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释藏青: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藏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五  玄奘大师鉴真和尚和怀海禅师
  1  玄奘(600-664年)是著名的佛学理论家、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人,父母早亡,13岁出家,19岁在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初露头角,23岁讲学于荆州天皇寺,声誉鹊起。此后行脚吴会,北上相州,向善知识高僧执经问难。玄奘看到当时佛教宗派林立,讲说各异,莫衷一是,参学的大乘佛教地论、摄论学派经籍,因翻译差舛,义理分歧。为求完善的佛经原本,统一佛学教义,遂萌生“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的志愿。
  武德末年,玄奘在长安大庄严寺恰逢中天竺僧人波颇密多罗,向他介绍了印度那烂寺讲学规模和戒贤所授《瑜伽师地论》,更矢志前往西天求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当时唐王朝禁止人们出境,玄奘孤身孑影偷出边卡,抵达高昌(在今吐鲁番),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地度行在沙漠上,登葱岭,越凌山,过铁门,经恒叉尸罗(今阿富汗东北境),至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抵达北印度,参学听讲《俱舍》、《因明》、《声明》诸论。随之又至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西部)、仆底国(今印度阿姆利则),从大德学习《对法论》、《显宗论》和《理门论》再至烂达国(今印度贾朗达尔)就大德习《从事分毗婆沙》,然后转入中印度境,在秣底补罗国从德光弟子习《辨真论》、《随发智论》,在曲女城从毗离耶犀那习《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八年(634年)冬,玄奘抵达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王舍城那烂陀寺,投印度瑜伽学派传人戒贤门下学习大乘空有二派及婆罗门教各地经典,被推为地位尊崇的十大德之一。贞观十二年(638年),玄奘离开那难陀寺游学东印、南印、西印诸国,先后在伊烂那钵伐多国、南?萨罗国、驮那羯磔迦国、钵伐多国学习瑜伽、唯识、成实、声明、因明及阿毗达磨理论。玄奘在唐贞观十六年(642年)返回那难陀寺,戒贤请他为寺主讲《摄大乘》、《唯识决择》,又撰写融会大乘中观和瑜伽学派理论的《会宗论》,声名远播五天竺。应迦摩缕波国童子王和羯若鞠阇国戒日王邀请,玄奘参加了曲女城的无遮大会(学术辩论大会),担当大会论主,立《真唯识量》,提出《制恶见论》共1600颂,历时18天,无人能破,被誉为“大乘天”。翌年春,玄奘携带657部佛教经籍、佛像和植物种子等返国,终于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荣归长安,唐太宗举办盛大法会,隆重接待,举国轰动。
  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及弟子窥基、圆测等,在长安弘福寺主持大规模的翻译佛经活动,直到圆寂前一个月才停笔,译出74部,1335卷佛经,共1300多万字。玄奘还将西行求法途中,所亲历110国、传闻28国,沿途所见所闻,口述整理,门徒辨机记录而成《大唐西域记》12卷,为今天研究西亚印度古代史、中印交通史和古代佛教史的详实史料。
  玄奘大师门下集中了当时主要的佛教学者,其中发扬唯识法相的主要有窥基、圆测(新罗国王孙)、普光、道昭(日本僧)、神昉等到,都有著述传世。
  2  不畏艰险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
  中国佛教的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成实宗、俱舍宗等,相继传入日本。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流行,急需懂得佛教戒规、主持僧尼出家受戒的学僧。为此,日本朝廷派人到唐朝聘请德高望重的律学高僧赴日。
  鉴真(688-763年)中唐时律宗名僧,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江都县)人,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游学长安、洛阳,究学三藏,钻研律学,兼通天台,佛学极有造诣,住锡于扬州大明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的邀请,不畏艰险,毅然东渡弘法,六次渡海,五次失败,其间双目失明,终于753年与弟子法进、法载、思托等到达日本,次年被迎请到日本都城奈良,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太子及400余人授戒,在东大寺建戒坛,传播律宗及天台宗教义,同时介绍中国文化艺术医药建筑和技艺,为发展中日人民友好做出了贡献。759年,日本朝廷在奈良专为鉴真建唐昭提寺。
  3  制定佛门清规的怀海大师
  百丈怀海(720-814年),号百丈禅师,原籍福州长乐人,从马祖道一受教,后居新吴(今江西新奉)大雄山,接纳四方禅众。唐代以前的寺院制度一般都是按小乘律典制定的,大体上沿袭了印度佛教的风范。按照佛教传统律制,大德禅师多居律寺,制约苛细。从四祖道言、五祖弘忍以来,即使禅僧领袖,也往往离寺别居于茅岩,戒律荡然。到了唐代,国力强盛,诸宗竞兴,迫切需要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寺院制度。唐武宗灭佛后,诸宗一蹶不振,唯有简便易行的禅宗和净土宗盛行不衰,一些禅寺常住千于人。为了过好集体的修行生活,百丈怀海根据本国情况和禅宗特点,折衰大小乘戒律,创意制定了佛门清规,规定僧尼“不论高下,尽入僧堂;堂中长设连床,卧必斜枕床唇,谓之带刀睡;朝参夕聚,饮食随宜,示节俭以;行普请法,示上下均力也“,后人称为《百丈清规》,是维持寺院清净的规约。现存的《敕撰百丈清规》,为元代德辉奉命编撰的,成为官方颁布的必行戒条。因为后寺十寺九禅,使《百丈清规》成为全国统一的寺院丛林制度。
  六  宋元明清的历代祖师大德
  自从五代禅宗法眼宗巨子延寿首创净禅合一以后,净土宗逐渐成为佛教各宗的“共宗”,各宗都以提倡念佛为修行法门,净土成为诸宗融合的归宿。除了宋以后的禅宗我们将在下一讲介绍外,其他各宗也产生了不少高僧大德。
  1  天台宗大德
  宋初天台宗大师义寂(919-987年)字常照,俗姓胡,温州永嘉人,因请吴越王遗使从高丽(今朝鲜)等国求得佛法而备受尊重,“由是一家教乘以师为重兴之人也”。义寂传人如义通、知礼、遵式等,在北宋时期中兴天台,注重忏法,不寺院念经拜忏的仪轨奠定了基础。
  孤山智圆(976-1022年),俗姓徐,住西湖孤山与处士林逋(和靖先生)为友,学通内外,旁涉老庄,兼通儒墨,提出儒、道、释“三教合一说”,主张内佛外儒以治民众。
  2  净土宗大德
  净土信仰到宋以后有了新的发展,莲总六祖延寿是禅净一致说的积极倡导者,发挥了禅净双修的主张,认为一切修行最后都归于净土,并身体力行,念佛诵经,施食放生,著有《净土指归》,对后世影响很大。莲宗七祖省常仿效慧远庐山莲社故事,在杭州西湖昭庆寺创建净行社,是宋代著名的净土结社。
  3  藏传密宗的八思巴国师和宗喀巴大师
  蒙古人建立的元代皇室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密宗喇嘛教。八思巴(1235-1280年)为宋末元初西藏佛教萨迦派僧人,藏传佛教喇嘛创始人,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帝师,元世祖忽必烈特别支持萨迦派发展,建都燕京(今北京)后,以八思巴为国师、帝师,统领天下释教,仿梵文创八思巴蒙文,逐步确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推动了喇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宗教改革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357-1419年),本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县人,他所创立的黄教(格鲁派)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主要著作有《普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师事法五十颂释》、《密宗十四根本戒释》、《中论广释》等,其弟子达赖与班禅额尔德尼后来受清代皇帝册封,世代相承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
  4  明代佛教高僧大德
  宋代以后,“诸宗合一、三代同源”的佛教发展趋向,到明代终于成为佛教主流,明末出现了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四大佛教名僧。
  袾宏(1535-1603年)号莲池,俗姓沈,世称莲池大师,杭州人。他主张教禅并重、三教合一,认为释道儒三教,“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而同归一理。此所以为三教一家也”最后以净土宗为归趣,一生著作30余种,后人集为《云栖法汇》。
  真可(1543-1603年)俗姓沈,世称紫柏大师,江苏吴江人,曾发起雕刻大藏经(即《径山藏》),见地融朗,圆摄万法,认为只有文字经教、契会实相般若才是学佛根柢,主张儒佛合流,用儒学的仁、义、礼、智、信,配佛教的慈、气、节、慧、心五佛。
  德清(1546-1632年)俗姓蔡,号憨山老人,安徽全椒人,论述丰富,后人集为(憨山老人梦游集)。他主张儒佛调和,认为儒者讲涉世,老庄讲忘世,佛家讲出世,“三者之要在一起,得此一心,则天下之理得矣。故曰,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提出以儒学五常配佛教的五戒。
  智旭(1599-1655年)俗姓钟,后世称为蕅益大师,吴县(今江苏)人,少习儒书,曾著《辟佛论》反对信佛,后受袾宏著作影响,归依佛门,从德清弟子雪岭出家,以《中论》所说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号“八不道人”,著有《阅藏知津》、《周易禅解》、《四书蕅易解》等。蕅益认为“儒与老主治世,而密为出世阶;释主出世,而明为世间祐,主张“融合诸宗,归极净土”,本着三学一致宗旨,力主佛儒调和,“以禅入儒,诱儒知禅”。
  4  清代佛教著名高僧大德
  清初诸帝积极扶持佛教。顺治帝在宠妃死后弃们出家,住锡五台山。康熙帝六下江南,凡至名山大寺,往往书赐匾额。雍正帝以禅门宗匠自居,自号“圆明居士”,舍雍正府为喇嘛庙,即雍和宫。乾隆帝大力扶植士大夫学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完成了汉文大藏经的雕刻,称为“乾隆大藏经”或“龙藏”。所以清代内地佛教,主要是禅净两宗弘传甚广。清初临济宗著名禅僧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峤圆信;曹洞宗有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圆镜,各化一方。永觉圆贤在福州涌泉寺提倡“鼓山禅”,在清代很有影响。清代净宗大师有行策、省庵、瑞安,行策著《起一心精念佛七期规定》,为近代“打佛七”之始。清代居士佛教开始兴起,在家信徒中,彭绍升(际清,1740-1796年)撰《居士传》、《行居集》等,周梦颜著《西归直指》、《欲海回狂》,提倡净土念佛,求有生解脱,至今仍是学修净土宗的重要教材。
