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迦曼尊者读后报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德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迦曼尊者读后报告
  德净
  一、前言暑假里,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开发生命内在的睿智,精读阿迦曼尊者传;老师希望我们每一分子在接受尊者的教导后,能依循著「法”的道次第,一步一踏实,用敏锐的心智去理解和探彻、用浑厚的性灵去酝酿和领受——专一心志的修行。
  老师的用心,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同学们在接受尊者实修体验的冲击和洗礼后,经过相当时日的蕴涵,能勇敢的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失,看清自己的无知和躁动,果能如此,我们的生命即能有所转机,尔后能强化自己、净化自己,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僧格完美,更重要的是老师希望我们透过贤者的引导,超越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开展自我无尽的智慧宝藏,迈向崇高,迈向解脱,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之后,令自己的修行成果,上通古人,下达来世,使我们的努力,成为后人修行的进阶。
  二、修行的成果
  尊者阿迦曼,生于佛历一一四二二年,公元一八七O年,生在一个传统的佛教徒家庭中,有八个兄弟姊妹,他是长子,从小活泼有活力,身材短小,肤色明朗,聪明有智慧,十五岁在其乡下寺院剃度成为沙弥,由于热衷学法,不久即对各种经典熟练通晓,见解深刻超群,眼光超凡脱俗,此是他独特而有别于旁人的心意系统,在他的心灵深处闪烁著高雅的气度与殊特的智慧,过了两年的沙弥生活,因受父亲的要求还俗,然在其二十二岁时,对出家的信心坚定强烈,于是再次告别双亲于佛历二四三六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出家。
  他是当时最著名的禅师,他能开发智慧、传播智慧、维护智慧,他的果证程度能建立他的生命情操,标定他的人生价值,所以能受到他的弟子所崇拜景仰,尊者于一九四九年般涅槃,享年七十九岁,因为他的修行精进,与人格的超然,受其慈辉所感照著,不论是天、人都能得到很深的影响与感动,尔后具足深远的眼光,旷达的智慧皈依三宝,奉行下疑。
  三、最初的修行
  刚剃度时,他追随其师阿迦索长老修习毗婆舍那,以“佛陀” 一词做为禅思的主题,起初他也怀疑它的价值度,但经他继续不断的努力,直到充分的足以感到内心宁静清凉时,他才渐渐体悟到任何事物的成、住、坏、空,必须经过连绵不断的修行展现,追寻烦恼为何物?探索解脱的真象,我们致力于多闻熏习,开拓念、住的功夫,展现内心的清凉,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需透过修证的功夫,唯有不放弃努力,自己才能迈向解脱,下受后有,否则“持续不断的生死轮回,如同一条蛇正咬著自己的尾巴。”永远自限在自己狭小的格局里,坐井观天,自得自满。
  曾经于某夜做了一个梦,尊者阿迦曼对此预言之梦,得到莫大的启示与保证, “只要他不放弃努力,他将能于此生达成他的目标。”从此他致力于更严谨的修行,日以继夜,精进用功,并且坚持头陀行的方式,一直到他圆寂,都遵守著严格的苦行僧生活。
  天地何其辽阔,我们却为了争夺那一小块的立锥之地,而勾心斗角、互相残害,导师曾告诫我们:“生物通常顺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而人类往往因为贪于利养,而彼此伤害,以致内心苦闷不已,尊者阿迦曼,他时时刻刻体会了“在众生活是各种痛苦烦恼的聚集,就像广阔稠密的森林中,潜伏著各式各样的危机一般区” ,所以他朝向清净纯洁的出众生活,此是支持他追寻正法的资粮,免于三界的诱惑,通过危险的地方,到达光明安全没有知见障碍的彼岸。
