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的过去和未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觀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的过去和未来———林觀潮
  在“中国佛教的过去和未来”这样一个大题目中,自然也包含着对中国佛教现状的关心。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发源于印度,公元一世纪前后传来中国。在跟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的接触中,佛教深受影响,逐渐改变了面貌,完成了中国化,最终诞生了中国佛教。
  从与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关系着眼,中国佛教的过去,可以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即西晋(265-316)以前的传来与接受,南北朝(386-589)以前的流行与扎根,隋唐时期(581-907)的独立与繁荣,以及唐代以后直至近代的实践和浸透。
  中国佛教的过去,曾经有众多高僧出世,创作了大量汉译经典。
  在佛教的流行与扎根时期,涌现出佛图澄(232-348)、释道安(314-385)、鳩摩羅什(344-413)、慧遠(334-416)等高僧。其中,鳩摩羅什为中国佛教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译经,为单凭汉译经典的佛教研究提供了契机,为隋唐时代中国佛教的独自发展创造了基础。并且,他翻译了大量大乘经典,阐述大乘教义,明确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从而确定了以中国佛教为中心的东亚佛教往大乘发展的方向。
  中国佛教的过去,曾经有祖师辈出,开宗立派,更能超越国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隋唐時代,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思想而重新组织,确立了宗派佛教的体制,完成了自己的独立性。隋代吉藏的三論宗、智顗的天台宗、信行的三階教,唐代法藏的華严宗、道宣的南山律宗、善無畏的密宗、善導的浄土宗、慧能的禅宗,以及玄奘三藏的弟子基法师的法相宗,先后确立了起来。
  与唐朝国威的张扬同步,中国佛教波及东亚全部地区。因而,以汉译大藏经为基础的中国佛教,传播东亚各国,形成了包括渤海国、朝鮮、日本、越南等在内的东亚佛教圈。
  隋唐時代成立起来的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在不同的时代,也传播朝鮮、日本,做进一步的展开,扎根当地,形成新的宗派,给所在社会以深刻影响。特别是禅宗,直至明末,以福建省福清黄檗山萬福禅寺为根据地而开出临济宗黄檗派的隐元禅師(1592-1673),还东渡日本创立了黄檗宗。
  中国佛教的过去,也曾遭遇衰微,面对极端的困难。
  曾经盛极一时的佛教,在唐朝安史之乱(755-763)以后,伴随着貴族社会的崩坏与庶民阶层的成长,从长安、洛阳的中心城市,往地方分散与渗透。此后,教学衰微,在思想方面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以实践为中心的禅宗与净土宗,成为佛教的主力军,禅浄一致的宗派融合的倾向不断加强了。
  发展到清末,佛教更加融入庶民生活,与儒道教、民間信仰混合,追求現世利益的倾向更加明显,逐渐失去本来面目。同时,伴随着僧尼素质的降低,佛教也逐渐失去社会的尊敬,威容扫地,终至陷入颓废而不能自拔。
  所幸的是,不管处于多么困难的时期,中国佛教从来都有为维护正法而舍生忘死的僧侣在。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发生的廟産興学運動,极大震撼了佛教界。以敬安和尚(1851-1912)为首的近代高僧,开始了佛教的革新运动。
  在这中间,为了消除旧佛教的怠慢与堕落,建设适应新时代的佛教,太虚和尚(1889-1946)提出三佛主义,倡导教理革命、教制革命、以及教産革命。三佛主义,指的是佛僧,即排除堕落僧尼,培养优秀僧尼;佛化,即组织全国性的僧俗信众团体,促成佛教社会化;佛国,即把现实世界创造成为佛国净土。
  太虚和尚认为佛教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善僧伽教育。为了培养优秀僧才,他设立了安徽僧学校、武昌佛学院等多所佛学院。
  我们闽南佛学院,在一九二七年三月,迎来了太虚和尚担任院长。闽院因此飞跃发展,培养了许多僧才,成为近代佛教改革的根据地,影响至于今日。遗憾的是,太虚和尚主导的近代佛教的复兴运动,伴随着和尚的逝世,遇到了挫折。然而其影响持续到今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佛教在宪法规定的信仰自由的情况下,逐渐得到复兴。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对于宗教全部否定的特殊时期中,佛教也遭受了破坏。
  一九八〇年代以来,中国佛教迎来了崭新时代。在开明稳健的宗教政策引导下,信仰自由、僧侣出家得到了承认,佛教协会的活动、寺院的修复得以重新开始。同时,佛学院重新设立,佛教研究也活泼展开。在急速的复兴中,现在的中国佛教虽然也面临许多困难,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相信会有灿烂的未来。
  以上简单回顾了从后汉到现在的中国佛教的历史。接下来,就中国佛教的未来,稍做一点思考。
  我想,所谓历史,应该是要展示人类世界得以成立的根本的秩序原理。历史,应该是劝善惩恶的镜子。佛教的历史,也应该是这样的镜子。
  中国佛教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综合体。因为有着巨大的历史积累,才有今天的中国佛教。离开了历史,将无法理解今天的中国佛教。
  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也就是,中国的佛教史家,全都是律僧。对于佛教徒来说,戒律是善恶的明镜。深刻研究戒律的律僧,同时也记录着佛教的历史。深刻研究体现佛教教团的秩序原理的戒律的律僧,书写了,保留了做为佛教徒善恶明镜的佛教历史。梁朝的僧祐、慧皎,唐朝的道宣,宋朝的赞宁,他们都是律宗的高僧。
  当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的历史时,不只是为了知道历史事实。我们更应该把握做为佛教徒的秩序原理,学习做为佛教徒准则的戒律明镜。
  未来的中国佛教,不管面对怎样的时代,面对怎样的社会情勢,首先,佛教徒自身应该站在戒律规范的基础上,坚守做为佛教徒的秩序原理。
  我们希望的是,
  中国佛教的未来,将遍开戒徳之花,是清洁的佛教。
  中国佛教的未来,将具备如法的仪礼,是美丽的佛教。
  中国佛教的未来,将充满文化学问的芳香,是具有高度教养的佛教。
  中国佛教的未来,将是高僧辈出,充满魅力的佛教。
  因此我们也坚信,
  中国佛教的未来,将是能够面向世界,发挥重大作用的佛教。
  作者:林观潮 闽南佛学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