  印光大师(1861-1941年),陕西人,早年学儒,对佛法多有攻击,后病中反省,知尽前非,投奔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寺,顿入佛门,别号常惭愧僧,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业,后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证得念佛三昧,著有文稿95篇,民国时高鹤居士辑为《印光法师文钞》,是近代净土宗的主要代表。
  清末明初的佛教振兴的领导者倡导者杨文会(1837-1911年)号仁山,安徽石埭县人,二十六罗起信佛,在〈大乘起信论〉感召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清同治五年(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和佛教学堂,与江都(今江苏扬州)郑学川(法名妙空)在扬州砖桥鸡园设立的江北刻经处为嚆矢,具有各宗深厚的学问,光绪年间随外交使团数次出访英法,与日僧南条文雄相互交换两国所缺佛经,陆续从日本取回失散千年的法相宗疏论经籍,引起学者研究法相唯识学的热潮。他创办的祗洹精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佛学人才,如创建“仁学”思想、参与康梁变法、在戊戌政变中英勇就义的谭嗣同,精通法相唯识学说、创建支那学院的欧阳渐(欧阳竟无)、章太炎,专三论的黎端甫,工密教的桂伯华与章太炎等人,创建“觉社”的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创“新唯识论”的熊十力等人,佛学研究均卓有成效,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和推动佛教西渐的主力。
  七  近代中国佛教著名代表人物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1840-1959年)俗姓萧,初名石岩,一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原籍湖南湘乡,出生于福建泉州,在鼓山泉寺出家,曾遍参金山、高旻、天童、天宁诸名刹,巡礼四大名山,以禅功苦行著称于世,曾在多所名刹任住持,弘法于闽、滇、粤、赣,去东南亚弘法,重振云南宾川鸡足山道场及昆明西山华亭寺,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晚年住山西云居山真如寺。
  圆瑛(1878-1953年)俗名吴宏悟,号韬光,福建古田人,9岁在鼓山涌泉寺出家,先后于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学经,1909年在宁波创办佛教讲习所,1914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在京、津、闽、浙、台等地讲经,1929年与太虚和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任理事长。抗日战争期间,曾组织僧侣救护队,办难民收容所,并赴南洋募捐援助抗战,1945年开办楞严专宗学院,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动员会首任会长,著有《楞严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一吼堂诗文集》等。
  第四节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创立及基本教理
  伴随着隋唐时代中国国力国势的鼎盛,中国佛教进入兴旺发达的时期,主张参修不同法门的佛教诸宗相继创立,也涌现了大批高僧学者。除了禅宗我们将在下一讲重点介绍外,本节主要介绍汉传佛教中的天台宗、天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和密宗七大宗派。
  一  天台宗
  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天台宗以印度的龙树菩萨为初祖,龙树先北齐时高僧慧文和南岳慧思,实际创始人是隋代高僧智顗(音仪,538-597年),潜心研究〈法华经〉,在融合发展慧文和慧思学说思想的基础上,于南朝陈光大三年(569年)在金陵(今南京)瓦官寺开讲《法华经》,奠定天台教理。唐玄宗开元年间,经五祖湛然(711-782年)广事著述,竭力弘扬,并与法相宗辩驳争论,使天台宗得以光大于中原,传播于东瀛。
  天台宗将全部佛典,按照佛祖说法的时间先后分为五个时期,把说法的内容分成八种,合称“五时八教”,基本教理是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侧重修持止观法门。“五时”是指佛祖在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涅槃时五个不同时期所说之法;“八教”是指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和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圆融三谛”是用《中论》“三谛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的“空谛”、“假谛”、“中道谛”,解说世间万物并不实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在空与假中显现出不空不假的心实的实在性。“一念三千”是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说“夫一心而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即宇宙万法全在一心。“一心三观”,《摩诃止观》中说:“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是“唯万境于一心”,从而证得真如是相。
  二  三论宗
  三论宗是以“三论”即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和弟子提婆所著《百论》为依据形成的佛教宗派,后秦时由鸠摩罗什译为汉文,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率先研究,提出“关河旧说”,撰著了“肇论”(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等)闻名于世,实际创始人是僧肇的再传弟子吉藏(549-623年)。
  三论宗中心思想主张世界空无所有,基本理论是八不中道、破邪显正和真俗二谛。三论宗立“二藏”(声闻藏及菩萨藏)、“三轮”(根本法轮、枝末法轮和摄末归本法轮)以判教。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指要破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执着,进一步认识我法实质即诸法实相。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功而返所得,破邪显正是以破求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真俗二谛指诸佛为众生说法,依世俗谛与义谛,即是指对执着于“空”的人,要依俗谛使其明白尚有“有”在,从而进一步明白诸法性空的中道世相。
  三  律宗
  律宗亦称南山宗,因其依《四分律》建宗亦称四分律宗。南北朝律学高僧慧光13岁出家,潜心研究《四分律》,册定《羯摩戒本》,撰写《四分律疏》,成为律宗的开山祖师。律宗的实际创始人道貌岸然宣大师(596-667年)11岁剃染,20岁受俱足戒,投律学大师智首门下,30岁后住终南山,改造印度《四分律》,使合中国佛弟子口味,撰写有《续高僧传》、《广弘明集》等大量佛学著作,直到现在,中国出家僧尼仍依照道宣的南山宗律行事。道宣门下弟子鉴真(688-763年)在唐天宝年间六次东渡日本,弘扬律宗,日本律宗自鉴真大师始。
  律宗的典籍为四律(《十诵论》、《四分论》、《五分论》、《摩诃僧祗论》)、五论(《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所论》、《明了论》),基本教理认为“金科玉律维佛能制”,一切戒归为“止持”与“作持”,“止持”即“诸恶莫作”,“作持”即“众善奉行”。
  四  法相宗
  法相宗亦称唯识宗、慈恩宗,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机根据《成唯识论》创立的宗派,崇奉印度大乘佛教自无著、世亲相承而下、直至护法、戒贤一系的学说,阐扬唯识、法相之理。
  法相宗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确立有、空、中道三时判教。基本教理为“三性说”和“五位百法”。“三性说”即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说明三性不离识。“五位百法”指心法、心所得法、色法、不相应性法及无为法,展示作为根本识的阿赖耶识是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产生的基础,说明“百法唯识”、“诸法无我”,从而把握诸法实际相。
  五  华严宗
  华严宗亦称贤首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根本经典,由唐初法顺所创,再传至法藏(643-712年)建立完善了华严宗的理论体系。法藏17岁起师事智俨,28岁奉旨出家,武则天曾赐号“贤首大师”,先后在太原寺、云华寺开讲《华严经》,使华严宗风大盛,风靡天下,而且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对后世影响很大。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教。五教是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十宗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侧绝宗、圆明俱德宗。基本教理是“法界缘起”学说,法藏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认为世间万法还是无为法,皆因缘起而生,互联互存,互为条件。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为“四法界”,称总、别、同、异、成、坏为“六相”,同时俱是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显隐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为“十玄门”,进一步阐明法界缘起学说。
  六  净土宗
  净土宗亦称莲宗、念佛宗,为东晋慧远大师(334-416年)开创,以至诚念佛,凭借阿弥陀佛法力,往生西方净土。净土宗实际创始人为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年),在山西玄中寺和长安慈恩寺宣扬净土,完备地组成了净土宗的宗义及行仪。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为净土宗的第十三祖。
  净土宗的基本教理是以修持才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以期往生净土。修持方法为“五正行”即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因善导将称名正行视为正修正业,故后世只是持名念佛(一心称南无念阿弥陀佛名号)最为流行。主要经籍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称为三经一论。
  七  密宗
