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宋代白水普贤寺的兴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代白水普贤寺的兴盛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攻灭北汉,统一全国。次年正月,即“敕内侍张廷训往代州五台山造金铜文殊菩萨像”,同时,对峨眉山“普贤境界”以特殊关照,“敕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峨眉山普贤寺,建大阁以覆之。诏重修峨眉五寺”。此金铜普贤像即今天万年寺砖殿的普贤铜像。铸造如此巨大的金铜普贤像,是峨眉山佛教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据载,张仁赞奉诏时,“赍黄金三千两”以行。当铜像的各个部件铸造好后,通过河运运达嘉州,再通过车运运达山脚,通过肩挑背扛运达寺中焊接成形。由于铜像特别高大,原建寺宇自然不能满足需要,就先“建大阁以覆之”后,为与庄严妙相匹配,又另建宏丽佛殿供奉之,乃“诏重修峨眉山五寺,即白水普贤、黑水、华严、中峰乾明、光相也”,而普贤寺自然成为重修的重点。太平兴国七年(982),嘉州通判王衮奏:“往峨眉山白水寺,忽见峰顶光相寺和西南瓦屋山皆变金色。次日又复现紫云”。这一祥瑞对宋太宗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又“敕太原、成都铸铜钟,赐五台、峨眉名山”。“雍熙四年(987),敕内侍送宝冠、璎珞、袈裟往峨眉山普贤寺。是日,众见普贤大士乘紫云行空中”。端拱二年(989),又“敕内侍谢保意领将作匠,赐黄金三百两,往峨眉饰普贤像,再修寺宇”。宋太宗在重修普贤寺后,“并赐御制文集,令直院徐铉撰记”。徐铉所撰,即《大宋重修峨眉山普贤寺碑铭并序》。经过一再重修,不仅使普贤寺宇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使其变成了名闻国中的普贤道场。
  宋真宗继位后,对峨眉山佛教仍很重视。大中祥符二年(1009)三月,下诏“白水普贤寺、黑水华藏寺、中峰乾明寺三寺,每年各度行者三人”。大中祥符四年(1011)春,京师一再显现“瑞相”,因“大敕天下”,“文武官并迁秩”。并“诏赐黄金三千两,增修峨眉山普贤寺,设三万僧斋,岁度僧四人”。这些所增修的寺宇,当为“经藏”后之“三千铁佛殿”,据佛经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而“僧斋”的设置和“度僧”制度的推行,则使寺中的佛事日隆,僧众大增,影响益广。大中祥符五年(1012)二月,因“上圣祖牌号”、“上圣祖母懿号”举行大典,“诏峨眉山僧人茂真禅师入见,上赐以诗,馆于景德寺”。茂真是当作“黼黻皇献”之佛教界代表而被召入朝,其政治地位当与中唐时五台山之“清凉国师”僧澄观相当。
  由于有皇帝的直接支持,当时的峨眉山尤其是白水寺,可谓盛况空前。直到南宋时,范成大还曾见到足以说明当时盛况的许多皇家赐物。他在《吴船录·嘉州峨眉行记》中写道:“甲午宿白水寺,大雨不可登山。谒普贤大士铜像,国初敕成都所铸。有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所赐御制书百余卷、七宝冠、金珠璎珞、袈裟、金银瓶钵、奁炉匙箸、果垒、铜钟鼓锣、磐蜡茶塔、芝草之属。又有崇宁中宫所赐钱幡,及织成红幡等物甚多,内仁宗所赐红罗紫绣袈裟上,有御书发愿文曰:‘佛法长兴,法轮常转。国泰民安,风雨顺时,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子孙昌盛。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嘉祐七年十有十七日福宁殿御札记’。次至经藏,亦朝廷遣尚方工作宝藏也。正面为楼阙,两旁小楼夹之,钉铰皆以瑜石,极备奇靡相传纯用京师端门之制。经书则造于成都,用碧硾纸销银书之。卷首悉有销金图画,各图一卷之事。经帘织轮相铃杵器物及‘天下太平’、‘皇帝万岁’等字于繁花缛叶之中,今不复见此等织文矣”。这段文字是关于峨眉山佛教状况最早的也是最详细的记载,虽然范成大只记述了局部的情况,但从中已可窥见峨眉山佛教在当时的发展局面,从而使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道场的地位得以确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