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面向世界的四化基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依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面向世界的四化基础
  作者: 佛光山寺 依恩  
  佛教自佛陀创教以来,无不随着时代,配合当时的民俗风情,使传法的方式日新月异,容易让人接受。
  现在就著“面向世界的中国佛教”这个主题,我提出四点看法1:
  一.佛法语文化 
  国际企业界除了专业技能,语文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
  佛陀时代,印度的语言有二百二十多种,主要的语言也有十三种。佛陀传教也应用多种语言传法,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中国的翻译家中,竺法护通达三十大国的语言,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等,皆通达多种语言,才有浩瀚的译经事业。
  布教师如能通达国际语言,教义才能传布到该国领域。尤其佛弟子要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从小训练起,就具备多种语文的才能,使佛法传扬更具多元化,如同星云大师一直提倡本土化佛教般。目前佛光山不断积极培养国际化弘法人才,并将其著作翻译成各国语言,使佛法得以普遍弘扬。
  二.传教科技化 
  随着时代进步,目前社会已迈入资讯化、电讯化的潮流。这些现代化的科技,所带来的意义不仅是‘新’、‘方便’,连生活习惯、人际的交流、思想的价值观也因此有了改变。
  过去佛陀说法,虽然只是以口传授,但是佛陀很重视方法,应用了譬喻、因缘、重颂、长行等来教化弟子们。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传教方式也有了多层次的改进。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各种变文、鱼山梵呗,或是唐代盛行的‘经变画’,都是随朝代的进步所发展出来的。
  大型的佛学讲座,也利用了现代的科技,电视、卫星转播等,更配合音乐、舞蹈、灯光。日后要进入令人赏心悦目的彩色世界,广泛应用科技来弘法。
  三.修行生活化 
  过去的人,开口闭口我要去闭关修行,只会自我陶醉在‘修行’的名目中,假修行之名来沽名钓誉,这些都是佛陀所呵斥的‘焦芽败种’。
  修行应该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之中,在起居饮食的生活里,而不是刻意的标榜。如维摩诘居士,地藏菩萨,在人间行道,虽处居家,常修梵行,在极苦地狱中救渡众生作为修行。如佛陀每天托钵、行脚、教化等作为修行。中国的禅师们,如百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修行。
  什么是真实修行?安住身心于戒定慧是修行,和蔼待人、慈悲处事是修行,行住坐卧、举心动念不离佛法就是修行。不以忙、劳、无、恼害为苦,不以娑婆恶浊为苦,心常住寂静处,方为真正的修行。
  四.寺院学校化 
  自古以来,寺院就是代表传法、办道的地方。有寺庙、庵堂就有法在,就能办道,寺院也往往会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因为寺院本身慈悲为怀,方便为本,所以贫苦时,可以向寺院求援;生病的时候能住在寺院治疗;寺院也对于民众有物质救助的功能。
  潮流在向前推进,寺院的功能也应作具体的发挥。汉唐时代,佛教寺院堪称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现代的寺庙应该设立图书馆、视听中心、会议室、讲堂可以布教弘法、办活动来引导人心向善,以达净化民心的功效。只有把寺庙功能学校化,才能接引民众进入佛法,使众生离苦得乐。
  中国佛教如何面向世界?
  1. 从佛法语文化,走入时代,走入世界每一个角落,使佛法能广泛流传。
  2. 从传教科技化,节省时空、人力,应用方法,达到最高效率与成果,提高民众对佛教的认识。
  3. 从修行生活化,以服务、奉献、精进、耐劳作为修行,以生活作务为修行,以六度作为修行,使生活修行化,修行生活化。
  4. 从寺院学校化,使寺庙发挥多项教育、文化等功能,为大众服务,广植福德来成就菩萨道。
  如此即可达到如星云大师所说的‘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目标。
  1.:此文摘录自星云大师对佛教青年学术会议论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