  密宗亦称瑜伽密教、秘密教、金刚教、真言宗。人称“开元三大士”的善无畏(637-735年)、金刚智(669-741年)和不空(705-774年),都是天竺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先后到达长安,译著《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开创胎藏界密法,形成中国密教汉传密宗。不空的弟子慧果承其法绪,门徒甚多,其中日本僧空海回国后成为日本弘传密教的真言宗初祖。
  密宗的基本教理认为,佛与众生体性相同,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众生能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修行密宗,仪轨复杂,设坛、供养、诵咒、灌顶均有严格规定,需由导师秘密传授,要先筑坛(曼荼罗)行法,念诵秘密真言(咒语),以“三密”即身密(手结契印)、语密(口诵真言)和意密(心作观想)相应,通过真言、手印于仪轨等,达到即身成佛。
  第五节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及名山石窟
  一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四大菩萨的道场,即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1  五台山
  五台山也称清凉山,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县东北,由五座山峰环抱,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如立象,南台锦绣峰如卧马,西台挂月峰如孔雀舞,北台叶斗峰如共命鸟,中台翠岩峰如雄狮。
  《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记,佛说:“东北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往。彼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唐代华严宗澄观国师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发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妙,洞五阴之真源,故有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实也。”
  五台山佛教寺院有汉僧寺院(俗称青庙)和喇嘛寺院(俗称黄庙)两种,自北魏孝文帝时期开拓,唐代开元年间文殊信仰以此山为中心,臻于极盛,明万历年间佛寺增至300余处。唐义凤元年(676年)罽宾(今克什米尔)僧佛陀波利来唐,专程拜见文殊菩萨,进山如金刚窟不再出.后唐代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竹林寺拜佛,沟通了五台山与日本佛教界的来往。现存寺庙台内39处、台外8处,并在不断恢复之中。青庙多属禅宗,以临济宗最多,曹洞宗次之,也有属净土宗的。黄庙则为藏传密宗喇嘛教。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南禅寺,称五台山“五大禅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数次朝拜五台,都在菩萨顶住跸,书匾题名,撰写碑文,至今留有乾隆御笔金色菩萨树一幅。
  2  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又称光明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有此名,素有“蛾眉天下秀”之美称。
  传说古时老人蒲翁入山辨药,见普贤菩萨瑞相,曾在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事佛。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嘉州(今四川乐山)屡奏普贤菩萨显像,因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塑造普贤菩萨像。
  明清两代峨眉山佛寺臻于极盛,有梵宇琳宫大小百余座。现存主要寺庙有报国寺、万年寺、洪春坪、金顶普光殿、白龙洞、九老洞、伏虎寺、洗象池、雷音寺、清音阁等,多属禅宗学人的住持道场,初多为清原下法嗣,今各寺阐化僧人多属临济宗,其次为曹洞宗。
  万年寺现存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铸普贤菩萨六牙白象铜铸像,通体高7.3米,重62吨。金顶可见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每当风清日朗下午时分,有缘人从金顶舍身岩下望,可见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自己身影置于光环之中,为世间罕见的美妙自然奇观。
  3  普陀山
  普陀山亦名普陀洛伽山、补怛洛伽山,梵文原意为小白花山,又名梅岑山,是浙江东北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为观世音菩萨的显化道场。
  《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第二十七参访观自在菩萨章》云:“鞞瑟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俱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之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据《普陀山旧志》载: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来普陀潮音洞前燔十指,指尽,亲见观音大士现身说法,授与七色宝石,灵感始启,由此成为观音菩萨显圣地。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遣唐僧慧锷第三次入唐,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睹观音像容貌端雅,恳求请归日本,众从之。慧锷即肩负菩萨像至明州(今浙江宁波)开元寺,觅得张友信便船,将登舟,像重不可举,率偕行贾客竭力负之,乃克胜。及过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慧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过此山,必令便风相送。”慧锷泣以梦告众,咸称异。乃置像于洞侧,祈祷而去。山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不肯去观音”,即今普陀山潮音洞前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供奉观音之始。
  普陀山上林木葱茏,洞壑幽深,奇石嶙峋,金沙绵亘,潮音梵呗,终年不绝,现存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及七十多庵堂、百余座茅蓬,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潮音洞窟日夜与海潮相吞吐,声如雷鸣。梵音洞两侧峭壁相合如门,屈曲同海,海潮涌入,如龙吟虎啸。
  4  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池州县西南,原名九子山,以李白《望九华赠青阳殷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观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得名九华,为地藏菩萨道场。
  佛祖涅槃千五百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今韩国北部)为王子,名金乔觉,削发后号地藏比丘,唐高宗时航海来到中国,于九华山结庐苦修,孤坐石室,吃粗砺饭食,受当地乡老钦佩,发心为之造寺。当时九华山为闵公所有,问金地藏建寺要多少地,答“一架裟地足矣”,遂应之。不料架裟越扯越大,盖尽九华。闵公遂舍全山为寺,与子同随金地藏出家。金地藏居此山数十年,99岁时七月三十日夜,召众诀别,跏趺坐化,肉身不坏,徒众以缸殡殓,置于塔中,即今山中月身宝殿。明代起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圣地,有“佛国仙城”之称。九华山共有寺院98座,著名寺院有百岁宫、东崖寺、祗园寺、甘露寺四大丛林,化城寺为九化开山寺,明清两代一些皇帝曾亲书匾额,赐金修葺。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供奉地藏菩萨金色坐像。
  5  其他佛教名山
  除四大名山外,还有弥勒菩萨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山(一说弥勒道场为贵州梵净山)、后来被尊为饮光佛的摩诃迦叶道场云南宾川鸡足山等,也是中国佛教名山。
  二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
  1  释源祖庭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寺,称释源祖庭,在河南洛阳市东。《后汉书》载,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飞绕殿庭。翌晨召大臣告以所梦,问为何神。太使傅毅答到:“臣览《周书异记》,谓西方有大圣人出;灭后千载,当有声教流传此土。陛下所梦,将无是乎?”汉明帝即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西行求法,至大月氏,遇在兹游化宣教的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遂迎请东赴二师震旦弘法。永平十年(67年)以白马驮经,初居鸿胪寺,次年(68年)敕令在洛阳城古雍门外建寺,以白马为名,为我国第一座佛寺。后经历多次重建。
  今白马寺内佛像多为元、明、清三代夹纻干漆造像,存有摄摩腾、竺法兰二师译经传教清谅台、二师塔及白马冢,“白马钟声”闻名于世。寺东南有汉永平十二年(69年)建齐云塔,为中国第一古塔,现存寺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重建。
  2  禅源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禅源祖庭,在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为佛陀禅师建。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菩提达摩来此,于寺后山中凝修壁观,传授禅法,建立禅宗。唐太宗李世民因少林寺十三武僧救唐王故,敕少林寺养僧兵五百,允比丘习武传艺,至今少林武术弘传本源,人称“天下功夫出少林”,武因寺名,寺因武显。历代屡经重建,现存鼓楼仍为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寺内有达摩影石、二祖慧可承法之立雪堂、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当年武僧练拳桩柱坑,寺旁还有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塔林等古迹。
  3  禅宗其他祖师道场
  东林寺,亦称黄梅东山、双峰寺、五祖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二里冯茂山上,四祖道言、五祖宏忍居此,世称东山法门。寺建于隋末,唐代扩建,堂舍千于间,寺内外名胜古迹甚多,尚存有北宋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元建飞虹桥、杜甫、柳宗元、宋之问、欧阳修等均曾登临题咏。
