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㈢由于佛对僧团所发生的不幸事件,适时以说本生的方式去把不幸事件的来由作个交待,使弟子们心开意解,这对僧团的和平和统一应有很大的助力。
  注释:
  ①见拙作〈三藏与部派〉一文(《佛光学报》第六期,页二二七——二四二,以普愿之名发表)佛光出版社印行。
  ②〈七日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四二八下——四二九下,佛光版《中阿含》第一册,卷二,页四十五——六十三。
  ③〈四洲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四九四上——四九五上,佛光版《中阿含》第一册,卷十一,页三九八——四0五。
  ④转轮圣王:又名转轮王、飞行皇帝,具有三十二相,有如意足能飞行于空中,是印度民族理想中的世界统御主。转轮王登基之时,七宝自然出现于宫中。
  ⑤七宝:即㈠轮宝。㈡象宝。㈢马宝。㈣珠宝。㈤女宝。㈥居士宝。㈦主兵宝。各为八万四千中之第一者。
  ⑥四军:即象军、马车、步军、车军,是古印度用以作战的军种。
  ⑦四天下:即阎浮提洲外东西南北四洲,即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阎浮提洲。
  ⑧〈鞞婆陵耆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四九九上——五0三上。佛光版《中阿含》第一册,卷十二,页四二三——四四一。
  ⑨〈大天(左木右奈)林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五一 一下——五一五上。佛光版《中阿含》第一册,卷十四,页四八五——五0一。
  ⑩〈大善见王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五一五——五一八下。佛光版《中阿含》第一册,卷十四,页五0二——五一八。
  ⑾〈须达哆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六七七上——六七八上。佛光版《中阿含》第三册,卷三十九,页一三七二——一三七八。
  ⑿〈阿兰那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六八二中——六八四下,佛光版《中阿含》第三册,卷四十,页一四0八——一四一八。
  ⒀〈游行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一一上——三十中。
  ⒁〈典尊经〉见《大正藏》第一册,页三十中——三十二中。
  ⒂《大正藏》第二册,页五五一中——五五三下。
  ⒃《大正藏》第二册,页五八三中——五八四下。
  ⒄《大正藏》第二册,页五九七上——五九九下。
  ⒅《大正藏》第二册,页六0九上——六一一中。
  ⒆《大正藏》第二册,页六一二下——六一三中。
  ⒇《大正藏》第二册,页六四四中——六四五中。
  (21)《大正藏》第二册,页六六0上——六六五中。
  (22)四事:指㈠布施。㈡爱敬。㈢利人。㈣读诵经法。
  (23)《大正藏》第二册,页六八三上——六八六下。
  (24)四事供养:指饮食、医药、卧具、衣服。
  (25)《大正藏》第二册,页六九0上——六九二下。
  (26)《大正藏》第二册,页七一九中——七二二下。
  (27)《大正藏》第二册,页七五六下——七五八下。
  (28)《大正藏》第二册,页七六九中——七七0下。
  (29)女人有九恶:指臭秽不净、恶口、无反复、嫉妒、悭嫉、多喜游行、多瞋恚、多妄语、所言轻举。
  (30)《大正藏》第二册,页七八四下——七八五中。
  (31)《大正藏》第二册,页八0六下——八一0中。
  (32)《大正藏》第二册,页八一四上——八一七上。
  (33)《大正藏》第二册,页八二三中——八二五中。
  (34)五则本生谈出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二十五,页七三六下——七三七中。㈡卷三十一,页七八二上——七八五下。㈢卷四十六,页九0九中——九一0中。㈣卷四十六,页九一0中——九一0下。㈤卷四十六,页九一0下——九一七上。
  (35)八则本生谈出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三,页十八中——十九上。㈡卷二十五,页一六四下——一六五上。㈢卷二十五,页一六五上——一六五中。㈣卷二十五,页一六五中——一六五下。㈤卷二十五,页一六五下——一六六上。㈥卷二十五,页一六八中——一六八下。㈦卷二十六,页一七三下。㈧卷二十六,页一七五下——一七六。
  (36)八则本生谈出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二十七,页一九九上——一九九下。㈡卷三十四,页二四二上——二四二下。㈢卷三十六,页二六二上——二六三中。㈣卷三十七,页三二六中——二六四上。㈤卷三十七,页二六四上——二六四中。㈥卷三十七,页二六四中。㈦卷三十七,页二六四中——二六六中。(八)卷六十一,页四六四上。
  (37)以上二十八则本生谈出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一,页二二八上。㈡卷一,页二二九下。㈢卷一,页二二九下——二三一中。㈣卷一,页二三二中——二三三上。㈤卷二,页二三九中。㈥卷二,页二四0上。㈦卷二,页二四0下。㈧卷二,页二四一上。㈨卷二,页二四二上。(10)卷三,页二四三上。(11)卷三,页二四三中。(12)卷四,页二五八中。(13)卷四,页二五九上。(14)卷四,页二六0上。(15)卷五,页二六五上。(16)卷五,页二六五中。(17)卷六,页二七五下。(18)卷六,页二七七中。(19)卷六,页二七九下。(20)卷七,页二八二中。(21)卷七,页二八四上。(22)卷七,页二八五中。(23)卷七,页二八五下。(24)卷七,页二八八中。(25)卷七,页二八八下。(26)卷二十七,页四四六上。(27)卷三十八,页五二八下。(28)卷三十八,页五二九上。
  (38)以上二十五则出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八,页二九一下。㈡卷八,页二九二上。㈢卷十二,页三二五中。㈣卷十二,页三二六中。㈤卷十二,页三三0下。(六)卷十三,页三三一下。㈦卷十三,页三三五。㈧卷十四,页三四一下。(九)卷十五,页三五0中,(10)卷十六,页三五三下。(11)卷十七,页三六三中。(12)卷十七,页三六五中。(13)卷十七,页三六五中。(14)卷十七,页三六五下。(15)卷十八,页三七三下。(16)卷十九,页三十七中。(17)卷十九,页三八四中。(18)卷二十,页三九二下。(19)卷二十九,页四六二中。(20)卷二十九,页四六二中。(21)卷二十九,页四六二中。(22)卷二十九,页四六二中。(23)卷二十九,页四六三下。(24)卷三十五,页五0八上。(25)卷三十六,页五一九上。