  由于精进修行,有一天在利亚布寺,精动修习禅思时,他的心境趋于平静,忽然间浮现出一具肿胀溃澜的尸体幻象,而尸体又受到群鹰、野狗的争夺: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否也像群鹰、野狗般,必要以争瞰群肉,来滋养自己、丰满自己呢?有监于此,使得他有恶心和厌离的感受,这是他第一次从禅思幻象中得到的启示,之后,他时时保持这个印象,即是他日后做此观尸的基础继续思惟,心性的浮动,使得他发现随著自己的想念而起“追逐”或“好奇”所生起的观察修习,会使他无法保持心态的平衡,于是他确信,这种方法绝非通往解脱的正道,也是一般下了解心意开发的凡夫所期待的现象, 一从此以后,他把注意的焦点回转到身上,使它横亘周旋在全身下同的层面或范围中——垂直的、水平的、向上的、向下的、对角斜边的——永远在念、住的审视之下,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经行禅思。在他偶而静坐禅思时,也不让他的心意隐到专精于一的状态,而使它规律地观察思惟身体的各部位。” ,此后,他即依靠著念、住的审视,做为自己修行的指南,以观察思腔做为禅观的借镜,在这关键上,不断的重新滋长,使慧命闪露光芒。
  四、生活与修行
  长老阿迦曼专精于心意的开发,当他与头陀弟子们游行时、,内心有安详的感觉,能触到平静、充实和心志明晰,因为穿著的粗糙与修行风格的殊特,所以引起人们的好奇,渐渐地周围的人被他们的真诚教导所感动,而生起了对他们的尊敬和钦佩,且乐于亲近他、恭敬他,菩提学程上,又迈入了另一个层次的喜悦。
  尊者阿迦曼习惯隐居于偏远的山区,独居时他即能胸怀顿开、心生欣喜灭除烦恼,因此他总是宁愿隐居独来独往,以解脱作为唯一目标,对自己所坚持的理想,有一种连绵不断的关怀,他要探索生命的深层,“他始终坚定下移,这是他精动努力的特点。自从他发现了正确的方法,由于一再的练习,他的进步也持续地增强。身体一再地被解析,然后用慧眼加以分解消除,直到身证成就。心意,因为不断的精进而强化,由轻安宁静而增加了猗息喜乐。”他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掌握住每一个念、住, “只有在睡眠时念住方才不在。”其他的每一个时刻,他都能精勤禅思、静坐或经行,在这刻意的琢磨之下,烦恼逐渐的减少,智慧逐渐的开发。
  托钵时他以简单的三衣,时时保持念住恒常,心意仍持续在控制之下,对于托钵的食物,他会加以分类整理,并拒绝后来送到的食物,食用钵中食物之前,开始观察食厌想,为了防止欲火的贪著想思和嫌恶,整个吃饭过程他都能持续念、住的功夫——为厌恶相所监视著。
  他坚定地增进禅思的修习,专心于除灭束缚众生生死轮回的烦恼种子,当他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有如走入死巷时,由于缺乏良师的指导,所以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 “没有良师的指导,他必须依靠自己费力地奋斗。这种奋斗在难题得到解决,以及死巷得以突破之前会导致延误。这些障碍常常会产生危险和邪恶的威胁,这证明了善知识(益友或良师)对于修行人在心意开发中的重要性(佛陀也曾说过)与真实性。缺少善知识,另一方面,导致延误和危险,对所有修行人而言,都是很严重的障碍⑨。” 一个行者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往往会耽误心意开发的进度,故而阿迦曼尊者特别强调,缺少善知识的牵引对所有的修行者,都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长老阿迦曼有卓越的勇气和睿智,对自己和别人都能善巧的调教与鼓励,而在修行的学程中,他凭藉l颗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与坚毅的信念,战胜了懈怠,征服了难调伏且活跃的心念,每一位与他相处的初学者,都能从他那里得到信心与法喜,在修习上他是勇敢、不退缩的,他驯服了杂乱的心思,实践一个行者的品格,所以跟随他的弟子们,都乐意接受他的训练,接受他的调教,企盼涵藏在自己生命内的绝大可能性——佛性,开发出来。
