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俱舍论释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演培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俱舍论释题
  演培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22 册
  1978年3月初版
  页41-70
  --------------------------------------------------------------------------------
  .
  41页
  一、本论的作者
  一、作者生年的考订
  在大小乘的学术思想史上,都占有光荣一页的世亲论师
  ,是本论的作者。他诞生在北印度犍陀罗国的富娄沙富那 (
  现在的白沙瓦) 的村落中,有兄弟三人,长兄无着,幼弟师
  子觉,在佛教界中,也是享有盛誉的名德。他们诞生的年代
  ,学者传说不一﹕有说在佛元九百年至一千年间﹔有说在佛
  元七百年至八百年间﹔有说还要提早一百年。传说是这样的
  不一,究依何说为允当呢﹖从印来华的译师,译出弥勒世亲
  的论典考察﹕佛元八百年中,昙无识来华创译了弥勒论﹔八
  百九十五年时,菩提留支来华又创译了世亲论。从华去印留
  学的奘公所亲近的老师考察﹕奘师亲承的大德是戒贤,贤生
  于佛元九百十三年,他的老师是护法,护法的老师是陈那,
  陈那是世亲的门人,这是
  42页
  一。奘公在印,曾亲见一位九十岁的老僧密多斯那,他是德
  光的弟子,而德光也是世亲的学僧,这是二。随后,奘公又
  亲近在家论师胜军,胜军是从安慧学习因明的,而安慧又是
  世亲的得意门徒,这是三。从这三点看,自世亲到奘师,只
  三传到四传的光景,不会有三百余年的相隔的。所以,从译
  论上考察,知道世亲生于佛元九百年至一千年之说,是靠不
  住的﹔从奘师亲近的名德考察,说世亲生于佛元六世纪至七
  世纪,是也不能信任的。根据近人的考证﹕弥勒生年为六百
  五十至七百三十年﹔无着为六百九十至七百七十年﹔世亲为
  七百一十至八百年。因此,考订本论的作者,生于佛元七百
  年至八百年间,是没有疑问的。
  二、作者出家的研究
  作者诞生在特殊阶级的婆罗门种族中,父亲名叫娇尸迦
  ,是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名领袖,不特为一般群众所拥戴,且
  受当代国君超日王的敬礼。作者兄弟,沐浴在祖传的宗教氛
  围中,受婆罗门教的文化教育熏陶,且在婆罗门教的思想严
  密封锁,言论极不自由下,他们应为婆罗门教的忠实信徒,
  怎么反而出家做了佛的弟子呢﹖这在研究作者学术思想的我
  们,应有正确的认识。
  考佛教在印度传布的兴衰,约可分为三个时间。一、佛
  元三世纪前,佛教得阿输迦王的护持,王弘法心切,为了推
  广佛教的伟大教法,特下诏遍遣传教师,到南北东西的各区
  ,宣传佛化。在各传教师努力弘传下,一时佛法遍于五印,
  而跃登于国教的地位﹕就在宗教界言,实执当时各
  43页
  宗教的牛耳﹔就在思想界言,握着当时思想界的权威﹔就在
  政治舞台上说,负有当时的政治指导权﹔就在社会信众说,
  拥有广大社会群的热烈信受。可说这时期的佛教,是印度佛
  教的黄金时代,是值得后代的每个佛弟子所幢憬的﹗二、阿
  输迦王以后,从三世纪到九世纪初的佛教,因在三世纪中,
  受了熏迦王朝的摧残,就逐渐的走着下坡路了﹕从表面上看
  去,佛法似还有人普遍的在推动着,巍巍然仍不失为大教之
  一﹔但实际上,只限于内部的学术研几,思想上的领导权威
  消失殆尽,而宗教界的第一把交椅,也早已让给别人了﹗三
  、佛元九世纪末及十世纪以下,佛教从各个区域慢慢的紧缩
  ,而局处到摩竭陀一个角落,就开始向着灭亡的路上走了﹗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单从外患说﹕北印佛教遭遇军事上的破
  坏,是受入侵的匈奴族所蹂躏﹔东印度佛教遭遇政治上的打
  击,是受当时执政者设赏迦王所摧残﹔而使佛教获得致命伤
  的劲敌,则是印度固有的婆罗门教的明斗暗袭。再从内部说
  ﹕佛教徒受唯心、真常、圆融、他力、神秘、欲乐、顿证的
  思想长时的熏陶,一天天的与梵神合流。论理,喜欢琐屑,
  高兴谈玄﹔实行,崇尚迷信,淫秽污浊。他们所说所行的,
  对自己身心无益,对国家民族也无所济,假使律于根本佛教
  ,那简直是反佛教的﹗佛教在这样情态下,不亡办得到吗﹖
  所以从兴衰史上观察印度的佛教,唯有阿输迦王时,是最极
  隆盛期,兹姑不论其它的佛教化区盛况怎样,且来一谈西北
  印度佛教隆盛的情形。
  西北佛教的传入者是弘说一切有系的末阐地,他是奉迦
  王命而首先到达犍陀罗国的。许是
  44页
  机缘成熟了的关系,尊者踏进了国境,就受到举国上下狂也
  似的欢迎,而佛法真理之花,更为全国人民爱好着﹗这样,
  尊者在那儿很快的就筑起巩固的法幢,达到了弘法传教的目
  的。此后,由于佛弟子的不断弘传,佛教在那儿就高速度的
  发展开来﹔到了迦腻色迦王时代,犍陀罗国在佛弟子的庄严
  下,俨然成为东西文化的要衢,政治经济的中心了﹗作者世
  亲,适于祖国佛教最极隆盛时诞生于世。人类是喜新厌旧的
  ,在佛教高速度的发展,婆罗门教的日趋萎缩下,犍陀罗国
  的一般哲人硕士,莫不投入佛教的怀抱,接受佛化,尤其是
  普通的老百姓,呼吸到佛教的自由空气,沐浴在佛教的平等
  真理中,领受了佛教的法味,更是五体投地的崇拜着﹗世亲
