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早期佛经中的派生词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竺家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早期佛经中的派生词研究
  竺家宁
  中正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 
  佛教思想的当代诠释
  佛学研究论文集四(1996)
  页387-432
  --------------------------------------------------------------------------------
  页388
  一?佛经语言研究的意义
  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在有清一代,曾经获得丰硕的成果,在音韵、训诂、文字、虚词各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代,二十世纪以来,受到现代语言学的滋养,汉语言的研究无论在观念上,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获得的成果更远迈清儒,这是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结合的巨大威力。
  汉语言不但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是拥有最丰富文献记录的语言。大量的古代语料,提供了我们认识汉语的线索,我们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分析技术和理论,得以有效的描写古汉语的实况,了解其词汇和语法的形式结构和语义内涵。而各类语料中,佛经语言的研究,是过去较贫弱的一环。
  本论文以佛经语言为材料,除了弥补过去研究的不足之外,还有几点特别的原因:第一。在现今人心趋利,社会乱象丛生的现实环境下,佛教的净化作用值得重视,而谈佛教就不能不从重视佛经开始。佛经的认识,有哲学思想的一面,有文学的一面,有语言的一面,其中「语言」更为关键所在,语言之未明,义理、文学皆无所附丽,所以本文发愿研究佛经语言,揭开佛经语言的神秘面纱,并可做为其它研究的基础。第二、词汇在语言结
  页389
  构中,是最富于变动性的成分,佛经词汇反映了中古早期的词汇面貌。由于中、印文化的接触,佛经的翻译,给词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词汇面貌迵异于上古。为了适应翻译,当时创造了许多新词语,为了表达佛教的新概念,许多的旧词汇衍生了新意义。因此,不研究佛经语言,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词汇史。
  目前,佛经语词的研究工作,在大陆上已积极展开,以此专题为博士论文者有两篇,硕士论文已知者约五、六篇,其它见于期刊者也有十多篇。
  朱庆之在《佛经与词汇研究》中说:
  季羡林和周一良两位教授……他们早在四十年代就分别着文指出了汉文佛典对于汉语史,特别是词汇史研究的特殊价值,……近十年来,一批中青年学者在利用佛典语料从事汉语词汇史某些课题的研究上开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回顾我们台湾,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不足,这是我们亟待开展的。
  佛经是汉语言巨大的语料库,梁启超指出现存佛经多达五千卷,它记录了当时的实际语言。由于传教的需要,佛经不能脱离社会,必需运用通俗的词汇表达。另外,由于翻译梵文和描写佛教哲学的新思想、新观念,因此佛经语言不但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状况,也创造了许多新词汇,为汉语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例如汉语双音化的发展,即与佛经有密切关系,据统计,后秦?鸠摩罗什《法华经?
  页390
  序品》共九百多字,其中双音词出现一百七十多次,而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篇》共一千四百多字,双音词只六十多次,又如现代汉语中几个最常用的时间词并非汉语本有,而是来自佛经,像「过去」、「现在」、「未来」、「剎那」、「一念」、「一瞬」、「弹指」、「须臾」等。又如中西融和的词汇大量出现:「禅那」是音译词,简化为「禅」,又结构为「禅师」、「禅门」、「禅杖」、「禅室」等。「魔罗」是音译词,简化为「魔」,又结构为「魔鬼」、「魔法」、「魔术」、「魔王」、「魔掌」等。又如佛经中有不少特殊的虚字现象:「于」用在及物动词与受事宾语之间,如「遇见于佛」、「转于法轮」等。又第二人称代词用「仁」、「仁者」等也是佛经的词汇特色;又如旧有词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像「境界」、「解脱」、「莲花」、「供养」、「布施」、「长老」等。此外,佛经新创了许多复数称代词:「诸余」、「众诸」、「诸会」、「等伦」等。这都行于当时。在造词形式方面,佛经又大量运用譬喻造词,像「法水」、「心田」、「智慧剑」、「生死云」、「根机」、「身火」等,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极大。
  梁启超把佛典之翻译分为三期:东汉至魏晋为第一期,代表人物为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四人。东晋南北朝为第二期,以鸠摩罗什、法显、菩提流支、真谛等人为代表。唐贞观至贞元为第三期,以玄奘、义净、实叉难陀、阇那崛多等为代表。其中第一期为佛经语言形式的开创时代,后期则因袭较多,故本文以第一期为研究目标。
  页391
  二?派生词的性质问题
  什么是「派生词」呢?《辞海》(大陆版)说,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合成。如「木头」、「车子」中的「木」和「车」是词根,「头」和「子」是词缀。
  《简明语言学词典》进一步说明,派生法是形态学构词法的主要方式。以词根为核心,再加上不同的认缀,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词。这些词都是由词根派生出来,所以叫派生法。由派生法产生出来的词叫派生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汤廷池《汉语词法句经论集》说:
  国语的词又可以根据词根与词缀的组合情形,分为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三种。……由一个词根加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缀成立的词,叫作派生词。
  张世禄《古代汉语》(上册)说:
  由词干与词缀合成的词叫派生词。……构成派生词时,词缀可在词根的前面,也可在后面。在前面叫前缀,也叫词头;在后面的叫后缀,也叫词尾。
  那么,什么是「词缀」呢?词缀通常是一个虚的成分,没有实质的意义。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词缀有下面几个特征:
  页392
  1.词汇意义泛化或虚化。如「老师」、「老虎」都没有「老」的意思。
  2.多半是附着词素,和词根紧密相连,单独析出不能成词。例如「第」、「们」都不能单用。
  3.在词中的位置较固定。通常在前的总是在前(例如「老─」、「第─」),在后的总是在后(例如「─子」、「─头」)。
  4.有很旺盛的造词能力,可以随时用它来衍生新词(例如「桌子」、「瞎子」、「屋子」的子,也可以用于「马子」、「条子」)。
  5.有标志词性或语法功能的作用。如国语的后缀「子」总是名词的标志。古代汉语前缀「所─」是动词变为名词的标志。
