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锡明以前无锡寺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锡明以前无锡寺庙
  崇安寺
  在州城内,去州三百步。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始名兴宁。宋太平兴国初赐今额,寺有五轮大藏,雕刻精致,机括工巧为邑奇观。宋绍兴间僧义深所制,或云寺本王右军故宅比越戒珠寺同,然无可考。

  寿圣禅院
  在州城内仓桥下,即古凤光寺。唐武德中建,与凤光桥同时。后废,开宝间,军师施仁福为创浴室号浴室院。宝元中复置招提,始赐今额。亦曰北禅寺,元延祐间毁于火,寻复创造。云其寺有轮藏寺,僧相传藏下,有石函置佛牙舍利之属。以为藏镇。

  福圣禅院
  在南城内,近顾桥门寺。创于梁太清之初。号护国寺,唐改为灵山寺。宋赐今额按,寺记宋雍熙中,有僧持钵而来忽失所在,唯挂锡寺壁。寺僧遂构亭驻锡既而鸠工聚财造为浮图七级既成将设僧伽像于下有僧梦一人谓曰毋劳塑工僧伽泗州有三身在焉可往求之僧往果然先是一舟师尝梦有紫衣僧告曰愿附往无锡南禅寺既寤适僧携僧伽像至遂载与俱来至今祀于浮图之下由是俗称为南禅寺云

  惠山普利院
  在州西惠山上宋湛长史故宅也梁大同间入于僧创招提号法云禅院宋元徽中僧显于此置华山精舍后废于唐武宗垂拱间宣宗时寺复兴宋至道中赐今额绍兴间以寺赐信安郡王孟忠厚以奉孟后岁祀改号旌忠荐福寺依惠山之麓得泉石之秀足以游眺邑人以为行乐之地暮春之月游者最盛至今为然山半有望湖阁李绅所建以望芙蓉湖今废为半山亭旁有绣岭轩岭本名照山意者为昔人之墓宋光禄滕中元以其草木蓊郁花卉繁逮若锦绣然遂以名山与亭寺有轩曰嘉荫宋苏舜钦所创又有挹翠翠麓拥翠等轩皆在寺中曲水亭在寺前陆羽惠山记云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以为游人憩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甓今基亦亡寺门外复有亭制作甚古号鲁班亭去亭五十步有石幢二其一为唐乾符 【 阙】  年立 【 阙】   所书 【 阙】 经在道之右寺中有殿名大同殿梁大同年间所置殿下有听松石床唐李阳冰篆听松于上床侧有大松二不知何代所植唐宝历二年来造竞渡牛尾舟将伐松为之是夕松忽哀鸣遂奏免及凤桧亦不知植自何年又有长生桧宋苏绅宰县时植皆在殿前

  阳山翠微院
  在州北阳山梁太清初创号远山寺中书舍人陆举故宅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

  开利寺
  在州西北洛社市相传为晋王右军别墅梁太清初入于僧号兴福寺宋嘉祐间赐今额

  普利院
  在州南长泰山梁大同间所建号长泰寺宋赐今额寺僧相传以为僧伽留笠之所寺有留笠阁寺后有巨迹寺僧称为罗汉迹甚雨尤显殿壁画猫捕一鹰世以为仙笔至今鸟雀不至其所

  兴化寺
  在州东胶山上世称为胶山寺创于梁太清之初号弥勒寺宋至道中赐今额建炎间丞相李纲得请以奉先世祀改称崇亲报德禅院与惠山皆称名寺寺门远为惠山寺门相当二寺僧称以是相敌寺中有轩曰上方苏绅宰县时常题咏其上又有环翠听松秀峰分翠等轩率皆新作旧寺盖梁萧侍郎舍因宅为之今之所存非故刹矣

  保宁寺
  在州北二十里兴宁乡梁大同年间所创至今称其地为寺头唐改为福爱寺宋淳化中赐今额旧传为甘罗宅旁有甘荡未足信也

  香山禅寺
  在州东怀仁乡香山一名顾山又号顾山寺梁大同间所建

  祈陀崇教院
  在州东三十里梁大同二年邑人王建拾宅为浮屠后以寺名其村宋淳化间赐额崇教

  静教禅寺
  在州东四十里上舍至今人目为上舍寺陈至德元年建名善寂隋开皇中吴郡刺史陈子迈徙家无锡东山出赀囊创为招提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其寺屡废非故刹矣

