立定慧故,三、调三毒尽故,四、开涅槃门故。
  二辨教摄者亦有四门。一、三轮化用:神足所以生信,教诫所以开解,忆念所以成证。今此经者教诫轮收。二、三藏摄文:修多罗藏诠定学,毗奈耶藏诠戒学,阿毗达磨藏诠慧学。今此经者修多罗藏所摄,兼通毗奈耶藏。三、两乘辨机:声闻乘被声闻独觉,菩萨乘被菩提有情。此经即菩萨乘摄。四、五时判教:华严时顿说大乘,阿含时唯说小乘,方等时广说大乘,般若时通被大小,法华时开显一乘。此经即方等时摄。
  三定宗趣者亦有四门:出体以明宗,约用以辨趣。此经体者,即以毗尼法界为体,决定毗尼为宗,发愿忏悔持戒修观为用,破坏一切心识为趣。
  四释本文者亦有四门:一、叙传译,二、解名题,三、科节目,四、释经文。叙传译者,此经凡有三译:初西晋竺法护译《决定毗尼经》一卷,即今所释;二唐实叉难陀译《优波离会》一卷,编在《大宝积经》第二十四会,即卷第九十是;三唐不空译《三十五佛礼忏文》,即此经《忏悔》一章异译也。二解题目者,毗尼者梵言,此有三义:一者云灭,谓灭诸过非;二翻为律,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三云调伏,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决定者亦有三义:一者楷定不易之义,谓诸过非决定须灭,依于此法恶决定灭也;二者究竟义,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施造律仪,唯依实相而得决定;三者信义,调御三业制灭恶行,唯信者能之也。三科节目者,序正流通,三分科经,弥天高判,千古同遵。序者说经之由序,正宗者说经之正义,流通者说经之利济。今仍前轨,总为三分:一教起因缘分,即经初三十四字是;序二圣教所说分,即经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讫颂末是;三依教奉行分,即颂后长行是。起教因缘有通有别,通者证信,别者发起。今经阙无别序,以正宗四章各别发起故。四释经文者。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
  今初起教因缘,述证成信,文有六别:一信成就,谓“如是”;二闻成就,谓“我闻”;三时成就,谓“一时”;四主成就,谓“佛”;五处成就,谓“在舍卫”等;六众成就,谓“与大比丘”等。《大术经》等说:“佛临涅槃时,令有疑当问。时优婆离阿劣楼驮教阿难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而住?三、恶性比丘如何治罚?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令我灭度后以波罗提木叉为汝大师;依四念处安止其心;恶性比丘梵檀治之,此云默然。故不应打骂,但默摈故;四,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后阿难结集还依佛教。”《真谛三藏》云:“微细律明阿难升座集法藏时,身如真佛,具诸相好。众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今显如是所说之法,我昔侍佛,亲所曾闻。为除三疑,故经初言‘如是我闻’等。”《菩提流支》云:“为证三义,故佛教之。一、证是佛说,令物生信;二、表异外道经书阿呕吉义;三、为息诤论,知非结集者言。”《智度论》云:“说时方人,欲令众生闻之生信。”
  言如是者,《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人。若人有信,能人佛法。是故信者闻之,即云如是。若不信者,言不如是。”《佛地论》云:如是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定无有异。二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此中如是,远则佛之教诲,近则传法者之教诲。三依问答,谓有问汝:当所说昔定闻耶?于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说,谓结集时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菩提流支》云:“如是之言共有四义。一发心义,谓自念言,我当如是发心,如是修行也。二教他义,谓汝当如是发心修行也。三譬喻义,谓是人威德智慧如天如日也,或汝今如是富贵如树提伽。四决定义,谓我所见闻其实如是。今取此义,故云如是。”《真谛》云:“如是之言,标所闻法,明一部文理决定可信从,故云如是。”又云:“如是者,谓所信法体。有二义。一就佛解,谓三世诸佛所说不异,故名为如;以同说故,即知非妄,故称为是。正以诸佛同说,其法可信,故言如是。二就理解,谓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之为如;如如而说,不增不减,决定可信,故云如是。”
  言我闻者,“我”有三:一、妄所执我,谓外道等所横计我;二、假施设我,谓大涅槃常乐我净,除二乘倒强施设故;三、世流布我,传法菩萨随顺世间。自皆称我,言说易故,顺世间故,除无我怖故,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示不乖俗故,于诸法得自在故,为亲证故。根识心所对境和合,既闻于声,便缘名义,总名我闻。欲证深理,要先闻法故,此界以声为佛事故。希证菩提要闻熏习,故不言见觉知等。
  言一时者,《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菩提流支》云:“佛说此经,我及大众闻无异时,故言一时。复次法无定一,随俗说一。时有二种,一名迦罗,谓日月书夜等实时;二名三摩耶,谓假时。外道执时为实因,为显时假,故言一时。又诸法实相,一相无相。清净涅槃,名一。因缘相合,名时。感应道交,谛智合一,故曰一时。”
  言佛者,梵云佛陀,此云觉者。觉有三:一自觉,胜诸凡夫;二觉他,胜诸二乘;三觉行圆满,胜诸菩萨。《梵摩喻经》云:“所言佛者,生死根本憔然尽无余,诸疑已尽,无所不达,得一切智,尊号为佛。”《放光般若》云:“诸佛所行所证之道名觉。诸佛皆共觉故,故名为佛。”《大法矩陀罗尼经》云:“梵天王问佛:何故名佛?佛言:能于生死得觉悟者,名之为佛。”
  言在舍卫国只陀林中给孤独精舍者,舍卫是中天竺侨萨罗国之都城,即以为国之称。此云闻物。《法镜经》云:“游于闻物国也。”《十二游经》云:“其国无物不有,天下闻之,故名闻物。”《善见律》云:“此名多有。昔道士修行于此,时王出游,见此地胜,就之立都。地从人立,名为舍术,舍术即地主之名。”唐玄奘解云:“丰德城,一具财物,二好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为名焉。”只陀,此云战胜,是彼国太子之号。太子生时,邻国怨至,战而得胜,遂以为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此云善施,乐仁好义,哀恤贫乏,时人美之,称为给孤独。须达多长者初诣王舍城见佛,后还国,黄金布地,买只陀之园,造佛精舍。金少不足,太子感动,施其林树,与佛经行,故名。
  大比丘众者,《智度论》释有五义:一数大,千二百五十人故;二离大,大障断故;三位大,大阿罗汉故;四名大,名称远闻故;五识大,大人大众所知识故。比丘有三义:一名能怖,能怖魔王及魔人故;二者乞士,清净行乞以资身故;三名破恶,依于圣道灭烦恼邪故。或云五义,四名持戒,既入僧数净持戒故;五名净命,离四邪命故。千二百五十者,旧云如来所度三迦叶、舍利弗、目犍连师弟,合有千二百五十人,为报佛恩,恒随给侍。今谓不然。《长阿含经》卷一说七佛法会弟子多少云:“我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盖是小乘法数应尔。诸经多云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为表该括始终,圆融顿具故。菩萨者,具足应云菩提萨缍摩诃萨缍。菩提谓无上智慧,或言为觉,或言为道。萨堙谓有情,或言大心,或言勇猛心。摩诃言大,是人为无上智慧道故,发生大勇猛心故。《小品经》云:“是人为觉一切法无障碍义,名为菩萨。常为大众作上首故,名摩诃萨。”《道行经》云:“言是人于一切法悉了悉知,故名菩萨。天上天下最尊胜法,名摩诃萨。言万人者,为表万行具足故,万法一如故。”