  有些在意义上没有完全虚化,只有某种程度的泛化,却有很大的能产性(构词能力),这种情形有的学者称之为「类词缀」。表示它们在程度上还没有达到词缀的地步。例如「可─」、「─者」、「─家」之类。本文采取较广义的说法,词义没有完全虚化,但明显的有泛化,和词根结合,可以表示概括抽象的意义,又合乎上述其它词缀特征的,我们都纳入派生词,不增加一项介于中间状态的「类派生词」。
  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曾研究《世说新语》中的派生词(他称之为「附加式复音词」),共有九十八个,其中前缀包括「阿、相、可、第、有、畴」等,例如:「相
  页393
  见、相思、相识」、「可惜、可爱、可恨、可怜、可念」。又如:「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其中的「有官」。「忆畴昔周旋不?」中的「畴昔」。
  后缀有「然、自、子、者、尔、而、若、之、当」等。例如「常自神王」、「足自生活」、「正自引人」、「实自清立」、「相者、使者」、「倾之」、「屏当未尽」、「并当箱箧」(屏当即并当,是「收拾」的意思)。
  由此可见,派生词在魏晋六朝己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其中「当」作为动词后缀在唐代很常见,此时则处于萌芽阶段。「自」字常出现在形容词或副词之后,出现率很高,也是个新生的词缀。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认为佛经中的附加式(即派生词)、如前缀「老」、后缀「子、头、师」等,促进了整个汉语派生词的发展。像「第」字在《佛学大辞典》中组成了七十三个词,而「第」在〈论衡〉中已出现,但数量极少。《世说新语》只有四例。可见佛经在构词上的重大影响。
  页394
  三?早期佛经中的前缀「自」
  古代「自」字的用法,有作单词用的,如:
  手扪摸之,壁自如故。(自=仍)
  即作,其父母自在床上也。(自=已经)
  消魔自可愈疾。(自=就)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自=纵然)
  汝自无罪,但以实对。(自=原本)
  在复词中,「自」做词缀的例如: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
  自非清霁素朝,不可望见。
  这个「自非」是个固定结构,「自」是前缀,「非」才是词根,担负主要意义。后面总是接否定语态,形成否定加否定的肯定句。
  另外,「自」字也作后缀,例如「犹自」、「本自」、「故自」、「正自」等,常见于魏晋六朝小说中。
  页395
  早期佛经中,「自」经常用作前缀,产生很多「自─」的结构。这种「自」字本有实指之义,为指示代词,在「自─」结构中作主语。可是佛经大量使用,逐渐使其意义泛化,已不能算是主谓结构,而是一个前缀了。
  下面我们且举出一些早期佛经中带「自」字前缀的例子:
  自然
  1.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脱。(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2.往古天地始成之时。地出自然甘露之昧。(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3.畅解一切众生境界。悉无颠倒晓了诸法。皆为自然不着无处。(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斯皆无本,本无有本。本自然净,无有沾污。(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大
  1.欲使兴发。至不自大禅定之业,未之有也。(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2.设使有人,慕乐空法。志在无想。兴发至要。消除自大憍慢之心,禅定之业,此可致矣。(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3.慕乐于空。欲得无想。无慢自大见。于慧业皆可致矣。(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4.晓了是者。乃知无本。得至降伏。消一切起。得入道行。是乃逮致,除于自大,无慢
  页396
  放逸。(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自在
  1.一者当学知诸佛剎。二者当学感动诸佛剎。三者当学自在所作威神。(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2.八者当学变化。譬如幻自在所作。九者当学佛音声响。(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自守
  1.见若不见,闻若不闻。澹然自守。(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丧
  1.贪淫无形,愚冥所贪。贪欲自丧,亡失人形。(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害
  1.譬如饮毒,自害其己。(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纵
  1.其心一类,无可畏者。皆由放恣游盗自纵。(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知
  1.愚痴之人。不能自知。坐怨鬼神。(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想
  页397
  1.如树木生。先从萌类结恨急毒。声自然空无想无念。如闲居树坐,自想揩火,然还烧其树。因缘虽散,各本生。火灭不现。虚无起身。鹿声亦然。(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禁
  1.由己恶言。坐自纵恣,不能自禁。福尽祸至。如然灯,生麻油以尽,还烧其炷。无有救者。(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可
  1.若知方便因想立缘。秽声如是。□因空生□还自烧。无有代者。而色其身。放逸自可。(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言
  1.若菩萨摩诃萨身躯不安隐者。当知与内六度无极违错不顺其教。当思上头所语滓自巢形,勿以自可用。刚强之性,自言无罪,若不□□至心忏悔者。杀身不久。(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这些「自」字都具有前缀的功能,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此动作返诸其身的意思,有如英文的self之义,其中有很多用法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除了上述这些之外,早期佛经还几乎和所有的动词都有接合的可能,可见它的构词能力十分强大。例如:
  页398
  自用
  在诸菩萨,凶坚自用。分别经典,侏□匿功。(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宣
  或有愚人,口自宣言。菩萨唯当学般若波罗蜜。其余经者非波罗蜜。(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是
  勿令偏党,专愚放恣自是,恶彼如法比丘。(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致
  毕天之寿,下生世间。为伽维罗卫王作太子。自致得佛。(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自修
  佛告须菩提。岂见学士,己不自修,不知羞惭。欲得希望功勋之报,当致贫厄。欲求势姓,慕得援助。何甚愚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恣
  彼适新学,而受其诫。从来未久,勿得信之。又其比丘,放逸自恣。(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疲