  (39)以下六十九则出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七,页一三六——一三七。㈡卷八,页一三七。㈢卷九,页一四六——一四七。㈣卷十,页一四七——一四八。㈤卷十,页一五一。㈥卷十,页一五一——一五二。㈦卷十,页一五二。(八)卷十,页一五二——一五三。㈨卷十一,页一五五。(10)卷十一,页一五五——一五六。(11)卷十一,页一五六。(12)卷十二,页一五六——一五八。(13)卷十二,页一五八——一六0。(14)卷十二,页一六0——一六一。(15)卷十二,页一六一——六二。(16)良十二,页一六二。(17)卷十二,页一六二。(18)卷十二,页一六二——一六三。(19)卷十三,页一六四。(20)卷十三,页一六四。(21)卷十三,页一六四。(22)卷十三,页一六五。(23)卷十三,页一六六。(24)卷十三,页一六六。(25)卷十三,页一六六。(26)卷十三,页一六六。(27)卷十三,页一六七。(28)卷十四,页一七二——一七三。(29)卷十四,页一七三。(30)卷十四,页一七三——一七四。(30)卷十五,页一七四——一七五。(32)卷十五,页一七五。(33)卷十五,页一七六——一七七。(34)卷十五,页一七六——一七七。(35)卷十五,页一七七。(36)卷十五,页一七七——一七八。(37)卷十五,页一七八。(38)卷十五,页一七八——一八0。(39)卷十六,页一八0。(40)卷十六,页一八一。(41)卷十七,页一八五——一八七。(42)卷十七,页一八七——一八八。(43)卷十七,页一八八。(44)卷十七,页一八八——一八九。(45)卷十八,页一八九。(46)卷十八,页一九一。(47)卷十八,页一九一——一九二。(48)卷十八,页一九二。(49)卷十八,页一九三——一九四。(50)卷十八,页一九四——一九五。(51)卷十八,页一九五。(52)卷十八,页一九五。(53)卷十九,页一九七。(54)卷十九,页一九七。(55)卷十九,页一九七。(56)卷十九,页一九七。(57)卷十九,页一九九。(58)卷十九,页二00。(59)卷十九,页二00。(60)卷十九,页二00。(61)卷二十,页二00。(62)卷二十,页二0一。(63)卷二十,页二0一——二0二。(64)卷二十,页二0二。(65)卷二十,页二0二。(66)卷二十,页二0二——二0四
  (67)卷二十,页二0四。(68)卷二十,页二0四。(69)卷二十,页二0四——二0五。
  (40)以上出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卷页依次如下:㈠卷一,页四上——四下。(二)卷五,页二十二下——二十三下。㈢卷七,页二十九中——二十九下。㈣卷九,页三十八下。㈤卷九,页三十九上——三十九中。㈥卷十,页四十二上——四十二中。㈦卷十一,页四十八中——下。㈧卷十一,页五十上——中。㈨卷十一,页五十一上。(10)卷十二,页五十二下。(11)卷十二,页五十五上——中。(12)卷十二,页五十六上——五十七上。(13)-(20)卷十三,页五十七上——五十九中。(21)卷十三——十四,页五十九中——六十四下。(22)卷十四,页六十四下——六十八中。(23)卷十四,页六十八中——六十九中。(24)卷十四,页六十九中。(25)卷十四,页六十九中——下。(26)——(33)卷十四——十五,页六十九下——七十二中。(34)-(42)卷十五,页七十二中。(43)卷十五,页七十二下——七十三上。(44)卷十五,页七十三上——中。(45)卷十六,页七十七上——七十八上。(50)-(60)卷十八,页九十四上——九十七上。
  (41)参阅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一一一0——一一一一)。
  第五章菩萨思想的起源、发达与本生谈的关系
  第一节菩萨名词释义
  一提到菩萨,大家不是想到手持净瓶,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想到骑着狮子凌空去来,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要不就是想到深入地狱中救苦的地藏菩萨和以大行著称的普贤菩萨等大菩萨。事实上,以上这些悲心、愿力、智慧、行力具足,身色庄严,项挂璎珞,顶戴宝冠的大菩萨,都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才产生的菩萨。因为在早期的经典中,并未有关于这些菩萨的记载。
  「菩萨」一词虽然在原始佛教时期即有,在《阿含经》中也可见到,但毕竟不多,而且只限于称呼未成佛以前的释迦和弥勒菩萨而已。到了部派佛教时代,菩萨的名词,被广泛地利用,并出现在本生诸经和各部派的论著中。不过「菩萨」一词仍仅仅是对释尊未成正觉前(包括前生)修行时代的称呼而已。多菩萨的思想和今日菩萨的形态、用力,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才有的,也就是说今日吾人所知的菩萨是大乘化了的菩萨,而原来的菩萨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大乘佛教以前的菩萨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章将就部派佛教时期的菩萨作一综合的考察。
  菩萨是十法界之一,也是三乘之一①,在佛教中居有相当的地位。菩萨之所以被定名为菩萨,必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在涉入正题之前,先让我们对「菩萨」的意义作个初步的了解。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梵语作Bodhi-Sattva,巴利语作Bodhi—Satta,藏语作byan—Chvb—Sems dpah。菩提萨埵是菩提Bodhi和萨埵Sattva的复合字,菩提即「觉悟」而求「无上正遍知的道」的意思,萨埵是勇猛求菩提的众生。《法华经嘉祥疏》卷一说:「菩提云道,是无上正过知道果也。萨埵言众生,为求道果故名道众生也。」《法华玄赞》卷二说:「菩提,觉义;智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悲所度生。依弘誓语,故名菩萨。以二为境,名为菩萨,有财释也,又觉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求三藐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又说:「菩提所求果,萨埵者勇猛义、不惮处时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又说:「能利乐一切有情,故名菩萨。」《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八说:「若人有三十二相成就,不从他闻,不受他教,不请他说,不听他法,自思自觉自观,于一切法无碍。当得自力自在,豪尊胜贵自在,当得知见无上正觉,当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成就大慈转于法轮,是名菩萨。」(大正二十八.页五八五上)《大毘婆沙论》卷一七六说:「此萨埵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渴仰菩提,求证欲证不懈不息,于菩提中心无暂舍,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复次萨埵是勇猛者义,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大正二十七.页八八七上)《大智度论》卷四说:「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可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复次称赞好法名为萨,好法体相名为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为菩提萨埵。」又说:「有大誓,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大正二十五.页八十六上)《大智度论》卷五十二说:「从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行是诸法,故名菩萨。」(大正二十五.页四三二上)综合上来所举诸论说的诠释,可以把「菩萨」的意义解释作「修行诸波罗蜜行,上求菩提佛道,下化六道有情,预备在将来成佛的大心众生」。
