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兰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王兰平(兰州大学博士生)
  《普门学报》自二OO一年元月创刊以来,已整整两年。该刊不仅内容丰富,且富有特色和新意,是研究佛教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该刊“特别报导”等栏目,也是我们了解佛光山弘法利生事业的重要窗口。本文著重从佛光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方面谈点自己的感想,不敢谓有什么独到见解,只是一点读刊心得,以此作为新年的礼物,奉献给大家。
  佛教不仅具有宗教、哲学的深刻内涵,而且兼具教育精神,其所包容的教育思想、方法也极为丰富和深邃。“佛教”一词本意即指佛陀开示、教导众生。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次,其一生就是软化众生、开启般若的一生。佛教传人中国后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寺院本身所特有的清净氛围也是众多学士、文人参访修道的重要场所。佛法讲“入诸学堂,诱开童蒙”指的就是要佛教融人数育领域,而且应从二里蒙”起,直至贯穿人生全程。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佛光山教团组织也一直发扬佛教固有的文教传统,从学院禅林、佛教大学、社会义学到传授戒法,积极参与社会兴学活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一、坚持办学兴教,培养悲智双运、解行并重的现代化人才
  文教事业是佛教的慧命所在,杨曾文先生在(人间佛教的展望) (《普门学报》第八期)一文中说,自西元前六、五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具有高度学养的学僧在佛教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佛教人华后,学问僧在译经、传法、注释经论、建立学说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以来,监于明清佛教地位的衰落,僧人文化学养的下降和僧才的缺乏,一些远见卓识的僧人、居士大力兴办佛法学院,经营佛经刻印事业。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僧和佛学研究者,在整理编印佛教图书、开展佛教研究、推进佛教适应时代变革、倡导人间佛教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佛教教育活动中,僧教育无疑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早年太虚大师在(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式)一文中说,通过僧教育可以造就主持佛教之僧才,可以使寺院成为授学、修养、弘化之处所,使佛法阐明,僧寺地位巩固,而社会民众亦均能得到佛教相当之利益。星云大师创建佛光山,其目的也是为了兴办佛教教育,培养佛教人才,进而达到软化社会、弘法济世的目的。为此,大师作了不懈的努力,一九六五年创立寿山佛学院,一九七三年创办佛光山丛林大学,一九七六年成立英文佛学院,一九七七年把佛光山丛林大学改为中国佛教研究院等等。至今为止,佛光山的佛学教育从第一级的中国佛教研究院,第二级的佛光山丛林学院到第三级的东方佛学院等形成了三个环环相扣、学制完整、互为体用的僧教育体系。在论及僧教育对佛光山弘法事业的作用时,满遵法师说:“佛光山开山三十五年以来,能有今日将佛法遍及全球七大洲,主要归功于僧伽人才的培养。” ((佛光山丛林学院),《普门学报》第四期)可见佛教寺院通过兴办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家、民族培育英才,更为佛门的兴盛、弘法事业的扩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佛光山不仅积极倡导和推进僧伽教育,并且坚持以“悲智双运、解行并重”的标准来培养现代化人材。佛教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高度智慧,而且更须有佛陀的慈悲精神。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孔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恭、宽、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优秀品格;荀子授学讲求一德才兼求,言行并重”。虽然儒家道德教育与佛教道德教育在具体含义上有所不同,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即都要求培养具有仁爱精神的民众。近代以降,由于工业、资讯革命的推动,世人教育偏重智育一极,而对道德则相对要求不多,因此所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虽有理智之训练,而难有全人之发展,星云大师对此揭露说,学校教育存在著只重知识不重道德、只重功利不重精神、只重接受不重思惟、只重个人不重利他的病态,教育界普遍弥漫著功利风气和乡愿心态,直接间接地戕害了下一代。其实,人类发展本就包含德智体三方面,三者之间,贵在平匀协调发展。如单重体育,只能造成蛮横的强力;单重智育,也只能造成狡猾的自私。要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材,则非重德育不可。当今教育界最大的困境就是教育理念的丧失,朱光潜在(处群的训练)一文中批评道,我们已把教育狭义化到知识贩卖,教员疲于讲,学生疲于听,而对做人的道理则全不讲求。故要整治目前教育之弊端,则要求我们把教育的重点由上课读书转移到学习做人方面去。教师也必须认定自己是在“育人”,而不只是在“教书”。教育范围也绝不可仅限于书本知识,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佛光山创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民族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慈悲,爱社会,爱国家的下一代。为实现这一理想,佛光山创办的大学“在课程内容方面融和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用、东方与西方:在教育效果方面,希望学生不但学得知识及技能,开创事业前程,而且发展健全人格及高尚品德,使心灵充实、身心自在。在智育与德育并重下,学生具有创发力、适应力、领导力”。((佛光山办的第一所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普门学报》第八期)世俗教育如此,僧教育更是如此,中国佛教的未来也系在那些具有高度学养的青年学僧身上。陈兵大德在(与青年朋友谈学佛)(《法音》一九九二年第五期)一文中说,当今之世,欲负弘法重任,主持佛教利生事业,不但须精通佛学,善于活用佛法,而且还须通晓各种现代知识,熟知社会思潮与时势人心,具备弘法和服务社会所需的各种技能才干……或现僧宝相,或讲经说法,或撰文著述,或在文化界、经济界等做出成就。故要推动中国佛教焕发青春,再现佛法繁荣之景象则唯有通过培养“悲智双运”的高级僧才方可实现。
  一悲智双运”是佛光人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标,而“解行并重”则是施教的根本原则。满遵法师在(佛光山丛林学院) (《普门学报》第四期)一文中说,该院在生活教育上,重视学生性格的培养,包括:独立、慈悲、合群、乐观、尊重、包容、惜福、感恩、积极的人生观之培养;在学识胸襟上,注重学生思想的开拓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在领导能力上,则注重领众集会、办事、上台演说等能力。可见佛光山丛林学院实施的就是这种解行并重的教学方针。如来教法讲求“解行并进”,就是要求僧人修学悟道应遵循知门和行门协同并行的原则,不仅要广修戒、定、慧三学,养成高度智慧,无碍辩才,懂得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内、外学兼备:同时要有谦恭忍让、勤劳俭朴、乐观进取、笃实践履之德性。儒家思想主张“真知必行,不知不行”,指的也是这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王夫子认为“力行而后知之真”,力行而后才能“讲习之非虚”,通过“力行”或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因为书本知识、笔墨知识,只有通过“行”才能辨其真伪。他总结自汉王末明的教育,得出:“学者非躬行而心得之,则固不知其指归所在。”他认为,汉儒只学不思,学多而思少;宋儒空谈,或只思不学,束学不读,此二者皆不重“行”,所以培养不出“治世济时”的人才。同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习惯的培养,“行”亦起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行”还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尺规,如果“知而不复行”,则非真有“大公之心”。
