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有”相关议题之探究——以“中有救度”为核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颜建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有”相关议题之探究——以“中有救度”为核心
  [ 作者: 颜建益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有”相关议题之探究--以“中有救度”为核心
  【文章作者】颜建益
  【指导教师】蔡耀明
  【文章页数】205页
  --------------------------------------------------------------------------------
  【中文关键词】大毘婆沙论|中有大闻解脱|中有|中阴|中有救度
  【中文摘要】在佛教生死学丰富的数据中,除了对“中有”有过热烈的讨论,对于“中有救度”的可行性亦存在着许多争议。基于对生死议题的关怀,本文欲透过《大毘婆沙论》来探究“生命主体在死后的状态”之谜,也就是对“中有”的相关认知。此外,更针对具有争议性的“中有救度”一事,寻求出《大毘婆沙论》对此议题的立场为何。
  中有救度的议题,是《大毘婆沙论》所没有谈及的。因此本文以《大毘婆沙论》的中有观与业力观来交互探讨出《大毘婆沙论》对中有救度议题的隐藏态度。本文先藉由诸法转移的探讨带出生死流转的机制,以及在此机制中佛教业力观的特色之所在。之后便以佛教业力观的特色为基础,更进一步地以十二缘起法、六因四果建立出以异熟因果、无明习气、环境众缘与主体意识四条动线为主的业力因果机制的网络。并在这条网络上探寻出:“转业机制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原因,乃在于众生本具解脱的本性,以及经由转化念头所连带提升的生命质量。”经由证明业力可转的条件下,进一步探讨中有也有造业以及转业的可能。由上述一连串的层层解析与逻辑辩证,本文得以推论出《大毘婆沙论》必当支持中有可转的论点,然而转业的意义在于转化业力所带来的影响,于是便和中有救度有相当贴近的关连。本文强调的是,虽然中有转业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中有救度,但是中有转业的论证成立,却是中有救度机制存在的一项证明。
  在“中有救度”议题上最具争议性的著作,则为藏传佛教的《中有大闻解脱》中所记载的“中有救度密法”。在论证《大毘婆沙论》亦部份支持中有救度的机制之后,本文更企图将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大毘婆沙论》与《中有大闻解脱》两者之间作一延伸的对话与衔接。本文几乎可以强调地说,透过这样对话,我们可以厘清一点重要的观念:《中有大闻解脱》所着重的“中有救度密法”,虽然是以佛陀、菩萨与阎罗、鬼神的姿态来行救度一事,但它从未指出众生得以被救度完全是因为佛陀、菩萨与阎罗、鬼神的大神力。反而在救度的过程中,一直提点往生者必须心智清明,体认出心性的本质光明并以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愿心来契入。真正能不能被救度的判准,则在于所谓的“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愿心”是以如何的质量存在,这样的心念便直接代表着生命质量的层次。而生命质量的层次,便是将要如何受生或是得到救度的关键。于是可知,此中的理论其实是相当理性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研究动机、问题意识与研究主题的决定
  第三节、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的操作
  第四节、研究大纲的展现
  第五节、预期的研究目标
  第六节、目前学术成果的介绍与评论
  第二章、 《大毘婆沙论》的背景资料
  第一节、历史背景
  一、纵向的佛教文献史定位
  二、横向的时代环境
  (一)外道盛行
  (二)自我封闭
  三、小结
  第二节、目录与版本
  一、《阿毘昙毘婆沙论》并非《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的同本异译
  (一)就目录而言
  (二)就作者而言
  二、《鞞婆沙论》并非《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的摘要本
  三、小结--五部论书的关系整述
  第三节、作者与译者
  一、作者为谁
  (一)迦多衍尼子的身份
  (二)五百阿罗汉的证量
  二、译者介绍
  第四节、中有概念产生的背景与《大毘婆沙论》必须处理中有问题的原因
  一、十四无记与轮回主体在部派时期的诤议
  二、“三世实有、法体恒常”的义理诠解
  三、三世实有与因果观奠定了中有的存在:
  第三章、《大毘婆沙论》的中有观
  第一节、中有概念的诠解
  一、生死流转的相续阶段--中有
  二、中有阶段的生命主体--中有身
  (一)中有身的概念强化中有阶段的独特性
  (二)中有身的别名透显出中有生命状态的特性
  1、意成
  2、求生
  3、食香
  4、起
  第二节、中有存不存在之问题析论
  一、分别论师主张三界皆无中有的理由,以及应理论师的攻破
  (一)造无间业,堕地狱,其中无间
  (二)过难证
  二、应理论师主张欲、色界定有中有的理由,以及分别论师的问难
  (一)三事俱现,健达缚正现在前
  (二)中般涅槃
  (三)意成有情
  (四)过难证
  三、两派论师提论的基础背景之省思
  (一)分别论师所指为何
  (二)以无为的角度来看无中有的存在
  (三)以有为的角度来看有中有的存在
  (四)对此次辩论的省思