  Bodhi-Sattva一般汉文音译作「菩提萨埵」,但也有音译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恒缚、扶萨等的。至于依义而译的,则依菩萨的各种力用功德不同而有异称,在《新华严经》卷五十七提到的有:菩提萨埵(菩提智所生故)、摩诃萨埵(安住大乘故)、第一萨埵(证第一法故)、胜萨埵(觉悟胜法故)、最胜萨埵(智慧最胜故)、上萨埵(起上精进故)、无上萨埵(开示无上法故)、力萨埵(广知十力故)、无等萨埵(世间无比故)、不思议萨埵(一念成佛故)十种(大正十.页三OO上)。《度四品经》卷四提到的有:开士(以菩萨了解佛慧,为一切法故)、大士(以坚住大乘故)、尊人(以奉行佛法故)、圣±(以觉成妙法故)、超士(以入殊胜慧故)、上人(以劝人精进故),无上(以宣佛胜法故)、力士(以具足解了十种力慧故)、无双(以除诸一切合冥覆蔽故)、无思议(以心得由已辄成佛道故)十种(大正十.页六四0上) 。《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列有以下十种:勇猛、无上、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商主、大名称、大功德、大自在(大正三十.页九三一下)。《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提到的有: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任时、普能降伏、最胜萌芽、勇健、最圣、商主、大称、怜愍、大福、自在、法师十六种(大正三十.页五四九上)。在《大宝积经》卷三十六提到的有:菩提萨埵、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七种(大正十一.页二0六下)。另外尚有正土、始士、高士、大道心众生等。
  第二节菩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项原始经论与菩萨思想
  「菩萨」一词的使用究竟起于何时,是颇值得研究的事。北传部派佛教的诸经论中,不乏提到和解释菩萨的事。
  例如属于上座系统的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阿毘达磨发智论》卷十八就提到说:「齐何名菩萨?齐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得何名菩萨?答:得相异熟业。」②
  另外分别说部的《舍利弗阿毘昙论》也提到说:「云何菩萨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从他闻,不受他教,不请他说,不听他法,自思、自觉、自观,于一切法知见无碍;当得自利自在,豪尊胜贵自在,当得知见无上正觉,当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成就大慈,转于法轮,是名菩萨人。」③
  另外属于上座部的锡兰分别说部的《论事》等都提到菩萨的事。
  《发智论》是佛灭后三百年左右,由迦多衍尼子所造的论典,依此来推论,菩萨一词的出现,最迟当不会晚于公元前二世纪。
  早期的经典,不论南北传都有提到「菩萨」及一词。北传的四阿含就有好些地方提「菩萨」一词。譬如:
  《增一阿含》卷十九第五经,就是记载弥勒菩萨在只树给孤独园,向佛陀请求开示菩萨如何成就六波罗蜜而成正觉,和佛陀如何教示的事。兹摘录以作见证: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园只树给孤独园。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弥勒菩萨问世尊言:
  「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佛告弥勒菩萨:「若菩萨摩诃萨行四法行,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云何为四?于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复次,菩萨若惠施之时,头、目、脑髓、国、财、妻、子,欢喜惠施,不生着想。由如应死之人临时还活,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菩萨发心喜悦亦复如是,布施誓愿不生想着。复次,弥勒!菩萨布施之时普及一切,不自为己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是谓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复次,弥勒!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作是思惟,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何以故?食已诸根寂静,思惟禁戒,不兴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使此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此四法,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故,弥勒!若菩萨摩诃萨欲施之时,当发此誓愿,具足诸行,如是,弥勒!当作是学。」
  尔时,弥勒闻佛所说,欢喜奉行。④
  另外《增一阿含》卷三十七第六经,也提到「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超越成佛」⑤。同经卷四十四第三经完全是讲述弥勒菩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事。⑥
  下面将北传各阿含中提到菩萨的地方予以提出:
  《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卷二<游行经>,卷三<典尊经> ,卷二十二<世纪经.世本缘品>。
  《别译杂阿含》:卷三第五十四经。
  《增一阿含》:卷一序品,卷四第五经,卷十一第三、六、七、十三经,卷十四第二经,卷二十二第二经,卷三十一第四经,卷三十六第三经,卷三十七第五、六两经,卷四十四第三经,卷五十一第六经。
  《杂阿含》:卷二十三第六0四经,卷四十一第一一二三经,卷四十四第一一七七经。
  除前述外,在《大正藏》中被列在阿含部的诸经提到菩萨的有《大正藏》卷一的《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恒水经》、《新岁经》、《佛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起世经》卷四、《起世因本经》卷四、《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和《大正藏》卷二的《缘起经》、《央掘魔罗经》。不过四阿含中的《中阿含》却未提到菩萨。
  目前北传的《阿含经》,并非最原始的阿含,而是部派所传下来的,《水阿含》是由法藏部传下来的,《增一阿含》是大众部所传,《中阿含》和《杂阿含》则是说一切有部所传。前述所列关于菩萨的记载究竟是昔日阿难诵出时就有呢?还是各部派后来增补上去的呢?这是相当叫人猜疑的。当代佛教论师印顺导师认为菩萨名词是后起的,理由是:铜鍱部所传《相应部》,在提到过去诸佛观缘起成佛时都说:「世尊应正等觉,未成菩萨时。」而与此相当的《杂阿含》只作「佛未成正觉时」,前者有菩萨,而后者没有。又如《中阿含》的《长寿王本起经》、《天经》、《罗摩经》等,都只说「我未觉无上真正道时」,而铜鍱部所传的《中部》却多了「菩萨」一词。⑦我想印公的推证是未尝没有道理的。
  第二项本生经与菩萨思想