  南华禅寺,在广东韶关市南,初建于南朝天监三年(504年),名“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开创禅学南宗,唐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初赐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有六祖肉身塔,六祖真身犹在。
  4  天台宗祖庭
  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县北三里,晋宋时名僧多在此修习禅定,天台三祖智顗于陈太建七年(575年)率弟子慧辨等来此山居住,建草庵讲经十年,大弘祖业。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承智顗遗志,在天台山麓建寺,隋大业元年(605年)赐寺名国清寺,为天台宗根本道场,后经历多次整修,现存寺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门前有唐天文学家僧一行禅师墓塔及寒拾亭、丰干桥等古迹,山上真觉寺为智顗大师真身宝塔塔院,宝相寺为智顗大师入灭处。
  5  三论宗祖庭
  栖霞寺,天论宗祖庭,在江苏南京东北四十里摄山,南北朝刘宋明帝泰始中,处士明僧绍住此,时有僧法度自黄龙来,与僧绍交游甚厚,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僧绍殁,舍宅为法度造寺,称栖霞精舍。后为三论宗初祖梁时辽东僧朗住持处,隋吉藏正式在此创立三论宗。现有隋代建佛舍利塔、石建无量殿(大佛阁)、千佛崖及唐高宗御制(明征君碑)
  6  法相宗祖庭
  慈恩寺,法相宗祖庭,在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高宗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机常住此寺,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西园建慈恩寺塔藏经俗称大雁塔。寺极宏大,房舍1879间,有明重建大雁塔,为中国佛教著名蓝若。兴教寺,也是法相宗祖庭,在陕西长安县。寺内有玄奘三藏及弟子窥机、圆测三塔,塔后有唐刘轲撰(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铭)碑。
  7  华严宗祖庭
  华严寺,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北距西安市15公里,南望终南山,如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华严宗道场之一,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均住终南山至相寺宣讲《华严经》,发挥义理,三祖法藏、四祖清凉均塔于寺南。草堂寺,也是华严宗祖庭,在陕西鄠县东南圭峰下,堂为草苫所盖,故名,传为后秦时鸠摩罗什大师弘始八年(406年)在此译经处,华严宗五祖宗密居此草《圆觉经疏》,后入寺志圭峰兰若,殁葬于东小圭峰,世称密宗为圭峰禅师。寺有鸠摩罗什塔及唐裴休撰并书圭峰禅师碑。
  8  律宗祖庭
  大明寺,律宗(南山宗)祖庭,在江苏扬州市,原名栖灵寺,唐称大明寺,唐道宣再传弟子鉴真和尚在此寺讲律,后赴日本,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清改名法净寺,1980鉴真和尚像回国巡礼,仍恢复大明寺名。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后院有鉴真塔。
  9  密宗祖庭
  大兴善寺,中土密宗(真言宗)祖庭,在陕西西安市南,开皇二年(582年)初建,唐开元年间(713-742年)“开元三大士”天竺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此翻译密宗经典,屡设灌顶道场,建立真言宗。寺有徐浩书不空三藏碑。青龙寺,中土密宗根本道场,在陕西西安市,原唐长安城延兴门新昌坊,不空三藏弟子惠果住此寺东塔院,称真言宗七祖。寺宋已圮废,今立碑其处,建惠果及日本僧空海纪念堂。
  10  净土宗祖庭
  东林寺,净土宗祖庭,位于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慧远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弥陀三圣像,集道俗123人立誓,共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号为“白莲社”,被尊为净土宗初祖。寺内有聪明泉、石龙泉、白莲池、出木池等,寺外东岗有慧远塔。
  玄中寺也是净土宗祖庭,在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山中,又名石壁寺。北魏延兴二年建,当时昙鸾在此依《十六观经》修净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唐初道绰来到玄中寺见昙鸾遗迹,因修净业,并教人念佛,以木?子记数。后净土二祖善导在此创净土宗,日本净土宗亦尊此寺为祖庭。
  香积寺在陕西长安县香积村,唐神龙二年(706年)怀恽等为纪念净宗二祖善道建,寺后毁,现存善道塔墓。
  11 藏传佛教著名寺庙
  布达拉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是宫堡与寺院合一的庞大建筑群,为藏传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接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屡有修建。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顺治帝册封后,在此大规模扩建,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殿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巍峨,气势雄伟,分为红宫、白宫两部分,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全部为石木结构,房舍近万间,可容纳僧众两万余人。
  此外著名的喇嘛寺,尚有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及甘肃夏河的拉卜愣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称黄教六大宗主寺。
  外八庙,在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为清帝接待蒙藏各族领袖人物、联络蒙藏王公贵族、实现民族团结而建的一组以喇嘛寺为主的大型寺庙群。外八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不断修建,成为西藏拉萨以外又一喇嘛教中心。原有寺庙十一座,今尚存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寺、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等七座。
  雍和宫,在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原为清雍正皇帝即位前府邸雍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名雍和宫,为供奉列祖列宗的影堂,乾隆九年(1744年)舍为喇嘛寺。宫内万福阁有达赖七世贡白檀木雕刻26米阿弥陀佛像,法轮殿有内地最大宗喀巴铜像。每年正月雍和宫喇嘛均化装举行驱鬼舞蹈,北京俗称“雍和宫打鬼”。
  12  中国佛教其他著名寺院
  此外,中国著名佛寺还有河北正定柏林寺(临济禅院),山西太原上华严寺,山东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江苏苏州戒幢禅寺、寒山寺和灵岩山寺、镇江金山寺、及焦山定慧寺、常州天宁寺、扬州大明寺,浙江杭州灵隐寺、宁波鄞县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安徽潜山乾元禅寺,江西庐山东林寺,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湖北武汉归元寺、当阳玉泉寺,湖南长沙岳麓山寺、衡山南岳祝圣寺,广东广州六榕寺和光孝寺、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寺、潮州开元寺,四川成都昭觉寺和文殊院、新都县宝光寺,重庆罗汉寺,贵州贵阳黔灵山宏福寺,云南昆明圆通寺、筇竹寺和华亭寺,陕西西安兴教寺和卧龙寺、扶风法门寺等。
  三  中国佛教三大石窟
  古代佛教石窟是中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石窟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就山崖开凿而成,最初是供僧侣学佛苦修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供养佛像、学佛修行和珍藏三宝的建筑。
  1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宝库,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富的首推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也是世界上最大佛教艺术宝库,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鸣沙山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据唐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载,前秦符坚建元二年(366年),乐?和尚拄杖西游,至三危山,于落日余晖中见山顶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佛状,遂在此凿窟。自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历隋、唐、五代、宋、西夏迄于元代千余年间,共开凿千余窟。现存洞窟492窟、壁画两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
  2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武周山上(又名云冈)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主要石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五万余尊,是我国最大佛教艺术石窟之一。第20窟露天大佛结跏趺坐,高13.7米,面貌丰满,两肩宽厚,最为雄伟壮丽。
  3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在河南洛阳市南伊河入口处,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崖壁,气势磅礴。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400余年,中以北魏和唐大规模营造达150余年,开龛造像最多。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始建的奉先寺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露天大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有11尊主像,主供的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
