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释达观著:随缘自在 第六章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达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达观著:随缘自在 第六章
  第六章 念佛心要
  《多念佛》
  少说话,多念佛;少攀缘,多念佛。
  少妄想,多念佛;少执著,多念佛。
  少烦恼,多念佛;少痛苦,多念佛。
  少懈怠,多念佛;少怀疑,多念佛。
  少散乱,多念佛;少昏沉,多念佛。
  少分别,多念佛;少计较,多念佛。
  少抱怨,多念佛;少是非,多念佛。
  少戏论,多念佛;少自欺,多念佛。
  少傲慢,多念佛;少洒脱,多念佛。
  少批评,多念佛;少聪明,多念佛。
  少生气,多念佛;少伤心,多念佛。
  少无聊,多念佛;少发呆,多念佛。
  《不念弥陀更念谁》
  一人落海,旁人欲救。
  溺者言:吾不信,汝可救。
  旁人言:汝要“信”可救、汝应“愿”登岸、汝欲“行”此事。
  溺者复言:吾要靠己之力上岸。旁人摇头叹:无知众生。
  此人终于溺毙!
  您是否还轻视念佛?怀疑念佛?不肯念佛?
  不要跟自己的生死开玩笑,“自力”虽是可取,若再藉“佛力”定是稳当。
  何况“开悟”离“成佛”,相差甚远;
  念佛则不然,“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若能去极乐世界深造,何愁不开悟,何忧不成佛!
  故劝大众们!
  世上何事可挂念,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是一种幸福》
  念佛为求保佑,是一种迷信;念佛为求寄托,是一种信仰;念佛为求清净,是一种压抑;念佛为求开悟,是一种痛苦。那么念佛为了什么呢?万缘放下,了无所求!
  人不把握此生,只求往生,便是逃避;不见己佛,只求外佛,便是迷失。当知念佛念心,清清楚楚的念,明明白白的观,亦不执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一直念到能所双亡,自然便可一心不乱。
  然而您可以体会到,念佛是一种幸福吗?有个心在念,有句佛号被心念。自心在念,亦自心在听;从心念起,又回归于心。
  到底“是您在念佛?还是佛在念您?”念就是念,不要用尽心思,去求如何念、如何净?只要深深的感觉“佛在心中”,一切知足、感恩之心便油然而起,此时您便可以体会到,念佛是一种幸福!
  不要只会念过去佛,而不懂得礼敬一切众生,因为他们是未来佛。所以无事之时,心中要念佛;遇事来临,心中要有佛。如此忆念,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您在念佛,您又是谁?原来您也是一尊未来佛!所以说:“是佛在念佛。”往外追逐是妄想,向内寻觅是执著,若能了知缘生缘灭的真相,何来看不破、放不下!从今以后,一句、一句佛号直直念,何愁烦恼不断,清净不生。
  《人生何求》
  去年已过,今年将来;
  今年转眼也会过,来年亦会年年来。
  不知何年无来去?
  前世已灭,今世已生;
  今世刹那也会灭,来世亦会世世生。
  不知何世无生灭?
  前生未知,今生无知;
  今生时时造恶业,来生感果转不停。
  不知何生无轮回?
  小不明大,近不知远;
  寒冰怎知夏炎热,麻雀岂知鹏志高。
  不知何时无愚痴?
  人求名利,反误一生;
  利多再求也不尽,声名远播终会散。
  不知何事无贪欲?
  男欢女爱,爱恨情仇;
  有情终究变无情,亲家往往成冤家。
  不知何爱无嗔恨?
  读书之士,恃才傲物;
  会说却是做不来,错把知识当智慧。
  不知何人无蒙昧?
  潇洒之人,故装自在;
  常言生死无所碍,遇境之时恐难安。
  不知何念无虚假?
  人怕生死,却不解脱;
  穷极一生逐虚妄,回头反被无常追。
  不知何处无颠倒?
  众多修行,花招百出;
  皆是各唱自家调,谈玄论妙无一用。
  不知何法无高下?
  纵有入道,成佛尚远;
  再修无量劫时间,且世世行菩萨道。
  不知何心无退转?
  话说至此,还求何物;
  人生无一物可得,梦中之人当觉醒。
  那不知要求何事?
  一句佛号!往极乐土,成佛去吧!