  佛光山创办的教育无疑体现著宗教办学的特点,但更为可贵的是,所有佛光山创办的学校都始终坚持僧俗兼收、文理并重、内外并蓄的开放性办学方针。为了使教育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在坚持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佛光人大胆发扬创新精神,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襟和气魄,积极推进全方位的科学教育。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永远是教育领域里一个历古而常新的问题,无论对于世俗教育还是僧教育都是如此。早在二十世纪初,近代佛教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杨文会就认为佛教学堂既要兴佛学,也应兼习新法(指西学与维新之学)。一九二二年太虚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也是坚持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坚持佛法根本,借监吸收国内外近代僧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能够推动佛教革新事业的僧才。佛光山创办的南华大学也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该校目前设立有资讯管理学系、传播管理学系、应用社会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应用艺术与设计学系、生死管理学系、文学系、民族音乐学系、电子商务学系、企业管理学系等,从其所设立的学系就可看出该校的发展已融入现代与未来社会发展之需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南华大学),《普门学报》第十期)佛光山创办的另一所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其主要目标也是“应美国多元文化社会趋向及需要,作为海外东西文化的桥梁,建立一所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化国际大学。也即是一所现代化的、精致的、融和东西文化优点的大学” ((佛光山办的第一所大学:美国西来大学),画曰门学报》第八期)。该校现设宗教系、工商管理系、英语系和推广教育系四系,并设世界佛学研究院、佛教心理学及咨商研究中心和少数族裔及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具有融和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西来大学秉持著人间佛教的精神,不仅具有本土文化的深厚蕴涵,且能融人西方社会,因此十分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教育、弘法、度众合而为一,在佛教西传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重视人文关怀,开展通识教育,造就世纪通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参”、“天人感应”,受其影响,在教育内容上以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之培养,《礼记·大学》将其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是指能够懂得运用文明的成果和方法,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节制人类的行为。虽然今天的人文内涵与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但它仍然指的是文明的结品和化成天下的学问。然而随著现代社会知识和资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愈来愈严重的知识分化现象,因此使得人们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获取上,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教育不仅是生活的追求更是生存的手段,而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为其谋生做好准备。因此近年来社会教育有偏重办理工科的发展趋势,而文史科的地位则日趋下降,上自政府,下至人民,都多少含有藐视文史科的心理。但稍具长远目光的人都知道,对学生的培养单重实用科学技术,而缺少必要的人文熏陶,不是全面的教育。有人将我国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描述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是不为过也。“四过”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文化陶冶与人格塑造,抽走了教育中的人文基础,淡化了科学基础,将工程教育局限于工程技能的训练:即使开设了某些人文课程,其著眼点也仅在于使学生获得装饰性知识,尚未提到完善人格和发展个性的高度。即使是这样,大学宗旨始终是要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因此尽管通识教育的每一次实践都受到了来自专业教育的冲击和威胁,但它仍然是许多大学教育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自近世以来,提倡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培养通才者有蔡元培、梅贻琦、潘光旦、池世英、雷海宗、朱光潜等氏。这里稍作引文,以彰显其精神。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可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梅贻琦《大学一解》)大学教育的最大目的在于培植通才,“不过怎样才可以使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我认为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梅贻琦《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 “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之外的知识。”否则这样的专家实际上“并非是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破耳声没有多少分别。” “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股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 (雷海宗《专家与通人》)
