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法”的礼物(1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菩提那耶法师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的礼物(11)
  菩提那耶法师著
  郑振煌 译
  禅坐是发展心的方式,使心变成产生智慧的处(基础)。此中,呼吸就是物质的基础。我们称之为“安那般那沙地”或“观呼吸”。在这里,我们让呼吸变成我们的外尘。我们以心为禅定的对象,因为它是最简单易行的,因为它是自古以来禅坐的重心。
  如果有好的环境适合坐禅时,就盘腿而坐:右腿放在左腿的上面,右手放在左手的上面。背要挺直。对你自己说:“现在我要放下一切负担和牵挂。”抛开一切会让你忧虑的东西,暂时放下一切牵挂。
  现在,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吸气,然後呼气。在观察呼吸的时候,不要刻意拉长或缩短呼吸,也不要让呼吸变强或变弱,只让它正常而自然地流就够了。从心所产生的正念和自觉,将知道吸气和呼气。
  保持安详自在,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想东想西,你唯一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必做!在你呼吸的时候,就把庄意力集中在上面。注意每一次呼吸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在吸气的时候,呼吸的开头是在鼻尖,中间是在心脏,结尾是在腹部。在呼气的时候,刚好相反:呼吸的开头是在腹部,中间是在心脏,结尾是在鼻尖。培养对呼吸的了了分明:1.在鼻尖,2.在心脏,3.在腹部。然後,反过来:1.在腹部,2.在心脏,3.在鼻尖。
  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三点上,将可解除一切忧虑。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要想!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其他思想可能会进入你的心,你的心也许会想起其他主题,让你分心,千万不要理会它。这时候只要再把呼吸当作你注意的对象就可以了。心也许会忙著判断和探讨你的情绪,但记住要继续修行,经常对每一次呼吸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了了分明。
  练习到最后,心就可以永远对这三点上的呼吸了了分明。当你做这种练习一段时间之後,心和身就可以获得调适。疲倦将消失,身将感到越来越轻灵,呼吸将变得越来越细密。正念和自醒将保护心,监督心。
  我们就如此做练习,一直到心变为安详和宁静为止,一直到心变成一个为止。所谓“变成一个”,就是心完全被摄入呼吸之中,但并不与呼吸分离。心再也不混乱,而能够随任自在。它将知道呼吸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时时专注在呼吸上。
  在心变得安详的时候,我们就只把注意力放在鼻尖的吸气和呼气上,不必随著它下到腹部去而後又上来,只专注在呼吸进出的鼻尖就够了。
  这就是所谓“静心”,可以让心放松和安详。当宁静升起时,心就“停止”了;心停止在单一目标——呼吸之上。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静心,智慧会由此生起。
  这就是修行的开头和基础。不管你们在什么地方,每天都应该如此练习。在家裹也好,在车内也好,躺着也好,坐着也好,都必须了了分明,常常把心看好。
  这种方法称为心的训练,必须在四种威仪中加以练习。不只是在坐时练习,也要在住、行、卧时练习。重点是我们必须知道每一个时刻的心境,如果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常保念念分明和清醒。心是乐?是苦?是混乱?是安详?如此认识心,就可以让心变得宁静,一旦心变得宁静了,智慧就产生。
  有了宁静的心,我们就可以观察禅定的主题——身,从头顶到脚底,然后又回到头顶。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观察。凝视和察看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和皮肤。在这种坐禅之中,我们将看到全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
  在我们的体内,坚硬和固体的部分构成地大;液体和流动的;部分,构成水大;上上下下的风,构成风大;热则构成火大。
  四大并凑在一起,就组成我们所谓的“人”。不过,当身体分解成它的组成元素时,就只剩下这四大。佛陀说,没有“我”,没有人类,没有泰国人,没有西方人,没有人,只有四大罢了。我们承认有人或“存有”的相,但实际上一切都空无。
  不管是分解成地水火风四大,或并凑成我们所谓的“人类”,它们都是无常的,都会有苦,都没有“我”。它们都是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和经常在改变之中——连一瞬间都不稳定。  (摘自《慧炬》第33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