  《生死事大》
  朝生暮死,暮生朝死,幼生老死,老死幼生;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出,轮回不断;
  百年光景,只在刹那,出息入息,无息则止;
  今此色身,岂能长久,今此事业,怎能永恒;
  日日尘劳,夜夜奔波,成败贫富,终归消散;
  功名盖世,无非一梦,富贵惊人,难免无常;
  人我相争,尽是得失,谁胜谁负,到头成空;
  世间事物,因缘所生,身心假我,何必执迷;
  劝君深思,生死事大,此事不解,何生能了;
  了悟生死,六道不来,一念清净,便出三界;
  虽迷未悟,切莫丧志,只要坚信,定能契入;
  老实修行,勿再起疑,道心不退,必证菩提。
  《了脱生死》
  《大学》劝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应修身养德,与人无求,与世无争。且宜多行正道,仁慈济世,一不愧天地,二不昧良心,故《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然修身行善,积人天福报,仍免不了一死,如《坛经》记载,五祖弘忍告诫其弟子:“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故大众们,勿自误误人,自欺欺人,而言:“做人好就好,学佛做什么?佛还不是教人行善,做好事!”这些观念皆是一知半解,不识佛法的真实义!
  不明白而有所论断,便是无知;明白而不去力行,更是无明。人若只是相信自己的看法,则是主观意识;若只相信别人的论调,便是无所主见。有智之人,当去深入了解,而非盲目的定论,这样于己于人,皆无所益处。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意味常人,不了解生死。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虽贵为天子,仍对生死一筹莫展,为求长生不死,派徐福远赴重洋,去找寻不死之方,但终究要面临死亡。
  不但在家如此,就连出家人也不例外。《续高僧传》有此记载,北魏时,有沙门名昙鸾,因病到处求医。而后感叹的说:“人命危脆,旦夕无常。若能学得神仙之术,再来弘扬佛法,那不是很好吗?”因此去拜会道家的陶弘景,恳求仙术,陶翁授以《仙经》十卷,昙鸾便欢喜回去。
  回程时经洛阳,遇见菩提留支法师,昙鸾便问:“佛法中有长生不死之法,能胜过这本《仙经》吗?”法师说:“纵得长命,亦终归六道轮回,有何可珍贵的呢?真正能够长生不死的,也唯有佛法才有啊!”因此法师便以《观无量寿佛经》授以昙鸾并告诉他:“学此经典,从此不再三界投胎,六道轮转,阴阳祸福之事不会再伤害于汝。而其寿命无量,是无法言说的,这就是我佛大觉金仙的长生之法。”昙鸾听后,心中有所领悟,便把《仙经》烧毁,从此专修净土,也以此教化众生,又著述《往生论注》两卷流传于世。而在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预知时至往生净土。
  同样为求长生不死,但其结果却是大不相同,一位六道轮回,一位往生极乐。
  故《弥陀经》有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秦王少善根,故不能得闻佛法;且劳民伤财,焚书坑儒,故无福德。昙鸾少年出家,一闻法师开导,就能专修净土,此为善根具足;后能于此度化于人,且论注流传,便是福德具备。
  人皆有生死,谁能出离呢?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秦桧不义,陷害忠良,遗臭万年,本应该死;岳飞尽忠,为国为民,留香千古,亦要受死。夏蝉七天之命,早当会死;彭祖八百长寿,亦难逃一死。古人会死,今人会亡,来人亦是如此,正所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不知您是否还为名利打拼、权势斗争、成败难舍、情爱纠缠、儿孙烦恼、身心折磨、为道忧心?还是故装洒脱,不管它、随便它、任由它?亦是无可奈何,无知、无解、无法呢?
  佛言:“生死事大。”就是说,人生再也没有比此事更重要了!生死不是修行的专利,亦非老年人的问题,也不是病危再来探讨的事情,更非失意人的借口。不要以为现在稍有成就,或有点功夫,或处在顺境,或无病痛,就可以不谈生死之事。人不该这样逃避问题,而要认真的去面对、思索、找寻、请教、学习、力行,如果一直这样做下去,您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夫子为闻道,可不在乎性命。而在《法华经》里,佛于过去无量劫中,虽身为国王仍四方求法,更言:“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孔子和佛陀都可为法牺牲,难道我们连求法之心也不肯发吗?
  生死事大,唯自己可救,那要如何修呢?
  如五祖所言:“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但反观自问:我们都是平庸的凡夫,且多生累劫妄缘所染,恶习深重,造业不断,要说开悟见性,谈何容易。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当生解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或许大众有许多的疑惑,真的只有此法吗?