  嵩岳寺塔在河南登封县南麓,塔身十二角形,高41米,密檐五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高层砖石建筑,也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
  大雁塔原称慈恩寺塔,在陕西西安市慈恩寺,方形角锥状,以青砖仿木结构砌成,高64米,原建五层,现七层,建于唐永微三年(652年),玄奘大师曾亲自参与设计和建造,塔底层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塔上还留有唐代登科进士的题名,极具文物价值。
  佛官寺佛塔在山西应县佛官寺,八角形五层六檐,高67米,塔内释迦牟尼坐像高11米,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结构无比坚固,九百多年经受严重自然灾害,至今仍巍然屹立。
  祐国寺塔亦称铁塔,在河南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57米,仿木塔结构以砖建成,塔外壁包以褐色琉璃砖,砖塑坐佛、力士、弟子、飞天,远望是铁,塔内有明代黄琉璃佛48尊、铁佛数尊,宋皇祐元年(1049年)建,登塔能远眺黄河,直接青霭,为有名的汴城八景之一“铁塔行云”。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耸立于苍山洱海之间,原建在崇圣寺前,寺早毁,仅塔存,三塔一大两小,大者为千寻塔,十六层,高58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唐代南诏晚期(841-871年)建;两座小塔均八角形多层砖塔,十层,高约38米,约为五代时(907-960年)建。
  此外,中国著名佛塔还有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塔、浙江宁波阿育王寺佛身舍利塔、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料敌塔)、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北京西直门外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五塔寺塔)、浙江杭州六合塔等。
  第六节  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
  一.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保障了中国佛教的正常发展
  中国佛教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成长发展的,曾经有过辉煌和壮丽。但是,在20世纪封建社会解体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冲击、破坏和摧残。尽管前有杨文会创办金陵刻经处,大力振兴佛学,后有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和教制、教产、教理“三大革命”,但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内战绵延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佛教与中华民族同样沉沦于苦难之中。
  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也给中国佛教的复兴带来了机遇。1953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建立,正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产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认真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专条规定使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在国家根本大法上得到了确认和保障。50年来,虽然受“左”的思想的干扰和“文革”洗劫的破坏,也经受到了一些曲折和挫折,但在党和政府纠正偏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佛教事业进入了恢复与振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在2001年底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必须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二  人间佛教思想
  “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萨,恰如觅兔雨”。中国佛教协会从1953年成立起,就继承太虚大师的遗教,明确了建设“人间佛教”的方向,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中国佛教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宗旨。“庄严国土”,就是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文明富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有安居乐业的环境,不受外来侵略,能够以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崭新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利乐有情”,就是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化导人心,在教内教外广结善缘,创建慈悲、仁爱、安定、祥和的社会关系,促进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保障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
  “人间佛教”思想致力于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昂扬人的正气,促使人的奋起,团结信教群众,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而绝非引导人们去愚昧迷信。弘扬“人间佛教”精神,这正是我们佛教界服务于社会最主要、最有力的基本点。
  在建设“人间佛教”这一宗旨下,中国佛教界进一步明确了弘法利生、农禅并重、国际交往三大任务,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努力精进,致力于这些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佛教僧俗四众按照佛教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宗庙观,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努力实践三学并重、止观双修。本着佛教救世济人的精神,佛教界积极支持社会福利公德事业,积极参与了救助洪水地震灾民、援助西部地区农村扶贫脱困、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公益活动。佛教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印刷流通了大量佛教经籍,出版佛教文化书刊,保存了大批珍贵文物,开展了佛教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积极开辟和发展了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也十分频繁。
  三  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外缘具足,促进了中国佛教的殊胜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式的全面推进,恢复、收回、修缮一大批著名寺院,改进和加强了寺院管理,对于侵犯佛教徒信仰自由和佛教寺院合法权益的违反政策的现象,佛教界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给予了纠正。目前全国佛教寺院总数已达数万所。僧众队伍人数已达数十万人,在家信众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佛教寺院管理和建设水平逐步完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不断加强。僧尼具足正信,勤修三学,遵守戒规,严肃道风,在家二众恭敬三宝,关心寺院,护持佛法。在佛教寺院和僧俗四众不断增加的同时,配合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寺院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佛教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得到重视,目前全国各级佛学院多至20余家,实行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方针,高学历的僧才已达数百人,并已培养出了佛学硕士、博士。中国佛教僧团不仅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佛教信仰弥坚,而且正逐步走向现代标准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第二讲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与发展
  中国近代振兴佛学的先驱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教特质在禅”,这就是“见性成佛”的禅宗法门。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它最突出地强调一个“觉”字或“悟”字在学佛修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参究的方法,由戒入定、由定生慧,去修习,去证悟,参破生死关头,以求明心见性、彻见心性的本源,所以也称为佛心宗。
  第一节  从灵山法会到达摩西来
  “禅”,全称“禅那”,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即安心静坐,集中思虑,排出杂念,沉思默想。通过精神高度集中,使心的思虑作用集中到一点,从而使心宁静,不受客观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这是一种精神和意念的修炼方法。《瑜伽师地论》说:“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大乘义章》解释说“禅是中国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思惟修从因立称,于定之境界,审意筹虑名思惟,思心渐进为修习,功德丛林果为名,智慧神通、四无量等,是其功德,众德结聚,说为丛林。”可见,所谓禅就是止息杂想,心注一境,至极而这寂静,以正审思虑而名为禅,这是学佛修行的一个法门。
  一  “六师外道”的禅法及其对佛禅修行的影响