  圆通禅寺
  在州东七十里延祥乡寺建于唐乾元因名乾元寺或以为唐里姓张氏之宅威惠夫人者舍为浮图云宋景祐中赐今额

  广济院
  在州东甘露市创于唐乾符三年旧名甘露禅院宋太平兴国间赐今额

  华藏寺
  在州西青山湾前面太湖宋太师循王张浚葬于是因建浮图以奉岁祀至今其地号华藏寺中有云海惟玉二亭可望山气

  善智尼寺
  在州南二十八里延祥乡甘露市师姑桥侧唐乾符元年建为比邱尼之所居或云在县东九十里归德乡后不知何年月徙于州城东北隅第六箭河上


  目前所有寺庙,转引无锡锡山高级中学网页

  祥符禅寺、南禅、广福、开原和惠山等五大佛教寺庙, 这五大禅寺,在当地大都是千年古刹,历史悠久。

  祥符禅寺(祥符禅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秦覆峰南侧山湾中。唐贞观初,里人杭恽所建。旧传唐僧玄奘自天竺归来,游历东南。右将军杭恽陪同他至秦覆峰,所见悟若西天灵鹫山胜境,赞叹此处堪称东土小灵山,故名此寺为“小灵山寺”,并流传有释窥基导师嘱开法小灵山的故事。当年小灵山寺“居重湖叠嶂间,最为幽绝”。寺临太湖,“波光云景,照耀晃漾”。寺后“三峰环列,龙、虎拱峙”。殿前“塔影崔嵬落半天”,“若天窝,若月窟,若万松居,皆散见僧舍。水之流,有桥曰双瑞;山之中,有亭曰望湖。龙井则在厨之东,莲池则在殿之北”。宝殿玉宇掩映于青松翠竹之中,钟鼓梵呗回响于云林烟水之间,真可谓梵天佛地,灵山胜境。昔日寺僧在此静坐参学、观风听雨、运水担柴、植树造林的生活情景,至今依稀可见。唐玄宗李隆基时代,天台宗九祖湛然荆溪大师一度驻锡小灵山寺,致力台宗著述,大弘天台宗教法。代宗大历中,优诏运征,湛然并以疾辞,谢绝赴京。德宗建中三年二月,示寂于天台佛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钱镠追赠圆通尊者。北宋大中祥符间,真宗赵恒诏改小灵山寺为祥符禅院。徽宗赵佶政和四年,升“院”为“寺”。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中,可观法师居此宣扬天台宗。元惠宗至正时,大澄禅师来主法席,弘传禅宗青原下曹洞宗旨。元末寺塔俱毁,一时法轮滞转,慧灯失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释行晖至此重建寺宇数楹,以为供奉佛像、楼身晏坐之所。宣德中,惠山道岩法师游访小灵山,以寺荒圮,乃割其衣资,鼎建佛殿、禅房。既而归主惠山。行前,举荐杭州中天竺僧智澜来领寺事。这位大德“坚持戒律,精修苦行,事理圆融,悯兹古刹废弛”,即“以兴复为已任”。因而“缁素向慕,捐资以助者踵至。由是鸠工集材,首筑周垣五百余丈,植树六百万株,创建法堂、方丈各十有一间,左右伽蓝、祖师二殿。前坚山门,旁立侧室,与夫香积之厨、贮物之库、储栗之廪靡不毕备。越八寒暑,功乃告成”。同时秦请当朝敕赐“大藏经”,营造藏经阁,方便僧众阅藏看经。其徒道梁、天霖继承师业,尊守寺规。道梁的高足德乘,秉师教,续师志,新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殿中“塑像庄严,金碧辉煌”。唯有元末被毁佛塔末及修复。万历初,太仓怀云寺僧顺庵禅师,应邀住持小灵山,因爱此“湖中第一山”,意欲终老祥符禅寺。于是发心重建佛塔,“乃命其徒告诸旧址,咸乐于从事积资鸠工,历三载而塔始成”。“孤塔影从云外落,清磬声在树间留。” 法藏,字汉月,梁溪(今苏无锡)苏氏子。十五岁在该邑五牧庆德院出家。