  论师,是自由的爱好者,真理的追求者,所以虽在家庭教育
  中受了婆罗门教的思想熏陶,但终于脱离了传统宗教羁绊,
  而接受博大高深的佛法,为佛门弟子﹗这不是偶然的,有内
  在的因,也有外在的缘。内因,是他具有出家为佛子的宿根
  ﹔外缘,那是受了当时佛化发达的影响。
  三、作者思想的透视
  作者出家于说一切有部,对北方佛教三世有的学说,有
  精深的研究,独到的认识,可说他是有部宗的有名学者,弘
  扬有部学不遗余力。所以,他出家后的初期思想,是全部接
  受一切有的三世实有思想,曾作了不少关于阐发有部思想的
  论典。到了中年,作者思想有了限度内的变化,不一味的以
  有部学高于一切,且相反的对说一切有思想有些表示不满起
  来。有个时期,他承继着杂
  45页
  心论的法统,拟采经部思想的特长,去修正毗婆沙论的偏失
  ,像造作本论,也有着这思想的转变。虽对自所宗承的本宗
  ,有了限度内的思想变迁,但总没有放弃小乘学的阵地,转
  移到大乘学的园地上来,这从他用先轨范师的色心持种,不
  取上座师资的心心所持种说可知。因为心心所持种说,是很
  容易倾向于唯识的。在这时期,作者不特没有转入大乘佛法
  的倾向,且不时的还作论诽谤大乘,破坏大乘哩﹗从他的中
  年思想看,似乎要以进步的有宗学者自居,不复再求上进了
  ﹗究竟他是一真理的探索者,思想的前进者,不久,终于敌
  不过思想的启发,真理的呼唤,及手足感情的引诱,经无着
  劝告后,就欣然的接受了大乘思想了﹗
  在作者回小向大的时候,正是印度大乘佛教发扬到最高
  度而又日趋分化的阶段﹕真常唯心论的学者,以东印的摩竭
  陀为发展的大本营﹔性空唯名论的学者,又开始在南印复活
  他沉寂一时的中观学﹔虚妄唯识论的学者,则以西印阿踰陀
  为弘传虚妄唯识论的中心。作者向大,就是参加在虚妄唯识
  论的阵营里,而为竞进的健将之一。所以,晚年时代的世亲
  思想,是踏入大乘唯识学的新阶段了。一个人的思想,在不
  断的演变、前进下,终有凝固停滞的一天,作者到了晚年,
  思想就陷在虚妄唯识论的巢臼中,不再越出这思想雷池的一
  步,且高筑起唯识思想的堡垒,与性空、真常学的学者,作
  不妥协的理论斗诤,力拒性空、真常思想于唯识的堡垒之外
  ﹗由此,我们知道,作者的思想,是经过三期演变的﹕初则
  为有部思想的墨守者,次则为有部思想的前进者,终则
  46页
  为大乘唯识思想的热信者、爱好者。
  四、作者作品的一瞥
  作者世亲,是一天聪奇悟,思想前进的人物,他的作品
  的丰富,可从印度学者誉为千部论师得知。由诸译师先后译
  来我国的,约有三十多部﹕辨中边论、摄大乘论释、大乘庄
  严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唯识
  二十论、三十唯识颂等,在这是关于大乘的。小乘的有阿毗
  达磨俱舍论及本颂、止观门论颂等。在这大量的作品中,小
  乘以俱舍为代表的杰作﹗大乘比较精义入神的﹕要算大乘庄
  严论释、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等。但其作品为后代学者的
  热切研究,及给予大乘唯识学的影响者,当推晚年所作的唯
  识三十论颂。颂虽寥寥的一百二十句五言颂,但博大精深的
  唯识要义,已含摄无遗﹗正因过于简要的关系,致使后代学
  者对他的解释,异说纷然。奘师译的成唯识论,列有十大论
  师论战,可以想见。此外,菩提留支译的净土论,传是世亲
  着,这有点靠不住﹕论中的论义既与唯识的教义不合,而以
  作者思想观察,也不会产生这样的作品。他如真谛三藏译的
  作者作品,还相当的多,有的是与奘公同本异译,有的是很
  少弘传,所以这儿不一一的列举了。
  二、本论的产生
  47页
  一、毗婆沙论的编集
  佛元五世纪到六世纪之间,西北印的说一切有系,因得
  国王迦腻色迦的护持,一时达无比的隆盛。迦腻色迦王的早
  年,是一杀人无餍的暴君,后得有部宗的名德胁尊者,马鸣
  所化,乃归心佛教,实行仁政。王信佛后,对佛教的护持,
  佛法的弘布,圣僧的珍重,可说竭尽为佛子的能事了﹗他在
  佛教美术史上留下的那不可磨灭的胜迹,是在富楼沙补罗建
  筑高四十余丈的佛塔,塔的庄严伟大,不特过去是冠于五印
  ,就在现代美术史上也有他的特殊地位和价值﹗不过,王贡
  献佛教最大的一事,莫过于结集,因他是佛理的爱好者,对
  于佛学的研究,精益求精,解愈求解,根据西域记所说,王
  为对于佛理的追求,常请有名的高僧大德到宫中供养,开示
  法要,可是所问愈多,所答愈各差异,因而引起王的致疑,
  有一天,王以诸僧所答的别义,请示有宗德高望重学博解深
  的胁尊者,尊者以极悲痛的口吻回答他说﹕「如来去世,岁
  月今回,其弟子各以自宗为是,他宗为非,所以致有今日。
  」国王听了,也觉得非常痛惜,于是乃请告以补救的办法,
  尊者以结集三藏答,王就毫不迟疑的应允、赞助、护持。当
  即召集了五百圣众,公推世友、法救、胁尊者等五人为上座
  ,在迦湿弥罗国的环林寺内,建立隆重广大的法会,时经十
  二年,集出三十万颂的三藏注释。王见了这样巨帙的三藏典
  籍,欢喜踊跃的顶戴受持,且以铜叶雕镂,珍藏在石室内,
  不许随便的传出国外,可见他尊重的一斑﹗不过,这次所结
  集的,如果说是佛法三藏的结集,毋
  48页
  宁说是说一切有的一系结集,这可以十万颂大毗婆沙论为左
  证。材料丰富的毗婆沙论,是旃延尼子发智论释论。论中以
  有部的极端思想,裁正众说,就是有部的同系,别系诸师,
  凡有异说,莫不破斥,那什么譬喻论者,分别论者,自更是
  他所弹斥的标的了﹗婆沙问世,说一切有的教义大成后,有
  宗虽呈一时的隆盛的状态﹔但因有部学者的思想走极端,执
