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龟山丛书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恩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龟山丛书叙
  恩洋幼受庭训,沐浴于慈亲仁厚忠恕之德。十五读孔孟书,深感慈教,与圣贤相孚。遂对儒家,深切爱好。谓圣贤可学而至。立身行事奉为准绳。虽新学驳斥,旁人非笑,弗动也。游学南京,从宜黄大师闻受佛法。觉佛之自度度人,与儒之己立立人,实无二致。其阐明诸法实相,证得广大转依,至理大行,则又过之。由是发菩提心,誓修大士戒行。而儒之切人情,立人道,菩萨应世,莫能外也。当今西洋文化,异说蜂起,人失信向,莫知所归。又其尚利逐物,而以科学工艺政治经济军队之巧智大力济之,遂成侵略杀害之天下。百余年来,弱小民族蚕食已尽,而列强之互相侵伐,社会之阶级矛盾继之。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相贼相倾,人类非同归于尽不止。窃以为摧破异见,导人正觉,莫优于佛法。安定人世,胜残已乱,莫善于儒学。且以儒学而论,对己则尚德轻利,导人以学为君子,为贤圣,以提高人性,使超越禽兽,陵驭环境,有精神之享乐,有自得之造修,不惑不忧不惧以极内心之自由。成己成人成物以极人格之伟大。此与好利逐物,倾人生重心于本身之外,日与境界相攻取,与异己争胜负,贫而忧,富而骄,弱者怯,强者暴,以财产之多少,地位之高下,为荣辱贵贱。沉迷颠倒,弱丧无皈。悠悠百岁,劳形役心,惴惴然曾无一日之安,以日趋于禽兽之行者,吾人当何去何从也。儒家之对人,则克己忠恕。其为政也,重德化而不尚智力。故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纵对敌国异类,蛮夷戎狄,亦在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而弗贵暴力屈人,强令奴属也。盖以待人之道待人,而弗敢以待物之道待人。以待人之道待人者,人己同处于平等地位,相爱敬生养,己立立人,以此圣贤君子之道与天下共由之,同兴于仁让有礼之风,以自别于禽兽夷狄。则人道推行,治道完成矣。此与好利役物以待物之道待人,有我无彼,有己国不能有人之国,非打倒劫夺他人不能建立生养自我,如列强之于异种,如口口之于我国,贪欲无艺,残酷无极,从不计及对方之利害安危民生国体,以自丧其礼义廉耻,如禽兽盗贼然,终且自陷于荆棘稠林,悬崖深渊,而莫能拔者,吾人又当何去何从也。况夫佛法之精深超远者乎。昔人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此人道绝续之际,转移世道,救正人心,以祈天下之平
  治,是非吾人之责而谁责也。余在内院,助师宏法,前后六年。其后归家,得良友之助,开办龟山书房。吾曾为之记曰:
  昔者,圣人在上,克明俊德而天下燮和。孔孟不得位,著书立教,而大道以明。宋明儒者,讲学成风,身体力行,而士民景从。是以政乱于上,俗清于下,国运虽衰,而人道不灭也。若夫六代隋唐,千余年间,世乱纷乘,儒术衰废,于时则适佛教东来。大泽深山,名僧辈出。岩棲谷隐,抗节帝王。戒行高洁,则贪夫以廉。慈悲宏远,则浇风用戢。其扶持世道之功,迹至微,而功至普。非但禅定寂止,自求解脱已矣。当今天下,大难横生,上无明德,野乏高人。教育总于学校,而讲学之风久息,贫者无求学之机,富者乏艰苦之志。况师徒相聚,如商贾人市场,唯名利之是趋,匪道义之相得。兼复邪说朋兴,朋党相伐,嚣讼嚣张,仇怨倾轧。浇风日竞,而人心正义消灭尽矣。教育不以成就人才,翻以败坏人才。不以改良风俗,翻以败坏风俗。乱之日兴而未有纪极,其源专于此也,昔在南京,怵大难之方殷,非空言所能力争也,故退然有勿用之志。归来抱病,益无力振作。乃福建同安黄联科居士,频白海外,劝余宏扬大法。又复历年惠助多金,俾得优游著述。居乡渐久,门人渐集。乃以黄联科居士,黄肃方长者,先后所赠,开建龟山书房。地虽不宏,清净无扰。屋虽不多,足资讲习。及门之士,虽无轶逸寻常之才,要多忠信刻苦之士。颜也愚,曾也鲁,皆足以继承圣人之道。余虽薄德,诲人不敢倦也。记不云乎,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言夫至诚不息,久则博厚高明也。龟山虽小,诚心以之,安知其不足以转移世运,而风动天下乎?于是集门人而告之曰,粤来诸子,咸听余言。惟吾之教,儒佛是宗。佛以明万法之实相。儒以立人道之大经。游之以文艺。广之以新知。本末兼赅。中庸以时。为学之道,正心为本,力行是急,淡泊是甘,艰苦勿惧。毋思利,毋近名。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君子忧道不忧贫。诸佛菩萨,照临在上。有情饥溺,困苦在旁。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党其知勉乎!
  龟山书房成立于兹八年。今春赴江津谒师,师为吾书额,改称龟山书院。此八年中,与诸生讲学之便,同时著述,共成佛学通释,人生学,儒学大义,解脱道论,大菩提论,摄大乘论疏,论语疏义,孟子疏义,四十自述,老子学案。及在成渝讲学所著佛学解行论,八识规矩颂释论,世间论,二十唯识论疏,合前在内院所作佛法真义,起信论料简,唯识通论,佛学概论,都十八种。自余零篇论文,论学书等,可成钜册,弗在此数。诸书先后由南京内院,上海佛学书局,成渝佛学社,及黄联科居士刊印流通者,亦已十有三种。联科居士,近读吾二十唯识论论语孟子三部疏稿,自谓得益甚深,即愿出资刊行,以利斯世。
  热诚愿力,不已伟乎!余因函商佛学书局。同时范古农居士,自该局来函,欲宏昭正法,根本救世,建议选集龟山丛书,愿为劝印。可谓人同此心,法愿和会者也。于斯时也,忽萱堂星殒,痛澈五中。自感人生宝贵,莫过恩情。一切恩情,无逾父母。一旦无常,弗能留也。舍将此身心,宏宣正学,利济有情,何以回向慈亲,并法界多生父母,以报答深恩也哉?况又当国家大难,民族危亡,封豕长蛇,捏毒天地。非阐扬祖国文教,继述往圣薪传,以厚植国本,培养元气,而光昭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之学说文明,何以团结民心,坚其信仰,以昂臧独立不屈不挠于此残暴不仁颠沛昏迷之世,以自强自济,而进以启导全球五洲人类之德智光明也哉。因即黄居士之功德,范居士之建议,敬托佛学书局,印行龟山丛书。今兹所印,共论语疏义,孟子疏义,二十唯识论疏,摄大乘论疏四种。而别名之曰龟山丛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种。后有著述,依此为序。余今年始四十二,仰承诸佛加被,色力正强,思惟弗困。誓竭智力,尽此身形,为圣教阐玄微,为人心斩荆棘,辟光明之大道,泛慈济之舟航,与诸有情,同趋净域。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上报三恩,下拔三苦,是固黄居士与余同愿者也。
  1938年佛成道日龟山白衣王恩洋叙子龟山书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