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十余年,仍莫能解,乃至庐山(江苏常熟)三峰寺掩关。一日闻窗外竹折乃语,后从黄梅蓓蕾时节禅坐,一朝出定忽见梅花堕地,始彻证。谒天童密云禅师蒙印许付法,是为临济宗三十一世。万历中,自苏州邓尉山迁住小灵山,从此祥符禅乃传禅宗南岳下临济宗。洪储(一作弘或宏)字继起,号退翁,南通州李氏子。依三峰法藏出家,苦修有年,参究有得。历主能仁、天宁、瑞岩诸刹,飞锡之处,宗风元播。崇祯九年,导师命继主祥符禅寺。“辟藏云关,开堂拈提法要。”当世中丞许定干,都宪张二无,京兆邹衣白皆执弟子礼。因振兴苏州灵岩山,人称“灵岩和尚”。崇祯十四年,洪储入天台,法藏又一弟子慧刃,先是辅助师兄洪储主祥符禅寺,尔后继其法席。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战火纷飞年代,极力维持祥符常住,尽心传播临济宗禅风,护法卫寺、难行能行。清军南下,大江南北烽火连天。祥符禅寺罹遭兵燹,住持慧刃与法嗣济昊,矢志在此苦习经营,荷担如来家业。清康熙初,海阳苏子荆捐资重建大悲殿五楹,僧舍数间,草刽而已。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江北驻跸扬州天宁寺,江南驾临镇江金山寺。第五次下江南,在金山召见祥符禅寺住持纪荫时,御笔亲书“神骏地”额,宣告结束寺各“祥符”的历史。释纪荫,字湘雨,号宙亭,又号损圆。少通儒术,善文工诗。一旦为僧即遍参释乘。“谒退翁储于灵岩,得受记莂”康熙皇帝召见时,他应对称旨,深受宠渥,受命兼主扬州高旻寺后,载誉大江南北。尤其是一代帝王特意赐诗并跋,更加名动朝野,声传遐迩。有关资料表明,纪荫住持禅寺期间,修复或新建山门、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藏经殿、禅堂、法堂、茶寮、两序寮、无隐轩、与鸥居、金粟廊、双松草堂等,成绩卓著,功德无量。乾隆年间,神骏寺方丈普仁、都监妙重修殿宇,建筑普同塔时,常住尚有五六十位僧人,依旧为十方丛林。咸丰三年太平军与清兵战于此,殃及佛寺,殿宇毁坏殆尽。星移斗转,时过境迁。民国三年(1914年),古刹重建,复名祥符禅寺。不久,常州天宁寺收为下院,中庸法师来寺住持,时有寺宇三十几间,熟田四十亩,山地三顷多。十六位僧人在此和合共住,安居乐业,1938年,侵华日军进山扫荡,遭到抗日武装顽强抵抗,日军气急败坏放火烧寺,寺僧奋不顾身上前阻止,中庸和尚为之殉难。为劫后,寺僧修葺残存殿堂,安定宗教生活。但因元气大伤,无力恢复旧观,后来仅有一位残疾僧人居此守香火,祥符禅寺可谓名存实亡。1949年以后,佛寺虽在,但门庭冷落,佛事稀少。十年浩劫中,这座千年历史古刹佛像倒地,僧人走散,殿宇改作它用,山地归属茶场。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政策,祥符禅寺也开始筹划重修。历时仅三度春秋,即大功告成。如今祥符禅寺拥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大殿两侧各有两幢南北对称的两层楼房,法堂、禅房、客堂、方丈室、僧舍、迎宾馆分设其中。藏经楼位于灵山大佛须弥座前太平台内,可谓别具一格。五观堂在观音殿后,斋堂对面则为香积厨。整座寺院具有朴实简洁、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


