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宗教与武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贵州民族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教与武术
  贵州民族报
  宗教与武术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其发展历史多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主要的代表门派有传承于河南嵩山佛教名刹的少林派;传承于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派;以及传承于西蜀峨眉山的峨眉派等等。尤其以少林武功和武当武功为代表,民间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在中华武术史上,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对技术层面的武功招式和武功套路的影响,更有对理论层面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的影响。历史上,对中华武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与中华武术
  佛教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为解除生老病死等人生痛苦,佛教以缘起论为指导,吸收了古印度瑜伽禅定的修行方法,形成了以戒、定、慧三学为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土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其理论思想、道德观念和修行实践为中华传统武术提供了新的营养。众所周知,中华武术重要代表之一的少林武术,即源出佛门古刹少林寺。少林武功发端于少林寺建寺之初,长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在发展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及民间武技、气功、养生等内容,以后逐步形成为以佛教禅学为核心,以“禅武归一’为特点的武术流派。除少林功夫外,由南宋末年峨眉山白云禅师开创的峨眉派综合佛、道两家及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术之精华,形成了养生与武术相结合的修炼体系。
  太虚大师曾经指出,“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学是中国佛学的核心。少林武术运用佛教的禅定方法为其武功基础。其功夫可分为内外两种:外功专练刚劲,如打马鞍、铁臂膀等,与禅定似无太大关系;内功为强身健体之术,克敌制胜之本。谚云;“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所说的“功”指的就是内功。内功炼气炼柔劲,于外可力抵千钧,于内可祛病健身,属武术气功,与禅定关系密切。《少林拳法秘诀》开篇即是“气功阐微”,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气功有炼气、养气两说。
  道教与中华武术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以中国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为基础,以先秦道家的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以追求长生久视为目的的宗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便可以长生不死。道教主张“乐生、重生”,强调“仙道贵生”,鼓励人们追求长寿成仙的方法。千百年来,无数道教徒怀着长生成仙的信仰和热忱,积极探索,汲取各类修炼方术,积累并完善了大量与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有关的实践方法。《道藏》中有关气功和导引健身的专著不下两千卷。道教气功门类众多,既有守一、存思、行气、内丹等静功,又有导引、按摩等动功,许多炼养方法都被融人到中华武术体系之中。隋唐至近代由导引、内丹衍化派生出来的八段锦、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等都蕴含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内容。道教武术在理论上突出道家之“道”,在道功道术上注重导引养生方术,形成了以术养道、以武演道的发展轨迹。道教武术风格上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避实击虚、圆转灵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贵柔、主静、虚灵等精神气质。可见,中华武术深受道家哲学和道教理论的影响。
  在华武术各种拳法中,以太极拳最为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道教以清静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为用,提倡无为、尚静、阴阳以及炼精、炼气、炼神等思想,这些理论逐渐融入到太极拳的血液中,成为太极拳的独特文化思想特征。道教中的“气论”对中华武学也有很深的影响。“气”被视为武术的根本,武术的种种外在表现,如武术功能、武术神韵等,均为“气”的体现。《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写道:“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气。”提出习练太极拳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王宗岳太极拳论》着重提出“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气的总体要求。可以说,太极拳吸收了许多道教的修行功法。道教武功(特别是内家拳)强调以道御气,以德养性;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口诀的理论依据即是道教哲学提倡的无为、主静、抱一、守朴。
  道教武术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其中又以武当功夫为代表。道教武当派以内家拳著称。武当功夫经过历代武当道士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武当三丰太极拳、太和拳、九宫掌、武当剑等各类内家功夫的武当门派,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北派)的“内家”(南派)道教武术。
  道教气功与武术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武术史的发展与变革,也使道教文化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宗教文化与武术人文精神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华武术文化,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这种武术人文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宗教的戒律精神塑造了中华武术之魂——武德精神。
  众多的武术名家和普通习武者往往同时具有宗教信徒的身份。这样的血缘关系必然决定了其武功和武德的修炼与宗教修行的基础,即对宗教戒律的持守密切相关。宗教戒律建立在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是信徒日常生活及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各种道德准则。武德又称武德修养,是习武者按照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达到的高尚的道德境界。戒律是宗教伦理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武德是武术伦理道德观的题中之义。所以,宗教戒律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有着可以会通的道德基础。
  虽然现代武术界公认的道德观念与佛教、道教的戒律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共同点。以佛教为例,尤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根本戒律,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在佛家慈悲戒杀之心的影响下,少林武功强调练武的宗旨在于锻炼体魄、自卫防暴,严戒恃艺妄用,恃强凌弱。道家武术也明确提出以“我命在我不在天”为指导思想,提倡刻苦习武健身、修心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的高尚武德和人品。
  其次,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所注重的心性修养之道是提升习武者个体精神境界的有效方式。
  佛道教在修炼时,一般都讲究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人生在世,必先正心。这既是宗教持戒修行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武术修养的出发点。佛教在宗教实践方面注重对戒律的持守,重视内心的修养。通过持戒,去掉人的贪、瞋、痴等人生的根本烦恼。对于习武者来说,去除这些根本烦恼,既有利于去除心中杂念,促进武功修为的精进,也有利于个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道教持戒于心的戒律精神也有利于习武者个人心智、人格的完善。清朝,被誉为龙门中兴之祖的全真道龙门派道士王常月指出: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行善作恶,往往系于一念之间。此外,道教“身心双修”的原则还全面展现了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追求的合一取向,以求得物我平衡、内外平衡、阴阳平衡。自古习武之人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是“天人合一”:通过武术的习练,达到与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教修行的理想也成了中华武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