  故而,要恢复人文教育应有之地位,使其能与科学教育协调之发展,以利共同发挥教育塑造全人之作用,就必须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即要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发展上,树立起认识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正确标准,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事”、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因此,一方面要在科学教育中,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同时发掘科学发展过程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历史明监和哲理蕴涵。另一方面,在人文教育中,要体现和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教育的科学性在于为人们提供社会行为选择的规范:科学教育的科学性在于为人们提供思想认识判断的标准。只有把两方面教育协调、融和的思想,体现于教学计画中,设置成了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内化为学生的言行,才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俱优、德才兼备的人材。佛光山创办的大学教育就体现著这种人文与科学协调发展的精神,在(南华大学) (《普门学报》第十期)一文中说,“本校于管理学院时期,即确立以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树立二十一世纪新型大学为发展目标,逐步设立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院”。为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材具备人文精神,南华大学坚持通识和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二个追求“丌”字型教育方针的知识殿堂。横轴代表通识雅博教育,两个纵轴一个代表专业学术教育,另一个代表第二专长训练。 字型的教育方针表示南华的莘莘学子必须同时接受通识教育的人文熏陶以及专业知识的学术养成,两者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平衡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同时兼具传统中国人文风貌及现代学术专业体系一。为此目标,“本校成立“教育发展委员会”,作为全校通识教育的统筹、主导与监督的单位,该委员会为一独立的院级单位,可以在推动通识教育时,保障其独立性与特殊性”。
  佛光山创办的另一所大学——佛光大学也是监于近年来国内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正确观念的启发与生活教育的实践,创办人星云大师于建校伊始就明确指示,该大学的教育重点,除了一般大学的专业知识传授之外,更强调人文思想与人格道德的培养。 ((佛光大学),《普门学报》第九期)星云大师说:“佛光大学是我多年来为国家社会提出的贡献,我著重于人文思想人格道德的培养,主张先设立人文学院,学校建筑的设计朝精致方面。希望师生彼此间都能叫得出名字,老师都能了解学生的性向、嗜好、缺点、优点,并注重师生伦理关系、多元知识的获得、健全人格的培养,将来才能对于社会有所贡献!” ((佛教与社会文教事业——以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为例),《普门学报》第三期)从该校目前所设立的十五个研究所来看,均富现代与人文气息,其未来发展策略也著眼于人文精神之畅扬,并以此精神来发展科技,规画学程及系所发展。
  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兼具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这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是结成团队创新的基础:而科学与人文的融和是驾驭创新的舵手;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性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载体。我们相信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必将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也必将成为中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典范。
  三、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为推动弘法、文教事业,提升佛教文化之素质,达到造福社会人群之目的,佛光山最先成立文教基金会以推行“以教育培养人材,以文化弘扬佛法”的理念。正如在(佛教与社会文化文教事业——以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为例) (《普门学报》第三期) 一文所报导的那样,多年来,该基金会已举办多元化的各项弘法、文教活动,如:举办世界性佛教学术会议四十多场,出版学术论文近三十本,到十五个国家演出四十五场的梵咀音乐弘法大会,历经七年的佛学会考有二百五十万人、六大洲、五十多国、四百余考场、以九十种试题文字同步举行,筹办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出版各项音乐光碟、辞典光碟、书籍,推进各项艺文活动,主办各项社会净化心灵活动及公益性文教活动。单从上述数位来看,就是以让我们对佛光人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到震惊了。佛光山能有今天“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伟大成就,是与其积极支持、参与社会文教事业分不开的。
  此外,佛光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倡导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其文教思想的一大特色。为此,佛光会将“为大众塑造终身学习的环境”作为自己立会的一个宗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秘书长、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说:“学习,非仅限于学生时期:踏出校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更需要学习……尤其身处突飞猛进的科技时代里,更须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国际佛光会关心大众的成长,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希望籍此带动大学“终身学习”的风气,更希望能塑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培养身心健全的国民。” ((立足本土,胸怀法界——国际佛光会的回顾与前瞻),《普门学报》第二明)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教育的目标已经提升为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高度。现代人知识、道德的养成不仅要靠学校教育,更要靠社会和个体的自觉力量来发展和完善。因此当代世界各国也将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作为教育发展的一大战略目标。美国的教育目标是使用最先进的电子和资讯技术来进行教学,使最多的人能快速、高效地学习,使美国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欧盟更强调教育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是各成员国的立国之本,注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对公民进行终身教育”为职员创造终身学习的条件。新加坡为了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大力发展开放大学,让其与正规大学并驾齐驱,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佛教的命脉系于文教,故欲兴佛法,必先兴文教。不仅要通过兴办僧伽教育为佛门造就续养慧命、中兴佛教之才,而且更应秉持佛陀慈悲、关爱众生之精神,发扬“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之人间佛教理念,积极推进世俗社会教育,使掌握现代知识之群体也能具有理性、人文之光,则佛法幸也,人类未来文明亦幸矣。
  摘自2003年《普门学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