  本章所谈本生,乃专指佛世尊在过去世末成佛前的修行时代的种种修行故事。南传小部的有《本生经》五四七则,北传的则散在本缘部中,如《六度集经》、《菩萨本生鬘论》、《生经》等。这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都是描述世尊在末成佛前,历经三只百劫(南传说是四只百千劫),直至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佛为止的期间,所做种种苦修和菩萨善行的感人故事。尤其南传小部中的《本生经》,每一则都明白地标出「尔时菩萨生为×××」或「菩萨唱言」等。
  北传康僧会所译的八卷《六度集经》,是讲佛陀在过去世如何修行六波罗蜜行的故事,计有九十一则故事。
  南传的《本生经》则记载佛陀在过去世如何修行菩萨十波罗蜜行而致成佛的故事。内中有的是佛说的,有的是弟子说的。
  一般的学者认为,释尊的本生谈是印度民间故事的精华,许多印度古代的有道德人士的懿行美德故事和民间流传的故事,被藉记是佛陀的前生,而拿来敞教材。
  第三项菩萨思想形成的原因与时间
  由原始教典中,我们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佛和弟子的修道和弘法目的的回然不同,声闻乘的弟子们是以「求解脱、证涅槃、求寂静」为目的;而佛是以「证无上菩提,弘化世间」为目的,所以所得的果报成就各不相同。关于这些不同,佛在世时并未被普遍的感觉到或去根究其所以然。佛陀涅槃了,弟子们在顿失依怙下,只有遵循佛的遗教-经和律。部派时代的早期,已传出了佛的本生故事,并得到佛教界的公认。由于对佛陀的怀念,弟子一方面开始崇拜佛陀的遗物,一方面更思考到佛陀何以和声闻弟子不同,同时认为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必然是多生多劫修行而成的,并且在这多生多劫中的修行必然和声闻、辟支佛不同。佛陀在过去末成佛前的修行时代,既未成佛,当然不能称之为佛,也不能称为声闻和辟支佛,当然更不能作一般的凡夫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称呼才适切呢?因为释尊在过去生中修行,一直都是以勇猛上求菩提的智愿和下济一切有情的悲愿为修行目的,所以就被称为「菩提萨埵」。所以「菩萨」一名词的出现,至迟也不会晚于公元前二世纪。
  由于《本生经》的传出并获得各部派的认同,「菩萨」一词,很快就在教界广传开来,不过那时所谓的菩萨,仅仅是指在修行时代,行诸菩萨行而尚未成正觉的释尊而言。大乘佛教兴起后的菩萨和菩萨大愿,虽然和部派佛教的菩萨不同,但却源流于部派佛教的菩萨理念发展成的。至于这点,在关于菩萨的研究上,值得特别注意。
  第三节部派佛教的菩萨观
  佛灭后百年余,佛教开始分裂,并持续了数百年之久,这段时间在佛教史上被称为部派佛教时代。其时,佛教由一味合和而分为上座、大众二部,最后竞如树枝状地分裂成二十部派,诸部派不但对佛陀的教法各持异说,即使对圣者、圣位的看法,亦各持己见,各持己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年代的久远,二十部派中,除了说一切有部的论著尚存外,其余已难见。今谨就说一切有部的著作《异部宗轮论》和《大毘婆沙论》⑧来一窥各部派的菩萨观。
  第一项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四合的菩萨观
  此四部派的菩萨观可归纳成五个特点:
  一、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受羯刺蓝等四阶段而成自体。一般的有情入胎,必须藉父母的不净身而逐渐成身,因此必需逐一经过羯刺蓝、额部昙、闭尸、键南四个阶段⑨,才能成长。但是,菩萨就不需要了。此四部派认为:菩萨虽尚未完成最高的佛果,但早已达圣者之位,故不必藉助父母的不净身经过前述的四个阶段,而可自成就五根四大。
  二、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关于菩萨入胎的问题,有的主张是「骑六牙白象」入胎(见《因果经》),有的主张「化作六牙白象」形入胎(《如来论》与《普曜经》)。象虽然是傍生类,但并不意味着菩萨有傍生形。关于菩萨何以明白象形入胎,演培法师在其著作《异部宗轮论语体释》中举出二项理由:㈠百兽中唯象的性情最为调顺柔和,虽有无比的威力,但不横暴践踏有情,这是显示菩萨的性善是慈悲,和蔼可亲,虽具威力,而以利生为主,从不伤害有情。㈡世间兽类虽多,但以渡河能力说,兎、马、象三兽各不同。兎子的渡河,只能浮在水面,唯求个己得渡,不顾其余的,此如声闻者只求自己了脱生死,不度其他众生。马的渡河,虽较兎子善巧,但仍不识水的浅深,纵或可带一二众生同渡,但毕竟不多,此如缘觉者,求得个己的生死解脱外,最多只能再度一些有关的亲朋戚友,绝不能广度一切众生。象的渡河,不特能探测水的深浅,尽水的源底,且能大量地荷负其他有情同登彼岸,此恰如行菩萨道者,能穷达三界、十二缘起的真理,不唯求得个人的解脱,且欲救一切有情。⑩
  三、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生。胎生的有情,因业力的牵引,都是由母体的产道生,最后身的菩萨因已达圣位,故不由产道生,而是从右胁生。右胁生除了表示清净吉祥外,还有表示中道,令母无忧,无剖腹痛,能超越恒品等意义。
  四、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此四部以为已入正位而见道的菩萨即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损害等念头,只会怜愍有情,济拔有情,最后身的菩萨是早已入了正位,当然不会有此三恶念了。关于这点,有部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最后身的菩萨会起此三恶念。
  五、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并能随愿而往。此大众等四部派认为入正位的无生忍菩萨,虽不会由业力而生恶趣,若以愿力故,欲前往拔济有情,亦可随愿而往生以修忍度。
  六、入第二阿僧只劫的菩萨即可名为圣者,即不堕恶处。
  第二项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部的菩萨观
  菩萨究竟要到什么地位才能完全脱离恶趣呢?菩萨有离杂染和末离杂染的两种,前者可依其愿力而往生,后者则依业受报而往生,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部派的学者咸认为,修行中的菩萨,在尚未到达忍位以前,只是个名叫菩萨的异生或凡夫罢了,既然仍是个异生或凡夫,故难免依其所造之业而堕入恶趣中,所以主张「诸菩萨亦堕恶趣」。
  第三项说一切有部的菩萨观
  说一切有部的学者对菩萨是否堕恶趣的看法,与前述诸派不同。他们认为不特是入第二阿僧只劫的修行菩萨不得称圣者,就是已发心要在未来成佛的菩萨,在过去三阿僧只百劫中已广修六度,勤修了相好,都不得称为圣者,就算是最后身的菩萨,在自兜率天降诞王宫到在金刚座上成正觉前,都是异生,不能称作圣者。唯有已三十四心⑾顿断,见修诸惑,证得无上菩提者方得称圣者。在诸结使未断尽前,在未能悟入正性离生前,无论是发了怎样大心的菩萨,仍是异生凡夫,不能叫超越。故说一切有部的菩萨观是「鹰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断,若未已入正住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
  另外有一点,《大毘婆沙论》提到,而《异部宗轮论》未提到的就是关于菩萨入胎起不起贪爱的问题,贪爱有亲情的贪爱和淫欲的贪爱两种。有部学者虽亦主张「菩萨入胎不起贪爱」,不过依据《大毘婆沙论》卷一七一的说法:「菩萨不尔,将入母胎,于父父想、于母母想,我依彼故增长后蕴,当于赡部洲受尊胜报,依此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有情作饶益事,作是念已,便于父母等生亲爱,由此结生。」看来,菩萨入胎时虽不起淫欲的贪爱,但亲情的贪爱还是有的。