  △自下大文,第二圣教所说分,有四:初,发愿,自“尔时世尊如龙王视”下是。二,忏悔,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应畏欲恚痴”下是。三,持戒,自“尔时优波离从惮定起”下是。四,观行,自“尔时文殊师利在大众中”下是。初中复六:初,如来兴问;二,五十三菩萨各各发愿;三,明大悲坚固;四,明一乘究竟;五,明如实正觉;六,明施为行先。今初。
  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观察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恶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
  世尊,梵云薄伽梵。《佛地论》卷一云:“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佛说十号经》云:“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成实论》卷一云:“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言如龙王视者,断诸结漏故,威仪巧妙故,神变加持故,修行勇猛故,愍念众生故。言堪忍者,上持佛法,下荷众生,多诸怨嫉,众共逼恼,堪耐劳倦,乃至不惜身命而忍受故。言方便者,方者秘也、法也,便者妙也、用也。妙用秘法,逗会众生,施为可则曰方,善契机宜曰便。又理正名方,言巧称便,所以如来征起发愿者。《大智度论》卷七云:“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是故菩萨于出世道期心希求,立为誓愿。此中愿者,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求作佛,摄度众生。堪忍护持正法,即是上求佛道。方便成就众生,即下化众生。此二合是发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唯依如来而得建立,故唯如来为能发起问端。所以不教劝勉而反问者,盖以愿由人教,志则不坚,既随境转,必易退悔。为表德蕴于中,言兴乎外,誓既坚固,行必真实也。
  △二、五十三菩萨各各发愿中有三:初,三为总为因,谓深心、直心、大悲心也。次,四十为别为行,谓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十圣地也。末,十为通为果,谓十恩。实叉难陀译本中有五十五菩萨,次第不同,名亦稍异,随文可知。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于后世时,受持如来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多所利益无量众生。
  弥勒,此云慈,即其姓也。名无能胜。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者,虔仰之仪。从座起者,表从一实际起发大心故。偏袒右肩者,表作一乘吉祥事故。右膝著地者,表行政在觉道故。言受持者,领受在心曰受,忆而不忘曰持。受者信力,持者念力。那由他,此云千万。阿僧只,此云无央数,乃数之极。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佛所得法。道莫之大,故云无上。其道正真平等周遍,故云正等。一切智智,故云正觉。言能受持如来于无量劫所集菩提,以此利益众生,即是深心之愿。夫菩提心者,深心、直心、大悲心是。此深心者。佛果高深,以心往求,增长功德,深固难拔故。以大慈为性,故寄弥勒以兴愿,以受持无量劫所集正觉为业。
  师子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成就众生。
  此直心之愿。直者以精进为性,诚实质直无有谄曲,勇猛无畏无有退屈,故寄师子菩萨以兴愿。成就众生为其业。唐译作:“师子慧菩萨曰:我能堪任安住秘密,种种方便,成熟众生。”
  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怜愍守护恶趣众生。
  此大悲心之愿。菩萨大悲心为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坚忍为其性,故寄金刚菩萨以兴愿,怜愍守护恶趣众生是其业。唐译在第七,云:“我能堪任于恶趣中度诸众生,令得解脱。”
  △二、四十为别为行,即为四。初十发趣心,二十长养心,三十金刚心,四十圣地。此四十者,固约位说。然修证虽有浅深。法门实无高下。始自初住。终至佛地。一切功德,悉皆摄在菩提心中。是故经云:“初发心即成等正觉也。”今初十发趣心,即是十波罗蜜,而后四名稍异常。
  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充足众生诸所希望。
  此舍心之愿。随诸众生所求,若内财若外财,若正法若无畏,悉能施与,故能满其所望。文殊师利,此去妙德,亦云妙吉祥。施为功德中最,吉祥是其性,满众生愿是其业。唐译在第五,云:“妙德菩萨曰:我能堪任于众生随所愿求悉令满足。”
  智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令诸众生除去无明。
  此戒心之愿。以持菩萨十无尽戒及一切诸佛大乘戒故。自除去无明,亦除一切众生无明。以明为其性,故寄智胜菩萨以兴愿,除灭无明是其业。唐译在第九,云:“智幢菩萨曰:我能堪任灭除众生无明暗蔽。”幢者,高显之义,亦犹胜也。
  法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令诸众生离诸非法。
  此忍心之愿。于无生忍中于一切法尽忍,故能自离非法,亦令众生离诸非法。法施是其性,故寄法胜菩萨以兴愿,离诸非法是其业。唐译在第十,云:“法幢菩萨曰:我能堪任常行法施,度脱众生。”
  月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令诸众生常得远离非功德法。
  此进心之愿。修持如来一切善法,常行精进,如彼白月渐增益故。故寄月胜菩萨以兴愿,积集功是其性,离非功德是其业。唐译在第十二,云:“月幢菩萨曰:我能堪任以诸功德成熟众生。”
  日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以安乐乘令诸众生皆得度脱。
  此定心之愿。于一切法常住正定,得诸三昧正受乐故,则能解脱一切生死苦难,如彼日轮能破幽冥。故寄日胜菩萨以兴愿,安乐是其性,度脱众生是其业。唐译在第十一,云:“日幢菩萨曰:我能堪任恒以安乐成熟众生。”
  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成就饶益无边众生。
  此慧心之愿。以于一切佛法能行善巧智慧故,众生虽无边而能毕竟成就饶益之,善巧是其性。故寄无畏菩萨以兴愿,成就无边众生是其业。唐译在第六,云:“我能堪任摄受无边世界众生而作饶益。”
  飓陀婆罗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说无痴法,令诸众生皆得闻知成就智慧。
  此愿心之愿。唐译在第四,其意较显,云:“跋陀罗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得闻我名,皆悉成熟,无空过者,即是别愿。”菩萨至诚不退,与一切众生同心、同行、同愿、同求无上菩提,是名大愿。今说无痴法,乃至成就智慧,即是志求道果,此总愿也。飓陀婆罗,此云贤护。跋陀罗,此云贤。《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毕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因道守志是其性,故寄贤护以兴愿,令诸众生皆悉成就是其业。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兴发大愿,令无尽众生皆得成就。
  此护心之愿。于一切佛法常起菩萨大护法心,为一切众生誓求无上菩提。心等虚空,同诸佛。慈悲荷护无尽故,寄无尽意菩萨以兴愿,护持佛法是其性,度脱众生是其业。唐译在第三,云:“我能堪任以广大愿度脱无尽诸众生界。”
  月光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常行给施。
  此喜心之愿。以于一切众生安乐,常生喜乐,故自以给施,亦令众生互各相施。唐译在第二十五,云:“我能堪任与诸众生毕竟安乐。”喻如月光清凉,能除炎热,人所爱仰。故寄月光菩萨以兴愿,除烦恼热是其性,令诸众生安乐为业。