  小障大,执有碍空,理论趋于机械的分析,自会慢慢弘不通
  起来的,可说盛之极就是衰之始,所以有部宗的教权不能持
  久,是他专横独尊而必然的结果,不是无因的。
  二、本论的应运问世
  有部宗的学者,自以为得到国王的护持,及集出庞部帙
  的宝典,就可紧握教权,稳坐法界第一位的宝座了,那里知
  道婆沙的编集,正是他没落的先声﹕论中不但破斥各派,独
  尊一家,似嫌过火﹔就是理论的机械分析,文字的繁琐蓐结
  ,思想的封锁綦严,尤为他的致命要素﹗
  当时,堪与有部学说抗衡的,唯经部师。经部学者,弘
  阐本宗的教义,不遗余力,一时经部学大盛,经部盛行,说
  一切有的本宗,就为之摇摇欲坠了﹗作者的思想是前进的,
  是以进步的有宗学者自居的,对自所宗仰的说一切有三系的
  学说,固有精深的研究,对盛行的经部学,也有独到的认识
  和了解。这时,目见本宗渐渐衰微,也深感本宗理论的缺点
  ,于是就有心折衷各派,而挽救本宗的厄运。后来,听说自
  宗还有最高深奥妙的婆沙论典,珍藏在迦湿弥罗国的石室中
  ,为
  49页
  自己所没有研究过,于是就发心要到那儿去学习,以求得到
  本宗更究竟的真理,宣传于世。
  学习婆沙,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既没有传出国外,
  去学思想就得正确。当时在迦湿弥罗国的学者,都是受了有
  部思想的特殊训练,才立住脚的,更何况他的思想统治又极
  严密不容你少致怀疑呢﹗作者在那时候,是被认为思想上的
  危险分子,要想进入他们的学团,学习这样的大法,这是多
  么的不可能。幸迦湿弥罗的诸师,只闻世亲的大名,未见他
  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作者就利用这点,改名换姓,扮作一个
  不解佛法的普通僧伽,到迦湿弥罗学习大法。时经四年,婆
  沙的精义,了然于胸﹔有部的教理,明如指掌。以经部学衡
  量他的是非,越感本宗的思想错误,教义的乖理。所以每于
  师友谈论之间,尝以经部的异义,抨击本宗的不当。
  一天,悟入尊者在定中观察,知道他是有名的世亲,并
  明白他来学习婆沙的用意,于是就密告他说﹕「这儿的出家
  众,有的还没有离欲,他们只讲感情,不尚理智的,假使晓
  得你是世亲,那你会遭遇到意外的危险﹔现在他们都还不知
  道,你得赶快离开这儿﹗」作者得到这样的警告,当然不能
  再在迦湿弥罗逗留了,所以即日就起程归国。回国后,弥感
  本宗的缺点太多,师友的情执太深,所以就将冒险学来的婆
  沙,为国内教友敷讲,并将逐日所讲的要义,摄为一颂,边
  讲边在造颂,结果就成了阿毗达磨论本颂的六百颂。颂成,
  派人送往迦湿弥罗国,公于佛教界的大众。不知者,以为世
  亲弘婆沙义,将为有宗大放光彩,所以举国上下,凡是佛教
  信众,莫不狂也似
  50页
  的迎接这法宝。在大众热烈的远迎下,独悟入尊者冷然,且
  慨叹的告诉大众说﹕「你们欢喜什么﹖认为这是专弘我宗的
  吗﹖错误极了﹗他不但不是专弘我宗的教义,而抨击我宗的
  地方还多着哩﹗颂置『传说』,这不是不信的明证吗﹖假使
  认为我说的不对,不妨派人去请世亲加以解释看看﹗」世亲
  受请,依着颂文一一的次第解释,而成今日流行的阿毗达磨
  俱舍论。论成,照样的送到迦湿弥罗去,大众读了,才信悟
  入所说的不虚。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本论是在婆沙初编,有部隆盛而
  又变化,以及世亲思想正在转变的时期,为了祛除人们的偏
  党观念,发扬佛教至极真理而产生的。
  三、本论的思想渊源
  一、直接的思想
  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必有他伟大的思想体系,为他的
  根柢,本论在当时可说是空前而又振动教界的最伟大的作品
  ,自有他思想上的统系和来源。据近人的研究所得,俱舍思
  想的源泉,有直接间接的两大部类﹕直接的思想依据,是属
  部派佛教的,间接的思想依据,是属根本佛教的。
  部派佛教,就是小乘的二十部派。小乘学者的思想纷歧
  ,错综复杂,可算到了无以复加,他们有的为了一颂的差别
  ,分裂为四。学派分裂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为思
  想集团的分化
  51页
  。照说,僧伽是以和合为本的﹕在事方面,以六和为原则﹔
  在理方面,以一理为共证﹔在所宗承的上师方面,以具三德
  二利的佛陀为同尊,这样,在同一信仰下,采取同一行动,
  趋向同一目标,为什么还会发生思想上的分化呢﹖这似乎很
  奇特,其实也很平常,因为学者的思想,无论怎样,是不能
  统一的,何况佛教重自由思想而思想尤其开放呢﹖所以佛世
  的一味佛教,由二部而三系,由三系而四派,由四派以至于
  二十部,一时学派争鸣,互以正统自居。以今研究学派思想
  所见,各有其所长,也各有其所短,此中得失,可读印度之
  佛教的「学派之分裂」,「学派思想泛论」的两章。
  本论是在各派思想发达到高度,而又逐渐凝固后产生的
  。他承阿毗昙心论及杂心论的传统,虽以婆沙论为己所宗,
  但绝不盲从。有说本论思想的来源,是汲取发智、六足、婆
  沙,这不完全对﹔自然,这是构成本论思想的主要元素,不
  过部派佛教的其它学派思想之所长者,论主无不取来用的,
  所以本论的思想,为学派思想的总汇,学俱舍的,不应以六
  足、发智、婆沙做参考,就算满足,而应遍及于小乘二十部
  派的每一学派的学说思想,才能正确的把握本论的思想枢纽
  ,不为一家一派的思想所拘。这不同的思想,论中讲到的时
  候,可为一一指出,现在不劳先说。
