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心经”文句阐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九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经”文句阐幽
  沈九成
  王无念居士、明空居士、李慈铭居士,分别来信中谈到“心经”的译本、注本、名相解释、参考资料等问题,兹谨就所知,综合奉答如俊:
  从梵本译汉的“心经”,自姚秦迄末,原有十四译,其中吴支谦等六译,久已佚传,现存者仅八译,若加叶阿月教授的新译,共为九译。其中什公、奘公二译为暑译,叶阿月本广暑俱译外,其余皆是广译。
  由藏文转译汉文者,约六译。
  至于各家注释,周止庵居士在其“心经诠注”中,曾胪举唐末以来八十四家注本,若加周氏末录之近人注译,如“印顺法师、演培法师、叶阿月教授等注本,当已近百家,除明代宗三防、如玘合注“大明咒经”外,其余各家,皆注奘译“心经”。
  ××××××××××××
  来信所说:“各家注本诠解不一,释义纷歧,甚或大相迳庭”的原因?主要是注释家异学异受,知见各异,或以唯识理论注释,或以华严教旨暑疏,或以禅理解释,或以密宗教义讲解,或以天台三观析义,或综合各宗教旨,随宜注解,亦有以般若经释义者,林林总总,各是其说,遂成“百家争鸣”之势,而迄无为各家共许之注本。
  ×××××××××
  诚如来函所说,各家注解,对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句,犹末见有圆融满意之解释。
  此中原因,可能由于对某些名相误解所致。
  例如:色、色蕴、各家多释为:“四大及四大造色”、“变碍”、“质碍”、“物质”或“物质要素等”。
  随之而释“五蕴”,便戍“身心”、“物质和精神之五种要索”等义。
  其实色、色蕴的涵义,甚为广泛,佛除说“四大及四大造色”外,又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新译为蕴)及
  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
  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
  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杂含经卷二)
  一 舍利弗阿昆昙论对佛说种种色的解释:
  “云何过去色?若色生已灭,是名过去色。
  云何未来色?若色未生未出,是名未来色;
  云何内色?若色受(于色领纳义)是名内色;
  云何外色?若色非受,是名外色。”(余暑)
  又同论在“五阴几共心、几非共心”中说:
  “云何色阴共心?若随心转,共心生,共住,共减,
  是名色阴共心。”
  云何色阴不共心?若不随心转,不共心生、不共住、
  不共灭,是名色阴非共心。”
  叶阿月教授在新译中就梵本“色”字(ru^pa),译作:
  “物质现象(色)(的自性一是没有实体的状态,而没有实体
  的物质状态正是物质现象……而凡是没有实体的状态,它就
  是物质现象”(见叶译“超越智慧的完成”)
  简言之“色”是:“没有实体的物质现象。”
  清·朱圭(石君)“心经注解”中说:“质碍曰色,指山
  河大地种种形色积聚胸中言。远言之,凡所见者皆谓之色;
  近言之、,现前血肉之躯是也。”
  一这是古释中最突出的注解。所谓“山河大地种种形色”,即是叶释之“物质现象”,“积聚”即“蕴”义,积聚胸中者,即“内色”。亦即毗昙之“色阴共心”之色也。色阴不一定共心,色入意根始名“共心”,属“色阴”。如“象迹喻经”所说:
  “诸贤:内慧处及法意识,知外色法,是属色阴,若有
  觉(受之异译),是觉(受)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
  ,是思(行)阴,若有识,是识阴。”(中含卷七)
  又如“大拘缔罗经”所说:
  “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慧为彼尽受境界
  (色相),震为被偯。” “识是故,说(名)识,识何等
  耶?识色、声、香、味、触、法,识是故,说识。”“觉、
  (受之异译)想、思(行),此三法合不别,所以者何?觉
  (受)所觉(受),即想所想,思(行)所思。”
  “述记”卅曰,:“上座部等计即染第六(意)……问若无第七、第六(意)何所依耶?答曰:色为彼所依。”窥基曰:“上座部教法;胸中色物为其意根。”
  阿昆达磨义集论:“意识界俱依色物”
