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神通不是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神通不是道
  释迦常教
  临济义玄祖师曾开示说:“尔道佛有六通,是不可思议,一切诸天、神仙、阿修罗、大力鬼亦有神通,应是佛否?道流,莫错!只如阿修罗与天帝释战,战败领八万四千眷属,人藕丝孔中藏,莫是圣否?如山僧所举,皆是业通、依通。”
  大意是说,诸佛必定具足神通功德,但不能反过来说凡具有神通者必定是佛。也就是说,不能以神通作为衡量成圣成佛与否的标准。因为天人、鬼神、阿修罗等皆具有神通。举例来说,阿修罗王被天帝击败后,可用神力将八万四千眷属藏人藕丝中躲避追赶,虽有如此神通,亦比不过天人。而天人若见地不明,亦不能解脱轮回,更别提圆成佛果。
  神通并不值得希求,它实际上不过是一种人类不具有的功能。比如,天人能变化,乾闼婆吸食香气即能维生,地行罗刹能遁地前进,龙类能兴云布雨等等,人类做不到,便以之为神奇,呼之为神通。其实,那不过是异类生命形式,因宿世的业力所感得的果报,或是借助咒术、药力暂时产生的能力,即是义玄祖师所谓业通、依通。从本质上说,与人类因业力或借助工具获得的能力毫无差别。譬如,人能思考,制造各种工具,对于无此能力的众生,岂非也是“神通”?
  没有佛法正见的人,一见这些依通、报通,以为希奇,便盲目用功追求之。稍得些小鬼通便四处炫耀:“我有神通,我能上天,我能人水,我能变化,我能发光,我能不食,总之我能做人所不能为”云云。
  其实,若说上天,老鸹也能上天;若说入水,王八也能人水;若说变化,蛆虫也能变化(变成蚊蝇);若说发光,萤火虫也能发光;若说不食,饿鬼也能不食;若说能为人不能为,猪能睡在粪尿中,狗能吃屎,皆是能为人所不能为……为什么好神通者对于老鸹、王八、蛆虫等,不以之为希奇,不羡慕学习它们呢?
  再者,神通亦在因果之中,即便大神通者亦不能依靠神通改变因果!《盂兰盆经》中记载,被称为声闻乘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初得大神通时,以天眼观察到其母堕入饿鬼道中,无有饮食,极为痛苦。为报答哺育之恩,他便乞讨来美食,人饿鬼界中施与其母。不料,其母饿鬼业重,食未人口即化为火炭。又《魔娆乱经》中说,目犍连尊者往世曾为魔所扰,多次以神通变化为小儿,用大杖击打拘留孙佛上首弟子毗楼的头。以此因缘,即时堕入大地狱中。并且此世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为释迦牟尼佛之高徒,亦要示现被外道打杀而人涅架。
  因此,具足神通与解脱痛苦、成道成佛毫不相干。而且有神通却对心性不明了者,反而会比无神通者更痛苦。比如,有宿命通者,死时若见来世转生之处是恶道又无法避免,岂非比不知要更痛苦?有天眼通者,见三恶道中苦难事而无法挽救,岂非比不见者更烦恼?有他心通者,知晓旁者对自己口是心非,岂非比不知者更气愤?既然得神通也未必快乐,费力追求它又有什么用处?不如在佛之见地上用功,若当下认可,即能“人色界不被色惑,人声界不被声惑,人香界不被香惑,人味界不被味惑,人触界不被触惑,人法界不被法惑”。真能如此,一切时处无不怡然自在,受用利益岂非远超神通!
  总之,神通不是道,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修行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佛陀及祖师菩萨有时虽然会随顺因缘示现神通,但达到调伏弟子、折服外道的目的后便不再用。佛陀在神变月示现神通,折服六师外道即是一例。因此,真佛子最应注重者,应是认识法性,而非五眼六通等。若执著于此,即成挂碍,即生恐怖(害怕失去),落于颠倒妄想,而障碍明了解脱。

  悟法却迷人
  释迦广化
  夹山善会禅师是唐代中后期人,九岁时至潭州龙牙山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不久,往江陵听习经论,并开始接触禅僧。后来在船子德诚禅师指点下,认取本心。
  善会明了之后,机缘成熟,被信众迎请至沣州夹山院弘化。一天,他上堂开示:“无法本是道!道无一法,无佛可成,无道可得,无法可取,无法可舍。”
  有学僧闻此生疑,便发问:“古来大德开示人时,都提到祖意、教意,可见是有佛有道有法的,和尚为什么却说没有呢?”
  善会以比喻回答:“三年不吃饭,目前无饥人。”
  学僧紧抓不放:“既是无饥人,我为什么还没有领悟呢?”