  二、间接的思想
  根本佛教,就是佛说的四阿笈摩及诸部律典。从圣教的
  依据上说,这是直接中的直接思想,
  52页
  因为要有根本佛教,才有部派佛教,有了部派佛教,才有俱
  舍学的问世。现在说他是间接思想的渊源,这不是否认根本
  佛教,是后代大小乘的一切学派思想的总源泉,只因本论思
  想的流出,是与阿含教及诸部律,隔着一座部派佛教的桥梁
  的,所以它就成了本论的间接思想了。学派思想,参杂了主
  观的执见,不能吻合整个佛教的正确思想,这是谁也不能否
  认的。作者创作本论,一方面以学派思想为所依,一方面又
  发现他们思想的错误,为了要纠正他们的思想,透视思想的
  根源,乃不得不上溯于根本佛教,因此,阿含与俱舍,就发
  生了间接而又深切的关系了﹗
  阿含是佛法的根本,是如来住世时亲口所宣说,其内容
  说明的不外是﹕三科、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人天因果
  及出离因果诸法。三科是佛以之说明万有根本的,阿含对他
  有详细的发挥,本论的界品,也有广泛的解释。四谛是佛以
  显示生死流转的苦痛及原因,显示解脱生死的圣境及离苦得
  乐的正道的。它是佛法的精义所在。阿含经中处处说他,佛
  弟子也常常谈它,本论的全部,可说都也是讲的四谛要义。
  (到下诸品的次第中,再说明所以。) 缘起是佛以之区别佛
  法与外道的差别的﹕他们说宇宙的本元是大梵,万事万物为
  大梵所创,亦受其所支配,说到个人的主体人是小我,生死
  流转,就是小我在上游下游。佛法既不承认有大梵,也不赞
  成有小我,宇宙万有是从缘起,有情流转也只是缘起的钩锁
  。缘起是佛法的特质,阿含经中有广大的开显,本论的世品
  也有相当的阐述。三法印是佛以之衡量教法的真伪邪正的,
  合乎三法印的原则的,是真正的佛法,违
  53页
  反的就是伪造邪说,根本不是佛法。有人说﹕阿含中的长阿
  含,偏谈诸行无常印,杂阿含偏谈诸法无我印,增一及中含
  ,偏谈涅盘寂静印。论师作论,都是解释法印的,不过有的
  偏释一印,有的举一明三﹕如五蕴论,是偏解诸行无常的﹔
  涅盘论,是偏释涅盘寂静的。本论呢﹖是举一以明三的,这
  到诸品次第的一目中,也有所说明的,这儿且不指出来。人
  天因果及出离因果,是佛依之使令有情得到现前增上生及毕
  竟决定胜的二种胜利的,这只要读了阿含经,就会知道。本
  论说的有漏法,是明的人天因果法,说的无漏法,是明的出
  离因果法。根本佛教与本论有着这样深而且切的关系,可是
  本论间接的采取阿含的思想实在不少,所以研究本论的学者
  ,如能留心阿含,当必更能获得俱舍的心要﹗
  三、思想的革新
  本论的作者,以他锐利的眼光、进步的思想、公正的态
  度、客观的立场,创出这部伟大的作品,实使当时的佛教界
  ,发生空前的变化,尤其使有部的学者,感到极大的恐慌﹗
  作者作论的态度,是取不偏不党的主义,所以他虽出家于有
  部,为有宗的学者,却站在本宗的立场上,批评本宗的学术
  思想﹕论中采用经部的思想尤多,像过未无体,种子熏生,
  不相应行无实等,无不是用的经部义,欧阳竟无的俱舍论叙
  中,列具十义,是舍于有部取于经部的,可检阅参考。在这
  取舍间,是用的论议方式,到了议论不决的时候,就说「经
  部不违理故,婆沙我所宗故。」不但理论
  54页
  上有所取舍,就是师承的固陋偏执,也不轻敢苟同﹕阿毗达
  磨在有部学者看,是佛所说的,在作者看,这不过是一脉相
  承的传说,实际上是后来的学者造的,所以归敬序说﹕「因
  此传佛说对法﹔」流通颂中说﹕「迦湿弥罗义理成,我多依
  彼释对法,少有贬量我为失,判法正理在牟尼」。传统的有
  部学者,教理的严格,思想的划一,不容稍有歪曲的,现在
  作者这样胆大的公开的纠正了本宗的思想,修改了本宗的教
  义,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壮举,也不能不说是思想上的一个
  伟大革新﹗无怪正统派的有部学第,恐俱舍有动婆沙的宗本
  ,乃有众贤论师,积十二年的心力,作俱舍雹论,大破俱舍
  ,以救本宗,凡俱舍犹豫取舍的,都为之一一翻破,而更详
  尽的显示有宗的宗义正确。这样,就展开了自宗的思想理论
  的斗争。传说世亲欲再造论破斥他的雹论,因了年纪的老迈
  ,及雹论中许多思想比较进步而合理,所以只把他的论名改
  为顺正理而已。有人说﹕俱舍在当时是划时代的代表作品,
  理论上有他崇高的价值,思想上有他无限的权威,这的确是
  不错的﹗
  四、本论的组织次第
  一、本论的组织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有他的严密组织的,不是杂乱无章
  的,所以关于本论的组织,不可不知
  55页
  道,如果明白了一论的组织,其内容也就可以知道了。本论
  的组织同于杂心,颂文的十之四五,也是杂心的旧说,虽然
  有些地方曾改动了一下。研究本论的学者,如果对看杂心,
  自会观察得出的,毋须在这儿列举两论的颂文来对校。
  本论的论文,全都是三十卷,分九品四大义门而组织成
  的﹕一、明宇宙万有的体用,也是总明有漏的诸法,文有七
  卷,是最初的界根二品,界品明万法的体,根品明万法的用
  ,可说是属于原理论的一部分。二、明迷界的结果,亲因、
  疏缘,也是别明有漏世间的一切诸法,文有十四卷,是世间
  、业、随眠的三品、世品明迷的结果,业品明迷界的亲因,
  随眠品明迷界的疏缘,可说是属于事实的世界观的一部分。
  三、明悟界的结果,亲因、疏缘,也是别明出世无漏的一切
  诸法,文有八卷,是贤圣、智、定的三品,贤圣品明悟界的
