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关于五台山三个问题的考辩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赵 慧 崔增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于五台山三个问题的考辩
  赵 慧 崔增磊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五台山五个台顶的位置大概是在唐代初期(不晚于673年)曾发生过改变,将古中台换成北台,古南台换成中台,古北台从五台位置中取消,新加了南台,与改变后的北、中、东、西四台遥遥相对。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到九年(485)间,是由宕昌王弥机所建。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的灭佛并没有迫害到五台山,《广清凉传》中的记载是不属实的。
  关键词:台顶位置;佛光寺;后周世宗灭佛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08)01-0038-03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我国重要的佛教圣地,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随着佛教研究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兴盛,关于五台山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多,但是笔者在查阅资料和研读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考辩。
  一、古今五台位置更改时间考辩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组成,但古今五台的位置是不同的。
  宋代清凉山大华严寺延一大师在《广清凉传》卷上《五台四埵古圣迹》中说:
  据古图所载,今北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 东西二台古今无异)。至巨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即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
  根据这两段文字的记载可以得知,在宋之前五台山五座台顶的位置除东台、西台外,都曾发生过改变,而这一改变是大唐的俨禅师根据五色云的位置确定的,所以要搞清楚五个台顶更改的时间,确定俨禅师的生卒年代是关键。
  现在学术界只有崔正森先生在《五台山佛教史》的绪论中论及过“古今五台”,认为文中的“俨禅师”是佛光寺的高僧“行严(?—849年)”,也就是说古今五台位置发生变化的时间大概在唐代后期。笔者认为俨禅师与行严并非一人。《古清凉传》卷上中就有关于俨禅师事迹的记载。唐代俨禅师(?一673年),朔州人,十七出家,经常到五台山礼拜,“道业纯粹,精苦绝伦”,(1)受到方圆百里人们的尊敬,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在五台山石窟寺圆寂。俨禅师经常登台礼拜,与文中“尝登南台之上”相呼应。再者,据《古清凉传》记载:“南台灵境寂寞,故人罕经焉。台西有佛光山,下有佛光寺”。此处的南台已经是改变后的位置了。而《古清凉传》大概成书于公元679年之后不久,与俨禅师卒年相差不远。所以,此处的俨禅师应是生活在唐代初期,而并非唐代后期的行严。以此推断,古之五台与今之五台是在唐初(不晚于公元673年)时发生改变的。
  俨禅师之前的五座台顶的位置是:大黄尖(叶斗峰的支山)为北台,叶斗峰为中台,翠岩峰为南台,栲栳山(今之挂月峰)为西台,漫天石(今之望海峰)为东台。俨禅师之后的五座台顶的位置是:叶斗峰为北台,翠岩峰为中台,锦绣峰为南台,挂月峰为西台,望海峰为东台。大黄尖从五座台顶中取消,将古中台改为北台,古南台改为中台,又增加了锦绣锋作为新南台。南台锦绣峰,草盛花繁,烟花凝翠,与东、西、中、北四台遥遥相望,能够与其余四峰环拥相抱,呈一莲花状。这样的位置才与印度的灵鹫山相似。
  二、佛光寺的创建者和创建年代
  佛光寺,位于南台西佛光山下,《古清凉传》中记载,为“孝文所立”,《广清凉传》中记载“宕昌王,巡游礼谒,至此山门,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额名佛光寺”。崔正森先生在《五台山显通寺——佛光寺创建年代考》一文中认为:佛光寺可能为宕昌王所建,大概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到十三年(485)之间。笔者认为:此寺应为孝文帝时的宕昌王——弥机所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到九年(485)之间,论证了崔先生的假设,并将时间推前了四年。
  宕昌国为古西羌之地,第一位国王是梁勤,“有梁勤者,世为酋帅,得羌豪心,乃自称王焉。”到梁勤的孙子弥忽时,归附北魏,“世祖(北魏太武帝)初,(弥忽)遣子弥黄奉表求内附,世祖嘉之,遣使拜弥忽为宕昌王”。弥忽死后,虎子、弥治相继为王。孝文帝太和二年(478)三月,“以河南公梁弥机为宕昌王。”弥机为王时正是北魏高祖孝文皇帝时。此时,宕昌国与北魏联系密切,每年都遣使送供。后来,弥机还“朝于京师”121(P2242)这是第一位朝于京师的宕昌王。北魏的京师为平城(今山西大同),离五台山较近。孝文帝又很热衷于五台山的寺庙建设,五台山的佛教已小有规模,弥机应当来此观摩,建造了佛光寺和宕昌寺。