  第三节、中有存在于何处
  一、无色界无中有
  (一)对于无色界的理解
  (二)无色界不具备中有所需的条件
  1、就凭借而言
  (1)田器
  (2)处别
  2、就业果而言
  (三)无色界殁生欲、色界的难题
  二、中有不属于五道
  (一)所至不同
  (二)状态不同
  (三)安住不同
  (四)因果不同
  (五)麤轻不同
  (六)阶段不同
  (七)形成不同
  第四节、中有的旅程--对中有身全面且具体的认知
  一、中有身的生起
  (一)契经的说法
  (二)细微意识的存在
  (三)中有身为意所生的性质
  二、中有身状态的具体描写
  (一)中有身的具体型态
  1、外貌
  (1)一般中有的外貌
  甲、大小
  乙、形状
  丙、运动时的形状
  (2)菩萨中有的形状
  1、饮食
  2、衣服
  3、五官
  (二)中有身的活动能力
  1、神通与业力
  2、物碍与相碍
  3、相见
  (1)中有身见中有身
  (2)本有见中有
  第五节、中有身的受生
  (一)生命于三界之中的流转与受生
  1、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
  (1)在欲界死生,受欲有
  (2)在欲界死生,不受欲有
  (3)不在欲界死生,受欲有
  (4)不在欲界死生,不受欲有
  甲、色界殁,生色界
  乙、色界殁,生无色界
  丙、无色界殁,生无色界
  丁、无色界殁,生色界
  2、诸在色界死生者,皆受色有耶?
  (1)色界死生,非受色有
  (2)不在色界死生,受色有
  (3)在色界死生,受色有
  (4)非在色界死生,非受色有
  甲、欲界殁,生欲界
  乙、欲界殁,生无色界
  丙、无色界殁,生无色界
  丁、无色界殁,生欲界
  3、诸在无色界死生者,皆受无色有耶?
  (1)不在无色界死生,受无色界有
  (2)不在无色界死生,不受无色有
  (二)中有身于欲界、五道中的受生
  1、和合三事之间的关系
  (1)投生主体
  甲、一般有情的受生动机
  乙、菩萨的受生动机
  (2)投生客体
  甲、距离不和合
  乙、欲心不和合
  丙、业力不相当
  2、入胎议题的探究
  (1)一般有情的入胎位子
  (2)菩萨的入胎位子
  3、小结与反省
  第六节、中有身的生存期限
  一、中有身基于不得不受生的要求,产生存在不灭的能力
  (一)就饮食言
  (二)就本质言
  二、中有身不会有在四十九日后还不遇生缘的情况发生
  (一)就中有的动态而言
  (二)就中有的受生与形状而言
  三、三位论师的说法并未产生矛盾
  第四章、以中有观与业力观为两条主轴,探索中有救度的可能性
  第一节、何谓中有救度与中有救度概念的初始
  一、本文对中有救度的定义
  二、中有救度概念的初始、源流
  三、本文着重探讨的几个环节
  第二节、以诸法的转移说为核心,来看生死流转的主体
  一、以三法印为准则,看诸法的转移
  二、“过未体无”与“三世实有”两论在诸法流转上的融通
  (一)大众部的“过去、未来非实有体”
  (二)上座部的“过去、未来体亦实有”
  三、以诸法的转移,看生死流转的蓝图
  (一)染污心启动生死流转的机制
  (二)在“三世实有”的基础上,建立中有身概念
  (三)中有身与补特伽罗的诠解
  (四)补特伽罗与十二缘起,建构轮回机制
  第三节、十二缘起法带起了业力因果的网络
  一、对于业力的基本理解
  (一)依具体的表现分为“表业”与“无表业”
  (二)依形成业力的对象组成分共业与不共业
  (三)依动机而分三性业
  (四)随受报时间的差异分为三时业
  二、因与果之间的关系
  (一)相应因
  (二)俱有因
  (三)同类因
  (四)遍行因
  (五)异熟因
  (六)能作因
  三、缘起与士用果彰显佛教业力观的特殊性
  (一)由心里与物理两个面向来看佛教与外道的业力观特色
  (二)以士用果肯定生命主体的创造力
  (三)以十二缘起与六因五果来彰显佛教的业力思想的网络
  1、十二缘起透显重视意业的特色
  2、六因五果将业力因果以网络状的方式开展
  四、积极的转业机制
  (一)转化意念为转业的关键
  1、在《大毘婆沙论》中,对于转业议题的诤论
  (1)譬喻师的一切业皆可转说
  (2)阿毘达磨论师的业不可转说
  (3)《大毘婆沙论》的意见为定业不可转、不定业可转
  2、种善根为转业求得解脱的基础
  3、众缘的介入亦以转化意念为转业的关键
  (1)断善根的可能,间接承认了转业机制的存在
  (2)众缘的介入,以转化意念为续善根的关键
  (二)生命质量的实质提升为转业之所以落实的依据
  (三)小结--转业机制是积极并符合科学精神的
  第四节、由中有的造业与转业来看中有与业力的关系
  一、中有身能否造业
  二、中有身能否转业
  (一)譬喻师与阿毘达磨论师的理路分析
  1、譬喻论师的中有可转说
  2、阿毘达磨论师的中有不可转说
  3、对阿毘达磨论师之辩驳的省思
  (1)“无闻芯刍”与“于界不可转”
  (2)“善恶行者”与“于趣不可转”
  (3)“影坚王”与“于处不可转”
  (二)《大毘婆沙论》应当支持中有所造不定业可转
  (三)由诸部派论师的主张来看其中反映出的警示
  第五节、中有救度一事可能存在的契机
  一、主体方面具备的能力
  (一)众生皆具解脱的清净本质
  (二)回归本体的内在要求为救度成立的条件
  (三)中有身具备六根能力,使得救度机制得以具体落实
  1、使众缘的影响得以介入
  2、新业的造作成为异熟果的新成分
  3、中有意念的转化为中有转业的关键
  二、客体方面可能介入的力量
  (一)环境的感染力
  1、临终环境
  2、中有旅程所经历的环境
  3、中有身可能见到的业力幻象
  (二)亲友的祈愿力
  (三)菩萨的悲心愿力
  第六节、小结
  第五章、在中有救度的议题上,建构一道与《中有大闻解脱》之间的桥梁
  第一节、《中有大闻解脱》的文献依据