  五、不平常的事迹
  头陀行比丘通常居住于森林乏人之处,与老虎共居山林之间,若不慎遭老虎袭击,那是会被蚕食鲸吞的,而尊者阿迦曼却乐于停留在老虎群居的山区,但从来也没有一只老虎走近他,也不担心猛兽来突袭,因为他真正担心的是此生未能证得道果,这个大前题比起这些凶猛的老虎,还要强烈的冲击著阿迦曼尊者的内心深处。
  凡是愈冒险的地方,愈是能引起尊者前往的兴趣,因为那样愈能实际体验生活、愈能真正开发念、住、愈能学习到有价值的教训,在沙里卡洞时,他曾经遇到一位魔王,在此之前凡是来过此洞的人,无有一人生还,而奇迹似的阿迦曼不但毫发未损,且能为那魔王说法,魔王听完法义后变得忧惧和羞惭,再也没有伤害人的勇气和意念,而且皈依三宝,此刻尊者了解到“法”的下思议,“第一,法的力量可以把肉眼所看下到的有情带到他的知觉领域里来,并引导他向于正道。第二,他的心境进入不可动摇的宁静之乐达数小时。第三,困扰他这么多年的慢性疾病完全痊愈了。第四,他的心意已经到达一个水准,许多疑问都已迎刃而解。第五,他第二天早上吃的饭,正常地消化了。最后,许多从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各式各样的知识,都明白了,包括烦恼的除灭和针对不同性的个人,应用何种方法去除灭。”法能引导我人迈向正道,迈向宁静,更能使我人洞见诸法实相,使我人超凡人圣,由迷转悟,了达世间的一切生灭相续。
  有时,尊者在进行禅思时,他透过身观念处的思惟,进入专一境界, “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动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动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得到深奥的程度解脱,也经由这种禅思渗入他心理的想思,可以完全透视对方想法及其计划和修习程度,故而一个进入禅境者,得到了正法的洗礼可以看到法的奇妙,又能拥有豁达的见识,过人的智慧,引导他人步入正法,这是何等的奥妙!何等的精彩!
  有时在晚上静坐,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也会为他说法——念住千万不可以分心,而流露出多变和游栘不定的心况, “人类是聪明的生物,不要表现出缺乏身为一个人所应具有的智力水准,那将是可悲的罪恶。一个出家人的作用,下论内外,就是要成为世间所能信服景仰的人。所作所为,不论结果或过程,都是没有瑕疵和无可责备的。就你自己的开发而言,那是高尚的、正当的,而且必须予以稳定地开发。一个乐于修习戒德、禅思、念住、智慧和精进的出家人,现在或不久必然会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沙门。”尊者聆听圣弟子的开示,依此而觉得“他下能主宰自然的法则,他只是透过自然的法则,让别人可以依循修行而已。”他感觉被法光所覆盖,直到从深层的禅境出来,由于在山洞的精进开发,全力除灭烦恼,他终于趋入阿那含道!
  凡夫通常被色声香味触法所牵绊,若不经内部概念的厘清,思绪会任意随尘境所摄,五欲的根尘将会吞噬我们的心灵,成为心意的毒药,身体可能因美味觉受而得到滋养,然心意的进步却由美妙的尘染而被劫取了,这将削弱了自己,为了滋养色身,却付出了内智潜能的代价,这就是一直未审慎看住自己的念头所致。
  因此,我常在冥想,一个学佛道上的行者,应当成全自己好好努力,活成一个“修行人”进而鼓励别人,好好活成一个“修行人” ,努力成就自己的“佛性” ,也努力成就别人的“佛性” ,出家人顾名思义出离烦恼之家,因此如何排除烦恼,对“法身慧命”有一份深深的顾虑,被视为当急之务,我们要恒常保持警觉,面对烦恼所生出的任何现象,相对的以念、住来对制它,所以,自制是很重要的,而依法的自制即是至高无上的宝典,世界上所有宝藏,都无法真正达到涅槃境界,唯有“法依止一 ,才能让这颗迷失已久的心,真正落实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中道上,我们已下止千次万次的失误,今生出家修行若不能接引容受他人,甚至也受不了自己,即不能享受到超脱的果实,如此则注定生死轮回的困缠,啊!疏忽了付出的代价,修行也就永远没有把握,因此,我们怎样的期许自己,我们即能对自己做怎样的奋斗,尔后决定怎样造就自己。