  此疑惑问自己最清楚!不论是未修,或是初修,甚至修学已久之人。试问!自己可以把握今生开悟吗?问百人、千人没有一人敢确定。既然没办法,又何必耽误自己呢?《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
  且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曾言:“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整天高谈阔论,口说般若,不识本心,亦不老实修行之人,可说是愚昧到极点了。
  若已相信,您也许会问,到极乐世界,一定会开悟吗?
  永明大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弥陀经》里,六方佛赞叹此经,况佛对舍利弗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说不定有人会问,学佛之人不是要慈悲度众,行六度波罗蜜吗?
  藕益大师言:“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所以真能老实念佛,便已具足六波罗蜜了。
  再问又怎能舍离众生,独自去极乐国土呢?
  就是为了度众生,所以才发愿至阿弥陀佛身边学习,直到成就之后,才有能力度尽一切众生,正如学子先到海外留学,学成归国之后,方能贡献所学,帮助国人一样的道理。
  《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若无发菩提心,又怎能去呢?所以自私之人是没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的呀!
  那如何才能去呢?
  只要止恶行善,发菩提心,有信、愿、行,三资粮即可。“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阿弥陀佛,决无虚愿;念佛定可往生极乐世界。“愿”离娑婆,愿生极乐;愿将一切功德,回向极乐国。“行”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老实念佛,直到一心不乱。
  怎样才算老实念佛呢?
  藕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但每个人状况不一,所以按自己的条件来自定功课即可,最主要就是“持之以恒”。
  又如何达到一心不乱呢?
  藕益大师说:“要达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再者,大势至菩萨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由意根起念,舌根念佛,耳根闻入,其余三根,自然摄受。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日久行深,即可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憨山大师的《费闲歌》不是说:“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不知光念,是否有用?
  修行有“解”、“行”二门,念佛人从行门进入,直到心开悟解;纵使不悟,亦可往生极乐。
  此偈说得很明白,念佛要深信切愿,心口如一持名念佛。纵然散心念佛,念久也会专心而念;更何况《法华经》有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所谓:“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多念多修总有好处,刚开始都是散乱心,因为这是念佛的过程,故不能气馁。
  且念一句佛有无量的功德,还可消除自己的无明业障,因此要坚定信心的念,不要再找任何借口,来贻误此生才是。
  总之,要时时忆佛念佛,而念佛时要以至诚恭敬的心来念,不求快速、不求感应、不求开悟,一句一句清清楚楚,老老实实的念,便能一路念到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念佛至要》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节录《彻悟禅师语录》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达摩四行观》云:“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所谓“理入”,便是藉由经典来深入义理,而悟本心之方法。所谓“行入”,是透过各种修行,来契入清净的本心。不论用何种方式,最终的目的便是,明心见性。
  此“法门”,是指理入;此“行门”,是指行入。一切由理而入的法门,当以明心见性为主要。一切透过实修的行门,当以清净本心为重要。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彻悟禅师曾言:“此念佛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我何人斯,敢不归命。”
  禅师是一位圆解顿开之大师,以过来人的行持,恳劝一切修行人:明心之要诀,莫过于念佛。为何呢?禅师引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来加以解释。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为事一心念佛。若众生的心,于日常生活,来去坐卧,能时时忆念佛,现在或未来,必定能亲见弥陀。就现前而言:念佛功夫纯熟时,于定中可见佛,如慧远大师,一生三赌弥陀;或于梦中见佛,《法华经》云:“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坐师子座,围绕说法。”于未来而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持名念佛必见佛、菩萨来迎。《弥陀经》云:“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为理一心念佛。不假借其他方便法门,便可自得心开悟解。《坛经》亦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样的直接了。当由此可知,念佛至顿至圆,无非是明心之要诀!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再说,净心之要诀,亦莫过于念佛。为何呢?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佛性本清净,念念自性佛,不就归于清净。若能从一念至念念与佛相应,又岂能不净心!
  又譬如:“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清水之珠,下于浊水,浊水因清珠之关系,所以不得不,由浊转清。以喻佛号,能治乱心,故言:“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由此可知,念佛至简至捷,无非是净心之要诀!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妙哉!一句佛号,涵盖“解门”与“行门”之心要。举悟来说,若无深信,又岂能理解;举修来说,若无实修,又岂能证入。
  所以说一句佛号,总摄成佛的次第:信、解、行、证。故言:“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
  那就是说,一句“阿弥陀佛”,无非是一切修行人,入道最妙之心要啊!