  第二节、由《中有大闻解脱》走回《大毘婆沙论》--从宗教上的救度议题为起点走回十二缘起法的修行路数
  第三节、由《大毘婆沙论》走向《中有大闻解脱》--从自我救度的生命提升走向回归心性的宗教观修法
  第四节、《大毘婆沙论》与《中有大闻解脱》的衔接
  一、相同的救度原则
  二、对中有的具体认知有小异、有大同
  (一)小异--意生身的形状
  (二)大同--对中有身的具体认知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结论
  第一节、本文的研究成果之展现
  一、文献方面
  二、《大毘婆沙论》对中有相关的议题方面
  三、《大毘婆沙论》对中有救度的主张推论
  四、《大毘婆沙论》与《中有大闻解脱》的衔接
  第二节、对此研究成果的省思
  一、在理论方面可能的盲点限制
  (一)成果仅为依《大毘婆沙论》为理论依据的阐述,绝非代替真理发言
  (二)对《大毘婆沙论》的探讨,谨代表笔者自身的认知
  (三)本文的探讨路数仅为此类议题的一种,绝非唯一
  (四)本文所做的研究成果,仅为初步的探究
  二、在实践方面的发人省思
  第三节、本篇研究的展望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壹、 大正藏典籍
  一、《长阿含经·游行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一册,No.1。
  二、《长阿含·众集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一册,No.1。
  三、《中阿含经·大品口荼帝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四、《中阿含经·大品福田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五、《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六、《中阿含经·达梵行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七、《中阿含经·愿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八、《中阿含经·鹦鹉经》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一册,No.26。
  九、《杂阿含经·九五七》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二册,No.99。
  十、《佛本行集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大正藏第三册,No.190。
  十一、《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十九册,No.1027b。
  十二、《毘尼母经》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大正藏第二十四册,No.1463。
  十三、《四分律》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大正藏第二二册,No.1428。
  十四、《十诵律》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大正藏第二三册,No.1435。
  十五、《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大正藏第二三册,No.1442。
  十六、《分别功德论》失译人名附后汉录,大正藏第二五册,No.1506。
  十七、《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二五册,No.1509。
  十八、《集异门足论》舍利子说,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六册,No.1536。
  十九、《法蕴足论》大目干连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六册,No.1537。
  二十、《品类足论》世友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六册,No.1542。
  二十一、《八犍度论》迦旃延子造,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二六册,No.1543。
  二十二、《发智论》迦多衍尼子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六册,No.1544。
  二十三、《大毘婆沙论》五百阿罗汉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七册,No.1545。
  二十四、《阿毘昙毘婆沙论》五百罗汉释,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大正藏第二八册,No.1546。
  二十五、《舍利弗阿毘昙论》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大正藏第二八册,No.1548。
  二十六、《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尊婆须蜜造,僧伽跋澄等译,大正藏第二八册,No.1549。
  二十七、《杂阿毘昙心论》法救造,僧伽跋摩等译,大正藏第二八册,No.1552。
  二十八、《入阿毘达磨论》塞建陀罗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八册,No.1554。