  善会说:“只因为你被‘悟’这一概念迷住了。”又以偈颂开示:“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学僧提到的“祖意”、“教意”是指宗下、教下①的诸般言说,凡言说皆落于世俗谛,皆是方便之谈,并非超言绝相之法性本身。对于未明了者,此类方便说若正应其机,则是良药;若不应机,不能令其当下明了,又把住不放,则成剧毒!已明了者,能所不存,物我一如,绝言相,泯对待,无“佛”与“道”之分别,自然“无法可取,无法可舍”。至此无修境地,哪里还需要祖意、教意之诸般言说呢?禅宗中常以“饱人”、“不需吃饭”比喻已经明了,不用再假名相造作修持,善会禅师“三年不吃饭,目前无饥人”之语即是此意。
  学僧的第二问是请求禅师慈悲指点:你已经明了,自然“不吃饭”而能“无饥”,可是我还未解脱,还需要你的言语教导。夹山善会见直说法要,他不敢当下认可,不得已求其次,只能应机开示,直指其毛病所在是“为悟迷却”,即被“悟”这一概念障碍了。众生本来觉悟,无需另求大法造作修持,使自己觉悟。只要信得及,当下认可此点,即可无修而现证。但学僧如何也不敢相信,修证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简单,反而硬生生造作拟想出一种“悟”的状态,及达到此状态的修持方法——“悟法”。只此一妄念,便不能明了。
  由此可见,能使人觉悟之法亦能令人迷惑,关键在于学人执著与否。当今,“迷于悟法”者甚众,其表现大致有如下两类:
  其一,学习佛法,不为解脱生死,成佛度生,纯是为生计或嗜好。世间有好学者从历史、哲学、语言学等角度,于佛典名相上百般研讨,千般思索,得出诸多学术结论、成果。此虽客观有利于佛教文化传播及佛典之保存,然无关于自身道业,无关于弘法度生。如此执著“悟法”,大似买椟而还珠。
  其二,学习佛法,不知用于净化自身,却时时依之衡量他人。佛法广大精微,包罗万象,稍通达之,则见解眼界远超常人。此时若不能依之实修,却以之与世间学问、俗人境界相比较,则生大轻蔑心、大傲慢心,于是转为愤世嫉俗、好兴斗诤之辈。此类人既不能折服旁者,亦无暇自修,自他两害。如此执着((J晤法”,则如用黄金制马桶以盛污秽无异。
  如是种种皆是为“悟法”所迷,然其过错不在佛法本身,而在人之我执深重。若如此“行持”,至驴年亦不能明了“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之解脱境界。
  注:①宗下、教下:宗下代指禅宗,教下代指禅宗以外的佛教宗派。前者又称宗门,后者又称教门。


  禅定不是道
  释迦广海
  《五灯会元》卷三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道一法师非常喜欢打坐,整天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
  怀让禅师听说这件事,便前往问他:“大德坐禅为的是什么?”
  道一回答说:“想成佛。”
  怀让禅师一言不发,拿起砖头便在一块石头上磨起来。
  道一觉得很奇怪,便问:“磨砖头作什么?”
  怀让禅师答:“磨砖成镜啊!”
  道一听了觉得很可笑:“磨砖哪可能成镜呢?”
  怀让禅师反问道:“磨砖既然不能成镜,那坐禅岂能成佛?”
  南岳怀让的“坐禅岂能成佛”无异于当头棒喝,豁然惊醒梦中的道一。静念息虑,心止一境,不散不乱,只能令心专注不动,不是无上菩提的正因;反之若耽着定境,以压念不生为目的,则与枯木死灰无别,纵经八万大劫,亦不能了生脱死,遑论成佛!
  很多人对“禅定”存在误解,总以为禅定功夫精深的人就是修行好之人,或赞叹之,或心向往之。殊不知,禅定若无般若波罗蜜摄持,即成外道有漏之法,不能解脱生死轮回。所谓“四禅八定”即是色界和五色界天人修行之法,未能了脱生死;外道行人也多有修禅定引发神通者,但因未证般若空慧,故未出离三界。
  当年本师释迦佛陀亦示现“禅定非道”,《中阿含经》记载释迦太子出家后不久,便到阿蓝迦蓝处,修学无想定三年;又到郁头蓝弗处学非想非非想定三年,了知此非究竟成佛之法,遂乃舍弃。可见,禅定之法凡圣虽曾修习,但绝非究竟解脱之因。
  那么什么是究竟圆满解脱的不共因呢?唯有发大菩提心,确立无上见地,明了心性,并于行住坐卧中见修一如,究竟通彻,方与佛无别。反之,若一味执着禅坐,息心断念,观空人定,即属造作,与道相乖,所谓“有定而无慧,无异蛙蛰伏”。若认取清净以为究竟,自言悟道,更是自误误人,贻笑大方,此正是“无始无明”。如临济义玄所说:“大德!山僧说向外无法,学人不会,便即向里作解,便即倚壁坐,舌拄上腭,湛然不动,取此为是祖门佛法也。大错!是尔若取不动清净境为是,尔即认他无明为郎主。古人云:‘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此之是也。尔若认他动者是,一切草木皆解动,应可是道也。所以动者是风大,不动者是地大。动与不动,俱无自性。尔若向动处捉他,他向不动处立;尔若向不动处捉他,他向动处立。譬如潜泉鱼,鼓波而自跃。大德!动与不动是二种境,还是无依道人,用动用不动。”
  诸多祖师菩萨教导我们,心识的本质正是无常,动静二相皆不可执着。心外求法,了不可得,心内求法,亦了不可得。坐禅不能成佛,错不在于禅定本身,而是错用了功夫。若死守定相,认寂止无念为觉悟之道,由此转入无所事事、失忆乃至“空无”的状态,此正是“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如果修行仅仅停留在心的动静二相而不能安住心的本性时,自然所有的努力都属徒劳,无关解脱。
  前面马祖道一的公案中,南岳怀让禅师最后开示道一:“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汝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无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道一如饮醍醐,当下明了。
  怀让禅师的开示揭示了什么道理呢?当我们观照到心识的生灭、来去时,不要迎取,亦无需任何对治,因为解脱不在别处,就在心识来去的当下!当我们返照自心动静二相的本质时,一切妄念自然消逝在心性虚空中——无生亦无灭,无来亦无去。如此,真正的禅修法尔现前,究竟离戏的佛之见地亦明然而现,以此见地于行住坐卧当中不断坚固通彻,即是究竟解脱之道。