  页399
  力尽自疲,不得动摇。(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自责
  此等之类,为从恶友,误启受教。乃能兴发,如是讥谤。以何方便,现世自责,能除罪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胜
  涕泪哽咽,不能自胜。(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自损
  若欲周备,不阙文字。随正典教,不自损己。(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叹
  见诸明智,晓了法藏,谓之无知。己无所知,自叹有慧。(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察
  尔时世尊,安然庠序,从三昧起。三返观察,诸来众会。三返观已。三返自察师子频申。(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自说
  不觉真实诚谛之言。反传狂语,出意自说。(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页400
  自烧
  □因空生,□还自烧。(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自谓
  于彼世时,有愚蠢士。无菩萨行,自谓菩萨。(二七四/佛说济诸方学经)
  自济
  高翔远逝,自济于世。世间无常,恍惚如梦。(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自归
  1.善心荐发,普而奉迎。五体自归,稽首足下。一心归竦,退住一面。(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2.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退住一面,叉手自归。(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四?早期佛经中的前缀「所」
  前缀「所」字出现的较早,先秦古籍中就常用来和动词接合,把词性变更为名词。因此它是个标志词性改变的符号,只具语法功能而无词汇意义。有关「所」字的例子在讨论虚字的专书中很多,此不赘述。在早期佛经中,它也是个构词能力很强的前缀。例如:
  页401
  所见
  1.尚未得舍,憍慢自大。禅定清净,所见业也。虽尔得致柔顺之定。实时辄见除诸色想声想香想,以故谓言,至于无想。故曰无欲。(一○三/佛说圣法印经)
  2.母前白佛。今我所见,有三可怪。我澡儿手,九龙吐水。此一可怪。澡已,残水散儿头上,化成宝帐。及师子座上有坐佛。是二可怪。佛笑口中先从儿顶入。是三可怪。(一八○/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3.在诸佛所,常为法师。世世所生,普成五通。皆为诸佛所见教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所生
  1.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2.吾今夜半当于力士所生之地而取灭度。于四衢路供养舍利,兴建塔寺。(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3.堕畜生中九百万世。后生人间六百万世,常遭贫厄。所生之处,常□无舌。然后于世见六十三□诸佛正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在诸佛所,常为法师。世世所生,普成五通。皆为诸佛所见教敕。悉解诸法说清净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页402
  所说
  1.奉事如来。见佛所说法律出家。修为沙门,谦敬种姓。(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吾诣东方,过是六十江沙诸佛剎土。礼诸世尊,闻所说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若使有人难问义者,诵说义理。咸共叹言,善说此事。所知嘉快,如佛所说。(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何谓为四。一曰等心愍于众生。二曰等解诸法,而无偏党。三曰等于道义,不猗邪正;四曰所说平等,不怀妄想。是为四。(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若不解此四平等,妄有所说,则自伤损。(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6.此一切义,皆佛所说。故当敬奉,谦下恭顺。(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所有
  1.不知随时观其本行,讲说经法也。不能觉了,达诸法界。专以空法而开化之。言一切法空,悉无所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五者佛所有智悉当逮得。六者波罗世所生处。常见无央数佛。(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页403
  3.一者诸所有皆无常。二者诸所有皆勤苦。三者诸所有皆虚空。四者诸所有皆非我所。五者诸所有皆无所住。六者诸所有皆无利。七者诸所有皆无所止。八者诸所有皆无有处。九者诸所有皆无所著。十者诸所有皆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4.五者思惟十方,了无所有。六者十方佛剎皆虚空。七者宿命所作,了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5.过去诸佛,虚空无所有。当来诸佛,虚空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入
  1.佛告溥首。若有菩萨摩诃萨。欲学普门品所入之法。等游于色。等游音声。等游臭香。等游众味。(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所贪
  1.细滑□□无适住,亦无所著。计于细滑无益已。世之欲愚恶所贪。立生死本皆由斯起。(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所修
  1.阿逸。且观此党众生,习随瑕疪,发起瞋恚。不熟思惟达义故也。如吾所修成最正觉。宣传佛慧而为说法。便当说言,莫传此教。(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所行
  页404
  1.或复说言。若有经卷,说声闻事。其行菩萨,不当学此,亦不当听。非吾等法,非吾道义。声闻所行也。修菩萨者慎勿学彼。(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又问。须菩提。菩萨所行,舍众妄想,无所著乎。唯然世尊。(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若兹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巍巍如是。如来所入等无有侣,靡不周悉。或有愚騃,不识义理。趣自说言。般若波罗蜜如来所行。是诸如来无极修教。余经皆非佛语。(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无所著行,亦无不着,是菩萨行。如是文殊。菩萨所行为无轻慢。吾以随时分别宣说。诸法难见亦难晓了。(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虽以修行逮得总持。所逮总持,未必清净。若说如是为诽谤法。求法师短瞻其法,则所行缺漏。为诽谤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所乐