  妙目菩萨言:我能堪忍与诸众生安乐根本。
  此顶心之愿,如人顶高贵不见。观心正定于佛法最为上胜。观心正定者,即是观心实相,直心真空,如如一道。观照心寂,澄定见性,是名安乐根本。心三昧为其性,证空解脱是其业。唐译在第十三,云:“善目菩萨曰:我能堪任与诸众生自性安乐。”
  △二、十长养心,即四无量心,四摄法与定慧也。
  观世音菩萨言:我能堪忍刚强恶趣诸众生等为作归依。
  此慈心之愿。慈能与乐,为作归依,即是授与安乐。归者归投,依者依凭。如子归父,如民依王也。唐译作:“观自在菩萨曰:我能堪任于诸恶趣拔济众生”。
  得大势菩萨言:我能堪忍不度恶趣众生皆令得度。
  此悲心之愿。不度恶趣者,不能自救也。悲能拔苦,故能皆令得度。唐译云:“我能堪任度诸恶趣未度众生。”
  善数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不调伏者令得调伏。
  此喜心之愿。达性无生,菩提智道生喜悦心,故见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虽处烦恼而不染污,毕竟当得菩提,故能调伏一切。唐译在第十七,云:“我能堪任调伏一切难调众生。”
  妙音菩萨言:我能堪忍喜乐小法诸众生等令得度脱。
  此舍心之愿。舍一切有为诸物,及国城、己身、妻子、男女一切舍,以观一切皆无我,无我所毕竟空寂故。内外诸相一切有为物悉舍,无为舍故,无相舍故,能令乐小法者悉得度脱。唐译在第十八,云:“妙意菩萨曰:我能堪任乐小法者度令成熟。”
  喜乐菩萨言:我能堪忍卑下弊恶杂秽众生皆令成就。
  此布施心之愿。施一切有为身命、男女、妻子、国城、田宅,尽皆一切布施,而三轮体空,皆如如相,但为摄受,教导卑下弊恶杂秽众生故,有是施行。唐译在第十九,云:“善顺菩萨曰:我能堪任成熟下劣少智众生。”
  光积菩萨言:我能堪忍成就解脱畜生众生。
  此爱语心之愿。与他人己身,于内外一切处,常与一切人好意好语心故。持戒,禅定,破诸恶业,证于不退,愍彼众生以愚痴故。受畜生苦,以此好语破其愚痴,令其远舍诸恶,永不退失善道,如彼光明积聚不灭。唐译在第二十,云:“我能堪任拔济随于畜生趣者令得解脱。”
  人无诤菩萨言:我能堪忍示现正道成就众生。
  此利行心之愿。菩萨自取其恶,常恒资益一切众生利益心故。示现正道者,教化众生令行六度故,为他求利助成他事故。无诤论者,由能依法如法行故。唐译在第二十三,云:“无诤论菩萨曰:我能堪任为诸众生示解脱道。”
  爱见菩萨言:我能堪忍安乐利益给施众生求实智慧。
  此同事心之愿。共一切有情同人无生心,同人菩提法,是名同法三昧,得同心故。如共一船,忧喜同故。以神通力,种种变化人六道中,与诸众生同其事业,长时饶益,令得解脱,故云安乐利益给施众生。唐译在第四十,云:“喜见菩萨曰:我能堪任施诸众生一切乐具。”
  不思议菩萨言:我能堪忍愍念成就饿鬼众生。
  此定心之愿。得一切如来正见、正性、正定,一切佛智悉由定力三摩地心成就菩提故,由于定故。心生喜乐,受诸法悦,亦能愍彼众生以贪业故受饿鬼苦,破其悭贪,远离诸恶而生喜乐也。唐译在第二十一,云:“我能堪任愍念成熟饿鬼众生令得解脱。”
  日光菩萨言:我能堪忍未成熟众生能令成熟。
  此慧心之愿。于一切智慧能生一切佛法般苦波罗蜜多,是名慧心。修戒、定、慧,获一切智光,破诸众生恶业无明等暗,令其出离,犹如日光能破暗冥。唐译在第二十六,云:“我能堪任于诸众生未纯熟者令得成熟。”
  △三、十金刚心。
  毗摩罗诘菩萨言:我能堪忍充满众生一切所愿。
  此深信心之愿。于一切诸佛大乘甚深法藏常行大信心,永不退转。大乘甚深法藏者,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也。《金刚经》云:“灭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无相故。身语过患毕竟除灭,由思愿力遮防七支,成就戒忍,诸有所作悉能满诸众生所愿。”唐译在第二十七,云:“无垢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所有志乐皆得圆满。”
  大气力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闭恶趣门。
  此念心之愿。于念不失一切诸佛正智,念大乘甚深妙义。戒、定、慧心于念不失,则不可坏。众生于受妄生领纳,诸受漂动,故有流转而生恶趣。今由念力专注,成就定忍,故能具大气力,闭恶趣门。唐译在第二十二,作“木威力菩萨”,文同。
  断疑菩萨言:我能堪忍乐小法者令得度脱。
  此回向心之愿,回向一切大乘法教如来无上正等金刚菩提。乐小法者,由于妄想分别执著,以慧简择成就慧忍,则一切胜行回施众生,回求菩提,回向涅槃,更无疑怖退求世间及二乘故。唐译在第二十八,云:“断疑菩萨曰:我能堪任度脱一切下劣众生。”
  住无畏菩萨言:我能堪忍常以赞叹饶益众生。
  此达心之愿。达如来圣智理趣,达照寂心内外清净。众生造作种种三有诸业,系缚生死,令以达慧离系解脱自在,成就解脱忍。亦见一切众生本性净故,恒以赞叹饶益众生。唐译在第二十九,云:“无畏菩萨曰:我能堪任摄受众生称赞利益。”
  慧胜智菩萨言:我能堪忍随诸众生种种所乐而度脱之。
  此直心之愿。直正圣道正智心性,正无邪曲,无妄见谄谀,真空实性,众生由识分别起诸知见,取著六尘。今心五分别,慧解脱清净,成就解脱知见忍,故能随众生所乐而度脱之。唐译在第三十,云:“慧胜菩萨曰:我能堪任随顺种种胜解众生皆得成熟。”
  住无量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说无为道,住一切法。
  此不退心之愿。进求菩提,心无有退,达性不转,以达有如空,成就空忍故。《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唐译在第三十二,云:“无量菩萨曰:我能堪任为诸众生于一切法示无为道。”
  无畏菩萨言:我能堪忍乐种种乘诸众生等随其所乐而能示现。
  此大乘心之愿。不入二乘,亦不入外道诸恶执见,以一切法悉皆如故。虽为众生示现二乘外道,以得成就无相忍故,悉人清净真如法中。唐译在第三十三,云:“我能堪任随诸众生种种志乐皆能示现。”
  妙意菩萨言:我能堪忍常示众生所喜乐事而成就之。
  此无相心之愿。不入一切有为诸相,不入五尘色相,以有漏因果如幻化故。虽为众生示现种种所喜乐事,而无所作,以成就无愿忍故。唐译在第三十五,云:“妙慧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见者欢喜。皆得成熟。”
  无垢焰菩萨言:我能堪忍爱念众生而为守护,令得成就。
  此慧心之愿。于一切诸佛智慧悉皆碍故,以于诸法无常得无常忍故,能守护众生而令成就。唐译在第四十四,云:“无垢菩萨曰:我能堪任爱护众生悉令成熟。”
  摩尼光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自识宿命。
  此不坏心之愿。不坏大乘正见菩提,正智佛心,以于一切法空,得无生忍故。《四十二章经》云:“断欲无求,则知宿命。谓观一切法无自性空,体不生灭,则无欲无求。”唐译在第三十七,云:“实贤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自识宿命,皆得成就。”
  △四、十圣地。
  光德菩萨言:我能堪任而以正勤拔济众生。
  此平等慧地之愿。真如法界菩提智是真实法,教化一切有情自利利他。谓以四摄法,住平等心,饶益有情也。唐译在第三十一,云:“光明菩萨曰:我能堪任恒以正勤拔济众生。”
  贤德菩萨言:我能堪忍究竟断除众生苦恼。
  此善意地之愿。清净明达一切善根,所谓慈舍慧,一切功德本。慈能治嗔,舍能治贪,慧能治痴。由三善根,行十善道,起回无量心,普覆一切,故能断除众生苦恼。唐译在第二十四,云:“贤吉祥菩萨曰:我能堪任究竟断除众生苦恼。”
  宝手菩萨言:我能堪忍以诸珍宝给施众生,令得安乐。
  此光明地之愿。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门,十二法品名味句,依四禅定,三明五通,故能以诸珍宝惠施众生也。唐译在第三十八,文同。
  最胜意菩萨言:我能堪忍贫穷众生,令离贫苦。
  此尔焰地之愿。真谛俗谛不二,以不断不常,即生即住即灭,一世一时一有,异种异化异现故。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故能令众生得于世财法财。唐译在第三十九,云:“胜意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永离贫穷。”