  第四项雪山合的菩萨观
  雪山部和说一切有部因系同自上座部分裂而出,许多观念多少是大同小异的,譬如对菩萨是异生和菩萨入胎不起贪爱的两个问题就是如此。
  雪山部和说一切有部同样主张三只百劫乃至最后生的菩萨,因见修二惑未断尽,仍是异生,因为见异生的关系,所以不能入灭尽定。此外对菩萨入胎起不起贪爱的看法,雪山部认为,淫欲爱和亲情爱二者都不起。
  第四节部派佛教菩萨思想的特色
  第一项菩萨的身份
  菩萨的修行期间非常长,经论所说不一,南传说主张四只百千劫,北传说是三只百劫,在如此长的时间中,菩萨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地轮回着,转换各种身份,以各种角色和不同的姿态来行菩萨道。因此经中的菩萨身份千变万化,有时是帝释天,有时是婆罗门仙,有时是王公大臣,有时是贩夫走卒,有时是天上飞禽,有时是地上傍生,有时是水中族类。今依据南传五四七则本生故事的主角,将其身份予以分类统计,全部可分为五大类,一百四十小类不同身份。其中第一一二则「不死皇后问」因无具体的内容,难以辨别菩萨的身分。其余五百四十六则菩萨的身分表列如下:
  第二项菩萨修行的内容
  菩萨在过去生中的修行以波罗蜜多(Paramita)为内容。波罗(Para)是度、到之意,蜜多(mita)是彼岸之意,合起来为到彼岸,或究竟完成之意。波罗蜜有四、六、十,三种说法,不但名称略有出入,甚至内容亦不同。
  ㈠四波罗蜜:指施、戒、精进、般若,这是迦湿弥罗的说一切有部的毘婆沙师所立的。
  ㈡六波罗蜜:部派中说到六波罗蜜的为数不少,但内容也有不同,有的是指:拖、戏、精进、般若、忍、静虑;有的是指:闻、忍、施、戒、精进、般若。《佛本行集经》(厨宾地区法藏部所传) 、《大事》的<多佛品>(梵衍那地区说出世部所流传) 、《修行本起经》(不明部派所传)、《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增一阿含》的<序品>(大众部所传)都提到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诸种波罗蜜中最普遍流传的。初期大乘经之一的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就是收集佛陀的本生故事和譬喻,依六波罗蜜多分类编辑而成的。
  ㈢十波罗蜜:虽然大乘的《华严经》等也标立了十波罗蜜,不过最早出现十波罗蜜的还是南传铜鍱部的《本生经》,觉音(Buddhaghosa)依据《佛种性颂》而立施、戒、出离、智慧、精进、忍、真谛、决定、慈、舍十波罗蜜多。
  各部派中,有的列有般若波罗蜜多,有的没有;不列者认为,若菩萨有智慧,就可证入实际了。至于「禅波罗蜜多」,除了主张六波罗蜜者外,多数是不立的。即使在康僧会所译空《六集经》中,在<禅度无极>中,讲到过去生中修禅定的只有<那赖梵志本生>一章,而<禅度无极>共九章,《六度集经》共九十一章,由这一比率可以知道菩萨是不重视禅定的。
  部派佛教所称世尊前生的菩萨,可以说一个个都是从实践诸波罗蜜多的「悲僧上菩萨」,而他们又都是从布施和忍辱中去开始实践,去勇猛奋进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各部派都首立布施波罗蜜多,必立忍辱波罗蜜多中断定出来。南传的《本生经》和北传的《六度集经》等,都是以布施波罗蜜开卷,而以各波罗蜜在经中所作的篇幅来讲,布施第一,忍辱第二。
  第三项菩萨的行位
  在法藏部所传的《佛本行经》和大众部系说出世部所传的《大事》中,对菩萨的修行阶段都提出了:第一自性行(Prakrti-Carya),第二愿性行(Pranidhi-orPranidha-Carya),第三顺性行(Anuloma—Cafya),第四转性行(Vivata一or Anivartana—Carya不退转)四种。
  依《大事》说,第一的自性行是在无能胜幢佛时代,菩萨为转轮王,不因从他人的教导而做善事,而是从本性中自然而然地去修苦行,行善行。此时的菩萨尚未发心,尚未有菩萨的自觉,不过已自然具有了菩萨的种性。第二愿性行是指菩萨已发心要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并且积极展开活动的阶段。例如释迦菩萨在过去世为第一商主时,他就发了未来要成佛的大愿,并且用心地修各种善行,一步步地实践。第三顺性行是指顺着已发的愿行修诸波罗蜜多而成就的阶段,例如寂静佛等的四佛时代,菩萨为转轮王,修六波罗蜜多等善行。第四转性行是指前三菩萨的性格增进,并达不退转地。指从燃灯佛出世,菩萨为云青年(善慧婆罗门童子)发愿未来成佛,蒙燃灯佛授记,又经过二十四佛时代,直到最后生在释迦国成为悉达多太子并出家修行的阶段。真正的菩萨应说是指第四转性行期的菩萨,因为菩萨这时候才从凡夫位进入圣者位。不过关于菩萨是否在这一时期即登入圣者位,各部派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以第二愿性行时的菩萨即可谓真菩萨。
  从这微妙的四种行可以很明显地分立菩萨的四行位,即:(一)种性位;㈡发心位;㈢随顺修行位;㈣不退转位。《大事》所提的四种行,其末后三种与现存大乘最古的经典《小品般若经》中所提到的「四住地」的前三者相合。四住地是:(一)初发心住;
  ㈡久习住;㈢不退转住;㈣灌顶住(一生补处)。四住地的第一初发心住与《大事》四种行第二的愿性行相当;四住地的第二久习住与四种行第三的愿性行相当;四住地的第三不退转住与四种行第四的转性行相当。
  菩萨的修行,不但大乘立有种种行位,部派佛教也立有十地之说。在《大事》、《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经》等都提到十地,只是十地的名称和内容不尽相同。下面我将《大事》的「十地」与大乘十住及小品般若四种住的关系表列于次:
  大事十地    初期大乘十住地  小品四种住
  1难登地(duraoha)  1初发心地 1初发心住
  2结合地(badhamana)2治地
  3华庄严地(puspamapdita)3应行地
  4明辉地(rucira)  4生贵地 2久习住
  5应心地(Cittavistara)5修行 (puvvayoga-Sampana)地
  6妙相具足地(rupavati) 6正心(subdhadhya saya)地
  7难胜地(durjaya)7不退让(avaivartya)地 3不退转住
  8诞生因缘地(janmanide`sa) 8童真(kumavabhuta)地
  9王子位地(yauvarajyata)9法王子(yauvarajyata)地
  10灌顶地(abhiseka) 10灌顶(abhiseka)地 4一生补处
  第四项菩萨修行期的划分
  从善慧童子在燃灯佛前发心未来要成佛以迄释迦佛成道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呢?
  巴利语的《本生经》注释的序论,将菩萨的本生分远因缘、不远因缘和近因缘三期来说明。远因缘时期是指善意童子接受燃灯佛将来必定成佛的授记缘,经过二十四佛出世的长期修行十波罗蜜,并一一承蒙授记将来成佛的长时期。不远因缘时期是指释迦菩萨自兜率天降生到迦毘罗卫国,成为净饭王的太子,直到菩提树下成正觉止。近因缘时期是指佛陀成道后弘法利生的时代。其中第二、三因缘不是本生的故事,只有第一远因缘时期的菩萨善行苦行故事才是《本生经》的内容。
  北传《阿毘达磨》的论师则将菩萨的修行分四个阶段:一、三阿僧只劫修行时代(南传为四阿僧只);二、百劫修行时代(南传为十万劫);三、自兜率天降诞到踰城出家;四、三十四心顿断成道。其中过去生占二分,现在生占二分。
  日本高楠顺次郎则将初发心到兜率天之间的菩萨,称为轮回时代的菩萨,因为此一时期中,菩萨一直因着业报在轮回中打转。至于自兜率天降诞到降魔成道之间的菩萨时代则称之为「最后身的菩萨」,因为菩萨不再堕入轮回中,而成三界的导师。我觉得高楠博士的分法(12)实在很好。