  禅宗灯灯相续,所传之“禅”,正是开显佛之见地,令学人当下明了本心,见自本性,当然并非禅定之“禅”。如大珠慧海禅师在《顿悟人道要门论》中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人佛位。”
  《六祖坛经》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有僧举卧轮禅师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惠能闻之说:“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可见真明了心性之人,上座亦是,下座亦是,一切思想念头无取亦无舍,若有能断所断、能取所取,则是有为造作,乖离心性。有些人上座时感觉良好,似有领悟,一旦下座,又回复如初。此种人大多认清净以为真实,对佛之究竟见地未能生起定解,只具相似认识,并非真明了者。六祖惠能明确指出了“莫观净及空其心,此心本净”的道理,同时还抨击了“借助坐禅,方得悟道”的见解:“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坐若卧,若来若去,是人行邪道,不解我所说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诸法空故,即是如来。毕竟无得无证,岂况坐耶?”世人或外迷著相,或内迷著空,自然不能明了。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如六祖说:“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正如莲花生大士所言:“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所以实修的真正关键在于无上见地的确立,而非抱守禅定之相。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即是此之明证(见《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学人若对佛之究竟见地确认无疑,即人无修,自然解脱,堪与三世诸佛把手共行;反之即便禅定功夫如阿罗汉一般,人灭尽定,十千劫后仍需出定,直至发大悲愿力,彻证本性,方能圆成佛果。

  平常心是道
  大悟
  马祖道一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多少大乘教法,摄要言之亦不过是上面这几句话而已。无奈多少后学人总是不敢相信,亦不敢认可,遂乃舍近求远,于自家宝藏不顾,行脚天下,遍参善知识,最后方才明白“平常心”如此而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正所谓“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关于“平常心”,藏传佛教续部中亦有诸多开示。噶举派大成就者冈波巴尊者在《教言广集零选》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精彩,张澄基教授曾把它翻译成汉文。编者略加整理,兹录如下。
  行人如果痛感世事无常,生死迅速,深信业果不坏,见轮回过患而发起出离心、菩提心,亟求解脱之道,他就应该知道和认识一切法之根本——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这个不为任何法相所掺杂,不被世间意识所搅乱,不为沉掉和妄念所鼓动,当下安置于本来之处的自心。如果能认识它,那就是自明之智慧;如果不认识它,那就是俱生的无明。平常心也可以叫作“明体”、“体性”、“俱生智”、“本元”、“离戏”、“光明”等多个名字,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名字都不足以形容它。
  若认识平常心,就要比深通五明的班智达(佛学博士)还要尊贵和功德大。班智达是把佛法名相作为研究的对象,而研学广泛的佛学知识。但如果能认识此自心明体,就能够知一而知一切,因为能够把当下现量之道任运而行,所以其功德最大。
  至于长时间的“深定”,外道长寿天,甚至冬眠的熊和蛇类都是有的。但他们因为不认识平常心的缘故,所以毫无用处。因为平常心是无上菩提的不共因,所以功德最大。心相续能够不知昼夜地住于禅定三摩地中,也远不及认识平常心的重要,因为普通的禅定是与世间相共的,不能解脱生死大事。
  依四种灌顶渐次修习生起次第法,知触相、知声相等皆是五方佛自性,甚至面见本尊佛,也不及认识平常心之重要。见到本尊只是属于贤善之世俗谛,为障碍清净之相而已。而认识平常心则属于胜义谛,功德远为广大。
  能够具足天眼、天耳等五种神通,亦远不及认识平常心的功德。因为神通亦是有漏法,饿鬼和畜生道的某类众生也是具有神通的。若能认识平常心,则如颂云:“智慧智慧极殊胜,具智慧故知有无。”因为平常心属于无漏心的缘故,所以极为殊胜。
  再者,即使有不现诸相,或无相可现,甚至感受到如清净虚空一般之觉受时,也还是赶不上认识平常心来得重要!因为前者是将理之总相作为“境”而观照之,属于比量道;而平常心则是现前见道,无需比量,故远为殊胜。
  若能认识平常心,即是智慧之王。因为平常心不是各各分别慧之所缘境。颂曰:“刹那显现大智慧,即趋诸法根源处,现前证悟诸法性……”佛之五种智慧在平常心中亦全部具足。首先,平常心无能无所,所以能成就妙观察智。如颂云:“一刹那中知差别,一刹那中成佛位,刹那了达心实义……”不必历经五道之次第,于一刹那中能成办一切事,所以平常心能成就成所作智。一切世俗谛中所有诸法皆似影像一般显现于明镜中,如是悟人,即是大圆镜智。见轮回、涅槃一切诸法于自心明体中平等平等,故名平等性智。此平常心无始亦无终,此具慧之体即是善逝,故是法界体性智。所以说,平常心为一切智慧之王,一切功德之王。
  种种三昧之中,平常心为三昧之王。平常心即是一切法之心要,是轮回还是涅槃皆系乎能否认识这个平常心!所以说,认识平常心实在是最重要的事!

