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法·佛性·创造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纪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佛性·创造力
  朱纪忠
  “汝但任心自在卜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曾向弟子如是开示人道法要。日本学者山本通隆研究禅悟过程时,认为其中极具创造性,他并以“十在意”来描述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发展过程。“十在意”透过十个层层递进的阶段,说明人们如何从一般性的学习、听闻,进而由于激发灵感乃至达到最高的创造领域。
  山本通隆认为,禅悟的修养及其特质对于一般人创造力的开发具有深刻启示。“荡荡无碍,任意纵横……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道信这句话就已经将禅宗活泼泼的创造精神揭示无余了。实则,禅宗强调唤醒人人心中的佛性,即点出芸芸众生内在无限可能的创造性。马祖云:“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石头希迁则说:“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人均具创造潜能,就正如禅宗揭示众生皆有佛性一样。因此,“创造性思维”不仅俾益人类文明,在修行上亦有莫大启迪。我们心中的本然佛性无疑是一切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从这个角度来看,则“修行”也者,既无关传统、亦非信仰,而是一种唤醒和开创。当舍利弗尊者圆寂时,阿难极为伤心,佛陀就以底下这句话教导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勉励他在修行的路上只能依靠自己对佛法的把握与了解,究竟解脱之钥永远在自己手里。由此可见。佛法“以自为洲”、“以自为光”的修持精神,是一种启发式的自我实现,更是具创造性的心灵开发。
  生命型态是流动而多样的,绝无可能在单一教条或规则下即涵盖、解释所有的生命现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即使是学习型态也是差异互见的,如有人属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各各不同。因此,修行方法绝不能变成刻板教条,它应该具有实验性和启发性。佛陀常告诫弟子,修行要“知时知量”。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强调修行应遵循“无间、殷重、方便”原则。此处的“知时知量”乃至“方便”云云,就是告诉人们:修行和生命是分不开的;各人的习气,智慧不同,其所相应的修行方法亦非一成不变。
  前已述及,我们的佛性、觉性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身心六根、山河大地无非圆满觉性的展现,大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动力正是丰沛创造性的写照。是以,修行法要旨在引领我们“发现”此一活泼泼的佛性,以期同步于内外世界的觉性节奏和律动。在这趟“发现”之旅中,因著各人因缘、习气的不同,每一条路径也都相异。此时,方法就好像“标月之指”;而方法并不是目的,一如手指并非月亮。
  当我们说“戒、定、慧”三学是修行的指导原则时,须知:这是扣紧了每个人的生命情境而说的,而非一条无上的律则、或某位祖师的座右铭。如果,我们对烦恼的苦痛、生命的有限……等不能有深切体察,则“戒、定、慧”云云也不过是一堆名相罢了。就每一个人来说,他都应去体会比较“贪嗔痴”的人生、与“戒定慧”的人生有何不同?而这般比较之后,其所得到的答案才具有一种了解和创造性,不致人云亦云。
  所以,创造性是一项动力,使得我们随时有“向前走”的态势。发现创造性的可贵,同时也必瞥见佛性的若隐若现。“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这颗“宝珠”就是我们的佛性,是一切可能性与创造性的源头—事事均显、人人皆有。曾有某禅师读经,有人经过即问何以读经?禅师答日:“遮眼!”—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双“慧眼”,可不要被过眼的文字云烟给障住了呢!
  摘自《中国佛教》第41卷第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