  综上所引,可见“意处属色阴”,乃佛世时之古义。“意”所受之境界色相,即是叶译所称之“无实体之物质现象”。以“色因缘故,亦名为色。”此乃意中之色,亦名心中之色。为五阴心之色分,故称“色阴”。亦即“随心转、共心生、共住、共灭”之色阴。(所谓“转”者,异也,即共心生、住、异(转)、灭之色,)足证色阴是心中之色。
  龙树“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名相之专论。在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习相应品中说:
  “佛为法王,为众生故,或时暑说,或时广说,有众生
  于色、识(受想行识)中不大邪惑,于心数法中多有错谬,
  故说五众(五蕴之异译)有众生心心数法中不生邪惑,但惑
  于色,为众生故,说色为十处,心、心数法总说二处。有家
  生于心数法中少生邪惑,而不了色心,为是众生故说心数法
  为一界,色心为十七界。”(智论卷卅六)
  由知“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之五蕴,即是“心”义。
  纵观心经全文,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诸法空相”、“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心无里碍”乃至“究竟涅槃”,此等经句,所表所诠者,皆心(五蕴)空之义,更无余义。奘译本以外,其余七译,无论广晷,所表诠者,唯是一心。
  佛在宣说大般若经时,开宗明义,即说:
  “为诸菩萨说大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之法,有情闻者,必
  得无上正等菩提。”(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初分缘起品第一
  之一一。)
  在初分相应品中: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菩萨摩诃萨,
  与何法相应故,当雪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佛告具寿舍利子
  言,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菩萨摩诃萨,与色空相应故
  ,当言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与受想行识空相应故,当言与
  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以下次第说,与内外六处、六识、
  六界、十二因缘、四谛等等空相应。)
  在初分相应品三之一末段,复详释五蕴与空的关系。其中部份与心经相同。而详细复尤过之。
  修行般若波罗密多空慧,如何与诸法空性相应?为“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一经之主旨,亦为般若系思想之中心。
  “心经”是专:且说:修般若波罗密多如何与五蕴法空性相应之经。是般若教义之根本要义。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
  此是略说,广言之,受想行识应开为: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色如何不异空子空又如何不异色?色如何即是空,空又如何即是色?
  要解释此“不异”、“相即”之理,有必要先了解五蕴何所从来?
  初分相应品三之一末段说:
  (诸色空彼菲变碍相、诸受空彼非领纳相、睹想空彼非取像相、诸行空彼非造作相、诸识空彼非了别相。)
  这段经文中之“空”字,是动词,否定词,乃“空却”、“空掉”、“空去”之意。色、受、想、行、识乃是心理运作(活动)之分类,自相(空)中原无色、受、想、行、识(五)蕴,蚁色触故;,乃有色、受,想、行、识。故说:
  [绪(樊碍相)色,空彼非变碍相。]
  即是说:“燮碍相”之色,空却原无“变碍相”之自相(空),而成为有“变碍相”之色蕴。如象迹喻经中所说。“内意处及法意识,知外色法,是属色阴(蕴)。”
  试作譬喻:“变碍梧”,譬如水,“非变碍相”(即无变碍相),譬如“空杯”。空杯之中,原无水八变碍相),今以“变碍相”之水”注入“无变碍相”之空杯中,杯中之“无变碍相”,即被有“变碍相”之水所空却(代替),成为有水(有变碍相)之水杯。如是:
  “变碍相”之“色”,空却了自相的“非变碍相”(即空相)
  “顿纳相”之“受”,空却了自相的“非价纳相”(即空相)
  “取像相”之“想”,空却了自相的“非取像相”(即空相)
  “造作相”之“行”,空却了自相的“非造作相”(即空相)