  继续翻阅史料发现,宕昌国还有第二位朝于京师的国王,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宕昌王梁弥承来朝。”佛光寺也可能为弥承所建,但稍作论证便可推翻这一结论。《古清凉传》中说:“元魏沙门释昙鸾,本雁门高族,在俗之日,曾止其寺(佛光寺),结草为庵,心祈真境,既而备睹圣贤,因即出家。”这说明昙鸾出家前佛光寺已经建成。昙鸾生于公元476年,“年十四即出家,”昙鸾十四岁时是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而弥承到京师朝拜的时间是公元492年,所以推出佛光寺不是弥承所建,而为弥机所建。孝文帝太和九年(485)七月,“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其国王,”弥承接替了弥机的王位。可知,弥机是在公元478—485年间当国王,佛光寺就是在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年(478)到九年(485)间建造的。
  三、五台山是否遭到后周世宗的“灭佛”
  五台山是否遭到后周世宗柴荣灭佛的打击,学术界的认识还不统一。温金玉先生在《文殊道场五台山》中认为:五台山还未从唐武宗灭佛中恢复过来时,又遭受到了后周世宗灭佛的打击,遂使五台山佛教又趋式微。崔正森先生在《五台山佛教史》之第五章《五代五台山佛教》中只是提出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事件未及五台山的佛教,但并未论证。笔者认为五台山没有遭受过后周世宗柴荣灭佛的打击,以下做详细论述。
  《广清凉传》卷上《五台诸寺方所》中记载“粤自后周已来,亟遭废毁,甄台寂寞,空余麋鹿之场;宝塔摧颓,但聚鸱枭之迹。俄钟随季,海内分崩;寓县沸腾,生灵涂炭。兵火延及,荡焉靡遗;大率伽蓝,多从煨烬。名额既泯,基址徒存,其堪住持者,六十七所,余皆湮没焉。”意思是说,五台山受周世宗“灭佛”的打击和随后战争的影响,寺院宝塔破坏严重。很多学者也因为此条记载认为五台山受到后周世宗“灭佛”的打击。笔者认为,五台山身处边疆,受到战火的破坏是必然的,但是并没有受到“后周灭佛”的打击,延一大师的记载是有误的。笔者从两方面论述。
  第一,后周曾经短暂的占据过五台山,但是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当时后周世宗还没有下令“灭佛”。根据史籍所载,五台山在五代时属于代州管辖,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四个王朝。《五台山县志》说:“《五代史·职方》考,代州,唐、晋、汉、东汉有。”东汉,即十国中的北汉,为后汉时的太原尹刘崇于公元951年所建,占据了河东的并州、忻州、代州等十余个州。其实后周也曾短暂的占据过代州。后周自公元951年建国后,一心想统一全国,与北汉发生战争。后周显德元年(954)三月,后周与北汉在泽州高平(今山西长治高平县)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以后周稍占优势。五月,周世宗柴荣亲自率兵攻打太原城,“代州防御使郑处谦以城归顺”。代州为后周所有,并“升代州为节镇,以静塞军为额,以郑处谦为节度使”。凹‘P1514)由于契丹援助北汉,使后周军队在忻口之战中受挫。为了尽快攻打下太原城,周世宗下诏“征山东、怀、孟、蒲、陕丁夫数万,急攻其城。”但是,不妙的是遇上大雨,军士劳苦,军心不振,于是决定班师回朝,六月离开太原,“所得北汉州县,周所置刺史等皆弃城走,惟代州桑挂即叛北汉,又不敢归周,婴城自守,北汉遣兵攻拔之。”代州又回到北汉的统辖范围内。从后周显德元年(954)五月代州归顺后周,到六月北汉收复代州,后周拥有代州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第二,后周世宗的灭佛是在显德二年(955)五月进行的,与其说是灭佛不如说是整顿佛教更准确。显德二年五月,后周世宗说“释氏贞宗,圣人妙道,助世劝善,其利甚优。前代以来,累有条贯,近年已降,颇紊规绳。近览诸州奏闻,继有缁徒犯法,盖无科禁,遂至尤违,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乡村之中,其弊转甚,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将隆教法,须辨否臧,宜举旧章,用革前弊。”于是决定实行“灭佛”政策。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周世宗对佛教助世劝善的作用还是肯定的,只是寺院的纪律越来越不严明,已经危害到国家利益,所以周世宗佛教政策的初衷就是要革除佛教中的弊端,以此达到兴隆教法的目的。再者,周世宗灭佛的政策是废除没有敕额的寺院,严格规定了男女剃度应具备的条件,杜绝舍身、烧臂、炼指之类的事情发生等等,这些都是引导佛教向正常道路发展的,适当控制寺院、僧尼的数量,并不是随意破坏寺院,乱杀僧尼的。五台山的多数寺院都是敕建的。所以,延一大师在《广清凉传》中所讲的“粤自后周已来,亟遭废毁,甄台寂寞,空余麋鹿之场;宝塔摧颓,但聚鸱枭之迹”。这种现象可能是战争造成的,而不是受后周灭佛的影响,也可能记载的是北周武帝灭佛后的状况,“后周”为“北周”之误。总之,延一大师的这一记载是不属实的。
  综上所述,后周占领代州的时间是显德元年(954)五月到六月之间,而后周实行灭佛是在显德二年(955)五月,五台山此时并不在后周境内,所以后周的灭佛政策涉及不到五台山。后周世宗的灭佛是有选择性的,破坏力并不强,延一大师关于五台山受后周世宗灭佛摧残的记载是有误的。
  参考文献:
  [1]唐·慧祥撰,陈扬炯等校注.古清凉传IMl.太原:山西
  人民出版社,1989.
  [2]北齐·魏收撰.魏书[M1。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山西通志(卷161),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4]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M1.北京:中华书局,1976.
  [5]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1.北京:中华书局,198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