  结果,智品明悟界的亲因,定品明悟界的疏缘。换句话说,
  是说明理想的目标,指示达到理想的途径,如果对前半的世
  界观看,可以叫做理想的世界观。总上诸品,是说明的诸法
  事相,以下第四义门,有论文一卷,明无我的真理,就是最
  末的破我品。如表﹕
  56页
  本论之组织
  ┌明万法之体……界 品(二卷)┐
  一 明万法┤ ├………总明有
  之体用└明万法之用……根 品(五卷)┘ 漏无漏
  ┌明迷之结果……世 品(五卷)┐
  二 明迷界┤明迷之亲因……业 品(六卷)├别明┐
  之因果└明迷之疏缘……随眠品(三卷)┘有漏│别明有
  ┌明悟之结果……贤圣品(四卷)┐ ├漏无漏
  三 明悟界┤明悟之亲因……智 品(二卷)├别明┘
  之因果└明悟之疏缘……定 品(二卷)
  ┘无漏
  四 明我之真理………………破我品(一卷)………明无我理
  二、诸品的次第
  本论的品目次第,从本论的九品组织中,是可明白看出
  的,不过其所以然还未说明,所以现在有再一说的必要。
  诸佛如来说诸契经,诸大论师造诸论典,其所显示的,
  不外一切的事相,诸法的真理,本论是依诸经论而创作的,
  当也不能超出事理的范围别有所谈。观乎九品的次第,就可
  看出事先而后理的论法﹕前八品明诸法的差别事,后一品明
  诸法的无我理,如果品中的蕴处界,都为之一一穷源极底的
  说明﹕什么叫做蕴啰,蕴有几种啰,怎样是蕴啰,为什么说
  蕴啰,蕴有什么用啰,五蕴如
  57页
  是,十二处,十八界也莫不如是,尤其是十八界的说明更为
  详细,论中从二十二种的差别标准上,叙述论究它,是颇饶
  兴味的﹗界品中说明的是这样……定品中说明的也是如此﹕
  什么定的差别啰,定的意义啰,定的修法啰﹔定的功能啰,
  定的次第啰……这一切的一切,不外是说明的诸法事。最后
  的破我品,表面上看是以犊子部所执的不可说我为所破的对
  象,实际上就是显示蕴处界中无我……智及定中无我的真理
  。先事后理,次第井然,没有丝毫紊乱的。
  小乘的诸经论,是以三法印为印证诸法的尺度,合乎这
  个尺度的就是佛法,不合的就非佛法。不过诸经论中,不一
  定具明三法印,也有就一法印而详细发挥的。虽然有人主张
  本论是重在诸法无我印,但这只是就最后一品说,其实从全
  部的论文透观起来,是举一印以明三法印的,所以约三法印
  的次第看,也可见出九品次第的所以然﹕最初的两品,总明
  三法印﹕世品说器界的成住坏空,有情的生老病死,业品说
  诸业的剎那生灭,随眠品明烦恼,起息不定等,这是别明的
  诸行无常印,贤圣品说的四向四果,智品说的断除烦恼趣证
  寂灭的诸智,定品说的降伏内心克制散乱的诸定等,这是别
  明的涅盘寂静印﹕破我品说的破除实有的我执,是别明的诸
  法无我印,自更没有疑议。
  这儿,有两点特别提出说明的﹕后七品说的三法印,可
  从文义中看出的,当无问题,前二品没有丝毫的痕迹,怎么
  说他是总明三法印呢﹖这从总别上推知的﹕前二总标,后七
  别释,别中说
  58页
  到的,总中自也具有的。三法印的次第是﹕诸行无常,诸法
  无我,涅盘寂静,别明中怎么先涅盘寂静,后诸法无我呢﹖
  诸行无常是世间,涅盘寂静是出世间,说了世间接着说出世
  间,这是令人知道世间无常痛苦,是可厌的,出世的安定快
  乐,是可欣的,但你要截断世间的生死流,步入出世的涅盘
  宫,必须通过横贯两端的诸法无我的桥梁,才能走得进去,
  所以品目这样安排,并不妨碍三法印的次第。
  四谛,是佛法的宗纲,是一代时教的中心。佛陀,最初
  在鹿苑以正法教授五比丘的四谛,最后在双林以大法嘱咐诸
  比丘的是四谛,中间四十余年横说竖说的一切教法,也无不
  是四谛,所为四谛在佛的教法中,占有最高的地位。阿含以
  「我说缘起」为宗,实际缘起就是四谛,可说﹕四谛是十二
  缘起的归纳,十二缘起是四谛的演绎。从四谛的次第看诸品
  的次第,确也是必然的。界根二品总标四谛,所以讲解本论
  的学者,讲到题前的总纲,莫不以四谛为开端的。依着总纲
  而次第解释的,为以下的六品。世品包含着无边际的器界,
  无量数的有情,有情与器界,为有漏世间的苦果,是苦谛﹔
  苦果不是无因无缘突空结成的,必有他的动力因,协助缘,
  这就是业品,随眠品,是集谛﹔感到苦果强有力的压迫,而
  再也不能忍受的时候,生起厌离心,要求脱离它,这就先得
  解决他的动因,动力因的业及随眠,是不是可以解决﹖怎么
  解决﹖解决了部分,得到怎样的境界,解决了全体,又入于
  怎样的圣地﹖贤圣品中有详细的说明,是灭谛﹔烦恼业的能
  够解决,
  59页
  这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要得其道,能得其道,就如破竹似的
  很快的解决了﹔不得其道,不特不能解决,且必然的要增长
  惑业,所以智定品中特明其道,是谓道谛。依四谛的次第,
  建立前八品的次第,不能说本论的品目次第是不当的,也不
  能动乱前后品目次第的。
  就初二品说,先界品后根品,也是必然的﹕界品明的万
  有诸法的本体,根品明的万有诸法的相用,从体起用,用由
  体显,假使先根品后界品,那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先用后体
  ,用成了无体之用,无体的用就是非用,那还有什么可说呢
  ﹖再就后六品的次第说﹕世间、业及随眠的三品,说的三有
  世间的生死流转现象,属于有漏的世间法﹔贤圣以及智定的
  三品,说的超三有的涅盘还灭现象,属于无漏的出世法﹔先
  有漏而后无漏,先生死而后涅盘,先世间而后出世间,次第
  先后,是秩然有序的。至世间的三品,为什么先世间,次业
  ,后随眠﹔出世的三品,为什么先贤圣,次智,后定,可以
  推知,毋劳多说了。