  禅宗(佛心宗)是中国独创的佛教宗派,但是“禅”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印度的瑜伽,古代印度吠陀时代。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梨俱吠陀》就已经出现“瑜伽”一词。意为“相应”,即指通过静坐调息,摄心静虑,达到精神修炼的目的。后来在《奥义书》中所讲的瑜伽,是指通过静坐冥想,深思默虑。进而控制意志,抵御外染,使主观意志的“我”与客观宇宙的“梵”两者结合,达到“梵我同一”的境地。在佛陀住世时,这种精神修行方法被各种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所采用,例如耆那教、数论教、胜论派等“六师外道”,大多注重这种精神修炼。佛祖悟道前,曾跟随“六师外道”学习禅法,吸取了其中正确有用的法门,这些“外道禅”后来影响了佛禅修行,成为佛禅发展的源头。
  我们知道,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是佛祖为佛弟子制定的各种戒规,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体现。“定”梵文音译为“三摩地”或“三昧”,意为等持,指集中全部精神,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这是获得正确的认识与智慧的先决条件,禅法就是属于定的内容。“慧”即指智慧,但这不是通过普通认识手段所获得的知识与聪明才智,而是通过宗教修炼、内心体验和证悟才能得到的佛教的最高智慧,即宇宙的最高终极真理,这种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戒、定、慧三学,构成了佛学的整体。佛学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证得这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通过一般的认识方式所能获得的。要提到这种智慧,必须通过修行,必须通过入定,在入定的状态中才能得到。因此,定是慧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要想成功地进入更高的定的境地,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按照佛教的要求,遵守佛教的戒律,过符合佛教教义的生活,于是戒又成了定的基础。这样,戒、定、慧三学组合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即“由戒入定,由定发慧”。
  传统佛教,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对禅的修行都非常重视。禅的修行方法属于定的内容,禅与定有着密切的联系,禅学作为定的内容之一,在佛学整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佛教往往将两者全称“禅定”在佛学修行实践中,禅是联系定与慧之间的关键,只有入定到达较高级的层次,才能说是进入了禅的境界。早期小乘上部座佛教经典重视“禅数”,“禅”指禅法,即坐禅入定,安般守意;“数”指以名数分类的慧学。大乘佛教对禅的作用更为重视,把禅的修行,列为六“波罗蜜”之一,作为获得最高智慧、证得无上觉悟以及普度众生的必要条件。“波罗蜜”意为到彼岸。佛教把人生看作苦海,现实世界就是此岸世界。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教人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寂静、无忧无恼的彼岸世界。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到达彼岸世界的修行方法,所以又称六度(度即渡)。所谓“六度万行”,就是以此六度概括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禅作为六度或六波罗蜜之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佛教禅宗创立于中国,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
  二  灵山法会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
  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即“拈花微笑”。
  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一次,常率诸天前来听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以一枝金色优钵罗花敬献佛祖。优钵罗花是莲花的一种,古印度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佛教常以莲花代表佛法。这时佛陀一言未发,只是拈花示众。座下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诸声闻罗汉、诸天菩萨皆不解其意,唯独侍立佛祖身边一直用心听讲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佛陀已知迦叶能够担当护持佛法的大任,于是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已把这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嘱咐予摩诃迦叶,此后将在中土弘传。
  什么是正法眼藏?禅就是佛门的正法眼藏,即不立文字、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涅槃妙心的“如来心印”。佛家八万四千法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万化不出吾心,归根结蒂,识得自性便为佛。其实“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是有深刻含义的,这就是佛祖要弟子们懂得,掌握佛法,必须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这种根本精神,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而是教外别传,明心见性。此后摩诃迦叶遂成为禅宗始祖。
  三  达摩东来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
  菩提达摩(?-535年),略称达摩,本为南天竺国王第三王子,摩诃迦叶第28代弟子。中国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470年左右),菩提达摩夜观天象,见震旦(中国)有大乘气象,从天竺泛海东来,先到达雷州(今广东徐闻)。那时虔诚信佛、三次舍长期身同泰寺的梁武帝(即《梁皇忏》中的梁皇)迎请他到金陵(今南京),召请进宫,两人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梁武帝自以为造寺度僧写经舍身,在佛前已经是功德无量了,想借天竺高僧的面子在群臣前炫耀,问:“朕即位以来,常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哪知达摩祖师并不买账,如实回答:“并不功德。”梁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答:“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梁武帝有些不高兴,认为你说无圣,你把自己又摆在什么地方呢,故意又问:“对朕者谁?”达摩干脆回答:“不识!”两人机缘不契,达摩遂悄然离去。
  达摩离开金陵后,一苇渡江,踏在一枝芦苇上跨越滔滔大江,到嵩山少林寺后山从禅,面壁九年,影入石中,少林寺至今保存着达摩面壁影石。在面壁九年中,达摩创立了“二入四行”禅宗理论和“一心本性”、“顿悟成佛”的禅宗思想,讲究“凝住观心”的“理入”与“安心法门”的“行入”修持法,被尊为禅宗初祖,传衣钵予断臂立雪、豁然开悟承法的二祖慧可,并传与他一偈:“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然后示形入灭,只履西归,手提一只鞋子回天竺去了,门徒见空棺里只留下另一只鞋子。
  达摩禅法的精义不出“二入”和“四行”。“入”指入道,是大乘佛教趣入菩提(觉悟)的道路,方法不外“理入”和“行入”两种。理入指的是悟理,所谓“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忘覆,不能显了。若以舍忘归真,凝住壁观,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行入”指修行,分为四行:一是抱怨行,修禅在遭遇苦难折磨时,应当内心自忖,认识自己从久远以来,生生死死,舍本逐末,曾造下无数罪业,今生虽未有什么过失,亦为过去所造罪业之果,不能生起怨怒心情,即“体怨讲道”。二是随缘行,修禅人对待福报,应当认识“众生无我并业缘所传,苦乐齐受,皆从缘生”。三是无所求行,即应当认识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对于世上一切应都“息想无求”,“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怨乐”。四是称法行,即应当认识从生本性清净,“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理解了佛法道理,就应断然决然依照去实践,即“修行六度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台湾现代高僧印顺法师:“达摩从印度来,所传的教义,精要简明,充分显出了印度大乘法门的真面目。中国的禅者,虽秉承达摩的禅法,而专重理入,终于形成了偏重理悟的中国禅宗。”自此,释尊付嘱予迦叶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就形成了由东土于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依次传灯的法系。
  四  从慧可到东山法门的兴起
  中国禅宗二祖慧可,生平资料不详,神会大师在《南宗定是非论》中称慧可本名神光,原习天台宗,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开坛说法,为达摩祖师点破,到蒿山向达摩祖师求法。达摩为了考验他,将他拒之门外,慧可在大雪中从初夜时分一直站立到三更天,地上积雪漫过了膝盖。达摩说,若要传法,侍到雪赤。求法心诚的慧可不惜生命,又拔出佩刀斩断自己左臂,血洒雪地,映成赤雪,依然神色不变。达摩这时才为他方便开示,为他改名慧可,以四卷《楞伽》和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传授予他,说:“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也就顿然开悟,继承了达摩衣钵,被后世尊为二祖。少林寺现今仍保存有慧可立雪亭。
