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的诠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星云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的诠释

  作者:赵淑真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的诠释
  【文章作者】赵淑真
  【指导教师】刘国威教授|洪汉鼎教授
  【文章页数】141页
  --------------------------------------------------------------------------------
  【中文关键词】诠释学|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实践智慧|佛光净土
  【中文摘要】本研究透过当代诠释学主张-单一文本在不同的时代、解释者中,能得到不同意义的多元观点为论题基础,探讨当代人间佛教实践典范-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理解特质与实践智慧。当代诠释学家高达美(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主张理解是真理的、不同的与创造的理解,因此理解非以寻找如何解释的规范与方法为目标,而是探寻解释者的理解过程中,历史文本如何与现实解释者达到理解一致的理解。是以,本研究以“人间佛教”理念之发展脉络为背景,辅以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教团之弘法面向,探讨人间佛教实践家星云大师,如何理解“人间佛教”此一理念,面对佛教经典文本,星云大师在理解、解释过程,产生什么?而立于理解的本质是应用,星云大师如何对“人间佛教”进行实践理解。
  换言之,本研究以探讨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的理解特质,及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理解之二大面向为要旨。内容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为研究动机、论题基础及研究方法之阐述;第二部份,针对学界对“人间佛教”思想起因之看法,进行历史脉络与思想内容之观察、辨析,以明人间佛教思想渊源。第三部份则进行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之理解特质与实践智慧之探讨,透过佛教经典文献与星云大师相关思想、著作的研读分析、比对与检证中,确立综摄出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理念之五大理解特质;再者,诠释学曾指出诠释具有理念与实践之双重任务,因此,本研究透过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实践力与宗教智慧的讨论,观察星云大师立基于理解特质上的实践理解。
  最后,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结果:(一)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非一人一时之创说,而是佛陀出世的本怀。(二)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理解是富含继往开来之生命力诠释。(三)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五大理解特质分别是,1 以回归佛陀本怀为基本理解;2 以走入人间、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做为修行性格定位;3 注重人间与现世为修行场域;4 落实生活佛法化及喜乐性的宗教修行生活模式;5 极具尊重包容的融合性。(四)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是由观念导正、建立正见、教导方法,进而落实生活,以建立学佛者解行并重、与中道生活方式为目标。(五)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诠释,具“复古正本、革新顺时”的理念内涵与实践智慧,依此开展人间佛教新扉页。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主题说明1
  第二节 论题基础2
  第三节 研究方法、流程与章节架构6
  第二章 学术研究回顾与探讨11
  第一节 国内研究成果11
  第二节 国外研究成果17
  本章小结21
  第三章 “人间佛教”的历史脉络23
  第一节 人间佛教思想的早期渊源24
  第二节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革新运动28
  第三节 印顺法师对“人生佛教”的继承35
  第四节 台湾佛教教团对“人间佛教”的实践37
  本章小结43
  第四章 星云大师理解“人间佛教”如何可能47
  第一节 星云大师生平梗概47
  第二节 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理解特质52
  本章小结68
  第五章 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智慧71
  第一节 高达美关于实践智慧的论述72
  第二节 人间佛教的实践力75
  第三节 “行佛”的宗教智慧93
  第四节 人间佛教的究极目标96
  本章小结104
  第六章 结论107
  第一节 全文回顾107
  第二节 研究成果与发现108
  参考书目113
  附录(一)深度访谈大要121
  附录(二)星云大师中文著作一览表123
  附录(三)人间卫视节目类型一览表127
  附录(四)人间福报新闻版面配置表128
  附录(五)佛光山组织系统简表130
  附图(一) 国际佛光会全球各地区总、协会分布图131
  --------------------------------------------------------------------------------
  【参考文献】
  一、藏经类
  1《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
  2《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9册
  3《大乘二十二问本》大正藏85册
  4《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8册
  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7册
  6《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7《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
  8《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
  9《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10《中论》大正藏第30册
  11《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大正藏第11册
  12《佛说佛医经》大正藏第7册
  13《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46册
  14《盂兰盆经疏》大正藏39册
  15《金刚经》大正藏第8册
  16《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1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大正藏第33册
  18《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大正藏第10册
  19《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20《翻译名义集》大正藏54册
  21《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22《庐山莲宗宝鉴》大正藏47册
  23《瑜伽师地论》大正藏30册
  二、一般书籍
  1山口益等着,释慈怡译《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台北:华宇出版社,1998年。
  2中村元等着《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中、下)》台北:天华,1984年。
  3太虚大师全书编纂会《太虚大师全书》第1、3、17、24、29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出版年不详。
  4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5王顺民着《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洪叶文化,2001年。
  6平川彰着,庄昆木译,2002《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7本迪克斯着,刘北成等译,《韦伯思想与学说》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8江灿腾着,《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