  1.有十事。何等为十事。一者当供养佛诸菩萨。二者随其所乐当教语。(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受
  1.既随所作为。当勇所作为。既勇。当学入慧中。以所受法。当悉持。既当悉持法。当
  页405
  不忘。既不忘。当安隐处止。(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作
  1.既随所作为。当勇所作为。既勇。当学入慧中。以所受法。当悉持。既当悉持法。当不忘。既不忘。当安隐处止。(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化
  1.六者诸法无有罣碍极虚空处。七者诸法譬若幻所化。八者诸法譬梦中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言
  1.何等十。一者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悉净洁。(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2.渝罗□菩萨。不能及知阿惟颜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所作为。了不能及知阿惟颜菩萨事。(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念
  1.不能知飞。亦不能逮知阿惟颜菩萨过去当来今现在事。亦不能还知所念佛剎。(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到
  1.八者诸剎土成败悉知。九者神足念飞在所到。十者诸法清净学。是菩萨当复学十事。
  页406
  (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问
  1.五者当学,从一佛剎,复至一佛剎。六者当学,往到无央数佛剎。七者当学,知无央数法在所问。(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系
  1.菩萨用十事得。何等为十事。一者诸十方人。所出生悉知。二者十方人。所系恩爱悉知。(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所闻
  1.所以者何。心稍稍入佛大道中。所闻法自用。(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这些例子都是「所+动词」的结构。都在句中用名词。
  五?早期佛经中的其它前缀
  (一)相
  许世瑛《中国文法讲话》认为这个相字放在动词之上,有时候是有意义的,如「相亲
  页407
  相爱」,有互相的意思。至于「辱承相邀」的「相」是「邀我」的意思,和前缀「见」的功能是一样的,放在主动句动词的前面。
  江篮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认为「相」字本为两相之词,但早在先秦文献里,相字就有偏指的用法。
  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说,此类偏指用法,先秦经籍不数数见,两汉渐多,魏晋以后滋盛。此所谓「偏指」即是前缀的用法。
  江氏举出六朝小说中,「相」字可以偏指受事的第二人称,其次为第一人称,至于偏指受事的第三人称则比较少。
  佛经有这类用法,但不多见。例如「相寻」:
  子犹悲号,恋慕相寻。至于谅所,东西求索。乃见猎者,卧于树下。(一八二/佛说鹿母经)
  其中的「相寻」是寻找猎者,属偏指受事的第三人称。
  (二)第
  这个表序数的前缀在现代汉语中十分普遍,可是在汉代以前罕见。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到了魏晋以后才大量流行起来。
  页408
  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论及《世说新语》中已有「第二流」、「第七叔」、「第五子」等用法。从佛经中我们更可以发现在西晋时代,前缀「第」已经十分普遍。从一到十都可看到「第」标示序数的例子。下面举几个做代表:
  第一
  1.是等之类,虽口有言,行不清白。虚言反教常行猗着。悕望于空,不肯作行。但口发言,以为第一。虽行甚远,贪妒怀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第一者。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第二
  1.如来为我如是比类,演出经义。至二十四阿加腻咤天。次复开化第二方域。(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第五
  1.第五者。名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第六
  1.第六者。名阿耆三般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第七
  1.第七者。名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页409
  第八
  1.第八者。名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第十
  1.第十者。名阿惟颜菩萨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三)见
  江蓝生认为,魏晋以来,「见」字有指代作用,在句中表示第一身代词,做宾语省略。例如「可办少酒食见待」,「若能见杀,其犹生之年」,其中的「见待」就是「待我」,「见杀」就是「杀我」。这种前缀的「见」字和前缀的「相」字功能相同,都盛行于六朝。在「相,见」并见的句中,「相」字指代第二身,「见」字指代第三身。例如「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人曰:若尔,便不相出」又如:「语帝:若能见待,必当相佑」
  许世瑛认为「见」字在主动句中出现于动词之上,它有指示兼称代的作用,表示动词下省略了宾语,例如「躬见抚养」,就是「抚养我」。但是「见」还有另一种状况,是用在被动句里,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例如「王三见责于其师」,这里的「见」是个表被动的记号,也是个前缀。
  页410
  在佛经中,前缀的「见」字并不常见,表示在中古以后的口语中,这个前缀的用法已逐渐消失,只保留在书面语言中。佛经中例如:「见迎」、「见受」:
  1.王闻太子语,欢欣踊跃。即与夫人驾四望象车。往迎太子。太子顾视父王,下车避道。四拜而起而言。劳屈父王远来见迎。(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2.为诸最胜所见受,乃至成佛无上道。(三三八/离垢施女经)
  六?早期佛经中的后缀
  (一)者
  在魏晋六朝的小说中,「者」字常见于假设小句的末尾,相当于今语「……的话」。多跟假设词「若」合用,成为「若……者」的格式。例如「卿若能令此马生者,卿真为见鬼也」、「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有时,「若」字可以省略,如「尔有神,能差我疾者,当事汝!」也是个假设句。有时,用「不者」来表示相反的假设。如「汝若为家怪者,当更行,不者不动。」其中「不者」相当于「否则」。至于早期佛经中,后缀「者」使用的频率相当高。成为佛经语言的特色之一。例如:
  页411
  长者
  1.猗其尊势有势位者王者长者梵志。若使有人难问义者诵说义理。咸共叹言善说此事。所知嘉快如佛所说。(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王者
  1.猗其尊势有势位者长者梵志。若使有人难问义者诵说义理。咸共叹言善说此事。所知嘉快如佛所说。(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行者