  二十九、《俱舍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九册,No.1558。
  三十、《顺正理论》众贤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九册,No.1562。
  三十一、《阿毘达磨藏显宗论》众贤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九册,No.1563。
  三十二、《中论》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64。
  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玄奘奉诏译,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79。
  三十四、《大乘成业论》天亲菩萨,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大正藏第三一册,No.1610。
  三十五、《成实论》诃梨跋摩造,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三二册,No.1646。
  三十六、《俱舍论记》沙门释光述,大正藏第四一册,No.1821。
  三十七、《俱舍论疏》沙门法宝撰,大正藏第四一册,No.1822。
  三十八、《唯识二十论述记》翻经沙门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册,No.1834。
  三十九、《三论玄义》慧日道场沙门吉藏奉命撰,大正藏第四五册,No.1852。
  四十、《大乘玄论》胡吉藏撰,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五册,No.1853。
  四十一、《异部宗轮论》世友撰,玄奘译,大正藏第四九册,No.2031。
  四十二、《婆薮盘豆法师传》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大正藏第五 十册,No.2048。
  四十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52。
  四十四、《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沙门释彦悰述,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53。
  四十五、《续高僧传》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60。
  四十六、《高僧法显传》东晋沙门释法显自记游天竺事,大正藏第五一册,No.2085。
  四十七、《大唐西域记》玄奘译,大正藏第五一册,No.2087。
  四十八、《释迦方志》终南太一山释氏,大正藏第五一册,No.2088。
  四十九、《法苑珠林》朝议大夫兰台侍郎陇西李俨字仲思撰,大正藏第五三册,No.2122。
  五十、《出三藏记集》释僧佑撰,大正藏第五五册,No.2145。
  五十一、《众经目录》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大正藏第五五册,No.2147。
  五十二、《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唐代明佺等撰,大正藏第五五册,No.2153。
  五十三、《开元释教录》崇福寺沙门智升撰,大正藏第五五册,No.2155。
  五十四、《药师经疏》大正藏第八五册,No.2766。
  贰、 专书:
  一、木村太贤《小乘佛教思想论》演培法师译,天华出版,1990年。
  二、中村元主编《印度思想》叶阿月译,幼狮文化,1984年。
  三、水野弘元《印度的佛教》许洋主译,法尔出版,1998年。
  四、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允晨文化,1993年。
  五、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1987年。
  六、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1993年。
  七、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正闻出版,1994年。
  八、印顺法师《唯识学探源》正闻出版,2000年。
  九、佐佐木现顺《业的思想》周柔含译,东大图书,2003年。
  十、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天华出版,1982年。
  十一、武邑尚邦《无我的研究》余万居译,法尔出版,1989。
  十二、林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讨》慧炬出版社,1995年。
  十三、徐醒生释译《大毘婆沙论》佛光,1998年。
  十四、悟殷法师《部派佛教》法界出版, 2001年。
  十五、许明银译《中有大闻解脱》香港密乘佛学会出版,2000年。
  十六、张曼涛编《部派佛教与阿毘达磨》大乘出版。
  十七、渥德尔《印度佛教史》华宇出版,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十八、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1993年。
  十九、杨惠南《印度哲学史》东大图书,1995年。