  9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山开山廿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88年。
  10佛光山慈悲基金会印行《佛光山慈善专刊》,高雄:佛光山慈悲基金会,2003年。
  11何卫平着《高达玛》,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2年。
  12余英时着《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
  13余英时着《朱熹的历史世界(上)》台北:联经出版社,2003年。
  14吴汝钧着《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15吴汝钧着《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6吕澄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
  17李金铨着《大众传播理论》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18亚里士多德着,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9亚里士多德着,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0彼得.博格着,萧羡一译《神圣的帷幕:教社会学理论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21林镇国着《辩证的行旅》台北:立绪文化公司,2002年。
  22星云大师着《佛光世界》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7年。
  23星云大师着《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9年。
  24星云大师着《往事百语.皆大欢喜》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9年。
  25星云大师着《星云大师讲演集(一)》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26星云大师着《星云大师讲演集(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27星云大师着《星云大师讲演集(四)》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
  28星云大师编着《佛光教科书.佛光学》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9年。
  29星云大师编着《佛教.人间佛教》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5年。
  30星云大师编着《佛教.教用》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5年。
  31星云大师编着《佛教.教理》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5年。
  32洪金莲着《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33洪汉鼎着《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洪汉鼎着《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洪鎌德着《人文思想与现代社会》台北:扬智文化,1999年。
  36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7).中国佛教史论集(台湾佛教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37张绍勋着《研究方法》台中:沧海出版社,2001年。
  3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39符芝瑛《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40野上俊静着,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41陈兵、尹力等人编着《人间佛教》河北:佛教协会,2000年。
  42陈兵、邓子美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3年。
  43陈兵着《重读释迦牟尼》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1年。
  44麻天祥《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45麻天祥着《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6傅伟勋着《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47汤用彤着《隋唐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矩出版社,1986年。
  48黄永武着《字句锻炼法》台北:洪范书局,1986年。
  49杨惠南着《当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
  50汉斯.高达美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1、2卷,台北:时报文化,1993年。
  51汉斯.高达美着,结构群编译《科学时代的理性》台北:结构群文化公司,1990年。
  52楼宇烈着《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3钱穆着《中国历史精神》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
  54赛吉.高德里耶编着,黄馨慧译《全球新趋势》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
  55蓝吉富着《听雨僧庐佛学杂集》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3年。
  56罗睺罗.化普罗着,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台北:慧矩出版社,1988年。
  57严平着《高达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58严平编选《高达玛集》,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
  59苏国勋着《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60释印顺着《人间佛教论集》新竹:正闻出版社,2002年。
  61释印顺着《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62释印顺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63释印顺着《华雨集(四)、(五)》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64释印顺着《游心法海六十年》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
  65释如常主编《云水三千》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2003年。
  66释圣严着《法鼓山的方向》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67释圣严着《圣严法师学思历程》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68阚正宗着《重读台湾佛教.正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69阚正宗着《重读台湾佛教.续编》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论文著作
  1王顺民着〈宗教福利服务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济”为例〉收于《思与言》第32卷第3期,1994年。
  2王顺民着〈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收于《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5年。
  3王顺民着《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洪叶文化,2001年。
  4王觉溟着〈回归、圆成、超越-论大乘佛法与现代人生〉收于《普门学报》第九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5吴怡着〈从生命的转化看中国人间佛教佛教的开展〉收于《普门学报》第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6吴洲着〈人间佛教与现代伦理〉收于《普门学报》第18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