  1.悲怒激愤恶鬼助祸。耗乱其心瞋目喷咤。四顾远视如鬼师子。如虎狼兽跳腾驰蛹。色冒可畏行者四集。悉当趣城即奋长剑多所杀害。(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2.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门途行者回碍。(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3.是时人民闻太子语有绝妙之音世所希闻。行者为止。坐者为之起。皆言。太子神圣乃尔。(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贤者
  1.尔时世尊威神巍巍。智慧光明结跏趺坐。贤者指鬘翼从左右。还至祇树给孤独园。(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页412
  2.王造礼之谓曰。贤者。是指鬘乎。答曰。是也。(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3.尔时贤者指鬘。处于闲居服五纳衣。明旦持钵入舍卫城普行分(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4.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昔者
  1.佛告力士。忆吾昔者与大目犍连俱游诸国。时谷饥馑。诸比丘众不得分卫。(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2.昔者有王名婆孙□。王有一太子名墓魄。生有无穷之明。端正妙洁无有双比。(一六八/佛说太子墓魄经)
  3.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美草侵近人邑。(一八二/佛说鹿母经)
  一者──十者
  1.一者当供养佛诸菩萨。(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2.二者随其所乐当教语。(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3.三者所生处皆尊贵。(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4.四者天上天下。一无有能及者。(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页413
  5.五者佛所有智悉当逮得。(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6.六者波罗世所生处。常见无央数佛。(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7.七者所有深生三昧经悉当逮得。(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8.八者死生道无边幅处以来。(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9.九者命既去不久。(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10.十者若悉当度脱十方人。(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经)
  燕者
  1.眷属围遶行到辟所稽首足下。却住一面。此灵鹫山中诸菩萨众。闲居燕者悉来集会。礼毕竟却就坐时离垢藏菩萨。(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达者
  1.一切所有地之所载。有形之属一等无二也。但闻色所造。横作人民。使作种种异色。已被服之。迷乱道德不亲贤众。达者觉知不与从事也。(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眼者
  1.菩萨以是四等心。亦观内色外色。飞行十方窈冥之处无不通达。皆从眼出入。眼者日月之精有二名。入色为金翅鸟。出色为文殊师利。(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页414
  女者
  1.其体一等无可毁者。计有女者犹如幻士化作人像低昂鞊曲随人意起。因彼所行从其所乐。女人如幻起色欲意。彼无有女也。人同一等痴者所惑。(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意者
  1.人同一等痴人所惑。意者从欲。欲便致爱爱致乐此不可犹放。急宜调之□□。(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2.意由四惧揽竟第一瞋怒。瞋怒横有所造。意者空无。寻生便灭。而无究竟。恍惚之间意不可谘。谘之乱德。(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异者
  1.法无男女平等一体。天之为父地之为母。天地所生有何异者。菩萨等行则无男女之求。(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我者
  1.譬如丈夫向敌心怀怖惧走。弃舍驰得无见我也,我者亦空。奔走疲极亦无追者唐自苦体。(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愚者
  页415
  1.习于愚者求不可得。空来空去怀抱罪欲。喜亦行恶亦不舍。见善不习专入倒见如是行者。(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痴者
  1.人同一等痴者所惑。意者从欲。欲便致爱爱致乐此不可犹放。(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求者
  1.又告溥首。何谓菩萨等游地狱也。法无无地狱。想识成形。地狱无主。求者自然。(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这些后缀的「者」字都用作名词。可以说「者」字的语法功能是:一、指人和表序数(一者、二者就是第一、第二),二、名词化。
  (二)然
  「然」字本来是一个很常见的形容词词尾,先秦古籍里就已经很普遍,佛经也用得很多,不过佛经中另有一些特有的带后缀「然」的派生词,值得我们注意。例如:
  唯然
  1.王白佛曰。唯然世尊。有大逆贼名鸯掘摩。凶暴怀害断四徼道。手执严刃伤杀人民。
  页416
  (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2.又问世尊。唯然大圣。凶害逆人焉得至道履行寂义乎。今为安在。(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3.此何所希冀。力士答曰。唯然大圣。我之福力莫能踰者。庶几欲移石光益于世。著名垂勋铭誉来裔。使王路平直荒域归伏。(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4.又问。须菩提。菩萨所行舍众望想无所著乎。唯然世尊。(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复问。须菩提。菩萨所修弃诸驰骋无放逸乎。唯然世尊。(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这个「唯然」的词根是表示应诺的「唯」字,也是词义重点之所在。「然」是后缀,没有实质意义。佛经通常名词的前面,这个名词必定为应答的对象。
  佥然
  1.于是大圣还缩其舌。重复顾□诸来会者佥然起住。稽首作礼自归命佛。(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若使有人难问义者诵说义理。咸共叹言善说此事。所知嘉快如佛所说。所可颁宣极有义理佥然劝助。由是劝助堕诽谤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页417
  3.六十亿□百千众人生在于此三千大千国者。闻是经典咸共劝助悉发道意。佥然意解越八十劫生死之难。亦皆一时得不退转。(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这个「佥然」也是佛经的特色。「佥」有皆的意思,「然」是后缀。佛经中用作状语。