  随着部派佛教的式微,大乘佛教兴起了,当然《本生经》的菩萨思想功不可没,有关《本生经》如何促进大乘佛教的兴起,当另章讨论。在本章的结尾里,我不禁想到,释迦佛在菩萨时期的种种修行,虽然各部派或有不同的主张和看法,而对于菩萨成佛以前必须经过长时期的不断勇猛修行,必须不断在轮回中打转,最后功果圆满才能成佛,这都是各部派所一致公认的。从释迦佛前生为菩萨的修行中,我们可以获得下列的启示:
  一、发心修菩提道成佛,是一条很遥远而艰辛的道路,但也是可行、能行的道路。
  二、发心修道成佛,必须要耐得住修行的辛苦和黑夜的漫长,黑夜过去了,光明自然会到来。
  三、佛教的有情众生一律平等,不论是天上、人间、傍生,不论智敏驽劣,只要一心向道,发心成佛,只要精进不懈,必有功德圆满之时,切忌中途忘失自心。
  注释:
  ①十法界:指六凡四圣——十种法界中的有情。六凡者: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天。四圣指:声闻、缘觉、菩萨、佛。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②见《大正藏》二十六册,页一0一八上。
  ③见《大正藏》二十八册,页五八五上。
  ④见《大正藏》二册,页六四五上——中。
  ⑤见《大正藏》二册,页七五四中。
  ⑥见《大正藏》二册,页七八七下——七八九。
  ⑦见印顺导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二十六页。
  ⑧《大正藏》二十七册,页六六0上。
  ⑨四个阶段:羯刺蓝位是指生命种子与父精母血接触位;额部昙是指肉体初成,但尚未具形态时;闭尸位,新生命已成就形状,但极柔嫩弱;键南位,指生命的肉体己形成,并且已坚厚,堪可触摩时。
  ⑩《异部宗轮论语体释》页五十六。
  ⑾三十四心:指断有顶地见惑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和断有顶地的修惑的九无间九解脱十八心,全计三十四心。释迦太子在金刚坐上以此三十四心顿断而成正觉。
  ⑿《小乘佛教思想论》页六。(慧日讲堂出版,高楠顺次郎着,演培法师翻译)
  第六章本生经中的特殊思想
  第一节授记思想的产生
  授记,梵Vyakarana,又作受记、记说、记别等,古人音译为和伽罗那、弊伽兰陀等。Vyakarana是名词,动词作Vyakaroti,为说明、分别、解答之意。Vyakarana和Vyakaroti在圣典中应用极广,在九分教时代即已成为分教之一,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分。
  有关记说,《大毘婆沙论》的解释:「记说云何?谓诸经中,诸弟子问,如来记说;或弟子问,弟子记说;化诸天等,问记亦然。若诸经中,四种问记;若记所证所生处等。」①《大毘婆沙论》以问答为记说,而记说又以「所证所生处等」为内容。所证所生是三乘圣者的证果,记说是记三乘圣者的证果。
  《瑜伽师地论》的说法是:「云何记别?谓于是中,记别弟子命过以后,当生等事。」②
  《大智度论》则说:「众生九道中受记,所谓三乘道、六趣道。」③
  以上三论都是记别所证及所生处。
  《成实论》说:「诸解义经,名和伽罗那。……有问答经,名和伽罗那。」④这是以解答法义为记说。
  《大般涅槃经》说:「何等名为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大人受佛记别。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蠰佉,当于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⑤这是专明菩萨授记作佛的记说,也是大乘记说的特质。
  有关记说可依其内容、性质大别为二类。一是「自记说」,即将自己由智证而得的甚深境界,明确无疑地表达出来。例如:「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⑥二是「为他记说」,如佛有三明六通,舍利弗有四无碍智,大迦叶有六神通,这些都是由自智证得的,再加上其他种种功德,所以能为他人记说。「为他的记说」又可分四种:㈠法的记说,㈡证得的记说(如记沙门的果位和佛弟子死后的境地等),㈢业报的记说(记说未来生处,如记提婆达多堕地狱一劫等) ,㈣未来与过去佛的记说。
  「记说」是甚深的「教法」与「证德」的说明,这是通于因果业报的。特别是有关未来佛德和教说的记说,对宗教寻求解脱的立场而言,具相当的重要性,固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对信者具足了「感化力」。因为有关未来佛德与教说的记说,对信者而言,不是一般的世论,也不是学问、演说和辩论,而是佛教「真语、实语」的肯定表达,能令听者当下断疑生信,转迷成悟,心生欢喜、乐足。经师倾向佛德的祟仰,大乘佛教偏重于菩萨的授记作佛,即依此特性而予以展开。
  菩萨思想的兴起,引起教团的大变革,刺激了新的授记思想的产生。因此大乘佛教的兴起和授记思想的兴起可以说是同一时代。由前面所述,吾人可以知道授记的思想可追溯至九分教时代,只是最初的授记思想和后来的授记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本章节,当着重在对佛菩萨的授记上研讨。
  大乘佛教授佛记的理念,实导源于本生谈中定光如来对释尊的授记。在现存最早的经、律二藏中的本生谈里,我们发现了有数起有关授记的文献:
  ㈠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第三经里,叙述释尊昔日生为名「超术」梵志的本生事,内中提到定光佛为超术梵志授予将来成佛,名「释迦文佛」的记别⑦。
  ㈡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马血天子问政品>第二经,叙述灯光如来与释尊的本生时,内中提到灯光如来为此丘时,因以麻油供养宝藏如来,而蒙宝藏如来亲授佛记,佛号「灯光」。宝藏如来同时为供麻油给比丘的王女授将来无数阿僧只劫后,灯光佛出世时将为王女授成佛的记别。果然灯光佛成佛后,为王女授记,号「释迦牟尼佛」⑧。
  ㈢在《四分律》卷三十一受戒犍度中,有定光如来昔日为定光菩萨修行的本生。定光菩萨成正觉,弥却摩纳持五百金购花供养定光如来,蒙定光如来授予将来成佛号「释迦文」的记别⑨。
  有关释尊在前生修行时,蒙定光(锭光、灯光、燃灯)佛授记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除了前述外,尚可见于《六度集经》卷八十六<儒童授决经>⑩、《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⑾、《佛本行集经》卷四⑿、《修行本起经》卷上⒀、《大事》⒁、南传《小部.本生经序》⒂等。南传<本生经序>中,除了提到燃灯佛为善慧童子(释尊的前生)授四大阿僧只又十万劫后将成佛,名号曰「瞿昙」,同时也为释尊最后身的身世和家世做了预言:「迦毘罗卫是他的都城,母摩耶妃,父曰净饭,弟子以长老舍利弗为最上首,目犍连次之,阿难陀为他的侍者。女弟子以长老尼谶摩为最上首,长老尼莲华色次之。智慧成熟后,出家行大精进,在榕树下受了乳縻供养,至尼连禅河畔去啜食,登菩提道场,就于阿说他树下,成无上正觉。」⒃以下又经二十三佛,每位佛住世传法时,菩萨都亲蒙当时的佛为他授将来成佛之记别。由以上可知有关燃灯佛授记之说是原始佛教及大小二乘共通的说法。或许有人认为在原始经、律中的授记可能是后来大乘兴起后再加上的,但是授记与本生的关系,仍是不能被抹灭的。根据犍陀罗地方发掘的浮雕中有燃灯佛授记的故事,而犍陀罗艺术被考据是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产品(参考本文第三章第五项)。