  出了天王殿,广场的左右两侧就是钟楼和被。钟楼在东,鼓楼在西。钟楼和鼓楼,外形完全相同,长和宽都是八点二米,高度为十二点五米。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不相同。钟楼是上下贯通的单层结构,祥符禅寺大铜钟就挂在此处。宏亮的除夕钟声,就从这里传向四面八方。钟楼前,竖有书法家邬鸿恩书写的“江南第一钟”石碑。
  钟楼内的大铜钟,高三点五米,下口直径二点五米,重十二点八吨,是建国以来铸造的最大铜钟。钟声宏亮悠远,余音可持续三分钟之久。由于北京有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重达四十六点五吨的永乐大钟,所以这口钟只能算是江南一带最大的铜钟。此钟因而被誉为江南第一钟。钟面上除了铸有“祥符禅寺”字样和八条龙的图案以外,还铸有《尊胜咒》和《心经》全文,并有本寺方丈茗山长老题写的《敲钟声偈》和《闻钟声偈》,兹示如下:

  敲钟声倡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唵伽罗帝耶婆婆河
  闻钟声倡.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唵伽罗帝耶婆婆河

  佛教向有“闻钟声,去烦恼”之说,每年除夕,都要敲钟一百零八下,说是可以去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以臻吉祥如意、天从人愿。为此,每年除夕,都有不少远近信众,专程前往祥符禅寺听 钟声。


  南禅寺(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了名震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同一时期,无锡的古南禅寺第一次修建。 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公元547—548年),距今已有1455年历史。据《重修无锡南禅寺碑》记载:梁溪十大刹,首惠山、次南禅,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亘古诗篇。因地处无锡南郊,又称“南禅寺”。寺内有创建于北宋初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的妙光塔。历史上妙光塔曾有五颜六色的焰光腾起,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为该塔赐名“妙光”。因其东邻环城运河,西倚中心商务区,南抵京杭古运河“水弄堂”的区位优势,向来交通便利,人气兴旺。文物遗存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极其深厚,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向有古运河“水弄堂”“龙头”之誉。环绕妙光塔,周围建成一组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修葺原有的天王殿、藏经楼,重塑四大天王像,再建大雄宝殿,塑释迦牟尼像,形成以仿宋建筑为主体,江南水乡园林特色与寺庙文化相交融的古建筑群。南禅寺、妙光塔、古运河融为一体, 规模宏大,后人号称“江南最胜丛林”。 妙光塔(miao guang ta),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由邑人未承 福捐资募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赐塔名“妙 光”。元明两代屡有兴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 后,即为今塔。后历经修缮。清咸丰、光绪年间遭火 灾,仅剩无顶荒塔。1926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 德生和唐申伯出资重修,将塔屋檐、平台及护栏改建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修 复,清理出了埋藏地下多年的塔基台座,恢复了底层 环廊,对外开放。妙光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顶三个 组员部分。塔基台座直径13.5米,塔身八面七级高16米,逐层收分,塔顶6 米,共高43.3米。从明代永乐中起,“南禅宝塔”就被列为“锡山八景”之 一,至今仍在旅游观光事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广福寺(广福寺位于“鼋渚春涛”和 “万浪卷雪”的交界处,倚山面湖 ,坐北朝南。南朝萧梁时,鼋头渚后山建有 广福庵,一名峭岩寺,古寺高林, 履有废兴。 1925 年秋, 由量如和尚向乡绅杨翰西募化山地十亩重建成。取 “广土众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 名“广福寺”。 1980 年,广福寺 重归市佛协,重塑四大天王、弥勒佛和观音、地藏菩萨等,又从北京请来十八罗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匾“大圆满觉”,尉天池书“广福寺 ”额;恢复了宗教活动。寺内,僧房“华严精舍”藏有镇寺三宝:鸵鸟蛋、古画《百鸟图》及明末抗清义士杨资渊 铁鞭;另有蔡缄三的“退庐”五间。其建筑格局为传统模式,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等,配以陶朱阁、钵缘堂、华雨轩、华严精舍、退庐等辅助建筑。虽只二十余间,但布局得体,错落有致,环境幽静,可以放眼太湖,独占湖山佳处。 广福寺的东面,为竹林掩映的“小南海”,僧普善募建,是观音大士的道场。其内的素面素馔,名闻遐迩。)