  三身本具的禅修方便
  风
  禅修状态与缺陷
  一般来说,以种种禅修手段,将心念集中在某个单一的目标后,会自然进入某种息心的宁静状态;尽管许多人极其向往这种宁静,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长久,无论作何种努力,我们的心始终在“动”与“静”的翻来覆去中不断迷失。
  深入观照心识的动静状态,试图发现它们有什么本质——如果说此心有缺陷的话,那么这个缺陷的本质就是无常——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将此“识心”永远保持在一个可以挽留的状态中。
  就这样,一般被我们所认定并自以为是的“心”,一直在动与静的循环中流浪着,这颗所谓的“心”,从来也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安宁。
  由于心识的缺陷本质乃迁流变化的无常,因此,即使是那些禅定能力深入到一定程度的人,更为微细和难以觉察到的动静状态仍然在流动往复着,这些细微心识的流动只有在更深的定力及智慧的明光中才被觉察到。这种状况,虽然可以归结为被心识幻化的习性所污染,但同时也是心识本身的活力所致!也就是说,心的“动静”、“显现”方面是无穷的,我们无法在此心具足的活力中终止心的显现。
  当禅修仅仅保持在心的现象而不是心的本质时,自然所有的努力也都归于徒劳,如此迷惘的禅修也毫无解脱可言。
  禅修误区
  禅修虽假年月,但仍无法摆脱妄想的攀缘,心的动态包含日常所有的情绪和念头,这可能会给不少人增添更多的恼怒,也有人因此而失去禅修的信心。或者,有人在禅修时,经常能享受到深度安住的宁静和愉悦,出现光明乃至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些状态仅仅类似于物质在相互摩擦时出现的火花,意识也会在其禅修的过程中出现此等幻相,因而这种情况也只能带来暂时的满足和安慰。
  除此外,禅修还可能会寂止在一种空钝、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或者是转入消沉、失忆乃至不知身心到了何处等境况,这种现象,恰如与漂流到一座无人的孤岛上相似,禅师们称此为“无心”或“无始无明”的状态;诸无上瑜伽中,则称此为“阿赖耶识”的状态,此种状态也称“凡夫心的基础地”。
  禅修的误区很多,但不出以上所说,基本的对治之道需要在坚定出离心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简化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净化对世俗世界的贪著。同时,紧紧追随一位具清净传承的具格上师,从他那里接受旁敲侧击的指示和加持最为切要。
  直住方便
  心之本身无可逃避,试图跳离心识而另外去禅修也是不切实际。解脱就在心识的当下可被发掘,尽管我们还未能认识这一点。
  观照心识的动态现象,可以发现唯有生起与消失,也就是来与去两个方面;心的静态则是心正在安住的状态。正确的禅修应当直透心识动静本质,就像自身的脚印只在脚底一样,解脱之本质不在其他地方另外存在着,心的本质就在它自身活力的当下中可以明现。
  因此,在比较高明的禅修中,亦正如六祖“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一样,在这些教法的引导中,不赞成骤然终止六识分别心的修法,因为他们知道:以种种造作的努力欲终止变化无穷的心的显现是艰辛无比、徒劳无益的!那么该如何禅修呢?实际上他们在初修时,一般都是直接审视心的原本显现,并在直接注视、审视心的原本显现的面貌中进入自然的大禅修中。
  具体来说,就是当心的动态现起(来与去、生及灭)时,不要试图回避这个状态,因为解脱不在别处,解脱就在此心动态的当下——当你直接注视、审视这一状态的本质,及返照此一正能安住的本质时,所有原本虚妄的状态,便自然瓦解在如虚空般的实质——了无痕迹、本无来去、亦无生灭的实相面貌中。如此,正确的见地与禅修会自然现前。
  同样,当心的宁静或明晰到来时,切莫欣喜而试图将其乐明状态作任何挽留的努力,当还未通达安宁的本质时,你应直接注视此一乐明的本质并审视此一能安住的本质是什么。
  禅修状态的本质和能安住的本质,只能在自己直透的当下智慧中领悟,切莫通过其他外来途径寻求任何名言上的定义和答案。
  能安住的禅修之心及所安住的境界都无实质——它们的本身毫无自性可言。因此,当不以回避的态度,直接注视并审视心的内涵时,除了我们自己在其中营造一大堆概念和观念外,你将不会发现什么。而这堆概念也没有任何实质,它们并不能束缚我们什么。即如执自己的内心为笔,往虚空中勾勒一幅幅图画般,当感觉图画的存在,寻找它的相貌、颜色和体积,判断它的好坏,于是你不自觉地粘著它,当不希望它存在时,你擦拭它;而无论如何,你的所有营造和努力,始终只是徒劳——它们始终并不存在,从一开始起就是乌有!
