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三殊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殊胜
  由于三殊胜极其重要,故在此旁述相关的法理。所谓三殊胜,就是行善的三种殊胜方法。知不知方法、能不能运用,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若能精通方法并付诸实践,则任修一善都能成为极殊胜的善法;相反,若未掌握方法,虽然大量行善,也未必殊胜。
  譬如酿酒,若掌握了秘方,酿造的酒就会非常醇美甘甜,若无窍诀,则无论怎么酿也酿不出好酒,所以方法极其重要。
  传承上师将行善之法归纳为三殊胜传授给后人,若想使一切善行都成为大乘殊胜的善法,这一窍诀必不可少,故应恒时修习。
  同样是听闻三殊胜之法,由于学人的根性、心态各异,有人能够实行,有人则不能;有人听后只做三天,有人则长期奉行;有人只得少许利益,有人获利无边;有人只当作知识,有人则将三殊胜贯彻于一切时处,使每一善行都成为殊胜。所以,由于求法的心态千差万别,结果也迥然不同。
  三殊胜,即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和结行回向殊胜。任何善法都有加行、正行、结行三个环节,若能在每一环节上把握要点,就能成为功德无量的善法。
  何为殊胜呢?就因来说,依此法能使善根远胜一般的善根;从果而言,依此要点实行,即使微小的善法也能获得超胜一般善业的果报。因此,此三殊胜有则成为殊胜,无则平庸、下劣。譬如:普通的木炭、硫磺、硝酸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之后,就能制成威力强大的炸弹。若不按正确的比例配制,则不具强大的爆炸能力。同样,行善是否以三殊胜摄持,效力也相差悬殊。
  所谓加行殊胜,就是行善前妥善准备。为使善行成为殊胜,应当努力积聚成功的因素。正行殊胜,浅说即行善时专心致志,深言即安住于无缘,不著一切相而行诸善法。《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行一切善法。结行殊胜,就是摄集所作的善根,通过回向令善根广大无尽。
  三殊胜是一大窍诀,无论修行何种善法,只要运用她,就能起到点铁成金的效果,即使微尘许的善法也能转为成佛的资粮。
  行善时有无三殊胜摄持有何差别呢?例如,在川藏公路上时常可以见到藏人磕大头前往拉萨,朝拜大昭寺的觉沃像。他们风雨无阻,千里迢迢地礼拜朝圣,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极大的善行。若从身体的行为衡量,世上确实很少再有更殊胜的善行;但是,这样的苦行如果没有以三殊胜摄持,也不算是极殊胜的善法。因为善之大小唯随心而安立,若朝圣者发心广大,固然好上加好,倘若发心不大,虽然苦行的善根很大,但终究不属于极殊胜的善行。
  又比如:仅在佛前供一杯水,这种善法谁都能行,一般视其为小善;然而,只要供养者具备加行、正行、结行三种殊胜,缘起丝毫不爽,必定转为极殊胜的善行。
  因此,看似巨大的善行未必巨大。譬如:出巨款供僧、建庙、扶贫、放生,若有三殊胜摄持,当然好上加好,若无三殊胜摄持,则功德未必广大。
  善之大小并非以外相判定,因为万法唯心,不是唯形相。经云:“诸法依缘起,住于意乐上。”形相微小的善法,由于善心广大,善根即成广大;形相巨大的善法,由于善心狭小,善根也就微小。因此,行善是否以三殊胜摄持,在结果上具有这样大的差别。
  以下,具体讲述加行殊胜的意义。
  加行即行善前的准备,做任何事都有加行。譬如炒菜,洗菜、切菜等是加行,这些准备好了,就能顺利进入炒菜的正行。其实,正行是否殊胜、得力等,都依赖前面的加行准备。
  此处所说的加行是指心上的加行。例如:在佛前供花,买花、倒水等也是加行,但最重要的加行是调整意乐,应当尽力将供佛的心调整为贤善、广大、清净。如果意乐不广大、不清净,只是以一种散乱、狭小、夹杂贪嗔的心态供佛,不仅不会有大的功德,还可能造下罪业。
  有些人行善时,往往心中毫无准备,起身就做,这是不具加行。我们做任何善行都应安心稳重,首先须提起善心,否则心尚且不善又何来善行呢?所以,最初比其它更重要的,就是内心做好准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