  因为慧可有禅门的修持功夫,能“以法御心不觉痛苦”,这种竭诚求法的精神,对后世禅门有着巨大的激励和启示作用。慧可的禅法,持奉《楞伽》,以为诀妙。《续高僧传》中载有慧可留下的一首偈:“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名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慧可门下僧璨(《续高僧传》称为粲师)是禅宗第三祖,起初以白衣身份谒见二祖,经过几番问答,多有领悟,出家随慧可学禅。以后慧可传付衣钵与他,嘱咐说:“后必有难,汝当远引避之。”于是僧璨南下,隐居十余年,口说玄理,不出文记。后写出《信心铭》,以洗练的文字对自己参禅悟境心得作撮要叙述,独标大乘不二法门,扫荡有无、断常、一异、是非、人我等种种边见,阐明至道(真理)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一切现成,放下即是的道理,最后以“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表明不重文字、妙在心悟的禅门立场,不失为一篇禅宗精义的提要构玄。僧璨临化前留下一偈:“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的弟子道信(579-651年)7 岁出家为沙弥,随僧璨学禅法十年,终得大悟,承受衣钵,成为禅宗四祖。此后先入舒州(今安徽潜山县)皖公山,再往江西庐山,最后住锡于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双峰山,撰有〈入道安心要方便〉(载《楞伽师资记》,阐述禅宗“安心”法门要义。他曾游学南方近2年,受南方三论宗、天台宗所推崇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汉译“大智度”)法门的影响,所以在传承达摩如来藏《楞伽经》“印心”修习方法的同时,也倡导般若一系的《金刚经》“印心”法门。达摩传下的禅法精髓是“凝注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道信则引“一行三昧”入“楞伽禅”中,主张“身心方寸,举足上下,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换句话说,身内身外,一切唯是自心,行来出入,无处不是道场。这就将达摩禅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来六祖慧能所传的“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禅法有较大影响。
  道信门下从学的著名禅师中,能够发扬他的成果,终于使禅宗成为遍及全国最大宗派的,则是弘忍(600-674年),被奉为禅宗五祖。他生不嘱文,而义附玄旨,认为《楞伽经》精义只能“心证了知”,所言即是“佛语心第一”,提倡“四仪(坐、住、行、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把禅法贯穿到“役力”(即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俗务中,是禅宗对佛教思想的重大重改革。因为他在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双峰山东面不远的凭茂山(又名东山)弘法,所以号称“东山法门”,六祖慧能及北宗神秀都出其门下。后来唐代著名宰相宋之问上表请迎神秀入洛阳,武则天曾先后接见以神秀为首的弘忍门徒,钦定“东山法门”为天下行禅修道的极宗,至今黄梅东山五祖寺仍是禅宗正统法门道场。
  第二节  慧能南禅的崛起与发展传承
  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是六祖慧能。
  一.  慧能的生平事迹
  慧能(638-713年),俗姓卢,岭南新州(今广东肇庆新县)人,出身贫苦,三岁丧父,靠为人砍柴跳水赡养瞎母。他天资聪慧,志向远大。24岁时卖柴回家途中,听一客人诵《金刚经》,一闻经语,心即开悟,从客人处知道五祖弘忍正在蕲州黄梅东禅寺盛弘禅法,遂决心前往,辞母别家,往投弘忍门下。弘忍问他来意,慧能出语不凡,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獦獠即今仡佬族,这是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如何能作佛?慧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弘忍知道慧能是大器,故意留他在碓米房破柴踏碓,从事苦役。
  到弘忍传法衣时,吩咐弟子作偈表明心得。上座弟子神秀事先作好一法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他“未见本性,只道门外”。慧能不识字,也请人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偈,知其已见本性,夜唤慧能入内堂,亲自为之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时,慧能顿悟“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的道理。弘忍便传他顿教,授予衣钵,嘱其连夜南下。
  慧能承传衣钵后,恐被人害,隐居岭南,混迹猎人中十六年,后到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那时风吹殿前幡动,寺内两僧争议风幡义,一曰幡动,一曰风动。慧能说:“亦非幡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使正在讲经的印宗法师诚服,反执弟子礼,师事慧能。慧能便在法性寺传教,次年回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法三十年,直至圆寂。至今韶关南华禅寺存有六祖慧能肉身法体,广州光孝寺存有六祖法体铜像。
  而神秀则向北发展,在荆州当阳(今湖北荆州市当阳县)玉泉寺讲经。唐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遣使迎神秀入京,被推为“两京(长安、洛阳)法主”和“三帝”(武后、中宗、睿宗)国师“,门风极盛,传禅宗北宗,与慧能的南宗对立,形成南能北秀南北分宗的局面。直到天宝八年(749年),慧能的大弟子神会(?-760年)入洛阳菏泽寺,在唐肃宗的支持下,辩胜北宗,成为禅宗七祖,慧能圆寂后百余年,唐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正式颁布谥号,奉慧能为禅宗六祖,北宗逐渐衰落,相反,南宗禅众依然生活在下层民众中间,生气勃勃,进一步把禅法贯彻到了世俗社会和世俗人家的全部生活。
  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唐宗敕令拆毁天下寺院、兰若,勒令僧尼全部还俗,收缴佛寺庄园田产,实施全面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佛教各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等宗都相继衰落,惟禅宗一枝独秀。
  二  慧能南禅的思想体系
  慧能生前并未留下著作,他圆寂后,门人法海记录他平日讲道的言论,辑为《六祖大师宝坛经》,主张“菩提般若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灭,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一部《坛经》,充分阐明了南禅的思想体系:
  首先,佛性不在外界,只在人心之中,所谓“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本性就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般若就是人心。“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因此:“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其次,佛性之所以不能显见,是因为受了外界的蒙蔽,“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有八种邪见:“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牲。”除去八种邪见,就能发现真如本性:“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天。”再次,破除邪见,发现本性的关键是“离境”,所谓“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怎样才能离境?慧能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大法门。无念就是“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无住就是“于诸法上念念不忘”。只要能离境,就能返回真本性,“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知觉,不染外境,而真性常自在。”综合这三层意思,首先必须不染外境,不染外境就能不生邪念,不生邪念就能不迷本性。因此,慧能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也就是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佛性论。
  既然人人皆能成佛,那么,如何才能成佛?以神秀为首的禅宗北派主张渐修,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以慧能为首的禅宗南派主张顿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强调“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什么是否顿悟?就是“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悉释,谓之顿悟”。“理”也就是佛性。悟什么呢?就是悟真如本性,也就是本来面目,佛教又称“第一义”,不可言说,也无法传授,只能用比喻,即“智与理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慧能承传衣钵后,遵弘忍嘱咐连夜南下。弘忍另一弟子惠明追到五岭,向慧能求法。慧能要服“屏息诸缘,勿行一念,既不思善,也不思恶”,惟有如此,才能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于是惠明大悟道:“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意思。怎样才能顿悟,达到瞬间永恒、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呢?慧能认为不能只靠念经,说:“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也不能只靠坐禅,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念经坐禅都是小事,不是大事,应该“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既然人人皆能成佛,成佛也不必通过渐修而可顿悟,那么何处才能顿悟?不在彼岸,而在世间。“佛法常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此,慧能认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但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在家如何修行,慧能有一首《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用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从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坛经》里又说:“不坏世法,而入涅槃;若坏世法,即是凡夫”。所以,禅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就是教导人们在社会的伦理日用中,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就是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解脱烦恼,求得涅槃寂静的道路。
  三  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及其传人