  因此,了知这些显现的同时就是解脱了的——就让它们尽情地显现去吧!如同用自己的想象,往虚空中打的疙瘩一般,那个疙瘩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则是你对这个虚空中的疙瘩——执以为真的看法和认识,且这种看法和认识是那么的根深蒂固、牢不可拔!同样,当执以为真的看法和认识生起时,直截了当、并无分别地注视它们就行了,通透无自性的本质就会了了现前。
  止观要领
  起初时,培养正确的见地和禅修显得非常重要,中间则仅是熟练见地的过程,最后见地与禅修都在自然的禅修中归于一无所得。由于心被不正确的邪见遮障太久太深,如同一个老而重的病号一样,也不要指望在短时期的禅修中被治愈;同时,我们的心和刚从山上抓来的野猴没有两样,完全的调服需要假以时日,因此,禅修时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禅坐时,就像老人晒太阳一样,不必做太多的努力,更不要在乎呼吸、观想以及任何身体上的感受,心理上的念头和妄想袭来时随它们来,去时也任随他们去;禅修中既没有迎纳、拒绝和排斥,也没有留恋、送往与告别,仅仅保持在宽坦、自然与安详的状态中,偶尔也可以提一下轻微的觉察来回光返照,但不必过于刻意。在这样的禅修中,你将渐渐休息在心的无实质(无自性)中,并能体会、安住到空灵、活泼而自由的禅境,在这种自然任运的息心状态中安住下来就是禅修的“止”。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后你将会在这种禅修的状态中,觉受到身心的柔软和安宁,暖乐、无念与清明的状态也会生起。遇此情况,不少禅修者会不自觉地附著于觉受的境界中,因此,你应及时提起内在的觉照。换言之,你应直接注视、审视这暖乐、无念、清明的本质而不是粘著在觉受中,如此,无论是何种觉受,都会在它们出现的地方自然释放,这样,无念便可以转为法身,清明便转为报身,安乐则转为化身,这种直透一切幻象的禅修,就是内照于本质的“观”。
  另一个反面是,你或许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跌人微细莫明的昏沉或掉举之中。同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昏沉来时,注视并直接安住在昏沉的本质中,因为昏沉如果是真实存在而有体性的话,你应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现在都处于昏沉中;散乱和妄想来时,也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和安住,如同没有必要抹去水中的痕迹、空中的彩虹一般,也不必用种种努力的营造,去终止心性的原本活力和显现。刻意地培养禅定境界如同谚语中说的那样:“犹如将执著的刺愈加削尖!”这样努力的结果只会扎伤到自己。
  三身本具
  无论是在静止的稳定境还是在心念起伏的流动中,无营造、离概念的自发现前,既不为心识动静本身所障碍,也不因善恶及中立状况所增减,了了分明;虽分明不失(非无),却又空寂无根(离有);既无内外之分,也无主客对待,如此不可思议、穿透一切的赤裸明智,无可承认也无可否认。
  显现本来无有束缚,亦无所谓解脱,此种不离心识却在自己本然的状态中当下解脱的禅修无须著力。除此以外,别无更佳的禅修需要修持,你将因之而获得不可动摇的决定见地。当然,此刻你必须将这种决定见地,去你的上师那里获得勘验。
  至此,一个事实将会呈现:所谓心识与明智原本一体,心识的本身就是法身,心的智慧明光即是报身,而心的无穷活力就是化身。如此,三身本具的禅修无造作、无修饰、无整治地法尔现前。

  利益众生之九种观察
  华智仁波切
  任何一位已受清净菩萨戒的菩萨,除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外,无有余事。但若不了解利益众生的种种方便法,则可能所作不仅未能饶益众生,且有直接或间接伤害众生之虞。因此须用九种观察而行利生事业。
  一、观察自他二者
  1. 若直接或间接对自他皆有利益则可为之。
  2. 对自他不仅无利益且有害处时则不可行。
  3. 对自己有利益而对他人有害则不可行。
  4. 对自己有害处而对他人有利益,则视当时情况而定。
  所指情况为:(1)初学者当以防止自己受害为重,如同树木之幼苗,防止自己受害即是利益众生之根。(2) 胜解行发心者依据下文所说“观察利害之大小”而行。(3)登地者以一心利他为重。
  二、观察利害之大小者
  1. 若直接或间接对众生有大利益,而对自己有微害时,则可行利生。
  2. 对众生有微小的利益,对自己有极大的害处时,则不可行。
  3. 倘若利害大小相等时,则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所指情况为:(1)初学者要以防止自己受害为重, 如同树木之幼苗,防止自己受害即是利益众生之根。(2)胜解行发心以上者则以行利他为重。
  三、观察众生之优劣者
  1. 对如畜生等下劣众生有利益,而对如人般的高等众生有害时,不可行。
  2. 对人等众生有利,而对少数畜生等下劣众生有害时,可行。
  3. 对一般凡夫有利益,而对修学佛法者有害时,不可行。
  4.在同是修学佛法者当中,对声闻、缘觉有利益,而对菩萨圣众有害时,不可行。
  四、观察众生之多寡者
  1. 对众人有帮助,而对少数人有害时可行。
  2. 对众人有害,却对少数人有利益,则不可行。
  3. 若得利或受害者之数量相等时,则用善巧方便法防止害处,并尽量作有利益之事。
  五、观察此生与来世者
  1. 若对此生和来世皆具利益,则完全可行。
  2. 若对二者皆无利益,则千万不可为之。
  3 .对此生有利益, 但对来生有害时也不可行。
  4. 倘若对此生有害处,而对来生有益处时,用方便法避免此生的害处,再行对来生有利益之事。