  断诸缠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常得远离烦恼怖畏。
  此慧照地之愿。以十力品起一切功德行,工巧技艺超诸世间,以二谛四谛化一切众生,故能令众生远离烦恼怖畏。唐译在第八,云:“除障菩萨曰:我能堪任解脱众生烦恼系缚。”
  金刚光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示现正道。
  此华光地之愿。能于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众生种种变化,深入缘生空,无相无愿。以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即是示现正道。唐译在第四十一,云:“金刚菩萨曰:我能堪任为诸众生开示正道。”
  现功德、色像菩萨言:我能堪忍多求众生,随其所求皆能给足。
  此满足地之愿。得十八不共法故,出入灭定示现难量,以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故能给足众生所求。唐译在第四十二,云:“福相菩萨曰:我能堪任悦可众生合得度脱。”
  法出曜菩萨言:我能堪忍常说清净诸法之行。
  此佛吼地之愿。十品大明智,空寂定门常现在前,摧伏魔怨,双照二谛,以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一切众生,故能说清净诸法之行。唐译在第四十三,云:“法超菩萨曰:我能堪任净除众垢而演说法。”
  金刚体菩萨言:我能堪忍除诸众生一切障碍。
  此佛华严地之愿。以佛威仪如来三昧自在天王定出入无时故,法眼普见知众生根,以四无碍解演说无畏教化一切众生,故能除众生障。唐译在第三十六,云:“宝藏菩萨曰:我能堪任度脱众生离诸障碍。”
  法益菩萨言:我能堪忍常以正法度脱众生。
  此佛界地之愿。大慧空空如虚空性,平等智有如来性,十功德品具足故。十力妙智,雷震法音,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普利众生,故能常以正法度脱众生。唐译在第四十五,云:“法现菩萨曰:我能堪任常以正法度脱众生。”
  △三、为通为果,即如来十恩。
  无少为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灭除诸毒。
  此发心普被恩之愿。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于法界群生,咸使利益安乐,故云“灭除诸毒”也。唐译在第四十六,云:“空寂菩萨曰:我能堪任令诸众生灭烦恼毒。”
  月上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示现说法。
  此难行苦行恩之愿。如来往昔因中,于无量劫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利益众生,故云“示现说法”。唐译在第四十七,云:“月胜菩萨曰:我能堪任为诸众生示法方所。”唐译义显。
  师子意菩萨言:我能堪忍常以法施饶益众生。
  此一向为他恩之愿。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身命,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故云“常以法施饶益众生”。唐译在第四十八,文同。
  童子光菩萨言:我能堪忍度卑下处诸众生等。
  此垂形六道恩之愿。如来化身,垂形六道,拔济众生,使得安乐,故云“度卑下处诸众生等”。唐译在第四十九,云:“我能堪任从卑下处拔出众生。” ,
  佛功德菩萨言:我能堪忍示现正道,断诸恶趣。
  此随逐众生恩之愿。如来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而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悲,使众生离苦得乐,故云“示现正道,断诸恶趣”。唐译在第五十,云:“觉吉祥菩萨曰:我能堪任开示正道,闭恶趣门。”
  金光菩萨言:我能堪忍现身色像,度脱众生。
  此大悲深重恩之愿。如来见诸众生造种种恶,心生痛切,如割支体,不能自安。复见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即起大悲以救护之。若见作善,生大欢喜,故云“现身色像,度脱众生”。唐译在第五十一,云:“我能堪任示现身相,成熟众生。”
  德吉胜菩萨言:我能堪忍令损减众生,为作增益。
  此隐胜彰劣恩之愿。示现三十二相之劣应身,于二乘方蒙利益,故云“令损减众生,为作增益”。唐译在第五十二,云:“吉祥菩萨言:我能堪任与诸众生常作利益。”
  持势菩萨言:我能堪忍闭地狱门。
  此隐实施权恩之愿。如来现观诸众生根机狭劣,隐覆大乘之真实,以人天二乘之权巧诱引众生,使之成熟,净诸惑业,出离重垢,故云“闭地狱门”。唐译在第五十三,云:“持世菩萨曰:我能堪任为诸众生,闭地狱门。”
  持甘露菩萨言:我能堪忍令诸众生得度生死。
  此示灭令慕恩之愿。如来若久住世,则薄福之人不植善根,不生难遭之想,故示现灭度,使众生知佛世难值,心怀恋慕,便植善根,故云“得度生死”。唐译在第五十四,云甘露菩萨,文同。
  纲明菩萨言:我能堪忍为诸众生常现光明,灭一切结。
  此悲念无尽恩之愿。如来悲愍一切众生,故留余福以救济之。复留三藏教法,广使众生依之修行,皆成胜果,悲愍爱念利益无穷。故云“常现光明,灭一切结”。唐译在第五十五,云:“纲明童子曰:我能堪任于后末世为诸众生示现光明,灭除烦恼。”又唐译第十六,云:“普贤菩萨曰:我能堪任度诸众生,忆念过去经应受苦,便得解脱。”第三十四云:“宝胜菩萨曰:我能堪任示诸众生好珍宝聚。”此二菩萨晋译所无。
  △三、明大悲坚固有四:初,总明大悲;二,明施者大悲;三,明求者大悲;四,明悲用莫测。今初。
  尔时舍利弗闻诸菩萨作如是等成就众生以自庄严,得未曾有。前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是诸菩萨不在思议,有大悲心种种方便,坚固精进而自庄严,乃至一切众生不能沮坏,不能筹量,不能及逮。不能摧伏,所有光明不可障蔽。
  舍利弗者,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舍利,此云鹳鹆,亦云鹜鹭。弗多罗,此云子。《婆娑论》云:“舍利翻为身,弗之言子。名为身子。”《增一阿含》云:“我父名优婆提舍,我母名舍利。弗从母称,名舍利弗。”《大智度论》云:“其母目如舍利鸟目。”又云:“优婆提舍,此翻为慧星。”《中本起经》云:“舍利弗者,本名优波替。佛言:‘汝与目连昔同时发愿:我成道,为佛左右弟子。今既遂心。优波替者,高世之号,华而不实。复汝本愿,还字为舍利弗。”’以自庄严者,具德义,校饰义。菩萨成就众生,以斯功德庄严报身,如世宝饰庄严形体。未曾有者,谓希有也。心行所不能量,言语所不能及,名不可思议。有大悲心等者,谓以大悲为导,具行六度。种种方便,即是施戒,施以利他。戒以自利。坚固者忍度,精进者进度,一切众生不能沮坏等者禅度,所有光明不可障蔽者慧度。又大悲有三种:一者众生缘,二法缘,三者无缘。言种种方便坚固精进而自庄严者,众生缘悲。种种方便者,除恶令尽。坚固者,令善增长。精进者,趣向菩提、涅槃。又种种方便者。持戒清净。坚固者。禅定具足。精进者。智慧成就。如是诸行,皆缘众生欲拔其苦,名众生缘。一切众生不能沮坏等者,谓法缘悲。破吾我相,灭一异相。缘诸众生但是五阴生灭法数,众生不知是空,妄为我人之所缠缚,受诸苦恼,所以生悲。欲以拯拔,无我相故。不能沮坏,无人相故。不能筹量,无众生相故。不能及逮,无寿者相故。不能摧伏也。所有光明不可障蔽者,谓无缘大悲。不住有为无为,不依三世,观诸法实相,开导众生,以如幻化故,无能障蔽也。虽有三种,舍利弗所赞,意总在于众生缘也。
  △二、明施者大悲。
  世尊,我常称赞是诸菩萨未曾有事,所谓有人故从求索头目耳鼻身体手足一切诸物,求索之时,无所吝惜,不生悔心。
  未施之时不吝名无吝,正施之时不吝名无惜,已施之时不吝名不悔。余文易解。
  △三、明求者大悲。
  世尊,我常思惟,每作是念,或有逼迫是诸菩萨,从其求索若内若外所有诸物,当知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