  本论的组织、诸品的次第,学者如能真切的了解,对全
  部的要义,可说也就获得相当的认识了,进而研究正文,就
  能眉目清楚,得其头绪,不致如入汪洋大海的茫无所知不审
  所云了。
  五、本论的价值与地位
  一、伟大的价值
  60页
  作者的作品,传说「小论千部,大论亦千。」本论是千
  部小论中的一部伟大的代表作,从时间上讲,它是结小开大
  的机枢之作,也正是作者思想开发所产生的杰作。一部作品
  的价值大小,就看他有没有中心的思想统系,有中心思想,
  就有他的伟大性,没有就无何价值可言了。本论的一贯思想
  中心,在彻观迷悟因果真理而达到涅盘的真智,就这点看,
  可以想象本论的价值是怎样伟大了﹗
  当本论问世后,佛教内部的小乘各派学者,固群起的学
  习研究,就是外界的哲学者、宗教家,像在思想界负有盛名
  的胜论、数论师,也都精心的学习探讨。在内外学者风起云
  涌的一致学习下,不特没有发现本论的缺点,且共誉为时代
  的聪敏论,后虽有众贤论师作雹论攻击,但毫未摇动本论在
  学术思想界的无上权威,由这也可见本论伟大价值的一斑了
  ﹗假使没有他的伟大价值性存在,怎么会博得一般学者的学
  习,又怎么能维系他的权威而不惧任何方面的攻击呢﹖这是
  铁的事实,谁也不能否认的。
  修学佛法,是有次第的,违越了次第,虽有所得也不踏
  实,佛教的学派,表面上看是很多,主要的只是大乘小乘,
  小乘是大乘的根本,大乘是小乘的发展,小乘于佛教,犹树
  木之有根本,一切花叶果实,都是从他而发源的。这从思想
  的演变上,从人事的弘扬上去观察,都可明白看出的,所以
  研究佛法,首当研究小乘。小乘在印度,有二十派之多,大
  体上只有空有二宗的对抗,
  61页
  因而传到中国来,就成为成实俱舍二宗﹔成实是代表空的,
  俱舍是代表有的,谈空不能离有,所以俱舍不能不研究,因
  为他是说有的代表作。同时,本论又是法相大乘的阶梯,大
  乘法相所谈的五位百法,在俱舍的七十五法中,已具体而微
  的含有了。所以学习大乘法相的,不可不研究俱舍。欧阳先
  生说﹕「学唯识法相学,应学俱舍学,如室有基,树有其本
  。」如果了解了俱舍的要义,对大乘法相学,也就思过半矣
  。本论的价值,是怎样的伟大,于此可以正确的知道了。
  二、崇高的地位
  作者,是划时代的大思想家﹔本论,是划时代的思想代
  表作,近人研究印度佛教的思想,尤其是探讨小乘佛学的思
  想,有以世亲的思想为中心的。以这样有思想的伟大人物,
  创作这样有思想的作品,他在佛学界的地位崇高,是不言可
  知了。
  佛教在印度,自思想的演变,教理的发展说,有人划分
  为三大时期﹕初期以诸行无常印为中心,无论是理论的阐发
  ,修行的宗要,都是以无常门为出发的。在小乘学派中,最
  足为这期代表的,唯说一切有部。中期以诸法无我印为中心
  ,无论是就理论的解释说,修行的实践说,都是以一切法性
  空为本的。大乘佛教开始时,最可为这期代表的,无过于龙
  树中观学。后期以涅盘寂静印为中心,在理论方面,是发挥
  真常妙有的一乘学,在修行方面,是以证如来觉性为唯一目
  的。堪为这期代表的经典,就是楞伽,密严经等。以三期佛
  教而观本论的所属,当然是属于初期的小
  62页
  乘佛教。初期佛教是小乘,中期与后期是大乘,以大小乘的
  地位分判,自不能说本论的地位已登峰造极,不过就小乘讲
  ,他却有资格可以高登小乘的法坛,坐小乘的第一位法座,
  因他是初期佛教最后的产儿,以前人所获得的最高成果,剔
  除顽迷固陋的偏执,吸取几百年的佛教精华,发扬教法的真
  理,不偏不党,后来居上,这自是必然的。西域记说﹕「时
  有世亲菩萨,一心玄道,求解言外,破毗婆沙师所执,作阿
  毗达磨俱舍论,辞义善巧。理致清高」,可见本论坐小乘佛
  教最高的法位,是毫无愧色的﹗
  六、本论的译者与释者
  一、译者
  中国的佛学,是来自西土,西土的文字,不同于华夏,
  国人要了解佛法的实义,其间必须要有善通两国文字的学者
  ,做番沟通传译的工作。因时代的不同,译师的不同,译来
  中华的佛学,往往同一经论,有数种不同的译本,像本论就
  有两种翻译﹕一是陈真谛译,一是唐玄奘译。
  一、真谛三藏译的叫做阿毗达磨俱舍释论。考释论的译
  出﹕译者是于梁武帝大同十二年间,由海路来到中国的,当
  时适值梁室危殆,国事纷乱时期,师避乱东西,二十有年,
  不能施展弘法的大志,于是就起返回祖国之念,到达广州时
  ,遇慧恺法师,就请译摄大乘论,二年译毕,又想
  63页
  回去,恺及僧忍,乃更请讲俱舍,得谛师的慈允,于是就于
  陈文帝元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译讲俱舍于制止寺,惑品还
  没有讲完译毕,就迁到南海续讲,到了十月的时候,才译成
  论偈一卷,论文二十卷。到元嘉五年二月二日,恺与僧忍,
  又恳切的要求谛师把论文重译一遍,到光大元年十二月十五
  日,才治定前本始末究竟,成为现在藏中所藏的论本。这是
  俱舍第一次译来我国,译师所译经论很多,而无着世亲系的
  唯识法相学,传入中国,也自真谛三藏始。
  二、玄奘在大慈恩寺译的叫做阿毗达磨俱舍论,有三十
  卷,时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奘公是翻译界的泰斗,所译经论
  ,计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古今翻译界中,无有相
  与比的。师于中国佛教贡献的伟大,可算佛教界的第一功臣
  了﹗
  法师俗家姓陈,是洛州地方的人,父叫陈惠,有四个儿
  子,师是最幼的一个。八岁时,父亲叫他读孝经,教到曾子