  (三)等
  「等」字在佛经中是个复数的标志。用在人称代词「汝、吾、我」的前面就是「你们、我们」的意思。用在指示代名词「是、此、斯」的前面就是「这些」的意思。「悉等」也是「这些」的意思。前面加疑问代词成为「何等」,在佛经中有构成疑问句的功能。下面是佛经的例子:
  汝等
  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且止。吾往救之。(一一八/佛说鸯掘摩经)
  2.于是世尊问诸力士。汝等何故体疲身悴。(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3.佛告诸力士。汝等当知。是为如来乳哺之力也。(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吾等
  1.五百力士同心议曰。吾等臂力世称稀有,徒自蓄养无益时用。当共徒之立功后代。即便并势齐声唱叫。力尽自疲不得动摇。(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页418
  2.或复说言。若有经卷说声闻事。其行菩萨不当学此亦不当听。非吾等法非吾道义。(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我等
  1.即白佛言。我等世尊。各自识察犯此殃衅。(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是等
  1.是等愚惑求获利养。不往敬佛宣道教者。不随佛教违失道节。(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佛不谓此得究竟尽生死源。是等之类必堕地狱。所以者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是等之类虽□有言行不清白。虚言反教常行猗着。悕望于空不肯作行。(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是等悉为魔之所乱。猗求利养故发此意。当归恶趣。(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观彼男子本亦清净。观彼男子本亦清净。观彼泥洹本亦清净。如是等者则为等观游于童女。(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此等
  1.于是文殊师利复问佛言。唯然世尊。此等之类为从恶友误启受教。乃能兴发如是讥谤
  页419
  。(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文殊师利告于此等二十菩萨。复白佛言。如是如是。(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斯等
  1.斯等贪着衣食利养。入他家居当说言。行道如是。(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佛言。文殊。如来道教随时之宜所誓如是。斯等愚夫唯念毁呰求其长短。不从佛教反非如来。所念法师而讥谤之。(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若有种姓之家□□之子。聪达别议晓发一切勇猛想无成念。如枯树不生花实。如枯竭江河水不流。斯等于童女女眷。如此所现平等。如空无无实。(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何等
  1.菩萨有十法住。用分别如过去当来今现佛等所说。何等为诸菩萨十法住?(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2.学佛道。悉欲得了佛智十难处。悉欲逮得知之。何等为十难处十种力?(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3.何等为十意。一者悉念世间人善。二者净洁心。三者皆安隐心。四者柔软心。五者悉爱等。六者心念但欲施与人。七者心悉当护。八者心念与我身无异。九者心念十方人
  页420
  我观如师。十者心念十方人视如佛。(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悉等
  1.所语说。无所罣碍。无所难也。无有尽赐时。无有能升量者。无有极止时。无有能逮者。无有能得长短者。未曾有忘时。无不得明者。悉等无异。无有懈慢时。(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四)所
  「所」字做词尾,是佛经语言的一项特色。利瓦伊琦《佛经释词》认为「何所+动」这种格式,有人分析是定中结构;有人又以为本当是「所+动+何」的格式,「何」原是谓语,现在把「何」提到前面来了。佛经中的材料表明,后一种分析比较符合实际一些。许多「何所+动」,有与之对应的「为何+所+动」的情况。例如:「卜问如来,为何所在」这种「为何所……」的结构还有「为何所至」、「为何所得」、「为何所恃」、「为何所求」、「为何所看」等。本文认为此类结构应分析为「为何」、「所V」两部分。属于带前缀「所」的情况与带后缀「所」的「何所」不同。带后缀的「何所」可以接复合动词,例如:
  1.答曰。今此大石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欲共举移。始从一日勤身戮力。于此一月永不
  页421
  可动。惭耻无效取笑天下。是以疲竭姿色憔悴。此何所希冀。(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2.过去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索了无所有。当来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索了无所有。今现在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了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又可以接复合名词例如:
  3.力士又问。乳哺之力何所状像。(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除了「何所」,带后缀「所」的派生词还有:
  无所
  1.如来意力悉知悉了无所罣碍。是为如来意行力也。(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2.睹定众身诸力心本本净无所不了。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四力也。(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3.神直叡智自知见证。究畅道行可作能作无余生死。睹十方人众生根本无所不察。明审如有则悉之。是十力也。(一三五/佛说力士移山经)
  4.当于彼世乃能逮得无所从生法忍。(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当以一品行般若波罗蜜至于佛道。奉随颠倒无所慕乐。是等之类虽口有言行不清白。(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页422
  6.又问。须菩提。菩萨所行舍众望想无所著乎。(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7.如来至真不名诸法亦无所诤。菩萨以故逮致圣光无极法曜。兴发总持称举法印。为诸法故无所上下。(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另外有些例子不能算是词尾「所」:
  1.见诸明智晓了法藏谓之无知。己无所知自叹有慧。已无聪明自叹聪智。(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惟但散一品法教。不知随时观其本行讲说经法也。不能觉了达诸法界。专以空法而开化之。言一切法空悉无所有。所可宣讲但论空法。(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彼学愚冥痴无所知。吾身学来久修梵行。彼适新学而受其诫。从来未久勿得信之。(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其中「所知」、「所有」是一个单位,而非「无所」成一个单位。
  多所
  1.世尊告曰。一切诸力虽为强盛。百倍千倍万倍亿倍。无常之力多所计为最胜多所消伏。(一三五/佛说力士山经)
  2.今日大圣惟当垂哀重为散意。多所愍哀多所安隐。(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劝助发起无央数人。显扬等教多所欢悦。(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页423
  4.净行世界圣尊敬问无量游步康强势力轻利。起居安隐。多所救济。今见遣来。宣敬诲启。受普门品等不可思议清净之品。(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5.假使菩萨逮斯定者。分别罪福兴显平等。多所悦可一切众生。使闻佛音法音。(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有所
  1.有一母人妊身数月。见佛及僧有所至奏。心自计愿我所怀子生。如此使为沙门佛弟子。(一八○/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2.尔时世尊告于弥勒菩萨大士。阿逸。仁识知之。正觉不久当取灭度。欲有所问今是其时。应宜谘请。(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一切诸法皆为佛法。不当恐怖。莫怀希望有所祈着。(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4.设闻是言不当恐怖。若有所受若无所受。(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5.住在诸法妄想之处而开化之。其住诸佛有所希望。则已住在诽谤诸佛。(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6.金翅鸟在海上影现水中。诸龙恐怖不敢出外。波旬兴龙欲有所受。眼阴以断。金翅鸟在上。常以百千种色惧如金光。不能等于明月之精。明月之精不能当金翅鸟之毛。(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页424
  7.使闻佛音法音。众声闻音。缘觉音。菩萨音。度无极音。一切智音。彼有所说亦无音声。一切了知深要之业。(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五)子
  「子」字作名词词尾,六朝时代已相当普遍。例如「奴子」、「婢子」、「童子」、「憨子」、「小子」、「老子」、「鼠子」、「龟子」、「虎子」、「小刀子」、「小石子」等。早期佛经中词尾「子」也十分常见。例如:
  男子
  1.又告溥首。何谓菩萨等游净法也。净为如男子,如令男子等自发意。其心如金刚。专意独雄猛兴。(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僮子
  1.如僮子者。好色如吹胞。满中气短。解脱口中无所有。罪福如空胞。求胜真高亦然。(三一五/佛说普门品经)
  师子
  1.母以澡灌前洗儿子。应时九龙从瓶口出。吐水灌儿手中。澡讫残水散儿头上。水之潺渧于儿头上化成华盖珠交络帐。中有师子座上有坐佛。(一八○/佛说过去世佛分卫
  页425
  经)
  2.母前白佛。今我所见有三可怪。我澡儿手九龙吐水。此一可怪。澡已残水散儿头上化成宝帐。及师子座上有坐佛。是二可怪。佛笑口中先从儿顶入。是三可怪。(一八○/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3.佛言。此儿却后十四劫当得作佛。九龙当浴师子座华盖宝帐。佛笑先从儿顶入。皆是其应。母闻佛言倍怀踊跃。(一八○/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4.尔时世尊安然痒序从三昧起。三返观察诸来众会。三返观已。三返自察师子频申。三频申已三返出舌。三出舌已。三返以舌覆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至于六朝佛经有「象子」(饲象之人)、羊子、牛子、马子、(牧马的人)、医子、园子(医生、园丁),此皆非词尾,「子」作重读与「孔子」「弟子」皆实词。《诗经》中「舟子」亦此类。
  (六)来
  后缀「来」在现代汉语相当常见,通常放在动词之后,例如「看来」,「说起来」,「尝来」,「听来」等。古代多做为句末语助词,而非一个词的后缀。至于佛经当中有一
  页426
  些表面看起来像是后缀的「来」。例如:
  从来
  1.吾身学来,久修梵行。彼适新学,而受其诫。从来未久,勿得信之。(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梦中所见,本无从来,去无所至。(四七七/大方等顶王经)
  3.思惟经典,不知从来。(四七七/大方等顶王经)
  4.众生根原所从来。(四三三/佛说宝网经)
  当来
  1.阿逸当知。诸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无不讲说此济诸方等经典之要。当来现在十方世界如来至真皆亦说是。(二七四/佛说济方等学经)
  2.佛言弥勒。当来末世五浊之俗,逾五十岁当有四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志学菩萨。(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3.过去诸佛虚空无所有。当来诸佛虚空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4.过去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索了无所有。当来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索了无所有。今现在诸佛法。念从何所出生索了无所有。(二八三/菩萨十住行道品)
  5.本所游居,及当来处。(四三三/佛说宝网经)
  页427
  将来
  1.又族姓子。今佛预□将来末世逾五十岁。有得总持若逮三昧。皆是如来威神所致。(二七四/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2.将来之世,当有比丘。(三九五/佛说当来变经)
  3.然后将来世。(四三三/佛说宝网经)
  这些「来」字其实并非后缀。佛经中的来字,有「时间延续」的概念。「从来」表示由过去延续至今。「当来」和「将来」都有时间向前面延续的意思《佛学大辞典》:「当来,应来之世,即来世也」因此,来字的字义为实指,并非词缀。
  七?结论
  佛经在古代,由于宗教传播的需要,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要求通俗,而不能是僵化的书面语言。翻译者多属外来的和尚,并非饱读诗书之文士,他们只是在短期内学会了汉语,所通习的是俚俗口语。这样的学术背景也使得译经倾向于采用通俗口语。这样给了我们大量的线索可以探知当时的语言实况。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认为佛经文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在隋唐朝以前。与佛学
  页428
  研究者标准不同,往往译者译水平不高、译文粗糙质朴的经文,在语言文学,特别是在对当时汉语研究方面的价值要比那些翻译得好的经文要高些,因为它们的内容和表现方式要通俗质朴些,更多地保留了当时口语中的一些素材。
  总之,对早期佛经词汇的研究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汉语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专就西晋时代佛经中的几个派生词前缀和后缀提出讨论,希望由此反映一些当时派生词发展的状况,并以就教于诸位贤达。