  六、观察戒律与不善业者
  虽然本身是具戒者,但为利益某些众生,当对他人行恶业却具有大利益时,佛陀开许行十种恶业。可行的学处包括如下诸多方面。
  1.杀生:如果亲见有人为了小利益,而造无间罪,如杀害声闻、缘觉、菩萨等圣众,虽然本身注重因果,但对他人发慈悲心而杀害此众生,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本师释迦牟尼佛往世转生为大悲商主时,曾经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在半途中,一个名叫短矛黑人的凶残强盗企图杀害这五百商人。大悲商主想:这五百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杀害了他们,他将会在地狱中住无量劫遭受极苦之报,实在可怜。若我杀了这个人,他就不会堕入地狱,我自己堕地狱也是没办法的。这样思维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杀死了那个强盗,以此业大悲商主不但未堕入恶趣中,而且立即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此公案从表面上看,大悲商主是造了恶业,但实际上却是善业,因为他没有牵涉私欲,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命,并且把短矛黑人从堕入地狱的恶报中解救出来。
  2.不与取:若本身亲见有人盗窃僧众及佛塔的财物,而菩萨有能力,对此人发慈悲心,将财物拿回归还原处,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3.邪淫:本身亲见未婚男女对自己心生猛烈贪欲非常痛苦时,在家菩萨与其交媾而引入正道,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往昔,星宿婆罗门的儿子多年在林中持梵净行,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缘,一位婆罗门女对他生起猛烈贪心,若不能满足,便欲自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对她生起大悲心,与她结成夫妻,以此业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诸如此类的“破梵净行”也是开许的。
  4.妄语:为了救度许多众生的身命,或使束缚、断肢者得到解脱,说各种方便妄语,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5.两舌:为了救度邪恶师或恶友所摄受的众生,发慈悲心讲各种离间语,使他们互相远离,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6.恶口:若某些众生入邪道行恶业时,无法用婉转的言词阻止,而对他发慈悲心,用猛厉、轻蔑的态度说粗话,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7.绮语:当一些众生心里悲伤痛苦时,若他喜欢歌舞、唱歌等无意义之事,对其发慈悲心,以跳舞、嘻笑、乐器、唱歌等各种方式令他欢喜,而引入善道,则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8.贪心:虽说意之三不善业佛陀并未开许,但为利益他人亦是可行之学处。若本身亲见饥饿者,但自己无可布施之财物时,对富翁或悭吝者发慈悲心,思维作意将他们的食物、财富等,用种种手段盗窃来并布施他人,如此贪他人之食、财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9.害心:有些魔外众生成为上师、僧众的怨敌,对他发起慈悲心,用猛烈的诛法伤害乃至断取该众生的身命,此“害心”不但不成罪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10.邪见:有些众生喜欢邪恶见行,对此众生发慈悲心,暂时教他邪见而后引入清净正见,如此亦被开许。
  上述十种皆不成恶业,且增长许多福德。
  七、观察布施之利弊者
  (一)观察财施之利弊
  1.若亲见贫困之众生,在本身具可布施之财物且对本身无害处时,若对他有帮助,则尽量将财物施予他,使其断止恶念引至善道。
  2.当布施的财物成为自己身、命和三学(闻、思、修)的障碍,且对他人也只有小利时,则不可行。
  3.纵使布施非常少的财物也要面带笑容,言语温和,让对方感觉善意。
  4.做财布施时受者与施者所得的利害相同,则应部分布施。
  5.财布施须了解如下:出家菩萨应舍弃一切财物,以无可施为首要;在家菩萨以财布施为首要;住在僻静阿兰若处之出家众,不可偏重财施,应以法布施为主,但应将化缘时钵中所得与贫困者一同享用。
  (二)观察施身之利弊者
  未登地的菩萨补特迦罗不是施身的时期,倘若真实布施身体则成为魔障,因此若有人需身体时不可真实施予,但心里应发心将全身或部分身体施予众生。
  登地的菩萨若真实布施身体对众生有很大的利益时,则可完全施予肢体、血肉等一切。
  为了食肉的众生,依靠大愿力,屡次投生为大象或大鱼等,凡食此肉之众生,将依靠菩萨的愿力往生善趣,并获得解脱之因。
  (三)观察法布施之利弊者
  1.若有人求法而不成为菩萨修行的障碍时,则他所需者皆可法施。
  2.若求法者不具缘且成为修行之障碍时,则不可法施。
  3.仅对本身修行有些微障碍,而求法者具缘时可法施。
  4.虽对自己无任何障碍,但求法者是外道、邪见者或盗法者,则不可给予法施。
  5.本身并不知佛法,但为了获得求法者的供养或尊敬,假装非常了解的模样,自创邪法,此罪业无量故不可为。