  避席时,忽然的起来整襟说﹕曾子听了师命,尚且知道避席
  ,我奉慈训,怎能坐听呢﹖师于幼年就这样的知孝道,当不
  是寻常儿童所可同日而语的。十三岁时,政府下度僧令,师
  就前往报名,由于年幼不合规定,没有录取,乃徘徊在试场
  之前,试官郑善果见了,觉得很奇怪,就去问道﹕「你是不
  是来求度的﹖」「是的,因我习近业微,没有被录取﹗」「
  你要出家,这是很好的,但你出家的目的何在呢﹖」「我的
  目的是﹕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善果以他的大志可嘉,就破
  格的录取了。我们想,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怀着这样的大志
  出家,岂是泛泛人
  64页
  所能办得到的吗﹖
  出家后,从景法师听讲过涅盘,随严法师学习过摄论。
  十七岁时,隋氏失御,天下大乱,与兄避难长安,因京城没
  有讲席,时局也不怎么安定,就又同他的哥哥,经子午关,
  来到汉川,在空景二法师门下受学。后达成都,曾听过道基
  的毗昙、宝暹的摄论、道振的迦延。年满二十时,为武德五
  年,就在成都大慈寺受具。受了戒,坐夏学律,对律学有相
  当的了然。后来讲解摄论毗昙于荆州的天皇寺,到赵州谒深
  法师学成实论,入长安止大觉寺,就道岳法师习俱舍。当时
  长安有道振神州,声誉海外的法常、僧辨二大德,法师随之
  咨询摄论,俱舍的深义,两大德异口同声的称赞他说﹕「汝
  可谓释门千里之驹,其再明慧日,当在尔躬,恨吾辈老朽,
  恐不见也」。法师印度留学回来后,果重明慧日,为一代的
  法将。
  唐贞观二年,法师年二十九岁,对婆沙、杂心、俱舍、
  摄大乘的诸论研究,都已有了相当的心得,但他是求真求实
  的学者,时时觉得自己所学习的没有尽其理解,也就时时从
  本国的诸大明师询问质疑,而终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于是
  就生起远游印度,参访明师,探本寻源的大志。慈恩传说﹕
  「师既遍谒众师,备囗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诸圣
  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法
  师以这样的伟大志愿,西去求法,无怪获得那样惊人的成就
  回来。计师于贞观三年,由长安首途出发,到贞观十九年经
  于阗国返抵长安,前后达十七年。在印度
  65页
  历游百三十国,凡释尊所化之地,泥洹坚固之林,降魔菩提
  之树,迦路崇高之塔,那揭留影之山,莫不至诚礼敬﹗就中
  留居中印摩竭陀罗的那烂陀寺五年,为奘公毕生学业最得力
  所在﹗
  考奘公留学印度的当儿,正是印度大乘教法最极隆兴的
  时期,而虚妄唯识论尤昌明于此时。大师戒贤为当时那烂陀
  寺的首座,也是弘传虚妄唯识学的有力大师,奘公亲从受业
  ,尽传其学,对瑜伽、正理、显扬等对法诸论,精心研究,
  尽解其义﹔他如小乘一切有部、经量部以及大乘法性宗的学
  说,都有独到的造诣。除了佛学,就是印度哲学者的学说,
  像胜论、数论的宗趣,无不学习了知,而尤难能可贵者,是
  备通各种的语言文字。所以说﹕「耆山方等之教,鹿苑半字
  之文,马鸣、龙树诸所著述,十八异执之宗,五部殊途之致
  ,收罗研究悉得其文﹔虽七例八转之音,三声六释之句,无
  不尽其微妙。」毕业后,五印的国王,供养敬礼无微不至。
  随又遍游诸国,采风问俗,到贞观十八年回归,十九年正月
  安达长安。带回的三藏典籍,凡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其中各地方各宗派的学说,应有尽有。稍息,就从事翻译
  ﹕自贞观十九年三月开始,到龙朔三年十月结止,计十九年
  的翻译,译事未尝一日间断,最后到不翻译的时候,离法师
  舍弃人世,只不过一月。奘公这种为法不惜身,辛勤为大道
  的无畏精神,永为后人的楷式,永值吾人的学习﹗
  至法师西行时,途中所遭遇的艰窘困苦的状况,在印度
  时,受国王臣民的热烈敬礼的情态,
  66页
  回本国时,得君主人民的隆重庄严的欢迎,以及在佛教中所
  作的佛事备载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儿不多叙述了。
  二、释者
  俱舍是部文简而义丰的小乘论结晶,单读他的本文,是
  不能尽解要义的,古德为了利益后学,曾作了不少关于俱舍
  的注疏。谛师译了俱舍释论,还着有俱舍义疏六十卷,贡学
  者参考,继有陈智恺法师疏八十卷,唐纪国寺惠净法师疏三
  十卷,普光道岳疏二十二卷。疏释辈出,一时学者群起研究
  ,旧俱舍在中国,就极一时之盛了﹗他们不以解释研究为满
  足,且高竖起毗昙宗旗帜,与成实宗相竞美。随后,奘公回
  来,俱舍重译,为新俱舍作释者,前后很有数人﹕如唐之普
  光法师俱舍论记三十卷,又俱舍论法宗原一卷,法盈修的俱
  舍颂疏序记一卷,法宝法师俱舍论疏三十卷,圆晖法师颂释
  疏二十九卷,慧晖法师颂的疏义抄六卷,遁鳞法师俱舍颂的
  疏记二十九卷,神泰法师俱舍论疏三十卷。由诸法师不遗余
  力的弘传,新俱舍在佛教界又大开其灿烂之花,而旧俱舍竟
  无人问津的了﹗不错,俱舍在千余年的弘传中,曾产生了大
  量的注疏,现在所保存的也还很有几部,但究竟是散失了不
  少,尤其旧俱舍的注疏,一无仅有,不能不说是俱舍学的重
  大损失﹗现存的注疏,深得俱舍本义的固不能说没有,未得
  俱舍精要的也不能说没得,所以研究俱舍所依据的参考资料
  ,应以审慎的态度,客观的眼光,细为抉择,不可一味的盲