  八地以上解脱菩萨威力大故,欲令大福菩萨意乐坚固,故行逼迫。《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势力,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踏蹴,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是也。”
  △四、悲用无测。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此诸菩萨所有禅定方便智慧境界之事,非诸凡夫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所能筹量。
  禅定者能成就,方便者所成就;智慧者能通达,境界者所通达。此定慧所成就通达,皆依大悲,故非二乘所测。声闻者,闻如来声教,悟四帝理而证道果。辟支佛,此云缘觉,生无佛世,观待外缘,悟十二因缘理而证道果。此二总名小乘,但证生空,未证法空;但能自利,未能利他,故于菩萨大悲妙用莫能测也。
  △四、明一乘究竟,即是深心。此中复二:初,明空有不二;二,明权实不二。今初。
  又舍利弗,是诸菩萨虽见诸佛神通变化,而于诸法心不动转,常满众生诸所愿求。
  心不动转者,不住有为。满众生愿者,不住无为。如下经云。然此菩萨于诸法界而不动转,所以者何?虽随众生种种欲乐现种种形,而此菩萨不得己身及与众生,而随众生现种种身,即此意也。
  △二。明权实不二。
  又舍利弗,若有众生乐居士法,现居士形,为成就故。若有众生乐大威势,现作诸王有大威力而调伏之。若有众生志求涅槃,以声闻乘而度脱之。求辟支佛者,现辟支佛形为度脱故。求大乘道者,现作佛身为说诸佛法故。如是,舍利弗,是诸菩萨种种方便成就众生,皆悉令得住于佛法。所以者何?舍利弗,若除如来智慧,更无余乘而得度脱到于涅槃。以是义故,名为如来。
  若居士法,若大威势,若求涅槃,若辟支佛果,若大乘道,皆是权智方便。所以结云“种种方便成就众生也”。次明实智。成就众生意通下句,即是人一,一切众生本性净故。住于佛法者行一,一切皆是菩萨如实行故,凡圣佛性法身平等故。如来智慧即《法华经》所谓佛之知见,即是理一,发菩提心深知究竟唯一佛乘故。更无余乘而得度脱到于涅槃,即是乘一,人佛知见,人大菩提故。结云“故名如来”,谓从真如实相中来而得成佛道也。又下经自释。
  △五、如实正觉,即是直心。此中有三:初,明圆成实性;二,明遍计所执性;三,明依他起性。今初。
  所以者何?如如来说,如如之法,如法即如,觉知此法,名为如来。知诸众生种种欲乐而悉示现,名为如来。成就一切诸善根本,断于一切不善根本,名为如来。能示众生解脱之道,名为如来。能令众生远离邪道,示现圣道,名为如来。说诸空法显现空义,名为如来。一切众生有种种识,种种欲乐,随其所乐示解脱道,行为如来。
  如如来说谓能说,如如之法谓所说,如法即如谓所知,觉知此法谓能知。如如之法、如法即如两句互释。体则不二平等,是名为如。此如体中,具足恒沙诸法,名为如法。义则无量而实皆如,故名如如之法,亦名如法即如也。乘彼流转真如道,觉知一切有为法中真如实性,无前后际,有为生灭,生无所生,灭无所灭,无始无终,故能宣说如是之法也。知诸众生种种欲乐而悉示现者,谓乘彼相真如道,通达二无我性,故能种种示现也。成就一切善、断一切不善者,谓乘彼了别真如道,得无分别智,知一切行皆是心,故能断恶成善也。示众生解脱之道者,谓乘彼安立真如道,知诸苦谛实性,故能于众生依处,我我所所执处,而示以解脱之道也。远离邪道示现圣道者,谓乘彼邪行真如道,能示集谛实性也。显现空义者,谓乘彼清净真如道,能示诸灭谛实性也。随众生所乐示解脱道者,谓乘彼正行真如道,示道谛实性也。以一切有情平等故,说如如之法,示解脱之道,远离邪道,即是人一也。以一切法平等故,种种示现,断恶成善,即是行一也。以一切乘菩提平等故,显现空义,即是理一也。以一切止观定慧平等故,示解脱道,即是乘一也。
  △二、明遍计所执性。
  诸凡夫等妄想疑惑,能使觉知非真实法。
  妄想疑惑谓能执,非真实法谓所执也。
  △三、明依他起性。
  诸菩萨等于诸法界不生动转,如幻众生皆令解脱,次第当到趣于道场。
  于诸法界不生动转者定力,如幻众生皆令解脱者慧力。又前者自利,后者利他;前者道慧,后者道种慧也。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有理有事,事者相不同故,穷事边故,理者诸法所依性故。道场者,成佛之处。如世谷场治矿,却糠显米。菩萨亦尔,治除心惑,显出实相,成道之处,故名道场。
  △六、明施为行先。
  又舍利弗,在家菩萨应修二施。云何为二?一者财施,二者法施。又舍利弗,出家菩萨柔和无嗔,应修四施。何等为四?一者纸,二者墨,三者笔,四者法。如是四施,出家之人所应修行,得无生法忍。诸菩萨等常应修习三种布施。何等为三?王位布施,妻子布施,头目布施。如是三种名为大施,名极妙施。得无生忍诸菩萨等,应修如是三种布施。
  前五皆约愿说,依愿起行,施为最初,故兼及之。纸墨笔者,所以写经,亦是法施所摄。《智度论》十一日:“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无生法忍者,《宝积经》二十六云:“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智度论》七十三云:“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鞟跋致也。
  △自下圣教所说分中第二忏悔。分二:初问,后答。今初。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应畏欲恚痴。
  以依大乘忏悔法者,能灭三毒,故不畏也。
  △二、答中有四:初,明忏法;二,明忏体;三,明忏行;四,明忏相。初中复二:初,总明罪相;二,别明忏法。初中复三:初,标大犯;二,显难却;三,释所以。今初。
  佛告舍利弗:菩萨有二大犯。以何为二?因于嗔恚愚痴犯戒,名为大犯。
  文显易解。
  △二、显难却。
  因欲犯者名为小犯,难得除却。因嗔犯者名为大犯,易可除却。因痴犯者亦名大犯,亦难除却。
  文显易解。
  △三、释所以。
  以何等故爱为小犯,难得除却?爱能增长生死之枝条,亦为种子,以是义故,小而难却。因嗔犯者,堕于地狱畜生恶道,速疾能为心作障碍,易得除却。因痴犯者,堕人大地狱诸大苦处,难可解脱。
  爱但增长生死,未必尽堕恶道,故为小犯。为种子故,难得除却。《华严》卷三十七云:“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我慢慨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等。”《唯识论》云:“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因嗔堕三恶道,故为大犯。疾能为心作障,易可觉察,故易除却。因痴拨无因果,成一阐提,堕大地狱,故为大犯。无明覆蔽,不觉不知,故难解脱。
  △二、别明忏法有二:初、对现前僧忏,二、对十方佛忏。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犯于初戒,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故犯戒者,于五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手捉女人,眼见恶心,或一人或二人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
  犯于初戒,即是十重、四重等,或上品缠犯,谓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故犯戒者,即是四十八轻、四十四轻等,或中品缠犯,谓缠猛利,无惭无愧,未见为德。手捉女人者,即诸误失威仪等,又下品缠犯,谓缠现行,非极猛利,或发惭愧。唐译云:“若有菩萨犯波罗夷者,应对清净十比丘前,以质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残者,对五净僧殷重忏悔。若为女人染心所触,及因相顾而生爱著,应对一二清净僧前殷重忏悔。”《瑜伽》四十一云:“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今经唯言灭罪,不论戒法,故于初文不言失戒应须更受。瑜伽言更受者,亦必先如法悔罪灭已,方可重受也。
  △二、对十方佛忏有二:初,总明;二,别示。今初。
  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故犯。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