  《一念十界》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节录《彻悟禅师语录》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迷时成妄,悟时显真,真妄本是一心,因迷而有分别。真心因迷而产生妄念,然而此妄念亦由真心变现。然真心无生灭,故终日不变;遇缘则变,故终日随缘。
  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所谓:“万法由心造。”故一念之心,可缘十法界。心不念佛,便念众生九界;不念三乘诸圣,便念六道凡夫;不念人天善道,便念三途恶道;不念鬼畜之道,便念无间地狱。
  故六祖大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大众虽未悟,却可从心中念佛,念念与佛相应,便是念佛法界,此法甚妙!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
  众生只要有心,则就有念。唯独成佛,方能念念无妄念,念念清净平等觉悟,故自等觉菩萨以下,悉皆有念。如菩萨有度众生之念,二乘人有涅槃之念,凡夫念念有我之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
  心起一念,必落十法界中之一界,更无有念能出十界以外。一念生十界,十界含诸念,故念念皆在十法界之内。
  每起一念,为缘法界之因,故六祖大师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即是此意也!
  如一念嗔念,则受生地狱之法界;一念贪念,则受生恶鬼之法界;一念痴念,则受生畜生之法界。虽修五戒十善,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受阿修罗之法界;守五戒行十善,即受人法界;行十善修四禅八定,即受天法界。此为六凡。
  与四谛相应,即受声闻法界;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受缘觉法界;与六度万行相应,即受菩萨法界;念念清净平等,即受佛法界也。此为四圣。
  若心能与阿弥陀佛之大慈大悲,依正庄严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不但念受佛法界,也定能往生极乐国土,何乐而不为呢?
  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如果深知一念生十界之理,而不念佛者,这是未曾有之事!因为真知,定会念佛;不念佛者,必然不知。
  故修行修心,慎察平常起心动念,时时要提起“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之正念,而时时忆佛念佛,则能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念佛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节录《彻悟禅师语录》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
  一切修行的法门,不离“止观”二字。因此透过止观的修持,便可产生定慧。念佛法门当然也不例外,念佛时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不可有别想,若有妄想,应立即回归佛号;果能无有别想,即是“止”定。
  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
  念佛时,当从心明明白白的生起,口里清清楚楚的念出,耳中字字句句的听入,一句都不含糊,了了分明;若能念到如此,即是“观”慧。
  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
  一念佛号已具足止观,非心外别有止观。止为因,定为果;观为因,慧为果。故《坛经》云:“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
  《楞严经》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止观已成,狂心即歇,妄念不生,菩提自现,了了分明,常寂自性,照见一切无碍,此为“不变随缘”;因如实照见一切,故能一念不生,即是照而常寂,此为“随缘不变”。实相之体,非寂非照,不落空有,即契入中道义也。
  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
  能如是信愿,持名念佛,净业必无不成。如此修行,且能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必往生上品。永明大师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而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说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行,皆能如是成就。
  念佛者可不慎乎。
  念佛者,要能深信因果,明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且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并以至诚恭敬之心,来念每一句佛号,必能止观双运,定慧等持,而后将此功德回向极乐,定能上品上生。切不可只想藉弥陀愿力,而自不老实修行,此不可不慎!
  《决定成就》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节录《印光大师语录》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敬上和下。
  修行从做人修起,人做不好又怎能成佛。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若有忍辱的功夫,何事不能成就。
  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服务于人,便是修福;成就于人,便是修慧。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常思己过,不犯错,则是善根之人;不论人非,不造罪,乃是福德之事。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
  要于二六时中,动静语默,一句佛号,从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所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若明此理,则自然念念佛号,不起别念;妄念一起,即归一句佛号!纵使散乱心念佛,只要因缘成熟亦可成就,何况一心念佛呢?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
  心生惭愧,则不敢懈怠;心生忏悔,则持戒清净。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老实修行,面对自我的内在,才是重点!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善自护念,净心念佛;莫管人家,修何法门,修得如何?
  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众生皆有佛性,故不可轻视于一切人,应学普贤菩萨,把众生当成佛,故礼敬诸佛;应效常不轻菩萨,因众生毕竟成佛,故不敢轻慢于人。唯己是凡夫,因还未成佛,故要精进念佛。
  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是再来人,若能依此而行,必是有善根、有福德之人;且具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三资粮,加上弥陀之愿力,定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