  六、头陀者的修行
  阿迦曼尊者不仅自己力行头陀行,并且也要求弟子们遵循头陀行的基本要求:
  山外出托钵:在行乞食的村落上要持续念、住的控制,不允许心意被来往的种种活动所诱惑,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意,恣意攀缘,就如同深陷在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2)拒绝后来送到的食物:训练自己少欲知足的习性,免得因美食的贪求而自我放逸。
  (3)日食一餐:为了摆脱食物的渴望与负担, “它自动地消除他对更多美食的期望,美食只是喂养身体和讨好口腹,却有损于追寻苦灭者的尊严。”因为饮食过量容易引起睡眠和昏沉,所以对于减食的要求,使得尊者与弟子们在头陀行时有激励的作用,用这种方法持续地训练自我,具有相当的助益。
  (4)一钵进食:免于携带其它器皿的不便,将食物混合一钵食,可训练心念专一,下论食物美味与否,都不能被感觉的好、恶所屈服,可调整心性的平衡。
  (5)穿碎布衣:尊者在冢间之类的地方,拾取抛弃的碎布片,缝制成袈裟或僧服,也开示弟子, “长老阿迦曼常说,希求安宁的比丘们应该把自己看成毫无价值的破布(在世人眼中) ,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们才下会受到饮食、睡眠、与人交往的困扰。他们不会因为我慢的感觉或虚荣而自鸣得意。知道消除自我的能力,才能使他成为真正的出家人,而不是自我夸赞的能力。这是一个出家人应有的美德,或宁可说是根性。”有了朝向这个理想的思考模式,他自然能向头陀苦行迈进,而得到法喜。
  (6)住在旷野里:住在旷野中得到安祥宁静的隐居生活,内心充满轻安愉快,愈是荒芜无人居的地方,野兽自由漫游处,心意愈是蓄势待发,愈能实践理想,力争上游,如此心性愈明朗,生命的境界就愈开展。
  环境的影响可鼓舞修行人,凭藉著的力量就是追求法的无价,故而动物的危险性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故头陀行比丘和动物之间,自然而然便有了无法解释的友谊,即使是多么凶野恐惧的野兽,在尊者之前都是特别的温驯和友善的。
  (7)住在树荫下:一个修行者希望加速他的修习成果,所以选择在树荫下进行禅思,念住的开发可以有很大的进步。
  (8)住在坟冢间:大多数人都避免接近坟场,而头陀行者却选择这样的修行场所,每一个修行人,由于对自己修行的法门下同,对自己生命的期许不同,对自己要求的疏严下同,因此努力的方向与程度也会不同,对修行所成就的果报也不同,而在坟冢间修行可以时时提醒死亡的到来,了解生命在呼吸间,可以认清生命的真象,激发自我努力的学习,企盼因此解脱这一生生死死永无休止的轮回,企盼无数晚来的众生,因为我的努力而得以超拔飞升。
  七、尊者诲人不倦的态度
  长老阿迦曼说:“所有存在者本身下论是鬼、神,这事物的存在和一个人的信与不信没有关系,它下能改变事实”这句话是如此的有力简洁,任何人可以不相信因果,但是不能改变它存在的事实,一般人被“我见”所惑,故而导师解释“我见为无明迷蒙于有情自体的特征。且以人类来说:自我的认识,含有非常的谬误。有情念念生灭,自少到老,却常是直觉自己为没有变化的。就是意味到变化,也似乎仅是形式的而非内在的。有情辗转相依,却常是直觉自己为独存的,与自然、社会无关。有情为和合相续的假我,却常是直觉自己为实在的。由此而作为理论的说明,即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我见。”不能检查或约束自我,所以心灵被外物所染著,烦恼下断却又装饰自我,不相信业的循环,而引发出一连串的痛苦,这是何等的悲哀!
  “当他停留在东北的某些城镇期间,尊者阿迦曼知道,有时地居天使会聆听他在夜晚对弟子们所作的开示,下论地居或空居的天使对他都有深切的敬意” ,一个修行有了成果的尊者,受到人天的爱戴可见一般,他又能主控真正自身的解脱,是如此的不凡,感慨“佛在世时我沈沦,圣者在世时我无福值遇聆听法语” ,奈何今生多业障,只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老实笃定的向前进!