  慧能门下弟子大约有四五十人,其中传承弘扬南禅宗风的,主要是南岳怀让一系和青原行思一系。到唐末五代时,由这两系演化逐渐形成禅门五家。
  怀让(677-744年)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自幼喜好佛典,弱冠出家,先到嵩山就学于五祖弘忍的另一弟子老安(慧安),再到曹溪(今广东韶关)受教于慧能,此后在湖南衡山修禅,故称南岳怀让,止于般若寺30余年,阐扬南宗教义,四方学者归之。怀让生前,无闻于世,但他传马祖道一,再传制定《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开江西“洪州禅”先河,此后传灯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道一(709-788年)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幼年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出家,开元间在衡山结庐,整日独处一庵,唯习坐禅,凡来访者均不接待。怀让见其相貌奇特,知其不凡,加以引导。一日怀让问他:整日在此坐禅,图什么?道一答:图成佛。怀让便拿起一块砖在庵前石头上磨。起先道一并不理会,如此数日,感觉奇怪,问:大师磨砖作何用?怀让答:磨砖作境。道一说:磨砖岂能作境?怀让启发他说:磨砖不能作境,坐禅岂能成佛?道一于是猛醒,拜怀让为师,求指点迷津,门下侍奉十年,后到临川(今江西抚州)创建禅林,聚徒讲法,佛教史称“洪州禅”。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传沩山灵祐,再传仰山慧寂,形成沩仰宗;怀让又传黄檗希运,再传临济义玄,形成临济宗。
  行思(?-740年)俗姓刘,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幼出家,因闻六祖曹溪法席,乃往参加,后得六祖付法,归青原山(在今江西吉安境内)静居寺弘扬心地法门,一时四方禅客繁拥其堂,开南禅青原一系。行思弟子希迁(700—790年)号石头和尚,端州(今广东肇庆)人,曾参慧能,游学于岭南、四川,后从行思就教,天宝初于衡山南寺石台上结庵行禅,被尊为“湖南主”,与马祖道一并为一时“二大士”,撰《参同契》,对禅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希迁传药山惟严与天皇悟道。惟严传云岩昙晟,再传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形成曹洞宗。悟道数传至雪峰义存,再传云门文偃,为云门宗;义存又传玄沙师备,再传至清凉文益,形成法眼宗。
  南岳一系的禅要是“触类是道而任心”,即指起心动念,弹指馨咳,扬眉动睛,都应视作“佛性全体之用”,即众生如来藏的体现。据此要求,实践上不起心造恶修善,不为修道学法成佛所拘,任运自在,是谓“任心”,亦即解脱。马祖门下传人并不严格恪遵师说,师徒授受也并不严守教学形式,往往有哭有笑,脚塌棒喝,目的也就在启悟“一切皆真”的道理。明州(进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参谒道一。听见“即心即佛”,言下大悟,遂聚徒传道。有人又告诉他:“马师近日佛法又别,谓‘非心非佛’”。法常气氛地说:“任汝‘非心非佛’”。法常气氛地说:“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道一听到后反倒十分高兴,说:“梅子(指法常)熟也!”青原一系的思想则为“泯灭不寄宗”,即般若性空,“宗”也归终寂灭,“了达本来无事,即须丧己忘情,情忘即渡苦厄”。换句话说,只要自己真正放下,也就是“忘情”。曾有僧人石头西迁:何谓“解脱”,答曰:“谁能缚汝?”又问何谓“净土”,答曰:“谁能垢汝?”一次李翱问石头西迁的门徒惟俨:“如何是戒定慧?”惟俨答:“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慧能门下弟子中传灯弘法著名的还有被奉为禅宗七祖菏泽神会(666—760年)、著有《永嘉集》与《证道歌》的永嘉玄觉(665—713年)等。此外,四祖道信门下旁出弟子法融在牛头山幽栖寺创立牛头宗,五祖弘忍另一弟子智洗及传人无相、无住等,在成都保唐寺创立保唐禅。
  第三节 禅门五家的家风及历代祖师
  慧能门下传人辈出,风靡天下。此后,逐渐分离形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又分解形成黄龙、杨歧二派,最终形成禅宗五家七派的繁荣局面,映证了当年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的预言。
  一、沩仰宗
  在五家中,沩仰宗最先在晚唐形成,开宗祖师为沩山灵祐和仰山慧寂。
  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蒲县)人,15岁出家,习大小乘经,23岁游学江西,参礼百丈怀海,深得怀海之许,局参学之首。一日,灵祐侍立百丈之侧,百丈问:“汝拔炉中有火否?”灵祐拔之曰:“无火。”百丈起身,于炉中拔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此非火?”灵祐由此发悟,陈其所见,得百丈印可。百丈嘱其曰:“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已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原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灵祐受百丈之遣,去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开山立宗。
  慧寂(807-883年)俗姓叶,韶州(今广东韶关)人,15岁时欲出家,父母不允,乃断左手无名指及小指,跪父母前誓求,父母知其不可留,许之,即来南华寺落发。后参沩山,遂登堂奥,在沩山门下参禅十多年。后住沩山(在今江西宜春县南),承继沩山家风。一日,有侍者问:“了心无旨,可得闻乎?”慧寂答道:“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被称为“仰山门风”。
  沩仰宗的禅学思想审细密切,宗风特点是上令下从,基本思想是“三生说”。灵祐曾对慧寂说:“吾发境智为宗要,出三种,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由。”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即能思之心所产生的精神作用纷繁杂乱,由此而现五花八门的外部世界,又反过来对主观意识产生作用,使本来清净之心产生污染,称为“客尘”,能产生无间断、无常变幻、念念相继的烦恼。因此必须净尽,扫除尘垢,远离三生,即能使“法眼应时清明”。
  二  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后建立的一个南宗派别,因开创者义玄禅师长住临济禅院,故名临济宗。
  义玄(?-867年)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幼而颖异,长以孝名,出家受戒后,不畏艰险,参学诸方,投黄檗希运禅师门下。一天首座问义玄;“汝在此处几年?”义玄答三年。首座问:“曾参问和尚否?”答:“未曾参问,不知如何问?”于是首座教问佛法大意。义玄三次请示佛法大意,黄檗三度棒打。义玄恨自己障缘深重,天资愚钝,不领法旨,拟往别处行脚。次日义玄告辞时黄檗叫他去高安参大愚,义玄遂到大愚处。大愚问:“何处来?”义玄答:“黄檗处来。”又问:“黄檗有何言教?”答:“义玄三度请问佛法大意而遭三打,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亲亲切切,为何汝来问有过无过!”义玄言下大悟,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少。”大愚说:“这尿床鬼前来又道不会,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少,你见过什么道理快说,快说。”义玄在大愚胁下打了三拳。回到黄檗山。黄檗问:“有大愚有何言教?”义玄将回答告诉一遍。黄檗说:“这大愚老汉,待见面时痛打一顿。”义玄说:“说什么待见,即今便与!”随后便向黄檗打来。黄檗说:“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侍者引这疯癫汉参堂去!”如是受黄檗印可,赞许说:“吾宗到汝,将大行于世。”义玄后住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学者云集,成为后期禅宗五家中传承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一家。
  临济院禅学思想是机用峻烈,指出:如来藏自性清净,本来具足。众生心与佛平等一如,做“不受人惑”的人。宗风特点是单刀直入,义玄接引学人,多用棒喝之法,说:“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此后临济宗接引学人,也常用棒喝。为接引学僧体悟禅的境界,运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有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到宋代,临济宗门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到12世纪末,日僧荣西、俊?入宋,先后将黄龙、杨岐两派禅法传入日本。宋以后直到现在,中国佛教禅宗多为临济一派。
  三  曹洞宗
  曹洞宗也是南禅五家中影响久运深长的一家,属青原行思一派法脉,因创始人良价、本寂师徒分别住洞山和曹山得名。
  良价悟本(807-869年)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自幼出家,21岁于嵩山受具足戒,四方参学,后礼南泉普愿、沩山灵祐。普泉赞赏“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得灵祐指示往云岩昙晟处参学,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云岩答:“无情得闻。”又问:“无情说法,该何典教?”云岩答:“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法。”良价言下即有所悟,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后于洞山(在今江西吉安)传法,因势利导,广接上中下三根,创“五位君臣法”接引学者,著《宝境三昧歌》阐述禅学思想。
  良价传法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年)俗姓黄,泉州莆田(今福建福州莆田)人,1岁在福州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后谒洞山良价,深得器重,随侍洞山数载。临别洞山密授宗旨,并误码:“子向甚么去处?”本寂答:“不变异去处。”复问:“不变异去处,岂有去耶?”本寂答:“去亦不变异。”于是往曹溪礼六祖塔,复回临川开法,作《四禁偈》:“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恁么,切忌未生时。”因慕六祖曹溪传法风范,将传法所在地改名曹山(在今江西吉水县)。
  曹洞宗的禅学思想是绵密回互,通过对理和事、心和物、内与外等各种关系的论述,从事物间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回互不回互”之说,特别把理事圆融,看着是进入禅学境界、觉悟成佛的关键。曹洞宗的宗风特点是妙用亲切。南宋以后,曹洞宗大盛,在五家禅中,影响仅次于临济宗。南宋间日本僧道元来华,在浙江天童山从如净受曹洞禅法,后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还有很大影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