  开原寺( 开原寺(kai yuan si),位于无锡市梅园浒山脚下。1930年由量如和尚创建、地基 24亩系荣德生先生捐资征购。1933年正式落 成。—时信徒云集,香火旺盛。1958 年中 断,殿堂遭毁。1983年6月由省、市人民政 府批准重新修复,在隆贤法师主持下再展雄姿,成为江南一所佛、法、僧三宝惧全的甸刹。该寺按我国汉族地区的常规建造。主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有天王殿、毗卢 殿、大雄殿、藏经楼;东北向另有玉佛楼一座。主轴线东西两侧分别有钟楼、 鼓楼、观音殿、地藏殿、祖堂、斋堂、察房、楠木厅等建筑。现占地面积十五 亩。   该寺与国际友人有着友好往来。泰国友人赠送的铜弥勒佛,日本资助建造 的钟楼及铜钟,英国信众募赠的缅甸玉质卧佛,美国寿冶和尚手书的《华严经 三品》二部、以及荣智健先生赠送的清乾隆版《大藏经》—部,充分展示了开 原寺的独特风貌。)

  惠山寺(无锡市惠山寺是中国著名寺庙,历史悠远。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无锡人湛挺将自己的别墅‘历山草堂'舍宅为寺,这就是惠山寺的开始。梁大同三年(西元五三七年),惠山寺建大雄宝殿,规模逐步扩大,被列入‘南朝四百八十寺'范畴,全盛时包括寄畅园、天下第二泉、愚公谷等。唐宋后经过多次兴衰, 曾历经六次浩劫,最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现惠山寺仅能以少量建筑物延继一脉香火。尽管如此,惠山寺内仍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也是无锡市民耳熟能详的文物古迹,包括梁朝大同年间的龙眼泉、唐宋石经幢、唐代听松石床、宋代金莲桥、明洪武银杏、清御碑亭等,这些极具价值的文物。
  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无锡市园林、宗教等部门联手对惠山寺进行修复。惠山寺修复工程于二○○二年七月启动,首期工程包括拆除二山门,按宋式建设风格翻造金刚殿等。二期工程从去年2月开始,无锡园林建设者按照历史资料和考古挖掘报告,在原址重建大殿,其中天王殿为仿明式建筑。大雄宝殿位于著名的龙眼泉前,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气势雄伟。寺内藏经楼、钟亭等一批建筑物也已建成。)


  另外,在无锡市郊,也有如:成性寺(龙寺)大浮龙寺生态园内、永兴寺 (中桥中南路 )、永宁寺 (广益丁村 )、南山寺 (坊前五香村)、朝阳寺 (坊前春暖村)、青山寺 (青山公园内 )、华藏寺 (杨湾湖山村)、伽蓝寺 (东绛大桥村)、裕庆禅院 (华庄震湖村)、长寿寺 (南泉南山村)、静慧寺( 新安静慧村)、显云寺 (雪浪庙桥村)、七云禅寺( 查桥吼山)、胶山寺( 安镇胶山 )、福寿寺( 安镇胶西村)、天坛寺 (羊尖市村)、云庆寺 (羊尖宛山村)、嵩山寺 (厚桥嵩山村)、鸿山寺 (鸿声铁山村)、植福庵( 荡口联合村)、圆通禅寺 (荡口鹅湖东路)、甘露寺 (甘露蔡埂上村) 、斗山禅寺( 八士斗山村)、正法禅寺( 张泾陈家桥) 、胶西禅院 (张泾旗杆下村) 、石村庙 (张泾石村) 、万寿庵 (东湖塘下庄村) 、慈云禅寺 (东湖塘杨树下)、同福寺( 东湖塘东升村 )、金龙禅寺 (港下张缪舍村)、香山禅寺( 港下)、莲蓉庵( 前洲北七房村)、长庆庵( 前洲蒋巷)、广惠禅寺 (前洲西塘村) 、凤阜寺( 玉祁文昌公园内) 、太平庙 (玉祁五牧村)、广福庵 (玉祁祠堂村) 、千手殿 (洛社小陶巷) 、赤湖庙 (洛社万新村)、雨宝禅院( 石塘湾张皋村)、慈云禅寺( 钱桥南西漳村 、梵寿寺 (杨市唐家坝村)、朝阳禅寺( 阳山大路头村)、永宁庵 (陆区尹城村) 、青龙庵( 陆区住基村)、常寿寺 (藕塘庙塘村) 、青墩庙 (石塘湾杨西园村 )等几十座佛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