  五无问罪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犯于女人或犯男子者,污梵行人。或有故犯,谓犯轻垢罪。又此二句,唐译作“犯波罗夷或犯僧残戒”。犯塔者,破坏塔宇,或盗毁塔中物。犯僧者,打骂谤欺等。昼夜独处者,清净梵行故。忏者梵语具云忏摩,义云忍。《玄应音义》十四云:“谓容恕我罪也。”悔者,此土之言,谓改悔也。
  △二、别示有五:初,三归;二,礼拜;三,忏悔;四,回向;五,重颂。今初。
  忏悔法者,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佛法僧者三宝。《瑜伽》六十四云:“谓由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由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又云:“归依有三种,谓佛法僧。四缘故有尔所归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与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供养,乃生欢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归依。而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归依。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二、礼拜。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者梵语,此云归命,亦云敬礼,亦云救我。
  南无金刚不坏佛,
  唐实叉难陀译本,佛名忏文,与晋译全同。不空三藏译《三十五佛礼忏文》中,佛名稍异,此作金刚坚固能摧佛。
  南无宝光佛,
  不空译本作宝焰佛。
  南无龙尊王佛,
  不空译本作龙自在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不空译本作勤勇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不空译本作勤勇喜佛。
  南无宝火佛,南无宝月光佛,
  此上二佛名不空译本同。
  南无现无愚佛,
  不空译本作不空见佛。
  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南无勇施佛,
  此上四佛名,不空译本同。
  南无清净佛,
  不空译本作净行佛。
  南无清净施佛,
  不空译本作梵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不空译本作水王佛。
  南无水天佛,
  不空译本同。
  南无坚德佛,
  不空译本作贤吉祥佛。
  南无梅檀功德佛,
  不空译本作梅檀吉祥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不空译本作无量威德佛。又此佛名与上梅檀吉祥佛次第互易。
  南无光德佛,
  不空译本作光吉祥佛。
  南无无忧德佛,
  不空译本作无忧吉祥佛。
  南无那罗延佛,
  不空译本作那罗延吉祥佛。那罗延为毗纽天异名,又力士之名。《玄应音义》云:“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慧苑音义》云:“那罗延,此云坚固。”
  南无功德华佛,
  不空译本作华吉祥佛。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不空译本同。
  南无财功德佛,
  不空译本作财吉祥佛。
  南无德念佛,
  不空译本作念吉祥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不空译本作善称扬名号吉祥佛。
  南无红焰幢王佛,
  不空译本作帝幢旖王佛。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不空译本作勇健吉祥佛。
  南无斗战胜佛,
  不空译本同。但此佛名与上勇健吉祥佛交第互易。
  南无善游步佛,
  不空译本作勇健进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不空译本作普遍照曜庄严吉祥佛。
  南无宝华游步佛,
  不空译本作宝莲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不空译本作宝莲华妙住山王佛。《西域记》六云:“娑罗林,其树类桷而皮青白,甚光润。”《慧苑音义》云:“娑罗,此云高远,旧翻作坚固。”
  △三、忏悔。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愿诸世尊慈哀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人取,见取随喜。五无问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道,边地下贱及弥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常住在世者,《佛地论》七云:“常有三种,一本性常,渭自性身,此身本来性常住故。二不断常,谓受用身,恒受法乐无间断故。三相续常,谓变化身,没已复现,化无尽故。”所作众罪是总忏,盗三宝物、五无间罪、十不善道是别忏。若僧若四方僧物者,谓现前僧物,与常住僧物。五无问罪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见《俱舍》十七。亦名五逆。以能感无间地狱苦果,故名五无问罪。《地藏本愿经》云:“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断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数那由他,若是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人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即是受苦无间,身形无间,罪器无间,众类无间,时无间也。十不善道者,身三,谓杀、盗、邪淫,口四,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谓贪、嗔、痴。此十通人向于三途,故名为道。”《智度论》九十二云:“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为道。罪相有三,一者自作,二者自虽不作而教他作,三者自不作亦不教他作,见他作时意以为德,口赞善哉。覆藏者,所作诸罪,若识若疑,经一日夜不发露者,即为覆藏。弥戾车,此云垢浊种,即边地下贱种也,亦云奴中奴。”
  △四、回向。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于畜生一搏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善根者,《维摩经注》云:“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施戒,谓人天善根。施畜一搏之食,乃施之微者。修一净行,乃戒之微者。成就众生者,下化也。修行菩提者,上求也,此通二乘。无上智者,谓大乘。此三出世善根。
  △五。重颂。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
  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
  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
  无量功德海,归依合掌礼。
  初句忏悔,二句随喜,三句劝请,四句回向。诸福尽随喜者,谓随喜三世诸佛菩萨声闻功德善根。请佛功德者,谓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之功德。愿成无上智者,回向无上菩提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有四种对治业障,云何为四?一者于十方世界一切如来,至心亲近,说一切罪。二者为一切众生劝请诸佛,说深妙法。三者随喜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四句赞叹,于众生最胜赞生身,无量功德海赞法身。