  在前所述及的经、律中的授记,除了《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问政品>中提到有过去佛宝藏如来为燃灯佛授记外,都是燃灯佛为在过去世行菩萨道的释尊授成佛记。后来的《菩萨本行集经》(失译)和支谦在公元三世纪前半叶所译的《撰集百缘经》中,有许多授记事。特别是在《撰集百缘经》中的<菩萨授记> 、<报应受供养> 、<授记辟支佛>等三品都是记载有关授记的事。<菩萨授记品>和本生无关,是释迦牟尼于接受信施的供养后,为信施授予将来成佛的记别。受记者计有贤满婆罗门等十人。<报应受供养品>是记载释尊过去生中无量劫前因地修行时,以种种不同的身分和方便供养过去佛,归依三宝而亲蒙过去佛授记的本生事。此处为释尊受成佛记的过去佛计列有:毘阎婆佛、梵行佛、旃檀香佛、日月佛、宝殿佛、妙音佛、正觉佛、帝幢佛、差摩佛、满愿佛等十尊佛。<授记辟支佛品>中,小儿散花缘及女人以金轮掷佛上缘是释尊为信者授未来成佛之记。含香长者请佛缘、船师渡佛僧过水缘、婢使以梅檀香涂佛足缘、贫人拔提施佛燋木缘、作乐供养成辟支佛缘五经是释尊为供养佛的信施授予未来将成辟支佛果的记别。
  另外在《贤愚经》卷四第二十二章和五十七章中有关于释尊为弥勒比丘授未来成佛和说法度众的记别。此外在其他与本生有关的经集中几乎都有提到授记的记载。
  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陀观有了新的看法,不再以历史的佛为主,「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被推出来,与授记思想同被非常具体地应用在《法华经》中。
  《法华经》为达开三显一以明二乘可以成佛,特别给予声闻将来成佛的预言,这是有名的授记作佛。这场胜会中,首先被选出来的是在《维摩诘经》中演出最惨的舍利弗,在<譬喻品>中,释尊记别他将在百千劫后成佛,名「华光如来」,所领清净国土名「离垢」⒄。在<授记品>中,大迦叶、须菩提、大迦旃延、大目键连纷纷由释尊授予未来成佛之记,大迦叶领「光德国」,号「光明如来」;须菩提领「宝生国」,号「名相如来」;大迦旃延领「阎浮罗提国」,号「金光如来」;大目犍连领「多摩罗跋国」,号「旃檀香如来」⒅。在<五百弟子授记品>中,首为富楼那授佛记,国名「善净 」,号「法明如来」,千二百罗汉亦同时受记。接着又为憍陈如等五百弟子授记别,同号「普明如来」⒆。在<授学无学人记品>中,阿难、罗睺罗以及其他外学、无学的罗汉二千人皆蒙释尊授予佛记⒇。在<宝塔品>中,佛为了替最大恶人——提婆达多授记,而开讲释尊自己与提婆在本生时与法华的因缘,并授予提婆将于无数劫后成佛,号「天王如来」的记别(21)。<劝持品>中,摩诃波阇波提、耶苏陀罗比丘尼亦分别蒙释尊授予佛记,前者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后者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22)。授记思想是《法华经》中重要的一环,不仅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作了最佳的证言。更深深地影响到大乘佛教的兴起与发展。而授记却是源于本生而来,这是值得吾人注意的。
  第二节念佛思想
  净土念佛法门传到中国来,由于东晋慧远大师的提倡结社念佛,自是大行于中国,直到今天,历久不衰,考据念佛法门的根源,可追溯于佛世时。北传《长阿含经》卷五<阇泥沙经>说:「我昔为人王,为世尊弟子,以笃信心为优婆塞。一心念佛,然后命终,为毘沙门天王作子,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极七往返,乃尽苦际。」(23)频婆娑罗王为太子阿阇世所弒时,即一心念佛而死,所以不堕三恶道,生在天上,七返生死即可以得到涅槃。
  「念」是「系念」之意,即将心系念在佛、法、僧三宝上,由此一心系念,而得到正定。念佛法门原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但是特别发达起来,是大乘佛教以后的事。究其原因:一是对佛的怀念,藉念佛而思念佛;一是求离怖畏,度脱苦厄。如《大智度论》说:商人们于大海中遇摩伽罗鱼王,有吞入鱼腹之危,大众齐称念佛名,鱼王就合口,商人们悉脱离了灾难。依《大智度论》的说法,鱼王前生是佛弟子,因此听见佛名,就悔悟了(24)。《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第九经,讲提婆达多造恶害佛,致生身堕地狱受苦,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但提婆达多因生悔心,称念「南无」之故,未来罪苦受尽,当得成辟支佛,号「南无」(25)有关念佛得救的记载,《本生经》中亦有。
  《善萨本生鬘论》卷四<如来具智不嫉他善缘起>中,释尊告诉诸女人说:「汝今可称我之名字『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由称我名,观我身相,即得解脱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26)由又同经中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缘起>中,病比丘受佛灌顶疗病,欢喜无量,志心称念「南无释迦牟尼!南无大慈悲父!南无最胜医王……」(27)。又同经<称念三宝功德缘起>中,记载昔日如来演说「观佛三昧法门」,表示:若人有罪,称念「南无佛」即可免除地狱苦难,生值六佛,又因得闻六佛名,今得生释种,随佛出家。今可称念过去佛名、我(释尊)名、弥勒佛名、汝父名。又说:若我灭度后,称我名及诸佛名,所获福报无量无边(28)。《生经》卷四第三十六<菩萨曾为龞王经>中,商人一声「南无佛」龞王兴大慈,把诸贾客负至岸边,诸商人因是得以度脱生死苦患(29)。诸如上等,在紧急危难时称念「南无佛」、「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与人在危难时呼天,孩子呼母的道理相同,希望藉此称念「南无佛」,感召佛来救度他。虽然释尊曾说:「若我灭度后,称我名及诸佛名,福报量无边。」但是,在传统中,涅槃是寂灭而不再有救济作为的,所以此称念佛名的法门,在佛灭后,虽仍流行教界,但并不受到非常的重视。直到十方现在佛的信仰流行起来,称念佛名的意义终于有了更进一层的跃进。同时所称念的佛名,也不再只是释迦牟尼佛,特别是西方净土的信仰产生后,几乎以称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为主。
  第三节十方现在多佛及多菩萨的信仰
  本生、因缘、譬喻的流行,不仅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兴起,同时也担任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十方现在多佛及多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有的。
  在原始佛教圣典中,有关现在佛仅释尊一人,在释尊以前,北传说有六佛,南传说有二十四佛。虽然在《增一阿含》中也提到过去的宝藏如来和灯光佛,但仍然是没有二佛同时并出一世。在《生经》第五卷第五十五经中有阿弥陀佛的本生,同时经中称:「其首达者吾身是,惟先者今阿弥陀佛是。」(30)此经已有二佛同时出世,但《生经》是大乘初期集出的经典,如果不是此时已有阿弥陀佛的信仰,就是后来再加上去的。因着本生和授记思想的发达,十方三世佛的信仰随着大乘佛教人人可以成佛的思想出现了。在《撰集百缘经》中已有过去六佛以外的佛出现,也有许多未来佛出现。十方三世佛是依佛法自身的理念和传说逐渐发展而来的,固不待言,但多少恐怕也受到外来的冲击。印度原本是个多神的国家,而大乘佛法流行的西北方又是与西方接触最多的地带,因此十方三世多佛信仰的展开,难免与印度神教和西方诸神的文化有或多或少的关涉。