  二十、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般若波罗密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正观出版社,2001年。
  参、 期刊论文:
  一、王秀真《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业论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二、童琼慧《龙树对说一切有部业思想的评破——以中论第十七“观业品”为论述重点》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三、释会忍《心意识之初探——说一切有部为中心》《2000年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法鼓山中华佛研究所,2000年,页1-18。
  附录一【生死学概述相关书目】
  壹、著作:
  一、林崇安《佛学的生命观与宇宙论》慧炬出版社,1994年。
  二、林丽珊《人生哲学》三民书局,1998年。
  三、林思伶(编)《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寰宇出版,2000年。
  四、林绮云编《生死学》,洪叶文化事业,2000年。
  五、村上阳一郎《生与死的关照-现代医疗启示录》何月华译,东大图书 ,1997年。
  六、邱仁宗《生死之间:道德难题与生命伦理》中华书局,1988年。
  七、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Ⅰ: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业强出版社,1993年。
  八、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Ⅱ:死亡教育课程之研究》业强出版社,1992年。
  九、陈兵《生与死的超越:破解生死之谜》圆明出版社,1995年。
  十、尉迟淦编《生死学概论》五南图书,2000年。
  十一、陶在朴《理论生死学》五南图书,1999年。
  十二、曾焕棠《生死学探索入门》华腾文化,2000年。
  十三、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正中书局 1993年。
  十四、张淑美编《中学“生命教育”手册:以生死教育为取向》心理出版社 2001年。
  十五、张淑美《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国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态度、死亡教育及相关因素之研究》高雄复文图书,1996年。
  十六、A. Robert Kastenbaum《The Psychology of Death》译成《死亡心理学》刘震钟、邓博仁译,五南出版社,1996年。
  十七、Charles A. Corr & David E. Balk《 Handbook of Adolescent Death and Bereavement》译成《死亡与丧恸:青少年辅导手册》吴红銮译,心理出版社,2001年。
  十八、John Bowker《The Meanings of Death》译成《死亡的意义》商戈令译,正中书局,1994年。
  十九、J. William Worden,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译成《悲伤辅导与悲伤治疗》李开敏等译,心理出版社,1995年。
  二十、Kenneth Paul Kramer《The Sacred Art Of Dying : How World Religions Understand Death》译成《宗教的死亡艺术: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方蕙玲译,东大图书,1997年。
  二十一、Louis P. Pojman, Life and Death: A Reader in Moral Problems,译成《解构死亡:死亡、自杀、安乐死与死刑的剖析》魏德骥等译,桂冠图书,1997年。
  二十二、Louis P. Pojman, Life and Death: Grappling with the Moral Dilemmas of Our Times, 译成《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江丽美译,桂冠图书,1997年。
  贰、期刊论文:
  一、李文瑞,林耀堂《台湾天主教会学校的生命教育:检视其生命教育的推展及其特性》《哲学杂志》第35期,2001年5月。
  二、见晋法师《谁创造了复制人?-佛教的有情生命观》《青松萌芽:香光尼众佛学院院刊》第六期,2000年。
  三、黄莹暖《儒家的生死观》《中国学术年刊》第二十二期,2001年。
  四、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哲学杂志》第三十五期。
  五、张盈,林绮云《基进取向的死亡教育与研究》《通识教育季刊》第八卷,第一期, 2001年3月。
  六、傅佩荣《从忧郁走向创意:生命教育的省思》《哲学杂志》第35期,2001年5月。
  七、陈锡琦《从佛教的死亡观探讨死亡教育》《华梵学报》第3卷,第1期,1995年,页61-67。
  八、陈锡琦《佛教净土法门的生死教育理论与实务之研究》《华梵学报》第6卷,2000年,页1-12。
  九、潘素卿《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谘商上的应用》彰化师大84学年博士论文。
  十、赖明亮《由胚胎学及神经医学观点看记忆并论前世今生》,《第五届佛学与科学研究会论文集》圆觉文教基金会主编。