  △二、忏体。
  如是舍利弗,菩萨如是观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来所有功德,应作如是清净忏悔。
  夫忏者作法,必有其体。大乘忏者,以如来所有功德为体,故能灭除五逆等罪。《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要依菩提心,于礼忏时观佛相好,思惟如来功德为能感。而后如来为能应,感应道交,自然罪灭福生。若未曾发菩提心,不能观佛相好,不知如来功德,纵使勤苦礼忏,不得忏体,罪何由灭耶?”观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者,谓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大严身,好小严身,相粗而好细也。思惟如来所有功德者,略说二十八种。谓四净:一者身净,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二者缘净,神通自在;三者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四者智净,知一切法无有里碍。十力:处非处智力,三世业报智力,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界智力,至处道智力,天眼无碍智力,宿命无漏智力,水断习气智力。四无畏:谓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三念处:一者众生信受,佛不生喜;二者众生不信,佛不忧恼;三者众生或听或不听,佛不喜不忧;三不护,谓意不护,身不护,口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得一切智也。与相好共名百四十不共法。
  △三、忏行有二:初、敬行,二、悲行。今初。
  菩萨若能净此罪已,尔时诸佛为其现身,为度众生,亦说种种诸行,成就愚惑诸众生故。
  若约能感,亦可名为见佛三昧。今约能应义强,故云佛为现身,即是见佛。说种种行、成就愚惑众生者,即是闻法,谓示以化度众生诸方便也。
  △二、悲行有三:初标,次释,后结。今初。
  菩萨于诸法界心不动摇,诸众生等有种种欲乐,随其所乐皆能度脱,满其所愿。
  于诸法界心不动摇者,照彻二谛,契当真如,般若实智也。随其所乐皆能度脱者,遍人尘劳,成就佛法,方便权智也。《智者维摩疏》云:“菩萨得此权实,无受而受,具足佛法。不证妙觉,终不灭受,息此权实而取证也。”
  △次释。
  菩萨若入大悲三昧,能示现人地狱畜生诸余恶道。菩萨若人大庄严三昧,现居士身成就众生。菩萨若人妙胜三昧,能现转轮王身成就众生。菩萨若人晃曜三昧,能现释梵上妙色身成就众生。菩萨若人一心三昧,现声闻形成就众生。菩萨若人清净不二三昧,现辟支佛形成就众生。菩萨若入寂静三昧,能示佛身成就众生。菩萨若人诸法自在三昧,随诸众生种种欲乐,现种种形而成就之。
  入八三昧,即是释上于诸法界心不动摇。所有示现,即是释上随其所乐皆能度脱。三昧者,此云定,亦云正受。《智度论》五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又二十云:“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又二十三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人竹筒中则直。”又二十八云:“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大悲三昧者,悲能拔苦,故能人三恶道,如方等陀罗尼经说婆薮事。大庄严三昧者,《摩诃般若经》云:“住是三昧,大庄严成就诸三昧,是名大庄严三昧。”《智度论》云:“得是三昧,故一时庄严诸功德也。”居士者,多积财货居业丰盈也。妙胜三昧者,人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尊长。轮转王者,统四天下,王中最尊。人是三昧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故为王也。晃曜三昧,晃者明貌,离欲之义。曜者日光,难伏之义。人是三昧能出过惑缠,离于五欲,故示现释梵也。一心三昧者,一心专志,更无二意,达知此心自他共无因,皆不可得。人是三昧,得证无常苦空无我,故示现声闻也。清净不二三昧者,《俱舍论》十六云:“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即无明尽则行尽等,故示现辟支佛也。寂静三昧者,寂烦恼故,寂生死故,处大涅槃得寂灭故,寂诸戏论证真理故,称大牟尼,故能不现佛身也。法自在三昧者,即是现一切色身三昧,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等,故能现种种形也。
  △后结。
  又彼菩萨或现释身,或现梵身,或时示现转轮王身,皆为成就诸众生故。然此菩萨于诸法界而不动转,所以者何?虽随众生种种欲乐现种种形,而此菩萨不得已身及与众生,而随众生现种种身。
  谓悲智双运故,三轮清净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故。
  △四、忏相。
  又舍利弗,师子兽王大吼之时,其余小兽能堪忍不?不也。世尊:又如香象,其所负重,诸驴骡等能堪忍不?不也。世尊:又如释梵所有威德光明色像,贫穷之人能堪忍不?不也。世尊:又舍利弗,于意云何?如金翅鸟王所有势力,鹫鸽等鸟能堪忍不?不也。世尊:如是舍利弗,菩萨所有其心勇健善根势力,所有之罪依出离智,得见诸佛及得三昧,非一切众生声闻缘觉所有犯罪忧悔之事而能得除。菩萨若能称彼诸佛所有名号,常于昼夜行三事者,得离犯罪及诸忧悔,并得三昧。
  忏相有四。一者其心勇健,二者善根势力,三者出离智,四者得见佛及得三昧。师子、香象、释梵、金翅鸟,如次喻斯四者,先喻后法,文易可知。昼夜行三事者,谓归依、忏悔、回向也。
  △自下圣教所说分中第三持戒中,有两番问答。初,约大小乘说。二,约三毒说。初中先问后答。今初。
  尔时优波离从禅定起,诣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于静处独坐思惟,生如是念。如来说此波罗提木叉清净之戒,应当善学,为声闻缘觉菩萨乘故,说如是言:宁舍身命,不舍于戒。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云何名为声闻乘人波罗提木叉?云何名为菩萨乘人波罗提木叉?世尊说我于持律中最为第一,我当云何为他广说?今从世尊面闻受持,逮无所畏,然后能为他人广说。我于静处独坐思惟,生如是念。我今应当诣世尊所,问毗尼中决定之义。今此大众诸菩萨等及比丘僧,悉皆集会。善哉世尊,唯愿说之。
  优波离,此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大臣,亲近太子执事之臣。弟子之中,持律第一也。头面礼足者,道宣《律师归敬仪》云:“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即七众别解脱律仪。有其二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者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别别防非,故名之为别。又云处处解脱,又云随顺解脱也。以如来说此戒行为三乘故,应坚固持,而今不知声闻、菩萨戒行差别,云何为他广说?又优波离为声闻弟子,今于菩萨戒行若不从佛面闻,则他不信受,故云今从世尊面闻受持。逮无所畏,化他不怯,名无所畏也。
  △二、答中有二:初,略答;后,广答。初中有四:初,标明;二,征问;三,略解;四,广释。今初。
  尔时世尊告优波离:汝今当知,声闻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持清净戒。菩萨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持清净戒。
  异者谓差别也。异方便,谓持犯不同。异深心,谓心念不同。
  △二、征问。