  从古人,以为古人说的
  67页
  就是对的。有人说﹕俱舍的著述,可以作为研究参考的,无
  过于俱舍光记、法宝疏、圆晖颂疏,因这三本书,有本有源
  ,恪如其真,不是作者以自己的意见,强解论的意义的,所
  以后代讲说,注释本论的,莫不以这三大著述为重要的数据
  ,我们要研究俱舍,自也不能离开这几部参考书的。
  七、本论的论题略释
  一、分别的解释
  阿毗达磨俱舍论这七字,是一论的总称,现在以四段来
  把它分别的解释如下﹕
  阿毗是印度的话,中国译过来叫对,有对向对观的两意
  ﹕能对向于涅盘的教法,为教法所对向的是涅盘,对向是就
  约这能对所对说的。能观于四圣谛的是智慧,为智慧所观的
  是四圣谛,对观是就约这能观所观说的。以对向说,本论的
  旨趣,在使有情求证寂静的涅盘﹔以对观说,本论的目的,
  在开发抉择无漏的真智。其实,真智是求涅盘的指针,涅盘
  是智慧进趣的标的﹔没有指针而盲目的乱行固不能直达涅盘
  城,没有标的而一味的依着指针所指的路线前进,终不能达
  到归宿点。所以这两者有着同等的重要性,论题的阿毗,包
  含这两义,其意义也就在此。
  达磨是印度的语声,我国译做法。法的定义,小乘教法
  中,只说任持自性的一义,大乘教法
  68页
  中,更说轨生物解一义,意说宇宙间的每一法存在,一面能
  保持他自己的特殊个性,一面也能使人认识这法就是这法,
  那法就是那法,绝不会令人以鹿为马,认鱼目为珍珠。这是
  法之所以为法的必具条件。
  俱舍也是印度的说法,依照我国话译做藏。有两意思,
  就是包含和依止﹕依止,是说本论根据了其它经论的思想和
  理论创作成的﹔包含,是说本论可以含摄其它经论的要义的
  。
  论在佛教中,是与经律并称的,与一般说的论议的论字
  不同﹕普通说论,就是发挥自己的理论,这理论有人接受了
  ,就算达到了发表议论的目的,至于错不错误,正不正确,
  那他是不管的。佛弟子造论不是这样﹕摆在他面前的一个任
  务,是怎样使后进的学者,获得正见﹔使未来的佛子,得到
  解脱。所以他造论的时候,要在不违法相,不违释尊精神的
  条件下动手。因此,佛教的论典,有宗经释经的两种,假使
  违越了佛说的修多罗,以私见创作的,是不能以之教诫学徒
  ,也不会有人信受奉行的﹗
  二、综合的解释
  阿毗达磨四字,合译叫做对法,有广略的二义﹕就广义
  说,是三藏中的论藏总称,能总摄一切的论典﹔就略义说,
  是三门中的毗昙一门,能穷究一一法的根源。说对法是三藏
  中的一藏,是以无漏慧为体性,这是后人的解释。考阿含经
  中佛说阿毗达磨的用意,是称美法义深玄而广大无
  69页
  比的,所以古人根据这意思,或以增上义释阿毗,或以赞叹
  义、超越义、广大义、无比义释阿毗。有说阿毗的毗字,有
  明了分别的意思,像声论者说﹕「毗谓抉择」。明了分别,
  有直接亲切意,如说「直下领会」,或说「洞然明白」,所
  以又释为对法、照法、现法。明了分别,又有明晰条理的意
  思,如说「文理密察」,所以又释为分别法、抉择法。现在
  再根据婆沙所说各派不同的解释,简单的择要的介绍如下﹕
  阿毗达磨诸论师说﹕对一切法的法相,能善巧最极善巧
  的抉择,就名阿毗达磨。婆沙师说﹕阿毗达磨是伏法,能降
  伏一切外道的邪说异论﹔又叫数法,能详细的分别一切法的
  自相共相,无有如法的问难于他,使他有丝毫的违背法性真
  理。法密部说﹕阿毗达磨是增上法,因为这法是增上的。化
  地部说是照法,以这能照一切法界性相的,如经中说「一切
  照中,我说慧照最为上首。」譬喻师说是次法,一切法中涅
  盘最上,阿毗达磨仅次于涅盘一等,所以叫次法。正理师说
  是通法,因为这能通达一切契经,契经不能理解的地方,得
  此法就能理解。胁尊者说﹕究竟慧、决断慧、胜义慧,不谬
  慧,叫阿毗达磨。妙音说﹕求解脱的人,修习妙行的时候,
  以这分别所未了达的意义,如正分别这是苦,是苦因,是苦
  灭,是趣灭道,是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向道
  ,得果,所以说名阿毗达磨。杂阿毗昙心论说﹕「云何名阿
  毗昙﹖……答﹕于牟尼所说等谛第一义谛甚深义味,宣畅显
  说真实性义﹕名阿毗昙。又能显现修多罗义,如灯照明,是
  慧根性,
  70页
  若取自相则觉法……诸论中胜,趣向解脱,是名阿毗昙。」
  阿毗昙是阿毗达磨的异译,学者有无比法、向法、大法、胜
  法的几种不同解释。虽有各种的说法差别,但究其要,不外
  是胜义法及法相法,胜义法就是出世的涅盘法,法相法就是
  世间的世俗法。佛陀的一代时教,也不外说这两法,中论颂
  说﹕「如来以二谛,为众生说法」,就是这道理。本论是抉
  择胜义的无漏,法相的有漏两大类法,所以名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俱舍,依华语说,叫对法藏。对法的意义,在
  上面说过了,藏是什么意思﹖这到论中「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的两句颂时再解释,这里不多说了。
  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达磨及论的五个字,是论题的通
  名,不特本论可以这样说,其它像六足、发智等的诸论,都
  可名为阿毗达磨论的。俱舍这两个字,是一部的别称,唯有
  本论叫做俱舍,其它的不论什么论,都不可以名为俱舍的。
  综合通别的名称,根据论中的内涵,用以教授后起的佛子﹔
  所以名为阿毗达磨俱舍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