  “了别相”之“识”,空却了自相的“非了别相”(即空粗)
  大智度论卷卅六说:“色与空相违,若空来则灭色。”反之,色来则灭空。诸变碍相空彼非变碍相。即是“色来则灭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悬。初分相应品所云:“诸色空彼非色、诸受想行识空彼非受想行识?”即是此慧。龙树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智论:“从性空故有相,相空故诸法皆空。”
  五蕴虽以“有空义故得成”。“从性空故有相”,然若无色阴摄受之色,受想行识,便无运作之素料,盖受之所受,想之所想,行之所行,识之所识,皆以色为之素料。(即色阴共心之义)若无此素料,则受想行识,皆不可得。是故佛说:
  “彼色生受想行识”、 “色集受想行识集、色灭受想行识灭。”(杂含卷三)
  由知“空”、 “色”乃构成五蕴之根本条件,无空不得成法,无色不生受想行识,缺一,便无五蕴之法。是故经文“色”“空”并举,若“色”、“空卜不异、“色”、“空”相即,义即在此。
  然“色”、“空”相违,如何能转成“不异”、“相即”?此则色阴之“慧”处,成了啊键性之转捩点。一面“尽受境色”,广面引发识、受、想、行、之活动(还作)。故此意兼具集起、思量、了别三义,俱舍论:“心、意、识,一体之异名。”所谓体者,即是“意”。智论“依意而生识”、慧能舍“心相续故,诸心名篇一意。”故说意即是心,心即是意。以是之故,“意”即成为“色”、“空”互转之关键。“老女人经”中:
  “佛言: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法
  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目见色,即是意,意即是色,二
  看俱空。”
  目所见之色,是外色,见后即转为屠色阴之意,即是慧中之色,此意中之色,乃外色之反映,故说二看惧空。
  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色,是指色阴中之“变碍相”,即意中之色,亦即意中所摄之变碍相(物质现象),非措山河大地等实物。“意有二种,一者,念念灭,二者心相续(即相续心)”(智论卷卅六)心相续、引发受、想、行阴;念念灭,即是空。空者,空去意中之变碍相(现象),非空山河大地等实物。
  前言“从性空故有相”,后说“相空故睹法皆空”。什译“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即什译心经)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下,复有解释五蕴空的经文:
  “色(阴)空故,无恼坏相。(即变碍相)
  受;(隆)空故?无受相。(即领纳相)
  想(阴)空故,无知相。(即取像相)
  行(阴)空故,无作相。(即造作相)
  识(阴)空故,无觉相。(即了别相)”
  仍以“杯”、“水”为喻:
  盛有水(变碍相)的杯子,若倾去“变碍相”之水,便固复杯子的自相——空(即无变碍相);
  盛有水(领纳相)的杯子,若倾去“顿纳相”之水,便回复杯子的自相——空,(印无领纳相);
  盛有水(取像相)的杯子,若倾去“取像相”之水,便回复杯子的自相——空(即无取像相);
  盛有水(造作相)的杯子,若倾去“造作相”之水,便回复杯子的自相——空(即无造作相);
  盛有水(了别相)的杯子,若倾去“了别相”之水,便回复杯子的自相——空(即无了别相)。
  诸法空相,亦复如是。
  ××××××××××××
  [是睹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此也。指上述(五蕴)诸法,空相,却智论之“自相空”,法之自相,“不从缘生”,“本性空故”。(初分相应品)自相空故,无“变碍相”、无“领纳相”、无“取像相”、无“造作相”、无“了别相”。如此五蕴自粗空故,则一切相皆空,更无“生相”、“灭相”、“垢相”、“净相”、“增相”、“灭相”等差别之相。故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按初分相应品中,“不增不减”下,尚有“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等句,明诸法自相空中,亦复无“三世”,无时间、空间、寿命,补特伽罗等等相。)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塞、无苦集减道,无智亦无得。]
  如是自相空中,无色相,无受想行识相。智论所谓:“五众(蕴)空中无五众(蕴)”书法之自相既空,五蕴之各各自相亦空不可得。