  6.若本身真实了解法,则不可因悭吝或懒惰而舍弃具缘者,必定要给予法施。
  布施中最殊胜者即是此节所谈之法布施。
  (四)观察无畏布施之利弊者
  1.若菩萨本身有能力作众生的救怙主,则必定为之;若无能力则不为。
  2.虽有能力但对自身有害时,则不可为。
  3.虽然能力微小,但对自他无害时则尽力为之。
  八、观察众生之种种法意乐
  众生的法意乐不外乎以下八种:
  1.想要善趣及解脱的因和果,但缺乏胜解心的种性。
  2.想要天人安乐享受的因和果。
  3.想要声闻道和果。
  4.想要独觉道和果。
  5.想要菩萨乘的道和果。
  6.想要大乘真言的道和果。
  7.想要究竟顿悟的道和果。
  8.不定种姓,不属于任何种性,很容易变化的种性。
  如此观察这八种。在此中除缺乏种性和不定种性二种以外(1和8),其余六种种性,他们所需合适其根器之法与财物,皆可布施。布施时应由下士道引至上士道,但上士道不可引至下士道,更不可教不合适其根器之法。
  不定种性须慢慢引至大乘,绝不可引至劣道;断种者也不可舍弃,先财布施结缘,再祈愿将来令他成为三宝所调伏的徒众。财布施时须了解众生之种种欲乐,要观察大小、多寡、净垢、利害,以合适之法利益众生。
  寂天菩萨云:“如是布施时,一切须限量。”即是说,具足神通或法眼的菩萨众,须观察众生的种种法意乐,再做利益众生的布施等。
  九、观察利益他人与利益自身
  若能本身直接利益众生,就可直接利益更多众生。在不成闻思修障碍的情况下,要尽量作真实利益众生之事。反之,若成闻思修之障碍,则不可为之。真实利益众生之大小,对自己闻思修有无害处,害处的大小等需要仔细观察,以自他均蒙利益为主。若利益等同时,以利他为主。不可为小利益而舍弃大利益,最主要是具足利他之想。
  结语
  菩萨所作若符合如上九种观察,则不仅不犯堕罪,且具有无边功德;反之,则菩萨犯堕罪。总之,菩萨若是发大心为众生而行,即使舍弃自己的小利益或示现表面行为的犯戒亦无妨,这实际上于戒体是毫无损伤的。倘若亲见利益众生之大事,却因为自己的小事或执著表面的戒相,而舍弃不做,虽旁观者以为他是清净的,实则戒体已经破坏。


  亲近善友的妙处
  慧霖
  我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接触佛法的,我之所以走进佛门,相信佛法,很大的因缘在于几位好朋友的熏习和引导。
  其中一位便是我同舍的好友,大家给他起了个昵称叫“老蛤蟆”。此君膀大腰圆,饭量极大,每每茶余饭后便滔滔不绝,神侃不休;而且此君心思细密,脾气甚大,发起火来,几乎震天动地。现在回想起来,“老蛤蟆”的外号还真是恰当无比。在我们宿舍中,老蛤蟆接触佛法最早,上高中时便有兴趣;读大一时,开始大量研读佛教经论。老蛤蟆有一个习惯,他非常乐于把所看所学的东西,讲给大家听。据他说,此举有三大好处:一是复习所学,只要自己说给别人的东西记忆便非常深刻;二是同时训练自己的口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三是可以广结善缘。当时,我就是老蛤蟆的主要听讲对象。我本人对佛、儒、道三家所说都颇感兴趣,而且心向往之,所以时不时能跟老蛤蟆引发共鸣,或者提出些问题。老蛤蟆自觉我配合默契,还能引发自己深入思考,故而乐此不疲。在老蛤蟆的“唾沫星子”熏染之下,我终于忍不住好奇之心,也开始读诵佛经,了解佛理。再后来,我和老蛤蟆便成了志同道合之人。我们经常一起研读经典,共参公案,编校经论,或朝山拜佛,或参访善知识;乃至渐渐的,我们终于认识到佛法是众生了生脱死的唯一津梁,是无数佛菩萨亲身实证的诸法实相;修学佛法的信念终于建立起来。
  1998年10月,我和老蛤蟆等人一起朝拜五台山,遍访台顶诸位学人行者,法喜充满,一种神圣的住持佛法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回京后,我们一起在法源寺受三皈依,正式皈依佛法僧三宝,走入佛门。
  我的善友中有一位出家师父,1998年,他到哲学系来进修。当时我对佛法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见到出家人一起听课,备感亲切。这位出家人非常慈悲,性格十分随和,加之年龄又与我相仿,于是我们便成了亦师亦友的好朋友。当时出家师父在学校里租了一处小房子,我经常拜访他,请教佛法上的各种问题,还借阅好多佛经来研究、读诵。譬如《金刚经》、《法华经》、《无量寿经》、《华严经》都是这位出家师父结缘给我的。我很喜欢诵经,记得我总是洗净手后,端身静坐,从“无上甚深微妙法”开始高声朗诵,顿觉烦恼消无,清凉无比。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一有机会,我就会打扰出家师父,请教一番。出家师父总是尽己所知,不吝赐教,每每使我受益匪浅。当然,也有一时无法解答的,他就会引荐其他实修大德给我认识。乃至到后来,三传佛法的诸多高僧、仁波切,还有一些隐居的修行人,我都有所接触,亲聆教诲,受益颇深。
  我的同参道友之中还有一位,尤其令我备加感恩,他也是我的大学同学,还是舍友。此君对于世缘生来淡薄,大学期间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只对佛法情有独钟。当时,我虽然信仰佛教,但对儒、道、周易等经典亦加涉猎,广学而不精深,佛法也是略知皮毛而已。后来在此君地极力推荐下,我学习了宗喀巴大师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参阅了《密勒日巴大师全集》以及冈波巴尊者的《解脱庄严宝》等书,终于对佛法有了提纲挈领式的认识,对实修实证建立起坚定不退的信心。一年之前,此君毅然出家,誓言以住持佛法为己任,荷担如来家业,挽末法于狂澜。君一人之胜举,却引发了众多同参道友的殊胜因缘。如今,我们几位同愿同行之人,或僧或俗,亲蒙祖庭大善知识之教导,以法为食,随缘自在,不亦乐乎!