  人是注重现实的,因此十方现在无量无数佛、菩萨被人们特别的看重与信仰。因此东方阿閦鞞佛、西方阿弥陀佛、卢舍那佛、文殊、观音、普贤、地藏……等佛菩萨纷纷同在此世出现,来度化娑婆众生。起初,大乘经说到十方现在佛菩萨时,仍以此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为说法主。而参与说法及问答者,还是原始佛教的圣弟子们。如参与《般若经》的是须菩提等声闻圣者及弥勒、帝释等人。参与《大阿弥陀经》的是阿难及阿逸多等人。参与《舍利弗悔过经》的是舍利弗等人。其后,文殊、维摩等成为此土助佛宣阳教法的大菩萨。
  前面说过,由于释尊的入灭,佛弟子出于崇仰与怀念的心情,传出与释尊有关的本生、因缘、譬喻。后来,当十方现在佛、菩萨(大菩萨)的信仰流行起来,又开始传出十方佛菩萨的本生和因缘、譬喻。十方现在佛、菩萨的信仰传开来,大乘佛教就兴盛起来了。有关十方现在佛及菩萨的本生,将留在第七章中再予叙述。
  第四节广发誓愿的思想
  「愿」与信、行同被列为学佛三要。往昔,释迦牟尼佛立五百大愿、阿弥陀佛立四十八大愿、普贤菩萨立十大愿,十方三世佛无不依大愿而成就。这些诸佛于过去行菩萨道时所发的愿,叫「本愿」。本愿思想的展开是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究此本愿思想的根源,虽导之于原始佛教的「念愿」,但实际上却萌芽于本生谈。释尊在本生时以各种身分行菩萨道,每常作愿。此作愿的思想与本生的思想共同刺激了十方三世佛本愿思想的兴起和展开。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须陀品>第三经,须摩提女本生为王女须摩提,以恭敬心向迦叶如来,奉持净戒,常行布施和四事供养,并常于如来前诵习法句,同时持前述的功德发愿:「愿所生之处,不堕三恶趣,亦莫堕贫家,当来之世亦当复值如此之尊,使我莫转女人身,得法眼净(见道)。」须摩提女因过去生中发此誓愿,所以今生能成大愿,生大富须达长者家为千金,同时逢释尊,听闻教法(31)。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问政品> ,讲到灯光如来与释尊的本生。经中说释尊曾生为王女,为获得将来成佛的记别,乃听从宝藏如来的教示,发坚固愿,后来果然生值灯光佛,并蒙灯光如来授记。经的终结,释尊结说:「当发誓愿,无愿不果。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即于彼劫成其所愿,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32)
  《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二经,比丘尼自述于过去六佛时代,无智自蔽,以供养如来功德,誓愿来生作女人(33)。
  在各部律中,也有好些释尊在本生时发愿为善,不与人为恶的事。
  本愿思想的萌芽虽在《本生经》,但是《本生经》自身也历经各种变迁而发展起来的,本愿思想通过本生经典而次第发达,据此,木村泰贤把本愿思想发展史上的本愿分三部分:(一)南传巴利《本生经》所代表的本愿思想;㈡圣勇所编《菩萨本生鬘论》所代表的本愿思想;㈢吴康僧会所译《六度集经》所代表的本愿思想(34)。
  南传巴利《本生经》中有的只是民间故事的改良,与本愿无关。但是在巴利本生中的前后,对菩萨行的一切功德总回向于一切智者(佛)的记载:「他伏在泥土上,重新把眼张开,拜观燃灯十力者的尊严佛相,想道:『如果我希望的话,我可以燃尽一切烦恼,作为僧团的后进者而入喜乐城去吧!但我何必故作伪相,毁尽了自己的烦恼而入涅槃呢?像燃灯佛的样子,成了无上正等正觉者,以法为舟,把大众从轮回之海度脱。然后入大涅槃吧!这才与我相应。』他这样想,就定下了结合八法来成佛的决心。」(35)这是释尊往昔在燃灯佛时代,所发将来成佛当如燃灯佛,不立即住涅槃,而要以法广度众生才入涅槃的本愿。结果善慧以身布地供养如来和发此誓愿的功德,蒙燃灯佛授予将来必定成佛的记别。此外在种种本生谈中,有许多不关来生的念愿,此念愿虽不能说是本愿,但此念力亦有他实现之力,就此一含义言,它成为后来本愿思想成立的一要素,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圣勇的《本生鬘论》中,为本愿思想先驱的也不少。卷三第六「兎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中,弥勒为仙人,为兎王(释尊)的舍身求法所感动,发愿来世作兎王的弟子(36)。第七<慈心龙王消伏怨害缘起>,昔日释尊生为龙王为人所杀害,无量小虫闻其身血,前来唼食。龙王忍痛发愿,来世成佛,施小虫法食(37)。
  《六度集经》是小乘将大乘化时的作品,本愿思想更显著。以行各种波罗蜜而成就佛道为大愿,但是也可以发现别愿的萌芽。譬如菩萨在过去生中遇到不正当的苦难来临时,自己一方面忍受,更进而发愿将来成佛时,先要除去那个致苦的原因。例如《六度集经》卷五第四十四经中,菩萨逢恶王,被割截身体,菩萨反而忍辱发愿:「吾志上道与时无诤,斯王尚加吾刃,岂况黎庶乎?愿吾得佛,必先度之,无令众生效其为恶。」(38)又,同卷第四十九经,菩萨生为猕猴时,去救人,反被人杀食。猕猴临死发愿:「吾所不能度者,愿其来世常逢诸佛,信受道教,行之得度,世世莫有念恶如斯人也。」(39)
  这些看似消极的别愿和总愿,实是后来大乘本愿思想的先驱,并且已相当圆熟。后来大乘菩莲本愿思想即由此展开。
  注释:
  ①《大毘婆沙论》卷一二六,《大正藏》第二十七册,页六五九下——六六0上。
  ②《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册,页四一八下。
  ③《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册,页三0六下——三0七上。
  ④《成实论》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册,页二四四下。
  ⑤《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册,页四五一下。
  ⑥《杂阿含经》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一册,页二五七上。
  ⑦《大正藏》第二册,页五九七上——五九九下。
  ⑧《大正藏》第二册,页七五六下——七五八下。
  ⑨《大正藏》第二十二册,页七八二上——七八五下。
  ⑩《大正藏》第三册,页四十七下——四十八中。
  ⑾《大正藏》第三册,页四七二下——四七七下。
  ⑿同右,页六六七下——六七三中。
  ⒀同右,页四六一上——四六六中。
  ⒁《南传大事》第一册,页二三一——二四八。
  ⒂《南传中译大藏经》,页六0九。
  ⒃同右,页六一九——六二0。
  ⒄《大正藏》第九册,页一四四上——一四四下。
  ⒅同右,页一五五上——一六二上。
  ⒆同右,页一六二上——一六四上。
  ⒇同右,页一六四——一六五上。
  (21)同右,页一六九。
  (22)同右,页一七0。
  (23)《大正藏》第一册,页三十五上。
  (24)《大智度论》卷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册,页一0九上。
  (25)《大正藏》第二册,页八0四。
  (26)《大正藏》第三册,页三四一下。
  (27)同右,页三四二中。
  (28)同右,页三四二下——三四三上。
  (29)《大正藏》第三册,页九十六。
  (30)同右,页一0七下。
  (31)《大正藏》第二册,页六六五。
  (32)同右,页七五八下。
  (33)同右,页八二三中——八二五中。
  (34)参见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慧日讲堂.六十七年十一月版。
  (35)见《南传中译大藏经》,页六一八。
  (36)《大正藏》第三册,页三三七中——三三八中。
  (37)同右,页三三八中——三三九下。
  (38)同右,页二十五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