  参考书目
  1.《中国佛教文学》,加地哲定着,刘卫星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
  2.《南北朝佛经复音词研究》,颜洽茂,辽宁师大,1981年。
  3.《汉魏六朝佛经意译词研究》,梁晓虹,南京师大,1982年。
  4.《唐宋禅宗语录的疑问句研究》,伍华,中山大学,1982年。
  5.《佛教大藏经史》,方广锠,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
  6.《佛典汉译之研究》,王文颜,天华出版社,1984年。
  7.〈佛经对汉语的影响〉,蔡德明,《香港佛教》385期,81年6月。
  8.〈佛经汉译的译经制度与译埸组织〉,李雪涛,《内明》221,1980年8月。
  页429
  9.〈翻译文学与佛典〉,梁启超,收入《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1971年。
  10.〈佛典之翻译〉,梁启超,收入《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1971年。
  11.〈佛经用词特色杂议〉,梁晓虹,收入《小慧丛稿》,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2年。
  12.〈论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梁晓虹,收入《小慧丛稿》,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2年。
  13.《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广文书局,1969年。
  14.〈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朱庆之,《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2月。
  15.〈佛教的翻译文学〉,胡适,收入《白话文学史》,乐天出版社,1970年。
  16.〈佛教词语小议〉,俞敏,收入《俞敏语言学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于」在六朝汉译佛经中的特殊用法〉。颜洽茂。
  18.〈汉魏六朝译经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梁晓虹,《南京师大学报》,1991年2月。
  19.《中国的印度音译学》,松元文三郎,收入《世界佛学名著译丛》,许洋主译,华宇出版社,1984年。
  20.〈从早期佛经才料看古代汉语中的两种疑问词「为」〉,俞理明,《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4月。
  21.《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梁晓虹,《杭州大学博士论文》,1991年。
  2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文津出版社。
  23.《佛经文献语言》,俞理明,巴蜀书社。
  页430
  24.《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文津出版社。
  25.《佛经释词》,利瓦伊琦,岳麓书社。
  26.〈六朝译经语法语汇〉,森野繁夫,《东洋学术研究》,东洋哲学研究所,1983年。
  27.〈法国汉学研究近况〉,李璜,《西洋汉学家佛学论集》,华宇出版社,1985年。
  28.〈晚唐几种语录中的白话〉,马伯乐着,冯承钧译,《西洋汉学家佛学论集》,华宇出版社,1985年。
  29.〈文化史上一块巍峨豊碑──「中华大藏经」〉,周绍,《佛教与中国文化》,国文天地杂志社,1990年。
  30.《中国佛教史》,三册,任继愈,中国社科出版社,1981年。
  31.〈汉魏六朝佛经在汉语研究中的价值〉,俞理明,《四川大学学报》第四期,1987年。
  32.〈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人己代词的发展〉,俞理明,《四川大学学报》第四期,1989年。
  33.〈从汉魏六朝佛经看代词「他」的变化〉,俞理明,《中国语文》第六期,1988年。
  34.〈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第四期,1992年。
  35.〈「六祖坛经」中所见的语法成分〉,高增良,《语文研究》第四期,1990年。
  36.〈略谈「所」字结构和有关的一些问题〉,李人鉴,《中国语文》第六期,1982年。
  页431
  37.〈古汉语中之罕见语法现象〉,杨伯峻,《中国语文》第六期,1982年。
  38.〈试谈古汉语介词结构的语法功能〉,蔡镇楚,《语文研究》,第四期,1983年。
  39.〈略谈文言虚字中的复词〉,胡行之,《中国语文》,二月号,1960年。
  40.〈怎样研究梵汉翻译和对音〉,周达甫,《中国语文》,四月号,1957年。
  41.〈鸠摩罗什同支谦、竺法护译经中语词的比较〉,胡湘荣,《中古汉语研究》,第二期,1994年。
  42.〈隋以前汉译佛经虚词笺识〉,蒋冀骋,《古汉语研究》,第二期,1994年。
  43.〈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朱庆之,《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成都),1989年2月,页74─80。
  44.《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摘要》,梁晓虹,《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4月。
  45.《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文津出版社。
  46.《佛教词语小议》,《俞敏语言学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47.〈现代汉语中源于佛教的时间词〉,梁晓虹,《语文建设通讯》,第36期,1992年6月。
  48.〈汉魏六朝译经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梁晓虹,《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1年6月页73─78。
  49.〈佛教与汉语〉,梁晓虹,《语文天地》,第19期,1991年3月,页15─22。
  页432
  50.〈论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梁晓虹,《语文建设通讯》,第28期,1990年5月,页19─26。
  51.〈佛经譬喻造词之特色〉,梁晓虹,《语文建设通讯》,第33期,1991年7月,页1─16。
  52.〈佛经用词特色杂议(复数称代词)〉,梁晓虹,《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1年4月,页123─126。
  53.〈从早期佛经材料看古代汉语中的两种疑问词「为」〉,俞理明,《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1991年,页75─81。
  54.〈语词札记〉,梁晓虹、梁赞宏、李延安、曾华强、曹澄明,《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总209期),页157─158。
  55.《中国的印度音译字》,松元文三郎,「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华宇出版社,民国73年11月,页233─25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