  学佛多年,最大的受益无疑来自于亲近善友,依止善知识。佛陀曾说偈云:“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记得一位古大德也说过:若接触贪爱之友,就容易沉迷于贪爱财色的行为中;若接触傲慢之友,就会引发自己的贡高我慢行;若接触追求俗务之友,就会一生奔波劳碌;若接触懒惰闲散之友,就会自然放逸懒散;若接触无散精进之友,就会累积无尽的福慧资粮;若接触有杂染、无正信之友,就容易退失正信心;若接触具足正信之友,就会自然生起真实无伪的正信;若结交厌离轮回、具出离心的朋友,就会生起出离心,渴求解脱;若结交具慈悲心之友,就会引发自己的慈悲心;若结交智慧通达之友,就会增长智慧;若接触明了法性、稳固不退之友,修行之心自然坚固不退。凡此种种,皆是说明要常与具足悲智正行的善友结伴,自然就会解脱轮回,自在安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亲近善友,依止善知识的教诲,真是实修路上省心省力的殊胜方便。感恩,幸甚!

  平日如何忍辱
  大运
  学佛的人,都知道忍辱波罗蜜是菩萨行的六度之一。忍辱的含义有许多种,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世忍,即对于自己所不乐受的困苦、詈骂、饥渴等而发起的有漏忍;一种为出世忍,即观一切皆空,无分别的普利一切有情的无漏忍。前者,包括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忍辱”的含义,即当别人恶语相加,恶相现前时,能够不生瞋心,心平气和。这种忍辱,仅仅是忍辱而已,还不能被称为忍辱波罗蜜,只有以大悲心、究竟见地摄持,了知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了不可得,本来清净,如此认识坚固,方是究竟之忍辱波罗蜜,即《大智度论》中说:“因缘合故,其实空故,一切法相常清净故,如真际法性相故,不二入故,虽无二亦不一,如是观诸法,心信不转,是名法忍。”
  但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知晓了忍辱波罗蜜的究竟意趣,并不等于就能够如是行持,甚至,对于上述的世间忍,尚且难以做到。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当面临忍无可忍的事件时,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瞋心之火迅猛升起,声势逼人,乃至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治自己的瞋心呢?后学有几点体会。
  第一,当下觉照。我们不是圣贤,在平时难免因为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发动瞋心。一旦发火,应立即提醒自己,当下觉照到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已经不如法。这种觉照十分重要,觉照得越及时,就会越容易克制自己,越容易检点自己的心行。不过当下觉照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平日没有面对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时时思维反省,令自己经常提起正念:莫动瞋心;一旦动了瞋心,更要及时觉察和改正。时间久了,自然功夫渐深,便能够在瞋心发起的当下即起觉照,了不可得。
  第二,如理思维。若发生瞋火大动之事件后,绝不要轻易放过,要如理思维,思维瞋心的坏处,思维忍辱的好处。在如何对治瞋心的著述中,《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都有很好的教授。浅言之,如果因为自己的行为错误,导致了事件的发生,那么,自身应诚心忏悔,我们没有理由去瞋怨他人;如果是他人不对,应将对方作病人想,生起慈悲心,发愿救度他人,也没有道理以瞋心相向。如此的如理思维,可以渐渐的化解瞋念,生起柔软心,忏悔心,乃至大悲心。以传讲《菩提道次第广论》而闻名的日常法师,经常向听众强调,面对不应理的指责等,我们应当如理思维,依据果报自受的法则,对方如此的对待自己,是自身业力的果报;现在果报现前,宿债得偿,应生欢喜心。如果说不是欠的债,这恰恰是提供给我很好的机会修持忍辱,应把对方看成善知识,看成菩萨,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起瞋心呢?如果我们每面对一件事情,都可以象上述这样去觉照、思维,久而久之,则可较好地对治瞋心。
  第三,如法而行。经过如理思维,不论是谁对谁错,均应心平气和的与对方交流,或者认错,或者诚恳说明自己对于对方的看法。这种交流或认错,如果是以诚心而作,一般而言,都会得到对方的理解,甚至可以尽释前嫌,进而启发对方的忏悔心。
  上述方法,后学只是从很狭隘的角度,针对比较典型的情况而提出的一些建议。而对于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尤其是对于已经找到令自己生起绝对信心的师父的修行人而言,应思维一切对境,包括但不仅止于詈骂、苦受等等,均是恩师的无上加持,均是修法的福慧资粮,均应以感恩的心坦然承受,正所谓“打即加持,骂即灌顶”。与此相应的,在有师父的传承加持的情形下,即使不应理的事件发生,依照恩师的教授,在瞋心生起的时候,念佛的,当下安住于一句佛号;参禅的,当下安住于话头;修密的,当下安住于法性。瞋心本无自性,与佛号、话头、法性无二无别,能够如是认识,无所谓息灭瞋念,也无所谓修持忍辱,这才是真正的忍辱波罗蜜。
  如此说来,能够有具格的善知识的引导和教授,显得最为重要。不过分地讲,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引,我们将长劫处于轮回当中,无有出期。可见,真正地做到忍辱,真正地在修行上获得明了和解脱,都离不开善知识。就善知识的必要和抉择,大家可以参考本期刊第一期所载的《浅论依止善知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