  在阿迦曼长老所到之处,都充满宁静和喜乐, “他会提起路上所看到的动物,以它们作为开示的主题,告诉他的弟子,那些动物是如何地感受著它们的业报。他说,下能只因为它们是动物就予以轻贱,因为它们正在特定的时段里,感受著痛苦的个别业报。”所以他不论在那里都受到欢迎,因他能从日常生活中开示法义,又能为病患者治病,凡接受他的慈心观照辐射,即可以治疗一切苦痛,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佩。
  他经常教导弟子们,牺牲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和心意,但是千万不可舍弃“法义” ,所有生的必当死亡、消散,正确的方法是勇敢和果决,不必忧虑死亡,如同尊者在做心意开发时,在愈充满凶险的野兽区,愈能开发禅思和智慧,在濒临死亡的恐惧胁迫时,愈能生出精进勇猛的斗志,在没有任何压迫下任由心志安逸活动,是心性迟钝的培养。只会打垮自己,而徒具一副包装的出家人,没有实在的修习,活在堕落心境之中,毫无自求改正或净化的期许,就徒然随著时空与物境化,而尊者阿迦曼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他的修行态度,是后学者所效法的,因为修学佛法是以累进为次第的方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学养,一分生活:一分修持,一分表现,一个行者,他的深藏下露或者肤浅鄙薄,完全以学养来奠基,多一分学养便多一分把握自己的能耐,少一分修学,在举止言谈之间,也必然庸俗鄙陋烦恼丛生,所以要如何使自己超越有限的生命模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念之间。
  八、依止法义趋向解脱
  不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尊者阿迦曼的修习模式里,都是分秒专注一境的,对物质上的必需品,通常他都以厌离心来对制;这对追求生活享乐的凡夫而言,此种生活是嗤之以鼻,不层一顾,但是对于尊者的自我要求,却甘之如饴,因为他有著正法支持著法身慧命,视世俗的享乐为危险的所在,他永远摒弃自我的享受或放纵行为,对于各种欲望的要求,完全舍弃,有时更会连续几天下间断的斋戒断食,以策励自己不间断的精进,也可以提醒修行者为了精进缘故必需忍耐。
  认真不懈的积极修习,使他顺利达到三果的圣位,在超越障碍以前的种种努力,都是很痛苦的经验,但是所有的障碍又都必须独自勇敢的去面对它,这是在正法的引导下历劫归来才有的成果,而我们在末突破证知了深奥的法义前,尊者阿迦曼无形中,给了我辈极大的鼓舞,他下以证得三果而自负,他知道唯有达到究竟的果证,否则绝不终止!
  跟随他的弟子中,有时常受到尊者的教训和责备的,然而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都能在尊者的指导下得到进步,也有些弟于在他的教导下未曾改善,也未设法改善者,对于这种人阿迦曼尊者形容如美味汤中的杓子一样,丝毫不知它的美味,只是一只杓子从这一锅丢到那一锅,从未想到透过心意开发来改善自己,因此他在
  法中也不会有所收获。
  为了证果他抱持的观念,不是死亡就是达到究竟的果位,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的开发完成了,就能回过头来,协助他人、造就他人、成就他人,要想成为心意的主人要靠努力、智慧的配合,如果不能积极的开发,就得听命于烦恼的摆布,在生死轮回之中头出头没,因此当不能获得胜利时,他体认到就让身体死去,免得羞愧的活著——长老如此的警惕勉励自己,反观自我,竞浑沌的日复一日,今后我们岂敢将“修行”二字挂在口中,不去身体力行呢?