  十一、关永中《生命的黄昏:与库伯罗斯恳谈临终五阶段的教育意义》,《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评论》第24期(2001年)。
  十二、释惠敏《安宁疗护的佛教伦理观》《戒律与禅法》法鼓文化,1999年,页193-199。
  十三、释惠敏《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的异同:身、心、灵 vs. 身、受、心、法》《戒律与禅法》法鼓文化,1999年,页201-211。
  十四、释天真《《杂阿含经》中因病痛自杀的心理探究:以Vakkali与Channa为例》《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九)》华严莲社,1999年,页259-282。
  十五、释恒清《论佛教的自杀观》《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论评》第9期,1986年,页181-197。
  十六、《普门杂志》第210期,“专题:佛教的生死观”,1997年3月。
  十七、《辅仁宗教研究》第3期,“专题:生死学”,2001年6月。
  十八、《应用伦理研究通讯》第8期,“专题:临终关怀”,1998年10月。
  十九、《应用伦理研究通讯》第2期,“专题:器官移植”,1997年4月。
  二十、《应用伦理研究通讯》第12期,“专题:论安乐死”,1999年11月。
  二十一、《哲学杂志》第8期,《专题:生死与轮回》,1994年4月。
  附录二【中有相关书目】
  壹、大正藏典籍:
  一、《中阿含经·大因经》T.26,vol.1,pp.578b-582b。
  二、《中阿含经·蜱肆经》T.26,vol.1,pp.525a-532b。
  三、《中阿含经·鹦鹉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T.26,vol. 1,pp.703c-706b。
  四、《中阿含经·分别大业经》东晋·瞿昙僧伽提译,T.26,vol. 1,pp.706b-708c。
  五、《长阿含经·弊宿经》T.1,vol.1,pp.42b-47a。
  六、《中阴经》后秦,竺佛念译T.12,vol.1,No.385。
  七、《兜调经》失译,T.78,vol.1,pp.887b-888b。
  八、《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T.79,vol.1,pp.888b-891a。
  九、《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隋·瞿昙法智译,T.80,vol. 1,pp.891a-895b。
  十、《分别善恶报应经》宋·天息灾译,T.81,vol.1,pp.895b-901b。
  十一、《大正句王经》宋·法贤译,T.45,vol.1,pp.831a-835c。
  十二、《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第十三》唐·菩提流志译,T.310(13),vol.11,pp.322a-326b。
  十三、《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唐·义净译,T. 310 (14),vol.11,pp.326b-336c。
  十四、《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隋·阇那崛多译,T. 310 (39),vol.11,pp.608a-623a。
  十五、《佛说大生义经》宋·施护译,T.52,vol.1,pp.844b-846b。
  十六、《佛说人本欲生经》后汉·安世高译,T.14,vol.1,pp.241c-246a。
  十七、《佛说胞胎经》西晋·竺法护译,T.317,vol.11,pp.886a-890b。
  十八、《大乘显识经》唐·地婆诃罗译,T.347,vol.12,pp.178c-186b。
  十九、《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唐·义净译,T.577, vol.14,pp.949c-950b。
  二十、《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后魏·菩提流支译,T. 575,vol.14,pp.948b-949a。
  二十一、《佛说转有经》元魏·佛陀扇多译,T.576,vol.14,p.949。
  二十二、《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宋·施护译,T.711,vol.16,pp.821b-823b。
  二十三、《了本生死经》吴·支谦译,T.708,vol.16,pp.815b-816c。
  二十四、《佛说稻芋经》失译,T.709,vol.16,pp.816c-818c。
  二十五、《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干喻经》唐·不空译,T.710,vol.16,pp.819a-821b。
  二十六、《佛说大乘稻芋经》失译,T.712,vol.16,pp.823b-826b。
  二十七、《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T.374,vol.12,pp.365-603。
  二十八、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释往生品第四之上·卷三十八》后秦·鸠摩罗什译,T.1509,vol.25,pp.336b-343a。
  贰、专书著作:
  一、王孝总《中阴救度法(巴多脱卓)新编》大乘精舍印经会。