  叶阿月教授新译心经中:将梵本原语:iha”译为“于此世间”,世间即是五蕴世间,佛说;“色、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杂含卷二)世间即是心义,五蕴法即是心法。故五蕴法空,世间诸法皆空,原不必再说其他种种法空。然有等众生,虽粗知五蕴法空,仍于现前诸法中,贪著其事,佛为慈悲故,不厌其详,续说:内六处、外六处、六识、界、十二因缘,四谛等等诸法悉空,令毋顾念贪著。
  “智”,指由分别诸相而得之世智,诸法空相中,无有差别之相,无差别相故,无有世“智”。亦以法空故,于空法中无所有得。智论:“诸法空故,更无所得,是名不可得空。”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星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因知诸法空故,无所可得。菩提萨坛,(佛在大经缘起品中说:“为诸菩萨说大般若波罗密多相应之法,有情闻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故此句应指发心求大道之众生而言。)“依”者,依持,依持般若空慧,修行六波罗密多之故,(知诸法空相)则“心无墨碍”,星者,牵挂也,碍,止、住义。于现法诸事象中,牵挂、住止(执著也)者,以修般若空慧故,无有里碍,无墨碍故,无有恐怖。“恐怖”,即恐惧怖畏,华严经列十八种畏怖:“①险道、②热恼、③迷惑、④系缚、⑤杀害、⑥贫穷、⑦不活、⑧恶名、⑨死、⑩大家、⑩恶趣、⑩黑暗、⑩迁移、⑩爱别离、⑩怨惛会、⑩逼迫身、⑩逼迫心、⑩忧愁。”如是种种恐怖,皆由垩碍现法中之事象而起,若无星碍,则无恐怖。“颠倒”,此处所指应是四颠倒,即无我中作我想、无常中作常想、不净中作净想、苦中作乐想。此等诸想,五蕴幻现,虚妄不实,颠倒若梦,故谓“颠倒梦想”。 “究竟”者,穷极义理,超于绝道,三藏法数所谓“至极之义”。“涅槃”,译义为“灭度”,灭者,灭心行处,即减五蕴也。度者,度生死流!又云灭息,灭者,灭诸法相,息者,息诸烦恼、息生死苦、得大解脱。简言之,涅槃乃圆满、具足、清凉、寂静、微妙之不思议境界。智论所谓:“减诸法相舍五众(蕴)身及道法,是为常乐得涅槃。”即心经所谓“不生不减、乃至无智亦无得。”之诸法空相境界,故知空一切相,乃般若系经论之精义,诸法相空,乃能与般若空慧相应。然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亦空,故说:“舍五众身及道法”,方能“常乐得涅槃。”
  ××××××××××
  般若系经典,在印度佛教史上,是最早出的大乘经典,所用名相,大致与原始经典衔接,变动不大,与中、后期大乘,却有较大差距,举例言之,般若经典中未见有七识、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种种名,此外某些同一名相,涵义亦互有不同,如前面曾提及的“色阴”、:思处”等,与中后期大乘的解释,大有出入,甚至难以融通。研究心经或般若系经论的名相,应参考专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大智度论。若能兼及原始佛经和六定论、发智论等七部论典,更佳。
  ××××××××××××
  其次是奘译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初分相应品三之一部份。内容、经句、大致和“心经”类似,而释义详细,尤复过之,是研究心经不可少的重要参考经典。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即什译心经),则与“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习相应品三之二类同,大明咒经中,自“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壤相………至以无所得故。”与习相应品中完全相同,极可能是什译心经的母本。就内容论,大致和奘译本相同?惟什译本有“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等句,为奘译及其他各译所无。可能什公的意译?不过就义理言,“习相应品”和“大明咒经”,都是极有研究参考的价值。
  叶阿月教授新译:“超越智慧的完成”,注释资料,极为丰富,颇有参考价值。
  [附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一
  摘自《内明》第15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