  尊者阿迦曼说:“至于教导那些不愿听受或听闻而没有敬意或兴趣的人们,是没有什么妙方的,他们把法视为平凡无奇,待它就像老生常谈而已。只有在一连串痛苦的考验之后,才能赢得无上法。把无价的正法消溶于汪洋中是没有用的,就像一个人在溶解没有价值的东西一样,只有为了那些用心聆听的人们,正法才得以宣说。”我们应记取佛陀的教诫及尊者的开示,悲悯众生的愚痴,我们是生死轮回中无数的过客,依止佛陀所说的正法,而法的本身就是正觉,由于尊者锲而不舍证修的结果,终于获得解脱的证果,圣者的法光逼照三界,众多天神群咏赞叹,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接受严酷死亡的考验威胁,是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身为现代僧伽的我们,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份深深的期许,在菩提学程中,精动向上,如此才能算是读了本书后,我们对尊者的精神做出的相对呼应。
  九、尊者的体悟
  长老阿迦曼他日以继夜全神投入于法的禅境中,精动不懈,冒著生命的危险追寻正法,把正法摆在任何事情之上,大过于自己生命及更重要的事,所以智慧和念住才能不停的运作著,意志力快速的提升,要求自己与其弟子住在一些威胁险钜的地区,才能使内在的野兽得以真正调伏,他认为凶猛的烦恼甚于这些外在的环境,阿迦曼尊者说:“人类是一种聪明的生物,下该屈服于内在的野兽,反而必须勇敢与他们战斗,才能名正言顺被称为人类。”
  他卓越的教导方式,因适合各种接受他的弟子,使得弟子从未抱怨教导过于严厉,他的开示愈强烈,法义也就愈深刻,听众心意愈平衡,念住和智慧愈能观察思惟,因为他已得到了最高的果证——阿罗汉一个“痛苦的绝对熄灭一。
  尊者阿迦曼他在旷野森林中隐居时,不仅随时开示,而且开示肉眼看不见的众生,经他长年开示的众生,都得到他感人的软化和从他调教的方式中得到利益,因为他是一个全然纯净者,具有独特的能力,让他的弟子们尊敬,畏惧和感动,一个得到正法果证所庇护的人,大家都乐于恭敬亲近他,所以接近有智慧、有德行的大德是绝对必要的,透过他的训练和引导下,渐渐地转变成和他相似的品格,不会因自我摸索,而误人错误的道迹或思想,只有奉行正法,佛教才能继续存在,而修习正法的成果,也才能依实践的程度显现。
  佛陀证悟所宣说的教典,我们只要依于法即可以获得如来的圣果,法的本身是真实的,唯有自己的体悟才能确实了解佛法的奥妙,尊者阿迦曼说:“我们是自己业力的继承人而要对它的果报负责。”
  尊者阿迦曼在七十九岁示疾,也是他肉身的最后一次示现,是一个圣者真正的体悟真理,注重实质上的内心修习,将名称、声誉、喜欢等种种利诱视如毒蝎,一个出家人的生命,应该奉献于正法,否则只有穿著袈裟,并不能称为真正的佛弟子,而尊者没有虚度了此生,他不屈挠的精神战胜了结使,不再执著凡夫死亡的恐惧和苦痛,达到真正肉体包袱的解脱,他自性的超然,光辉的辐射,是光明寂静的,我们要做解脱的主宰者,度著法的船筏,到达生死的彼岸。
  尊者是我们所效法、景仰的,暗自忖度,一切的修习只有实践法义的真如,只是永远处于烦恼的涡流中,也只有永远随著生死海中飘浮沉沦的愚夫,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丰裕,可是人人活在恐怖威胁的暴力中,生活压力不断,一个没有佛法的国家,是没有透视真正内心世界的民族,永远不知道罪恶的渊薮,从这样的一个国家,所生起的思想、行为是与正法背道而驰的,佛教以般若智,认真思考“苦”的事实,积极解决苦的根源,净化本性清净的自性,任何凡夫的无价都有替代的物品,唯有正信的佛教,仗著三宝的功德力,从净化身心而回复到自他的和乐,但这也都必要仰赖我们,对佛教有一份责任心与使命感,才能实现人间的净土,安乐的理想国。
  十、结语
  阿迦曼尊者的传记,老师吩咐的作业已经圆满结束了,然而我的人格有因为接受尊者的开示软化而强化圆满吗?我的僧格有因为近日来的开拓、阐发,而使宗教情操提升吗?或者是我对人格、僧格的提升与否了无牵挂::我在内心深处,一递递思索著。
  老师时常教导我们,修学佛法是一种生命的学问,他叫我们要将整份精力投入进去,在一种连绵不断的修学中,探索生命的意义,追寻人生的无限,当一人性”显发极致时“佛性”即开始发酵、萌芽,此后我们的生命,即能在菩提学程的渐次实现中脱胎换骨,等我们羽毛丰盈,烦恼渐尽,知识渐长,对自己的法义道心,有一份不可动摇的信念和把握时,能对社会也产生一份深切的关怀与体恤,他嘱咐我们下要忘了在修行学程里,有多少的能源和热力,都是来自祖师大德的辛苦经营、有心栽植,我们不是生来就豁达开朗、资智聪慧,是长辈教育我们,佛教造就我们,师长成全我们,才有今天充满法喜的我们,所以我们要回过头来造就同道、造就他人、成全他人,使得来日的佛教,因我们的一份努力,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此我们即能超越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开启生命内在的睿智。
  摘自《僧伽》第4卷第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