  二、伊凡《西藏渡亡经: 生死轮回大揭秘》曼尼文化,2002年。
  三、伊文思温慈 (纂集)《明行道六成就法 颇哇心要转识自在法》张妙定 (重译),萧天石 (主编) 自由出版社,1986年。
  四、吴正一《密-西藏高原的神秘主义》第八意识文库,1992年。
  五、林明华《西藏度亡经与佛陀法句经》点石出版社,1994。
  六、拉?莫阿卡宁(Radmila Moacanin)《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江亦雨,罗照辉译,商务出版社,1994年。
  七、明慧遗《西藏中阴救度法新编》王世成编,大乘精舍印经会。
  八、邱陵编着《密藏六成就法诠释》新智出版,1995年。
  九、胡之真《密藏法要》新文丰出版,1983年。
  十、虹光客、徐芹庭《无上密乘》皇极,1981年。
  十一、朗钦加布仁波切讲授《中阴入门教授》马步芳整理,慧炬出版社,1995年。
  十二、连阳《解脱灾厄八种秘法--与中阴身解脱法》武陵出版社,1992年。
  十三、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内蒙古出版社,1994年。
  十四、达赖喇嘛《达赖生死书》丁乃竺译,天下杂志,2003年。
  十五、达哇桑杜,伊文思温慈,张莲《中阴救度密法》大乘精舍印经会,1998年。
  十六、张通文《中阴身自救法--人死后的过程》慈心佛经流通处。
  十七、张妙定译《中阴救度密法--附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乐明法苑。
  十八、杨郁文《阿含要略》东初出版社,1993年。
  十九、圣严法师《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密教史》法鼓全集二之四 法鼓文化,1999年。
  二十、谈锡永《细说轮回生死书》全佛文化生死书。
  二十一、嘉初仁波切讲述《密宗大解脱法》杨弦、丁乃筠译,圆神出版社,1997年。
  二十二、莲花生大士《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谈锡永译,密乘佛学会,1999年。
  二十三、莲花生大士《中有大闻解脱》许明银译,密乘佛学会,2000年。
  二十四、莲花生大士《西藏度亡经》徐进夫译,天华出版,1983年。
  二十五、蔡东照《白话本西藏中阴度亡经》曼尼文化,2003年。
  二十六、缪涤源编《了生脱死─又名念佛救度中阴法》范古农校阅,台南佛教文物流通处。
  二十七、罗德喇嘛《死亡与转生--中阴身的秘密和转世之道》林慧卿译,水星文化,2001年。
  二十八、W.H.Y.Evans-Wentz , The Secret Tibetan Salvation Way of Living and Dying, 译成《西藏生死救度密法》,赵洪铸译。大千出版社,2001年。
  二十九、Sogyal Rinpoche,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译成《西藏生死书》,郑振煌译,张老师文化事业,1996年。
  参、期刊论文:
  一、王广麟《中阴身与轮回》广东省佛教协会,1994年10月,广州,中国。
  二、宋智明《中有生命的奇观》广东省佛教协会,1995年6月,广州,中国。
  三、泰 锡杜仁波切讲《中阴身》缪树廉译,菩提树杂志社 v.33 n.8(=n.392) 台中市,台湾。
  四、孙林编译《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伟大实践--藏密瑜伽“中阴静修法”简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3月。
  五、高天恩《赫胥黎与神秘主义“韶光有尽时”中的清净法界明光》中华民国第四届英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书林出版。
  六、许明银《宁玛派版《死者之书》的死后世界》《辅仁宗教研究》第三期2001年6月。
  七、郭净《藏传佛教羌姆与中阴救度》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 金会,1998年11月,台北市,台湾。
  八、曹志成《《西藏生死书》中的生死观的探讨》静宜大学第二届全国现代思潮学术研讨会,2001年,静宜大学。
  九、杨郁文《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的我与无我。》《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年10月。
  十、杨白衣《生有之研究--兼论中有观》佛光学报1977年7月,佛教文化服务处台北市,台湾。
  十一、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论忿怒尊》葛婉章译,《法光》1990年6月,法光杂志社。
  十二、刘耀中《谈西藏度亡经与西方心理学》《法言》第六期1990年12月,香港。
  十三、释演庄《试析佛教“中有”概念的呈现与发展》
  十四、释如石《《西藏度亡经》略究》《法光学坛》第五期 2001年,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十五、Acariya Anuruddha, "cutipatisandhikkama," 《死亡与结生的过程》,The Abhidhammattha Sangaha: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Bhikkhu Bodhi, 译成《阿毘达摩概要精解》,寻法比丘译,正觉学会,2000年,页213-22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