  所以者何?声闻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菩萨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
  易解。
  △三、略解。
  优波离,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菩萨乘人虽净持戒,于声闻乘不名净戒。
  此明异方便也。声闻持净戒,于菩萨为犯戒。菩萨持净戒,于声闻为犯戒。
  △四、广释。
  优波离,云何名为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优波离,声闻乘人不应乃至起于一念欲更受生,是则名为声闻乘人清净持戒。于菩萨乘最大破戒,名不清净。云何名为菩萨乘人虽净持戒,于声闻乘不名净戒?优波离,菩萨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生,不生厌患,是则名为菩萨乘人清净持戒。于声闻乘最大破戒,不名清净。
  此明异深心。谓声闻畏怖生死,取证涅槃。菩萨大悲度生,成熟有情,庄严净土也。然菩萨戒中起见立论,令厌涅槃,于诸烦恼不应厌怖者,名为犯戒,是染污犯。
  《瑜伽》四十一云:“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时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惟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是故云“堪忍受生,不生厌患”,非如凡夫贪著受生,不知厌患也。
  △二、广答中三:初标,二释,三结。今初。
  又优波离,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菩萨乘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
  △二、释中有三:初、明尽护不同,二、明开通不同,三、明深浅不同。今初。
  优波离,云何名为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萨乘人持戒之时,于诸众生及与他人应当随顺,声闻乘人不应随顺。优波离,以是义故,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
  菩萨于一切众生所,发欢喜心而成就之,故能恒顺众生。《普贤行愿品》云:“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瑜伽》四十一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虽然,应生堪忍地狱众苦之心,为度众生,方得为物权行。若有一毫功德之念,不唯非是大悲,抑亦不识因果,反成邪见,不可不慎。”声闻乘人厌患生死,出离三有,故于波罗提木叉毕竟护持,无有违越也。
  △二、明开通不同。
  优波离,菩萨乘人以日初分有所犯戒,于日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戒,于日后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日后分有所犯戒,于夜初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初分有所犯戒,于夜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中分有所犯戒,于夜后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后分有所犯戒,于日初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是义故,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菩萨不应生大惭愧,亦复不应生大悔缠。优波离,声闻乘人数数犯罪,即时破失声闻戒身。所以者何?声闻乘人应当持戒,断一切结,如救头然。所有深心,为涅槃故。优波离,以是义故,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
  一切种智即佛智,思惟当得,谓发无上菩提心也。悔缠即是悔盖,谓于所作善事追悔。声闻以离欲为先,故于戒行不得开通。菩萨以菩提心为先,但于菩提心无间无杂者,不名破戒也。
  △三 明深浅不同。
  优波离,云何菩萨乘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于恒河沙受五欲乐,游戏自在,受诸乐已,未曾舍离发菩提心,菩萨尔时不名失戒。所以者何?菩萨乘人有于后时善能护持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菩萨乘人不应一时于一身中尽一切结,应当渐渐尽一切结,善根成就,非不成就。声闻乘人如救头然,乃至一念受生不应生喜。以是义故,大乘之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持尽护戒。
  言深入者,谓通达法空故,无取无舍故,垢净平等故,虽受五欲而能不舍菩提之心。言次第者,谓声闻乘人要断烦恼,证涅槃已,方始回小向大,进求菩提,是名次第。菩萨乘人圆断无明,虽于无量劫渐尽一切结,不名次第也。
  △三、结。
  所以者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为难得,具大庄严乃可得成。大乘之人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不应生于厌离之心。优波离,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离欲法,不应一向说速疾法。常应为说发欢喜心相应诸法,常应为说甚深无杂无悔缠法,常应为说无取无碍空无之法。闻此法已,常乐生死,不生忧悔,亦能满足菩提之行。
  声闻闻厌离法故,持尽护戒。闻离欲法故,持不开通戒。闻速疾法故,持次第戒。菩萨闻发欢喜心相应法故,持不尽护戒,常乐生死。以见一切众生具足佛性故,闻甚深无杂无悔缠法故,持开通戒,不生忧悔。以时时思惟当得一切种智故,闻无取无碍空无法故,持深入戒,满足菩提行,以不舍离菩提心故也。《入楞伽经》二云:“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是为菩萨。”大意,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也。
  △二、约三毒说有二:初问,次答。今初。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有嗔相应心而犯于戒,有痴相应心而犯于戒。世尊,菩萨犯戒,于欲相应心、嗔相应心、痴相应心,何者为重?
  声闻四重,淫为其首。菩萨四重,杀戒居初。故优波离问之也。
  △答中有六:初,总标;二,征释;三,引证;四,重明;五,结戒;六,劝嘱。今初。
  尔时世尊告优波离:若有菩萨如恒河沙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菩萨因一嗔心而犯于戒,等住菩萨大乘之道,因嗔犯者当知最重。
  语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故一念嗔心犯戒,重于恒河沙欲心犯戒也。
  △二、征释。
  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舍众生。因贪欲故,于诸众生而生亲爱。优波离,所有诸结能生亲爱,菩萨于此不应生畏。所有诸结能舍众生,菩萨于此应生大畏。
  易解。
  △三、引证。
  如来先说欲难舍离,名为小犯。嗔易得离,名为大犯。
  即前告舍利弗文也。
  △四、重明。
  优波离,所有诸结犯小难离,大乘之人应当忍受。所有诸结犯大易难,大乘之人乃至梦中不应忍受。
  忍受者,谓深见过患而当渐尽也。
  △五、结戒。
  以是义故,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说是人不名为犯。因嗔犯者,我说是人名为大犯,名大过患,名大堕落,于佛法中是大留难。
  留难者,谓障碍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