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梵国俗世原一家——汉传佛教与民俗》目录、导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梵国俗世原一家——汉传佛教与民俗》目录、导言
  2004-02-26 李林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纷纷仙佛西土来——神灵信仰篇
  第一节 观音(泗州大圣附)
  第二节 弥勒
  第三节 阎王(地狱附)
  第四节 文殊 普贤 地藏
  第五节 其他
  第二章 僧尼大众共骈阗——时令年节篇
  第一节 浴佛节
  第二节 盂兰盆节
  第三节 腊八节
  第四节 其他
  第三章 佛事本为人事设——生活礼仪篇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生育
  第三节 做寿 (放生附)
  第四节 丧葬
  第五节 其他
  第四章 大千处处法音闹——民间文艺篇
  第一节 俗讲(变文附)
  第二节 说经
  第三节 宣卷
  第四节 其他
  第五章 人间无处不道场——社团组织篇
  第一节 佛社
  第二节 家庙
  第三节 庙会
  第四节 福田院
  第五节 秘密教
  导言
  导言
  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即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
  佛教中国化指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扬弃和改造,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印度佛教东土化。初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带有浓厚的西域色彩,为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汉魏六朝时,佛教在中国开展的主要手段便是比附黄老、迎合玄学,并迎合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这时佛教的思想并未能广泛深入地为中国大众所接受,人们感兴趣的总是也仅限于因果、轮回、灵魂不灭等神秘主义的东西,但这也是佛教积蓄力量以备发展的必然阶段。通过上述手段,使得这一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异的文化形态度在东土扎下根来。
  汉传佛教世俗化。早期佛教毕竟有“神秘教”之嫌。事实上六朝之前佛教的面孔仍与仙家相似,被视为“道术”之一种。隋唐时“判教立宗”成为这一埋藏佛学的主流,大乘佛教思想为中国知识分子广泛接受,特别是禅宗对中国文化冲击很大,甚至危及儒教之根本。这时的僧侣已从偏僻的山林走出来,出世的理想借助于世俗化的修行形式,神秘主义风尚为世间的现实主义替代。与早期佛教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渐趋浓厚,义理的研讨与时代紧密相连,极大地迎合了广大人民的世俗要求。
  汉传佛教民间化。宋代以后佛教日趋衰微。一味迎合世俗而失去宗教的拯救精神,功利主义思想充斥佛门,这是使得佛教各方面都走下坡路的最重要因素。不过与此同时,佛教与民间文化的联系却紧密起来,成为社会最下层民众的精神寄托。这时的佛教文化学术气氛销沉,虚妄程度加强,义理的探讨被种种迷信活动替代。与隋唐佛教相比,以下三种倾向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理论上向儒家靠拢,在政治上向朝廷靠拢,在生活上向民间靠拢,不得不在“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合一”中寻找出路。佛学理论的深化、宏扬被忽视,诵佛、念经、超度、化缘、求签、占卦等神学迷信充斥佛门,民间大众对佛教肆意曲解、僧尼为求生存亦推波助澜,这样的结果便使得佛教逐渐脱离了它的正统观念而彻底沦入民间。
  当然,无论在佛教发展的哪个时期,都存着与民间风俗的交流、融合。我们这时说的“民间化佛教”,乃是指佛教在宋代以后,其发展的“主流”是佛教与民间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完全、彻底地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中国文化的重心已从上层知识分子转移到下层劳苦大众。
  佛教的民间化使用权得佛教的纯洁性有所改变,民间对佛教的理解已經与佛教的正始面目相去甚远。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虽已日益衰弱,但它同时又在更为广阔的乡村、闹市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不可否认:民间信仰在中国一直有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当一系列外来神明传入本土以后,还在人们熟悉它的教义之前,普通的百姓便用自己对神灵的固有观念去理解这些新面孔。对于佛教系列的神明——佛、菩萨、罗汉,民众不是将他当作佛教本义上的“得道者”,而是将他当作一系列有法力的神明。对佛教而言,也正因为她过分地去迎合本土文化,甚至丧失了一些根本原则,佛教的信仰纯洁性问题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而导致自身的“异化”。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民间俗神信仰便以不同形态进入了佛教——例如卜卦、抽签等对命运的预测,祈雨、禳灾、佑福等对命运的改变等。
  佛教走入民间,自宋代开始突出地表现出来。
  从本书的许多章节中,我们即可看出:汉传佛教对民间风俗的影响,及由于受汉地民风的“反影响”而发生了种种变化的佛教本身,一般都在宋代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宋代以后,中国汉传佛教便再也不象唐代那样坚持守望着某种意义秩序以关照整个社会的信仰走向,它仅仅是对于社会现存秩序的被动适应,作为儒学治世、道家治身的补充而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不是巧合,佛教的民间化自有其历史渊源,它是阶级斗争、经济、教育、僧团制度等各方面相互制约的结果。所以在本书中,我们特别要注意宋代以后有关佛事民俗的转变,藉此可以使我们认清佛教如何走向民间而完成它的中国化行程,同时也可从此角度思考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
  研究中国佛教与民俗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历史学意义上的资料整理。应当看到,佛教至今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并发生着影响。反思历史,能够使我们正确地指导现在的决策,如何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破除陋习,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顺便说明的是:中国佛教是“北传佛教”的主体。“北传佛教”即是由印度传入中国进而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形成的称为南传佛教)。严格说来,汉藏两系佛教均属大乘,通称为“北传佛教”。而本书所说的“中国佛教”,仅指在汉族地区形成并传播的佛教——即所谓“汉语系佛教”、“汉传佛教”、“汉化佛教”或“汉地佛教”。
  民俗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很复杂,本书大略分“神灵信仰”、“时令年节”、“生活礼仪”“社团组织”、“民间文艺”等五个大的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当然这种划分并不十分准确,在此仅大略表述一下所涉及范围而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