  7李少兵着〈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收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43)》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8李向平〈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收于《二OO二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人间佛教》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编印。
  9杜正胜着〈太虚人间佛教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之一环〉收于《幼狮月刊》台北:幼狮月刊社,1973年。
  10林明昌着〈建设人间佛教的宗教家-谈星云大师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继承与开展〉收于《普门学报》第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11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收于《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12宣方着〈人间正道是沧桑─后印顺时代的台湾人间佛教〉收于《普门学报》第17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
  13星云大师着〈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收于《普门学报》第1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0年。
  14星云大师着〈人间佛教的蓝图(一)、(二)〉收于《普门学报》第5、6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15星云大师着〈自觉与行佛〉收于《普门学报》第23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
  16星云大师讲述,满义法师记录〈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收于《普门学报》第19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
  17洪修平着〈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收于《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
  18郝春文着〈从冲突到兼容-中国中古时期传统社邑与佛教〉《普门学报》收于第24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4年。
  19〈人间卫视“读一流书”-星云大师谈读书〉刊于《佛光通讯》,未出版数据,2003年4 月1日
  20张华着〈太虚法师和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收于《普门学报》第4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21许胜雄着〈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收于《中华佛学研究》第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年。
  22陈兵着〈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收于《普门学报》第一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0年。
  23陈卓君着〈电视媒体的生态〉收于《普门杂志》第226期
  24陈延升着《台湾宗教卫星频道经营管理之研究》政治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25陈美华着〈个人历史与宗教—太虚人生佛教与其思想源流〉收于《思与言》第40卷第2期,2002年6月。
  26游祥洲〈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理念〉收于《佛教新闻周刊》第27期,台北:佛教新闻周刊,1990年。
  27释慈容着〈立足本土,胸怀法界-国际佛光会的回顾与展望〉收于《普门学报》第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28释慈容着〈佛教史上的改革创见大师(下)〉收于《普门学报》第8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29释慈惠着〈随侍翻译二十年〉收于《星云大师讲演集(一)》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4年
  30杨惠南着〈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收于《谛观》第62期,台北:谛观杂志,1990年。
  31释满耕着〈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简论〉收于《普门学报》第21期,2004年。
  32释满义着〈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一)、(二)〉收于《普门学报》第26、27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5年。
  33郑丹琳着〈战后台湾佛教的振兴:以佛光山教团为研究个案〉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34邓子美着〈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学研究课题〉收于《佛学研究》,1995年。
  35邓子美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智慧结晶〉收于《法音》第七期,1998年。
  36邓子美着〈人间佛教与大乘佛教关系论〉收于《第四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出版,2003年。
  37赖永海着〈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主流〉收于《普门学报》第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38蓝吉富着〈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收于《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9年。
  39蓝吉富着〈佛教文化型态的形成及其发展〉收于《听雨僧庐佛学杂集》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3年。
  40释觉西着〈一流的清净社会需要一流的清净媒体〉收于《普门学报》1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41释永庄代笔〈星云日记〉收于《普门杂志》第202期,1996年。
  42释见晔着〈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复兴”内涵〉收于《中华佛学学报》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年。
  43童清峰着〈小弟变总裁的台湾传奇-专访亚都丽致饭店严长寿〉收于《亚洲周刊》第19卷23期,2005/6/5
  45佛光山《山门日报》,未出版资料
  四、外文期刊论文
  1“His Lai Journal of Humanistic Buddhism volume 1~5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Buddhism,His Lai University,2000~2004
  2 Richard EPalmer ‘What Is Happening When One Reads a Classic Text? Seven Observations of Hans-Georg Gadamer’收于《诠释学与中国经典注释学术研讨会》,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4年6月2日至4日。
  3Richard L Kimball,‘Humanistic Buddhism as Conceived and Interpreted by Grand Master Hsing Yun’ “His Lai Journal of Humanistic Buddhism volume 1”,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Buddhism,His Lai University,200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